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經過認真思考、充分積累和精心打磨后呈現出來的精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些優秀作文的佳作,相信會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一
今天是周六,我們去姥姥家玩,正趕上姥姥包粽子,我便自告奮勇報名跟著姥姥學包粽子。
姥姥包粽子可真有套本領、手藝,只見她用手把粽葉卷好,用湯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倒進粽葉桐里,然后用桑皮、線將粽子纏緊,讓后放進鍋里,姥姥抱的粽子可真好看,有三角形的、菱形的,還有用簸籮葉包成的橢圓形的……各式各樣,有趣極了。
我看著姥姥那熟練而輕松的樣子,禁不住誘惑,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哎呀,只顧看姥姥怎樣包,自己一不留神,糯米稀粒啪嗒落到了地上,我又小心的重新挖了一勺糯米,小心翼翼的放進粽葉里,模仿者姥姥的樣子用線繩將它纏緊……姥姥一邊包粽子一邊問我:“小杰,你知道為什么要包粽子嗎?”“嗨!不就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嗎?”姥姥又提醒我說:“屈原跳江自殺后,江邊人們就拿些饅頭、窩頭之類的東西扔進江里讓魚兒、蝦兒吃飯吃米,別咬屈原。”姥姥又問:“那屈原是幾月幾日投江的?”我不加思索的回答:“當然是五月初五,又叫端午節。”姥姥滿意的點點頭說:“小杰長大了,還真學了不少知識來”。我聽了姥姥的話,信心十足,又大膽的學著包了幾個,盡管沒姥姥包的精致,可總算會包了。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二
媽媽買來了新鮮的粽葉,只見她在鮮綠的粽葉里放上糯米、赤豆和大棗,包成一個個三棱形的粽子,然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再泡在備好的水桶內。待粽子涼了以后,細細地剝開粽葉,輕輕地咬一口,紅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點白糖,吃起來就更香甜可口了。可以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粽子里包的赤豆和紅棗,如同屈原的赤膽忠心……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端午節這天有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緊緊相連。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這種絲線被人們稱為長命縷,我想,“長命百歲”大概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美好寄望吧!端午節這天大人們還會用雄黃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以避邪。媽媽每年端午節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長長的細繩,早晨醒來,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漂亮的長命縷。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大街小巷回蕩著小朋友歡快的嬉鬧聲,歌聲里充滿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息。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三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粽子,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里。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著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扎緊。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粽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幾次,終于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時,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后,才勉強卷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扎好。才扎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粽子。我嘆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粽子開口錢包”!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四
第一步:包粽子。拿兩張或三張煮過的粽葉對疊在一起,再在粽業上放一把米,然后在米的上面放一些綠豆、芝麻、花生和一肥一瘦兩塊豬肉,再在它們上面又放一把米蓋住,包住在用線捆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
第二步: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水,用大火煮一個多小時,再用小火燜一個多小時,就大功告成了。
姥姥扒開一個粽子給我品嘗,哇!香噴噴的,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不一樣。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五
媽媽說這個星期六包粽子,我真是太興奮啦!悄悄地告訴你,因為我也想學。終于到了這一天,我一大早就起來幫媽媽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全部準備好之后,噢耶!我期待已久的包粽子終于可以開始啦!
只見媽媽拿起兩片泡好的竹葉駕輕就熟地做了一個小“漏斗”,后面還有一個長長的尾巴,然后拿著米往里面一放,還在米的中間放了兩個棗,媽媽說這樣粽子會很甜的,最后把尾巴折過來把‘小漏斗’蓋住,用繩子一系。哇!不會吧!這就完啦!我看著媽媽包粽子的動作是那么的熟練,就覺得包粽子很簡單,便說:“媽,這不就是用‘漏斗’裝些米嗎?我來試試!”
我讓媽媽慢慢做,自己在一旁學。
第一次,我把米裝進去,結果底下沒包緊,米從“漏斗”底下漏了出來。“沒事,繼續”呵呵,我給自己打氣。第二次“漏斗”做好了,米也不漏了,可是把粽葉蓋過去的時候,手一松,結果整個“漏斗”都散了架!“又失敗了,加油!我就不信學不會,接著來!”我在心里想。
我又試了幾次,粽子沒包成,手已經凍成了一個“蘋果”啦!白花花的米也撒了一地。老媽看著我的手說:“你看你的手都凍紅啦!還是別包了,你總結一下經驗,等下次我們再一起包吧!”就這樣,我的包粽子嘗試以失敗而告終了。
雖然我沒有成功,但是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些事情看著容易,說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要做好就更不容易啦!下一次我一定認認真真地做,好好學!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六
首先要拿大竹葉做個雙三角一樣的東西,再把大米放進去兩勺,再放到大米里面一顆棗,再往棗上面放一勺米,把棗給遮住,我把棗上面那個小小的“把兒”給拔掉了。不一會兒,一盆香香的粽子就包完了,我們把它放在鍋里蒸了40分鐘就蒸好了,又燜了10分鐘就開始吃了。想到是我們自己做的粽子,我就覺得這些粽子非常美味香甜。
我想:那些竹葉也太大了吧。我愛吃粽子!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七
文章來源aoue.om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
昨天晚上,媽媽已經把竹葉和糯米泡在了水里,早上,媽媽把這些材料撈出來準備好了。開始了,媽媽先把竹葉卷成圓錐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點空隙。一開始我很著急,可后來我認真做,終于卷得合格了。再往圓錐里放少許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著選擇你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花生、咸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后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緊,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可以,最后用線捆綁結實才行,要不然就會煮成一鍋糯米粥了。
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了接近一個鐘頭,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我們全家品嘗著我們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指導教師崔梅茹。
文章來源aoue.om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八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干凈,燒上水,然后把洗干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里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干凈,最后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里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里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著我的杰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每當到五月初五端午節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從記事開始,我便非常愛吃粽子。印象中,吃粽子時的模樣,總是狼吞虎咽的。現在回憶起來,倒真的想吃了。
想起它的模樣,那可真可愛!白白胖胖的米粒,擠擠攘攘地被蒸好,發出誘人的香味。然后被“綠外套”緊緊地裹住,夸張的成了三角形。拿起它,沉甸甸的,里面凈是豐富美味的食物,也許你會情不自禁的打開,然后一吞而盡吧。哦,別忘了灑點白糖,那樣吃著才會更香哩!
我愛吃粽子,媽媽就愛給我包粽子。
我的心情真的是久久不能平靜了……。
我喃喃說道:“會很好吃……”當然了,媽媽包的粽子怎么會不好吃?呵呵,因為我嚼出的是愛的味道!
偃師市外國語小學六。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表妹家。吃粽子一大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表妹家。進門第一句話就喊:“表妹,包好粽子了嗎?我拿了一大堆的零食跟你換!”因為我知道,表妹最愛吃零食了,而我愛吃粽子。我本以為表妹會狂奔出來搶我的零食吃。誰知道她會說:“哦,還差一點就包好了,你再等會,絕對好吃。”沒辦法,我只好坐在大廳里邊看電視邊等。看累了,我揉了揉眼睛,看看鐘,怎么回事?已經過了三個小時了,表妹怎么還不包完呢?我等不及了,急忙跑去廚房。由于太匆忙,在路上跟表哥猛地一撞,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坐不起來了,過了一會,我好不容易爬起來,拍拍褲子上的泥沙,又飛奔向廚房。表妹見我來了,手忙腳亂地從冰箱拿出五個包好的粽子,我捏了捏怎么硬硬的,盡管粽子這樣硬,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打開粽子,粽子打開了,我傻了眼,里面哪是什么粽子呀,分明是橡皮,我又打開后四個。里面分別是玩具汽車、紙船、橡皮鴨子和廢瓶子。我見了,氣得怒目圓睜,大聲喊道:“你這不像話的東西,看我怎么收拾你!”說完,我拿起掃把追表妹打。表妹一邊逃一邊回頭笑嘻嘻地說:“誰叫你那么愛吃粽子,被我騙了吧!”我的表妹可真狡猾呀,我以后可要提防著點。
俗話說得好:“吃了端午棕,才把棉衣送。”眼下,正是荷花盛開之際,又到了中國的傳統日子:端午節。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我卻得到了不一樣的收獲。記得這天下午,我剛睡午覺起來,只見媽媽一邊端著一盆糯米,一邊對我說:“女兒,你要不要過來跟媽媽包粽子?”睡意朦朧的我立刻清醒過來,迫不及待地催媽媽,說:“媽媽,媽媽,快點,快點!”她不緊不慢地說:“急什么,坐好,要開始包了!”我們坐在板凳上。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將它平放在手心,然后又拿起一片葉子,反復重疊,再抓一把糯米放在葉子上,將葉子的兩邊疊起來,又將兩頭折起來,“拿著。”我毫無頭緒地接過媽媽給我的“半成品”,又說:“媽,這是干什么?”“傻孩子,當然是包粽子。”“粽子是這樣包的?”“啊,不然還怎樣?”經過媽媽的“良苦用心”指導下,我終于明白粽子的包法。“叮鈴鈴,叮鈴鈴……”媽媽的手機鈴聲響了,她轉過身去接電話。突然,我壞笑了一聲,準備要自己動手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將一片片粽葉放在手心,然后抓一把米,呀!我的手上怎么全是小小的糯米,沒辦法,我只好將粽子里的米都灑出來,然后把我手上的米抖擻在粽葉上。這又是怎么回事?只見我剛才辛辛苦苦弄好的“粽子”竟然破了個洞!這下好了,把我氣壞了!我一撒手,全部的粽子都散了。“孩子,你又在弄什么?”媽媽打完電話后趕過來,“啊!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媽媽看看地下的糯米,又看了看我,說:“女兒,你想包粽子可以跟媽媽說,實在沒必要自己干!”聽到媽媽這話后,我心里的小人發誓,以后永遠也不自己包粽子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出了一個帶著“異域風情”的粽子。煮熟后,我們全家都笑了……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但是,只要我們有一顆樂觀的心,無論什么時候,總能記住:“包粽子”歷險記的濃濃端午情。
在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我的家鄉也算得上是繁榮,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熱熱鬧鬧的一派景象。蜿蜒交錯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擺滿著各色小吃,到中午人們餓了,椅子一擺,幾個人湊上一桌,講講吃吃,整條巷子就滿滿當當都是談笑聲。在家鄉,人們大多懶得自己辦吃食,上酒樓置上幾桌,節日就這么晃過。但端午節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葉擺在一邊,咸草串進門圈,再將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齊地碼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門檻邊忙上好幾個小時,還可以跟對面的人家聊上幾句。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沒說有誰的母親不會做小吃,包粽子。在母親忙活時,他們便撈上幾片葉子,扯下幾條咸草,裝模作樣地填上幾把糯米,幾粒花生,用草胡亂繞上幾圈,倒也還看得過去。但肉等料子他們定是不敢亂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臟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過的。家鄉的女人愛干凈,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凈。待母親繞足一串,便放進鍋里,用火燒上半小時左右。若母親歡喜,還能將自己搗鼓了好一陣的“粽子”放進去。等待美食的時間往往是難熬的,孩子們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葉頭,跟母親講講學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騎著高到胸前的自行車,在四通八達的巷子里晃悠或結拜到商店買根冰棍舔舔,這都是可行的。但無論怎樣,在粽子煮熟時拿著瓷碗恭候著,是必須的。家鄉的粽子總是小巧精致,由母親細長的雙手利落地將緊裹的竹葉掀開,有三個圓潤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滾進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將幾顆花生粒挑去,悄悄擲入母親碗里,張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勁卻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蝦米鮮味十足,有時舍不得吃掉它們,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嘗。這樣粽子可以連吃好幾天,待到新鮮感過去,門上掛著綠棕也剪完了。家鄉的端午倒是閑適得無趣了,但端午節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遺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無法忘懷的。
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個個粽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粽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開鍋。
粽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粽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粽葉,把粽葉里的糯米團放到碗里,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里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里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著吃著,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不一會兒,五個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可我卻樂不亦乎。
沒想到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粽子都代表著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為長輩們包粽子。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嘻鬧的浪娃娃;童年是純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說起童年,不禁使我想起了那發生在夏天里的一件有趣的事。
記得我4歲時那年夏天的一個炎熱的下午。媽媽外出了,家里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我正在畫畫,夏日的炎熱使我煩躁不安,盡管我已經開了風扇,可我還是熱得直流汗,我生氣地說:“這是什么鬼天氣啊?熱死人啦!”隨后我停止了畫畫,想辦法怎樣乘涼。我原本想開空調的,可是媽媽說過不可以開空調,我想吃雪糕的,可是家里剛好吃完了。我想呀想,想起了媽媽今天早上買了一個大西瓜放在冰箱里,一個辦法已經從我的心里生成……我把冰凍了的大西瓜從冰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來,吃力地把它搬到席子上,我躺在席子上雙手雙腳都抱著西瓜乘涼,“嗯,真涼爽!”我舒服地睡在席子上。可是慢慢的,西瓜不再涼爽了,表皮上的冷氣開始化成一滴一滴的水慢慢地流了下來。當我準備把西瓜放回冰箱里冷凍時,心想:對了!西瓜可以在冰箱里“享受空調”,我自己為什么不可以也在里面“享受空調”呢?于是我打開冰箱,抱著西瓜坐在冰箱里,把冰箱的門半掩著。正當我開始涼爽的時候,這時媽媽回來了,媽媽吃驚地望著我,問:“琳琳,你在干什么?”我爽快地回答道:“我正在冰箱里‘享受空調’啊!”于是我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后真是哭笑不得,對我說:“傻孩子,你知不知道開著冰箱冷氣都出來了是很費電的?下次可不能再這樣了!”我聽后趕緊出來,表示以后再也不會這樣做了。
那時候的我真是天真!但這樣的傻事我可不會再做了。這件發生在夏天里的趣事,真是令我回味無窮。
從一個懵懂的小屁孩變成一個懂事成熟的青年,這一段時間我走過了風風雨雨,我的童年時光已經從我身邊偷偷溜走了,成為我的一個美好記憶,想起我的童年那會所做的事情,我現在還記憶猶新,真是忍笑不禁啊。
兒時的我即調皮又愛冒險,每到夏天,我的娛樂節目時豐富多彩的,我好想從小屁股就像有針一樣,不會坐的,我總喜歡去山上的山洞找蜜蜂窩,所以我從小皮膚就像包青天那樣黑,像黑炭一樣,大家都叫我“黑娃”。
記得有一次,我跟一群伙伴到山上去玩,我們的興致一起,頂著嬌陽似火的太陽,唱著山歌一路踉踉蹌蹌的走到山上,額頭上的汗水像珍珠般大,多的可以揮汗如雨了,但是,我們個個都沒喊累,而是每個人都找蜜蜂窩去,我們進到一個很深的隧道,里面很黑,又很干燥,我們每個人拿著一只蠟燭,小心翼翼的走,有些伙伴貪生怕死走了一半哭這要回去,我是就看不慣這個種人的,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那么膽心,我二話沒說走到前面帶領大家,我來當隊長,我們又接著開始我們冒險旅途了,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群嗡嗡嗡的聲音,我好奇想去看看,一不小心驚擾了它們,阿阿阿,一群蜜蜂朝著我的方向迅速飛來,我撒腿就跑,因為太黑了,被石頭絆倒了,這時我成了蜜蜂一頓飽餐了,等我出了隧道時,發現其他人早已經出來了,他們看到我臉上一點點的,他們都嚇地跑回去了,而我當時臉上也沒什么感覺,可是第二天時,我的臉上腫的像“豬頭”一樣,我當時居然沒哭反而笑了,還有興趣拍起來作為紀念,村子的人都不認識了,而我母親去為我的樣子哭笑不得,母親只好出去鄰居的家里聊聊客家話,聊到我,大家都好好大笑,大家都來我家拿東西給我抹,我還跟他們開玩笑,扮演豬八戒給他們看,搞得大家哄堂大笑,他們拍著我的肩膀說:“以后不能再去了啦,你怎么那么調皮啊”
哈哈,我現在想起來真很調皮,我居然敢去招惹蜜蜂,不管怎樣,童年都是美好的,它記載著我們兒時的往事,也承載著我們笑聲。
一個快樂而短暫的寒假悄悄地從我們的身邊溜走,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發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數不勝數,是我心頭不可抹殺的一件件往事。每一顆星星都閃閃發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銘心。
寒假期間,我和爸爸乘飛機出門旅行,在飛機上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
飛機剛起飛不到半個小時,乘務員就開始忙活起來,剛給乘客送完飲料,緊接著就送熱毛巾,隨后就開始供晚餐。
由于路途遙遠,飛行時間長,吃過晚飯,許多乘客脫下鞋子,蓋上毛毯,閉上眼睛,睡起覺來。我第一次坐飛機,看哪都新鮮,一點兒睡意都沒有,還不時地向窗外張望。
爸爸一覺醒來去廁所,回來的時候,可把我笑死了。原來飛機顛簸,乘客脫下放在椅子底下的鞋子錯了位,爸爸醒來時迷迷糊糊的,左腳穿著自己的黑皮鞋,右腳穿著別人的藍皮鞋,自己竟全然不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睡了起來。我強忍住笑,對爸爸說:“dad,lookatyourshoes!”爸爸睜眼一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我倆前后左右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那只鞋。難道鞋還會飛嗎?我正在納悶兒,坐在爸爸前排的一個女老外從對面的廁所里走了出來,我一看,腸子都快要被樂斷了。她左腳穿一只藍皮鞋,右腳穿一只黑皮鞋。爸爸問我又笑什么,我想告訴爸爸,可又想看這“小品”如何結尾,于是我對爸爸說:“沒事,沒事,接著睡吧。”
經過這么一折騰,爸爸早已沒了睡意,鞋找不到,索性打開座位上面的聚光燈,看起書來。我捂著嘴,悄悄地注視著前排那老外的一舉一動。
過了一會兒,那老外腳穿一只鞋,手拿一只鞋,俯下身子,開始不停地摸這兒,摸那兒,這時爸爸正聚精會神地讀他的圣賢書,忽然被人捉住了一只腳,那老外嘴里還不停地喊:“myshoe!myshoe!”爸爸被嚇了一大跳。當他醒過味兒來,也跟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起來。
笑得最歡,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名兩米多高的大胡子老外,他挺著大肚子站在那里,笑得前仰后合,突然只聽咔的一聲,他扎褲子的皮帶給笑斷了。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九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每一年的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
今天,我的媽媽也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紅豆,還有棕葉。接著把泡好的江米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好了,開始嘍!
我一會兒這里看看,一會兒那里弄弄,看媽媽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紅豆,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后媽媽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好了,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哦,忘了還要用棉線綁緊,因為媽媽的技術還不到家,才只能夠用棉線綁起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個粽子,其中我還自己包了一個很特別的大棗餡粽子,是個船形的。煮粽子時,聞著飄出來的香味,饞的我垂涎三尺。
兩個小時后,粽子終于煮好啦!我顧不上燙,趕緊拿起我包的那個船形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我夸說:“家駿真是長大了,能夠幫媽媽了!”聽了這話,我心里甜絲絲的。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都是家喻戶曉的',而農歷五月初五則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早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還要,吃粽子,而我就在端午節。
需要準備粽葉,糯米,糖棗,花生這些材料,還要把粽葉和糯米還有花生浸泡入水中洗干凈。我把粽葉握成底部是尖角的形狀,在放入糯米,花生,糖棗。再用粽葉把糯米糖棗花生包起來,用粽條把粽子系緊了。哈哈!大功告成!我包成了一個粽子,就在我得意忘形時。忽然,粽條“咚”的一聲斷了。我包的粽子就散開的四分五裂,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這些我都以失敗而告終,終于在第五個包完成粽子沒有破裂,我成功了,我高興的喜出望外,手足蹈舞,差蹦起三尺高。
開始煮粽子了,我們把粽子放到鐵盤上,把鐵盤架在鍋上過上,再把鍋內裝半鍋水。開始煮。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誘人的香氣。開吃嘍!我狼吞虎咽,很快就解決了五個粽子。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覺得正是這樣,如果沒有失敗,怎么會有成功呢?就像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會出現彩虹一樣。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一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這是我們第一次。我還不太熟悉,我們去菜市場買了江米、蜜棗、竹葉。回家媽媽把竹葉用水泡上、江米放到鍋里加上水,讓水沒過米的高度開火煮上。竹葉泡了一小會也用火煮了一下,水開了就關火了。過了30分鐘我們把煮米的火也關了。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我們先把熱騰騰的竹葉在冷水里過了一下,我拿起竹葉在一頭折了個三角形,然后用勺子挖了半勺米放進去、接著放上蜜棗、最后又用半勺米蓋到了上面、用竹葉把江米包的嚴嚴實實,不漏一絲痕跡。最后媽媽用細線又纏得緊緊的`。等一個個包好以后,我們把它們放進了鍋里煮上1個小時后,一股清香飄入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鍋蓋,用筷子拿出一個,剝開粽葉,我美滋滋的咬了一小口,真是又燙又黏又甜。
我們在家里吃的津津有味,雖然它做的不是很理想。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我非常喜歡吃!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二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嗎?不用問,肯定都知道,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兒們吃屈原的尸體,就扔到江里,讓魚兒們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今天上午,我先和爺爺準備好了箬竹、紅豆和糯米,我們把箬竹放在盆里,在盆里放滿水,把箬竹浸泡干凈。接著,又把紅豆和糯米放在一個淘米盆里,把紅豆和糯米用水沖洗干凈后,把水倒掉,放在太陽底下,把它們曬干。
到了下午,準備開始了,我和爺爺把箬竹、紅豆和糯米全部放在桌子上。爺爺又去拿了一把較大的勺子,準備等會舀紅豆和糯米時用。
開始做啦!爺爺一步一步教我,他做一步,我做一步。爺爺告訴我首先要拿兩張箬竹,用兩張箬竹包的粽子會更加結實。接下來,爺爺告訴我如何做好造型,形狀需要做成一個漏斗錐形。下來要放紅豆和糯米了,爺爺說要用勺子舀3-4勺。爺爺拿著箬竹,我用勺子舀餡放進箬竹里。餡要裝滿了,爺爺又教我大拇指和食指要放在粽子兩側,將多來來的箬竹往下翻,蓋住放餡的位置。最后拿兩根細線,用牙咬住一端,將另一端繞粽子裹幾圈,再打一個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開始時包得四不像,到后來通過爺爺的指導,包得越來越像樣,越來越成型。
這次可真有趣。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還知道了是一門很好的手工藝術。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三
一百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粽子。前幾天,我看見爺爺買了一百六十一張的粽葉,還有買了三十五塊錢的糯米。我覺得奇怪為什么要買這么多的粽葉和糯米呀?原來是因為奶奶要給我們吃,我聽了很高興。
開始要了,奶奶把粽葉浸在水里,然后在一張張的擦干凈。接著把糯米倒進臉盆里用水泡一會兒,再把水倒出來。最后奶奶就開始包起來了,先把粽葉折的像勺子差不多,再把糯米放進去,接著把它折好,用繩子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奶奶包的有模有樣的.,我也想新手包一包。接著,我也拿了一張粽葉包了起來,可是,等我包好了,粽子已經不成樣了,我不想放棄,心想: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就這樣我一次又一次失敗,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因為我包的粽子跟奶奶包的粽子差不多了。我連忙把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了,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一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一看,粽子熟了,我馬上拿起一個粽子吃了起來,嗯,真好吃呀!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四
在我們浙江紹興,每到春節之前,都有的習慣,我們外婆家也不例外。
早在一星期前,外婆就將粽葉和麻繩浸泡在水中,將原來已經都干了的粽葉和麻繩恢復它們原來的面貌。
今天外婆要,我早早的'來到外婆家,準備給外婆做個幫手。外婆讓我把浸泡在水中的粽葉取出來,然后一張張的清洗干凈,放進臉盤里。我又把麻繩一根根的撕下來,也一起放進了臉盤里。只見外婆已經將糯米清洗干凈,而粽子里面的餡外婆也已經一碗碗的準備好了,有紅棗、紅豆、五花肉、栗子、蛋黃。
一切都已準備好,我們把這些的材料都放到了大桌子上。外婆就開始,外婆把那碧綠而又那么平正的粽葉在中間折出一個漏斗狀,在漏斗中放進一半的糯米,然后根據放入不同餡料,再用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然后用麻繩給粽子打結。我們包了不同口味的粽子,素的有紅棗粽、紅豆粽、栗子粽,葷的有肉粽、蛋黃粽。
外婆將這此粽子分裝入二個大鍋內,再放進水,開始煮粽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鍋里的粽子香味一陣陣的飄滿了整個屋子。二小時后,外婆關掉了火,又燜了一小時,我呀,也在鍋又等了一小時。
粽子總算是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個吃了起來,味道好極了。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五
今天,雖然外面下著雨,但是同學們的熱情不減。因為馬上要到端午節了,所以學校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
早上,我們來到了位于河景花園5樓的活動地。大家入座后,洗洗手,卷卷袖子,聽了負責人的介紹后,便開始了之行。我的奶奶先做起來了示范。只見奶奶挑了兩片粽葉,一張大,一張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讓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一只手的虎穴夾住約3/1的地方,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握住兩張粽葉的頂端,順勢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卷緊一些。然后,左手拿粽葉,右手捏起一撮米,放進粽葉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著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又加上了一片粽葉,讓漏米的地方更嚴實一些。最后用繩子綁好就成型了。
我見奶奶包的挺簡單,于是便也試了試。我挑了兩片一樣大的粽葉,重疊了一半在一起,可第二步卻讓我傷透了腦筋。我剛卷起來,可粽葉的折角處反而從下面頂了上來。我又看了一遍奶奶怎么包,琢磨出了技巧。原來在折之前,先要把兩手之間的粽葉彎曲呈60°角,再把粽葉卷成空心圓錐狀。我拿左手大拇指握緊粽葉,整個手托住半成型的粽子。我用手抓了一把糯米漏了進去,小心的把多出來的一段粽葉蓋了上去,再順著粽子繞了幾圈,系上了繩子。雖說不算緊致,但最起碼有了成果吧。跟著我去看看別人吧。
我來到了銀屏前的一處,發現這里的同學包了許多粽子,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包的。原來這里的同學們有了創新精神,只取用了一片粽葉!不過包起來可是有模有樣。挑選粽葉一片一片比較著大小,夾住粽葉時為了做出來的粽子大小一致,還特地用手指把量了一下。到了加糯米的時候,同學們每人用小勺盛了兩小勺,就不盛了。多出來的粽葉拿剪刀把特別細的葉尖減去,剩下的繞著粽子逆時針方向統一旋轉。最后一步更是絕,只見同學拿出一條扎滿了小三角粽的繩子,看看大約要用多少繩子,留出那么多,繼續系在了繩子上。
這次活動,大家的收獲也都不少,有的人手中拎著一大袋粽子,有的人手中捏著十幾個粽子的繩頭,在胸前晃來晃去,還有的人直接拿了一大條孿生兄弟粽子,幾乎與他身高的一半了。
經過這次活動,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更促進了家庭的和睦關系,真希望我們小記者可以多參加這樣的活動,更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六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老媽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我高興地答應了。我和老媽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老媽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了。外婆和老媽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老媽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老媽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老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時,閑下來的老媽問我:“你怎么會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老媽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吃粽子、品粽子了。
今天,正好學校舉行品粽子和,我們準備了一些箬葉和糯米,準備。到了教室我先把手洗了一下,在跟著老師學。只見老師先熟練地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然后將糯米灌進箬葉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間嵌了一顆蜜棗,用手將糯米丫的嚴嚴實實,接著將粽子折成四個棱角,一個粽子便在老師手上誕生了。
見此情景,老師連忙過來幫我解圍。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幾經失敗,終于做出了一個粽子。它什么也不像“三角形”、“圓形”等。
在一個個鍋子里正散發出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香味了,這就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結果。
包粽子趣事(熱門18篇)篇十八
星期六下午,我學完棋回家,看見媽媽在。我情不自禁地就去看了起來。
的細節非常復雜。首先要把米淘好,放在一個盆里。再把新鮮的粽葉刷一刷,把刷好的粽葉排列在手上,再把淘好的米放上,把蜜棗放在中間,然后把粽葉整齊地合上,最后用線把粽子捆起來,這就大功告成了!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雖然到了八點鐘我們才吃上,但味道還是不錯的。雖然我知道了怎樣,但是,我還是沒有親自動手包一個,真可惜!我想:下次的時候,我一定要親自動手包一個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