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總結是在實習期間對所做工作的總結及對實習過程的反思與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實習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在寫實習總結時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一
在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的在學校課本上和知識里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夠得到巨大的鍛煉的,我也相信我會做好這一切的,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才會將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中我相信我會繼續不斷的做好的。通過實習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了,這一次實習是給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財富,相信我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繼續做好的!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二
早上十點鐘我們來到南京東郊湯山鎮湖山地區并于火石峰集合。首先老師讓我們調整羅盤,當地的磁偏角為4,并教會我們怎樣使用羅盤一級巖層表面不平整時怎樣樣量巖層的產狀。
我們徒步走上山去,看到了背斜、向斜、褶皺。通過現場觀察回歸課本,對地質構造現象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到背斜巖層向上彎曲,兩側巖層相背傾斜,核心巖層時代較老,兩側依次變新并對稱分布,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兩側巖層相向傾斜,核心巖層時代較新,兩側依次變老并對稱分布。背斜,向斜是褶皺的兩個基本類型,褶皺就是多個連續的背斜,向斜。老師還給我們講了一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在野外為了識別褶皺,我們一般可沿垂直于巖層的走向進行觀察,首先根據巖層是否對稱重復,判斷褶皺是否存在,然后對比褶皺核部和兩翼的巖層的新老關系,判斷褶皺是向斜還是背斜,最后根據兩翼巖層的產狀,判斷褶皺是直立的、傾斜的,還是倒轉的。通過觀察和聆聽老師講解,我們對地質構造現象有了更深的認識。
通過老師的介紹,研究寧鎮山脈湖山地區已有多年的歷史,早在李四光時代,現在有日本的小野家族,該地區的地質構造為三山夾兩谷地貌,低山丘陵。我們實習路線由北向南前進,地質年代越來越新,通過沿途學習,我們看見第一個巖層為老虎洞組(c11),老虎洞組的演示成分為白云巖,表面有刀砍裝溶溝,俗稱刀砍紋,為灰色、淺灰色結晶白云巖,致密,較堅硬,遇酸僅微起泡,風化面有刀砍狀溶溝。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紅色、燧石結核,呈透鏡體或團塊狀,產不規則石柱珊瑚等化石。
接下來是黃龍組(c2h),但只有很少的一塊巖石。黃龍組與船山組假整合接觸,黃龍組底部有白云巖礫巖,礫塊半棱角、半滾圓狀到不規則狀,直徑3~5cm為主,由方解石膠結,其晶粒達1cm以上,厚約5m。
黃龍組下部為白色微晶灰巖,斑塊巨粒結晶灰巖,晶??纱诌_0、1~1cm,厚約5m。
黃龍組主體部分為灰白色略顯肉紅色微晶生物屑灰巖為主夾生物屑灰巖、砂屑灰巖,厚層到塊狀,層理不清,僅能根據縫合線構造來判斷其層面產狀。產布克小紡錘蟲筳、筒形紡錘蟲筳、刺毛螅、莫斯科唱貝、滿蘇分喙石燕、犬齒珊瑚,厚度約55m。
在此之后我們看到了河州組(c1h),和州組厚度為5m,與老虎洞組假整合接觸。為灰x泥質及白云質微晶灰巖,含少量生物碎屑??梢娫仙汉?、貴州珊瑚、巨長身貝、不規則石柱珊瑚、輪狀軸管珊瑚等化石。
在河州組不遠處為高驪山組(c1g),但我們所看到的高驪山組覆蓋,呈溝狀分布,縱深2m左右,厚度約36m,假整合于金陵組之上,金陵組頂面顏色發紅,有鐵錳質薄層堆積。下部為灰白色、深灰色、紫紅色頁巖夾夾薄層砂巖,含灰褐色泥質生物碎屑微晶灰巖透鏡體,見腕足類化石碎片。中部為灰x石英砂巖、粉砂巖夾數層灰紫色、灰綠色、灰色頁巖。上部為灰白色、灰綠色、紫紅色及灰黑色粘土質及粉質頁巖,夾少量薄層砂巖。金陵組(c1j)厚約6m,與五通組假整合接觸。為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巖,厚層狀,生物碎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莖及腕足類碎片,含有機質及泥質成分較高,底部有一層鐵質粉砂巖與五通組接觸。盛產假烏拉珊瑚、笛管珊瑚,始分喙石燕、金陵穹房貝等化石。
隨后張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一處平緩的山坡,山坡側面為明顯的背斜構造,是湯侖復式背斜,北翼較陡,南翼緩,層次清晰,此為五通組(d3w),巖石主要成分為石英砂巖,五通組厚約150m,可分為四部分:底部為為灰白色石英礫巖、石英砂巖,厚層狀,層次清楚。石英礫巖有三層以上,礫巖成分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淺色具紋理之硅質巖等,滾圓或半滾圓狀,礫徑1~3cm為主。礫石可排列成單向斜層理。下部為灰白色石英砂巖,厚層狀,間夾粉砂巖薄層。砂巖中石英含量可達95%以上,硅質膠結,具縫合線構造,具單向斜層理。上部為黃褐色砂巖、粉砂巖,夾有較多的灰白色粘土巖及灰黑色碳質頁巖,局部夾扁豆體狀薄層赤鐵礦。在灰黑色頁巖及灰x砂巖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亞鱗木、楔葉木等化石。頂部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巖,縫合線構造非常發育。
我們還看到了斷層,了解到斷層是巖石受力發生斷裂,斷裂面兩側巖石存在明顯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的規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可達上千公里,向下可切穿地殼,常由許多斷層組成,稱為斷裂帶﹔小者可見于手標本。幾何要素,斷層由斷層面和斷盤組成。斷層面是巖石沿之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簡稱斷面,可以是一個單一的面,也可以是一個有一定寬度的帶。斷層面與地面的交線稱為斷層線。斷盤指斷層面兩側的巖塊。位于斷層面之上的一盤稱為上盤,斷層面之下的一盤稱為下盤。如斷層面直立,則按其相對于斷層走向的方位來描述。
斷層是地殼上部構造層次脆性剪切變形的典型產物。有的大斷層向深處其傾角逐漸變緩,使斷層面成凹面向上的彎曲,其剖面似鏟形或犁形,稱鏟狀斷層或犁式斷層。在地殼深處的韌性變形域,相當于斷層的兩盤作相對剪切位移的變形帶稱為韌性剪切帶。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野外如何識別斷層,確定斷層面的產狀,判斷斷層的運動性質,測定其兩盤相對位移的距離,分析斷層形成的時代及活動歷史。常見的識別斷層及其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的標志有﹕地質體的不連續。地層﹑巖脈和礦脈等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斷或錯開,表明斷層的存在,并可求其斷距。地層的重復或缺失。走向斷層常見的一種效應。結合地層與斷層兩者產狀的關系,可以判斷是正斷層還是逆斷層。一般正斷層造成垂向上的地層缺失,逆斷層造成垂向上的地層重復。擦痕是斷層面上兩盤巖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跡。斷層面有時被磨光,并附有鐵質或硅質的薄膜,光滑如鏡,稱為摩擦鏡面。其上的平行細紋指示了兩盤相對運動的方向。斷層面上生長的石英或方解石纖維狀晶體,貌似擦痕,稱為擦抹晶體。它們是在斷層運動過程中平行運動方向生長的晶體,纖維方向代表了斷盤相對位移的方向。牽引構造。斷層運動時斷層近旁巖塊受到拖曳造成的巖層局部彎曲,或巖層由塑性變形進一步發展而破裂成斷層時留下的弧形彎曲?;⌒瓮钩龅姆较虼篌w指示所在盤的相對運動方向。斷層巖。斷層帶中因斷層動力作用被搓碎﹑研磨而改造的巖石。有斷層角礫巖﹑碎裂巖及斷層泥等,是脆性變形的產物,常見于一般斷層中。糜棱巖是另一種常見于大斷層帶中的巖石,它是深處韌性剪切變形的產物(見韌性剪切帶)。此外,地貌現象(斷層崖﹑錯斷山脊﹑水系突然改向等)也有助于識別斷層,尤其是活動斷層。
在湖山地區的考察實習在忙碌中結束,下午我們來到了位于珠江路上的南京地質博物館,博物館的門外存放著幾塊大的巖石。老師就在外面給我們講了一些關于礦物巖石的基本知識,讓我們對他們有個大概的了解。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三
20____年7月9日20____年7月14日,我們在興文石海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這一次實習其內容是:
土木工程上在野外地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鑒別和觀察常見演示,礦物特性及工程性質。
理解掌握地層年代和巖性的特性。
掌握斷層的類型及野外識別的特征。
掌握褶皺的野外識別。
熟練的使用羅盤,和巖層產狀三要素的測定。
觀察常見的地址現象,地下水的補給,運動,排泄規律。
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學》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在通往公路沿線所見地貌類型較多,主要是以巖溶地貌,和重力地貌為主。興文石海位于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偯娣e126.4平方公里,地址構造是川南褶皺帶東西構造體系,位于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鎮雄穹隆構造之北,珙長背斜東段末端,區內斷裂,褶皺極為發育,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其次為近南北向,東西向。
興文石海構造間歇性隆起較強,喀斯特發育與地貌形態的塑造明顯受新構造活動控制,縣境中部出露地層較老,向南、北兩側則較新。從老至新,分布地層有8個系27個組群。該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古老,巖石類型多樣,礦產豐富。在內、外營力的共同雕塑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特別是興文的碳酸鹽巖分布十分廣泛,三疊系、二疊系、奧陶系地層皆有大量出露,而且其結構、成分各不相同。
礦物,化石標本:
在區內的化石標本極為豐富,出土的有三葉蟲,貴州龍。珊瑚,海百合動植物化石。砂巖,石英砂巖,磷氯鉛礦,褐鐵礦等礦物。本區表現為一個向上變淺碳酸巖沉積,之后逐漸抬升,從而遭受剝蝕,導致地層缺失,中二疊級晚期到二疊紀,逐漸過渡到三疊紀碳酸鹽沉積,中三疊紀世末的抬升是本區進入陸相盆地發展階段,此時動植物的化石最為豐富。侏羅紀主要以河流湖泊為主,之后造山運動使本區褶皺變形,喜馬拉雅運動本區強烈抬升。在這個過程中地殼的運動,是本區內的大量的動植物被掩埋在地下。并以最終形成種類繁多的礦物。這些礦物,化石標本在興文地址博物館內可以見到。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四
實習目的:
工程地質實習是港航專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實習實踐教學和課堂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的能力。
實習任務:
1、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系現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解礦物和巖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判斷能力,加深對其認識。
3、運用自己所觀察到的具體的實際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加深對地質學習的系統理解。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實習時間:
20__年4月23日。
實習地點:
南京市湯山地區。
南京地質博物館(各類礦物、巖石等)。
實習路線:
文天學院陡山北坡采石公路剖面(火石峰背斜)小鐵路人工剖面南京地質博物館文天學院。
二、習地區地質概況。
1、地層巖性(部分)。
青龍群(t1+2q)。
厚度約500m,與__組整合接觸。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稱為下青龍組(t1x),可分為三部分:
下部為黃綠色頁巖、泥巖,夾薄層微晶灰巖,產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為灰色薄層微晶灰巖與黃綠色頁巖,黃褐色泥巖互層,層理清晰,產佛來明菊石等。
上部為灰色中厚層、薄層微晶灰巖夾黃褐色泥質微晶灰巖、鈣質頁巖及薄層瘤狀微晶灰巖、微晶礫屑灰巖。
頂部為厚層微晶灰巖,被覆蓋,在死虎巖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層灰巖中,縫合線構造均很發育。
青龍群上部稱為上青龍組(t2s),厚度約300m。剖面在死虎巖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為三部分:
下部為灰色中薄層微晶灰巖,泥質微晶灰巖夾紫紅色泥質微晶灰巖及瘤狀灰巖數層(4~7層),產多瑙菊石、荷蘭菊石等化石。
中部為灰色中薄層微晶灰巖,蠕蟲構造及其發育。
上部為灰__中層泥質微晶灰巖夾厚層及薄層微晶灰巖。
頂部為紋層狀白云質灰巖。
在各層灰巖中縫合線構造極其發育。
2、地形地貌。
湖山地區位于南京城東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組成,走向北北東。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勢較高,包括黃龍山、團山、紗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341、8m。南列山簡稱湯山,主峰海拔292、3m,的猿人洞(葫蘆洞)和雷公洞(裂隙式溶洞)即發育于南列山。三列山之間是兩個縱向次生谷地,北側湖山谷地是龍潭煤系地層經地表水侵蝕形成,南側谷地是志留紀高家邊組頁巖被剝蝕而成。湖山次生谷地兩側的谷坡上,發育有二級階地。第一級階地海拔4060m,即農田、煤礦所在地,二級階地海拔6070m,主要為殘積、坡積之碎石,夾少量沖積成因的粉砂質粘土。
3、地質構造。
湯山位于青龍山湯山侖山復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軸在這一帶昂起,構成一個短軸穹隆狀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奧陶系地層。背斜北翼陡,南翼緩,西端向西傾伏,東端向東傾伏。湯山背斜北翼發育有次一級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向斜構成中列山主體,向斜南翼陡,地層傾角常達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轉,北翼傾角25~35,向斜軸面向南傾斜。陡山頂為向斜核部,現采場平臺仍可見部分向斜核部地層(棲霞組)出露。背斜緊靠向斜北側,嚴格與向斜平行展布,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層傾角緩,北翼地層傾角陡,通常為80~90,背斜軸面南傾。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沖溝西側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層為五通組。從地貌發展階段看,該區域剝蝕作用進行得相當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現象比較普遍。實習區域斷裂構造出露也較清楚。橫向平移斷層、正斷層以及縱向的逆斷層相當發育,陡南逆沖斷層、陡西平移正斷層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壘構造出露都很清楚。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線,可以觀察位于背斜南翼近核部位置順層侵入的閃長玢巖出露,為燕山早期的產物。
4、其他地質現象。
實習路線沿途還可見滑坡、重力折曲、風化分帶、巖溶等地質現象,可拍攝照片或繪制信手剖面圖。
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為上升泉。
5、地殼運動與地質發展簡史(部分)。
寧鎮地區是下揚子斷裂拗陷帶的東段。從震旦紀到早古生代末,這里地殼比較穩定,運動緩和,只有多次輕度的升降;整個環境是淺海,堆積了厚度3000余米的石灰巖、白云巖、頁巖、砂巖地層,化石豐富。有時有硅質物供應,在震旦、寒武、奧陶及志留系等地層均或多或少出現過薄層的硅質巖或燧石結核(后者在碳酸鹽地層中)。志留紀末期,華南發生了強烈的加里東運動,本區受到深刻的影響,海水退卻,成為陸地,接受剝蝕。早中泥盆世的沉積物很不發育。到晚泥盆世初在準平原化的條件下,開始堆積了平原型河流沉積,隨著出現了大型的湖泊沉積。這就是上泥盆統的石英砂巖和頁巖地層。局部地區堆積了薄薄的赤鐵礦層。早石炭世,本區處于海陸交互地帶,海水時進時退,堆積了具有濱岸沉積特征的下石炭統的灰巖、頁巖、砂巖。從中石炭到早二迭世,本區地殼穩定而緩慢的持續下沉,在沉陷得到沉積物補償的條件下,堆積了淺海的碳酸鹽沉積,這時氣候溫暖,海中生物繁盛,化石豐富。從遠處周期性地運來的硅質物質,它成為薄層硅質巖或燧石結核形式堆積下來。在早二迭世末期還堆積了含錳磷的沉積物,這就是下二迭統孤峰組,在局部地方有開采價值。早晚二迭世之交,地殼有一度重要的上升、隆起過程,稱為東吳運動,使本區海水退卻,成為濱海沼澤環境,從而堆積了上二迭統的含煤地層,這就是龍潭煤系地層。東吳運動畢竟還是短暫的,到二迭世后期,海水復行侵入,直到中三迭世后期為止,本區又堆積了淺海特征的上二迭統__組,下、中三迭統青龍群。青龍群沉積過程中,整個下揚子拗陷已經有明顯的收縮,海水逐漸變淺,青龍群的頂部出現了在海灣、瀉湖環境下形成的石膏沉積。青龍群沉積完畢以后,本區發生了印支運動的第一幕,這是地殼運動性質的一次突變,有古生代以來長期的升降運動性質轉化為褶皺的性質,青龍群以及以前的老地層全部參加到褶皺中,形成了寧鎮山脈的雛形。整個下揚子的山脈淮陽山脈也是因為這一運動而奠定輪廓,地質上稱這一運動為淮陽運動,在寧鎮地區稱為金子運動。由于金子運動結束了下揚子地帶長期海侵的歷史,使之成為陸地。在金子運動形成的山間盆地中堆積了中、上三迭統的黃馬青群沉積,它與青龍群在許多地方是明顯的不整合接觸關系,它的底部普遍堆積有數十米到一二百米厚的碳酸鹽質角礫巖。黃馬青群堆積的晚期,氣候由干熱轉為濕熱,地勢變為比較平坦,在局部地方形成含煤沉積,這就是黃馬青群上部局部出現的范家場組含煤地層。此后,地殼運動再次劇烈進行,使包括上三迭統在內的所有地層褶。這次地殼運動是金子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屬于印支運動的第二幕,稱為南象運動。在南象運動的作用下,寧鎮山脈的格架全面完成。地貌上是山脈和山間盆地相交織。在山間盆地中堆積了下、中侏羅統的象山群砂巖、頁巖沉積,其底部是河流沉積,中上部過渡為湖泊沉積,局部地點有煤的形成。象山群與下伏地層在許多地方都是明顯的不整合接觸,如棲霞山附近的南象山,它不整合地蓋在下二迭統棲霞組之上,有的地方,如西崗附近它不整合地蓋在中、上三迭統黃馬青群之上。
象山沉積以后直至白堊紀末期,這里地殼運動頻繁,主要形式是差異性質的斷塊運動。斷裂極其發育,沿斷裂的垂直位移量很大,在斷裂下落的部位形成盆地,堆積了很厚的上侏羅統到白堊系的洪積與河湖沉積,形成很厚的礫巖、砂巖和頁巖。同時,由于斷裂切割相當深,地殼深處的巖漿沿斷裂帶上升、侵入和噴出,因而陸相地層中同時產出很多的中酸性的火山熔巖、凝灰巖。此外,大量的中酸入巖也侵入到前第三系地層中。侏羅紀、白堊紀是本區巖漿活動__時期,形成了內生金屬礦床,如棲霞山大型鉛鋅礦,湯山附近的銅礦等。
侏羅紀到白堊紀的地殼運動統稱為燕山運動。相應的地層之間出現了不整合接觸關系,但地層的褶皺比較緩和而開闊。
第三紀以來,地殼仍有大幅度的差異升降,在內陸盆地中堆積了厚度很大的陸相礫巖、砂巖、頁巖地層。第三系的一些層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層和找油對象。由于地殼運動和緩、微弱,第三系地層產狀極其平緩。但第三紀末期第四紀初期,發生了一些重要的斷裂,它切割到地殼深部,有的甚至與某些深達上地幔的斷裂相溝通,使深部的玄武質巖漿上升、噴溢,形成了南京附近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噴發及玄武巖層的堆積,例江寧方山和六合方山都保存了較好的火山地形。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五
土木建筑學院20xx級工程地質實習是在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7月5日,其20xx級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同學都需參加,土木工程專業十個班每班都配有一名實習老師。我所在的是土木xx班,我們班共36人,共分為六組,有組長一名,組員五名。
1)能夠理解基本的地質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質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學》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將理論和實際結合。
2)通過實習能夠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對地質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3)能夠培養我們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的土木工程專業之間的聯系。
3、實習地區地質地理概況。
實習地區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內,恰好在我國南北地理,地質分界線上。其地質特征雖屬華北類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資源豐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層動物化石—“淮南蟲”的發現而蜚聲海內外,引起國內外地質界的重視。因而地質研究程度較高,資料也很豐富,為認識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實習地區處于北緯32度40分,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度,年平均降雨量969毫升,屬于大陸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淮河以南為丘陵山區,八公、舜耕、上窯“三山鼎力”,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為八公山區的白鶚山,海拔242米?;春右员睘辄S淮海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20-40米。
二、實習基本要求。
1)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識別沉積巖和變質巖,識別簡單的構造現象,能對一般的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對實習中所見到的各種現象要現場做好原始記錄。
3)每天結束實習后,要及時總結,做好實習日記。
4)實習結束后,按要求認真編寫實習報告。
三、實習基本內容。
1、巖石礦物的野外識別。
1)巖石類型的鑒別:首先根據野外巖石的產狀判斷巖石屬于的大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然后再從巖石的顏色、礦物成分、含量等具體確定巖石的具體名稱,注意使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助鑒別巖石,如放大鏡、小刀、稀鹽酸等。觀察時,首先要用地質錘敲開巖石的新鮮面再進行其它工作,否則其風化表面會使觀察產生錯誤的認識。一般放大鏡可將巖石中的細小礦物顆粒放大10倍,能夠觀察其成分、結構等,用稀鹽酸可以區別方解石與其它礦物。
實地觀察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巖石的顏色,對巖石顏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說,巖漿巖和變質巖的顏色往往與其暗色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等,它們都是含有的硅酸鹽礦物)含量有關。含量愈高,顏色愈深。因此在觀察巖漿巖,變質巖的過程中,對顏色的正確描述有助于巖石類型的識別。而沉積巖中,深色巖層系因其富含有機質所致,如淮南地區石炭,二疊系含煤巖層多為灰、深灰色。而常見于巖漿巖、變質巖中的暗色礦物極易風化分解,難以出現在沉積巖中。紅色沉積巖層多含有,是氧化、干燥條件下的產物,接下來利用手中的工具觀察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現象。另外在沉積巖中,還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觀察。
2)巖石的結構類型識別:注意觀察巖體中結構面(裂隙面、斷層面、巖層層面等)發育的情況,包括發育方位、密度、延伸情況、充填。由此確定巖體是屬于以下哪一類型:
a、整體塊狀結構。
b、層狀結構。
c、碎裂結構。
d、散體結構。
2、常見堆積物類型及其工程地質特征。
首先觀察堆積物所處的位置特征,然后結合堆積物的組成,顆粒大小、顆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巖的關系等判斷是屬于哪種堆積物(殘積物、洪積物、沖積物、坡積物等)。
3、常見地質構造類型(斷層、裂隙)。
1)會利用羅盤,測量巖層的特性,如巖層傾向、傾角和走向。
2)根據實習老師的指導,觀察斷層兩側地層產狀的變化、地層移動方向、斷層面的特征,并由此判斷斷層的性質。
3)結合地形地質圖,觀察地層彎曲變化情況、核部地層、兩翼地層、樞紐產狀、軸面產狀。并由此判斷褶皺的類型:水平褶皺、傾伏褶皺、直立褶皺、倒轉褶皺。
4、常見地貌類型及場地工程地質特征。
根據實習老師的指導,觀察地貌類型(河流地貌、山嶺地貌、巖溶地貌等);根據場地平整情況、巖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質、土的類型以及分布情況、場地周圍地形復雜程度等初步判斷場地的工程地質復雜程度。
5、各種地質作用。
1)河流的側蝕作用--注意觀察側蝕方向和建筑物位置的關系。
2)滑坡--注意觀察滑坡附近地形特征,滑坡體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
3)巖溶--注意觀察和描述巖溶的形態特征、巖溶發育和巖石性質、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的關系。
四、實習的內容與安排。
1)周一上午8點在北2101教室舉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動員大會,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實習內容。
首先,周二早上8點在羅山油庫站集合,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觀察各類巖石,了解巖性、地層接觸關系、巖體結構類型、風化作用。
然后,周三早上8點淮南礦業集團門口集合,到洞山實習。了解地層、巖性、地形地貌、差異風化、地層倒轉。
再次,周四在校園觀察地板磚,墻上裝飾材料,選出三大巖性的代表性巖石,拍好照片、注明地點、編寫實習報告。
最后,周五計劃早上7:30在北校區大門口準時出發去八公山、茅仙洞,考察邊坡穩定性、河流沖蝕作用。但由于天氣原因,計劃取消。
周六,周日編寫實習報告。
2)實習第一站----羅山。
7月2日早上8點我們到達工程地質實習的第一站——羅山。首先我們在羅山山腳看到的是一塊紫紅色的巖石,在聽了實習老師介紹后,才明白這塊巖石居然是三疊紀的紫紅色中粒砂巖,命名為“劉家溝組巖”,如下圖所示。仔細觀察劉家溝組巖,發現其表面有黑色的泥皮構造,代表著河流沉積,巖石厚度為1m到2m;劉家溝組巖石具有槽狀交錯層理,由流水造成的切割面可判斷巖石新老關系,從而可以判斷巖石是正常地層還是倒轉地層。而我們觀察到的下圖所示的巖石便是倒轉巖石。
通過實習老師講解使我們認識到到舜耕山是一座無根山,由于地球板塊運動平推而來,因此存在地質斷層。
為了測量此塊巖層產狀,我們學會了使用羅盤。
a)磁偏角的校正。
b)定向與定位。
最后測得該巖層的傾向330°,傾角63°,走向244°。
告別第一塊巖石,我們繼續向山頂走去,不知不覺走到了羅山油庫圍墻外,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白云巖,巖體的表面有許多刀砍狀的條紋,實習老師告訴我們這些條紋是巖體的風化表面,風化表面越細密,說明巖體中的鈣離子被鎂離子取代的越多。
而白云巖是含有雜質的,巖石的強度就與其所含的雜質成分有關,若雜質為泥質,泥質的含量越高,巖體的強度越低;若雜質為碳酸鹽,則碳酸鹽的含量越高,巖體的強度越高,如圖所示。
稍作休息我們便繼續向山上走,終于爬上了山頂,有一種開闊的感覺,在山頂實習老師給我們講解的羅盤的使用技巧,然后便開始下山。下山的路很陡,老師讓我們拿出羅盤測一下傾角是多少,出乎我們的意料的是,目測有60到70度很陡的坡實際上只有17度的傾角。這讓我不禁想到其實很多事情,我們的經驗和眼睛看到的現象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必須拿出科學的依據來才行。
3)實習第二站----洞山。
第一站觀測的巖石是奧陶系馬家溝組巖,經實習老師介紹,我們觀察到巖石厚度大于2米,如圖所示。
該巖石是奧陶系馬家溝灰巖,是整體狀、層狀巖體,細細觀測,發現奧陶系馬家溝組巖是倒轉巖體。接下來,我們拿出羅盤,各小組散開測巖石的傾向和傾角,我們這組測得的巖石傾向是350°,傾角是40°。在測傾向和傾角時要注意觀測的地方一定要是巖體的層面,巖石的層面是在沉積過程中由于環境變換造成的巖石變質。而我們觀測的巖石可以看到明顯滑動的方解石擦痕。
繼續向上走,我們遇到了二疊紀石盒子組巖,肖縣組巖,賈汪古組巖,土壩子組巖,崮山組巖。經老師的講解和我們自己的觀測,我們了解到肖縣組巖是中厚層狀巖石,由白云巖和灰巖交替組成;賈汪古組巖以泥巖和頁巖為主,而泥巖是隔水層。
接下來遇到的巖石便是崮山組巖了,崮山組巖是由泥質白云巖和鮞狀灰巖組成,鮞狀灰巖位于崮山組巖的底部。向上走一段路便是葛萬藻化石與徐莊組巖,徐莊組巖是由純凈的灰巖位于頂部,而砂巖是位于中部組成。
經我們細細觀測,眼前的肖縣組巖石中有細小的晶瑩顆粒,老師說這個巖石是蜂窩狀白云巖,而它的本質便是不規則石英條帶,而肉眼看不到的石英結晶稱為碎石。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集三葉蟲化石,由于風化作用以及人類活動,頁巖特別易碎,用手就可以掰開,這為我們找化石提供了便利,幾乎每塊頁巖里都有距今5。7億年前的三葉蟲。很興奮,感覺好像親自經歷了5。7億年前的一些事,雖然身上全是泥巴,也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是我們依舊很開心。
4)實習第三站----校本部。
首先,我們來到了校本部的第一個觀測點---新教大廳。在大廳柱子上,看到了石灰巖,淺黃色可能是輕微大理石褪色所致。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化石,由于此類化石是劃分石炭、二疊紀的重要化石,因此這種石材的科學價值遠高于它的應用價值。大廳地板為閃長花崗巖,其含有角閃石、黑云母、長石等。還有一種俗稱“中國紅”的堿性長石花崗巖,其強度高,抗壓強度在160mpa~180mpa。
第二個觀測點為新教廣場上六根漢白玉石柱,因為其美觀、大方且不易打磨,實習老師說其價格非常昂貴。接著看到了灰巖塊,在其上可以看到許多樹枝、樹葉的化石,如圖所示。
此塊巖石由溶洞中長成,故又被稱為石鐘。如下圖所示。
校本部南門是有白云巖砌成的,我們主要是根據它的顏色、硬度以及與鹽酸的反應來判斷的。用一個小刀輕輕的刮巖石表面就可以看到有白色出現,其實這是由于巖石的硬度小,被刮成粉末而呈現的顏色。如果在巖石上滴加幾滴鹽酸就會發現會有氣泡冒出,此外,我們還認識了灰巖等。
五、實習體會。
通過工程地質學的實習,使我們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這門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一層,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巖石的層理、結構構造,學會測量巖石的產狀。實習期間,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和認識了實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
地質實習還對我們的意志有所磨練,雖然烈日當頭,但是我們還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勝利地完成了實習的各項工作。這期間我們曾經揮汗如雨,但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一個人退縮。
最后我想對我們的實習老師說聲感謝,謝謝他不顧酷熱和我們一起爬山,看各種現象,向我們解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真誠的感謝他們。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六
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的能力。使我們了解工程建設中的工程地質現象和問題,以及這些現象和問題對工程建筑設計、施工和使用個階段的影響,并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質條件;了解各種工程地質勘測要求和方法,布置勘察任務,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決設計和施工中的問題。
老師在課堂上已經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地質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平面的、抽象的,我們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親自去觀察這些現象,通過實踐,知識才變得具體了。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七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臥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后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巖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了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心得體會: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后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八
我是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2012年畢業于桂林工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專業,畢業后就職于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地勘院物化探項目組,工程地質實習總結。到2012年7月工作已滿一年,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參加的工程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二、對專業知識的提高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參加工作的體會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總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四、對公司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質量的提高靠工人的總體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能夠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工和管理人員是公司的重點。
過去的工作中,在領導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工作,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學習、克服缺點,力爭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為適應單位發展的新形勢,今后還需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勤奮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成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九
我是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20____年畢業于桂林工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專業,畢業后就職于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地勘院物化探項目組,工程地質實習總結。到20____年7月工作已滿一年,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參加的工程。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二、對專業知識的提高。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參加工作的體會。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四、對公司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矗質量的提高靠工人的總體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能夠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工和管理人員是公司的重點。
過去的工作中,在領導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工作,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學習、克服缺點,力爭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為適應單位發展的新形勢,今后還需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勤奮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成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新。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臥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臥虎山水庫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贊。三條大川經仲宮鎮并渡口村匯入臥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于臥虎山、黃花山之間,筑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臥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戶于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臥虎山水庫這里,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臥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鐘廷瑛在《詠臥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彼畮齑髩文鲜孜鱾龋瑸辄S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余,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筑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峰”,俗稱“瓢葫蘆峰”。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于此避水,將瓢忘在這里,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臥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里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二)羅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巖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并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于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界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后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三)斷層及其形成原因。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厘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一
二、實習地點:
1、實體模型參觀——模型室。
2、實際工程參觀——京娘湖(口上水庫)。
三、實習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水利建設的程序: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及管理和運用。
同時對水工建筑物和水電站的工作模式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1)預習內容:在這短短的學習中我認為水工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筑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水利水電工程所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和測試等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我們還必須熟悉國家有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國內外本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2)現場參觀總結:
水利樞紐的組成及其綜合效益:口上水庫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為主,兼有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為漿砌石結構,壩高74m,溢流面覆蓋30cm,材料是混凝土,閘門采用平臥式。
壩基為石英砂巖,硬度達10~12級。
口上水庫是由擋水建筑物大壩,啟閉室,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其中啟閉室是仿古建筑造型。
車谷水庫是由擋水建筑物大壩,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a防洪。
水庫可以調節其出庫的徑流量,因此水庫下游洪災的機率就會減小。
這個效益一般在南方發揮的作用大,因為南方的降水量大,雨量充溢,而北方卻降水量少,不易產生洪水。
故此,防洪的效益在北方不是十分明顯。
b灌溉。
與防洪相對,在干旱的季節或年份,可以適當調節水庫的蓄水量,滿足農業對水的需求。
文檔為doc格式。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二
工程地質是一門實踐性十分強的學科,通過這五天的工程地質實習可以學到很多在教室里學不到的東西,當我們看到了巖石和邊坡,水庫,大海,都會覺得這五天的工程地質實習十分的充實。
羅盤儀是地質實習中要用到的測量工具,巖層的各種產狀重要的具體數值,都可以在羅盤儀上讀出。羅盤儀用來測量巖石的走向、傾向、傾角即巖層產狀要素。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針具有指明磁子午線的一定方向的特性,配合刻度環的讀數,來確定目標相對于磁子午線的方向。羅盤有一個圓形水準器和一個柱形水準器,還有上下兩個刻度盤。上刻度盤為0°到360°,測走向和傾向;下刻度盤為0°到90°,測傾角。羅盤上還有一個指南針,根據南針的指向來讀數。野外使用羅盤儀具體方法如下:測走向時用長邊緊靠被測斜面,測傾向時用短邊緊靠被測斜面,然后圓水準器水平時讀數,測傾角用長邊緊靠斜面,當管水準器水平時讀數既是傾角。
324國道山體的坡積土很不均勻,雖然邊坡的坡度不大,坡高也不高,穩定性較好,故這里的邊坡加固只是用了最簡單也最廉價的的方法,只是加了層水泥沙漿。由于邊坡常發生塌方滑坡,原因是邊坡巖體的傾角小于坡角的裂隙節理面,又因為修筑公路對于坡角的開挖,減少了邊坡的抗滑裂破壞的能力,在加上將五十的滲入作用。所以在護坡上植樹可以保持水土,這樣可以防止滑坡。也可以修筑擋土墻以防止滑坡。我們在國道旁的護坡選擇了一塊巖體并測量其產狀。產狀的走向,傾向,傾角分別為:109.5°,21.5°,65.5°。
(324坡)國道旁的邊距離東張水庫的壩頂300米處看到了另一個巖質邊坡,是路塹式的巖質邊坡,它是由破裂狀結構和散體狀結構巖體構成的,而且風化作用較嚴重,自穩定性較差。這里在邊坡下部采用了擋墻和水泥沙漿加固防護處理,可以說基本上解決了問題,保證了邊坡的安全。東張水庫位于福清石竹山,1958年竣工,高30多米,長100多米,是一個重力式混泥土大壩,水庫面積達16平方公里。東張水庫對于福清人有著深遠的意義:灌溉,發電,同時還是三個自來水廠的水源,還可用于防洪,養殖和旅游。水庫的建成還保證了龍江下游的安全。
較好的緣故,大壩建于花崗巖上,壩基很穩定。巖石成致密的塊狀構造。壩基的花崗巖的裂隙傾向上游,且呈高傾角,這對大壩的穩定性影響較小。壩底巖石完整連續,屬于整體塊狀結構的巖體,而且風化很低,這就保證了花崗巖的質量很好,大壩修建在花崗巖上也就保證了壩基的穩定從而保證了大壩的穩定。在壩底,我看到了巖石的結構面走向和大壩的軸向基本平行或者成小角度斜交,也就保證了結構面對大壩的不利影響很小。在壩底,我測得了一處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分別為:221°,310°,71°。修建大壩時,壩形也是要適應工程地質的條件,比如狹窄河谷對稱地帶適合修建拱壩和重力拱壩,當地形條件比較復雜時可以修建混合壩。選擇好壩址,需要在現場進行實驗取得工程地質設計參數和巖土指標,了解好風化程度等數值來確定巖石的質量好壞。選好了地址,這樣在其上建造的相關一系列水利電力工程才可以更好更長久地得造福于人類。
(東張水庫大壩)
用逐漸增加。但是主要來自于自然的因素,閩江下游的侵蝕作用加強,導致了這里的洪塘橋墩侵蝕嚴重。洪塘大橋的北橋臺,這里的河谷較為狹窄,基本沒有階地,侵蝕更是嚴重,引發河岸崩塌、橋梁基樁被嚴重沖刷等危及工程安全的問題,以至洪塘大橋在這里的橋墩甚至出現了開裂現象?,F在已在洪塘大橋的南臺和北臺橋梁都進行了加固處理并恢復通車。
(洪塘大橋)
洪山橋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侵蝕作用嚴重。但是橋本身受到的影響相對比較小,還是在正常通行。閩江在這里的流水量很大,使邊坡受到一定影響,所以邊坡由花崗巖構成。
在長樂下沙海岬上,我們可以看出由于這里堆積作用為主,搬運侵蝕作用相對弱,這里不適合修建建筑物。穩定的海岸地帶應該是堆積、搬運和侵蝕作用相對平衡,也比較適合修建建筑物。這里的海岬主要由顏色比較淺的酸性巖構成和呈脈狀的暗色基性灰綠巖組成,受比較強的侵蝕作用。海岬這里海水深度也是比較深的,人掉下去后很難救上來。我還在這里看到了解理構造,主要是受地下運動產生的地應力作用產生的破裂面,成整體塊狀,強度高穩定性好。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分別為:113°,43°,31°,12°。
(長樂下沙海岬)
在鼓山的上山路旁,看到了鼓山巖石的生物風化,表層已經是強風化或者中風化了。隨著樹的根系的發展,巖石的生物風化將會越來越嚴重。巖體自上而下呈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和未風化。鼓山的花崗巖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做晶洞花崗巖,主要是由于它有晶洞結構,它的形成物質來源是多次的?;◢弾r是砂石料和工料的最重要成分之一,是地球深度奧秘的重要載體?;◢弾r中還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大儲量的黃金,黃金有一種來源是來自于巖石中,分為兩種,一種是呈集中脈形,另一種就是浸染形的,花崗巖巖體中比較常見,而且規模最大儲量大,礦體還很穩定。鼓山的停車場,有風化層剖面,由表到里,有根質土、殘積土、全風化層、微風化層,厚度不均相互交錯。在鼓山西路半山亭,這里展現著物理風化的結果,完整巖體經過物理風化變成了破碎的小塊,這里風化速度、強度很快。
(鼓山上的花崗巖)
最后通過這五天的工程地質實習,讓我對工程地質有了個初步的認識。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激發了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熱情和興趣。當然這些還是不夠,我們還是要在將來的工作中慢慢體會地質的奧妙。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三
略陽地區地處秦嶺山區,八渡河,東渡河,嘉陵江三條河流匯交處,歷史上曾受強烈的地質應力作用,經受了強烈的剪切變形,撓曲和破裂,生成了大致南北走向的略陽大斷層,吳家營正斷層等十分顯著的地質構造。地形復雜,地質構造發育,屬地質活動比較活躍地帶,是一個天然的地質構造博物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成巖作用等外力地質作用在此均能找到作用痕跡,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內力地質作用在此也都留有證據,幾乎存在有所有常見的地質構造。歷史上曾受較大的地質構造應力作用,因而各種褶皺和斷層明顯,地質條件惡劣,給道路工程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然而,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各類地質防御措施都在這里被采用。因而,略陽地區是工程地質實習的良好基地。目前,從略陽電廠滑坡、云峻山滑坡、閣老嶺滑坡它們的滑坡床、滑坡壁以及滑坡周界上的植被生長情況來看,這些滑坡得到了妥善的治理,已經處于穩定狀態,近期內不會再發生大的底層滑動。位于靈巖寺南嘉陵江邊的滑坡雖然從植被上看尚未穩定,但該區山體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巖,它巖性較好,強度高,穩定性強,而且在滑坡舌的上部灌注有大量的抗滑樁,近期也不會有明顯的滑動,因此,不會對寶成線造成大的影響,各處崩塌目前也都處在穩定狀態。所以,整體上說,略陽地區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但局部仍有不穩定地質現象,像閣老嶺滑坡右側的崩塌處一直有碎落。總之,略陽地區地形復雜,地質構造發育,屬地質活動比較活躍地帶,對工程的不利影響大。在修筑道路及其他土木工程時,從選線規劃、設計施工到對道路工程的維護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四天的實地考察中,我們和老師走在一起,學在一起,老師給我們進行的詳細舉例說明,增強了我們的實踐能力,并且這些都加深了我們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認識,對三大類巖石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讓我知道了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實際聯系起來的話它只能變成無用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應該盡量多的去實踐?!扒Ю镏?,始于足下”,這是一個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次實習也讓我認識到團體協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一定要注意團隊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這次實習中我所收獲的這些為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基礎,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會給予很大的幫助。
在這期間,我們面對漫長的考察路線,徒步往返讓我們腰酸腿疼,途中車輛帶起的灰塵彌漫,我們灰頭土臉的回到住處,疲憊地站不起來,讓我感受到了野外工作的辛苦,但是我們堅持了。在堅持一下,在挺一會兒,一切都會過去,等待我們的只有勝利。同時感謝李老師不辭辛苦、言傳身教地給我們進行的生動講解,而老師的這種敬業精神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尊敬。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同時這次實習讓我意識到工程地質的重要性,如今,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面對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越來越需要專業人才來建設?!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整個實習我們一直和實際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零距離接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我們的工程意識。工程地質工作是一項能真正鍛煉人,使人獲得知識與磨礪的工作。我們要熱愛本職工作,培養敬業精神,發揚工程地質工作者的優良傳統,使祖國的工程地質事業蒸蒸日上。最后,再次真誠感謝和我們同甘共苦的老師,感謝你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諄諄的教導,更感謝你們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略陽工程地質野外實習將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永存心中!
談到這次工程地質實習工作的不足,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希望實習能夠長一些,因為實習路線較長,用于趕路的時間有些多,實際用來觀察工程質地現象的時間相對少了。
2、組員合作不夠,沒能很好溝通,配合,討論不夠。建議實習結束老師與學生交流溝通,加強討論,強化知識。
3、同學與老師之間不夠默契,老師和同學的節奏不一樣,隊伍跨度大,后面的人顯然沒有聽到老師的講解。
4、希望在今后的實習中可以設計更多的加強同學們能動性地環節,弱化老師講解同學記錄的這種簡單方式,使同學自身真正成為實習的主體,讓我們更好地融入到實習當中去。
5、希望能夠增加路線的條數和長度,讓我們能夠更多更充分地接觸到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中的地質問題,實現零距離接觸工程地質現象。
6、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進行更多的實踐和實際操作,讓我們能夠熟練的操作儀器,這樣同學們對測量才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對以后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7、希望能夠結合最近發生的工程地質現象進行學習,實地防護,并學習最新最先進的工程地質防護措施。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四
我是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20xx年畢業于桂林工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專業,畢業后就職于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地勘院物化探項目組。到20xx年7月工作已滿一年,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非常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非常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質量的提高靠工人的總體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能夠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工和管理人員是公司的重點。
過去的工作中,在領導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工作,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學習、克服缺點,力爭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為適應單位發展的新形勢,今后還需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勤奮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成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五
我是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xx年畢業于桂林工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專業,畢業后就職于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地勘院物化探項目組。到xx年7月工作已滿一年,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質量的提高靠工人的總體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能夠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工和管理人員是公司的重點。
過去的工作中,在領導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工作,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學習、克服缺點,力爭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為適應單位發展的新形勢,今后還需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勤奮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成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六
怎么寫?這對于許多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不是個難事。以下有一篇大學生范文,僅供各位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借鑒參考。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14日,我們在興文石海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這一次實習其內容是:
土木工程上在野外地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鑒別和觀察常見演示,礦物特性及工程性質。
理解掌握地層年代和巖性的特性。
掌握斷層的類型及野外識別的特征。
掌握褶皺的野外識別。
熟練的使用羅盤,和巖層產狀三要素的測定。
觀察常見的地址現象,地下水的補給,運動,排泄規律。
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學》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在通往公路沿線所見地貌類型較多,主要是以巖溶地貌,和重力地貌為主。興文石海位于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偯娣e126.4平方公里,地址構造是川南褶皺帶東西構造體系,位于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鎮雄穹隆構造之北,珙長背斜東段末端,區內斷裂,褶皺極為發育,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其次為近南北向,東西向。
興文石海構造間歇性隆起較強,喀斯特發育與地貌形態的塑造明顯受新構造活動控制,縣境中部出露地層較老,向南、北兩側則較新。從老至新,分布地層有8個系27個組群。該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古老,巖石類型多樣,礦產豐富。在內、外營力的共同雕塑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特別是興文的碳酸鹽巖分布十分廣泛,三疊系、二疊系、奧陶系地層皆有大量出露,而且其結構、成分各不相同。在實習過程中主要觀測有:
在區內的化石標本極為豐富,出土的有三葉蟲,貴州龍。珊瑚,海百合動植物化石。砂巖,石英砂巖,磷氯鉛礦,褐鐵礦等礦物。本區表現為一個向上變淺碳酸巖沉積,之后逐漸抬升,從而遭受剝蝕,導致地層缺失,中二疊級晚期到二疊紀,逐漸過渡到三疊紀碳酸鹽沉積,中三疊紀世末的抬升是本區進入陸相盆地發展階段,此時動植物的化石最為豐富。侏羅紀主要以河流湖泊為主,之后造山運動使本區褶皺變形,喜馬拉雅運動本區強烈抬升。在這個過程中地殼的運動,是本區內的大量的動植物被掩埋在地下。并以最終形成種類繁多的礦物。這些礦物,化石標本在興文地址博物館內可以見到。
按其發育演化,巖溶可分出以下6種。
地表水沿灰巖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巖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地表水沿灰巖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超過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后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地下水的溶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
巖體受力作用斷裂后,兩側巖塊沿斷裂面發生了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在斷層分布密集的斷層帶內,巖層一般都受到強烈破壞,產狀紊亂,巖體裂隙增多、巖層破碎、風化嚴重、地下水多,從而降低了巖石的強度和穩定性;同時,溝谷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
興文石海本屬于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用壓性兼扭住逆沖斷層。位于陰陽背鼻狀背科東翼。北起興文以北,向南經兩江口。岳家河至石板田,消失于下奧陶統內。長10公里,斷于寒武系與貝內系地層間。斷層走向335°,傾向北東,傾角40—60°。在兩江口處見中寒武統白云質灰巖逆沖于下奧陶統砂頁巖之上。沿斷層有平行斷面的牽引用曲和巖層直立、倒轉等擠壓現象。在涼水井、穹背上一帶次一級用曲(如穹背上背斜)的軸線作3050方向與興文斷層組成人字型構造,顯示了它東盤兼向南扭的特點。
斷層的基本類型:
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的情況,可分為下面三種。正斷層:指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正斷層一般是由于巖體受到水平張應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盤沿斷層面向下錯動而成。一般規模不大,斷層線比較平直,斷層面傾角較陡,常大于45°。逆斷層: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逆斷層一般是由于巖體受到水平方向強烈擠壓力的作用,使上盤沿斷面向上錯動而成。斷層線的方向常和巖層走向或褶皺軸的方向近于一致,和壓應力作用的方向垂直;按傾角大小可分為沖斷層、逆掩斷層及輾掩斷層。平推斷層:由于巖體受水平扭應力作用,使兩盤沿斷層面發生相對水平位移的斷層,其傾角很大,斷層面近于直立,斷層線比較平直。實際上,由于巖體的受力性質和所處的邊界條件十分復雜,使斷層構造非常復雜。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滑坡的別名叫做地滑,我國許多地方山區的群眾,形象地把滑坡稱為“走山”。不同滑坡體的體積差別很大,小型滑坡只有十幾到幾十立方米,大型滑坡體可達幾百萬至幾千萬立方米,特大型的甚至可達幾億立方米或更大。但它是一個典型的滑坡。
需要指出的是,滑坡的相貌往往只有新生滑坡或產生不久的滑坡才顯露得比較典型,發生時間較久的老滑坡,由于人為活動或自然的原因,它們的本來面貌常常受到破壞,以致不容易觀察出來,必須通過仔細的調查,尋找出殘留的特征和跡象,才能正確地加以識別。
實習中正處于四川盆地川南發生大的洪澇災害,在通往本區的公路上可以見到滑坡這一地質現象,這些滑坡大小不一但是較多發生在地勢險要坡度較陡,植被稀疏并且多為草科類植物的地區。本次觀察到的滑坡多為自然原因。
短短三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家鄉和各地的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小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七
**年畢業于桂林工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專業,畢業后就職于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地勘院物化探項目組。到20**年7月工作已滿一年,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參加的工程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二、對專業知識的提高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參加工作的體會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四、對公司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質量的提高靠工人的總體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能夠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工和管理人員是公司的重點。
過去的工作中,在領導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工作,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學習、克服缺點,力爭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為適應單位發展的新形勢,今后還需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新技術、新理論的學習,勤奮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成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地質工程實習總結(通用18篇)篇十八
工程地質實習總結怎么寫?這對于許多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不是個難事。以下有一篇大學生工程地質實習總結范文,僅供各位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借鑒參考。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14日,我們在興文石海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這一次實習其內容是:
土木工程上在野外地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鑒別和觀察常見演示,礦物特性及工程性質。
理解掌握地層年代和巖性的特性。
掌握斷層的類型及野外識別的特征。
掌握褶皺的野外識別。
熟練的使用羅盤,和巖層產狀三要素的測定。
觀察常見的地址現象,地下水的補給,運動,排泄規律。
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學》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在通往公路沿線所見地貌類型較多,主要是以巖溶地貌,和重力地貌為主。興文石海位于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偯娣e126.4平方公里,地址構造是川南褶皺帶東西構造體系,位于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鎮雄穹隆構造之北,珙長背斜東段末端,區內斷裂,褶皺極為發育,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其次為近南北向,東西向。
興文石海構造間歇性隆起較強,喀斯特發育與地貌形態的塑造明顯受新構造活動控制,縣境中部出露地層較老,向南、北兩側則較新。從老至新,分布地層有8個系27個組群。該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古老,巖石類型多樣,礦產豐富。在內、外營力的共同雕塑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特別是興文的碳酸鹽巖分布十分廣泛,三疊系、二疊系、奧陶系地層皆有大量出露,而且其結構、成分各不相同。在實習過程中主要觀測有:
在區內的化石標本極為豐富,出土的有三葉蟲,貴州龍。珊瑚,海百合動植物化石。砂巖,石英砂巖,磷氯鉛礦,褐鐵礦等礦物。本區表現為一個向上變淺碳酸巖沉積,之后逐漸抬升,從而遭受剝蝕,導致地層缺失,中二疊級晚期到二疊紀,逐漸過渡到三疊紀碳酸鹽沉積,中三疊紀世末的抬升是本區進入陸相盆地發展階段,此時動植物的化石最為豐富。侏羅紀主要以河流湖泊為主,之后造山運動使本區褶皺變形,喜馬拉雅運動本區強烈抬升。在這個過程中地殼的運動,是本區內的大量的動植物被掩埋在地下。并以最終形成種類繁多的礦物。這些礦物,化石標本在興文地址博物館內可以見到。
按其發育演化,巖溶可分出以下6種。
地表水沿灰巖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巖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地表水沿灰巖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超過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后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地下水的溶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
巖體受力作用斷裂后,兩側巖塊沿斷裂面發生了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在斷層分布密集的斷層帶內,巖層一般都受到強烈破壞,產狀紊亂,巖體裂隙增多、巖層破碎、風化嚴重、地下水多,從而降低了巖石的強度和穩定性;同時,溝谷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
興文石海本屬于華鎣山斷裂帶西南部份:用壓性兼扭住逆沖斷層。位于陰陽背鼻狀背科東翼。北起興文以北,向南經兩江口。岳家河至石板田,消失于下奧陶統內。長10公里,斷于寒武系與貝內系地層間。斷層走向335°,傾向北東,傾角40—60°。在兩江口處見中寒武統白云質灰巖逆沖于下奧陶統砂頁巖之上。沿斷層有平行斷面的牽引用曲和巖層直立、倒轉等擠壓現象。在涼水井、穹背上一帶次一級用曲(如穹背上背斜)的軸線作3050方向與興文斷層組成人字型構造,顯示了它東盤兼向南扭的特點。
斷層的基本類型:
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的情況,可分為下面三種。正斷層:指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正斷層一般是由于巖體受到水平張應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盤沿斷層面向下錯動而成。一般規模不大,斷層線比較平直,斷層面傾角較陡,常大于45°。逆斷層:上盤沿斷層面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逆斷層一般是由于巖體受到水平方向強烈擠壓力的作用,使上盤沿斷面向上錯動而成。斷層線的方向常和巖層走向或褶皺軸的方向近于一致,和壓應力作用的方向垂直;按傾角大小可分為沖斷層、逆掩斷層及輾掩斷層。平推斷層:由于巖體受水平扭應力作用,使兩盤沿斷層面發生相對水平位移的斷層,其傾角很大,斷層面近于直立,斷層線比較平直。實際上,由于巖體的受力性質和所處的邊界條件十分復雜,使斷層構造非常復雜。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滑坡的別名叫做地滑,我國許多地方山區的群眾,形象地把滑坡稱為“走山”。不同滑坡體的體積差別很大,小型滑坡只有十幾到幾十立方米,大型滑坡體可達幾百萬至幾千萬立方米,特大型的甚至可達幾億立方米或更大。但它是一個典型的滑坡。
需要指出的是,滑坡的相貌往往只有新生滑坡或產生不久的滑坡才顯露得比較典型,發生時間較久的老滑坡,由于人為活動或自然的原因,它們的本來面貌常常受到破壞,以致不容易觀察出來,必須通過仔細的調查,尋找出殘留的特征和跡象,才能正確地加以識別。
實習中正處于四川盆地川南發生大的洪澇災害,在通往本區的公路上可以見到滑坡這一地質現象,這些滑坡大小不一但是較多發生在地勢險要坡度較陡,植被稀疏并且多為草科類植物的地區。本次觀察到的滑坡多為自然原因。
短短三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家鄉和各地的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小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