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記錄個人生活中經歷、感受和思考的一種方式,它幫助我們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精美的日記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一
一身金光閃閃的.“盔甲”,好像一位百萬富翁;一雙黑寶石似的眼睛左顧右盼;一張一合的扁嘴巴,仿佛在說:“我餓了!”;加上一條絲巾一樣的長尾巴;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錦鯉。
9月16日星期五晴。
“國王”既聰明又霸道。
由于每次都是我給魚喂食,只要我拿著魚食往魚缸前面一站,它都會箭一般第一個沖到水面上來。狼吞虎咽地吃著魚食,還發出“啪啪”的聲音。其它魚要是敢和它搶食,它就迅速地用尾巴甩它們,感覺特別霸道,像個社會大哥。吃飽喝足了,它就悠然自得地游走了。
9月17日星期六晴。
別看“國王”平時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瀟灑模樣,其實它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
今天下午,小表妹來我家玩。她見到這些可愛的小錦鯉,高興地拍著魚缸。“國王”嚇壞了,如臨大敵一般,左右逃竄,還“咚”地一聲撞到了魚缸壁,然后躲到水底,觀察四周的動靜。過了一會,它發現沒有危險,才慢慢放松警惕,又恢復了平時的神氣。看著它那膽小如鼠的樣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9月18日星期日晴。
夜深人靜的時候,小錦鯉們都休息了。國王也卸下王者的盔甲,溫柔地進入夢鄉。
我悄悄走近魚缸,看著“國王”睡覺的樣子真有趣。它跟人不一樣,是睜著眼睛的。爸爸告訴我魚是沒有眼瞼的。睡覺時,它睜著大大的眼睛,一動不動地沉在水底。有時還會吐出一串串晶瑩透亮的小泡泡呢!
這就是我家的小錦鯉——“國王”,它和其他的小錦鯉自由自在、衣食無憂地生活在寬闊的魚缸之家中。它們的快樂也傳遞給了我家里的每一個人。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二
今天下午,我首先準備好了種綠豆的材料:塑料杯、泥土、綠豆和水等等。我拿了一個塑料杯,把杯底鑿了三個洞,媽媽告訴我,這樣能在澆水時讓多余的水流走,這樣種綠豆才不會腐爛。然后再放進泥土,再把綠豆放在泥土里埋起來,最后澆好水。我把它放在陽臺上,盼著綠豆快快發芽。
10月2日星期二晴。
上午,我又去瞧瞧綠豆。它還是沒發芽,于是我用杯子倒了一杯自來水,輕輕的澆在綠豆身上。我對著綠豆說:“洗了個澡,身體舒服多了吧,可要快快發芽啊!”
10月3日星期三晴。
早上,我去看綠豆。可是它好像和昨天沒什么變化,還是沒有發芽,我有點泄氣了,已經四天,怎么還沒有發芽呢?媽媽說:“要有耐心,已經這么幾天了,明天應該就會發芽吧。”希望明天能看見小豆芽。
10月4日星期四雨。
早晨,我滿懷期望去看自己精心照料了幾天的小綠豆。我驚喜的發現,綠豆已經破土而出,長出了小小的豆芽,我高興的叫了起來:“媽媽,快來看我種的綠豆已經發芽啦!”媽媽表揚我說:“澤澤,你很不錯喲,這就是你的勞動成果。”我認真地看著嫩綠的芽兒,它們短短的,像害羞的娃娃探出頭,好奇地張望著外的世界。
10月5日星期五雨。
早上一起床,我就去仔細觀察小豆芽。只見它比昨天又長高了一點,兩小瓣豆芽中間長出兩片嫩綠的葉兒,靠近泥土部分的莖是朱紅色的,莖的上部分是是淺綠色的,根是白色的,就像是老爺爺的小胡子一樣。我高興的給小豆芽澆了水,期盼它的再次變化。
10月6日星期六陰。
今天我從姑媽家回來后,立刻跑去看小豆芽,發現它又長高了,那尺子一量,差不多長高了一厘米。嫩葉兒也長大了一些,并且左右分開了。我期待著它能早點長得又粗又壯。看著它一天天長高,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付出了勞動,總會有收獲的,綠豆芽可是我勞動的成果啊。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三
今天放學回家,我想觀察泡豆子。
五點鐘,我從廚房拿出了幾顆豆子,放在碗里,再舀一瓢水,泡起來。過了40分鐘,我出來一看,豆子的表面就像是老奶奶皺巴巴的臉。接著,我仔細地觀察著黃豆,發現有幾粒黃豆在冒氣泡,我想是因為豆子在吸水的緣故吧。又大約過了20分鐘左右,豆子的皮有一點要爆裂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豆子的皮要吸收水分,脹大,然后,再讓豆子吸收水分。第二天早上,豆子全脹大了,差不多有原來的兩倍大,這大概就是豆子沒老沒曬干之前的綠毛豆了吧。
第二天中午,我又看了一次黃豆,豆子已經漲得像花生米一樣大。我輕輕剝去他的外衣,我驚呆了,黃豆不僅會脹大,還會在水中發芽,我看著那一粒粒黃豆上長了一顆顆黃綠色的芽,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第三天,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黃豆。泡黃豆的水變得渾濁不清,我把碗搖了一下,水黏黏的凝固在碗壁上。忽然,我聞到一股淡淡的異味。一開始,我以為是豆子的清香,后來,味道越來越重,這時,我才知道是豆子的`異味,我立刻把水換掉了。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四
今天早上,老師從市場買了十條魚,帶到班上來給我們觀察。
老師讓我們觀察魚。我仔細一看,魚頭是三角形的,眼睛跟綠豆差不多大。嘴巴一張一合的,旁邊那一動一動的應該是腮幫子吧。身子一擺一擺的。真可愛的小魚呀。
對了,胸鰭的作用是什么呀?老師給我們做了個實驗,老師先把一條魚的胸鰭剪掉,再把它放進水里,哎呀,小魚一下子翻了,再也不動了,原來,胸鰭的作用就是產生動力呀。那尾巴呢?老師把另一條魚的尾巴剪掉,再把它扔進水里。小魚還會游,但老是碰到盆。原來尾巴的作用是控制方向。
啊,小魚身上有這么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有這么大的用處呀。啊,這堂課上的真有意思呀。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五
20xx年2月19日:
我把科學資料袋里的蠶豆放水里浸泡了整整兩天,拿出來是那樣的光滑,外皮綠綠的。
20xx年2月21日:
我發現浸泡過的蠶豆更飽滿了,而且有點亮晶晶的。然后我又把浸泡了兩天的蠶豆放進透明的塑料杯子里,(相對各一顆)在外面圈上又新又薄的餐巾紙,中間放了一點花泥,這樣我就能十分清楚地觀察那棵蠶豆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還給它澆了一點水。
20xx年2月22日:
今天早上我發現泥土干了一點,讓我知道植物需要水分。我還有一個重大發現,你們看到了嗎?就是蠶豆發出了一點東西,我還不知道它是根還是芽,所以我去請教科學課鄒老師,鄒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答案,但給了我一些提示,讓我觀察它往上還是往下生長。我聽了鄒老師的話,放學迫不及待跑到家中,又對這個令我奇怪的東西觀察了,發現它又慢慢地往下伸過去了,最后,我斷定:它是根。
20xx年3月15日:
知道它是根后,我繼續尋找它的芽,我想:根都已經長出來了,芽應該也要長出來了。果然不出我所料,過了幾天,我再去看它,發現已經長出了一小葉,那葉子又嫩又薄,有一點皺,靠外面的葉子要大一點,靠里面的只有一點點。通過我自己親手做實驗證實,植物生長需要陽光。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六
今天,彭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觀察一種動植物。
觀察什么好呢?爺爺種的四季青,桂花樹?鄰居家的小狗旺旺?突然,我的腦子里閃過一樣東西:綠豆。于是,我找來一個透明的玻璃碗。于是裝上一層水,把一塊干凈的紗布放在碗底。最后在紗布上面鋪上一層綠豆。
第二天,綠豆把它的衣服打開了,伸出了它那又白又長的尾巴。有的像它的手,有的像它的腳,還有的像頭上的“馬尾巴”。剛長出尾巴的小綠豆就像一個個“小逗號”。又像一個個五線譜的音符。隨著時間的流逝,綠豆長出了一到兩片的嫩綠小葉子。綠豆越長越高,最高的有8厘米了。矮一點的豆芽葉子就卷縮在一起。高一點的葉子就舒展開來。
葉子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有的像蜻蜓的翅膀,有的像百靈鳥唱歌時的嘴巴,還有的像多啦a夢戴在頭上的蜻蜓飛行器。。。。真有趣。
聽媽媽說綠豆毫無私心。它把自己的果實,莖。。。獻給人類。的確,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豆芽可以炒著吃,綠豆可以煮綠豆汁吃,而且都非常美味。綠豆雖不像花一樣鮮艷。但它那象征著活力的綠色真讓人不得從心里喜歡。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七
今天,我在家里種了爬山虎的種子。我把種子放在了紅、黃、藍、綠還有不照光的袋子里,我想如果不照光的袋子里是不是芽根本不長出來,還是其他顏色的袋子里面的爬山虎應該長得格外茂盛。
20xx年9月17日。
今天,爬山虎的種子都冒出芽了,就像小雞剛破殼而出一樣,我發現不照光的爬山虎種子也冒出了芽,可是長得像老爺爺彎著腰拿東西,長得一點兒也不美觀,藍、紅、黃、綠這三種顏色的袋子里面的種子長的也是彎彎曲曲的。
爬山虎20xx年9月24日。
今天,爬山虎長出來有2厘米多高,葉子有5毫米多長了,我發現不照光的長出來的是彎彎曲曲,觸著袋子表面的腳根本不牢固,照紅色光和藍色光的腳顏色各種各樣,照綠色光的顏色各種各樣可是長的還是彎彎曲曲的,為什么會長的還是彎彎曲曲的呢?原來爬山虎的葉子是吸收光得所以有了許多顏色。照什么光都沒有自然光好看。
啊,爬山虎長大了,我又有了更多的知識,我非常開心。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八
今天蔡老師讓我們種豆芽。可是豆芽怎么種呢?我想去問問外婆。
回到家,我問了問外婆,外婆說“:孫女,豆芽是用黃豆種的呀!”原來如此,我先找來一個有很多小洞的盆,再找來一個沒有洞的盆,在沒洞的盆里加一點水,在有洞的盆里倒上黃豆。他們的外衣黃黃的,過了一會兒,有的黃豆浮在水面了我心想:這是為什么呢?我問媽媽說:“因為浮起來的是壞了的。”吃過晚飯,他們的身子長了一個橢圓形的小圈,好像一只只小眼睛。
哦!我真想知道他們以后是什么樣子呢?
9月29日星期二睛。
今天我又來看我的小黃黃們。
10月2日星期五雨。
今天我又來看看我的小豆丁們。
10月5日星期一雨。
今天媽媽給我煮了我最愛吃的豆芽炒雞蛋,媽媽煮好飯,我和爸爸吃,我吃了一口,脆脆的,真好吃呀!還是自家種的豆芽好吃,比外面買的好吃多了,小朋友們只要想吃豆芽,就自己種呀!
你看!自己種的多好。
10月8日星期四陰。
我的小豆芽雖然是可以吃了,可是這幾天,我觀察了一下,它們的芽長小觸角了,我的天那!還能不能吃了?我用媽媽的手機上網查了查,網上說“還可以食用”。
原來寫日記也有一門學問呀!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九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怎么樣也飛不高……”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都會不自主地聯想到那些小小的麻雀。
灰灰的一身羽毛,黑溜溜的眼睛總是四處張望著,好像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土黃色的小嘴,棕色的小翅膀上,零亂地點綴著些小白點,縮著脖子,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小鳥,就是麻雀了。
它們總是三五成群聚在小飯館的門前,用小嘴啄著掉落到地上的飯渣、米粒,吃得津津有味地,它們總是左蹦右跳地啄著,顯得非常的歡快,跳幾下又忽然一下子飛到不遠處的地方,繼續尋找著食物,好像是五線譜上跳躍的音符,它一但飛遠就再找不到它的蹤影了,因為它們都長得一模一樣的,真像課文中描述的那樣“看起來一模一樣,像是復制的!”
它們喜歡叫,但不像百靈鳥的叫聲那么婉轉動聽;也不像黃鸝鳥的叫聲那么清脆悅耳,它們只能發出“唧唧喳喳”的聲音,像一群沒有指揮的樂隊在演奏一首沒有樂譜的樂曲。
它們只會低空飛翔,不會像雄鷹那樣盤旋在高山之巔,驕傲地俯視著廣闊的世界;也不會像大雁那樣長途遷徙,并排列出漂亮的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只能從一棵樹飛到另外一棵樹上,飛行時還“唧唧喳喳”的叫著,好像還十分吃力的樣子。它們每天都是這樣,不可能像雄鷹、大雁那樣引人注目,它們只是一個個小小的逗號,沒有多少人會去多看它們——可憐的麻雀們幾眼的。
但它們也有一些別的鳥類沒有的特點,它們的生命力十分頑強,聽說上世際五、六十年代時,麻雀曾和蒼蠅、蚊子、老鼠一起,身居“四害”之一,原因是麻雀吃糧食,當時全民動員捕殺麻雀,幸虧它們有強大的生命力,那時都沒有被殺滅絕,后來人們認識到麻雀除了吃糧食也吃害蟲,和人們逐漸增強的環保意識,麻雀們在短短的幾年中就迅速恢復了龐大的種群數量。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的人也都是像麻雀一樣,沒有孔雀般美麗的羽毛,沒有獵鷹般鋒利的雙爪,沒有鸚鵡的能說會道,沒有鴕鳥的百米沖刺本領,也不會像鳳凰一樣的展翅高飛,但我們一樣也要活出生命中的精彩!我也是一只小小的麻雀,我也會努力地沖向藍天,“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要一直飛呀飛……”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
我以似乎永不改變的水月,凝望那榕樹,綠葉下垂著千縷萬縷的思緒,光陰里雨水碎落在黑發上。我聽見昨日的細語在呢喃。
這天早晨我被父母牽著手來到學校,我不情愿地進入陌生的教室,我開始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幼稚。每一抬頭就看見窗外的榕樹,投我以恍惚的綠意。
老師站在講臺上說著什么,可是我還未能專注地看著老師,我甚至不知道她將要帶著我們走過六年的花開花落。
下課鈴有一種格外優美的音色,我寂靜地坐在草坪邊看著被秋風拂過的榕樹,這一年樹葉間的絲絨還沒有垂下,綠葉呼嘯著翻飛過這一剎那。
春風拂面里我拿著本子俯視著榕樹,亙古不變的綠葉依然翠綠如初,翠綠如我的光陰。
我在三樓的教室里,透過無形的窗子,我看見榕樹垂下柔軟的絲,風吹動時掀起層層疊疊的葉片,暗淡的天空掠過綿延的云朵,雨絲覆落在窗子上,恰似這樣裊裊婷婷的三月。風聲呼嘯,單薄的日記本里春燕清脆的啼囀蕩漾。
離開了小學,我在校門前徘徊,榕樹的碧綠被灰白的空氣籠罩,葉的搖動與絲絲縷縷悠長的細枝,都有一種蒼白的姿態。
浮躁的天氣里我向這一段年輪揮手,記憶戛然得讓無邊的年華匯聚成回憶。在早晨我們唱著《you are my sunshine》,而轉眼間便已成往昔。
我坐在榕樹旁,燦爛陽光斑駁地落在地上;芳草正離離,陽光也依然燦爛如初,四季的流轉如此匆匆,滄海桑田,榕樹也隨春光夏雨秋風冬雪而蒼老。月圓月缺,只有我似乎未曾改變。
有所改變嗎?那年秋季的我坐在這里,寂靜地看著同一棵榕樹。。
翠綠的葉子正如當初我凝望的顏色。年華易老?就像荷田里燦爛的芙蓉,秋霜里凋零,然后靜靜等待下一場暑風喚醒她。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一
四天前的一個下午,我和媽媽在一個舊花盆里種下六瓣大蒜。首先,我們把大蒜埋在土里,然后在土的上面灑下一點水,做完這些事以后,我就耐心地等待、觀察它們發芽了。
第二天,大蒜沒有發芽。第三天、第四天,我每天去澆水的時候,都看一看,盼一盼,可我發現大蒜還是沒有發芽。我非常想知道大蒜是怎樣發芽、怎樣生長的,大蒜什么時候才能發芽呢?我只好繼續耐心地等待。
11月2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又去觀察大蒜,發現大蒜還是沒發芽。我真搞不懂,大蒜為什么不發芽?我真希望大蒜快點發芽。
11月8日星期三陰天。
因為我種在花盆里的大蒜還沒有發芽,我都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所以我準備泡大蒜,看看泡的大蒜會不會快一點發芽?今天,我和媽媽在一個小碟子里放了四瓣大蒜,再放上一點水,把小碟子放在廚房的窗臺上,我就開始等待泡的大蒜發芽了。
11月9日星期四陰天。
早上,我又跑去觀察大蒜,發現泡的四瓣大蒜的底部長了一點點的須根,像胡須一樣,真好看!原來大蒜是先長根再發芽的!
11月12日星期日晴。
11月15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發現花盆里的一瓣大蒜終于長出了嫩綠的芽!我數了數日歷,一共經過了19天,第一瓣大蒜才發芽,時間真漫長啊!
11月17日星期五陰天。
早上,花盆里第二瓣大蒜長出了一點嫩綠的小芽。中午,媽媽叫我去觀察花盆里的大蒜怎么樣了?我看了看,說:“和早上相比,沒有什么不同啊。”媽媽看我那么不細心,有點生氣地說:“你再看看。”我又仔細地看了看,發現又有一瓣大蒜長出了白白的、像米粒大小的芽,很不起眼。小碟子里泡著的第三瓣大蒜也長出了一點小芽。
11月18日星期六陰天。
今天,花盆里的大蒜和泡在水里的大蒜的嫩芽全部從頂部竄出來,像約好了一樣!看來,拔苗助長這個擔心是多余的。同時,碟子里泡的大蒜的根越長越長,現在已經纏繞在一起了。
11月23日星期四晴。
大蒜越長越高,細長細長的,真像漂亮的水仙一樣。今天,我發現一些大蒜舒展開自己的葉子了。
12月16日星期六晴。
我注意到碟子里的大蒜桿長得彎彎的,還有點歪斜。花盆里的大蒜卻非常直,不過一些葉子的上半截卻折倒下來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碟子里的大蒜沒地方扎根,所以為了保持平衡,它才自然彎曲的。而花盆里的大蒜的根扎得很深,我發現它們的根已經從花盆底下的小洞冒出來了。花盆里的大蒜折倒也許是它們長得太高了,有點“缺鈣”吧。碟子里的大蒜每天都要“喝”一碟水,有時候忘記給它們澆水了,它們的一些根就會有一點干,有一點黃。于是我和媽媽決定把碟子里的大蒜放到另外一個“新家”_一個圓形的、透明的塑料盒子。媽媽把碟子里的大蒜連根拔起,移植到這個塑料盒子里。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二
國慶假期前幾天,老師和我們提前討論了一下一個假期作業:種植綠豆,寫觀察日記。我一聽,提前讓爸爸買了豆子,準備開種。
9月26日周六
9月29日周二
好消息!好消息!我的綠豆終于長芽兒了!今天吃完飯,我顧不上作業,就飛奔至陽臺,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開正在曬的衣服,就去看綠豆有沒有長芽。不一會兒,我將就找到了一根弓著身子的小芽。這顆芽真叫一臉病態呀!我又找到了兩顆卷曲茁壯的芽,它們已經長的很長了,看起來很有活力。這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啊!
9月30日周三
自從發了那三株希望之芽后,綠豆就長的很快了。看!昨天才長芽,今天就長出了幾片欣欣向榮的小葉子了!昨天卷卷的芽已經變直,頂上戴了一頂鳥嘴帽。帽子縫里長出幾片虎紋小葉子。這時,我發現那個一臉病態的芽死了,這讓我很難過。
10月3日周六
小豆子喲小豆子,你已經幾天沒長嘍!今天我再來看看,你長了沒有?今天,我又去看小豆子了。我一邊叨叨,一邊忐忑不安地把種綠豆的盆拉了出來。哇!它們的莖長長了,還長出了幾片大葉子呢!我看見了,一陣狂喜,情不自禁的給它們喝了一大桶水。
10月4日周日
今天,我又發現了一棵五六厘米的嫩莖。唔,算算,三個小芽,死了一株,又長出一株,還是三株。六粒豆,長出來了一半,已經不錯了。
10月6日周二
晚上,我又去看了小綠豆一眼,發現那株新芽小妹妹又長大一點,還穿上了它的綠裙子葉子。它生機勃勃地跳著舞,并朝著我招手、點頭。兩株大芽姐姐也給我了一個驚喜,它們又長出了兩片小葉子。那時,我的喜悅可想而知。
10月7日周三
小豆子,你們怎么樣了啊?今天,我又一次餓虎撲食,并還來了一個天馬行空,飛一般地到陽臺上看小豆子。啊!小豆子的莖上的那個鳥嘴帽掉了!我心急如焚,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告訴我,掉下去的是養分豆。以前的嫩徑不能吸收養分,靠它活下去。等綠豆長大了,養分豆就掉了。聽了爸爸的話,我對小小養分豆肅然起敬,他真是為了整株芽而奉獻了一生了!
10月8日周四
今天,豆子莖上的葉子又長大了不少,毛乎乎,可愛極了。
這次種植,讓我體會到了成長的漫長,還體會到了生命的頑強。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三
今天,老師布置我們寫觀察日記,日記內容可以植物和動物。我選擇了一件我們常見東西------綠豆,我開始從家里的冰箱里取了少許的豆子放在一個玻璃杯里,然后放上少量水浸泡著,等它發芽。
20xx年月10月3日星期一晴。
早上,我看見杯子里所有的綠豆都膨脹了許多,綠豆身上的皮全部都脫掉了。像冬天來了要換衣服似的,全部且已經發了芽了,挺可愛的,只是現在看到的嫩芽還很短,所以我還要花很多時間來進一步觀察。
20xx年月10月4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又來到綠豆在前面細致觀察,嘩,我驚奇地看見綠豆的芽約有一厘米長了,它是從豆子黑點處長了出來。嫩芽正也好長在綠豆的中間,像植物花蕊一樣。我小心翼翼取出把它的外皮除掉,換上新鮮的清水,我期待著明天新的變化。
20xx年月10月5日星期三晴。
20xx年月10月6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第五天了,我不厭其煩地又來到綠豆旁,我看見一個最長的約有四厘米了。這樣下去,我這個小杯子肯定裝不下,我連忙找了一個更大的杯子來裝它,只有這樣我才放心呀。其實,我心里真希望它可以長出葉子來,把它放在大自然泥土里生長。通過五天的觀察,我認識到了原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這個大自然真有趣!我們應更加熱愛生活。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四
暑假里的一天,我突發奇想——種黑豆。說干就干,我打開冰箱,從一個紅袋子里取出幾顆黑豆娃娃,將它們放到一個鋪滿餐巾紙的藍色盤子里。望著一顆顆胖乎乎的黑豆娃娃,我滿懷希望地想:小黑豆呀小黑豆,你一定要茁壯成長!
第二天早上,我剛睜開眼,就跑到陽臺上看我的小黑豆。嘿,小黑豆的整個身子開始膨脹了,有兩三顆小黑豆飽脹得快把它的黑衣裳撐破了。黑豆娃娃底下的白色餐巾紙已經變成黃色的了,我趕緊給黑豆娃娃換了一個干凈的新家。小黑豆啊小黑豆,快快長吧,長出翡翠般綠的葉子,結出黑亮亮的豆娃娃。
第三天,我像往常一樣去看我的小黑豆。呀,白嫩嫩的根破皮而出了,還有那小豆苗已經有兩三厘米高了。哦,太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晚上一吃完飯,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到陽臺上,一看,呵,小豆苗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長得可快了,已經有五六厘米高了。白嫩嫩的主莖上長出了許多又細又長的小根,像一個個小娃娃鉆出了媽媽的懷抱。微風吹來,豆苗輕輕搖擺,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我們一定會茁壯成長!”
第四天一早,我又來到陽臺看豆娃娃。呀!有一株小豆苗因為長得太高,無精打采地倒在了盤子里,還有兩株的根須太長了,都伸到外面來了。頓時,我心里像有只兔子在亂蹦亂跳,這可怎么辦?難道眼睜睜地看著餓哦的豆苗夭折嗎?我冥思苦想,突然,一個裝滿泥土的臉盆在我腦海里一閃而過,對了我可以把這些水養豆苗移到泥土中啊。我趕緊來到廚房,把原來種大蒜的一個臉盆小心地從窗外端了進來。我一手扶著臉盆,一手用小刀將干燥的泥土翻松。直到泥土變得像蚯蚓鉆過一般松軟,我才將豆苗一棵一棵、仔仔細細地栽入泥土中。望著綠油油的豆苗們,我滿意地笑了。
過了幾天,當我重新站在豆苗面前時,豆苗已有十幾厘米高了,莖的頂端長出了兩片嫩綠色的小葉子,像一對綠色的翅膀,隨時要飛出老家,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觀察日記一(優質15篇)篇十五
我和媽媽去河邊洗衣服,看見河里有許多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我順手撈了兩條放在瓶子里,又放了些水草給它作伴。
小蝌蚪的腦袋和灰黑色的圓溜溜的身上像豆子,那長長的尾巴像根小辮子。它在水里游的時候,搖頭擺尾,一會兒在上面游,一會在下面游。它的小嘴一動,吐出一串串水泡,好像正在說話呢!你瞧它從下向上游,又向右一轉,就變成了“p”,再向左一轉,就變成“9”,如果從上向下游,向左一轉,就變成了“d”,向右一轉,就變成了“b”,游起來可有規律了。
下午游玩回來后,我看見小蝌蚪肚子朝上,漂在水面上一動不動,我以為它死了,心里很難過。媽媽用水草一捅,它“撲”的一下就游起來了。哈哈!原來它也會裝死。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忽然發現小蝌蚪的尾巴變短了,長出了兩條后腿,每只腳上有五個叉叉,叉叉前面還有幾個像米粒一樣大的東西。
又過了好幾天,小蝌蚪的尾巴沒有了,變成了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碧綠的身上鑲嵌著黑色的花紋,肚皮白白的,兩只眼睛鼓鼓的,真可愛!我想:小青蛙吃害蟲,就應該把它放到田里去。
原來小蝌蚪長大會變成小青蛙。小蝌蚪十分可愛,小青蛙會幫人們除害,值得人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