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語言要精準、簡練,表達出的意思要準確而又精彩。接下來是一篇優秀作文的摘錄,讓我們一起欣賞并品味優秀作文的魅力。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一
爺爺曾經給我講一個與湯圓有關的小故事:1920_。
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后,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于是和其他統治者一樣,他為了避諱,就把元宵改成了湯圓,因為元宵有“袁消”之嫌。
湯圓,一種在冬至時吃的小“球球”,我對它并不陌生,但從沒做過。
今晚,我寫完作業走進廚房時,看見家人正在忙碌著,于是挽起衣袖,加入了做湯圓的“隊伍”。我按照媽媽的指示,把糯米粉和水放進盆子,然后用筷子攪拌,再用手揉成一個大團。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得意起來,以為可以得到媽媽的稱贊,沒想到媽媽卻說:“你看你,這衣服上的面粉、地上的水,真是的。”媽媽說歸說,可沒嫌棄我,還手把手教我。
做好了粉團,我來到奶奶的身邊,奶奶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吹的,一眼就看出糯米粉團是我做的。“不用說,我就知道是你玩的把戲。看,湯圓要這樣搓。”奶奶邊說邊示范著,我學著她的樣子,抓了一小團放在手心上搓成一個小球。奶奶還告訴我湯圓搓圓是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所以要用心搓。我點點頭,小心翼翼地把湯圓搓得圓圓的,弟弟搓著搓著竟做起了小動物來,幾只小動物在一盤湯圓中顯得特別可愛。
那邊,爸爸在準備煮湯圓。我走過去,對爸爸說:“喲!爸爸,您老平時可碰不得這些活呀!”“丫頭,今晚我可要露一手給你看,把你姐弟倆做的湯圓拿來。”
“吃湯圓了。”一直守在爐邊的弟弟高興地叫著。
爸爸把湯圓盛到碗里,我端一碗給奶奶,弟弟端一碗給爺爺,爺爺嘗了一口說:“真甜,好吃!你們也趕緊吃吧。”
一家人吃著湯圓聊著天,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今晚,吃了自家制做的湯圓,別有一番味道。正如奶奶說的:做湯圓,揉團團搓圓圓,就是團團圓圓。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二
盼啊盼,冬至晚(冬至前夕)總算到了,我終于可以搓湯圓了!
吃過晚飯,奶奶把桌子收拾干凈,在桌子上擺上一捆筷子,一排生姜,一塊板糖,一盤福桔,在桔子上插上"三春",并點上兩根蠟燭.
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要擺上這些東西呢?"。
奶奶說:"筷子,表示一家團圓;生姜,表示家庭火辣興旺;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
哦,原來這里還有這多學問呢!
等爸爸到樓下放了鞭炮,我們一家人便圍著桌子高高興興地搓起湯圓來.我搓著搓著,一不小心把湯圓掉在地上,媽媽嚇唬我說:"小心變成麻子臉了."大家都笑了.我急忙跑到衛生間去照鏡子,鏡子里的我,成了"圣誕老人"了.我連忙拿毛巾來擦,還好,擦掉了,我會舒了口氣.
我做了個金元寶,又做了個臼,還在臼里放上幾粒小小的"米".
奶奶說:"做只小狗,給我們家看門."于是我們全家人都動手捏小狗,可是,誰也沒捏成.最后,還是奶奶捏了一只。大家看了都笑了,我說:"奶奶捏了只四不像!"。
湯圓搓好了,我纏著奶奶給我煮湯圓,奶奶拗不過我這只小饞貓,只好給我煮湯圓.湯圓煮好了,我迫不急待地咬了一只,哇,又香又短甜,真好吃.
我們的生活不正像這湯圓嗎?又香,又甜,又圓…。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三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宵節,聽爺爺說:“正月十五是點燈節。誰家生了男孩必須在臘月十五的宗氏祠點上一盞燈,一直點到正月十五。這表示宗氏又添了一口丁了。”真是重男輕女。現在可不時興這個了。
正月十五,太陽一下山,花燈都亮起來了,漳州立刻變成燈的海洋,夜幕一降臨,到處都是人流了,男女老少,個個滿臉笑容,我們全家向花燈集中點——中山公園走去。當我們來到中山公園,看到的是花燈海洋,人山人海,我們隨波逐流,觀賞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飛龍噴火;獅子玩球;鯉魚吐珠;龍鳳吉祥……真是千姿百態。
“轟!轟!轟!”啊!人民廣場放煙花開始了,人們往人民廣場的方向望去,看到天邊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真像仙女撒花,美麗極了,人們無不歡呼雀躍,感到無比快樂,幸福。
花燈,煙火,笑臉,呈現了漳州繁榮、和諧的景象。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四
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八點左右,爸爸媽媽帶我和哥哥去龍源湖看煙花。
煙花還沒開始燃放,龍源湖廣場上旱已人山人海。
煙花已經開始燃放了,這些煙花形態各異,有的像一條大瀑布;有的像漢堡,讓我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煙花還是五顏六色的,有紫紅色的,大紅色、淺粉色、梨黃色…煙花還在放時,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響,好象把大地震得顫動起來。我們不僅聽見了煙花放出的聲音,還不時得聽見人們的歡呼聲!
美麗的煙花表演結束了,這也大概十點左右了,這些煙花讓我們看完后覺得眼花?t亂,脖子也酸了,即使是這樣,人們還想多看一會兒這五顏六色的,變化多端的煙花啊!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五
月光如流水般泄在大地上,身邊的流水靜靜蕩漾......一聲聲炮竹,一盞盞花燈,一陣陣歡笑,打破了這夜的寧靜。
這個“金鼠迎福”,一只俏皮的小老鼠做了一個滑翔的姿勢,手里捧著一個大大的“福”字,遠看,就像一只小老鼠跑著給你送來了福。這情景有趣極了。
公園里,立起了許多竹竿,上面綴著密密層層的花,這正是繁花似錦啊!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還有........
這些美麗的花燈厚面都有五數值勤勞的手,編制出華美的藝術花燈,供我們欣賞,陶冶了我們的藝術情操。將來,我希望也能擁有一雙這樣靈巧的手,為社會,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六
夜幕降臨,禮花炮竹聲便炸開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勁,趕快“飛奔”下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都“扛”出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心翼翼地點起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飛碟;不時又出現一條條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
不一會兒,我上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沈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大拇指;他們都獲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什么。
夜深,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七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八
元宵節前的飯桌上總有幾分不同:糯米粉、鐵盆、木板、水杯——開始做元宵了!
母親總是那一句“揉一點面放一點水,揉到元宵的感覺時,停水續揉。”
在我面前的鐵盆里。裝著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間亂搖一陣,掌心緩緩向面粉拍去,無論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壓到盆底。
隨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從指尖劃過,用另一只手輕撫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
這難辦。我想。
“倒一點水……”我自言自語,一邊專注地看著母親那雙泛黃的手。只見十只手指干凈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從四面八方向面粉擠去。她平緩的氣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聽話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閑著。雪白的右手緊緊握住杯子的腰桿,左手更是小心謹慎地托住杯口,緊皺的眉頭似乎能隨著上揚地手移動著,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罵自己一下。
此時,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來,幾下輕推慢揉,幾次“雨水”滋潤,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讓那魔棍輕揮幾下,竟變成了一堆巨大的龐然大物——這就是元宵的稚型。
“再把面團揉幾下,記得要往一個點揉,用力!”母親兩手互相摩擦著,細聲細氣地提醒,馬上就好了。
我雙手合并著,堅定的眼神自動鎖定了方位,腮幫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團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覺得血管像打了氣般“快要炸了”,沒想到,面團軟而富有彈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臉蛋上沒什么兩樣!
此時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齒,而面團已經有了元宵的味道。
緊接著,母親如鷹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點,捏出了一兩個白的深的深洞。輕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剎那面團一分二,而分四,八個白團靜臥不動——最樂的一刻“揉元宵”來了。
這時,可謂“全家動員”,五個人、八個面球,球在兩手之中左游右逛,無頭蒼蠅般前撲后退,時而扁圓時而細長,在這千揉百磨之中,圓形的元宵完成了。
八個“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線,有誰能想到,再“推”、“揉”的鍛鑄下,竟會如此美麗‘和諧。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九
今年的元宵節與以往的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著好看了很多。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天氣寒冷無比,但是那冷酷的嚴寒還是無法擋住人們的熱情,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經被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還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青銅廣場。只見青銅廣場的燈五光十色。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人燈,活潑可愛的小白兔……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今天我真快樂呀!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肯定是元宵節啦!在元宵節里,我們可以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猜燈謎,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了。
我喜歡吃元宵,更加喜歡自己動手包元宵。我家的元宵都是我和外婆親手做的,所以想吃什么餡的都可以。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和外婆第一次做元宵情景。
前年冬天,我和表妹一起在外婆家過元宵節。看到外婆在桌上正和面準備做元宵,我們倆也興致勃勃地挽起袖子要幫忙。外婆一瞧見兩雙臟兮兮的小手,忙把我們推進廚房,讓我們把手洗干凈。
和面真好玩!外婆在白花花的面粉里加上一些水,一點油,再慢慢地揉搓,很快面粉就變成了面團。軟軟的、滑滑的面團,摸上去真舒服,就好像綢緞一樣。我和表妹一會兒從大面團里揪下一點小面團做個小兔子,一會兒又揪下一點做個小豬,好好玩兒。
不過,很快就被外婆阻止了,再下去就沒有元宵可吃了。接著我們就乖乖地學習做元宵了。先從大面團里揪下一個小面團,揉成一個圓圓的球,然后一只手托著,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戳進去面團里,一邊捏一邊轉,捏成一個“小碗”,最后放進餡兒,封口搓圓。因為我學過做陶器,所以很快就會了。表妹太小,她就繼續捏她的小兔子。
外婆一邊包著元宵,一邊和我們講著元宵節的來歷。農歷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也叫作“上元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又是一年中圓月之夜,所以名字就這么來了。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故事說完了,我們的元宵也都下好了。我和表妹坐在窗邊,欣賞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吃著元宵,覺得很幸福!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一
一座繁忙的平和小城內。
看!
一舞起來就忘情了,發恨了!上百上千個人組成的隊伍。長龍一樣,是盤旋的陣式;戰爭一樣,是繁雜的場面;打雷一樣,是響徹的鼓點;浪花一樣,是舞動的氛圍。小溪城內,一支多么豪放、多么閃耀的隊伍呀——龍藝。
自打我記事起,每到正月十五,這樣的景象就開始上演了,就熱鬧起來了。像剛蘇醒的樣子,處處紅紅火火,張燈結彩!
又是一個正月十五,我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觀看著龍藝表演一陣陣潮起潮落,煙花四溢,鞭炮聲不斷,最讓我期待的龍藝隊伍來了!
好一個元宵節!
大家像一群馬蜂,都情不自禁地往里頭擠,小孩子大多坐上了家人的肩頭,年輕人們舉好了手機準備拍照。舞龍“騰云駕霧”地來了,大大小小的鞭炮一齊炮發,聲音響得都要震破了耳朵。盡管如此,大家還盡情地放著,難得瀟灑一回!
好一個元宵節!
愈舞愈烈!金龍像飄動的絲帶,忽而圍轉成圈,忽而頂著彩球跑,忽而又鉆進一家鋪……
好一個舞龍!
愈舞愈烈!舞龍小伙伴把熱情投入龍的傳奇中。
愈舞愈烈!熱情、奔放、豪邁和瀟灑都融入這支隊伍,人和聲成了茫茫的一片……
好一場舞龍!好一個元宵節!
好一條龍藝!好一個元宵節。
看這場龍藝使人深深體會到平和龍藝的震撼,龍藝在這里傳承了許多個元宵節。它不僅是一種習俗,也不僅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更是平和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身邊洋溢著熱鬧的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禮花炮竹聲便炸開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勁,趕快“飛奔”下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都“扛”出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心翼翼地點起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飛碟;不時又出現一條條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
不一會兒,我上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沈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大拇指;他們都獲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什么。
夜深,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三
今年我在外婆家過年吃美味的湯圓,吃出了新的感受。
那是元宵節晚,我們一家子吃過飯,就圍坐在電視機旁,等著收看元宵晚會。這時,外婆從廚房里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糯米和芝麻,準備包美味的湯圓。我好奇地問:“外婆,為什么過年都要吃美味的湯圓呢?”外婆神秘地笑著說:“你先幫我包美味的湯圓,包好了我告訴你。”
為了早一點知道結果,我請來哥哥幫忙。在我倆的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把美味的湯圓包好了。由于我技術不到家,我做的美味的湯圓,要么大,要么小,要么圓,要么扁,很不規則。
大約22點,我請外婆快告訴我答案,可外婆還是不慌不忙地一邊拿碗一邊說:“等你吃完了美味的湯圓,你就會懂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時我再告訴也不遲呀!”我心存凝慮回到客廳。
“快來吃美味的湯圓了。”廚房里傳來了外婆的聲音,我第一個沖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熱汽騰騰的美味的湯圓,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我吃得正香,不知什么時候外婆來到我的身邊,她笑著問我:“現在你該知道答案了吧!”“吃美味的湯圓是不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我脫口而出。外婆沒有告訴我對不對,而是會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從外婆的笑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樂。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四
元宵節,我是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度過的,這個元宵節我過得很快樂。
上午,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看了元宵節的街頭鬧紅火表演,可真熱鬧呀!有扭秧歌的,劃旱船的,舞龍燈的,敲鼓的…….最好看的就是撓閣了,叔叔們背上背了一個鐵架子,上面有一個小女孩兒高高地站著。好羨慕她呀,我也想站在上面威風威風。我們跟著紅火隊伍走了很遠也不覺得累。
元宵節晚上吃過元宵后,我們先在小區放了好多花炮,然后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行五人一起去廣場看彩燈和禮花。一路上,看燈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他們興高采烈地邊說邊笑,整個城市一派節日的氣氛,好不熱鬧。
到了廣場,我就被各種五彩繽紛、樣式各異的花燈吸引了,有金兔送福、牧童吹笛、百鳥迎春等,真是看得我目不暇接。八點鐘開始燃放禮花了,伴隨著廣場上人們的陣陣歡呼一個個禮花相繼在夜空中綻放,美不勝收。首先一個“導彈”“嘭”的一聲飛向天空,就像d飛機似的,在天空中炸開了,五顏六色的傘兵飄然而落,快到地面時就消失了。幾顆“流星”從空中劃過飛向云層,接著出現了無數小禮花,小禮花噼里啪啦的響聲嚇得小朋友們都趕忙捂住了耳朵。一會兒,小禮花便消逝得無影無蹤。還有的禮花就像很多朵蒲公英一樣一下子出現在我們眼前又慢慢地向四周散開。
元宵節的晚上可熱鬧了,看燈和看禮花的人人山人海,個個笑逐顏開,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真是一個又快樂又難忘的元宵節呀!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五
“元夜琴鼓奏,花街燈如晝。”又是一年元夜時,闔家歡樂!
我們一家人下樓賞燈。瞧溫柔可愛的小白兔向我們頻頻招手。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栩栩如生;含苞待放的荷花燈,嬌嫩、柔軟的花瓣白里透紅,紅里夾著粉;明亮的星星燈更是讓人喜歡,它全身金黃,不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讓我們這些人連連叫好。
著,終于,想到了“午”這個字。我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貼到了謎語下面。終于,我的眉頭松開了,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吃完元宵后,抬頭一看,天空中滿是綻放的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紛呈,有的五顏六色合在一起,有紫色的、紅色的、金色的、綠色的等等,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太陽,它們一串串飛向天空,散落大地。煙花雖然轉瞬即逝,但是它的璀璨卻長留人間,帶給人愉快。
元宵的小學(專業16篇)篇十六
農歷正月十五,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的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奶奶把臉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里,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干粉還有許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奶奶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美味的湯圓了。
等到吃美味的湯圓前半個小時,奶奶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后,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點進去。然后,她就把這一個美味的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奶奶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美味的湯圓。我立刻跟奶奶說了一聲就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奶奶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奶奶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美味的湯圓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么好,已經不錯了。”接著我又跟著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把美味的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就是煮美味的湯圓了。奶奶把水澆開,就放了一半美味的湯圓下去。這時,鍋子里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奶奶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盛起來吃了。”這時,我看到美味的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美味的湯圓。他先給我盛了一碗。我卻把第一碗端給了奶奶,讓奶奶先吃。這時,奶奶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后,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美味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美味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