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小班教案的實施,可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接下來是一些小班教案的實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一
幼兒用書、教學cd。
1、初步知道洗手間是小朋友小便、洗手的地方。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知道洗手的順序。
3、愿意嘗試自己洗手。
(一)教師出示玩具小老鼠,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好,看看這是誰呀?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向小老鼠問好。
(二)教師請幼兒帶領小老鼠參觀洗手間。
教師:
(1)小老鼠要小便了,可是他不知道小便的地方在哪里,我們一起幫它找找好不好?
(2)找找看,小便的地方在哪里?洗手的地方在哪里?洗手的`地方有什么?
(三)教師帶領幼兒翻看教學大書《你會洗手嗎》,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上的洗手過程,聽教師念兒歌。
教師:
(1)小老鼠也想學洗手,我們和小老鼠一起看看吧。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洗手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四)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洗手,提醒幼兒先小便后洗手;幼兒洗手時,注意幫助幼兒按兒歌要求洗手。
(五)教師用貼小紅花的方式表揚愿意自己洗手的幼兒。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二
1、通過聽故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知道洗手的正確方法,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1、故事《巧虎生病了》。
2、巧虎的頭飾。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圖片:你們看這是誰呀?(巧虎)巧虎在干嘛(做運動)。
2、師:我們做運動,能鍛煉身體,所以大家都很強壯。可是巧虎也鍛煉身體,可它還是生病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巧虎生病了》。
(二)聽故事《巧虎生病了》。
1、師:巧虎怎么了?它為什么會生病呢?小結:手上有細菌,所以吃了東西肚子疼。
2、師:巧虎吃東西忘記了干什么?小結:吃東西前我們要記得洗手。
3、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洗手的,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三
為了孩子的健康讓幼兒知道洗手的好處和洗手的正確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孩子洗手經常是將手打濕一下或沖一下就算了。根本沒有把小手洗干凈。只是做為形式去應付一下老師我洗手了。看到這個情況后我想應該讓幼兒自己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并知道洗手的好處讓孩子自己樂意去洗手。
1、使學生了解洗手的好處多。
2、為了就自己的身體健康,從小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良好習慣。
從小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媒體、黑板。
一、介紹手的作用。
1、介紹手的作用。
可由學生來說,總結到手對人是很重要的,我們要保護好手。
2、說一說手易感染細菌。
讓學生說,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感菌,所以要勤洗手。
分三步,并示范給學生看。
飯前便后要洗手,手臟了就洗手,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做一做。
請同學們在前面做一做,看誰最正確,由老師和同學們來評說一下做得較好的和做的不夠的地方。
成果:經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會樂意去洗手并學著用正確的方法去洗。
但是要讓孩子長久的養成這種習慣就必須我們老師經常的提醒了。以免孩子過了幾天后就不堅持了。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四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洗手小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一條臟毛巾。
活動過程: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
提問: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五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2)一條臟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臟臟的小毛巾。
1.出示臟臟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么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臟了。
提問:
(1)毛巾為什么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凈,會怎么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干凈的危害,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1.討論洗手的方法。
怎樣把小手洗干凈?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么時候要洗手。
1.什么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后、手弄得很臟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凈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濕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凈。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干凈。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六
這個也可以算是流動的水。
運動完了要洗手。
游戲完了要洗手。
揉眼睛之前要洗手。
1、掌心對掌心(簡稱“心”)。
2、手心對手背(簡稱“背”)。
3、洗指縫(簡稱“縫”)。
4、洗指關節。
5、洗大拇指(簡稱“拇指”)。
6、洗手指尖(簡稱“指尖”)。
六步洗手歌心、背、縫和指關節,拇指、指尖和手腕。
最后改掉幾個壞習慣。
流動的.水來洗手,打上肥皂搓泡泡。心、背、縫、指關節,拇指、指尖和手腕。預防疾病保健康,學會洗手我最棒。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七
由于孩子年齡小,自我服務意識差,他們在家有時連洗手這樣的小事都由家長包辦代替,于是在幼兒園里經常會發現許多孩子手沒洗干凈,或者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洗手的時候往往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偷懶”,只是匆匆地濕一下手,或簡單的摸摸肥皂,經常會發現孩子在用小毛巾擦手的時候,手上還有殘余的肥皂沫,甚至袖口都濕了大半截,地上也淋濕了水。
因此,此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聽故事”、“看圖片”、“念兒歌”、“洗小手”等環節,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進一步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小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理解故事,知道洗手的好處和正確的洗手方法;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課件《小豬和強盜》、洗手步驟圖片。
一、聽一聽——理解故事內容。
1、師:[出示小豬]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猜猜看,它是誰啊?(小豬)。
師:對呀,她是一只可愛的`豬妹妹。(打招呼)。
不要看她還是個小妹妹,今天她可是做了一件非常勇敢,非常了不起的事呢!
師:猜猜看她到底做了件什么事?(2—3個幼兒說)。
師: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
讓我們一起到小豬家,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2、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小豬和強盜》。
提問: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
(小豬和強盜)。
2)師:有哪些動物闖進了小豬家?
(大嘴巴狼、獨眼熊、紅狐貍)。
3)師:三個動物強盜為什么會被警察抓住?(肚子痛)。
4)師:為什么會肚子痛?
(因為吃東西前沒有洗手,細菌到了肚子里。)。
那怎么做肚子才不會疼呢?(洗手)。
小結:原來吃東西前要洗手,否則會肚子疼。
二、說一說——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1.師:小動物們知道自己錯了,買了個大蛋糕來到豬妹妹家道歉,請豬妹妹教他們洗手的本領。
2。師:不過,在教洗手之前,豬妹妹有幾個問題要考考小動物,大家仔細聽哦!
豬妹妹提問:(讓幼兒來告訴小動物)。
1)我們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吃東西前后,上完廁所之后等手臟的情況下)。
2)紅狐貍問:“如果我的手看上去很干凈,還需要洗嗎?”
(細菌雖然看不見,但是吃下去還是會肚子疼)。
3)哇,好大的蛋糕!小朋友想不想吃呀?吃東西前要做什么呀?
讓我們一起來挑選洗手需要用到的東西吧!(選肥皂和毛巾)。
小結:我們飯前便后都要洗手,還要請洗手液和小毛巾來幫忙。
三、學一學——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1、豬妹妹: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就跟著我的兒歌,一起來學學洗手吧!
2、師:說一說,他們哪里做錯了?(長袖變短袖、泡沫沒沖干凈、小手在水池里甩甩干再擦毛巾)。
3、師:哇!我們的小手洗得干不干凈啊?快聞一聞,香不香?
如果每天這樣洗手,就會像豬妹妹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好,午飯時間就要到了,讓我們跟著豬妹妹一起去洗手吃飯吧!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八
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寄生蟲卵,幼兒好奇的天性使他們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覺中沾上細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兒極易將病菌帶入口中。在小班幼兒中開展學習洗手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難點: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視頻、ppt、2個桶、2個大盆、15條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一)故事導入,引出問題。
1、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正確的洗手方法。
2、通過ppt學習正確的的洗手方法,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驟圖練習。
3、幼兒自己根據步驟圖,練習洗手的方法,鞏固學習內容。
(三)創設情境,練習洗手。
1、教師出示水果盤,激發幼兒洗手的'主動性。
2、幼兒分成兩組,通過實踐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教師關注幼兒并給予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四)活動小結,分享水果。
小結:手上容易沾上細菌,在吃東西之前我們用剛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讓我們變得健健康康。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九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一條臟毛巾。
一、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豐富幼兒有關夏天的知識經驗,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夏天的認識。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
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往往會出現洗手馬虎、玩水等現象。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后,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凈。在了解孩子的這一情況后,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并將洗手的過程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試圖通過兒歌的方式讓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的方法,從而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1、通過理解故事,學習兒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確方法;
2、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兒歌《洗手歌》。
幾個洗臉盆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并以談話吸引幼兒興趣。
二、理解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通過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問:
1、小花貓怎么了?2、它為什么會生病呢?3、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它?
三、學習《洗手歌》。
四、練習洗手。
幼兒跟教師邊念兒歌邊洗手。
1、教育幼兒要認真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要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2、表揚能講究衛生的好孩子。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一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洗手絹》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洗手絹》含反思教案吧。
1、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
2、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手絹若干、音樂《洗手絹》、播放器、各種樂器。
一、播放《洗手絹》歌曲,請幼兒與媽媽合作表演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室。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媽媽一起做游戲,開心嗎?
二、分組討論,感受歌曲旋律。
分組討論:平時媽媽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請幼兒邊聽歌曲邊按節奏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導媽媽教幼兒洗手絹。
請媽媽出示手絹,引導幼兒學習洗手絹的方法:臟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臟的地方輕輕搓。
四、引導媽媽和幼兒為歌曲創作新動作并表演。
引導語:我們聽到比較快、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時,還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動作洗手絹呢?請媽媽和幼兒一起試試看。
五、引導幼兒和媽媽一起,邊聽音樂邊嘗試用樂器為音樂伴奏。
六、鼓勵幼兒和媽媽一起跳舞,表現快樂的心情。
引導語: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洗手絹,你們高興嗎?謝謝親愛的媽媽!讓我們和媽媽跳個快樂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洗衣服、洗手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朋友們看到時,也是躍躍欲試,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也為了讓他們上小學時能自己洗自己的紅領巾,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老師演示時,有些孩子都已跑上來把手伸進盆里玩泡泡,所以場面有點混亂,但演示結束時,他們都玩得很開心,也基本掌握了方法及步驟。這節活動,我主要是想讓幼兒回到家時能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特別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通過活動,我相信已達到這一目的。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二
1.幼兒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大膽的表達出這三種不同的顏色以及會區別這三種顏色。
2.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幼兒與幼兒之間學會與他人交往,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
3.幼兒樂于探索和發現,能大膽表述在游戲中感受顏色帶給自己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三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一條臟毛巾。
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四
1、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并用兩種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動作來表現。
2、通過洗手帕活動,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重點難點:聽音樂能夠區分強弱、快慢。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1、復習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出示手帕,教師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討論:手帕臟了怎么辦?可以怎樣洗?)。
3、欣賞音樂《洗手絹》。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的變化(討論:音樂又快又重時應怎樣洗手帕?音樂又輕又慢時可以怎么樣洗手帕?)。
4、請幼兒分段聽音樂,練習兩種洗手帕的動作。
5、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完整的洗手帕的動作。
6、啟發幼兒在樂曲末邊說“晾起來”邊做相應的'動作,表現出勞動后的愉快心情。
7、與幼兒一起做《小兔和狐貍》的音樂游戲結束活動。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五
1、仔細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維護雙手清潔的意識。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掛圖《洗手》,活動前請幼兒了解洗手的原因,小塊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引導幼兒討論洗手的原因。
(1)請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們的手都做過什么事情,摸過什么東西?
(2)今天,我們的小手已經摸過這么多東西,讓我們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點臟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見手上有明顯的污跡會說不臟,教師要及時做好引導)雖然有事我們的肉眼看不見手臟,但是我們的手上會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細菌,如果雙手沾上看不見的細菌,會讓身體生病。所以,生活中我們隨時洗手,清潔自己的雙手很重要。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畫面,了解洗手的原因及時間。
(1)圖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原來把手洗干凈是因為要把病菌沖掉或殺死,不要讓它們跑到身體里面,讓我們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記得洗手?
(4)除了吃東西以外,病菌也喜歡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時候跑到身體里面,讓身體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殺光光,讓手變得干凈。
(1)教師引導幼兒找到正確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圖,幼兒體驗如何正確洗手。
給幼兒發放學習單《洗手》,請幼兒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完成。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六
1、讓幼兒體會洗、搓、擰、曬及卷袖子等動作,體驗洗東西的感覺。
2、鍛煉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幼兒講衛生、愛干凈的良好行為習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1、每位幼兒自帶一塊手帕
2、每組一只臉盆及肥皂
3、《洗手帕》的音樂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勞動最光榮》進場
2、猜謎語:
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謎底:手帕)
二、進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師提問: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2)小手帕臟了怎么辦呢?(3)誰來洗呢?
2、動手洗手帕 。
(1)教師:小朋友們都很能干,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今天我就請小朋友四人一組試著洗一洗小手絹。為了不讓我們的袖子弄濕,我們要把我們的袖子卷一卷。
(2)想一想洗的時候你是怎么洗的?
(要求:盡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
(3)幼兒分組洗手絹。
重點:在幼兒洗手帕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幼兒體會搓、洗、擰、曬等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感知洗手絹的動作。
師:"讓我們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洗的最干凈?他又是怎么洗的?"教師請幼兒表演洗手絹的動作,如搓一搓、擰一擰、擺一擺等動作。
4、教師和幼兒一同洗手帕,感受洗手帕帶來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洗手絹的本領,而且還把它變成了漂亮的舞蹈,你們真是太棒了,剛才小手絹告訴老師,它想到外邊曬太陽,這樣它會更干凈更衛生,讓我們帶著小手絹到外邊曬太陽吧。
教學反思:
開始部分,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洗、搓、漂等動作。然后,通過老師的示范,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兩種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韻律活動《洗手帕》,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過活動,孩子們懂得了音樂又快又重時,應怎樣洗手帕;音樂又慢又輕時,又應怎樣洗手帕。在樂曲結尾時的晾手帕又表現出了勞動后的愉快心情。
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更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七
1、感受樂曲的快慢,嘗試用兩種不同的速度來表現洗手帕的動作。
2、體驗勞動的愉快,鍛煉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嘗試用兩種不同的速度來表現洗手帕的動作。
感受樂曲的快慢。
多媒體課件、手帕每人一塊。
一、導入。
師:這是什么?它有沒用?那臟了怎么辦?學習動作。
二、分段練習。
1、播放視頻。
2、分段練習。
3、師:我們來洗一遍手帕欣賞音樂。
三、感受音樂特點。
1、完整欣賞。
分段欣賞。
師:它是什么樣的?快的還是慢的?
師:這一段呢?
師:這里是怎么樣的?做什么動作?我們小手拿出來,做一做。
四、跟音樂練習。
師:我們小朋友都學會了這個本領,那陳老師這里有一些手帕,要請來幫我洗一洗,你們愿意么?拿起你們椅子下面的手帕,準備好!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八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后、手臟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洗手步驟圖。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干凈嗎?(不干凈,手上有粉筆灰。)手臟了怎么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臟手洗干凈?啟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來,打開水籠頭淋濕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沖干凈,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范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范邊問幼兒,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將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兩只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凈,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凈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么時候要洗手呢?啟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后要洗手,手臟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十九
1.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學做律動。
2.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并用兩種不同的力度,速度不表現洗手絹的動作。
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學做律動。
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并用兩種不同的力度,速度不表現洗手絹的'動作。
1.復習律動《小動物走路》進入活動室。
2.出示手帕,教師演示洗手絹方法。
手絹臟了怎么辦?可以怎么洗?
3.欣賞音樂《洗手絹》,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的變化。
4.請幼兒分段聽音樂,練習兩種洗手絹的方法。
5.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完整的做洗手絹的動作。
6.啟發幼兒在樂曲結尾處,邊說“晾起來”邊做動作。
7.集體表演律動《洗手絹》。
小班教學活動教案洗手(熱門20篇)篇二十
活動重點是讓幼兒了解手帕的用途,并學習正確使用手帕,從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活動選材十分貼近幼兒生活,教學通過謎語導入,也很好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通過他人示范和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逐步掌握了手帕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