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獨具創意和獨特思考的表達方式,通過豐富的修辭手法和精準的邏輯結構給人以美的享受。讀完這些作文后,相信你會有更多的靈感和動力寫出優秀的作品。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一
李陽祖籍山西,1969年出生于祖國大西北的新疆烏魯木齊。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學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志愿支援邊疆建設。李陽中學的學習狀況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間因對學習失去信心曾幾欲退學,1986年自新疆實驗中學勉強考入蘭州大學工程力學系。大學一二年級李陽多次補考英語。
為了徹底改變英語學習失敗的窘況,李陽開始奮起一博,他摒棄了偏重語法訓練和閱讀訓練的傳統,另辟蹊徑,從口語突破,并獨創性將考試題變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脫口而出。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李陽在1988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一舉獲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李陽,絕對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榜樣。基礎差不要緊,笨鳥先飛嘛,關鍵是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人家可以講一口流利、純正、地道的英語,我們也一定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二
我的蟈蟈不樂意叫,所以,它大傷我的腦筋,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后來,我只好又到山上抓蟈蟈,這回,我抓到了一只非常愛叫的蟈蟈,我非常高興,弄得我愛不釋手。我想:這么好的心情,不如看看它的外貌,寫一篇作文吧!說干就干,我拿起它,仔細的端詳起它來。(鐵頭蟈蟈)(青頭蟈蟈)。
蟈蟈有兩種,一種是青頭蟈蟈,一種是鐵頭蟈蟈,它們都長著長長的觸角,前面回來個彎,也都長著兩只豆大的眼睛,長著一張愛吃的嘴,長著一對綠色的翅膀。它們不同的地方是:青頭蟈蟈的脖子是綠色的,而鐵頭蟈蟈的脖子是黑色的,而且還比青頭蟈蟈的脖子堅硬,所以,它就叫鐵頭蟈蟈。母蟈蟈也很特別,不僅分鐵頭蟈蟈和青頭蟈蟈,比公蟈蟈多的是,后面有一個長長的尾巴,它的翅膀很特別,很短,不會發出聲音,所以,我不太喜歡母蟈蟈。
這只蟈蟈也太熱鬧了,我把它裝進了一個透明的塑料瓶里,讓它能看見外面。我本以為它不會叫了,可是,還不等到一分鐘,它就“色拉色了”的叫了起來,叫聲非常大,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我又掐自己的臉又掐自己的手,想讓我從“夢中醒來”。可是,不論我怎么掐自己,它就是直叫,過了二十秒鐘多,才停下來。可見,這只蟈蟈是這么愛叫呀。
正巧,柴佳賓回來了,他帶著5只蟈蟈,其中有一只,是暴力大王。你可別小看它,它可厲害著呢。柴佳賓把螞蚱給它吃,柴佳賓伸進籠子里,想把這只蟈蟈拿出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拉了上來。可是,柴佳賓沒有抓住這只蟈蟈,這只蟈蟈趁機逃脫。哈,這只蟈蟈條的可真高,一下子從柴佳賓這1.35米的個上越了過去,然后,連蹦帶跳地向外跑。幸好我跑得快,從門口截住了它,我貓下腰,想去抓它,可是,這只蟈蟈蹦蹦跳跳,不給我一點機會抓它,終于,在我的盡力圍捕下,它終于有了破綻,我一下子按住了他的脖子,把它拿了起來。柴佳賓給這只蟈蟈喂食了,這只蟈蟈吃得可真歡,它先把蚱蜢的腸子掏了出來,然后,猛咬,把蚱蜢撕爛了。這只蟈蟈可真是瘋狂的很,惹不得,惹不得。
呵,這蟈蟈太厲害了,還能“傳遞信息”。“唱歌大王”(就是我的那只蟈蟈)一唱,這可不打緊,可是,柴佳賓籠子里的那只“暴力大王”也很著“唱”了起來。用此辦法,我們再去山上抓蟈蟈,果真,又抓來了不少。
怎么樣,蟈蟈有趣吧!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三
前幾天,張伯伯送給我一只蟈蟈。
它被關在一個小籠子里。它有一雙烏黑黑的眼睛,翠綠般的皮膚;長長的雙腿如彈簧一般有力,是一名彈跳運動員;它有一雙短短的翅膀,不知能飛起來嗎;腿上長有尖刺,好像在警告我們,不要碰它。
它有兩顆鋒利而堅硬的牙齒,吃東西時,把食物放在嘴邊,再用兩顆牙齒把食物塞進嘴里。它很能吃,泡上幾粒黃豆給它,它一下子跳到食物哪里,幾分鐘就吞了個一干二凈。
它脾氣不大好,有一次跟它玩,用根鉛筆戳他一下,它如迅雷一般跳到籠子對面并露出鋒利的牙齒,嚇了我一大跳。我很不服氣,再戳了它一下,它這次可火了,左碰右撞,上下亂跳,弄的籠子快要倒了,我只好躲開,以防它再生氣。
它還是一名音樂家,它的下身有時均勻的上下搖動,像是在呼吸。下午,我正在看書時,它突然吱吱的叫了起來,“吱……吱……”咦,還挺好聽。但是叫起來沒完,十多分鐘后,我受不了了,大喊一聲“夠了!”還挺管用,它一下子不叫了。我問媽媽:“媽媽,養蟈蟈是為了什么?”“這還用問,聽它叫唄。”完了,這下慘了。
到了晚上,它爬到籠子上看著月亮,應該是想家了吧。
我和蟈蟈呆的時間并不長,有一天上學的時候,我發現蟈蟈的一只腿發黑了,這是怎么回事?我沒管它,上學去了,回來的時候卻看見……它的一只腿斷了。
過了幾天,蟈蟈剩下的一只大腿竟然也斷了,看它可憐的樣子,用剩下的小腿往上爬,想爬到上面去,剛剛拼了命爬上去,卻下來了。我頓時哭了起來。媽媽說:“孩子,我給你個建議,不如,你把它放了吧。”放了……不,不行,我舍不得。這時,我腦子里突然出了個想法。它快死了,不如,讓它回家吧。
我帶著蟈蟈,來到小區附近的草叢里,找了個地方,把它拿出來,邊放邊說:“再見了,蟈蟈,你自由了,回家吧。”再往蟈蟈旁邊放了幾片菜葉子。我起來看了看這個跳躍運動員,它也看了看我。這時,我的淚已經把地濕透了。
第二天,我再次去看了看放它的地方,蟈蟈已經沒了,只剩下一片菜葉子,但我一看菜葉子,驚奇的發現,那個葉子上,它啃過的印記,拼成了兩個字---謝謝。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四
今年端午節,我去了香爐山公園,我的收獲還真不小,捉到了兩只蟈蟈,一大一小,作文-蟈蟈。
這兩只蟈蟈可好了!大大的肚子,長長的腿,牙齒像一把大鉗子,亮亮的.翅膀像玻璃片兒;還有兩條長胡須,一甩一甩的;叫起來聲音特別大,震得人耳朵響,太陽越曬,它們叫得越響。
這兩只蟈蟈很好斗,這天,它們因為吃食而發生了“爭執”,只見它們挺起觸角,露出大門牙,擺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我看了哈哈大笑,待我笑后,只見它們后腿一蹬,像發出大必殺一樣,就打了起來,它們互相用腳踢打,用大門牙咬,在地上滾來滾去。先是大蟈蟈壓倒小蟈蟈,小蟈蟈用大腿一踢,把大蟈蟈踢飛,翻身壓倒大蟈蟈。大蟈蟈也不甘示弱,用力一滾,小蟈蟈又被滾翻了。兩只蟈蟈就這樣又打,又咬,又滾,直到斗得精疲力竭,這場惡戰才得已結束。它們趴在地上直喘氣,它們的大門牙各掉了一顆,頭也歪了,我看著笑得更歡了。
我喜歡我的兩只蟈蟈。
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市花園小學四年級:秦楷強。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五
有一天,在蟈蟈市最大的酒店里,市長正在主持一個投票大會dd投票選出蟈蟈市的“公蟲”們今后的奮斗目標。
在大廳中央的桌子上擺放著兩個箱子,一個箱子上寫著“尋找歡樂”,另一個箱子上寫著“尋找金錢”。dd這兩個命題,可是前一個月在全體蟈蟈“公蟲”中進行“蟲意調查”得出的。現在要進行最后的表決。每個蟈蟈手中都捏著一張選票,他們認真地排著隊,把選票投進自己選定的投票箱中。
投票結束,蟈蟈市長統計出“尋找快樂”和“尋找金錢”的“蟲數”。蟲數最多的是“尋找歡樂”的,因為小蟈蟈們喜歡玩,喜歡快樂;老蟈蟈們沒事干,又不放心小蟲們,所以也決定一塊兒去尋找快樂。
過了三天,蟈蟈們來到市政府前的廣場上,分成兩隊站好。出發前,市長進行了精彩的演講,最后他滿懷信心地說:“公蟲們,向著我們的目標出發!”
蟈蟈們開始出發了。尋找快樂的蟈蟈們向著早已選定的目標dd銀花朵朵的湖泊進軍。
蟈蟈軍團走到湖邊時,忽然一株蒲公英大聲叫起來:“蟈蟈們,你們不要再向前走了,那波光粼粼的地方并不是快樂老家,那是湖泊。”
蟈蟈們奇怪地問:“你怎么肯定那是湖泊,不是快樂老家?”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六
中午,我們買了一只蟈蟈。它小小的腦袋,鼓鼓的肚子,渾身翠綠,簡直像用碧玉雕成的一樣,兩只纖細的觸角探來探去,三對腹足十分靈活,總之非常惹人喜愛。
我們去墻根兒給蟈蟈弄絲瓜花兒。它在籠子里活蹦亂跳,好像在著急地說:“別摘小的,別摘小的!”回了家蟈蟈迫不及待地吃起了花兒---那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就像我見到了肯德基!它一會兒倒立,一會兒來個空中飛越,好不開心!可我總覺得它在坐監獄---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舞臺啊。吃飽后,它美美的睡了一覺(這算不算“貪圖享受失自由”啊)。到了晚上,我要睡覺了,它倒來了精神!曲曲曲曲叫個不停,吵得我不得安寧!真是“睡覺之難,難于上青天!”
第二天一早,我又不得不強打精神爬起來,冒著蒙蒙細雨出去給它弄早餐。唉:養了個小小的蟈蟈都這么不容易,何況養育我這樣的小人兒呢?我忽然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七
一、看圖,揭示課題。
1.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種小昆蟲。
小朋友平時都見過螞蟻,知道螞蟻會做什么呢?
看蟈蟈圖:這是誰?板書-蟈蟈師生介紹蟈蟈。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他們的小故事板書:和誰和誰的故事指導讀題。
二、自瀆課文。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瀆情況:抽讀生字卡片。
讀詞語,螞蟻搬糧食滿頭大汗自由自在呼呼的洞里冬天又冷又餓乘涼神氣不起來。
分節讀,跟著老師齊讀。
三,講讀課文第一節。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由讀,
5.我們完整讀這段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干得滿頭大汗。請小朋友自己讀讀,想想這是一群怎樣的螞蟻?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如果加上動作就更好了,指導讀好句子。
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小螞蟻啊!咦,蟈蟈呢?
三、第二節。
1.自己讀讀,邊讀邊看圖,蟈蟈在干什么?也用上有的有的說話。
2.你覺得這時蟈蟈們怎么樣?
四、學習第三節。
2.這么寒冷的冬天,螞蟻和蟈蟈又是怎樣生活的?出示圖片,同桌可以一起說說。
5.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把這一節讀一讀,師生接讀。
五、總結。
2.師生互動,角色表演。
六、課文學完了,想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
七、完成兩個字。
作者郵箱:zjghuangmh@。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簡潔的語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內容。
2、過程與方法:。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內容、品味佳句。
課前準備:
1、了解法布爾及作品《昆蟲記》。
2、布置學生課下認真進行觀察,準備向同學介紹一種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的情景吧?也許你還記得夏夜捉螢火蟲吧?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勤勞的蜜蜂,這些大自然的小精靈,也許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再跟隨昆蟲學家法布爾去認識一位新的昆蟲朋友——綠色蟈蟈。(板書課題,并明確學習目標)。
2、簡介法布爾及《昆蟲記》(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開始搬進荒石園,寫了一卷又一卷《昆蟲記》,度過35年余生。魯迅把《昆蟲記》稱作“講昆蟲的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你從文中獲得了關于綠色蟈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簡潔語言歸納)。
討論并歸納:聲、形、斗、食、居。
2、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學生討論、交流并歸納。
明確:
蟈蟈的外形特征: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三、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最讓你感興趣的地方或你喜歡的語句,并說說原因。
形式:小組討論交流,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補充評價,教師總結指導。
(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因為它能給人以形象生動的感受;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2、小結寫作特點:語言傳神,生動,擬人形象,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1、學生再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疑問。(教師可引導學生質疑)。
如何看待動物中的同類相食這種現象?
學生討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請同學們靈活運用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等)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學生發言,教師夸贊有所體驗的同學,調節說出具體細節和規律,避免泛泛而談。
五、課堂小結。
(1)文章把綠色蟈蟈放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來介紹,介紹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習性。(2)我們應該去讀讀《昆蟲記》,因為它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世界,也讓我們更加富有愛心。昆蟲學家法布爾為我們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只要同學們專心探索,還有很多個世界等待我們去打開。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九
1、小朋友們喜歡猜謎嗎?老師來考考大家:“身體雖不大,力氣可不小,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螞蟻和蟈蟈教案。”說的是誰?(螞蟻)。
2、今天老師把它從童話王國請來了(出示螞蟻圖),跟它一起來的還有誰?(出示蟈蟈圖)。
4、他們要帶小朋友去參觀童話王國,還說哪個小朋友表現最出色,他們就愿意跟著誰回家。
過渡:開往童話王國的列車即將啟動,準備好了嗎?出發!(播放火車聲音)童話列車開得真快,一會兒就到了童話王國。二、精讀課文第一、二小節。
(一)學習第1句。
1、瞧,太陽公公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一絲風也沒有,樹上的知了一個勁兒地叫著,熱呀熱呀,那是什么季節呀?(夏天)。
2、對(板書:夏天)你覺得夏天怎么樣?(出示:夏天真熱)你能讀出來嗎?(出示感嘆號)誰能把感嘆號的語氣讀出來?(指導學生讀好,邊讀邊想象畫面)。
a、你讀得真好,讀時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誰來學他的樣子,邊讀邊想象畫面。
b、呀!他熱得眉頭都皺起來了。
c、大家感覺到了嗎?(齊讀)。
1、學習第2、3兩句。
(1)這么熱的天,小螞蟻在干什么呢?(齊說)出示句子: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齊讀)。
(2)他們是怎么搬糧食的呀?(指名說,出示句子|他們……個個滿頭大汗。)(貼圖)誰上來指一指,哪些螞蟻在背?你能學螞蟻背一背嗎?(馱在背上)哪些在拉?你也來學一學。(用手來拉)。
(3)(采訪搬糧食同學)小螞蟻,搬糧食感覺怎樣?是啊螞蟻長得那么小,而他們搬的糧食卻怎樣?(大、重)太陽火辣辣照著所以螞蟻一定搬的怎么樣?(累、辛苦、走得慢,滿頭大汗)(板書:滿頭大汗)指名讀,感覺怎樣?(汗很多,一把一把的)誰來加上動作讀好。誰能讀好這句話呢?(出示: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指名讀,師范讀(強調“個個”)。
(4)這真是一群什么樣的螞蟻?(勤勞)對,這么勤勞的`螞蟻,讓我們來夸夸他們吧!(男、女生賽讀)。
(5)螞蟻是團結合作的小動物,這些螞蟻后面還跟著個大部隊呢!請大家想想,那些螞蟻還會怎么搬呢?可以看看圖,也可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教案《螞蟻和蟈蟈教案》。(出示:螞蟻有的……,有的……,個個……。)(馱、推、抱、扛、抬)。
2.當螞蟻在烈日下忙著搬糧食,為冬天做準備時,蟈蟈呢?(出示乘涼圖)(出示: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1)師范讀。刻意少一個“躲”字。躲是一個動作,誰來演一演,小蟈蟈“躲”。老師看起來你很害怕,小蟈蟈你怕什么呀?(太陽光)為什么?(太熱了)。那你快躲到樹下去乘涼吧。(學生下去)蟈蟈可真會選地方,樹下多涼快呀!所以,一起讀:他們躲在大樹下……。
(2)你覺得他們過得怎么樣?(舒服,唱歌跳舞,想干嗎就干嗎,餓了還可以吃新鮮的樹葉呢)這真是——自由自在(出示)。
(4)這些蟈蟈實在太得意了,太悠閑了,我們再來讀一讀。
三、精讀第三小節。
2、學習第二句。
(1)我們先到螞蟻家去看看(出示圖),螞蟻的家里怎么樣?(糧食很多)怎么個多法?到底有多少?讀讀句子想一想(出示句子)。指名說。到處都是糧食,這里一堆,那里一堆,這就是“裝滿糧食”。
(3)在溫暖舒適、裝滿糧食的洞里螞蟻開開心心的,他們可能會做些什么呢?(出示)指名說。(唱歌、跳舞、烤餅、睡覺、聊天……)。
3、學習第三句。
(1)蟈蟈呢?我們再去他們家看看——(出示圖)呀!有只蟈蟈張大嘴巴在哭呢,它會說些什么?這只蟈蟈低著頭,好象在想些什么呢?他會想什么?這只蟈蟈趴在地上,他好象已經——死了。
(2)誰能讀好描寫蟈蟈的句子?(出示句子)指導讀好(這些蟈蟈多可憐啊,瑟瑟發抖,垂頭喪氣,有氣無力。)。
四、小結。
1、聽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和誰交朋友?為什么呢?是啊,螞蟻早做準備,著就是(屏幕出示:有備無患,防患未然)范讀,跟讀。
2、那你想對蟈蟈說些什么呀?蟈蟈夏天只顧享受,冬天就又冷又餓,這就是(出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范讀,跟讀。
3、我們小朋友都要學習這些勤勞的小螞蟻,因為——(出示: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4、讀兒歌,播放勞動最光榮。
五、拓展延伸。
瞧!又一年夏天到了,蟈蟈會怎么做呢?
(1)指名說。
(2)出填空:夏天真熱。一群蟈蟈在。他們有的(),有的(),個個()。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螞蟻(mayi)各自拼讀后指名讀,教者指出“螞”和“蟻”都是第三聲。當兩個第三聲在一起時,第一個字要讀得像陽平。教者示范。領讀。
再板書:蟈蟈(guoguo)各自拼讀后指名讀,教者指出重疊式的名詞,后一個音節讀輕聲。教者示范。領讀。
最后用彩色粉筆寫“和”,問:從“和”字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齊讀課題。
3.這篇文章寫的什么事?這件事又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小小組交流:讀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讀課文,要求讀通,處理好長句子“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的停頓。
3.全文一共三個自然段,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一自然段寫夏天螞蟻忙著搬糧食;第二自然段寫蟈蟈在大樹下乘涼,,笑螞蟻是傻;第三自然段寫冬天到了,螞蟻和蟈蟈不同的結果。
4.學生提出本課生字詞:
糧食滿頭大汗自由自在過冬呼呼。
洞里又冷又餓躲乘涼刮風。
躺裝餓。
(1)自主拼讀,讀準字音,互相檢查。
(2)小小組交流;機警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3)教者檢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講:“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自由自在”講的是很自由,一點兒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頭組詞:
汗()冬()由()冷()。
(5)互相交流記住字形的方法。
5.讀讀、記記、寫寫生字詞。
同桌互報詞語聽寫,訂正。
6.自由讀課文,質疑。
三、作業。
1.組詞。
冬()乎()玩()元()。
東()呼()完()原()。
2.看課文插圖,結合朗讀課文,說說兩幅插圖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結合正音。
二、精讀訓練。
1.討論:書上幾幅插圖的內容,從事情發生的時間看,哪個在前,哪個在后?為什么?
(1)自由看通版圖,自由練說。
指名當眾說圖意。
(2)仔細觀察另外兩幅插圖,說說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什么內容?
2.課文是怎么說的呢?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
a.想象“天氣真熱”的情景,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b.這時,螞蟻們在干什么?怎么干的?
(板書:搬糧食螞蟻夏天背拉滿頭大汗)。
(2)用一個字概括一下螞蟻的表現。(板書:勤)。
(3)用贊揚的語氣讀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滿頭大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問:這一段寫了什么?(誰干什么怎么干的)。
a.蟈蟈笑螞蟻是傻瓜,想象一下,會說些什么呀?
b.蟈蟈這時在做什么呀?(板書:乘涼唱睡自由自在)。
(2)用一個字概括一下。(板書:懶)。
(3)討論:用什么樣的語氣讀第二自然段?(諷刺)突出重音:笑躲唱睡自由自在。
練習用“有的……有的……”說話。
指名讀。
a.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b.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教者問:句a中的“有的”指誰?
句b中的“有的”又指誰?
(讓學生知道,像這類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體中的一部分)。
練習說:
a.小小組練說;
b.指名當眾用“有的……有的……”說話。
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結尾說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他們什么時候神氣過?
(3)為什么現在蟈蟈現在神氣不起來了?
(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訴我們這一道理的?
(采用對比手法,從一“勤”一“懶”已經他們不同的結局上讓我們知道只有辛勤老,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c.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1.練習用“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2.繼續朗讀課文,準備背誦。
3.想一想怎么演這個小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擴詞。
由()()過()()。
冷()()冬()()。
2.填空:
夏天,一群小螞蟻在搬(),一個個忙得();蟈蟈躲到()下乘涼,一個個()。
冬天到了,螞蟻躺在()過冬,蟈蟈(),再也()不起來了。
二、背誦指導。
1.理文章層次。
輕輕讀全文,回憶三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夏天,螞蟻忙著搬糧食--蟈蟈在大樹下乘涼-冬天到了,螞蟻安全過冬,蟈蟈又冷又餓)。
2.記關鍵詞語。
第一自然段:夏天搬背拉滿頭大汗。
第二自然段:笑乘涼唱歌睡覺自由自在。
第三自然段:冬天螞蟻躺裝滿糧食蟈蟈又冷又餓。
3.各自試背,發現疏漏,繼續練習背誦。
4.同座互相背,教者抽查。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糧汗由冬呼洞過冷。
2.自主觀察生字,分析各個生字的特點,指出寫時的注意點。
3.教者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
“糧、汗、洞、呼、冷”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時都要左讓右,左邊偏窄,右邊稍寬。“氵”并不是從上到下直線排列,而是略呈弧度,第二點稍稍向外露一點,落在橫中線上。
教“米”字旁,“米”字作“糧”的左偏旁,捺要改成點,整個字才能顯得緊湊。
“由”,獨體字。要居中安排,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筆順規則:先里邊,后封口。
“冬”上下結構。“夂”(折文旁)的交叉點落在豎中線上,最后的兩點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
4.按筆順描紅。
四、研究分角色演課本劇。
試演。
1.采用自愿報名擔當某個角色的辦法,確定上臺表演的人選。
2.試演,表演后對“演員”的表演一分為二地提出意見。
3.默讀課文,思考:哪些地方到底該怎么演?
再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五、作業。
1.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由過糧。
2.背誦課文。
3.自由結合組成《螞蟻和蟈蟈》表演小組,排練課本劇,爭取“六一”兒童節把這個小故事演給大家看。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一
在一個陽光明媚,碧空如洗的下午,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一棵參天大樹正在“呼呼”的打瞌睡。
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螞蟻正在忙著搬運食物。它們有的背著食物,有的推著食物,還有的互相合作抬著食物,它們一直來來回回,十分忙碌。它們全都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而不遠處的一群蟈蟈們卻在樹下乘涼。它們有的彈著狗尾巴琴,唱著悠揚的歌;有的跳著優美的舞蹈,像是高貴的芭蕾舞者;還有的在睡覺,嘴角還流出了一滴滴口水,它們個個自由自在。
一只螞蟻停了下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疑惑地問:“蟈蟈,你們怎么還不準備食物呀!冬天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食物可不好找!”“哼”蟈蟈聽完,眼都不抬一下便說:“還早呢!我們還要準備開演唱會,哪有時間呀!我勸你們還是休息休息,等冬天來了再說吧!”小螞蟻們還想再說些什么,可是蟈蟈們卻擺擺手說:“走開,走開,別多管閑事,我們還要排練呢!”
時間過得飛快,樹葉像只調皮的枯葉蝶飄落在樹媽媽的腳下,轉眼就到了冬天。眼看冬天來了,小螞蟻們窩在溫暖的家里。它們正在準備晚飯,它們互相合作,有的燒水,有的切菜,還有的在煮菜,全都開開心心,臉上像一朵笑開的花。另一邊,蟈蟈們在皚皚白雪中吹著冷風,它們又冷又餓。突然,一只已經非常虛弱的蟈蟈說:“伙伴們,我們去找別人借食物吧。”其它蟈蟈說:“我們去找誰借呢?”“要不我們去找小螞蟻借吧!”虛弱的蟈蟈說。“那我們出發吧。”它們互相攙扶著走啊走啊,終于走到了小螞蟻家里。“呯…呯…呯…”蟈蟈們有氣無力地敲門。門打開了小螞蟻說:“蟈蟈們你找我們干什么呀?”蟈蟈們羞愧的說:“小螞蟻借我們一些食物好嗎?”小螞蟻說:“不行,不行,借了你們我們也會餓死的'。”蟈蟈們想了想,一只蟈蟈說:“我們可以幫你們煮菜,燒火,打掃衛生,你們給我們一點食物吧。”小螞蟻們想了想就答應了。
漫長的冬天過去了,生機勃勃的春天來了。吸取教訓的蟈蟈們春天就開始儲存食物了,當冬天再次來臨的時候蟈蟈們又舒服又開心。經過這件事以后讓蟈蟈們懂得了:要做事情要提前準備,還有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二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話。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口頭造句,“又......又......”說話。
教學課時:兩課時。
5月20日第十四周星期三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螞蟻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標上小節號,畫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
4、指導學生讀長句子。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三、教學生字。
1、讀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米”字旁。
3、自學課后筆順表,并描寫。
4、指導學生寫字。
5、師范寫生字,生描紅,仿寫。
教學后記:學生對螞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205月20日第十四周星期三第二節。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
大家都知道螞蟻是一種勤勞的小巧玲瓏動物,我們要怎樣做?
二、讀課文,體會道理。
1、出示掛圖,問:這是什么季節?它們各在干什么?
2、自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匯報。
(1)你覺得這群螞蟻怎樣?從哪些詞語中體現出來?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蟈們都在干什么呀?蟈蟈怎樣嘲笑小螞蟻,說了些什么?它們是怎樣享受的?
(3)在這寒冷的天氣里,螞蟻、蟈蟈是怎樣過冬的?
三、語言文字訓練。
(1)指導讀詞:滿頭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餓。
(2)指導朗讀句子:
誰喜歡這群勤勞的小螞蟻,誰愿意來夸夸它們?
誰能把蟈蟈這種瞧不起人的樣子讀出來?
(試讀、評讀、表演讀)。
(4)課文,分角色朗讀。
(5)導用“有的......有的......”“又......又......”說話。
四、結全文。
五、拓展訓練。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三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話。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口頭造句,“又……又……”說話。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螞蟻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標上小節號,畫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
4、指導學生讀長句子。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三、教學生字。
1、讀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米”字旁。
3、自學課后筆順表,并描寫。
4、指導學生寫字。
5、師范寫生字,生描紅,仿寫。
教學后記:學生對螞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
大家都知道螞蟻是一種勤勞的小巧玲瓏動物,我們要怎樣做?
二、讀課文,體會道理。
1、出示掛圖,問:這是什么季節?它們各在干什么?
2、自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匯報。
(1)你覺得這群螞蟻怎樣?從哪些詞語中體現出來?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蟈們都在干什么呀?蟈蟈怎樣嘲笑小螞蟻,說了些什么?它們是怎樣享受的?
(3)在這寒冷的天氣里,螞蟻、蟈蟈是怎樣過冬的?
三、語言文字訓練。
(1)指導讀詞:滿頭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餓。
(2)指導朗讀句子:
誰喜歡這群勤勞的小螞蟻,誰愿意來夸夸它們?
誰能把蟈蟈這種瞧不起人的樣子讀出來?
(試讀、評讀、表演讀)。
(4)課文,分角色朗讀。
(5)導用“有的……有的……”“又……又……”說話。
四、結全文。
五、拓展訓練。
夏天勤勞懶惰。
滿頭大汗自由自在。
冬天躺著過冬又冷又餓。
教學后記:學生積極地模仿螞蟻搬糧食的動作,能夠領悟到其辛苦地勞動價值。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現在老師讓大家聽一首歌,聽完之后告訴老師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學生聽后回答)今天我們學的一篇課文就與小螞蟻有關系,題目就是《螞蟻和蟈蟈》(師生同寫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們想不想知道螞蟻和蟈蟈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聽完之后告訴老師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3、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讀--自我評價--指名評價。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夏天”和“冬天”)。
2、夏天給你們是什么感覺?這么熱的天氣,小螞蟻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搬糧食呢?(指導朗讀第一段、板書“勤勞”)。
3、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說一句完整的話。
4、正當小螞蟻在辛辛苦苦地搬糧食的時候,被誰看到了?(指導朗讀第二段、板書“懶惰”)。
5、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一轉眼冬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聲”)冬天刮這么大的西北風,你是什么感覺?這么冷的天氣,小螞蟻和蟈蟈它們又分別在做什么啊?(指導朗讀第三段,板書“幸福”和“痛苦”)。
四、動畫配音、指導背誦。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螞蟻和蟈蟈》的動畫片,可是沒有聲音。同學們,你們愿意當一個配音演員,給這部動畫片配音嗎?(教師指導學生邊看動畫片,邊配音。利用配音的形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五、師生小結、發散思維。
1、課文學完了,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都學會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板書總結課文)。
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們的雙手用辛勤的勞動創造得來的。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從小愛勞動,因為勞動最光榮。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
作者郵箱:chenhui5566@。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五
《螞蟻和蟈蟈》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較短,卻富有教育意義。課文還配有精美的插圖,注重創設課文內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兒童情趣,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整篇課文不管從文字還是插圖都給人以美的啟迪。
一、情境教學法: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師應采用各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學生入景生情,在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演示螞蟻和蟈蟈的活動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學生直觀感受了螞蟻的勤勞和蟈蟈的懶惰。
二、品讀感悟法:朗讀是語言訓練,陶冶情操,體會感情,積淀語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機會,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讀,比賽讀等各種朗讀形式,通過反復誦讀,細心品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了螞蟻搬糧食的辛苦,蟈蟈的.悠閑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達到感悟語言,培養語感的目的。
三、創設情境,解決重難點。
學習第一自然段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后,指名讀,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站起來讀這段話,所以教師應適當的進行鼓勵,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讓學生理解螞蟻的勤勞,是教學難點,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很容易突破了難點。在解決這個難點時,我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在討論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闡述自己的觀點,還學會了傾聽他人的見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蟈蟈六年級(優質16篇)篇十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lsquo;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后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