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已經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共同語言。通過閱讀以下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通用的英語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一
版本一:
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么聯系。這里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
于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
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于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
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于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于與暴君斗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
版本二: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
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
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結婚。
后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
一本英語辭典上注釋說,范泰倫節(情人節)二月十四日,來源于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
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只盒子里抽簽,盒子里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圣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圣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圣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
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這一天就是2月14日。
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伙子還把求愛的圣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
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
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
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后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claudius)。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淪丁(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圣火前,聆聽瓦淪丁的祈禱。
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人們怨聲載道。男人們不愿意離開家庭,小伙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暴跳如雷,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甚至連所有已訂了婚的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悲憤地走向戰場。年輕的姑娘們也由于失去愛侶,抑郁神傷。
瓦淪丁對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淪帝尼在神圣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淪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
消息終于傳進了宮殿,傳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淪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們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勞而返。瓦淪丁終于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
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郁金香國際婚戀網讓你找到屬于你的幸福,珍惜當下吧,趁還愛,趁著還有機會愛。給我們一個幫助您的機會、給您自己一個追求幸福的機會!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二
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是中國的情人節。比起外國的情人節更是專指向「愛情」。因為外國的情人節,原旨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愛,或親情、或友情、或愛情,并非只限于男女之情。但是中國的七夕情人節,則是描述一對情侶的故事。
傳說,天上玉皇大帝有七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織女,最聰明可愛、手藝又巧。天上皇宮中的重要織錦都由她負責設計與制作。另外,玉皇大帝有一群牛,由一個叫做牛郎的年輕人負責管理。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至荒廢了原本工作。于是玉皇大帝下旨,叫喜鵲告訴這兩個熱戀的情侶要節制,七日見一次面即可。沒想到喜鵲傳錯話,他們以為每天均可相見,更是高興無比,工作完全拋在腦后。
玉皇大帝這回就龍顏大怒,降旨他們每年只能見一次面,就是農歷七月七日的晚上。那一天喜鵲這群肇事者就負責搭橋,讓他們兩人踩在他們的肩膀上相會。因為一年僅能見一次面,當然有說不完的`衷曲、道不盡的悲情,于是那天幾乎都會下著毛毛雨,象征兩人的淚水。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見傳統中國人對于「負責的工作態度」十分看重。不過因為愛情的浪漫卻使得這個七夕情人節傳說走樣,大家通常將焦點集中在「情侶被迫分隔兩地」。強調情人好不容易見面,那種凄美絕倫的場景。于是很多因為工作、因為當兵、因為父母反對、因為求學、、各種原因分隔兩地的情侶,都會希望在農歷七月七日見到面。
如果你有情人,那就好好享受這種熱戀的感覺。如果你沒有情人,那你就思想七夕情人節的傳統教訓是表達「負責任的工作態度」重要性,好好去努力工作一番吧.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三
270年——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后人定為“情人節”
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后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并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后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圣瓦倫節”,后人又改成“情人節”。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四
情人節又叫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即每年得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得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得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情人節的來歷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2月14日是公歷一年中得第45天,離全年得結束還有320天(閏年則還有321天)。每年得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得情人節。
公元270年——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后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得一些國家得民族節日。此節日得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后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啦典獄長得女兒。他們相互愛慕,并得到典獄長女兒得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后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得這一天定為“圣瓦倫節”,后人又改成“情人節”。
傳說一。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得婚姻承諾,當時是出于戰爭得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得男人可以走上爭戰得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valentinus)得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得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后,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頭擲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啦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后,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中文譯為“情人節”得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里就被稱為valentine's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得神父。
傳說二。
據說瓦倫丁是最早得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啦監牢。在那里他治愈啦典獄長女兒失明得雙眼。當暴君聽到這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得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得女兒寫啦一封情意綿綿得告別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得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啦一棵開紅花得杏樹,以寄托自己得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三。
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得尊敬而設得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得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得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得其他眾神表示尊敬得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得生活是被嚴格分開得。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得姑娘得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得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得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得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得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后人為此而將每年得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四。
來源于古羅馬得牧神節(lupercaliafestival)。這個傳說是基督教會慶祝這一天是為啦把古羅馬得牧神節(每年得2月15日慶祝,為啦保佑人、田、牲畜得生產力)基督教化。
在羅馬人崇拜得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得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得典禮來慶祝牧神節。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得擴張,牧神節得習俗被帶到啦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得一項節日活動類似于摸彩。年輕女子們得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內,然后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得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得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得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得歡樂,于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valentine's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于瓦淪丁修士得傳說和古老得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得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得名字被抽出后,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得valentine。在男子得衣袖上會繡上女子得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于是成為該男子得神圣職責。
傳說五。
傳說以前在英國,所有雀鳥都會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鳥、山鶉等,皆在2月間求偶。所以,人類也認為每年得2月14日是春天萬物初生得佳日,代表著青春生命得開始,也仿效雀鳥于每年得2月14日選伴侶。
情人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得日子——對于單身得人和浪漫得人來說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得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么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得人同行,那么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得話,那你就會在“圣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得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得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得花來預測婚后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得花,花名得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得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得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一朵花凋謝或死亡得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于另一方而早逝。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得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20xx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得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得春枝移植在特制得盆內。花名得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得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后,如果這春枝上得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后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得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得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得愛人得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得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愿:“愿我得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得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得。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得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注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得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得生命里起舉足輕重得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得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得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得對策。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得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得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得成功率更高,因為她得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得鞋子。
意大利得情侶們相信,在情人節得那一天在朱麗葉愛墻上互相發送表達愛意得小紙條,會得到愛神得青睞和眷顧。
唱情歌是情人們表達愛意得一種形式,有時男性會籍著唱情歌向愛人求婚,尤其在情人節這種有意義得日子更為常見。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五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廣州市有46對情侶或夫妻選擇無償獻血的方式為節日注入新意。
和15日兩天開展主題為“情濃愛更深,獻血表愛心”的情人節無償獻血宣傳活動,向獻血前60對情侶或夫妻贈送情人節紀念品,以感謝情侶們的.獻血愛心行動。
當天,歐陽劍小姐和男友馮嘉豪一早就來到較場路獻血站,成為第一對獻成分血的情侶,兩人獻血后還互換無償獻血證,這對情侶表示要以獻血來見證愛情。歐陽小姐說自己醫學院畢業一年又當上醫生,知道血液對于病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她定期去獻血,之前已有三次獻全血,一次獻成分血的紀錄,并獲得廣州市無償獻血奉獻三等獎。其男友原本較抗拒獻血,自他倆相識后,男友在她的動員和鼓勵下也參加了全血的捐獻,這天也是男友實現人生第一次成分血的捐獻。
團市委的李斌今早告訴妻子出街準備情人節和結婚五周年禮物,在妻子高麗多次追問下,李斌才道出去獻血,將《無償獻血證》作為特別紀念品,妻子馬上要求一齊去獻血,因為他倆從未一齊獻過血。李斌夫妻獻血時還專門帶上3歲的女兒,他們讓她從小接受公益活動,到18歲時自覺參加獻血。
正在讀大學的雷巧玲來到較場路獻血站報名獻血,當見到獻血站的溫馨浪漫氣氛,發現不少正在或等候情侶、夫妻獻血時,她不禁脫口而出:“啊!今天是情人節。”并且尷尬地問一起來獻血的同學:“我們獻血,好不好意思呢?”
當記者問及在某投資公司工作的胡國雄和待業的妻子是誰提議去獻血的,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是大家一齊說的。
由于廣州市獻血前必須通過電腦確認獻血者身份證,有一對夫妻由于丈夫帶了居民身份證順利獻了血,妻子沒帶獻不成,妻子只好回家拿,因為這對夫妻是專門等待情人節來獻血的,說很有紀念意義。
據悉,派發情人節情侶獻血紀念品的有天河中怡廣場、荔灣廣場、北京路、英雄廣場、新市五個獻全血地點和廣州血液中心、天河中怡廣百、較場路、黃埔荔聯四個獻成分血地點。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六
2月14日,一個浪漫的日子,一個可以用玫瑰花和巧克力詮釋的日子。在這天,情侶們可以大膽地互表愛意思。但是,你知道2月14日這個西方情人節的來歷么?下面小編來告訴你。
傳說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倫丁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經常在祭壇的熊熊圣火前,聆聽瓦倫丁的祈禱。
那一時代,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為了保證人們忠于戰爭,他下令禁止人們于此時結婚,甚至連已訂了婚的人也要馬上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滿懷悲憤地走向戰場。
瓦倫丁對克勞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圣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很多人紛紛來到這里,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為伴侶。消息終于傳到了克勞多斯的耳中。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
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倫丁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為了紀念瓦倫丁,后來的人們把這一天作為“情人節”。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七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并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后來,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圣瓦倫節”,后人又改成“情人節”。
1月14日日記情人節(diaryday):新的一年開始了,對自己心愛人要有表白計劃,在心中撒下愛情的種子。
2月14日,傳統情人節。
3月14日白人節(whietday):這一天是女生巧克力送出后的一個月,若兩情相悅,韓國女生就可收到男生送給的白色糖果。
4月14日黑人節(blackday):黑色代表著黑色的韓國的雜醬面。男生吃了女生送的巧克力,女生吃了男生送的糖,就會一起去吃雜醬面,兩個人的心也就像拉不斷的面連在了一起。
5月14日玫瑰情人節(yellow&roesday):這是情人表白的一天,男生會買紅色玫瑰送給女生以作愛的表白。(在韓國白色玫瑰代表一般朋友,黃色玫瑰代表著知己紅色玫瑰代表著愛人。
6月14日親親情人節(kissday):親親就是親吻,這一天,看到情侶在親吻都可不用回避。
7月14日銀人節(silverday):這一天情侶會買上一對銀色戒指以訂婚,作為甜蜜心情的見證。
8月14日綠人節(greenday):情侶成雙成對地去郊游,游山玩水去感受大自然,象征愛情要攜手走過。
9月14日相片情人節(musicday):情侶會著情歌,同時用相機,記錄甜蜜美、歡快的笑容。
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wineday):這一天,情侶們會在燭光下晃動著深紅的葡萄酒,象征著愛情的甜美同樣需要用心慢慢的品味。
11月14日電影情人節(qrangemovie):情侶位手牽著手,一起走進電影院,同時不忘買橙汁。
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hugday):擁抱情人節是情侶們可以放縱擁抱。
1、有一種愛可以地久天長,有一種情可以地老天荒,有一個人會永遠陪在你身旁,陪你看朝霞夕陽。老婆,這個人就是我,情人節快樂。
2、今天不需要用玫瑰向你表白,不需要巧克力向你愛慕,不需要甜言蜜語向你傾訴,只需要給你一個深情的擁抱,表達我的愛意,擁抱情人節,愿我們的愛情永遠甜甜蜜蜜。
3、愛你一萬年,夸張!愛你五千年,無望!愛你一千年,荒.唐!愛你一百年,太長!接連愛你七十年,只要身體健康,就是我的強項!
4、我希望:在每一個黎明,喚醒你的不是陽光而是我;在每一個午后,激勵你的不是夢想而是我;在每一個夜晚,陪伴你的不是月光而是我。有你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5、想一想你,我溫馨滿懷,念一念你,我幸福激蕩,見一見你,我美好碰頭,逗一逗你,我樂在其中,情人節到了,把最好的祝愿送給最愛的你,愿你永遠開心快樂!
6、一心一意愛著你,永不離棄伴隨你,幸福甜蜜擁有你,真心實意呵護你,愛你到老我愿意,句句真言表心意。
7、你的笑容,讓鮮花羞愧;你的優雅,讓明月回味;你的溫情,讓陽光后退;你的溫暖,讓我無路可退。最好的愛人,只想和你心連心,背靠背。情人節快樂!
8、因為有你,日子有了規律;因為有你,生活變得美麗;因為有你,奮斗有了意義;因為有你,幸福伴著暖意;因為有你,一切都很甜蜜;親愛的,情人節快樂!
9、你是春天的霞光,你是夏季的清涼,你是秋日的碩果,你是冬天的大火,一年四季和你在一起,生活才有了意義,情人節到了,我愿執子之手,天長地久!
10、情人節是個美麗的日子,我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宣言,也沒有海枯石爛的愛情承諾,但是,親愛的我想告訴你,我比上一秒鐘更愛你!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八
傳說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claudius)。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倫丁(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圣火前,聆聽瓦倫丁的祈禱。
這一時代,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為了保證人們忠于戰爭,他下令禁止人們于此時結婚,甚至連已訂了婚人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滿懷悲憤地走向戰場。
瓦倫丁對克勞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圣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于傳到了克勞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倫丁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為了紀念瓦倫丁,后來的人們把這一天作為“情人節”。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九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于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后,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頭擲打,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以后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十
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只盒子里抽簽,盒子里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圣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圣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圣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托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伙子還把求愛的圣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十一
情人節,又叫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st.valentine’s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于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
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支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后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帶系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最佳禮物。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種有伊里莎白女王(紅色)、初戀(黃色)等。情人節以送紅玫瑰的最多。給情人送玫瑰以幾枝為宜?當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獨鐘之意,三枝則代表“我愛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11枝,是將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于送24枝則是國際性的常例,12枝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12個月,有追求圓滿,年年月月獻愛心之意。
情人節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于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
美國在1980年代,鉆石商開始針對情人節做首飾的促銷活動,使得情人節的禮物類型由巧克力和鮮花兩大類中,又多了首飾珠寶這一類。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十二
口紅是現在很多節日可以送的禮物,因為你們的女朋友永遠都缺一只口紅。如果審美光好一點可以自行挑選,如果不相信自己的審美光可以偷偷看自己女朋友平時最喜歡用什么色號。
香氛。
不同味道的香氛代表著不同女士的性格,或清新、或魅惑、或熱情;根據女友的個性和氣質選擇一款適合她的香氛,氣質溫柔甜美的年輕女性,適合散發著果香的香氛;活力而且有朝氣的女性適合柑桔型的香氛,帶有淡淡酸甜的香料(檸檬、橙子等),味道清淡干爽酸甜,而且有著新鮮的香韻;個性獨特的女性適合味道濃郁、具有魅惑感、添加了薄荷、麝香等原料的香氛。
鮮花。
美麗的鮮花是經久不衰的禮物之選,根據女友的喜好或是個人風格氣質,送她一束氤氳幽幽香氣、嬌艷欲滴的鮮花;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所以買的時候要注意哦!
可以送她52支玫瑰,與520這個節日相呼應;一束象征純潔愛情的白玫瑰,或是代表希望與純潔無暇愛情的馬蹄蓮等等。
首飾。
沒有哪個女士能夠對精致時尚又奪目耀眼的首飾說不,可以送她一條與眾不同的項鏈、也可以送她一條佩戴在腕間彰顯品位的手鏈、或是一對點綴耳際的耳飾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裙子。
有的女生喜歡浪漫有的女生注重實用,所以送裙子是個不錯的選擇。經常跟她在一起,會遇到她想買而又因為各種原因沒買的漂亮衣服你都可以多多留心在恰當時候買下來送給她,給她一個surprise!
情人節來歷英語(優秀13篇)篇十三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又名“圣瓦倫丁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于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么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的人同行,那么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圣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注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情人節”是古老的節日之一,可追溯到__產生之前,但“圣瓦倫丁節”卻是近期的說法。據傳說記載,圣瓦倫丁是古羅馬的兩個同名的主教,兩人均在公元270年遇難。他們遇難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給太太寫情書(當時的牧師可以結婚),此后,“圣瓦倫丁節”這個名稱被運用到早期的宗教儀式上。據同一傳說記載,“圣瓦倫丁節”那一天鳥兒成雙結對,蜜蜂也雙棲雙飛,人也是如此。
時代不同,“情人節”時預測婚姻、吸引情人的方式也不一樣。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的花來預測婚后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的花,花名的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的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一朵花凋謝或死亡的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于另一方而早逝。
如果你不想聽天由命,可以嘗試源自英國白金漢郡的一個古老的方法:即在“圣瓦倫丁節”的晚上點燃一根蠟燭,在底部扎兩根針,要保證針穿過燭芯,邊扎邊說:我扎的不只是蠟燭一根,我要穿透的是_的心,無論他是睡是醒,我都要他來與我談心,但要注意,你選擇夢中情人要實際一些,不要奢望不可求的人物。據說,待蠟燭燃至針時,你的情人就會推開門向你跑來。第二個辦法是在“情人節”前的一星期內每天晚上把右腳的襪子穿到左腳上,同時口中念念有詞:“夢見活人,而不是死鬼,這就是那個年輕人,我要與之婚配。”說話之后要一直保持沉默至次日醒來。第三個辦法是在睡覺前把左腳的襪子系在脖子上。注意不要太緊,如果把自己勒死了,那可就誤了大事啦。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她的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的鞋子。
雖然自維多利亞時代以后,“情人節”衰落了100多年。而今天,這個節日卻愈來愈受歡迎。“圣瓦倫丁節”是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對我們的心靈來說彌足珍貴。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后,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后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愿:“愿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維多利亞時代之后,情人節風俗漸漸淡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賀卡的盛行,情人節又復熱火重燃。在有的國家內,情人節已有演變為女性向男人表達情誼的趨勢,于是,3月14日又成為“還情節”,即男子向女子饋贈禮物以示“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