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有助于教師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以下是小編為您準備的一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本,包括了不同學段和學科的計劃,希望對您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一
小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對成人的依賴思想重,為了讓孩子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班的幾位老師常常哼唱著歌曲,營造一種快樂、輕松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我們發現班里的孩子很喜歡聽老師唱歌,更喜歡模仿,但由于年齡特征,在活動中的隨意性較大,特別是不會控制自己聲音的大小,常常會大聲的叫喊,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1、通過活動學習控制自己聲音的大小。
2、學唱歌曲,樂于參與歌曲表演。
大貓、小貓手飾人手一份,歌曲磁帶,錄音機,泡沫塑料地板。
和孩子一起進行尋找游戲,激發興趣,參與活動。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教室里藏著一樣東西,我們一起去找出來,一人找一個,大家要悄悄地去找,千萬別讓它跑了!好,開始行動。
1、集中注意力,進入主題。
師:你們真棒,把找到的東西舉起來讓我看看。我們來坐起,看看里面是什么?(注意孩子“貓”的發音)
2、啟發想象,進入主題。
(1)這兩只小貓長得不一樣啊?(啟發孩子說出“一只是大貓”、“一只是小貓“)。
(2)大貓和小貓的后面有根橡筋?(引導孩子套在手上)。
(3)噓——聽!兩只貓在唱歌(聽磁帶《大貓和小貓》歌曲)。
3、教師范唱,孩子聽。
4、孩子跟唱,教師注意聽孩子的發音,并給予指導。
5、孩子集體唱。教師以動作給予提示。
6、游戲:大貓和小貓。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7、多種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注意不要重復,可以用手的高低動作、聲音的粗細、體態動作的不同進行游戲。并對孩子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
8、活動小評。
把大貓和小貓的手飾帶回家教爸爸、媽媽唱歌和表演。(讓孩子進行復習,讓家長和幼兒互動起來,同時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參于的活動。)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二
1、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2、學會關心別人,不吵別人。
3、感受運動身體的.快樂。
音樂磁帶。
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1、欣賞歌曲。
(1)播放錄音,引導幼兒自由地聽一聽,動一動。
(2)你聽了這首歌曲想干什么?為什么?
2、學習歌曲。
(1)再次播放,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歌里唱的是什么。
(2)按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熟悉歌詞。
3、進行歌表演。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動作,
(2)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磁帶,快樂地邊唱邊做創編的動作。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三
1、初步感受歌曲中較輕較響的兩種聲音。
2、愿意跟老師一起學做貓。
錄音伴奏帶。
1、欣賞歌曲。
師:寶寶們,你們看誰來了?
(1)師表演,托兒欣賞。
說說剛才來了一只什么貓?
另一只什么貓?
(2)重復聽賞。
說說剛才兩只貓是怎么叫的?
(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怎么樣?)。
2、反復感受。
(2)引導托兒大貓叫時聲音大,小貓叫時聲音小。
3、模仿跟學。
師:大貓小貓們,我們一起捉老鼠去羅!
模仿動作,邊唱邊跳。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四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 《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 《 聽音學走路》:啟發幼活動目標:
1、通過用線繩蘸色印染,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初步感知對稱圖案。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五
1、辨別音樂的大小,能以不同的聲音及樂器來演奏區分大貓和小貓的聲音。
2、學習用其它動物形象創編新詞。
3、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圓舞板、小鈴、動物圖片若干
1、導入。
出示小貓。
這是誰呀?它的媽媽是誰?(大貓)出示大貓。
它們在唱歌,聽是誰在唱呀?(教師范唱)它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
哦,小朋友說的真不錯,大貓唱的聲音大,小貓唱的聲音小。
2、探索樂器演奏的不同力度。
小貓和大貓在唱歌我們用樂器來給它們伴奏吧!看今天的樂器是什么?是小鈴和圓舞板。請小朋友去用樂器試一試怎樣是大貓唱,怎樣是小貓唱。請幼兒個別演奏。
小結:大貓的聲音大,我們就敲重一點,小貓的聲音小我們就敲輕一點。
下面我們拿好自己選的樂器來為歌曲伴奏吧!
3、學唱歌曲創編歌詞。
剛才小朋友為歌曲進行了伴奏現在我們分大貓小貓來唱一唱做大貓的在這邊,做小貓的在這邊我們一起來唱。
大貓小貓一起向前走,看見了一群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有什么特點?(大小不一樣)
這些小動物也想來唱歌,我們就自己選一個小動物,然后按照大的小的來唱。幼兒演唱。誰愿意上來把你的小動物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聲音的大小。
現在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換一個小動物來唱一唱。
4、用樂器伴奏。
過程小朋友都唱了,你們想為自己來伴奏嗎?現在請小朋友選一種樂器和小動物自己邊唱邊進行伴奏。還可以唱給其他的小朋友聽。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六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美妙的聲音、豐富的節奏,小班的幼兒在傾聽音樂的方面是有一定的經驗的,但感受音樂特別是表現音樂才剛剛起步,其經驗是缺乏的,音樂節奏的敏感性也不強,為此我們要通過各種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尋找容易讓幼兒接受的形式來提高幼兒表現音樂的技巧和能力。《大貓小貓》音樂表現了大貓和小貓這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結構簡單,節奏工整,是一個很有趣的音樂活動。
1.欣賞樂曲,對比感受大貓和小貓強弱不同的音樂性質,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對比感受大貓和小貓強弱不同的音樂性質,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1.圖譜:大貓和小貓圖片一張,大圓5個,小圓5個,6條蝌蚪線
2.大貓和小貓家各1個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綱要》中指出:“幼兒階段是音樂感受能力,特別是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本次音樂活動《大貓小貓》正是從發展幼兒的情感、認知、技能等方面出發而設計。基于小班幼兒處于形象思維階段,運用大貓和小貓的圖片,吸引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運用多次音樂欣賞進行感受音樂強弱的對比。還通過多種演唱方式,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音樂。
本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
,感受大貓和小貓兩段音樂強弱的對比,初步學唱歌曲。”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分三個步驟解決。步驟一“完整欣賞歌曲,了解歌曲角色。”;步驟二“理解歌曲內容,感受大貓和小貓兩段音樂強弱的對比。”,在這個步驟中運用完整欣賞音樂和分段欣賞音樂的方式,幫助幼兒感受音樂強弱的對比;步驟三“學唱歌曲,完整演唱”運用合唱和輪唱的方式,加深幼兒對音樂強弱的理解。
,鼓勵幼兒配合動作進行。
活動組織
1.《大貓小貓》伴奏,律動進場。(配合貓步以及手做貓咪狀)
2.練聲:《動物怎么叫》
(教師配合伴奏、動作,完整演唱)提問:是誰來了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大貓小貓圖片)
(1)第二遍完整欣賞歌曲,感受大貓和小貓兩段音樂強弱的對比。
師:聽聽看哦,他們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哦。
(2)根據幼兒回答,分段欣賞歌曲,感受大貓和小貓兩段音樂強弱的對比。
(如果幼兒先說出大貓的聲音大大的)
a.欣賞理解大貓段音樂
1.提問:大貓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呀?(鼓勵幼兒初步講述大貓聲音的特點)
2.教師清唱(再次欣賞,配合動作,感受大貓聲音的特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小結:大貓的聲音是大大的、響響的、粗粗的。
4.師:那我們用大圓來表示大貓的聲音。
5.師:你猜猜看,剛剛大貓喵喵叫,叫了幾下?(幼兒猜測)
6.教師再清唱一遍,幫助幼兒數一數喵喵叫了一下
7.師:大貓叫了幾下啊?
師:是五下,那我用五個大圓來表示吧,看這里的大圓一樣嗎?
師:最后一個大圓后面帶了線線,那我們要把這個喵要唱的長一些哦。
(通過傾聽、提問和圖片,幫助幼兒感受并學習喵喵叫的節奏,同時為學習完整演唱歌曲打下基礎)
8.師:我們來試試吧。(教師帶領幼兒練唱一邊,伴奏較輕)
b.欣賞理解小貓段音樂
1.提問:小貓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呀?(鼓勵幼兒初步講述小貓聲音的特點)
2.教師清唱(再次欣賞,配合動作,感受小貓聲音的特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小結:小貓的聲音是小小的、輕輕的、細細的。
4.師:這里我們就可以用小圓表示小貓的聲音。(教師語速放慢,引導幼兒說出“小圓”)
5.師:那小貓叫了幾下啊?(幼兒猜測)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6.教師再清唱一遍,幫助幼兒數一數喵喵叫了一下
7.師:小貓也叫了5下。(出示小圓圖譜)
(小貓喵喵叫的節奏與大貓一樣,可以較快速的與幼兒熟悉一下即可)
8.師:我們來試試吧。(教師帶領幼兒練唱一邊,伴奏較輕)
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貓小貓》
師:大貓的聲音是大大的、響響的、粗粗的,小貓的聲音是小小的、輕輕的、細細的。
(在幼兒選定角色后,對前面的演唱方式在進行鞏固,同時可以讓幼兒對選定的角色做一個自我判斷)
師:我們來唱一唱吧。(教師帶領幼兒跟唱)
師:聽好哦,是有前奏的,前奏我們不要唱的,是準備的。
師:我們來聽聽前奏是怎么樣的。(幼兒聽一遍前奏)
師:寶貝們前奏不要唱哦。(幼兒學唱第二遍)
第一遍輪唱:男生大貓,女生小貓。(教師做適當點評)
第二遍輪唱:女生大貓,男生小貓。
師:這是大貓家,這是小貓家,你想和哪只小貓做朋友呀,就輕輕的走到他家去做客吧。
師:大貓的聲音是大大的、響響的、粗粗的,小貓的聲音是小小的、輕輕的、細細的。你們想一想大貓可以做什么動作,小貓可以做什么動作呢。
師:你還想去誰家做客,輕輕的走過去吧。
(三)我們和大貓小貓出去做游戲吧。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七
1、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力度。
2、嘗試仿編歌詞,體驗仿編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一)導入,學習大貓、小貓唱歌的聲音。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誰會像貓咪一樣唱歌?(帶領幼兒學唱喵喵喵喵喵)。
3、師:聲音大的貓咪是哪一只?(大貓)聲音小的貓是哪只?(小貓)。
4、師:我們來學學它們的聲音好嗎?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呢?
(二)聽辨兩段音樂。
1、師:它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聽,誰走在前面,是大貓還是小貓?
——教師彈奏兩段音樂。
2、師:誰走在前面,為什么?大貓的聲音怎么樣?
(三)學唱歌曲。
師: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它是誰?它的聲音怎么樣?
2、師:你們喜歡大貓還是小貓唱歌的聲音?變成大貓就用大大的聲音唱歌,變成小貓就用小小的聲音唱歌。先變誰?(師幼一起唱)變變變,變成大貓啦,大貓要唱歌嘍!我是一只(),我的聲音很(),喵喵喵喵喵。
3、師:現在我來變,你們來唱,好嗎?
(四)仿編歌曲。
2、師:請你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還有哪些小動物還會唱歌,好嗎?
這是一首幼兒非常喜歡的歌曲。它歌詞與旋律都比較簡單,容易上口,歌曲內容又形象生動,活潑可愛,所以說這是一首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學唱的歌曲。也許正是因為歌詞、旋律都表較簡單,所以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忽略了對歌曲的欣賞。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八
2、初步學習用聲音的強弱來表現歌曲中大貓小貓的形象。
3、樂意參加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大貓小貓的頭飾各一個,大貓小貓圖片,音樂《大貓小貓》。
1、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2)、教師小結:哦,原來大貓叫起來聲音響響的很大,小貓叫起來聲音很小輕輕的。
2、感受歌曲,學唱歌曲。
(1)、教師:大貓小貓說它們不光會喵喵叫還會唱歌呢!聽!
(2)、大貓小貓唱的好聽嗎?歌里唱了什么?
(3)、再次聽歌曲,讓幼兒聽一聽歌曲里唱的和小朋友說的一樣嗎?
(4)、教師:跟著老師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曲。
(5)、教師:再次唱歌曲,大貓聲音大,小貓聲音小的唱。
(6)、分角色來演唱。
聽到我是一只大貓是站起來,聽到我是一只小貓是蹲下。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九
1、復習歌曲《小貓釣魚》。
2、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的創編與表演。
1、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貓釣魚》,并從中受到深刻地教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通過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的表演,充分感受音樂美、劇情美,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初步學會創編音樂童話劇。
音樂童話劇的創編與表演。
課件、電子琴、打擊樂、背景音樂、頭飾、釣魚竿等。
一、趣味律動,帶入情境。
2、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小貓釣魚》。
師:唱完這首歌,大家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三、音樂童話劇的創編和表演。
過渡語:剛才我們把《小貓釣魚》這個故事用歌聲唱出來,現在咱們根據課本里的彩圖,利用這首歌曲一起來表演音樂童話劇,好嗎?(好)。
1、引導創編。
創編角色。
師:說說你喜歡表演什么角色?
生:……。
創編動作。
師:你喜歡的這個角色要怎么表演?(請個別同學上臺表演或全班一起嘗試不同角色的表演動作)。
2、創編臺詞。
師:大家想一想,小貓放下釣魚竿去追蜻蜓,他會對蜻蜓說些什么?
生:略。
編配頭飾和道具。
生;老師,表演的`時候如果能穿上漂亮的服裝再配上道具,那就更精彩了。
師:說得好!但是我們是在上音樂課,沒辦法準備那么多的服裝,不過,我們可以制作一些漂亮合適的頭飾、效果也不錯啊!
大家想一想《小貓釣魚》這部音樂童話劇需要哪些頭飾和道具?(小貓、蜻蜓、蝴蝶、貓媽媽等頭飾,釣魚竿、水桶、小凳子等道具)。
3、討論編排。
生:說了半天,我們干脆來表演《小貓釣魚》這部音樂童話劇,大家說呢?
全班:好!
現在大家就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來分工排練。(唱歌組、表演組、器樂組、服裝道具組,音響組并推選一名導演負責該劇的組織協調)。
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表演并分工排練。
4、匯報表演。
引導學生表演時應面向觀眾、感情要投入,注意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等等。
5、評價。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初步學會了創編音樂童話劇,并嘗試了音樂童話劇的表演,通過創編和表演,大家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播放《小貓釣魚》音樂,學生隨意表演出教室。)。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
歌曲《找小貓》旋律動聽,歌詞簡單,融入情境,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其中小貓這一角色也讓幼兒所熟悉和喜歡,于是我選擇了這個教材。在活動中我結合小班孩子喜歡在游戲情境中學習的特點,借用《找小貓》的歌詞情境,結合幼兒熟悉的民間游戲“躲貓貓”的游戲規則,讓幼兒在“游玩之中”積極、熱情地去表現、去游戲、去享受其中的快樂!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有規則的進行找小貓游戲。
2、樂于參加音樂游戲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有規則的進行找小貓游戲。
貓媽媽的胸飾一個;歌曲《找小貓》的音樂;歡快的進場音樂;第一課時已經學過《找小貓》。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小貓們,今天天氣真好啊,貓媽媽帶你們去森林里玩吧。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場。
(二)民間游戲:捉迷藏。
1、誰玩過捉迷藏的游戲?怎么玩的?
2、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你們來躲,媽媽來找。你們想躲到哪里?
3、講述規則:當媽媽“喵喵喵”叫三聲的時候小貓們才能開始躲起來。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
5、教師小結。
6、師幼再次游戲。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1、欣賞理解第一段音樂。
(1)捉迷藏的游戲還藏在一首好聽的歌曲里。
(2)播放第一段音樂。
(3)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4)強調游戲規則: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的時候趕緊躲起來。
(5)教師清唱,帶領幼兒開始游戲。
(6)教師小結。
2、完整游戲《找小貓》。
(1)再次游戲,當小貓躲好后播放第二段音樂。
(2)講解游戲規則:當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時候,小貓們可以揮揮小手、伸出小腦袋或“喵“叫一聲,讓媽媽能找到你。
(3)教幼清唱,第一次完整游戲。
(4)提升要求,播放音樂,再次游戲。
(5)教師小結。
(6)第三次游戲,請幾只小貓一起來找。
(五)活動延伸。
小貓們,玩了這么長時間,你們餓了嗎?走,媽媽帶你們回家吃好吃的。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一
2、初步學習用聲音的強弱來表現歌曲中大貓小貓的形象。
3、樂意參加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大貓小貓的頭飾各一個,大貓小貓圖片,音樂《大貓小貓》。
1、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2)、教師小結:哦,原來大貓叫起來聲音響響的很大,小貓叫起來聲音很小輕輕的。
2、感受歌曲,學唱歌曲。
(1)、教師:大貓小貓說它們不光會喵喵叫還會唱歌呢!聽!
(2)、大貓小貓唱的好聽嗎?歌里唱了什么?
(3)、再次聽歌曲,讓幼兒聽一聽歌曲里唱的和小朋友說的一樣嗎?
(4)、教師:跟著老師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曲。
(5)、教師:再次唱歌曲,大貓聲音大,小貓聲音小的唱。
(6)、分角色來演唱。
(1)、聽到我是一只大貓是站起來,聽到我是一只小貓是蹲下。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二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地創編動作,并且能夠邊聽音樂邊做游戲。
2、培養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游戲的興趣。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貓媽媽頭飾1個、小貓頭飾29個、磁帶、三用機;
活動前幼兒已學會演唱歌曲《找小貓》。
一、律動《小貓小貓》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要帶貓寶寶們去秋游,我們出發吧!
二、復習歌曲《找小貓》,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請幼兒邊唱邊自由地創編動作。
2、師總結幼兒創編的動作,并請幼兒能跟隨音樂表演。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1、第一段音樂響起時,請幼兒根據自己創編的動作自由地表演。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時,請幼兒找個地方躲起來。
2、第二段音樂,貓媽媽邊表演邊找小貓,被找到的小貓請到一邊休息,不能參加游戲了。
3、第二段音樂結束后,貓媽媽問“沒找到的小貓在哪里”時,小貓一邊喵嗚喵嗚地叫,一邊爬到貓媽媽身邊。
四、待幼兒對游戲規則有所了解后,可進行多次游戲,以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五、活動結束。
師:天黑了,小貓要回家了。
律動出場。
游戲中我通過創設簡單的情景,以貓媽媽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游戲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激發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讓幼兒反復游戲,保持游戲的興致和積極性。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三
1.用自然的聲音跟唱歌曲,并根據音樂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
2.學習控制自己的行動,遵守游戲規則。
3.享受邊唱歌邊游戲的快樂。
1.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2.音樂《小手爬》、《貓走路》、《小貓歌》。活動過程:
一、師幼游戲,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師幼一起在歡快有趣的《小手爬》音樂伴奏下邊游戲邊進入活動室,音樂停止后,幼兒圍在老師周圍。
二、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名稱
1.貓叫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知道什么游戲嗎
不等幼兒回答,配課老師就發出貓叫的聲音來吸引幼兒。
師:聽到了什么聲音?它在哪里?我們去找一找吧
老師帶領幼兒尋聲找到小貓頭飾并說出:哦,原來是一只小貓咪啊。
老師戴上頭飾
2.介紹游戲名稱
配課老師在活動室的不同位置發出小貓的叫聲。
師:怎么還有小貓藏起來呢?
你們想不想跟老師一樣變成一只小貓咪啊 那我們一起尋著聲音去找一找好嗎?
記得每人要找到一只小貓并把它帶回到這里哦!
現在請把頭飾像我這樣戴到頭上,你們來做小貓,我來做貓媽媽。
三、分段感知,熟悉音樂游戲玩法
(一)熟悉游戲音樂
1.隨《貓走路》,模仿動作
師:小貓是怎么走路的?
請個別幼兒走一走,一起學一學
播放《貓走路》音樂,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模仿小貓走路 2.聽《小貓歌》,跟唱歌曲
師:好,寶寶們都會學小貓走路了。
那我們接下來就要玩找小貓的游戲了,我們先聽一聽怎樣玩的吧 播放音樂《小貓歌》,幼兒根據第一段歌詞邊唱邊做動作。
(二)熟悉游戲玩法
師:貓媽媽聽了小貓們的話是怎么做的呢?
幼兒根據第二段歌詞內容回答。
四、重復練習,熟練掌握游戲玩法
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玩游戲吧!
師幼跟隨音樂,玩游戲三次,要求幼兒每次變換不同的地點進行躲藏。
五、師幼談話,表達快樂游戲情緒
師:今天的游戲好玩嗎?游戲叫什么名字?你們開不開心?我們扮演了這么長時間的小貓一定很累了,讓我們一起回班去休息一下吧!
幼兒在《貓走路》的音樂伴奏下模仿小貓走路離開活動室。
附:貓走路1=f 2/4 | 3 | 2 3 4 3
3 | 2 | x
x |
喵
喵| 3 | 5 6 7 1
| 1 | x
x
喵
喵
小貓歌
1=d 2/4
| 2 — | 5 | 2
— | 6 6 | 5 | 許多 小花
貓,喵嗚
喵 嗚 叫,我們 今天 真 高興,一 只 老花
貓,喵嗚
喵嗚 叫,我的 小貓
快 躲好,6 | 5 | 1 4 | 5 6 | 5 4 3 2 | —
||我 們今天真高 興,找個地方 躲躲 好,媽媽快來
找。一會 媽媽 就來 找,找呀找呀找呀 找,小貓找到
了。
活動突出了音樂在游戲中的重要作用,幼兒在熟悉音樂的同時就掌握了游戲的玩法。活動開始時先玩了一個“找小貓頭飾”的游戲,旨在為玩音樂游戲做鋪墊,讓幼兒了解哪些地方可以躲藏。之后,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貓開始游戲——聽音樂模仿小貓走路、唱歌時走到小貓喜歡的地方、聽到“貓媽媽”唱歌時進行躲藏等,教師巧妙的引導,讓幼兒自然地隨音樂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整節活動沒有上課的痕跡,幼兒完全沉浸在游戲之中。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四
1.熟悉歌曲,嘗試隨音樂合拍的做貓走路的動作。
2.感受能遵守游戲規則,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隨意走動。
3.感受小貓與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1.場地背景圖:大樹、房子。
2.貓媽媽的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 。
3.課件《找小貓》
(一)出示課件引發幼兒學唱游戲歌曲的興趣。
提問:寶寶們圖上都有誰?猜猜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找小貓》。
1.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中唱到了誰?它們要和媽媽干什么?(熟悉歌詞內容)
2.完整地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情感。
提問:小貓和媽媽玩游戲的時候心情怎樣?(引導幼兒表現參與游戲的高興心情)
3.師幼共同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注意傾聽幼兒學唱歌曲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導。
4.幼兒自由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動作大膽表現 。
(三)理解游戲玩法與規則,能隨音樂節奏進行游戲,體驗小貓和媽媽做游戲的快樂心情。
1.帶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游戲的玩法。
提問:你和媽媽捉迷藏時,會躲藏哪里?(引導幼兒練習躲藏的動作)
2.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游戲玩法學習游戲的規則。
提問:你躲藏的時候,能不能說話?為什么?
“不能動也不能說話"。聽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時候,被摸到的寶寶要跟著媽媽走。
3.帶幼兒練本領,完整游戲。
提問:你和媽媽捉迷藏的時候,你躲藏在哪里?(能用"我躲在……"完整的表述) 。
4.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掌握游戲玩法與規則。
提問:你和媽媽游戲的時候心情怎樣?再次體驗游戲玩法和規則。
5.請一名幼兒扮演貓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貓,再次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時提醒幼兒要用最快的速度躲藏好,不動也不說話。)
(四)活動延伸:
“寶寶們真棒,我們今天不但學會了唱歌、做游戲,還學會了躲藏的本領。現在我們到活動室外面去玩一玩吧 。"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中較輕較響的.兩種聲音。
2、愿意跟老師一起學做貓。
活動準備:
錄音伴奏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師:寶寶們,你們看誰來了?
(1)師表演,托兒欣賞。
說說剛才來了一只什么貓?
另一只什么貓?
(2)重復聽賞。
說說剛才兩只貓是怎么叫的?
(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怎么樣?)。
2、反復感受。
(2)引導托兒大貓叫時聲音大,小貓叫時聲音小。
3、模仿跟學。
師:大貓小貓們,我們一起捉老鼠去羅!
模仿動作,邊唱邊跳。
上海怡人。
音樂找小貓教案(優質16篇)篇十六
歌曲《找小貓》旋律動聽,歌詞簡單,融入情境,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其中小貓這一角色也讓幼兒所熟悉和喜歡,于是我選擇了這個教材。在活動中我結合小班孩子喜歡在游戲情境中學習的特點,借用《找小貓》的歌詞情境,結合幼兒熟悉的民間游戲“躲貓貓”的游戲規則,讓幼兒在“游玩之中”積極、熱情地去表現、去游戲、去享受其中的快樂!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有規則的進行找小貓游戲。
2.樂于參加音樂游戲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有規則的進行找小貓游戲。
貓媽媽的胸飾一個;歌曲《找小貓》的音樂;歡快的進場音樂;第一課時已經學過《找小貓》。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小貓們,今天天氣真好啊,貓媽媽帶你們去森林里玩吧。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場。
二、民間游戲:捉迷藏
1.誰玩過捉迷藏的游戲?怎么玩的?
2.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你們來躲,媽媽來找。你們想躲到哪里?
3.講述規則:當媽媽“喵喵喵”叫三聲的時候小貓們才能開始躲起來。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
5.教師小結。
6.師幼再次游戲。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一)欣賞理解第一段音樂
1.捉迷藏的游戲還藏在一首好聽的歌曲里。
2.播放第一段音樂。
3.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4.強調游戲規則: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的時候趕緊躲起來。
5.教師清唱,帶領幼兒開始游戲。
6.教師小結。
(二)完整游戲《找小貓》
1.再次游戲,當小貓躲好后播放第二段音樂。
2.講解游戲規則:當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時候,小貓們可以揮揮小手、伸出小腦袋或“喵“叫一聲,讓媽媽能找到你。
3.教幼清唱,第一次完整游戲。
4.提升要求,播放音樂,再次游戲。
5.教師小結。
5.第三次游戲,請幾只小貓一起來找。
五、活動延伸
小貓們,玩了這么長時間,你們餓了嗎?走,媽媽帶你們回家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