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力。接下來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欣賞,好作品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一
媽媽說只要學習好,周末交我玩網上最流行的游戲,終于數學考了100分,我的心愿就要實現了。
周末到了,媽媽說:教你知道怎么種莊稼,養動物和最快致富,猜這游戲的名字~中國人都知道“開心網—種菜”,種莊稼,養動物容易,但要很快致富就不簡單了,這要數學好,我立刻回答道:對數學天才來說小事一樁。
種菜要選擇好的植物種,要種植時間短,果實多,這樣錢也掙的多,比如說1元的花需要種植1小時,成熟果實是4個,價值4元,2元的花需要種植2小時成熟果實4個,價值8元,公式1×4—12×4÷2—2。幫好友收菜時也要揀貴的收,因為收菜次數有限。養動物也一樣,要配優良品種,才能賣出好價錢。養魚要養名貴的,要撿重的撈,連續養四條有永久保護。爭車位停好友車位12小時得7200,公式12×60×10,12小時后不再增加收入,所以最好在12小時后就立刻換車位。
媽媽教了這么多,該我發揮的時候到了,沒想到我竟然收獲了30多萬,我開心極了,周末不僅玩的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知識。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二
編者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見到數學的影子,小作者用國慶節去游玩的事情,來講述了與數學的緣分。
國慶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一起開車去浙江玩。在西湖邊上,爸爸去停車,媽媽帶我和弟弟先下了車。
西湖的人真是多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媽媽一邊推著弟弟一邊擔心的對我說:“爸爸一會怎么找我們呢”?過了一會,爸爸打電話過來問我們在哪里。可是我們邊上都是人,很難說清楚具體的位置。爸爸就讓我們等他一會,他沿著路來找我們。
等了幾分鐘,爸爸又來電話了,我趕緊接通。爸爸說:“我在你們的8點鐘方向。但是人太多了,你們別動啊,我一會就到”。果然一會兒,爸爸就從我們左后方過來了。
哇,原來我們學過的表盤和時間的知識這么有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呢。
作者|王籽寧。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三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數學呢?數學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爸爸大聲說:”數學的作用可大啦!比如說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就有數字,還有……我知道還有時鐘,電話,日歷上都有現在我終于知道數字的作用有多大了!哈哈!我們開心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組織去公園游玩到了公園,游玩到了公園,門牌上寫著:“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的團體票可以優惠百分之十。我們有37人,怎樣買最合算呢?媽媽問我說:“當然買團體票合算啰!個人票每張票要5元,而團體票每人只要3元!我們可以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媽媽說:”不對!買4張團體票更合算,只花30×4=120元!而你的要花3×30+5×7=125元!爸爸說。我靈機一動說:”我們可以請其他的幾位游客一起來買票呀!30×5×9/10-3×13×9/10≈100元。“對呀!”爸爸說著便請了13位游客,一起買了票。開開心心的玩了公園。
還有一次,我們全家一起烙餅吃,要烙3塊,一人一個,:”爸爸,我們最少要多長時間才能烙完3塊餅呢?每塊餅要烙2分鐘。“爸爸自以為是的說:”當然是6分鐘啰!這是難不到我的!“是嗎?”媽媽說:”應該是3分鐘吧!怎么可能?2×3=6分。”我大叫。“不信,我弄給你看!”只見媽媽先放進二塊餅烙一分鐘,再放第三塊和第一塊烙1分鐘,最后再放第二塊和第三塊烙1分鐘,”好了,完成!媽媽大聲歡呼。只見3個金燦燦的大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塊,哇!“好吃!我們大喊。我們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了。
經過了這幾件事后,我更加熱愛數學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并感受數學,數學的快樂就展現在你的眼前!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四
今天晚上,我、爸爸、媽媽,一起到季家面館吃面。
來到季家面館,我們看了看菜譜。爸爸吃“熏魚面”需要4分鐘,媽媽吃“皮肚豬肝面”需要6分鐘,我吃“六鮮皮肚腰花面”需要8分鐘,今天晚上6:30上課,所以我們開始盤算先后下面用最短的時間。
我利用奧數課上所學的最短時間: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4×3+6×2+8=32分鐘。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所用時間是:4×3+8×2+6=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6×3+4×2+8=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魚面,所用時間是:6×3+8×2+4=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所用時間是:8×3+4×2+6=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魚面,所用時間是:8×3+6×2+4=40分鐘。最后商量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
時間是寶貴的,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言。也讓我知道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觀察,世界將更美好。
媽媽說只要學習好,周末交我玩網上最流行的游戲,終于數學考了100分,我的心愿就要實現了。
周末到了,媽媽說:教你知道怎么種莊稼,養動物和最快致富,猜這游戲的名字~中國人都知道“開心網—種菜”,種莊稼,養動物容易,但要很快致富就不簡單了,這要數學好,我立刻回答道:對數學天才來說小事一樁。
種菜要選擇好的植物種,要種植時間短,果實多,這樣錢也掙的多,比如說1元的花需要種植1小時,成熟果實是4個,價值4元,2元的花需要種植2小時成熟果實4個,價值8元,公式1×4—12×4÷2—2。幫好友收菜時也要揀貴的收,因為收菜次數有限。養動物也一樣,要配優良品種,才能賣出好價錢。養魚要養名貴的,要撿重的撈,連續養四條有永久保護。爭車位停好友車位12小時得7200,公式12×60×10,12小時后不再增加收入,所以最好在12小時后就立刻換車位。
媽媽教了這么多,該我發揮的時候到了,沒想到我竟然收獲了30多萬,我開心極了,周末不僅玩的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知識。
數學王國知識多多,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應該認真仔細,善于思考。
我開始這樣想: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應該是:240÷2=120棵。可是媽媽卻說還要加上1才對,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上卻改了是錯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于是我和媽媽一起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原來“環繞著”的意思也就是說形成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邊看成是一條直的路,那么結果就要加1了。媽媽說,怎樣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呢,我們冥思苦想。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我說,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把一條路看成一條線段,結合上面那條題目,結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這條線段彎成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小路變成池塘邊的形狀了,那么兩端的端點合成一個點了,那么另一個端點上的樹就多余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聰明。
通過這題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題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懂得題目意思,才能保證做題準確無誤。
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說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說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好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對于老師的說法,我怎么也理解不過來,也不相信數學會有那么大的魔力。但秋游中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一早上,我們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登上大客前往玄武湖公園秋游。一路上同學們說說笑笑,憧憬著玄武湖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湖景,還有我們向往的兒童樂園。很快車子就停在了玄武湖公園里,我們下車在老師引領下游玩起來。美麗的玄武湖,南京城耀眼的明珠!我們盡情地徜徉其中,不知不覺來到了劃船處,同學們都想和玄武湖來一次親密接觸,紛紛要求老師和我們一起去劃船,泛波玄武湖。老師看了一下價目表對我們說:"誰能算算我們全班師生一起劃船半小時最少需多少錢?怎樣租船最合算?"同學們都走到價目表前,要一展自己的數學才能,我也看著價目表默默思考起來:
劃船處有大小兩種船可供游人租用:大船可坐6人,每半小時15元,小船可坐4人,每半小時12元。我班37名同學加老師共38人,怎樣租船花錢最少呢?首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種租船方法(不能有空位),再求出每種租法需要的錢數,就能知道最少需要多少錢了。一共有多少種沒有空位的租法呢?我的大腦快速轉動著。最近數學課上學習的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浮現在我的`腦海,我立即運用這種方法思考起來:假如租一條6人船,就需要8條4人船;租2條6人船,需要6條4人船,多出兩個空位;假如租3條6人船……經過這樣的有序思考,我很快無重復無遺漏地找到了3種租船方法:1條6人船、8條4人船;3條6人船、5條4人船;5條6人船、2條4人船。接著我又分別算出3種租法所需要的錢數:1×15+8×12=111(元);3×15+5×12=105(元);5×15+2×12=99(元)。這樣我找到了最終的結果:租5條6人船、2條4人船,需花99元錢。這時其他幾個同學也找到了答案,我們立即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詢問我們的思考過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帶著我們去劃船。玄武湖上立刻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
是啊,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數學,用好數學。
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
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后,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著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于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說,“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
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說:“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說:“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于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余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于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于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說,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
“哈哈,沒關系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
從這件事后,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啊!
外公家的鐘壞了,媽媽又買來一個新的。這鐘外型時尚而好看,最重要的是它還有敲鐘的功能呢!
我忍不住好奇地觀察它,經過我的研究,我發現這個鐘在每個整點敲打,敲打的次數等于這個鐘的點數,每半點也敲打一下,很有規律的。我興奮地把這一發現告訴老媽,老媽若有所思,過一會兒說:“悅悅,既然你有這個發現,不如我來考考你。”“好啊!老媽出題,我來接招。”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那你給我算算時鐘經過一晝夜共敲打我少下呢?”老媽笑著出題。“什么?一晝夜,這是多久?是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嗎?應該是24小時吧!”我一邊抓耳撓腮,一邊好奇地問老媽,老媽笑著點了點頭。我拿來紙筆,開始思考起來。一會兒,我眉飛色舞地嚷道:“算出來了,是180下,對嗎?”“老媽,公布答案吧!”我急切地看著媽媽。媽媽則笑著說:“不急,來告訴我你的解題思路。”我興高采烈地說:“那還不容易,你看這個鐘一點敲1下,兩點敲2下,一晝夜敲兩次一點到十二點,再加24個半點時敲的1下,就是敲打的總數,算式應該是:(12……1112)2*12=180。”“真聰明啊!”媽媽贊揚道。
爸爸走過來說道:“我聽到了,剛才算得還不錯,那我就加賽一題,題目同上面一樣,從1點到7點共敲多少下?”我想了想:“是35?哦,不對,是34,算式應該是:(12……67)6=34,對嗎?”“看你,差點就答錯了,下次要小心哦!”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我在一旁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來,生活中無處不在地體現著數學的魅力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一起來行動吧!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五
數學王國知識多多,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應該認真仔細,善于思考。
我開始這樣想: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應該是:240÷2=120棵。可是媽媽卻說還要加上1才對,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上卻改了是錯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于是我和媽媽一起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原來“環繞著”的意思也就是說形成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邊看成是一條直的路,那么結果就要加1了。媽媽說,怎樣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呢,我們冥思苦想。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我說,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把一條路看成一條線段,結合上面那條題目,結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這條線段彎成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小路變成池塘邊的形狀了,那么兩端的端點合成一個點了,那么另一個端點上的樹就多余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聰明。
通過這題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題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懂得題目意思,才能保證做題準確無誤。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六
今天晚上,我、爸爸、媽媽,一起到季家面館吃面。
來到季家面館,我們看了看菜譜。爸爸吃“熏魚面”需要4分鐘,媽媽吃“皮肚豬肝面”需要6分鐘,我吃“六鮮皮肚腰花面”需要8分鐘,今天晚上6:30上課,所以我們開始盤算先后下面用最短的時間。
我利用奧數課上所學的最短時間: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4×3+6×2+8=32分鐘。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所用時間是:4×3+8×2+6=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6×3+4×2+8=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魚面,所用時間是:6×3+8×2+4=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所用時間是:8×3+4×2+6=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魚面,所用時間是:8×3+6×2+4=40分鐘。最后商量第一下爸爸的熏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
時間是寶貴的,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言。也讓我知道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觀察,世界將更美好。
媽媽說只要學習好,周末交我玩網上最流行的游戲,終于數學考了100分,我的心愿就要實現了。
周末到了,媽媽說:教你知道怎么種莊稼,養動物和最快致富,猜這游戲的名字~中國人都知道“開心網—種菜”,種莊稼,養動物容易,但要很快致富就不簡單了,這要數學好,我立刻回答道:對數學天才來說小事一樁。
種菜要選擇好的.植物種,要種植時間短,果實多,這樣錢也掙的多,比如說1元的花需要種植1小時,成熟果實是4個,價值4元,2元的花需要種植2小時成熟果實4個,價值8元,公式1×4—12×4÷2—2。幫好友收菜時也要揀貴的收,因為收菜次數有限。養動物也一樣,要配優良品種,才能賣出好價錢。養魚要養名貴的,要撿重的撈,連續養四條有永久保護。爭車位停好友車位12小時得7200,公式12×60×10,12小時后不再增加收入,所以最好在12小時后就立刻換車位。
媽媽教了這么多,該我發揮的時候到了,沒想到我竟然收獲了30多萬,我開心極了,周末不僅玩的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知識。
數學王國知識多多,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應該認真仔細,善于思考。
我開始這樣想: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應該是:240÷2=120棵。可是媽媽卻說還要加上1才對,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上卻改了是錯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于是我和媽媽一起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原來“環繞著”的意思也就是說形成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邊看成是一條直的路,那么結果就要加1了。媽媽說,怎樣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呢,我們冥思苦想。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我說,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把一條路看成一條線段,結合上面那條題目,結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這條線段彎成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小路變成池塘邊的形狀了,那么兩端的端點合成一個點了,那么另一個端點上的樹就多余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聰明。
通過這題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題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懂得題目意思,才能保證做題準確無誤。
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說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說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好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對于老師的說法,我怎么也理解不過來,也不相信數學會有那么大的魔力。但秋游中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一早上,我們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登上大客前往玄武湖公園秋游。一路上同學們說說笑笑,憧憬著玄武湖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湖景,還有我們向往的兒童樂園。很快車子就停在了玄武湖公園里,我們下車在老師引領下游玩起來。美麗的玄武湖,南京城耀眼的明珠!我們盡情地徜徉其中,不知不覺來到了劃船處,同學們都想和玄武湖來一次親密接觸,紛紛要求老師和我們一起去劃船,泛波玄武湖。老師看了一下價目表對我們說:"誰能算算我們全班師生一起劃船半小時最少需多少錢?怎樣租船最合算?"同學們都走到價目表前,要一展自己的數學才能,我也看著價目表默默思考起來:
劃船處有大小兩種船可供游人租用:大船可坐6人,每半小時15元,小船可坐4人,每半小時12元。我班37名同學加老師共38人,怎樣租船花錢最少呢?首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種租船方法(不能有空位),再求出每種租法需要的錢數,就能知道最少需要多少錢了。一共有多少種沒有空位的租法呢?我的大腦快速轉動著。最近數學課上學習的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浮現在我的腦海,我立即運用這種方法思考起來:假如租一條6人船,就需要8條4人船;租2條6人船,需要6條4人船,多出兩個空位;假如租3條6人船……經過這樣的有序思考,我很快無重復無遺漏地找到了3種租船方法:1條6人船、8條4人船;3條6人船、5條4人船;5條6人船、2條4人船。接著我又分別算出3種租法所需要的錢數:1×15+8×12=111(元);3×15+5×12=105(元);5×15+2×12=99(元)。這樣我找到了最終的結果:租5條6人船、2條4人船,需花99元錢。這時其他幾個同學也找到了答案,我們立即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詢問我們的思考過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帶著我們去劃船。玄武湖上立刻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
是啊,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數學,用好數學。
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
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后,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著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于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說,“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
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說:“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說:“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于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余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于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于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說,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
“哈哈,沒關系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
從這件事后,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啊!
外公家的鐘壞了,媽媽又買來一個新的。這鐘外型時尚而好看,最重要的是它還有敲鐘的功能呢!
我忍不住好奇地觀察它,經過我的研究,我發現這個鐘在每個整點敲打,敲打的次數等于這個鐘的點數,每半點也敲打一下,很有規律的。我興奮地把這一發現告訴老媽,老媽若有所思,過一會兒說:“悅悅,既然你有這個發現,不如我來考考你。”“好啊!老媽出題,我來接招。”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那你給我算算時鐘經過一晝夜共敲打我少下呢?”老媽笑著出題。“什么?一晝夜,這是多久?是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嗎?應該是24小時吧!”我一邊抓耳撓腮,一邊好奇地問老媽,老媽笑著點了點頭。我拿來紙筆,開始思考起來。一會兒,我眉飛色舞地嚷道:“算出來了,是180下,對嗎?”“老媽,公布答案吧!”我急切地看著媽媽。媽媽則笑著說:“不急,來告訴我你的解題思路。”我興高采烈地說:“那還不容易,你看這個鐘一點敲1下,兩點敲2下,一晝夜敲兩次一點到十二點,再加24個半點時敲的1下,就是敲打的總數,算式應該是:(12……1112)2*12=180。”“真聰明啊!”媽媽贊揚道。
爸爸走過來說道:“我聽到了,剛才算得還不錯,那我就加賽一題,題目同上面一樣,從1點到7點共敲多少下?”我想了想:“是35?哦,不對,是34,算式應該是:(12……67)6=34,對嗎?”“看你,差點就答錯了,下次要小心哦!”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我在一旁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來,生活中無處不在地體現著數學的魅力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一起來行動吧!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七
在路上,果果和媽媽一邊走一邊數三分鐘內經過的各種車的輛數。三分鐘到后,媽媽問:“果果,小車有55輛,公車37輛,貨車31輛,你知道平均每分鐘大約多少輛車經過呢?”果果想了想,計算道:先算車輛的總數是55+37+31=123(輛),123輛約等于120,120除以3等于40,所以平均每分鐘大約有40輛車經過咯。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于是,他們找了一個正方形的草坪坐了下來,這時爸爸問果果:“這個草坪的周長是24米,那它的面積是多少?”果果說:“24/4=6(米),6x6=36(平方米),所以面積是36平方米。”
開飯啦!媽媽拿出好多美食,其中有一塊大蛋糕,她問果果:“我們把這塊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人吃多少呢?”
果果馬上說:“每人有六分之二份啊!”
真是愉快的一天!
大家看看,生活中,數學是不是無處不在呀!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八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離不開數學,有了數學,難題就迎刃而解。
今年的春節特別寒冷,媽媽說趁著沒下雨我們全家去外面走走,順便吃個飯,爸爸問我寒冷的冬天吃什么最好呢?我腦子一轉,脫口而出“火鍋”。媽媽拍了拍我的頭說“好”。我一聽高興地跳了起來,恨不得馬上就去。
終于到了吃飯時間,我們來到了火鍋店,店里已經熱氣騰騰了。我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分別點了四個不同的鍋底。哇,菜品區的小菜真是太豐富了,有各種各樣肉、海鮮、蔬菜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挑選了一些最喜歡吃的牛肉,蔬菜、蟶子、蘑菇回到座位,等鍋底冒出一個又一個小泡泡時,我將愛吃的東西都一點一點放進去,很快它們就熟了,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就這樣我們吃完拿,拿好煮,煮熟吃,我的肚子吃得像一個大西瓜。
這時已經吃完的媽媽準備手機掃碼買單,算了一下我們一共消費382元,然后發現這家店美團里面正好有花80元有0元的代金券,媽媽笑著問我和爸爸,說:“今天我考考你們倆,怎么買券最合算”,爸爸想也沒有想說“買3張,自己在付82元就好了”。媽媽笑了笑,然后看向我,我想了想告訴媽媽;“我覺得應該買4張代金券”爸爸的這種是80*3+82=3優惠了60元,而我的是80*4=3優惠了62元,比爸爸的還多優惠2元。媽媽拍了拍我的頭說不錯不錯,老師教的東西能用到生活中,非常好。
媽媽讓我在能挑一瓶店里低于元的飲料,我有點疑惑?媽媽笑著說:“你的方法不僅比你爸爸的方法優惠2元,而且你說的方法買的優惠券里我們只要拿低于以內的飲料,我們都不用另外加錢”。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真是我們的好幫手!最后我抱著一瓶大大的飲料,開心的回家了。
冬天吃火鍋真是太美味了,下次我們還要去!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九
外公家的鐘壞了,媽媽又買來一個新的。這鐘外型時尚而好看,最重要的是它還有敲鐘的功能呢!
我忍不住好奇地觀察它,經過我的研究,我發現這個鐘在每個整點敲打,敲打的次數等于這個鐘的點數,每半點也敲打一下,很有規律的。我興奮地把這一發現告訴老媽,老媽若有所思,過一會兒說:“悅悅,既然你有這個發現,不如我來考考你。”“好啊!老媽出題,我來接招。”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那你給我算算時鐘經過一晝夜共敲打我少下呢?”老媽笑著出題。“什么?一晝夜,這是多久?是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嗎?應該是24小時吧!”我一邊抓耳撓腮,一邊好奇地問老媽,老媽笑著點了點頭。我拿來紙筆,開始思考起來。一會兒,我眉飛色舞地嚷道:“算出來了,是180下,對嗎?”“老媽,公布答案吧!”我急切地看著媽媽。媽媽則笑著說:“不急,來告訴我你的解題思路。”我興高采烈地說:“那還不容易,你看這個鐘一點敲1下,兩點敲2下,一晝夜敲兩次一點到十二點,再加24個半點時敲的1下,就是敲打的總數,算式應該是:(12……1112)2*12=180。”“真聰明啊!”媽媽贊揚道。
爸爸走過來說道:“我聽到了,剛才算得還不錯,那我就加賽一題,題目同上面一樣,從1點到7點共敲多少下?”我想了想:“是35?哦,不對,是34,算式應該是:(12……67)6=34,對嗎?”“看你,差點就答錯了,下次要小心哦!”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我在一旁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來,生活中無處不在地體現著數學的魅力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一起來行動吧!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不信?今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元。接著,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元,還有一種只要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可以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是第一種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今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一
晚上,我剛剛進入甜甜的夢鄉,就覺得太陽照在屁股上.奇怪,怎么這么早就天亮了?我揉了揉眼睛一看,自己處在一片彩林中.再一看,天空是粉紅色的,云朵是淡黃色的,我嚇了一大跳.正在這時,我背后傳來一個聲音:“你是誰?”我往后一看,原來是只長著雪白的耳朵、身披五色毛皮的小兔子.通過和它的交流,我明白了自己正處在童話世界中.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二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媽媽的話引領我去觀察、去發現。
爺爺笑呵呵地看著我說:“小訸,爺爺考考你。我需要長120厘米的木板,可是只有這兩根約80厘米的木板。沒辦法,只能把兩根木板釘在一起成一塊木板,中間重疊部分是16厘米,這兩塊木板需要長多少厘米?為了美觀,兩根木板需一樣長。那我就知道需要鋸調多少厘米了。”
“這可是生活實際問題,我得慎重對待。”我飛快地拿起筆畫起了圖來。剛開始,我有點無計可施。仔細一想,兩根木板重疊了16厘米,這其實是個平移問題,把一根木板往外平移16厘米就是它們的總長。我按照這種方法計算,把16厘米直接加上120厘米得出總和再除以2,每根木板長68厘米。
這時,我如吃了算盤子——心中有數,欣喜若狂地告訴爺爺,“每根木板長68厘米,其余的鋸調。”一旁的媽媽連連夸我棒,爺爺更是樂開了花,幫他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
看來,生活中的確處處有數學。那天,我就用平移的知識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三
上完畫畫課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沖到儲物柜,拿出奶粉準備沖一杯香濃可口的牛奶。
調好溫開水,一勺一勺的將奶粉倒入水中。看著它慢慢融化,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假如現在你沖泡的是25%的牛奶80克,要將濃度提高至40%,需要加奶粉多少克呢?”媽媽冷不丁出現在我身后。
哼,出題考我!“這不容易”我胸有成竹地答到。
“要提高牛奶的濃度,就是要再加入奶粉,那么水的重量是不變的。”我開始信心十足地分析起解題思路。
“濃度25%的牛奶80克,也就是奶粉占牛奶的25%,那么水就占75%,這樣就能求出牛奶中水的重量,也就是80的7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出水為60克。”
“嗯嗯,不錯!”媽媽贊許地點了點頭。
“水是不變量,為60克,牛奶的濃度提高到40%,也就是水占了60%,那么很容易就算出現在牛奶的重量了。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也就是60除以60%,現在的牛奶就是100克。”
“最后,用現在的牛奶重量100減去原來牛奶的重量80,就是我們需要加的奶粉重量了。”
聽完我的分析,媽媽豎起了大拇指,我則沾沾自喜地揚起了頭。
“不能驕傲哦,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就像是魔術,散發著無窮的魔力,吸引著我們去探究,而我們要像魔術師,用細心、耐心去解答它!”媽媽語重心長地說。
“明白了,老媽!可以喝牛奶了嗎?太佩服您了,我喝杯牛奶您都不忘出個題!”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四
上課了,數學老師昂著頭,穿著一條碎花小紅裙,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教室。
教室里靜悄悄的,副班長李甜甜幫老師拿來了教案,這節課的課題是“生活中的應用題”。為了這節課,數學老師已經準備了半個多月了,講桌被教案鋪滿了,每張教案上都排滿了字。
這節課上得很順利,數學老師鮮艷的紅裙給暗淡的教室新增了一絲光彩,學生們也在老師的熏陶下格外精神。
內容已經全部教完,可離下課還剩十分鐘。數學老師是不會浪費任何學習時間的。于是她讓大家自己設計一道應用題,讓其他同學解答。
早有同學設計好了題目,班里的小手像一棵棵小樹一樣,逐漸匯成了一個小樹林。
“楊明威,你來講講自己的題目。”老師微笑著看著班長楊明威,楊明威站起身,撩了撩自己的波浪卷發,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說:“我爸昨天去酒店請客,一盆佛跳墻2000元,開了兩瓶茅臺,一瓶1800,請問我爸一共花了多少元?”
“張潔,你來回答。”
張潔晃了晃潔白的牙齒,扭扭捏捏地站了起來,露出了一個眼呈月牙的笑容:“班長他爸一共花了5600元。”
“不對!”楊明威“撲通”一下站起身,目光犀利的瞪著張潔,“我爸去市政府蓋了個章,一分錢也沒花。”
對呀對呀!老師反悔了,她怎么忘了班長的爸爸是市政府干部呢!算了,老師又請了張潔來講自己的題目,張潔家是做小買賣的,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
張潔又晃了晃牙齒:“聽好了,我的題是,我爹每天都要賣60根油條,要用10升油,每升油7塊錢,請問我爹一個月用油花了多少錢?”
“老師,張潔的題不準確。”班里的“小書呆子”站了起來,他推了推他那厚厚的眼鏡,“誰能說張潔他爸每天一定賣60根呢?可能是59根,也可能是61根啊!”
“呃,應該是平均值吧。”老師有些尷尬。
“那么如果按每個月30天來算,張潔他爸一個月花了2100元。”
“很棒,算的很快!”數學老師豎了個大拇指。
“錯啦!”張潔抿嘴笑道,“我爹不用那死貴的精裝油。他去市場買了一些混裝油,一升才兩塊錢,一個月只花了600元!”
“叮鈴鈴……”鈴聲終于響了。數學老師還沒等班長喊“下課”,就灰溜溜地“逃”出了教室。
其實,最難的應用題,便是社會。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五
暑假里天氣很熱,老在家里待著也很無聊,媽媽提議去杭州玩玩,我自然高興了。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就出發了。到了杭州,我們哪里熱鬧就往哪里鉆,吃吃玩玩,走走看看,好不開心。
媽媽笑瞇瞇地說:“不要急,雖然我們沒看到87號,但是你想想你剛才看到的數字,有沒有什么新發現?”我托著腦瓜,突然想起剛才看到的數字都是雙數,那么單數去哪兒了啊?哦……我發現了,馬路對面的店也有門牌號,我們只數了一側的數呢。我和媽媽走過去一看,果然找到了87號。原來城市街道門牌號的排序規律是一側單號,另一側雙號。啊,我又從生活中學到新知識了。
到了書店里,我們挑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書籍。捧著書去收銀臺排隊的時候,我發現隊伍好長啊。爸爸說要考考我,讓我數數我所在這列隊伍一共有多少人。我趕緊數了數,一共有28個人。爸爸又問他后面有3個人,那么,他的前面有幾個人呢?我開動腦筋想了想,咦,那不就是28—3—1嗎?結果是24個人。“你檢驗一下,這個算法對不對?”爸爸笑著說。于是我飛快地跑到前面開始數,果然是24個人!爸爸笑瞇瞇地摸摸我的頭,算是肯定。
難怪老師總說,數學就在生活中啊。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六
戴著一副小小的眼鏡,矮矮的個子,每次來上課時手里總是拿著“巨大”型三角尺,這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吳老師,她是一位認真有負責的好老師。
每次要臨近期末考試或一些重點測驗時,吳老師都會占一些復科課,給我們復習,我們卻都不領情,在座位上叫苦連天,還有一些同學抱怨:“我們也要有一些自由空間啊!整天學習累死了!”可當我們埋怨時,有沒有想到吳老師背后為我們備課。改作業的辛酸呢?吳老師為我們付出了許多,大家應該都知道,當我們下完晚自習回寢室休息時,吳老師卻還留在辦公室里為我們忙碌地出經典題目,做試卷。
我們的好成績是吳老師最大的安慰,可我們總是不爭氣,數學老師沒能打到老師的期盼,總是讓老師失望。
吳老師給我們上完課后,還要單獨去教那些成績差的同學,爭取讓全班同學都懂這些題目,吳老師一整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我們。
讓我們向老師們說聲謝謝吧!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七
原來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童年樂趣藏在心底,也可以用筆記錄下來,也可以分享給大家聽,今天我就把自己小時候的一件數學小故事講給你們聽一聽。
那是一個陽光充足的雙休日,一大清晨,我就把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寫完,無所事事地坐在那里看電視,媽媽見我不在學習,便交給我一個任務——幫助她買菜。
我一聽,心里突然緊張起來,不知能否完成任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從來還沒有一個人去過菜市場,更別說是買菜了,但又想著如果今天能為媽媽分擔一點事情,或許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還能鍛煉我,于是我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媽媽。我拿著媽媽給我的30元現金,來到了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小型菜市場,雖說菜市場小,可賣什么的有。一開始,我很緊張,就連跟別人打招呼的勇氣都沒有,但經過我的仔細觀察,原來也沒那么難。
膽子也越來越大,于是我打算買我最喜歡吃的雞腿,原價是3元錢一只,但老板看我是小朋友,就說給你優惠價5元錢兩只,兩只的話少1元錢,我一聽挺劃算,我說:“好的,叔叔謝謝你,那就兩只,辛苦了。”老板聽了,點了點頭拿了兩只熱乎乎的雞腿,我給他10元錢后,便走了,來到了蔬菜區買了一斤青菜,花了3元,買了一斤香菇5元,買了兩斤毛豆6元,可買完以后總感到手里面的錢不對,算了一下,果然少了5元錢,想一想,對了,第一次買雞腿忘記拿找零的5元錢了,這可怎么辦呢?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來到剛才買雞腿這里,老板見我便說:“剛才我喊你,你沒聽見,下次可要小心點。”我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回到家,把剩下的零錢交給了媽媽,并告訴這些菜分別是多少錢,媽媽看我左手兩個菜,右手兩個菜,可高興了,還對爸爸講,說我長大,能幫她干活。可她那里知道,我差一點就出錯了。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八
1、教學評價。
是指在教學情境中,把獲得的學生學習的信息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教學設計》盛群力等編著p354)。
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系統收集有關教學的信息資料,并通過量化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價值性判斷,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教學的完善。(《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施良方)。
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并給以價值判斷。(《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等)。
是通過各種測量,系統地搜集證據,從而對學生通過教學發生的行為變化予以確定。(李秉德,《教學論》)。
2、“地理教學評價”
以地理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一切可行的科學方法系統的收集信息,對地理教師教地理的理念、策略、方法與學生學地理的認知、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變化進行判斷的過程。(《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夏志芳2003p321)。
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統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和地理課程目標,對地理教學的要素、過程與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不斷完善自我和教學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新編地理教學論》陳澄2006p176)根據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標,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對象、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和教育。(《地理新課程測量評價》段玉山2003p4)。
根據一定的地理課程目標和地理教師工作職責,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要素、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地理教師專業發展和地理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服務和決策的過程。(《新理念地理教學論》李家清2009p200)。
(二)教學評價的歷史演變。
1、古典教育教學評價萌芽時期。
教學評價伴隨教學的產生而產生,最早的教育評價形式是針對學生的學力檢驗。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
——《學記》。
2、科舉時期。
中國持續了1300年的科舉考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教育評價形式。教育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是為統治階級選拔有才。這種與評價相關的選士活動,主要依靠主觀判斷,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十九
國慶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一起開車去浙江玩。在西湖邊上,爸爸去停車,媽媽帶我和弟弟先下了車。
西湖的人真是多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媽媽一邊推著弟弟一邊擔心的對我說:“爸爸一會怎么找我們呢”?過了一會,爸爸打電話過來問我們在哪里。可是我們邊上都是人,很難說清楚具體的位置。爸爸就讓我們等他一會,他沿著路來找我們。
等了幾分鐘,爸爸又來電話了,我趕緊接通。爸爸說:“我在你們的8點鐘方向。但是人太多了,你們別動啊,我一會就到”。果然一會兒,爸爸就從我們左后方過來了。
哇,原來我們學過的表盤和時間的知識這么有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呢。
我的數學生活優選(熱門20篇)篇二十
三件毛衣的價錢是62+62+78=202元。因此就可以斷定李大媽既沒有占到便宜也不吃虧。
我想說:“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用我們的數學知識解決這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定要記在一條原則就是無論怎樣變化,只要記在你三次分別給了多少錢就不會出亂子了。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很多,比如我們經常遇到的,當我們在超市買了一包東西,需要付款93元,而你正好沒有零錢,于是就給了售貨員100元,這時售貨員經常就會問你:”你有三塊錢的零錢嗎?“而你正好有三塊錢的零錢,就可以直接交給售貨員,這是售貨員就會找給你10元錢。有的同學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會很迷茫。產生困惑。其實只要我們記:我們一共交給售貨員100+3=103元,而我們的商品價值是93元,這樣就用103——93=10元。
同學們只要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生活中存在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數學真的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收獲很多數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