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它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一
基礎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加強學生對四個方位的認識和辨認能力,并能靈活根據方位確定物體的位置。
(2)將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二
由于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感,他們對空間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本課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創設便于操作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教材選取現實生活的素材,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例如,通過“公園定向運動”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因為教材中的“公園定向運動”的情境雖然來自現實生活的素材,但與我們農村孩子的生活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故本節課筆者創設了“牧童指路”、“確定老師的家的位置、學生的家的位置”等學生熟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
本課力圖體現鮮明的教學層次性:導入時讓學生在原有用“觀測點”和“方向”確定位置的基礎上,初步意識到確定位置時用上“距離”的`必要性;新授時又從探索物體所在觀測點的方向、探索物體與觀測點的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三個層次組織教學;自學教材是學生對新授知識的自我檢測;實踐應用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滲透愛國、愛父母等教育。整節課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試圖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和教師的幫助,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小組合作能力,并適時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
重點:了解并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難點: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準備:投影、地圖、量角器、直尺等。
1、投影出示“牧童指路”圖讓學生聯想一句詩。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面對詩人杜牧的問路,牧童關鍵要說明什么?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詩句入手創設“問路”的情境,讓學生意識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初步感知確定位置除了明確“觀測點”和“方向”兩要素外,如果加上“距離”就更好了。)。
2、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三年級的位置與方向的知識,喚起學生的知識記憶,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同時要求學生不重復、不遺漏地說出八個方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4、以我們學校為觀測點,讓學生用這些方位詞描述一下你的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多找幾名學生說一說。
5、任意找出一位學生,讓跟他家是同一個方向的學生舉手。
師:我知道了,你們的家在一個地方,對嗎?
(不對,這些學生的家有遠有近。)。
6、師小結:
看來要具體地說清楚你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只說明方向還不夠,最好還要說清楚什么才行?(要確定物體的位置,必須同時知道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觀測點、方向、距離。
(設計意圖:許多學生的家在學校的同一方向,但他們的家卻不在同一地方,再次讓學生意識到要確定物體的位置只說方向不全面,還要說清楚與觀測點的距離)。
7、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一節課我們就從“觀測點、方向、距離”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
1、探索物體所在觀測點的方向。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讓學生確定老師家的位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件出示“老師家的位置”和“小明家的位置”
(3)讓學生說說老師的家和小明的家各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都在學校的東北方向)。
(4)引導學生想辦法從方向上區分老師的家和小明的家的位置?
引導學生說出,要精確指明方向可以加上“角度”。板書:角度。
我們可以利用物體方位與四個正方位所形成的角度更加準確地描述方向。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方向上區分在同在學校東北方向的“老師的家”和“學生的家”的位置,由原來的從大體上確定物體的方向,過渡到具體的說出物體所在觀測點的角度,引出本節課的難點。)。
(5)投影出示角度。(老師家的方向與東的夾角是30°)。
(6)讓學生試著加上“30度”,精確地說出老師的家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7)討論交流:你認為哪種說法是正確的?為什么?
師小結:“東偏北30°”和“北偏東60°”都對,但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夾角比較小的方位,所以說成是“東偏北30°”,而不說“北偏東60°”
(8)仿照說一說。
讓學生精確地說出小明的家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北偏東30°)。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放手讓學生去討論,通過討論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2、探索物體與觀測點的距離。
(1)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要想知道老師家的具體位置只知道精確的方向還不夠,必須知道老師的家到學校的距離。
(課件上從學校到小明家的線段被分成三等份,從學校到老師家的線段被分成四等份,每一份線段的長度相等。)。
3、確定物體的位置。
可以多找幾位學生說說,從而得出“老師的家在學校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大約是4千米。”
(2)讓學生仿照“老師家在學校的具體位置”說說“小明家在學校的具體位置”。
(設計意圖:讓學生完整地說出物體的位置,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1、讓學生自主觀察數學書第17—18頁的內容,看看還有什么問題我們來一起研究研究。
2、師生共同解決學生的疑問。
3、投影出示網上下載的閱讀材料,使學生了解“定向運動”和“檢查點”,滲透鍛煉身體的意識。
(定向運動就是借助地形圖和指北針,按規定的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并到達終點者為勝的一項體育運動。
檢查點就是預先繪在地圖上的,當運動員到達檢查點時可發現檢查點的標志,參加者在標志上做記號,證明他曾到達該處。但檢查點之間的路線卻沒有限制,通常兩點之間的路線會有兩個以上的選擇。)。
4、師小結:
如果你對“定向運動”感興趣的話,你可以課后到網上或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也在我們這兒發展發展定向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筆者從網上找資料學習,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把本節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體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
5、讓學生合上教材說說1號檢查點在起點的什么位置。
(1號檢查點在起點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大約是1千米。)。
1、獨立完成第18頁做一做。
(如果學生獨立完成有困難,教師可與學生討論解決問題,在討論交流中,如,寫“學校”在“小明家”的位置時,我要求學生先找出較小的那個夾角,這個角是“北偏東”,還是“東偏北”,明確較小角是“北偏東”后,就把量角器的中心與“小明家”的點重合,“0刻度線”與“正北線”重合,這樣所度量的角才是正確的。再引導學生觀察“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在圖上這一段距離被平均分成了幾份”,最后思考如何確定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離。)。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的第1題。
(1)教師出示地圖,先讓學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讓學生用量角器量出這些城市大約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讓學生找一找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的位置,說說你父母在哪個城市打工,那個城市大約在黃山區的什么方向上,能否想辦法算出那個城市離黃山區大約多遠,讓學生體會父母在那么遠的地方打工的艱辛。
1、學了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確定位置的方法呢?
3、回應課初。
課上到這兒,面對詩人杜牧的問路,你認為牧童該從哪幾方面給詩人杜牧指路?
(設計意圖:呼應導入的情境,讓學生明確確定位置的四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三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動手畫一畫,進一步深入了解以自己為標準位置,周圍景物的方向。在學生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基礎上,學習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借助直觀形象性,深化對8個方向地辨別,建立正確的方向感。在學生具備8個方向的辨別能力之后,互相討論并說說自己的想法,再進一步確定正確的說法。在學生學會辨別8個方向以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室里門窗的方向,畫一畫建筑物的大概方向……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四
1、通過實際觀察,初步體會路線、方位圖的成圖過程,從而能準確識別地圖上的方向。
2、在識別方位圖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樹立正確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培養有序思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熱愛家鄉、尊重老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進一步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潞城市城關小學是一所市屬鎮管的四軌制老學校,在辦學規模及教學設施上在潞城算是一流,有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室。其生源90%以上來自半工半農或游商小販之家。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學校教育,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思維能力有了跳躍式改觀。幾乎100%的學生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98%的學生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學好本節課,課前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去看了中華大街,了解它的位置、走向以及街上的主要建筑物,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了一次實地觀察。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課前帶著目標去看,交流的主題應該比較明確。)。
師:能把你畫下的、拍下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嗎?
(滲透熱愛家鄉的情感教育,體會家鄉在發展。)。
師: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要來咱們城小聽課,咱們用圖告訴他們行走的路線好嗎?
(二)深入淺出探究新知。
1、把孩子們收集到的信息,用圖的方式展現出來。
師:中華大街是南北向的,還是東西向的?如果畫在黑板上應該怎么畫?有幾個十字路口?
(在黑板上畫出最基本的路線。)。
讓學生把收集到的典型的標志性建筑物圖片貼在上面。
2、看圖說一說。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說一說“在的面”。
3、嘗試敘述到城關小學的路線。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長治吧?當13路汽車駛出長治后向哪個方向走?駛進潞城市時應向哪個方向拐?(根據回答用箭頭標出。)。
師:當汽車駛進中華大街后,你能領著實驗小學的老師到達我們城小嗎?
(學生指著圖用自己的話敘述,老師點撥,逐步規范。)。
師:假如你是小導游,能邊走邊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路兩側的建筑物嗎?
(三)在運用中深化理解。
1、投影出示長治和濟醫院方位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適當時候教師提出幾個典型的問題。
(在問題回答當中,要讓學生學會與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交流,并與之探討。)。
2、(1)說一說,從潞城市城關小學到“好萬家超市”怎么走?
(2)與好朋友說說回家的路線。
3、思維訓練。
(1)出示“看望老人”圖,創設一個故事情境,教育學生要尊重老人。
(2)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
(3)說一說,三個小朋友怎樣走到敬老院?
(4)假如小明想同兩個好朋友一起去敬老院,他可能會怎樣走?
(5)假如你是班長,你準備怎樣安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同學、老師有什么希望?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五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
3、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辯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建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準備;每組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就坐。
教學背景: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活動情境,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我們港務局第一小學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學校,很多外地的學生都轉到來我們學校上學,很多外地來日照市旅游的客人還不知道我們學校的具體位置,你能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周圍環境嗎?(小組討論后回報)。
生:我們學校在友誼商店東面50米處。
生:我們學校在黃海一路北面,緊挨著工商銀行。
生:我們學校在港務局辦公大樓的西面200米處。
生:我們學校在建行大樓的西北面。
生:我們學校在港務局第一生活區的南面。東面是美麗的大海。
師:剛才同學在介紹我們學校的位置時,說到了“東面、西面、南面、西北面”我們班的許多同學都和東、南、西、北交上了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位置和方向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辨別方向。
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辨別方向嗎?你是怎樣辨別的?請把你的辦法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我看太陽辨別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面對太陽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這個辦法真好,當小老師把這個辦法教給同學們好嗎?
師;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方向呢?
生;用觀察積雪辨別方向;雪化得快的是南邊,化得慢的是北邊。
生:如果是晚上,還可以用北極星來辨別,面對北極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生;我是用指南針辨別方向的;指南針紅色的指針指北,另一邊指向南。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這個知識的?看來科學課上也有我們的數學知識2、學生介紹學校周圍的建筑(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中間)。
師:仔細觀察,學校的東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哪些建筑物?
生:學校東面有港務局大樓,再向東是海邊。那里有燈塔。
生:學校東面有建設銀行,建行東面是海濱二路。
生:學校西面有友誼商店,再往西是郵局。
生:學校西面有海納商城。再往西是北京路。
生:學校南面有菜市場,南面有生活區。
生:學校北面是港務局第一生活區。
生:學校北面有花園。
3、認識方位:
(1)師:哪個方向是同學們面向太陽的方向。(讓學生找到)。
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學生討論匯報)。
生:面對著太陽是東方,后面是西方。
生:右面是南方,左面是北方。
生:按東南西北的順序,前面是東,右面是南,后面是西,左面是北。
(2)同學們站成4排。面向南面。說出你的東、南、西、北各是哪位同學。
生:我的東面是劉勝梁,西面是劉超。南面是劉超毅,北面是孫藝盟。
生:我的東面是時尚。南面是趙澤龍。西面是鄧成釗。北面是高純。
(周圍的四個同學一組相互說一說)。
4、游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教師把學生帶回教室)。
(1)師叫口令,生做動作。
師;請坐在教室東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坐在教室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肩;坐在教室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頭;坐在教室北邊的同學起立揮揮手。
(2)生幫助老師叫口令。
師:請面朝西的同學坐下,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
生;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
師;這位同學做對了嗎?謝謝這位同學幫了老師的忙。
(3)指生到臺前做動作。
師:同學們還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老師請幾個同學到教室中間排成一排,聽口令做動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師;請向東站好,聽口令;向南.
5、引導小結。
生;我發現東和西相對,南和北相對。
生;我發現這四個方位按順時針方向排列的。
師;你們能發現這些規律,真聰明!
三、體驗方位的相對性。
師;現在我來到你們中間,請大家仔細觀察我在你們組的哪個方向?并認真聽同伴的發言,看看誰能發現數學問題。
生;老師在我們組的東邊。
生;老師在我們組的南邊。
生;老師在我們組的西邊。
生;老師在我們組的北邊。
生;因為我們在不同的位置看老師,從不同的位置看老師就有不同的方向。
師;說得很好,方向總是以一個地方為標準相比較而確定的,以不同的標準相比較,就有不同的方向。
學生擺出校園平面圖。
師:同學們能把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擺出來嗎?請各組拿出學具袋里的學具,小組合作,擺出學校平面圖來。擺的時候,先確定方向,再擺出建筑物。生擺完后,到實物投影上展示。師:各組擺的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在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把上面定為北,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師投影展示;港務局第一小學的校園平面圖。)。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覺得開心嗎?
【總評;《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倡讓學生親身經歷與體驗,設計這節課時,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學生介紹交流辨別方向的形式,喚起學生己有的經驗,為學習新知做鋪墊。由于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認識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我以學生看得見,熟悉的自身方位,教室方位,學校方位,周圍環境方位為認知體驗平臺,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如說一說,做一做,走一走,猜一猜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用鼓勵性語言對學生的思考和發現予以積極評價,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愿望,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六
位置和方向》是在學生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關于東、南、西、北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教學時,我考慮到學生剛剛經歷了閑適的假期生活,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量貼近學生的假期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將生活素材融入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2、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在學生已經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后,開展了用手勢表示方位、快速轉向辨認方位、游樂場里的小導游、學校方位我知道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
3、走進生活,活學活用。
讓學生用所學方位知識介紹自己房間是怎樣布置的,并把學生從教室里帶到操場上,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里各個方向的物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學生用二年級所學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知識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學校的位置,從而產生疑問沖突,為新課的導入做好鋪墊。)。
師:今天我們用東、南、西、北這些新的方位知識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開課從學生熟悉、現實的生活中出發,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激發強烈地探求欲望。)。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學會辨認東、南、西、北。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師:生活中,你觀察過太陽是從什么方向升起的嗎?
(學生齊聲回答從東方升起)。
師:現在坐在教室里觀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個方向畫出太陽?(指名一個學生畫,同時老師標出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面)。
師:從黑板上太陽的位置,你能知道我們教室里哪一面是東面嗎?請大家面向東面。
(學生運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原有的方位知識幫助認識東、南、西、北)。
(在生活中學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2、分組討論,合作探索。
師:我們借助太陽知道了東面,還有幾個方向怎樣確定呢?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常識發現:東與西相對,南與北向對)。
(注重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挖掘學生內在探索新知的能力。讓學生不拘一格,從多角度,用多種方法來求證新知。)。
3、游戲激趣,鞏固運用。
(1)用手勢表示方位。
老師說一個方向,學生迅速用手指出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培養快速應變能力)。
(2)快速轉向辨認方位。
師: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東)。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東,右西)。
面向東(生:前東,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東,左南,右北)。
(以活動促發展,通過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熟練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1、用東、南、西、北描述教室各個方向有什么物體?
2、模擬情景:說出物體所在的方位。
師:請四名學生分別扮演公園里的游樂館,它們分別是海洋動物館、馬戲表演館、
海豚游泳館、兒童影視館。
(請四名學生分別站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游客和導游)。
游客:請問我要去海洋動物館該怎么走?
導游:向東走。
………。
(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3、介紹自己的房間。
師:誰能用我們學習的方位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房間是如何布置的?
(學生用東、南、西、北描述自己房間各個方向分別擺有什么物品)。
師:請同學們在紙上簡單畫出某某同學的房間布置圖。
(展示幾幅畫得比較準確的圖)。
(學數學,用數學,讓學生在應用中鞏固所學知識。)。
三、走進生活,活學活用。
學生先在操場上仔細觀察,然后兩人一組,互相介紹。
1、學生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各個方向分別有什么物體。
2、學生介紹校園的物體分別在什么方向。
3、學生之間開展一人提問,一人解答,并嘗試根據所給方向尋找目的地的活動。
(從課堂學習認知回歸實際生活運用,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有用性,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小結。
我們在辨認方向時,必須先確定一個方向,然后根據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的原則來確定其它三個方向。
(將數學經驗歸納整理成數學規律,有利于學生養成探尋規律、整理的知識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學生敢于、樂于和他人交流。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識,誰來和大家說說?
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也會用到。
二、進入情境,運用新知。
1.出示第9頁例5彩圖。
這幅圖畫了些什么?
2.通過指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說說各場館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問答。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結: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先辨別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場館和設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問路,要把行走路線說清楚。
三、鞏固運用。
1.第9頁“做一做”。
2.小游戲:問路(第11頁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第12頁第5、6題。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八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加強學生對四個方位的認識和辨認能力,并能靈活根據方位確定物體的位置。
(4)將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在具體的情境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三個方向。
校園情境圖、多媒體課件。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師:新學期,我們介紹一下學校的位置好嗎?(出示課題:位置與方向)。
師:今天我們用東、南、西、北這些新的方位知識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學會辨認東、南、西、北。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師:生活中,你觀察過太陽是從什么方向升起的嗎?
師:現在坐在教室里觀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個方向畫出太陽?(指名一個學生畫,同時老師標出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面)。
師:從黑板上太陽的位置,你能知道我們教室里哪一面是東面嗎?請大家面向東面。
2、分組討論,合作探索。
師:我們借助太陽知道了東面,還有幾個方向怎樣確定呢?
3、游戲激趣,鞏固運用。
(1)用手勢表示方位。
老師說一個方向,學生迅速用手指出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培養快速應變能力)。
(2)快速轉向辨認方位。
師: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東)。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東,右西)。
面向東(生:前東,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東,左南,右北)。
(二)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1、用東、南、西、北描述教室各個方向有什么物體?
2、模擬情景:說出物體所在的方位。
師:請四名學生分別扮演公園里的游樂館,它們分別是海洋動物館、馬戲表演館、
海豚游泳館、兒童影視館。
請四名學生分別站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游客和導游。
游客:請問我要去海洋動物館該怎么走?
導游:向東走。
3、介紹自己的房間。
師:誰能用我們學習的方位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房間是如何布置的?
師:請同學們在紙上簡單畫出某某同學的房間布置圖。
(三)、學以致用。
學生先在操場上仔細觀察,然后兩人一組,互相介紹。
1、學生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各個方向分別有什么物體。
2、學生介紹校園的物體分別在什么方向。
3、學生之間開展一人提問,一人解答,并嘗試根據所給方向尋找目的地的活動。
三、總結:
我們在辨認方向時,必須先確定一個方向,然后根據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的原則來確定其它三個方向。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九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1)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加強學生對四個方位的認識和辨認能力,并能靈活根據方位確定物體的位置。
(2)將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教學重點: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三個方向。
教具:校園情境圖、多媒體課件。
《位置和方向》是在學生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關于東、南、西、北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教學時,我考慮到學生剛剛經歷了閑適的假期生活,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量貼近學生的假期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將生活素材融入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2、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在學生已經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后,開展了用手勢表示方位、快速轉向辨認方位、游樂場里的小導游、學校方位我知道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
3、走進生活,活學活用。
讓學生用所學方位知識介紹自己房間是怎樣布置的,并把學生從教室里帶到操場上,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里各個方向的物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學生用二年級所學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知識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學校的位置,從而產生疑問沖突,為新課的導入做好鋪墊。)。
師:今天我們用東、南、西、北這些新的方位知識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開課從學生熟悉、現實的生活中出發,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激發強烈地探求欲望。)。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學會辨認東、南、西、北。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師:生活中,你觀察過太陽是從什么方向升起的嗎?
(學生齊聲回答從東方升起)。
師:現在坐在教室里觀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個方向畫出太陽?(指名一個學生畫,同時老師標出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面)。
師:從黑板上太陽的位置,你能知道我們教室里哪一面是東面嗎?請大家面向東面。
(學生運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原有的方位知識幫助認識東、南、西、北)。
(在生活中學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2、分組討論,合作探索。
師:我們借助太陽知道了東面,還有幾個方向怎樣確定呢?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常識發現:東與西相對,南與北向對)。
(注重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挖掘學生內在探索新知的能力。讓學生不拘一格,從多角度,用多種方法來求證新知。)。
3、游戲激趣,鞏固運用。
(1)用手勢表示方位。
老師說一個方向,學生迅速用手指出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培養快速應變能力)。
(2)快速轉向辨認方位。
師: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東)。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東,右西)。
面向東(生:前東,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東,左南,右北)。
(以活動促發展,通過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熟練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1、用東、南、西、北描述教室各個方向有什么物體?
2、模擬情景:說出物體所在的方位。
師:請四名學生分別扮演公園里的游樂館,它們分別是海洋動物館、馬戲表演館、
海豚游泳館、兒童影視館。
(請四名學生分別站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游客和導游)。
游客:請問我要去海洋動物館該怎么走?
導游:向東走。
………。
(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3、介紹自己的房間。
師:誰能用我們學習的方位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房間是如何布置的?
(學生用東、南、西、北描述自己房間各個方向分別擺有什么物品)。
師:請同學們在紙上簡單畫出某某同學的房間布置圖。
(展示幾幅畫得比較準確的圖)。
(學數學,用數學,讓學生在應用中鞏固所學知識。)。
三、走進生活,活學活用。
學生先在操場上仔細觀察,然后兩人一組,互相介紹。
1、學生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各個方向分別有什么物體。
2、學生介紹校園的物體分別在什么方向。
3、學生之間開展一人提問,一人解答,并嘗試根據所給方向尋找目的地的活動。
(從課堂學習認知回歸實際生活運用,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有用性,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小結。
我們在辨認方向時,必須先確定一個方向,然后根據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的原則來確定其它三個方向。
(將數學經驗歸納整理成數學規律,有利于學生養成探尋規律、整理的知識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
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學生敢于、樂于和他人交流。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掛圖。
一、談話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識,誰來和大家說說?
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也會用到。
二、進入情境,運用新知。
1.出示第9頁例5彩圖。
這幅圖畫了些什么?
2.通過指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說說各場館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問答。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結: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先辨別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場館和設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問路,要把行走路線說清楚。
三、鞏固運用。
1.第9頁“做一做”。
2.小游戲:問路(第11頁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第12頁第5、6題。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一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二
p18/例1(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確定位置和標明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
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準確判斷方向。
一.創設情景。
師:要是你去公圓玩,迷路了怎么辦?
生:問叔叔阿姨;看地圖,識別方向。
師:也就是說從圖上找到每個目的的.位置與方向,對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方向與位置。
二.新授。
1.教學例題1。
1)明明怎樣才能有對又快的找到1號檢查點?(小組討論)。
生:首先知道1號檢查點在四個方向的東北之間。而且還有一個角度是30度。
生:這個角的兩條邊有一條指向正東方向,另一條偏向北邊,所以是東偏北30度。
2)師: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師還有問題,為什么不說是北偏東30度呢?
生:因為表示角度的符號標在靠正東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號檢查點在東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馬上找到嗎?小組交流還要明確其距離。
2.學習標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說明,根據這些說明繪制出一張校園的示意圖嗎?
2)分別展示各組繪制的示意圖。
3)說說你們是怎樣進行繪制的?
在繪制平面示意圖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如果用1厘米的線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圖上畫出一條1厘米的線段,上面寫明50米。
三.總結全課: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三
課前導學(導學)。
課前兩分鐘。
一、舊知鋪墊、導入復習課。
1、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前置學習(自學)。
(1)教師肯定以上學生描述的方式。
(2)明確說明本節課我們要進一步復習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
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什么不足,一起討論。
小組合作。
學習。
(互學)。
1、教學例1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
(1)說一說主圖中所說的含義:
臺風中位于a市東偏南30度方向,距離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沿著直線向a市移動。
(2)學生觀察座位圖,想說誰的位置就跟同伴說一說。
(3)理解題意,確定觀測點,建立方向圖。
(4)臺風在a市的東偏南30度距離600千米的地方。
(5)圖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數據表示位置的方法。
臺風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數據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學習。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
3、復習教學例2。
投影出示課本中主題圖。
(1)觀察示意圖,說一說那看到了什么。
(2)說一說本題的含義。
(3)互相討論方法。
4、完成21頁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樣做的?
2)集體訂正。
5、學生自學教材第22頁例題3.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2)、同坐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完成教材22頁的“做一做”。p23第2,4,6,7題。
集體訂正。
拓展檢測。
學習。
(測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出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確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標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的距離。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我從學生感興趣的探險入手,通過對已知方向的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準確的方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維。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五
第1課時:確定位置(一)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重點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準備:
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教學過程:
1、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字:第幾組、第幾排。
2、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學課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數對學習
1)你能否簡要的用數字來表示你的位
6、鞏固練習
1)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對。
2)把地圖填寫完整
6、游戲:尋找秘密點。游戲激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采用采訪的形式
2)學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學生相互補充
a:學生口答
b:學生上講臺展示作品,并說出理由
c:學生嘗試完成
d: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出理由。
e:師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組游戲。
通過對表格的分析,讓學生理解這種表示方法,并能正確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數對表示法。
第2課時:確定位置(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重點難點:
1、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準備:
小方向盤紙、小猴紙片、小鹿紙片、小熊貓紙片
教學過程:
1、探究新知
1)學生看圖,收取有用信息。
2)學生用工具測量它們的方向。
3)把學生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
2、出示情境圖:
你有什么辦法確定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
3、完成“試一試”中的第一題。
1)師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擺、說。
3)全班交流。
4、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5、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
1)同桌互相討論。
2)意見反饋,相互補充。
學生動手測量
小組交流討
學生自己演示,逐步體驗。通過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白確定某一物體的具體位置,僅靠單一的方向和距離是不夠的,只有當著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從具體到抽象便于學生的理解。
使學生體會兩物體的方向是相對的。
理解到運用,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6、課堂小結。
7、作業布置:練一練的第二題。學生思考
教學反思: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六
1、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嗎?(生舉例)。
2、觀察主題圖體會上、下含義。
小朋友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知道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南京長江大橋去開開眼界。(課件出示主題圖)。
提問: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生回答)。
我們小朋友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那誰能說出,汽車的下面有什么?(生回答)。
你們有什么想問大家的嗎?(學生提問,其余同學解決)。
3、把課本的第1頁空白的地方補充完整。
4、做一做(課本第2頁“做一做”第1題)。
(1)把數學書放在語文書的下面(同桌互相檢查),把鉛筆盒放在語文書的上面。(老師檢查)。
(2)感受上下的`相對性:誰能把它們的位置調整一下?(指名2生改變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其余同學擺。)。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七
p18/例1(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確定位置和標明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
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準確判斷方向。
一.創設情景
師:要是你去公圓玩,迷路了怎么辦?
生:問叔叔阿姨;看地圖,識別方向。
師:也就是說從圖上找到每個目的的位置與方向,對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方向與位置。
二.新授
1.教學例題1
1)明明怎樣才能有對又快的找到1號檢查點?(小組討論)
生:首先知道1號檢查點在四個方向的東北之間。而且還有一個角度是30度。
生:這個角的兩條邊有一條指向正東方向,另一條偏向北邊,所以是東偏北30度。
2)師: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師還有問題,為什么不說是北偏東30度呢?
生:因為表示角度的符號標在靠正東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號檢查點在東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馬上找到嗎?小組交流還要明確其距離。
2.學習標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說明,根據這些說明繪制出一張校園的示意圖嗎?
2)分別展示各組繪制的示意圖。
3)說說你們是怎樣進行繪制的?
在繪制平面示意圖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如果用1厘米的線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圖上畫出一條1厘米的線段,上面寫明50米。
三 . 總結全課: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 . 作業。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八
教學內容:。
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目標:。
1.在以前學習上下左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主動構建出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2.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目標,學會合作交流中學習。經歷辨別方向和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的體驗,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道德體驗。
教學重難點:學會利用一定的參照物,識別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準備:。
1.實物:東西南北的方位標,太陽的圖片、導游牌等。
2.cai:學校的平面圖:大操場、教學樓、綜合樓、籃球場。
生活中怎樣辨認方向。(幾幅圖)。
岳陽步行街部分景圖。(新世紀商場、肯德基、廣場、大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蠟筆小新將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還想到我們岳陽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師:大隊部將招聘部分同學作為小導游帶領蠟筆小新參觀,你們想報名參加嗎?
2.問:怎樣才能準確找到想游覽的景點的位置呢?
師:看來認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會看地圖是本次競選小導游的重要條件。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認識方向。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十九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重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準備: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1、 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字:第幾組、第幾排。
2、 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學課代表的.位置。
3、 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 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 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 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 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 數對學習
1)你能否簡要的用數字來表示你的位
6、 鞏固練習
1) 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對。
2) 把地圖填寫完整
7、 游戲:尋找秘密點。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4、 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重點: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準備:小方向盤紙、小猴紙片、小鹿紙片、小熊貓紙片
你有什么辦法確定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
1)學生看圖,收取有用信息。
2)學生用工具測量它們的方向。
3)把學生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
1)師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擺、說。
3)全班交流。
1)同桌互相討論 。
2)意見反饋,相互補充。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二十
第一課時:確定位置(一)。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材分析:
重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準備: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教學過程:
1、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字:第幾組、第幾排。
2、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學課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數對學習。
1)你能否簡要的用數字來表示你的位。
6、鞏固練習。
1)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對。
2)把地圖填寫完整。
7、游戲:尋找秘密點。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確定位置(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4、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教材分析:
重點: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準備:小方向盤紙、小猴紙片、小鹿紙片、小熊貓紙片。
教學過程:
1、出示情境圖:
你有什么辦法確定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
2、探究新知。
1)學生看圖,收取有用信息。
2)學生用工具測量它們的方向。
3)把學生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
3、完成“試一試”中的第一題。
1)師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擺、說。
3)全班交流。
4、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5、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
1)同桌互相討論。
2)意見反饋,相互補充。
6作業布置:練一練的第二題。
7、課堂小結。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通用21篇)篇二十一
1、在具體情境中,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用適當的術語進行描述,能根據路線圖說出不同的方位。
2、能用方向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重點: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能在現實中、圖上辨認,實現現實與平面圖的有機結合。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方向的相對性。
鳳凰村路線圖。課件。
一、提出問題,預習展示。
師: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對方向了解了多少?你能說說你都認識哪些方向?同學們現在面對的方向是?和西相反的方向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是?師:在地圖上我們是怎樣標示東西南北的?(板書:四個方向)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方向的知識。(板書:方向與位置)。
二、研究問題、精講點撥。
(一)認識四個方向。
(二)用適當的方位詞描述位置。
(三)用適當的方位詞描述路線。
師:小亮和小麗現在來到鳳凰村的村口,他們想到風景區去玩,可以怎么走?在交流路線時注意要說清楚你向哪個方向走。學生交流。剛才這幾種路線,你喜歡哪條路線?為什么?師:有一批游客現在在文化中心,他們要返回到村口,請你來當個小導游,他們可以怎么走?(同桌交流,然后抽一生交流。)。
(四)小練習課本第37頁第八題。
三、當堂檢測,限時作業(附)。
四、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四個方向,現在我們一起來指一下教室的八個方向。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了作業:畫出你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圖上要注明你要經過的比較明顯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