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的形式多樣,可以是文字報道、圖片報道、視頻報道等,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看看如何準確客觀地報道一個事件。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一
近日,在鞏義市夾津口鎮中心小學,一封感謝信讓白一迪同學拾金不昧的事跡為人所知,獲知此事的全校師生紛紛為其點贊,夾津口鎮中心小學校領導也對白一迪同學拾金不昧的事跡贊譽有加,并召全校同學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把美德傳承下去!
原來,事情發生在20xx年3月21日的早上,夾津口鎮中心小學一五班白一迪同學在隨同媽媽上學的路上,她撿到了一部價值幾千元的智能手機。因著急上學,就將手機交給媽媽,并囑咐一定要想盡辦法找到失主,然后和媽媽一起將手機親自交還失主。
白一迪同學回到學校,其母親想盡辦法,最終確認手機的失主是鎮實驗幼兒園的一位姓張的老師,而且正在帶班上課,為了不影響張老師上課,決定中午休息時再把手機歸還。放學回家的白一迪同學和其母親利用中午的空閑時間來到失主張老師單位,在張老師和其同事們的見證下,白一迪小朋友將手機親自交到失主張老師手中。
失主張老師再三表示感謝,還是被白一迪和其母親婉言謝絕了,說這是撿到手機還給失主應該做的事兒。白一迪同學下午還和往常一樣回到班級認真上課學習,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夾津口鎮實驗幼兒園張老師內心無比感動,白一迪小朋友小小年紀,拾金不昧,時時刻刻心里想著他人,其高尚的品格、良好的家教,著實讓人欽佩。為此,張老師特意寫了封感激信,并于次日上午,送到鎮中心小學一五班。另外她還買了一些文具和課外讀物,想送給白一迪同學,沒想到孩子連連推辭,說是自己應該做的,在老師們的勸說下,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在發言中,失主張老師激動的說道: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白一迪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很是難得。雖說做好事不為求回報,但孩子的行為應該被鼓勵和宣傳,所以用這些文具表達自己的謝意。最后,她感謝夾津口鎮中心小學培養了如此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好學生。
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白一迪同學小小年紀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出一名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的正能量,讓我們倍感溫暖,希望這樣的善舉越來越多,希望好人好事越來越多。讓我們為白一迪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點贊,也希望身邊這真實溫暖的事跡能讓更多的人知道,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少年強則國強!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二
3月15日下午,菏澤市民郭女士拿著印有“拾金不昧,教育有方”字樣的兩面錦旗來到菏澤市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向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一年級八班學生王景碩表示誠摯的感謝,夸贊王景碩的高尚品格。
據了解,郭女士于3月11日7時30分許,送孩子上學時丟失錢包一個,內有現金7000元,還有一些重要證件。被來到學校準備進校門的一年級八班的學生王景碩撿到,并第一時間將錢包交給老師。隨后,學校也馬上發布了失物招領,呼吁全校老師和家長廣泛轉發朋友圈,盡快找到失主,郭女士在看到朋友圈后隨即聯系了學校拿到了失物。
“這里面有我個人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證件,感謝景碩小朋友撿到后及時上交,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接受教育也讓我感到十分的放心。”3月11日,市民郭女士從學校教師手中拿到失而復得的錢包后,感激地說道。
王景碩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或者警察,換作其他同學撿到也都會這樣做的。”
“景碩同學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兒,他特別愛讀書,聰明好學,在班級里積極勞動,熱心幫助同學,跟同學們相處得非常好。”王景碩的班主任李云旭說道。
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校長李向軍表示,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學生良好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王景碩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三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打小起就哼唱這首童謠時,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美德,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傳承。而我部門員工xxx正是這一傳統美德的傳承者之一。
20xx年xx月xx日晚上21點左右,當這座喧鬧的城市漸漸沉睡的時候,有一群人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章xx為潛江xx就是其中一員。當他默默的拔出加抬頭的時候,發現加氣站進站口地上有一個錢包,他撿起打開一看,里面有若干現金,以及銀行卡、身份證等證件。當他拿到錢包的時候,他就想到失主一定很著急,一定要想辦法將錢包還給別人,他還交待一起上班的同事,留意有沒有人找錢包。他和班上的同事等了一夜,也沒有人來認領錢包,第二天他將錢包交給了領導,讓公司幫助尋找失主。
在普遍認為物欲橫流、世風日下、雷鋒精神漸行漸遠的今天,“拾金不昧”其實是反映一個人、一個企業和一個地方道德水平的一面鏡子。xxx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表現出了一名xxxx的高尚人格品質和良好社會公德,也是我們整個公司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檔為doc格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四
近日,在城區金利美路段發生了一件令人暖心的事兒,一位環衛工人在清潔路面時撿到了一部手機,接下來他的舉動猶如初春的陽光帶給人溫暖。
大竹美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環衛工人楊獻才像往常一樣在自已的路段上進行著正常的保潔作業。一向工作認真細致的他,在路段拐彎處撿到了一部嶄新的oppo手機,他心想失主應該還沒有走遠,便站在原地等候失主來認領。
等待中,手機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本想接通電話聯系上對方,但由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遲遲無法成功接聽。急壞了的他,趕忙拿著手機向美保公司辦公室尋求幫助。
在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楊獻才與失主的兒子取得了聯系,并約定了歸還地點,通過微信確認前來認領手機的人確是失主的.兒子后,楊獻才便把手機歸還給了他們。
原來失主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現在與家人走散了,他們也一直在到處尋找。失主兒子拿出現金想要感謝楊獻才,他婉言謝絕道:“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能要,歸還失主也是我應該做的,也希望你們早點找到老人。”
作為每天堅持在一線的環衛工人,他們不僅用勤勞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裝扮著美麗的城市,拾金不昧的舉動更是體現著普通勞動者身上樸實而又彌足珍貴的高尚品德。勿以善小而不為,每一個小小的善舉都將點亮城市文明之光,為拾金不昧的楊獻才點贊!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五
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處處可見忙碌的橘色身影——環衛工人,他們不僅美化著這座城市,更用點滴善舉感動著我們。因為職業的特殊性,拾金不昧成了他們平凡工作中最不平凡的光輝,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誠實守信”這一傳統美德,傳承環衛人愛崗敬業的.鏗鏘初心。
7月18日下午,黃河廣場服務室環衛工人宋月琴在新興路信譽樓附近公交站亭保潔時撿到一個手提包,內有華為充電器、銀行卡等貴重物品。宋大姐考慮到失主丟失如此貴重物品,此時肯定著急萬分,于是她決定在原地繼續工作同時等待失主前來認領。然而過了大約半小時,竟遲遲沒有等到失主,于是宋大姐當機立斷,第一時間上報組長說明情況,并把錢包交到了廣場辦公室。而失主李女士在尋找錢包未果的情況下,只能打電話報警求助。最終,在民警的協助下,經過多方打聽,李女士聯系到了辦公室工作人員,經現場確認,失物確實為李女士所有。收到失而復得的錢包,李女士激動不已,并對我們的環衛工人表示由衷的感謝。
這群城市中最可愛的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一份份社會進步的“正能量”。拾金不昧,仿佛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讓人們感受到美德的可貴,也正是因為這一件件小事,使得社會更加溫暖,生活更加美好!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六
一位女性乘客急匆匆的走進青島地鐵李村公園站,在車站客服中心前焦急徘徊。工作人員上前詢問后才得知,張女士此次是專門來感謝一名叫趙珊珊的員工,為了表示謝意,她還特意制作了一面寫著“拾金不昧”的錦旗。
“包中的東西對我很重要,都是一些證件原件原本,如果丟了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背包失而復得的過程,張女士難言激動的說道。
就在上個月的一次清客過程中,趙珊珊在車廂內撿到一個紅色的背包,經與民警共同確認,包中有收據、證件以及一個蘋果手機,因收據涉及金額巨大,為了安全起見,趙珊珊迅速將拾遺物品上報,并與工作人員一同積極尋找失主。
5分鐘后,急忙趕到車站的張女士與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通過一番仔細核對,確定背包確實是張女士的。拿著失而復得的背包,張女士激動地拉著趙珊珊的手表示感謝,并留下一封感謝信,對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表示稱贊。本以為這件事就此落下帷幕,幾天后“不甘心”的張女士卻又一次來到了車站。
“這不是件小事!”交流中張女士這樣說道,冬季的島城寒風刺骨,但這次失而復得的經歷,卻給她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為了表達自己對站務人員、地鐵車站以及青島地鐵的感謝,回家后,她特意找廠家制作了錦旗再次送到車站。
“服務無止境,關愛有真情”,一面小小的錦旗,記錄了地鐵人與乘客間的相互溫暖,凝聚著乘客對于地鐵人的信任和感激。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七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一首熟悉動聽的歌謠,傳唱多少次拾金不昧的美德,就這樣在白沙小學不斷地傳承著。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鄭東新區白沙小學一直以來都秉承這樣向善向上的理念教育學生。新學期開始,四年級五班的馮萌碩同學和四年級七班的趙倩楠同學更是用實際行動給周圍的人樹立了榜樣。
2月17日晚,該校四年級五班馮萌碩同學和他的媽媽在小區南苑撿到一個錢包,包內有大量現金。撿到錢包的馮萌碩沒有將其據為己有,而是主動上交到物業,耐心等待失主來領取,失主拿到現金非常感動,隨即寫了一封表揚信,感謝馮萌碩同學拾金不昧的“雷鋒精神”的同時,更感謝學校教育出這么優秀的學生,更感謝老師的諄諄教導。
2月18日早上,四七班趙倩楠同學,在上學路上發現路邊丟有一部手機,于是將它撿起,等待失主來認領,見無人認領,決定到學校后將其上交給班主任老師,最終將丟失的手機第一時間歸還到了云臺小學家長的手中。該家長心懷感激之情地說:“小女孩謝謝你,你的善良值得我學習”。
2月22日,一年級三班王嘉煜在學校操場撿到了一塊嶄新的電話手表,他第一時間聯系到老師上交學校,并聯系到失主。小小年紀,心底美,真不愧是向善向上新時代好少年。
好人好事凝聚社會正能量,凡人善舉引領社會新風尚。白沙小學向善向上少年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好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該校負責人表示,學校將號召全體少先隊員向他們學習,繼續傳承和發揚這種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將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內化為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平凡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八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他交給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從小就哼唱這首童謠的時候,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我國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的美德,在潛移默化下不斷傳承。濟南市歷城區文泉小學一(3)預備中隊隊員劉鎧萱和三(1)中隊隊員劉雙寧,就是這一美德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面對金錢不動心,文泉隊員拾金不昧好樣的!3月21日上午,利用升旗儀式的時間,學校對拾金不昧的兩名隊員進行表彰。
3月15日下午,劉鎧萱和劉雙寧在城市之光小區南區兒童樂園附近路過時,發現地上掉了一疊錢,撿起來一看,有不同金額的幾張鈔票。他們兩個想著失主丟了錢,肯定特別著急,就在原地等候。久等無人,便與家長一起,將撿到的錢交到了小區物業。
城市之光社區居委會特地寫了一封表揚信和兩張獎狀送到學校,希望能在公開場合給予表揚,弘揚正能量。學校正值“學雷鋒”活動月,通過真實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
預備隊員劉鎧萱、少先隊員劉雙寧面對金錢毫不心動,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了我校少先隊員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尚,展現了良好的社會公德,贏得了社會和輔導員的稱贊,同時也是所有少先隊員學習的榜樣。隊員們表示,要學習雷鋒精神,弘揚文明美德,養成良好品德,把助人為樂深深植根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
拾金不昧好少年,傳遞雷鋒正能量!拾金不昧這一優良的傳統,在文泉小學的校園里開花,兩名隊員成為了我校的驕傲。全體少先隊員將繼續從他們手中接過拾金不昧的種子,繼續相互傳遞,讓傳統美德在校園里發揚光大,開出更美麗的花朵。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九
昨日,我市交通運輸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給本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在汽車北站的一輛公交車上,售票員和司機撿到一個黑色背包,工作人員正在聯系失主,希望失主能盡快前來領取。
記者聞訊趕去,該公司城鄉公交一車隊隊長斯賢華告訴記者,早上,在市區開往巍山的公交車上,一名售票員和一名司機撿到一個黑色雙肩包。
后來,兩人將黑色雙肩包交到了公司辦公室,并且在辦公室工作人員、公交車司機和售票員三方的監督下打開了黑色皮包,登記物件,查詢失主聯系方式。
斯隊長說:“這是公司撿到遺失物件的基本流程,既可以相互監督又可以相互作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失主和拾金不昧人士的權益。
撿到黑色背包的司機和售票員回到了工作崗位,辦公室工作人員開始忙著尋找失主。
黑色雙肩包內物件齊全,有戶口本、身份證、錢包……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張購物單,但按照單子上的電話號碼打過去,電話沒有打通。
工作人員把包內的幾個電話號碼試了個遍,均無果。
最后,撥打包內一張拍攝婚紗照單子上的電話號碼,終于接通了。
然而,對方卻稱沒有遺失背包。
經過反復確認,原來背包確實是接電話者的,只是失主并不知道自己的背包已經丟了。
沒多久,一位女士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問道:“這里是不是有人撿到一個黑色的背包?”斯隊長對該女士的身份進行確認后,將包還給了她。
據了解,該女士姓黃,來自江西,是一名“巍山媳婦”。
春節將近,黃女士將放寒假的大兒子,以及剛出生50天的小兒子接回巍山過年。
在接到交通公司電話時,黃女士一頭霧水,后來詢問兒子后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背包遺失了。
黃女士說:“我抱著小兒子,背包是由大兒子看管的。
接到電話后,特意詢問了大兒子,但他一臉迷茫,還說背包在床上,就以為自己沒有丟包。
在雙方的共同見證下,黃女士拿回了自己遺失的背包。
黃女士非常開心,還熱情擁抱了工作人員,臨走的時候還說:“這里的人真是太好了,拾金不昧,雖然天氣是寒冷的,但是自己的內心非常溫暖”。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
“尋一名拾萬元現金主動上交還不留名的同學,請問圖片的學生,是哪位老師的學生?”4月3日下午5點多,在武昌理工學院素質導師工作群,該校保衛處孫仲生老師發布了一條“尋人啟事”,迅速在群里引發熱議,廣大老師紛紛為拾金不昧的學生點贊。
幾經波折,那位拾金不昧的同學終于被找到,他是來自該校影視傳媒學院廣播編導專業1703班的楊文鑫。據了解,3日下午,楊文鑫準備外出辦事,出了寢室沒走多遠,在西九寢室樓旁的道路上,他看到一沓整齊的百元人民幣落在路旁。“現在的人出門幾乎不帶現金,我一開始以為是整蠱道具,撿起一看發現是一沓還未拆封的百元人民幣。”楊文鑫有些許緊張,不敢細數也不敢走開,下意識就留在了原地,想等失主回頭找來。
等了一會兒,并沒有人上前詢問也沒有看到有人帶著焦急的神情尋找,而楊文鑫當時趕著外出辦事。“我就想先行離開,等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再回來想辦法找尋失主。”當日傍晚他回到學校,先去了人流量大的菜鳥驛站嘗試找點線索,無果后去了武昌理工學院保衛處。可喜的是在保衛處事情有了眉目:保衛處的工作人員登記了前來掛失的失主的信息,并且值班人員把失主的聯系方式告訴了楊文鑫。
楊文鑫當即撥通號碼,聯系到了失主,經身份確認,失主謝先生在保衛人員的見證下將丟失的一萬元現金領回。據謝先生介紹,他是該校畢業的學生,現在正在自主創業,這一萬元錢是他帶過來發給底下員工的工資。“特別感謝楊文鑫同學,聽說楊同學還是一名退伍軍人,由衷點贊。”謝先生拿出錢想要表達自己深深的感激和謝意,被楊文鑫婉拒了,他說“我做的事天經地義,能順利物歸原主我就很開心了。”
楊文鑫所在班級的素質導師田茉莉介紹說:“楊文鑫同學是退伍復學回來的,學習扎實,刻苦努力,目前正在從事創業,是一位特別優秀的學生。”對于他此次的拾金不昧,田老師表示,楊文鑫平時也非常低調,做了這件事沒有跟身邊人提起過,是現代活雷鋒,為他點贊!
“他自己壓根也沒覺得這樣做了要怎樣,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為他拾金不昧的精神點贊。”該校保衛處孫仲生說,“已建議學院表彰該學生的事跡,用弘揚正能量的方式進行表彰,同時號召全體師生學習。”
該校城市建設學院大三學生楊凱表示,事情雖小,但感動人心,凡人善舉,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彰顯了溫暖正能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向這位榜樣學習,將優良品質和文明習慣內化為自身素質。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一
20xx年7月11日下午18點30分左右,金馬寺站當日早班上行站臺崗李艷潔在進行站臺巡視時,在金馬寺地鐵站上行站臺出站閘機前撿到一個粉色錢包,經查看,錢包內裝有身份證、港澳通行證、現金、銀行卡等貴重物品。李艷潔撿到錢包后,第一時間上報車控室,站長到現場協助處理。第一時間聯系上了乘客并如數歸還。失主在拿回錢包后,對金馬寺站全體工作人員的所作所為贊不絕口,并送來了一面錦旗以表示感激--“拾金不昧盡職盡責”。
地鐵站是人員往來密集的.公共場所,一旦發生貴重物品遺失事件再找回的可能性會很低,且經常有乘客因為擁擠或疏忽丟失了相關財物。李艷潔不僅為失主解決了燃眉之急,更給其他基層崗位工作人員帶來了榜樣力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二
1月15日,寒風凜冽,卻有一份冬日的溫暖帶著由衷的感謝,悄然來到了孔子學校的校園。
在高三年級辦公室,家住在德城的談婆婆跟在場師生講起了事情的經過:1月4月晚上九點多,談婆婆因家中急用現金在康城大道的農業銀行atm機中取出1萬元人民幣。心急如焚的她卻渾然不覺剛離開銀行不遠,裝了現金的袋子就落到了路邊。
我校高三b11班陳曉桃同學在晚修放學后(22:10左右)經過農業銀行拾到了這1萬元人民幣。她分析很可能失主就是剛在農業銀行取的錢。于是她來到農業銀行保安亭說明原委,由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聯系失主。過了不一會,驚喜交加的.談婆婆來到銀行,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領回了遺失的現金。她連聲說謝謝小姑娘并當場拿出部分現金表示感謝。陳曉桃同學委婉又堅決地拒絕了談婆婆的好意,物歸原主之后就回了家。
今天談婆婆過來專門送了一面“拾金不昧良好品德”的錦旗給陳曉桃同學,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她說要給拾金不昧的陳同學點個贊,也要給教育出這么優秀的孩子、學生的家長與學校點個大大的贊!
做了好事得到認可的陳曉桃同學不免有點靦腆,說到當時內心想法時候:“我當時心想這遺失了錢的人該多著急啊,就想著盡快歸還失主。我相信這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德慶人都會做的事,尤其是我們大德慶還是全國文明城市,我可不能給這塊金字招牌丟臉。”
她一番話引得在場人紛紛鼓掌稱贊!多么的樸實的想法,多么純凈的心靈啊!
生活中,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有的故事雖然簡單,卻溫暖人心,有的人物來自平凡,卻感動你我。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成為社會“新風尚”。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三
3月15日下午,菏澤市民郭女士拿著印有“拾金不昧,教育有方”字樣的兩面錦旗來到菏澤市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向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一年級八班學生小王表示誠摯的感謝,夸贊小王的高尚品格。
據了解,郭女士于3月11日7時30分許,送孩子上學時丟失錢包一個,內有現金7000元,還有一些重要證件。被來到學校準備進校門的一年級八班的學生小王撿到,并第一時間將錢包交給老師。隨后,學校也馬上發布了失物招領,呼吁全校老師和家長廣泛轉發朋友圈,盡快找到失主,郭女士在看到朋友圈后隨即聯系了學校拿到了失物。
“這里面有我個人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證件,感謝景碩小朋友撿到后及時上交,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接受教育也讓我感到十分的放心。”3月11日,市民郭女士從學校教師手中拿到失而復得的錢包后,感激地說道。
小王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或者警察,換作其他同學撿到也都會這樣做的。”
“景碩同學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兒,他特別愛讀書,聰明好學,在班級里積極勞動,熱心幫助同學,跟同學們相處得非常好。”小王的班主任李云旭說道。
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校長李向軍表示,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學生良好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小王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牡丹區第三實驗小學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四
5月17日上午10時許,呼中區公安局呼中鎮派出所民警接到建工市場卡點執勤工作人員報警電話稱:一位老人撿到一個棕色錢包,錢包中有身份證、現金、銀行卡和社保卡,希望通過派出所找到失主。
接到電話后,民警立即趕往建工市場,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民警接過老太太遞過來的錢包,對她拾金不昧的行為給予了表揚,同時當面打開錢包,對錢包里的現金和物品進行清點確認。民警詢問老人的名字,但老人執意不留姓名和聯系方式,說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希望民警盡快找到失主。
隨后,值班民警經努力查詢到失主的聯系方式,撥通電話聯系到了失主,并告知相關情況,半小時后失主趕到派出所,民警核實并確認了失主身份,將錢包歸還,失主確認錢包里的東西完整并表示了感謝。
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留姓名的`老人用自己的言行向我們傳遞著溫暖的正能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五
6月10日,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平谷分公司駐平谷公安分局交通支隊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在平谷中學門口執勤巡視時撿到一部手機,當日正值高考期間,學校門口家長眾多,因手機屏幕摔碎,無法接通手機來電聯系失主,李保龍站在原地等待,大約40分鐘后,失主趙女士急匆匆來到現場尋找,經核實無誤后將手機交還給失主。
6月13日,失主趙女士將一面印著“盡職盡責熱情為民,失而復得溫暖人心”的錦旗送到平谷分公司,并對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高尚品德和拾金不昧精神給予高度贊揚,并表示由衷感謝。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六
5月13日,順豐公司的一位快遞員同志將一面繡有“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錦旗送到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會煙店分會會員小汪同志(女)手中,表達他對小汪同志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真摯的謝意。
原來,幾天前,小汪同志(女)在煙店鼎順機動車檢測站門前,撿到順豐快遞公司的掃碼槍一只,她瞬間聯想到這是快遞員隨時都得用的重要工具,可又見不到失主,急的她趕緊送到派出所,又經過幾返辛苦的周折找到了失主,順豐公司負責人非常的激動,當場拿出錢來送給她作為酬謝,但被小汪同志直接拒絕了。
小汪同志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表現出作為一名普通雙擁志愿者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會對擁有小汪同志這樣的會員感到無尚光榮和驕傲!小汪同志身上的再現是新時期雷鋒精神,是全協會會員學習的榜樣!她向社會傳遞了拾金不昧、誠信立本的社會正能量,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良好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七
3月7日上午,天橋區無影山街道辦事處收獲了一封來自轄區居民葉寶剛的手寫感謝信和錦旗,對辦事處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表示了衷心感謝。
葉寶剛在感謝信中說,他是天橋區盛達烘焙器具公司的一名經理,20xx年3月2號早上外出辦事時,不慎將手機遺失,手機內存有重要客戶資料和個人信息,對自身生意有重大影響。
正當葉寶剛手足無措時,店內員工通知說手機被無影山辦事處張曉光找到了,已約定時間、地點領取,拿到失而復得的手機,葉寶剛深深被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所感動。
葉寶剛表示,張曉光的善舉也溫暖了他全家,這種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值得表揚。所以特意手寫感謝信并制作錦旗,當面感謝張曉光之善舉,同時也感謝無影山辦事處的培養,為社會栽培這么優秀高風亮節的員工。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八
20xx年1月15日,寒風凜冽,卻有一份冬日的溫暖帶著由衷的感謝,悄然來到了孔子學校的校園。
在高三年級辦公室,家住在德城的談婆婆跟在場師生講起了事情的經過:1月4月晚上九點多,談婆婆因家中急用現金在康城大道的農業銀行atm機中取出1萬元人民幣。心急如焚的她卻渾然不覺剛離開銀行不遠,裝了現金的袋子就落到了路邊。
我校高三b11班陳曉桃同學在晚修放學后(22:10左右)經過農業銀行拾到了這1萬元人民幣。她分析很可能失主就是剛在農業銀行取的錢。于是她來到農業銀行保安亭說明原委,由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聯系失主。過了不一會,驚喜交加的談婆婆來到銀行,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領回了遺失的現金。她連聲說謝謝小姑娘并當場拿出部分現金表示感謝。陳曉桃同學委婉又堅決地拒絕了談婆婆的好意,物歸原主之后就回了家。
今天談婆婆過來專門送了一面“拾金不昧良好品德”的錦旗給陳曉桃同學,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她說要給拾金不昧的陳同學點個贊,也要給教育出這么優秀的`孩子、學生的家長與學校點個大大的贊!
做了好事得到認可的陳曉桃同學不免有點靦腆,說到當時內心想法時候:“我當時心想這遺失了錢的人該多著急啊,就想著盡快歸還失主。我相信這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德慶人都會做的事,尤其是我們大德慶還是全國文明城市,我可不能給這塊金字招牌丟臉。”
她一番話引得在場人紛紛鼓掌稱贊!多么的樸實的想法,多么純凈的心靈啊!
生活中,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有的故事雖然簡單,卻溫暖人心,有的人物來自平凡,卻感動你我。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成為社會“新風尚”。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十九
9月6日下午4時35分,一名男乘客手持“助人為樂品質高,誠實守信美名揚”錦旗來到海珠廣場站,感謝安檢人員在8月29日當天幫其妻子找回了重要的戶口本和身份證證件。
8月29日下午4時03分,海珠廣場站ef口安檢員周劍輝正在查驗進站乘客的`健康碼,眼尖心細的他在人流中發現眼前約2米處的地面上散落著一個小本子和一張卡片。他迅速上前查看,發現原來是一份戶口本和一張身份證。無人認領后,他便將情況反映給安檢班長陳柏達。陳柏達接過證件,并將情況上報給車控室,開啟失物招領廣播。期間,陳柏達不忘留意是否有乘客返回尋找失物。
6時許,一名女乘客與她侄兒急匆匆地趕到海珠廣場站ef口,稱自己不小心掉了戶口本和身份證,詢問安檢員是否有撿到。陳柏達聽到后,立即詢問女乘客戶口本和身份證的相關信息,經核實信息吻合后,陳柏達便帶乘客到寄存證件的警務室辦理認領手續。
尋回失物后,女乘客向陳柏達和車站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抱著一點希望過來看看,沒想到真的找回來了。如果找不到了,證件補辦起來很麻煩的,也非常影響孩子新學期入學,多虧你們及時撿到和妥善保管,謝謝你們!”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二十
12月14日早晨5點半左右,開封市一名環衛工人侯大平在公園路至儀表崗口的普掃工作中撿到一部手機,考慮到失主焦急的心情,侯大平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上報了保潔班長楊娟娟。
楊娟娟趕到后,手機因有密碼鎖無法打開,二人幾經輾轉聯系到失主家屬后,侯大平又在寒風中等候了近2小時,最終使手機完璧歸趙。失主王先生拿到手機后,為表示感謝,當場掏出100塊錢給侯師傅,但被侯師傅婉言拒絕了。于是,失主王先生專門做了一面錦旗送到環衛驛站,贊揚環衛工人侯大平師傅拾金不昧的優良品質。
“沒想到手機丟了3個小時還能找回來,真是太感動了,手機丟了是個麻煩事,更關鍵的是手機里各種信息,你們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王先生激動萬分地說。
面對失主的感謝,侯師傅憨厚地笑著說:“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環衛工人,生活也不寬裕,但不是咱的東西咱堅決不要!”拾金不昧的事跡在開封市環衛工人當中屢見不鮮,在“意外之財”面前,他們依然保持一顆純樸的.心,很好地展現出了環衛工人的道德素質,他們在發揚“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精神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一份份社會正能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二十一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這種高尚的品德在漢中門校區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20xx年2月22日晚上,15棟6樓一名女同學在校區撿到一枚黃金戒指(10克左右價值5000元),在詢問未果的情況下,立即交給物業宿管阿姨,通過與阿姨們一起多方努力尋找失主。直至3月1號尋到失主,經過發票審核比對,確認無誤后,將這枚黃金戒指還給了范先生。心懷無限感激的范先生希望以物質形式表示感謝,但都被她婉言謝絕,在大家一直追問下也不愿透露姓名,只是輕輕說了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很感動,特別溫暖。
據了解,范先生是在校區維修水電時不小心丟了戒指,幾天后才發現手上戒指不見了。至今他仍無法憶起是何時何地丟了戒指,更沒有想到失物還能找回來,失而復得讓范先生深感意外,更是滿滿的感動,特地送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來表達感激之情。
該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感動了范先生,也感動了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同時也展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2023年物業拾金不昧新聞稿(實用22篇)篇二十二
昨天清晨6時許,岱山縣環衛工人姜治才照常來到文化廣場進行保潔作業,隨后,在清掃路面時,發現有人在此遺失了一只金手鐲。
姜治才撿起手鐲后,第一時間在四周尋找并等待失主,在刺骨的寒風中等待約2小時候未果后,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他便將手鐲上交至上級,隨后立刻回到廣場工作,并不時留意路過的行人。
時至27日晚上7時許,金手鐲的失主聯系到了岱山環衛處,領回自己的手鐲,并對姜治才連聲道謝,“這樣拾金不昧的行為,我一定要做一面錦旗好好感謝您!”而已經52歲的姜治才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表示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