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應該在結構上合理、邏輯清晰,能夠給讀者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參考。這些范文涵蓋了各個領域和主題,有的是經典之作,有的是創新之作,有的是感人至深,有的是思想深刻。通過仔細閱讀這些優秀作文范文,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寫作技巧和思維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一
我的爺爺年紀大了,記性又不太好,總是忘記自己的東西放在那里,所以鄰居們都叫他糊涂大爺。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吃早飯,爺爺一手拿著一部手機來到冰箱旁,他打開冰箱門把早飯拿了出來,拿出來以后,卻把手機放在了冰箱里。爺爺吃好了豐盛的早餐后,自己一個人剛要出去散步,他忽然又想到,自己的手機不見了,爺爺一想到,就立刻回到了家。
他一回到家就急忙的找手機,找呀找呀。還是找不到。我看見了,就問爺爺:爺爺你在干什么,怎么臉色看上去這么急。爺爺開口說:我的手機不見了,孫子你能不能幫我找一找呀!我迅速的回答說:沒問題,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我找呀找呀把所有的房間都找過了,卻還是找不到爺爺的手機。我想到了一個好辦,于是,我叫了奶奶、爸爸、媽媽一起找爺爺的手機。然后,我們就開始找了,找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手機。爺爺可著急了,我眼珠子骨碌一轉又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問了一下爺爺手機是開機的還是關機的,爺爺說是開機的,我想:爺爺的手機終于又著落了,我便打了一個電話,聽見冰箱里發出一陣響聲。
我飛快的來到冰箱旁,找呀找呀,還是找不到,直到第二天,我去拿早飯的時候碰巧發現了一部手機,仔細一看,是爺爺的手機,原來看不見手機是因為被早飯擋住了呀!怪不得找不到呢!后來,爺爺對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啊!
我的爺爺就是這樣的,糊里糊涂的,總是不記得東西放在那里啊!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二
如果有人問我:你童年最難忘的是什么?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爺爺的鼾聲。
小時候,一到盛夏,我就回到故鄉去看望爺爺,每天同最親密的表弟小鋒玩耍。那時,特別感興趣的事兒便是欣賞爺爺的打鼾。晚上乘涼后,我倆就賴在爺爺房內,任憑父母怎么誘哄,也賴著不走。爺爺非常喜歡我們,也喜歡我們跟他睡。這么一來,爸爸媽媽就無可奈何了。
我們躲在床上悄悄地說:今晚可別睡去,不然就聽不到了。那當然,爺爺的呼嚕棒極了!比敲鼓還棒。當爺爺掀開蚊帳時,我們立即閉緊嘴,腦袋一轉,雙眼一白。爺爺就會輕輕地呵斥:調皮,還不快睡?說著又伸手幫我們拉上被單。我們便乖乖地合上眼,等著爺爺上床。
燈很快滅了,爺爺上了床。我和小鋒忍不住偷偷地笑。我們等待著欣賞比社戲還要精彩的節目。
不到一刻鐘工夫,果然,爺爺沉重的鼾聲已一陣陣地連續傳來,像老水牛在喘息,又像春雷在滾動,那么洪亮,那么和諧,那么悅耳。我們幾乎陶醉在爺爺動聽的鼾聲中了。一陣陣的竊笑,掩飾不住童年的頑皮。慢慢地,眼皮上下打起架來,終于隨著那世上最動人的聲音閉合了。
我們常常偷學爺爺動聽的打鼾,開始時似幼馬在嘶鳴,于是我們相視大笑。學看,笑著,仿佛這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游戲。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努力,打上一陣子,倒也挺像的。學了就要用,自然不敢在父母面前用。我們的目的是尋機會捉弄爺爺。
機會不久就來了。中午,太陽火辣辣的,我們被強逼著睡午覺。可怎么睡得著呢?于是就在床上大鬧起天宮來。
正鬧得起勁,忽聽外面有人說話,我們趕緊臥倒。仔細一聽,知道是爺爺來了。我向小鋒一使眼色,小鋒立刻放下蚊帳。閉上眼,運用多日苦練的功夫打起呼嚕來。爺爺進來,慢慢走近床。我們打得更起勁了。冷不防我的屁股上重重地挨了一下。爺爺慎著說:好啊!兩個小調皮,不睡覺還打什么呼嚕!我們忍不住大笑起來。爺爺剛在床沿坐下,小鋒就立即撲到爺爺背上,我也不甘示弱,撲在小鋒身上,等著爺爺像以前那樣搖呀搖。爺爺卻把我們拉下來,審訊道:說,是不是從我這兒學的?我們點點頭。小鋒搶著說:爺爺的呼嚕真響,像打雷一樣,晚上怪吵的。
是嗎?唉,沒法子,六十多歲了,想改也改不掉。爺爺嘆息道,往后還是到你們爸爸媽媽那兒去睡吧!一聽這話,我們急得跳了起來:不!爺爺,我們不去嘛,我們要同您睡。
可這呼嚕?爺爺為難了。
不吵的,我們能睡。
這天晚上,我們早早上了床。當我半夜起來小解時,意外地感到耳邊似乎少了一種令我們興奮的聲音——爺爺的鼾聲。起初我以為爺爺未回來,但是睜眼一看,原來是爺爺頭上不可思議地蒙著被單,往日沉重如雷的呼嚕才變得那么微弱。啊!爺爺。
這時爺爺也醒了過來,額上滿是汗珠。見我坐著,急忙問道:杭杭,你怎么了?不舒服?
想到爺爺大熱天還蒙著被單睡覺,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呀!望著爺爺慈祥的目光,我哭了起來。爺爺趕緊拉過一件襯衣披在我身上,我哭著倒入爺爺懷中。爺爺摸著我的頭,輕輕地說:睡覺吧,孩子!爺爺沒事的。漸漸地,我在爺爺的懷抱中睡著了。
十多年過去了,許多往事都已忘卻,然而爺爺那親切的話語連同那動聽的鼾聲卻永遠使我難以忘懷。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三
聽著那種熟悉的音樂,我又想起了去世的爺爺。當初為什么不多伺候爺爺呢?現在只能愧疚地懷念著他了。奶奶總說爺爺沒走,他沒走,真的,他入我的夢來了。
爺爺是個老實人,這輩子,也就從苦中過去了。記得小時候,總愛跟爺爺去田里插秧,像爺爺那樣,卷起兩只褲腿,有模有樣地干了起來,卻總也堅持不住,一會兒,又跑到田埂上捏泥巴玩。爺爺總是看著我,從不動怒。倒是奶奶,說我是個懶姑娘。那時候,看爺爺似乎也是在玩,插秧從不被我看作勞動。等我累了,就躺在爺爺的衣服上。爺爺穿的衣服是中山裝,我不喜歡,然而爺爺卻總是穿著那么一件,不曾見他換過,那上面還有汗味和煙草味。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像是要毀了這個世界,硬把我逼到了樹蔭底下。然而爺爺頂著熾熱的太陽,站在廣袤的大地上依然故我地勞作著。爺爺赤著膊,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閃耀著,那是汗水的反射,頭發中還摻雜著銀絲。然而爺爺很瘦,身上只是一包骨頭……等到我醒來,太陽已沉到西邊,被一陣顛簸驚醒后,我才發現自己睡在了三輪車上。而爺爺正一個勁地蹬著車,很累但很開心的樣子。
然而,有一天,爺爺病了。那年春天,政府下令家家后面的竹林改為耕地。原本我家的竹林,卻被鄰居家搶了去,母親很氣憤,鬧到村委會,然而最終也只得了一小塊地皮。爺爺扛著鋤頭,想在那上面種幾棵桑樹,卻被鄰居家那個老男人拔了去,還被打了。那地又縮小了,只剩下河邊上的一小塊地。我卻從沒聽爺爺說過那家人的不是。大概是積勞成疾,憂結于心,那年秋天,爺爺住進了醫院。我坐在病床邊,看著爺爺,他正睡著。潔白的床單,單調的病服,還有病重的爺爺,空氣幾乎窒息了。在我淚眼模糊之際,爺爺竟然伸出了顫抖的手拉著我,示意我坐在床沿上。我撫著爺爺骨瘦如柴的肩,不禁潸然淚下。
在我印象中,爺爺似乎沒說過多少話。他一輩子都默默地勞作著,看著孩子長大了,一家人平平安安,他就心滿意足了。在我眼里,爺爺的笑就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那張老臉上浮起一條條皺紋,笑起來十分生動、慈祥。
是的,爺爺沒有死,他永遠在我的心中,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四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好久都沒有見到的爺爺回來了。記得奶奶跟我說過爺爺最愛喝茶,所以我決定給爺爺泡一壺茶。
我就找來一個藍色的玻璃杯,還有開水壺和茶葉。藍色的玻璃杯有一個光亮亮圓溜溜的肚子,就像藍寶石一樣好看;沒一會開水壺里的開水沸騰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那陣勢就像火山要爆發了一樣;茶葉硬硬的,脆脆的,像一根根小木棍;聞起來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泡好了的茶葉與之前的顏色大有不同,原來是棕綠色的,現在是嫩綠色的,晶瑩剔透的開水也變成了美麗的琥珀色。杯口熱氣繚繞,杯壁還蒙上了一層細細的小水珠,真想嘗一口呀!
我雙手捧著杯子小心翼翼地端去給爺爺喝,爺爺微笑著對我說:“我孫女終于長大了。”我很好奇茶葉有什么好的,爺爺那么喜歡喝,然后我給自己也泡了一杯茶葉水。
它聞起來有一點點清香,但又有很濃的苦味,我喝了一口,差點就吐了出來,一點也不好喝。一旁的爺爺笑著跟我說多嘗幾口就會有清香了,別看茶葉水苦,茶葉還可以養生呢!我又慢慢喝了幾小口,嘴里漸漸彌漫著陣陣清甜的香味,爺爺果然沒騙我。
后來爺爺告訴我,這茶呀就跟我們人生一樣,是先苦后甜的!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五
我的'爺爺老了,快70歲了。但他整個人看起來很有精神。
爺爺擁有又高又瘦的身材;黑黑的皮膚;一對大眼睛散發出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爺爺的身體特別好,可奶奶卻因為體弱多病而經常住院。所以,爺爺每次都陪著奶奶,一會兒奔向這家醫院,一會兒又跑向那家醫院。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了,然后就是在醫院守著奶奶,照顧奶奶的衣食住行,有時候一陪就是兩個月。爺爺并沒有因為奶奶這樣的身體而放棄希望,反而經常鼓勵奶奶,陪奶奶說話,讓她放寬心。
爺爺有時侯很嚴厲。
有一次,我做完了作業正準備出去玩,可是爺爺要我把作業給他檢查。我知道爺爺的話從來沒有商量的余地,只好嘟起了小嘴給爺爺檢查。雖然那次作業我并沒有錯題,可是爺爺還在那里滔滔不絕的指出我的毛病:“這個字沒寫好,嗯——書面也不整潔,以后要把這些毛病改正!”
爺爺有時侯很溫柔。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剛一走進門,爺爺就走過來幫我把書包放到椅子上。還親切的問我:“要喝果汁嗎?牛奶也有!哦,還有水果。你要吃什么就去拿!”我笑著對爺爺說:“哎呀!不用啦,爺爺您吃吧,我不想吃。”爺爺望了望我:“拿一個吧。”我沒辦法,只好說明天再來拿。見我都這么說了,爺爺便爽快的答應了。
爺爺,既嚴厲,又溫柔。嚴厲,是讓我不被鼓勵沖個昏了頭;溫柔,是讓我不放棄自己對人生的要求與目標。謝謝您,爺爺。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六
在宜興的鄉下,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雙眼睛中透出一些滄桑,雖已年老,卻身體強壯。他,就是我的爺爺!
童年。
我爺爺1949年出生,本名毛壽松,村里的鄰居都叫他“貓伢”,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都認為把小孩的小名起的稍微“賤”一點會好養活,可見當時的生存環境是多么的惡劣。由于當時正值新中國剛剛成立,是老百姓們最苦、最窮的時候。
有一次,爺爺家里的糧食實在不足,兄弟姐妹又多,他又是家里的老大,平時有點吃的就省給了弟弟妹妹們,他情愿自己餓著肚子,最后,被逼無奈,只能半夜偷偷的去挖別人地里的紅薯,土豆……可爺爺實屬不愿去做這樣的事,于是他的弟弟妹妹們負責出去“收糧食”了!幾個小時后,爺爺已經在家餓的.沒有力氣動彈了,就連蒼蠅站在他頭上,他也沒有絲毫力氣搖頭把它趕走,好在他的弟弟妹妹回來的及時,看到大哥餓成那般,趕緊把帶回來的紅薯和爺爺吃了起來,爺爺這才被救了回來。
還有一次,爺爺和幾個村上的孩子一起玩耍,可玩到一半,一個小男孩突然餓昏了過去,這樣的事在當時經常會發生,可見環境之險惡。
青年。
在一段艱苦的童年后,爺爺步入了青年,當時中國正需大規模冶煉鋼鐵、加強生產的時候,于是我的爺爺便加入其中。為了新中國,也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努力工作,可還是每個月都吃不飽,于是爺爺和他的工友偷了他們隊里的米,此事后來被隊長發現,可隊長卻沒有責怪,也許,是深有同感吧!
中年。
在奮斗的青年后,爺爺逐步走向了成熟,他帶著抱負和幾個弟兄一起來到了常州,當起了工地上的小老板,可日子仍然是不好過,有許多時候,爺爺只能一個人睡在工廠的地板上,他曾多次在夜中思考,規劃自己的未來。之后,爺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潘陽珍(我的奶奶),他倆一見鐘情,在1981年的初夏,生下了我的爸爸。爺爺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老年。
經過了許多事,遇到過許多挫折后,爺爺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他的兒子也順利地在結婚了,可就在,爺爺卻被醫院診斷出得了肺癌!天哪,這個消息對于家里所有人來說,無疑是一顆大鐵球落在了身上。可當時,我媽媽又懷上了現在正在寫作業的我,讓人無法接受!好在爺爺手術很成功,就在第一次化療時,可愛的我(毛鐸涵)出生了,當爺爺聽到醫生說媽媽生的是男孩時,虛弱的爺爺猛的站起來,像是一切疼痛都消失了一樣,快速的走到手術門前,等著他的孫子出來。之后,爺爺的病恢復的很好,康健的出院了。
現在,我的爺爺已經步入了老年,他和奶奶幾年前又從常州搬回了宜興鄉下,爺爺說鄉下空氣好,還可以種種田,養養雞鴨,就當是鍛煉身體,還能自給自足,是的,現在我的爺爺過的很平凡,但很充實,很快樂,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我愛我的爺爺!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七
搬家了,爸爸給我搭蚊帳時,搭好了鉆進去看了看,唯恐百密一疏,讓蚊子飛進來,然后讓我進去了,又四處看看有沒有蚊子飛進來。確認沒問題后,就回房休息了,半夜又覺得,會不會有點悶,要把我的房門打開了,把幾瓶風油精的蓋子打開。才轉身睡去,我總覺得這套動作,有點熟悉。哦,對了,小時候我爺爺就是這么做的。
我記得,我小時候在老家,是沒有蚊帳的,夏天睡覺時,不是被蚊子吵醒的就是被蚊子咬醒的(可憐的o血型),所以我爺爺每次總是仔細的檢查每一面墻,晚上只要我一喊“爺,蚊子!”我爺就會馬上打開燈,捂住我的眼,在房間里找蚊子,后來,我有蚊帳了,我爺除了檢查房間,還要檢查蚊帳。
記得小時候,我爺爺總是把我的衣服整整齊齊的放在房間里,而不是掛在房門上,他說一關門,好像就把我關在外面了似的,怪不得我爸每次把我的衣服丟到別的房間,又心里戚戚然得把衣服拿回來。小時候每逢周末,我都要去很遠的地方學畫畫班,(雖然現在也去,但比起以前近多了)總是六點半就要起床,爺爺基本上五點半就開始起床準備早餐和收拾畫畫用的工具。然后再送我去畫畫班上課,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精神和能力促使他每周末一直那么早起,整整持續了三年。
小時候電視里說小孩子要喝牛奶,于是就天天讓我喝,過段時間又說喝牛奶不好,就不讓我喝了,這樣反復了很多次,爺爺一直在這件事情上糾結,每次電視上播喝或者是不喝,爺爺都對自己曾經做過的做法后悔到要死。
我爺是個建筑工人,我經常在工廠里跑來跑去,用工廠里的砂紙磨鉛筆,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音,放學發現沒帶鑰匙,去廠里找我爺拿鑰匙,在我的印象里,我爺一直很寵我,所有事情都陪著我玩,要糖給糖,要冰棍給冰棍,我在幼兒園跑步摔傷了,他連夜去找校長。教我溜冰,自己差點摔倒,因為我愛吃烤紅薯,自己做了個烤紅薯的鍋。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八
我的爺爺是個可愛而又快樂的小老頭,你要是問他的年紀,他一定會告訴你才五十多一點,其實他少報了十歲;你要是說他的頭發沒有一根白發,他會告訴你他天生就很年輕,其實那是他定期到理發店染的結果。
我的爺爺非常勤勞,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除了做生意外還要做一家人的飯,當然他也非常喜歡做飯,每天總會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好吃的,要是我們說哪樣菜好吃,他就買很多回來,直到我們吃膩為止。然后再去換一種新的菜做給我們吃,把我和姐姐都養成了球形身材。有時候爺爺做生意外出進貨了,就是奶奶就給我們做飯吃,奶奶做的飯和爺爺做的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僅我們不愛吃,就連我家的小狗阿黃寧肯挨餓也不吃。呵呵,小狗比我們還有骨氣!
爺爺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所以沒有讀什么書,但是特別好學,而且是一學就會。我爺爺之前做過很多種生意,因此養成了遇到不懂的問題喜歡請教有經驗的人、或者查看專業書籍的習慣。爺爺目前經營的是雞場,大約有十多年了,從進貨,飼養,疾病防治各個環節都是爺爺一手操辦,家里的專業書籍一堆一堆的,只要每次出現了問題,他就會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因此爺爺的雞場經營得紅紅火火。
爺爺還特別喜歡開玩笑,經常會故意說錯一些字來讓我更正。比如他會把家里的"沙發"說成"沙扒",他會把"博士"說成"破士",他會把"別墅"說成"別處"我給他更正了他還是會那樣說,經常氣得我發暈。最氣人的事是: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我要爺爺幫我剝板栗,我說:"爺爺,可以幫我把板粟殼剝掉嗎?"只看到爺爺三下五除二就幫我把板栗殼剝開了,然后把板栗肉塞到他自己的嘴里,把殼還給了我,整個動作迅速連貫極了,氣得我干瞪眼。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你剛才不是要我剝板粟殼嗎?所以我把殼剝好了還給你呀!"哈哈,原來如此啊,爺爺真會逗人!
我有一個夢想:等我長大工作后掙上一大筆錢,請爺爺和奶奶去美國參觀那里的養雞場,引進他們那里的先進經驗,養出更多更好的雞。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九
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孩子靈魂的最深處。
——高爾基。
對我來說,生活里沒有爺爺的味道,就像失去了香氣的妖嬈的玫瑰——雖然依舊美麗,但卻不再完美。
小學的時候,喜歡一放學就去爺爺家吃飯,現在回想起來,爺爺做的飯其實并沒有那么美味,但那種溫馨卻一直在縈繞在我的記憶里。
“咚咚咚”,每次爺爺聽見用力的敲門聲,就知道我這個“壞蛋”登門了。爺爺給我開門的時候,我就躲在門后邊,等爺爺把門打開,我便一下子沖進爺爺懷里,用頭去拱爺爺鼓鼓的肚子,然后像塊牛皮糖一樣地掛在爺爺身上,讓他甩也甩不掉。每次吃飯的時候爺爺總會喝上二兩酒,不多也不少,就那么一小杯。爺爺喜歡邊喝酒邊看著我吞飯,然后摸摸我的頭,“使勁吃、使勁吃,慢點、慢點……”,他一邊說著一邊笑著,臉上的皺紋也堆在了一起,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每次去爺爺家,總會收到幾塊零花錢,雖然不多,但也夠我去買點自己喜歡的零食了。到爺爺家一放下書包,我便熟練地跑到爺爺身旁,對爺爺捻著手指,爺爺卻裝著不懂的樣子,“狡猾”的笑道:“你這是干什么啊?”。那時的我臉皮薄,一聽這話,就一直搖著爺爺的胳膊,撒嬌道:“不管,你知道,你就知道!”這時候,爺爺才會從兜里拿出一個又臟又破的小手絹,打開手絹,用干枯的手指從那些零錢中捻出幾張給我,又叮囑道:“別總是買些零食,對身體不好。”那時的我哪里還顧得上聽爺爺說話,蹦一個高、在爺爺如樹皮般枯槁的臉上吧唧一口就竄出去了,哪里還聽得見爺爺喊的“慢點,別著急……”
現在的我已經明白,爺爺的味道就是濃濃的愛的味道。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把幼稚典當給時間,換來了成熟,但他卻不滿足,還奪走了爺爺的健康和記憶力。
上了高中以后,發現爺爺似乎老了很多,走路不像以前那么快了,原來挺直的腰板也駝了起來,就連說話的聲音也弱了不少。至于記憶力更是衰退的一塌糊涂,不但分辨不出我們幾個孫子,甚至有時候連兒子兒媳也記不住。有次在街上二媽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笑著點了點頭,過后小聲問奶奶:“這是誰啊,我怎么不認識呢?”
開完運動會,想起好長時間沒去看爺爺了,便直奔爺爺家去。看到我,爺爺呆滯的眼光忽然發光了,看著我,一直沖著我笑。后來我知道,他已經把我當成大哥了,等到弄明白是我,就拍了拍我肩膀:“多大了?上大學了嗎?”我剛回答完,他又拍了拍我肩膀:“多大了?上大學了嗎?”這樣一連問了四五次。我端詳著爺爺飽經風霜的臉,心里百感交集。爺爺,我的爺爺!我那個走路呼呼如風,整天樂呵呵,就愛逗我玩,會給我做許多好吃的爺爺哪去了?我情不自禁的緊緊抱住了爺爺。
過了會,爺爺笑嘻嘻地跟奶奶捻了捻他干枯的手指,奶奶也裝糊涂:“干嘛啊?”爺爺有點不好意思:“快點,給孫子點零花錢。”奶奶便把那個破手絹扔給了爺爺。爺爺打開后把里邊的一卷零錢拿了出來,展開一張就搖搖頭“太少了”,又展開一張,還是搖了搖頭“太少了”,最后爺爺大氣的把手一揮:“要不給張紅的吧!”
爺爺,我的爺爺!即使記憶再怎么退化,你腦子里依然還記得給你的小孫子零花錢!想起奶奶說的,每次爺爺睡不著覺的時候,就跟奶奶念叨,說我是最有出息的,說我最聰明,又懂事,用奶奶的話說,我就是爺爺的眼珠子!我心里酸酸的,又感到甜甜的!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
謝謝您,爺爺!
在我的同齡人還依偎在父母的懷里撒嬌的時候,災難已經降臨到我的頭上。母親因病亡故,不久父親也因車禍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從此我只能和年已花甲的爺爺相依為命了。爺爺為能使我健康的成長強忍悲痛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照顧我、教育我。
還是讓我說一段故事把。
那是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外面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濃重的烏云直壓過來。不一會兒,天地間就豎起了無數的雨柱。我沒帶雨具怎么回家呢?我心里正嘀咕的時候放學的鐘聲響了,帶雨具的同學一個個離開了學校,沒帶雨具的同學,他們被父母一個個的接走了。爺爺年紀大了能來接我嗎?我真的犯難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起旋。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啊!爺爺是爺爺,我頓時高興起來。爺爺走到我的身邊,把雨傘遞給我蹲下身子,背起我一步一滑的往家里走去。我緊緊的貼在爺爺的脊背上。我突然發現爺爺的脊背是那樣的寬大、那樣的溫暖、那樣的堅實。我舒服的爬在這溫暖而堅實的脊背上,仿佛這脊背就是我的一切。我正想的出神,突然爺爺的腳下一滑,摔倒在地上,爺爺掙扎著爬起來,硬是沒讓我離開他那溫暖而堅實的脊背。看著爺爺這滿身的泥水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還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一年的冬天。一天傍晚的時候我在自家一個閑屋里玩火,不慎留下火種,晚上十點左右突然這房屋里燃起大火,爺爺發現火情。穿著單衣跑到大街上呼救。一時間火聲、人聲、水聲、鐵楸聲連成一片,火撲滅了鄉親們走了。爺爺瑟縮著來到屋里,看到我蜷縮在墻角,趕緊走過來摸著我的頭問:“怎么了?”我囁嚅著說:“爺爺火可能是我。”爺爺沒等我說完就說:“孩子你承認就是好孩子,人無論什么時候只要誠實知錯能改就永遠是一個受尊敬的人。
這就是我的.爺爺他就是這樣用他那溫暖而堅實的脊背扛起了我的一切。爺爺現在已經年以古稀,步履難行卻仍然照料我的一切。我這個未成年的孩子將怎么來報答爺爺的厚恩呢?我也只能深情的呼喚:謝謝您,爺爺。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一
爺爺常常給我講他的河。爺爺說,從前,他們家門前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清澈透底。爺爺和那河的感情很深,因為他每天的生活,從河開始,從河結束。
早上,爺爺便會挑著兩只木桶,到河里去挑水,一共挑兩次,水缸就滿了。挑完水后,爺爺,總要一口氣咕嘟咕嘟的喝上個半瓢水,水甜甜的,喝了之后,讓人神清氣爽。奶奶呢,就用那水,給一家人燒早飯。
爺爺的河越來越讓我記掛。然而只有在夢里,我才能見到爺爺的河。那樣的清,那樣的美,它一直向我招手。
讓我們與夢同行,攜水共進。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現實的世界里見到爺爺的河。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二
從小到大,爸爸和媽媽沒怎么陪我,陪我長大的是爺爺,但爺爺留在我記憶最深的是爺爺的那一雙手。
爺爺的手長十八厘米,寬九厘米,厚三厘米。爺爺的手指布著一些老繭,非常的粗糙,手上還有一道傷痕,據說是爺爺當年當兵打仗時被彈片掛傷的。
有一次,爺爺帶我去五舅公家里做客,那一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雨,路面濕滑,我好幾次差點摔倒,但爺爺的那一雙大手一直把我牽著。握著爺爺的那雙大手,我才在雨天里感受到一絲如陽光般的'溫暖。
還有一次,為了做一個模型,我需要用小刀將一塊十厘米的木頭切成一塊一塊的,再切的過程中,我一不小心把中指的肉切了一點下來,不要小看這一丁點,非常痛,那時我小,一直大哭大叫。爺爺找來藥敷在傷口上幫我止血,并且一直安慰我。握著爺爺的手,我慢慢地靜下來不再哭叫。
想起爺爺的手,我仿佛就看到了童年時代的幸福!
本文爺爺的手伴隨小作者渡過了幸福的童年時代,那是一雙能給我帶來溫暖的手,是一雙能給我帶來安慰的手。怎會記憶不深刻?文章語言雖然并不華麗,但卻極為準確生動,情感豐富而真實,讀來津津有味。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三
小時候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確實最質樸最踏實的。那時候我們兄妹三人的起居生活是由爺爺奶奶照顧的,生活的很簡單,每天不過就是兩頓飯,我記得早飯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每天早上都是重復的菜涼拌青椒,那青椒要是在夏天或者是秋天,我們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要是到冬天或者春天,就沒那么好的運氣可以吃到青椒了,除非有集市的日子,爺爺奶奶才會去買些青椒回來給我們吃,涼拌青椒的制作方法很簡單,把青椒剁碎了,里邊放點鹽巴和味精倒點醋,蘸著饅頭吃就可以了,現在寫著這篇作文回想起那涼拌青椒,都覺得嘴里有股爽爽的辣味,滿口生香,說實話我攙著流口水。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和爺爺奶奶圍坐在一個小桌子上津津有味的吃青椒蘸滿頭了。
我們的湯就是小米稀飯,那小米是爺爺用自己種的谷子去碾的,谷子的種類分很多種,爺爺根據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留下了最好的種子,的谷子品種很不錯,喝起來不像日常喝到的小米粥那樣渣渣的,爺爺的小米稀飯是用木炭火長時間的熬制的`,是最健康最營養的,每次爺爺喝完粥都會把碗添的干干凈凈的,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把自己的碗添的干干凈凈的,從離開家后我就再也喝過那么好喝的小米稀飯了,那里面有爺爺的味道。
十幾年過去了,我跟著媽媽去了城市城市生活,暑假有一次回家探望爺爺奶奶的機會,剛下車,我就遠遠地看見奶奶站在門口張望,她的樣子已經變了很多,拄著拐杖,搖搖晃晃人不停的顫抖,最嚴重的就是他那變得就像核桃皮一樣的臉。讓人看了心疼,我在想或許人上了年級都是這個樣子吧!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我到廚房去幫助爺爺奶奶擺飯,我還是以前那張小木桌上,同樣的放著一碟涼拌青椒,打開冒著熱氣的鍋蓋,鍋里依然熬著熱騰騰的黃的發亮的小米稀飯。十幾年過去了爺爺奶奶依然過著同樣的日子,靠著小米稀飯維持著生命,他們的生活是那么的簡單素樸,看著他們的日子我反而有點懷念自己的過去的生活,我不會從內心嫌棄爺爺奶奶蒸的那發黑的難以下咽的饅頭,吃起來硬硬的,干干的,我更希望可以像以前一樣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四
現在的那種味道卻再也無法聞到。
題記。
或許是從小在遠離家鄉的城市中長大的緣故吧,我不愛回家鄉,或許是看慣了城市的浮沉,也許是因為那地方的貧窮,不過我認為,是因為那里有種很特別的味道,很難聞,這聽起來似乎很荒謬,但對我來說這是我不回家鄉最好的理由。
老實說,一進村子,你就可以聞到一種很濃厚的牛糞味,但這并不是全部,如果你的嗅覺再好一點的話,卻可以聞到花香味。那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牛,所以我想才有牛糞味吧,而在周圍,卻看不到花的影子,滿山的黃土。
爺爺也是那個村子的一員,每天趕著牛去地里拉糞、種地,這當然也免不了沾上牛糞味,久而久之爺爺家就出現了一種味道,和牛糞味所不同的是,少了花朵的味道,卻有一種很潮濕的感覺,里面有著很濃的茶味。
爺爺有腿病,聽奶奶說,他這病有二十幾年了,吃了許多藥也不大好,后來聽別人說,多喝茶可以減輕腿的疼痛,于是爺爺信了。每天就讓奶奶給他泡上一杯茶,一喝就是十幾年,腿倒沒痊愈,只不過爺爺的身邊多了一把拐杖,屋子里多了一種茶味。
每到秋收季節,是農民最繁忙的時候,也是爺爺最頭疼的時候。因為腳病,他不能下地干活,于是叔叔伯伯們就幫爺爺收麥子。有時候我問爺爺,為什么你泡的'茶這么苦呢?爺爺沉默了一會兒,望了望天邊的那抹即將散去的朝霞說:茶苦入味啊!可是我卻嘗到了那種深入骨髓的苦。
后來的事,就是這幾年發生的了。爺爺和奶奶在爸爸和伯伯的勸說下,把那兩頭跟了他們幾年的牛賣了,養了一些雞,牛被收購者拉去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爺爺的不舍,于是家里少了那種很熟悉的味道。
再后來,爺爺的腿病又犯了,很厲害的,于是家人們就把爺爺送到了醫院。經過搶救,醫生說爺爺的腿病已不能痊愈,需要長期住院觀察,不然會有生命危險,可倔強的爺爺和奶奶回家了。回到家后,因找不到茶和奶奶吵了起來,奶奶說醫生不讓喝那東西了,于是爺爺再也沒提過。每天看著小雞滿院子的找蟲吃,看到爺爺突然蒼老了很多。
以后,爺爺看起來一天比一天蒼老,我想大概是因為茶和牛的緣故吧,牛是他的命,茶是他的命根。而現在這兩樣東西都沒有了。
最后的結局:家里再也聞不到茶和牛糞的味道了,有著新鮮的空氣。爺爺卻在一個晚上安詳的去世了!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五
記得那是初春的一個早晨,晨曦薄霧的清香混著一股大地泥土的濕潤氣息在我的鼻間繚繞,深吸一口氣,那沁人心脾的香味讓我心曠神怡。
踏進爺爺的臥室,一股子報紙的味道夾雜著墨味兒便撲面而來,我蹙起眉頭,連忙屏住呼吸,想要逃離這間臥室,卻在一瞥眼,看見被圍在報紙堆里的爺爺,他依舊穿著那一件綠色軍大衣,戴著一副老花鏡,神情專注地看著報紙。初春的陽光從窗戶斜射進來,淡淡的金輝撒在爺爺的身旁,我不由地想到了那個伏在案前看書的'老人——錢鐘書。我幾乎看癡了。
我轉而走向桌上的一張宣紙,一個個正楷小字赫然在宣紙上顯現,內容正是我們家的家族名字,那正正方方卻又沉郁頓挫的字體,讓我不禁佩服,我驚住了,只知道爺爺會寫手筆字,卻不知還寫得這么好,只以為是閑來消遣罷了。筆墨還未干,一股濃郁的墨香在我鼻間繚繞,和爺爺身上的墨味如出一徹。
我抬起頭,看向爺爺的目光不禁肅然起敬,濃濃的墨香夾著一股報紙味兒是那么濃厚,我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那股味道在我的心間繚繞,我的每一寸皮膚,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無盡的索取著。
我的心猛然平靜,在這紙墨香味中,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學者對知識的汲取與藝術的向往,是那樣純粹啊!
爺爺的味道,至今印在我的腦海中,那股紙墨香,也總是鞭策著我不要停止對知識的索取。
爺爺的地初三(實用16篇)篇十六
水鄉紹興,悠久的水鄉文化陶冶著我的情操,而我家的家風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的人格,我的人生。
我的爺爺是一位農民,他的一生都在地里干活。炎炎夏日,猛烈的陽光下將樹葉曬得萎蔫,在田野中我總能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他仍在地里為樹澆水施肥,他對于種地,沒有絲毫懈怠過。他是個偉大的農民。
小時候,我住在爺爺家,晚上是爺爺唯一的閑暇時光,在吃飯的時候,他總是樂呵呵地看著我,那目光像看向是心肝寶貝一樣,他總是向我闡明一個個簡單又深奧的道理,他也常常鼓勵我要自信,面對任何事情都不要膽怯,我總是點點頭,低頭吃飯。
有一天,我在吃晚餐上談及不勞而獲時,爺爺沉默了,下一刻他便嚴肅地盯著我說,做人做事就像種地,你種下多少就收獲多少,種地要勤懇,這樣才有好的收成,做人做事更要勤懇,這樣才有未來。當時正在嬉笑的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我之前從未見過爺爺這般嚴肅的面孔,雖然在一旁的奶奶替我解了圍,恢復了晚餐的氣氛,但是那番話便隨著那張嚴肅的面孔深深烙印與我心中,揮之不去,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在初二期末考試前一周,每天的作業量大幅增加,作業難度也呈飛躍式的增加,使得我做作業時間大大延長,休息時間大大縮短,回家作業除了一些必交作業,還多了些可有可無的,不必上交但要完成的作業。我的內心比較掙扎,大部分同學選擇放棄不必交的作業,但當我也想要放棄時,當年那張嚴肅的面孔,那番簡單卻又深奧的話令我幡然悔悟,我選擇了堅持完成,我想起了烈日下田地里那個熟悉的身體……在一周后,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優異成績,我高興得笑了,爺爺也笑得合不攏嘴,像看到地里的果樹被果實壓彎枝條。
做人做事,勤勤懇懇,這是一個樸實農民的感悟,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它如一陣風吹拂過我的心靈,吹去我心靈的污垢,它也悄悄地改變了我的成長軌跡,使我能越走越遠。
家風,是人成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