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面是一份精選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一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1、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征(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人民幣的換算關了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并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0個1分等于1角,10個1角等于1元,10個1元等于10元。)。
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
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游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
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后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
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二
1、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并能進行換算。
2、會用大面額人民幣付錢,體會付錢方式的多樣化。
3、感受大面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養學生勤儉意識。
教師準備:不同面值大面額人民幣,教學軟件,學生學習材料。
學生準備:各種面額的人民幣學具。
(一)、復習引入。
學生: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出元、角、分三個單位)。
教師:你能說說人民幣之間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換關系嗎?
學生:1元=10角,1角=10分。
(教師板書此關系式)。
(教師出示課題:大面額人民幣)。
教師:他們就在我們數學書里第73頁上等著你們呢!快去找一找他們吧!
1、教師:孩子們見過他們嗎?在哪兒見過?
學生1:我在超市里見過。
學生2:我在老師收學費的時候見過。
學生3:我在商場里見過。
2、教師:用過他們嗎?什么時候用過?
學生1:開學交學費時我用過。
學生2: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付錢時,媽媽讓我去付錢,那時用過。
3、教師:孩子們既然見過、用過這些新朋友,那你們一定也認識他們吧?下面就請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紹介紹新朋友吧!
教師:有誰愿意把新朋友介紹給全班的孩子聽一聽。
(學生上臺用教師準備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貼)。
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教師表揚發現人民幣正面主席像的孩子,并給學生簡要介紹主席)。
4、教師:今天我們的新朋友們要去參加人民幣王國里舉行的一次化裝舞會,他們想請你們幫他們檢查檢查他們化的裝好不好,別人還能不能認出他們來。
(教師出示多媒體游戲內容)。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三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一、認識人民幣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計表和幼兒一起統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計表中。
活動二:數學:購物計劃。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里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后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夏天的氣溫、天氣、動植物的生活、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變化。
2、有細致地觀察與比較能力,會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夏季用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夏天調查表:請幼兒畫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請幼兒收集各種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圖片。
3、請幼兒連續做一個月的氣溫觀察記錄,并畫出曲線圖。
4、幼兒用書:《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動過程:
1、幼兒尋找夏天的變化。
教師:現在是什么季節?請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
教師帶領幼兒到室外,引導幼兒從周圍環境的變化來發現夏天的特點。
教師:請你說說你是怎么發夏天到了的?你還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喜歡夏天嘛?說說理由。
2、展示幼兒收集的夏季用品,學習分類的方法。
教師:我們夏季都會用到一些什么特別的東西呢?
請幼兒介紹并展示幼兒收集的物品。
教師:夏季有這么多特別的東西,我們將它們這樣分類呢?
3、結合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氣象記錄,討論夏季應該注意的事項。
教師:這是小朋友做的氣象記錄,你發現最近的氣溫又什么變化?
教師:氣溫越來越高,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提醒幼兒應該注意防暑降溫,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動,少吃冷飲,注意飲食衛生等。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的音樂歌曲選擇上我們應該依據著: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節奏節拍適合的的歌曲。當然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節的,有規律性的歌詞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孩子們興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們的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更多的會關注。幼兒的興趣、樂曲的音域以及歌詞要更加貼近幼兒生活?!断奶斓睦子辍肥且皇讍柎鸶?,它以設問作答形式表達內容,可以一問一答,也可以多問多答。形式活潑、問者自由,答者也無拘無束,句式簡單,對于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別、聯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樂活動中我總是以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幼兒,和幼兒一同活動,和幼兒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來帶動幼兒,避免了純理性的傳授,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枯燥、機械地模仿。幼兒在25分鐘歡快的音樂活動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樂,他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和幼兒的互動有所加強,更加注重幼兒的學習效果,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把舞臺讓給了幼兒,幼兒是課堂的主體。
我的宗旨是能讓幼兒在快樂、輕松地氛圍中學習音樂。讓幼兒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學生涯中要不斷摸索,不斷前行。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五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3.能在游戲中進行10元以內錢幣的換算。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計表和幼兒一起統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計表中。
活動目標: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里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后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六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3、能在游戲中進行10元以內錢幣的換算。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一、認識人民幣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計表和幼兒一起統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計表中。
活動二:數學:購物計劃。
活動目標: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里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后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七
1.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觀察、比較、概括、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多媒體課件、模擬錢幣。
一、情境導入。
1.通過看錄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對人民幣你有哪些了解?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隨機處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識別人民幣。
2.說說識別方法。
3.分類。
(1)紙幣、硬幣各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2)元幣、角幣、分幣的幣種?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
4.和電腦娃娃比賽,看誰先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5.例2:購物游戲。
6.獨立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7.例3。
9.實踐應用。
1元錢能買什么?
10元錢能買什么?
三、拓展創新。
1.每個書包35元。
(1)我的錢正好買一個,你猜猜我最多有幾張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錢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張?
2.談話升華。
四、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沈陽市沈河區朝陽一校。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八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工具。
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課件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課件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3、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觀看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我們來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3,例4。
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人民幣,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們之間是怎么進行換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誰講的對。
大家采取你問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教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做一做”的第1題。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柜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后,購買);
(3)請柜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人民幣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要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還要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一、填空。
1、1張1元可以換成()張5角、()張2角和()張1角。
2、1張2元可以換成()張1元。
3、1張5元可以換成()張1元。
4、1張5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5、1張10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6、1張10元可以換成()張5元和()張1元。
7、1張50元可以換成()張20元和()張10元。
8、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10元。
9、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20元。
10、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1元=10角,1角=10分。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九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1、通過觀察人民幣的形狀、顏色、圖案等認識人民幣。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幣學具、硬幣、課件。
認識1元以下的人民幣。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1、認一認。
(1)利用手中的人民幣學具,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可以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2)看書53頁的例1,認識更多的人民幣。
(3)認真觀察觀察人民幣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記住這些人民幣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3、人民幣的單位有()、()、()。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歡的方法給人民幣分分類。
按質地分。
按單位分。
2、換一換。
(1)換錢游戲:(有小組內換一換)。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1元=______角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錢,另一人拿等值的錢交換。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多種方法并優選出最簡便的)。提示:人民幣是國家的象征,要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另外人民幣因為很多人都用過,上面難免留下病毒與細菌,所以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養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四、課堂測評。
1、人民幣的單位有()()()。
2、9元=()角。
80角=()元。
1元=()張2角。
1元=()個5角。
5角=()張1角和()張2角。
3、完成48頁做一做2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針對性作業。
課本第55頁第2、3、4、5題。
認識人民幣。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一元=10角一角=10分10分=1角。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的換算。
2、知道愛護人民幣和合理計劃、節約用錢。
3、初步培養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師準備:投影儀一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幣的膠片一張,大紅花10朵。
學生準備: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用投影儀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圖,邊指圖邊說:“今天,老師要看看同學們,看誰上課時最愛動腦筋,最愛交流匯報,老師就給最聰明的同學戴上大紅花,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爭取。好嗎?”
生:好的。
師:用圖上的硬幣,你能用幾種方法湊成一角?能說一說,并寫出算式嗎?
師: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5分、2分、1分硬幣,像老師這樣,按圖在書桌上排列。(圖略)。
二、引導探究,動手實踐。
1、小組活動:每4個同學為一組,小組協作活動,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動手實踐,合作研究,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書:
(1)2個5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5分=1角。
(2)1個5分、2個2分、1個1分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2分+2分+1分=1角。
(3)5個2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2分+2分+2分+2分+2分=1角。
3、深化研究:師:除了以上的三種湊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
師:好的,你真聰明。(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你能具體說出擺的方法和算式嗎?
生:1個5分的、1個2分的、3個1分的。
算式為:5分+2分+1分+1分+1分=1角。
三、交流論證,學以致用。
生:5分的擺完了,那么可以用2分的、1分的來擺,湊足10分就是1角。
師:你真了不起。(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F在照這位同學說的,再進行小組討論,說出湊的方法,寫出算式。
(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自由討論,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課堂氣氛非?;钴S)。
師:數一數,用圖上的硬幣湊成一角的方法共有幾種?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生:共有10種方法。沒有其它的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交流論證、歸納總結,寫出了10種湊法和算法。戴上大紅花的10名同學為這次活動課的“智慧之星”。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2個5分、5個2分、10個1分湊成一角的10種方法。希望同學們把這節實踐活動課的研究方法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一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么?"(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徽)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節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二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劉老師,有什么發現?
生:今天老師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師:是嗎?謝謝!這件衣服我是在海鹽的超市里買的。小朋友,你買過東西嗎?
生紛紛回答。
師:買東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生回答錢,鈔票等。
師:我國的錢就叫人民幣(課件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繼續邊用課件演示邊向學生介紹美國的叫美元、日本的叫日元、香港的叫港幣等。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人民幣”。
1、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2)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把不認識放在旁邊。(學生活動)
(3)匯報交流,把各小組不認識的請其他小組里的同學幫忙,并說說怎么認的?
2、再認人民幣
(1)你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2)學生動手操作
(3)展示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么分。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展開教學。使學生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人民幣有不同的版本。
(4)四人小組合作,一人拿人民幣,其他三人說面值。
片段三、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超市去看看。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價錢。
2、如果想買一塊橡皮,應該付多少錢?可以怎么付?同桌兩個小朋友可以拿出學具來擺一擺,比比那個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學生活動)
3、學生匯報交流方法。并讓學生說為什么這樣拿。
1元10角
2個5角
5個2角
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1個2角8個1角
3個2角4個1角
2個2角6個1角
4、從這么多的拿法中,你發現了什么?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反思:回顧本課的教學,覺得在不少環節上沒有處理好。
首先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給人民幣分類等環節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對分幣的陌生,應該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5分是5角嗎?”讓學生來展開討論,雖然可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給人民幣分類的活動沒有組織好,充足的時間是探究的保證,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來調整自己的教學。
其次是分幣的教學不夠理想。第一是學生對分幣比較陌生,因為“分”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很少使用,而我對此又估計不足。第二是認為分幣很少用到,便想輕輕帶過。其實這是認識人民幣的起始課,分幣的認識同樣重要,雖然分幣不大使用,但是讓學生建立元、角、分的觀念,理解元、角、分的關系,分幣的認識不容忽視。
第三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教學重點是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突出辨認人民幣的方法,但是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學生去認、記人民幣的顏色、圖案等。其實我覺得只要學生會認就可以了。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三
上周二上午第二節課,第二輪聽課輪到我講課,這次第二輪聽課,我講的是五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現在教材編排的內容比較簡單了,少了一些復雜的人民幣的計算,但是也有一些計算相對比較復雜,所以我先帶著學生學完了第六單元,然后再回頭來學習第五單元。周三教研活動評課時,本組老師們提到了一些建議,加上我自己的課后反思,整理如下:
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有限,平時講課使用的課件,我一般都是從網上下載后,根據自己的課堂需要認識加以修改,讓這個課件能為我所用,適合我用。以前都是這樣修改,從未出過任何差錯與紕漏。誰曾這次竟然非常麻煩,我也是先下載了一個課件后,因為白天在學校里學校班級的事情太多,沒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沒有回家,從下午5點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點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還想再欣賞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勞動成果,誰知再次打開課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頁面上的圖片,全部都變成了紅紅的大大的×號,我著急得不得了,后來經過自己研究詢問同事,得知這個課件原來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來圖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沒辦法恢復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點,重新自己再制作課件。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再下載課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確定如何使用、修改。
1.課本上創設情境的環節,是出示了三張小朋友購物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我沒有利用這個情境圖,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經常喊的一句加油口號“加油努力,一切為了人民幣”,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大聲齊喊這句口號,我的想法是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又能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評課時老師提到這句口號平時學生喊著玩就罷了,不能拿到課堂上使用,因為畢竟這句話的價值觀有偏頗,人不能只一切“向錢看”,我感覺有道理。
2.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學會辨認人民幣,還要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節約用錢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學內容也不少,老師們建議可以把前面的節約用錢簡單一提,把欣賞節約用錢的名言警句可以視時間,放到后面拓展補充。
3.小組討論交流認識錢幣后,讓學生匯報有哪些辨認標志的時候,老師么建議可以找學生在前面帶著同學們一起找,下面的學生在自己的錢上也指一指,這樣印象更深刻。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四
學生雖然見到過人民幣,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谶@樣一種認識,我在教學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動手實踐的過程:將人民幣進行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學生的腦海里會產生一系列問題:能不能將幾分幾角幾元的人民幣各分一類?為什么可以這樣分?元、角、分到底是什么?同學們自然不會對上述問題無動于衷,經過一番思考,在他們的頭腦中會形成一些比較朦朧的認識,再經過教師必要的點撥,同學們就豁然開朗了。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并不等于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方式。因此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個班級,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基礎,都會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在教授人民幣這一課時,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我對他們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些對人民幣有較多認識的學生,我請他們從不同的標準出發,嘗試以不同標準來對人民幣分類。而一些對人民幣不了解的學生,在他們分類的過程中,我在旁邊指導,點撥,希望他們能盡快地對人民幣建立起一個感性的認識。
整節課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索中、與他人合作中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墒橇钊诉z憾的是,由于低年級的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都沉浸在老師給他們準備的模擬錢幣上,所以在上課的調控上有所欠缺,導致了后面的時間來不及,草草了事。今后繼續加強組織教學,不讓學生如此興奮。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五
認識人民幣是蘇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根據以往的經驗,孩子對這部分內容十分感興趣,前兩輪實驗教師也形成和積累了較為成熟和理想的教學模式。能否在此基礎上再次創新,對我來說充滿了挑戰。
人民幣對一年級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但孩子們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可能生活經驗豐富一些,不僅認識人民幣而且能進行簡單的使用和換算,有的學生因為平時不接觸人民幣,很少實際運用,所以認識人民幣這方面能力比較弱,甚至沒有能力,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種難度我把它理解為進行探索創新的原動力。孩子眼中的人民幣到底是什么樣的。是課本上的知識?是能帶來快樂的花紙,是一種象征國家的驕傲還是一種誘惑,這使我陷入了思考,書本知識是抽象的,人民幣卻是真實的存在著。通過教學研討我們提出了4個值得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1、提供什么樣的背景情境。
2、孩子有什么樣的知識基礎。
3、采用什么樣的合作形式。
4、如何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下面就我的教學體會具體談一談。
使用人民幣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于孩子來說人民幣也充滿了誘惑,教孩子使用人民幣不光是簡單的認識幣值,進率,還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這決不是一節課可以做到的。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備課組的老師展開了討論,本節教材書上給出了一個在小商店購物的情景,這是最平常樸實的場景了,孩子即熟悉又感興趣,但我們通過思考提出了一種想法,人為什么到商店去,是因為有購物的需要,需要什么,買什么,這才是理性的消費者,那這節課我們為什么要帶孩子到商店買東西呢?是因為我們要教孩子認人民幣,要孩子學習使用人民幣的方法。如果情景使用不得當,難免讓孩子產生“假”的感覺,失去學習的興趣,但這節課又不能沒有了情景,情景可以讓孩子產生購買的欲望,孩子強烈的購買欲望是本節課學習的動力。
經過兩節課的教學嘗試,我們豐富了本節課的情境,把本課的背景情境定為“愛心活動”,取名叫“愛心義買”,教學時我先出示了一些貧困地區孩子在艱苦條件下認真學習的圖片,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震動,然后提出今天的學習任務,通過今天的學習,購買一件你最喜歡的文具,并自愿把它捐獻給需要幫助的同學們。同學們一呼百應,情緒高昂,場面是比較感人的。這樣一來,孩子的購物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一節課被一條情感主線從前到后貫穿起來,孩子在學習人民幣知識的同時,還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樣的一種形式,孩子不僅沒有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反增添了一份責任感,可以說提高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通過實際操作發現,這種形式最大的弱點就是需要占用比較多的時間來進行組織,容易讓德育目標的實施沖淡了知識目標,有可能導致一節課的任務無法在40分鐘內完成,而且不同的老師駕馭的能力又不同,差別就更大了,把握不好度的話,這樣的情境形式反到成了負擔,起不到教育的功效還拖了課堂教學的后腿。如果過于簡化了這種組織過程,又會產生一種“作秀”“走形式”的感覺,還不如不用呢!我想這種矛盾的解決對我們教師確實提出了挑戰,也應該成為今后我們探討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教育的一個好題材。
這個問題本來是被我最忽視的一個問題,因為本課的知識和別的課不一樣,聯系生活實際的東西比較多,一開始我想,孩子特別是城市孩子這方面的經歷和體驗應該是比較多的嘛,存在的差距我也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兩次教學實踐后我大吃一驚,孩子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差距巨大,有的孩子不僅會認幣,而且知道簡單的換算,多數孩子所認的幣種不全,還有部分孩子僅僅只了解一種到兩種人民幣,進率和簡單的使用根本不知道。
對孩子的水平沒有充分的估計,也是導致前兩次教學嘗試中認幣環節的失敗的原因。在改進時我調整了認幣部分的教學策略,加強了孩子的拿、認、說的訓練,并在孩子說出他們所知道的人民幣后,把人民幣散亂擺在屏幕上,讓他們想一想怎樣擺看起來就不亂了,滲透分類的思想,這個環節開始我沒有把握,嘗試后發現,分類對于孩子來說難度并不大,因為比較直觀能看的到,所以孩子的分類方法比較豐富,我重點引導了兩種,一是按單位分,分成元、角、分三種;二是按材質分,分成硬幣和紙幣。有了分類的經歷就鞏固了孩子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為下面使用人民幣打下了基礎。
這是我這次教學嘗試中體會較深的地方,最先采用的四人一小組的方式,每組安排了一個組長負責,但低年級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小組活動不是搞不起來,就是鬧哄哄、亂糟糟的,出現了能力較強的孩子包辦代替,能力差的孩子不知所措的問題,活動看起來熱熱鬧鬧,其它并沒有落到實處,走了形式,從購物活動一開始,老師基本已經失去了對課堂的引導和調控能力。后來我們分析問題是不是出在小組長身上,或是課桌椅擺放的形式影響了孩子的合作,基于分析的結果我們改進了合作方式,改四人一小組為六人一小組,精選了能力強的同學擔任組長,并把學生的課桌椅重新進行了擺放,讓六人小組采取圍坐的形式。這一下減少了小組的數量,每個小組的組長都是比較能干的孩子,紀律一下好了許多,課堂環節好象有條不紊了。當我正暗自慶幸時,一個問題又出現了,我們發現小組合作中的弱者更弱了,參與的機會更少了,不參與的人數更多了,在購物活動中能干的孩子能買到兩件甚至三件文具,能力差,膽子小的孩子一件都沒買到,在認幣環節中體現更明顯了,讓孩子們交流他們所認識的人民幣時,有一定基礎的孩子能滔滔不絕,沒基礎的孩子不僅一言不發,而且不停的擺弄手中的紙幣??磥硎恰澳芨伞钡男〗M長“震”住了他們。參與交流合作的群體大了勢必導致群體中的弱者失去鍛煉的機會,考慮到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我放棄了這些合作形式,在認幣階段采用同位合作交流的形式來完成,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煉機會,在購物活動中安排了四個購物柜臺,每個柜臺聘請了兩名愛心售貨員,這樣讓孩子在購物環節中可以輕松自由的在4個柜臺中自由選購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增強了趣味性和真實性,同時滲透公德教育,并在活動中充分指導孩子購物的技巧,找錢的竅門,對于那么確實有困難的同學,老師真正有機會去引導他和鼓勵他們了,這樣嘗試后活動的實效性明顯增強了。同時我們也總結出一條經驗,合作要注意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幫扶要面向個體,要有針對性,體現不同的人在學習中的不同體驗和收獲。
課上活動了,孩子更多參與了,那么動筆練的機會和時間就變少了,本課我在每個教學環節都安排了與之相適應的練習,力求形式多樣一些,多為主題服務一些。趣味是吸引孩子學習的動力,本課的教學活動“愛心商店”的營業活動結束后就進入了反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深化的鞏固。我采用了“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孩子談一談自己是怎樣購物的,付了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學生都非常感興趣,也十分樂意回答,但實際教學中我這一塊我完成的不夠理想,交流的量太小了,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機會說,這也是下次教學中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經過反思,我提出了對本課的這幾點思考。當然這節課的問題還有很多,不能一一盡敘,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改進。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六
《人民幣的認識》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教材的知識,這節教學的重點是認識人民幣,難點是人民幣元、角單位之間的換算。教后我覺得具有啟發和收獲的地方有以下方面: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一數學思想,通過觀察學生購物的畫面,了解人民幣的作用,進而引入新課,認識人民幣。通過兌換游戲和模擬購物等活動加深對各種面值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理解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和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自主探究已成為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勢與熱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估計學生的起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處理教材。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把全班36人平均分成4組,各組圍坐在一起。在認識了人民幣之后,我讓學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幣,有的同學分成紙幣和硬幣,也有的同學分成分幣、角幣和元幣,我都給予了肯定。整個過程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掌握了人民幣的認識,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數學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操作活動和欣賞中初步體驗數學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關系。
本節課我制作了超市購物的相關課件,準備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及有關人民幣的圖片。一幅幅各民族人物的頭像圖,一張張名山大川的圖片,各種符號……給數學課帶來了濃郁的文化氣息,借助小小的人民幣體現了人與社會的結合,在這里不單是知識的傳遞,而且滲透了文化交流。這個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境增加了數學鑒賞的體驗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
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這節課我設計了大量的操作活動。如給人民幣分類,不同的付款方式等,讓學生通過找、認、摸、比、擺,從感性到理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交流,讓操作與思維相結合,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本節課我實現了預定的情感目標:在認識人民幣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用過人民幣后要洗手的好習慣,并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總之,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就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3年認識人民幣教案含反思范文(17篇)篇十七
《認識人民幣》這個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要完成這些目標,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學生都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但大部分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是認識了人民幣,如何能讓他們正確的取幣、換幣、付幣、找幣,原本3個課時的課,是肯定不夠的。
首先,并不是每個孩子、每張人民幣都認識,所以在開展“認一認”活動時,我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人民幣,讓他上臺找出來展示給大家看,在交流中基本認識了人民幣。在接下來的分一分的活動中,學生就能正確的分類,通過分類,知道了紙幣和硬幣。還知道了按元、角、分來分類。為下面認識人民幣的幾種辨認方法做好準備。
其次,我發現學生對1元、5角較熟悉,認識很快,對它們的換算也得心應手。對于2角、1角、5分、2分、1分比較陌生,在換算“幾張2角可以換成1張1元”時,只有班級里思維比較靈活的幾個孩子積極舉手。我想,要理解“幾張2角可以換成1張1元”這個問題要用到“倍”的知識,再加上一年級小朋友很少自己花錢買東西,并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用1角、2角的機會幾乎是零,為了讓學生明白“5張2角可以換成1張1元”,我先一張一張地出示2角,再用加法計算5張2角是10角,也就是1元,讓學生直觀理解元和角的換算,過程較繁瑣,效果也不滿意,因為有的學生很快就忘了。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只有單位相同,相應的數才能直接相加。在教學中,我也強調了這一點,半數以上的學生記性不錯,很注意觀察插圖,認清人民幣上的面值,明確單位,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糊里糊涂,看到數字就進行計算,出現了30元+2角=32元這類錯誤,于是又重點明確要求學生在計算時,要先換算成統一的單位名稱再進行計算。
還有一些小細節也需要注意:
1、書上和練習冊上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全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于舊版的不是很了解,于是在介紹人民幣時,老版和新版的我都一起給學生看了,在后來的練習中也就沒有問題。
這節課我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學生設計了看錢、認錢、、換錢、擺錢、購物等活動,讓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