教學工作計劃是指教師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合理安排和組織的一份計劃書。這里有一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教師們參考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時使用。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學習歌曲《大公雞》。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活動反思:
從本次活動中,我了解到歌唱活動中不能用單一的形式演唱,這樣只會打消孩子演唱的積極性,只有不斷的豐富唱歌的形式,滿足幼兒的興趣,才能吸引幼兒演唱。而今天這種對唱和默唱的形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都可以運用。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二
游戲目標:
1、愉快地跟學歌曲,并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媽媽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征。
游戲準備:
1、扮演袋鼠媽媽的服裝,袋鼠玩具一個(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錄音磁帶《媽媽和乖乖》。
游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看我的肚子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幼兒學袋鼠條,體驗袋鼠走路的特點。
2、學唱歌曲《媽媽和乖乖》:
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師:“乖乖是誰呀?”幼兒跟著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理解“相親相愛”。
“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媽媽和乖乖》”。
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建議與提示:在學會音樂游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游戲規則:袋鼠乖乖比袋鼠媽媽多一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找到媽媽的乖乖停止游戲一次。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三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1.歌曲錄音。
2.鋼琴。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學習歌曲《大公雞》。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從本次活動中,我了解到歌唱活動中不能用單一的形式演唱,這樣只會打消孩子演唱的積極性,只有不斷的豐富唱歌的形式,滿足幼兒的興趣,才能吸引幼兒演唱。而今天這種對唱和默唱的形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都可以運用。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四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四分節奏并嘗試用娃娃家的餐具來表現××|××|與×××|×××|××××|×××|的節奏。
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歌曲《辦家家》。
2、圍兜兜、蝴蝶結若干,磁帶、錄音機。
3、娃娃用的小碗、調羹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分配角色,幼兒聽音樂愉快地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我們來辦娃娃家,好嗎?請戴著蝴蝶結的男孩子當爸爸,系圍兜的女孩子當媽媽,老師來當大媽媽。現在請爸爸開著小汽車帶著媽媽去買菜。好,爸爸們,媽媽們,出發!(女孩子跟在男孩子后面并拉著男孩子的衣服,一對對聽著音樂自由地“開車”。)。
二、律動《辦家家》,初步感受四分節奏。
師:小菜買好了回家了!我們趕快來炒小菜吧!
引導幼兒跟著老師按四分節奏做洗洗|洗洗|切切|切切|炒炒|炒炒|的動作,重點練習|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羅|的動作。
師:辦家家羅!幼兒愉快地表演律動《辦家家》。
三、游戲“快樂的娃娃家”,引導幼兒用小碗、調羹來表現節奏。
1、教師表演,激發幼兒表現的欲望。
師:娃娃吃飽了,就開心地笑了起來,瞧!大媽媽的碗娃娃和調羹娃娃也高興得唱起歌來了。
教師用調羹按××|××|的節奏敲擊小碗,炒小菜處配節奏×××|×××|××××|×××|(配樂)。
大媽媽的小碗和調羹是怎么唱歌的?
2、引導幼兒用調羹敲擊小碗來表現節奏,教師用鼓聲控制幼兒敲打的速度。你們的小碗也會唱歌呢,請你試試看。跟著大媽媽的鼓聲一起來唱歌。
3、教師指揮幼兒分男女小朋友用接龍的方法敲打小碗?,F在爸爸和媽媽來比一比,誰的小碗唱歌唱得好。
4、在音樂的伴奏下,全體幼兒完整地表演游戲“快樂的娃娃家”。
請小碗、小調羹跟我們一起辦家家吧!
四、結束:聽音樂自由敲打小碗出活動室。
小二班教室里有個娃娃肚子餓了,我們拿著小碗小調羹去喂它吧。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五
一、目標:
1、能積極參加活動,根據已有的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子。
2、感知顏色和數字1、2、3的意義。
3、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片、餐具、墊子。
三、活動過程。
你來做媽媽呀,我來做爸爸,我們一起來呀,來辦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
1、在家里我們跟誰一起吃飯?
2、坐在什么地方吃飯?
3、肚子餓了怎么辦?
4、用什么東西盛飯?
(二)請小朋友幫他們挑選餐具。
1、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樣?
2、每人挑選一個?
3、一共有幾個?(多少)、大小區分?
4、勺子怎么放,有幾只?
(三)你會不會幫他們做飯?
1、用橡皮泥、紙片、紙條來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湯圓、拉面條)。
2、開飯了(娃娃肚子餓了怎么樣)。
(四)吃飽了,聽音樂《散步》(小班)。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六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美是聲音形象地表現“人聲”和“回聲”;能分角色合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播放這首歌,使幼兒熟悉旋律。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氣晴朗,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師播放音樂,引起幼兒邊聽音樂,邊作各種動作,表現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觀望、休息、喝水等動作。
3、到了山谷大家會作些什么事,并用動作表示,如:雙手攏成喇叭狀,大聲呼喊。
(二)、回聲真好聽。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聽一聽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聲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樣唱才能讓人一聽就能分出是誰唱的?
4、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回聲由強變弱的過程。
5、山谷回聲很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樣笑的。
(三)、與大山對話。
1、根據歌曲內容,讓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似的?
4、引導扮演小朋友的幼兒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演與大山對話時的情景。要求兩組幼兒配合默契,體驗合作的快樂。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七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準確地接唱和齊唱。
2.能用自然的聲音和簡單的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
3.有與同伴共同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1.事先請二位小朋友排練表演歌曲。
2.有扮家家的游戲經驗。
1.學新歌。提問:你們喜歡玩“娃娃家”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請兩位排練好的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幫助幼兒了解歌曲的主要內容。帶領幼兒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曲的節拍和節奏以及歌曲內容。
2.用接唱、齊唱的形式演唱。練習歌曲中“說白”部分。用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分男女練習等方法練唱。
3.幼兒創編歌表演。啟發幼兒除了炒小菜以外,還可以做些什么?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改編“說白”部分的內容。 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結伴表演,并共同商定“說白”的內容。
1.此活動可分二次進行,接唱和結伴表演可在第二次進行。
2.可讓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時唱一唱這首歌。
1.幼兒喜歡演唱歌曲,樂于結伴表演歌曲。
2.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創編,體會創作的樂趣。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八
二、學學我的爸爸媽媽。
1.看教師扮做爸爸。
(1)看教師跟著音樂模仿爸爸戴領帶、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學一學。
(3)請全體男孩跟著音樂嘗試學做爸爸的動作。
2.看教師扮做媽媽。
(1)看教師跟著音樂模仿媽媽梳頭、抹口紅、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媽媽在干什么?一起學一學。
(3)請全體女孩跟著音樂嘗試學做媽媽的動作。
三、模仿表演。
1.學學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媽媽在做什么。
2.請一個男孩上前來系上領帶,請一個女孩上前來帶上項鏈,裝扮爸爸媽媽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學一學。
3.選擇幾個典型的動作連起來,大家一起表演。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九
師:“你們有沒有玩過辦家家游戲?你在辦家家時有沒有玩過炒菜嗎?怎么炒?”(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引出炒菜――玩辦家家)(出示圖譜)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辦家家、炒小菜吧!仔細聽。
1、師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時用動作表示(輔助)。
師: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兒嘗試演唱,教師示范唱。(帶領幼兒一起來學唱)(讀歌詞)。
2、出示xxx|xxx|xxxx|xxx|的節奏圖,跟著節奏說一說。
師:這段歌詞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這是說唱法,可以讓歌曲更有節奏感。(幼兒有節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師:看圖譜,把你學會的部分唱出來。
集體嘗試演唱(教師指圖譜)有哪句不會唱?
三、用不同的語速鞏固練習歌曲。
1、師:今天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要炒很多的菜。菜剛下鍋,我們用小火慢慢炒。慢慢唱出來。(慢速)
評價:幼兒邊看圖譜邊唱。
菜還沒有炒好的,我們用大火快快炒??炜斐鰜?。(快速)
評價: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圖譜,集體演唱。
師及時糾正不對的音調,(仔細聽,這句怎樣唱的更好聽?)
四、不同形式來演唱。
師:你們都是能干的小廚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對唱。(男女對唱,3―5名幼兒炒小菜)活動延伸:自主選擇,結伴表演唱。
師:你們看,這里還有個圓圓的大鍋子呢!還有很多菜需要我們一起來炒呢!請幼兒自己選擇一部分人做小菜,一部分人做廚師,一起來炒小菜吧!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十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樂的節奏。
2、創編動作,表現做家務的情景。
3、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表演。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1、音樂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1、傾聽音樂,想象音樂表現的家庭情景。
指導語:歌里說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呀?
2、學習歌曲。
(1)教師演唱,幼兒輕聲跟唱。
(2)教師與幼兒共同大聲演唱歌曲。
(3)引導幼兒回憶在家里看到爸爸媽媽是怎么做家務的,請個別幼兒表演。
指導語:你看到爸爸、媽媽平時會做哪些家務活呀?你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
4、與幼兒討論:如果玩“扮家家”這個游戲,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將幼兒進行分組,一個人當爸爸,一個人當媽媽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樂,老師與幼兒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戲。
兩名幼兒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媽媽。
教師可以以孩子角色進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觀看孩子活動情況。
6、活動結束后進行小結。
指導語:今天的游戲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誰?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么照顧娃娃的?
大班音樂教案
大班音樂教案:買菜
大班健康驚蟄優秀教案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三篇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四篇
【精選】大班教案四篇
【精選】大班教案三篇
大班音樂《顛倒歌》
【熱門】大班優秀數學教案四篇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十一
1、隨音樂跟著老師做模仿動作,感受節奏的快慢變化。
2、在音樂游戲中學做爸爸媽媽,表達愛爸爸媽媽的情意。
2、裝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領帶、項鏈等)。
一、出示教具(領帶、項鏈)提問:爸爸是帶哪個呀?媽媽是帶哪個呀?
二、學學我的爸爸媽媽。
1.看教師扮做爸爸。
(1)看教師跟著音樂模仿爸爸戴領帶、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學一學。
(3)請全體男孩跟著音樂嘗試學做爸爸的動作。
2.看教師扮做媽媽。
(1)看教師跟著音樂模仿媽媽梳頭、抹口紅、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媽媽在干什么?一起學一學。
(3)請全體女孩跟著音樂嘗試學做媽媽的動作。
三、模仿表演。
1.學學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媽媽在做什么。
2.請一個男孩上前來系上領帶,請一個女孩上前來帶上項鏈,裝扮爸爸媽媽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學一學。
3.選擇幾個典型的動作連起來,大家一起表演。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十二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調表演。
2,學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創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2,觀看情境表演并欣賞歌曲。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熟悉學習歌曲.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范唱,并跟著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師:請小朋友找個小伙伴兩人為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十三
2、感知顏色和數字1、2、3的意義。
3、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圖片、餐具、墊子
(一)這里有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玩《辦家家》
你來做媽媽呀,我來做爸爸,我們一起來呀,來辦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
1、在家里我們跟誰一起吃飯?
2、坐在什么地方吃飯?
3、肚子餓了怎么辦?
4、用什么東西盛飯?
(二)請小朋友幫他們挑選餐具
1、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樣?
2、每人挑選一個?
3、一共有幾個?(多少)、大小區分?
4、勺子怎么放,有幾只?
(三)你會不會幫他們做飯?
1、用橡皮泥、紙片、紙條來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湯圓、拉面條)
2、開飯了(娃娃肚子餓了怎么樣)
(四)吃飽了,聽音樂《散步》(小班)
音樂扮家家教案(優質14篇)篇十四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調表演。
2,學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創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娃娃家相關教具。
1,談話引入。
2,觀看情境表演并欣賞歌曲。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熟悉學習歌曲.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范唱,并跟著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
師:請小朋友找個小伙伴兩人為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