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端午節篇一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x年x月x日
xx
一年級端午節篇二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棕子,燒熟后裹著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干凈,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里,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為什么要灑鹽,就問:“外婆,為什么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咸嗎?”“就一點點,沒關系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里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后用繩子把棕子捆好,一個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見外婆雙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靈瓏,看著外婆包棕子挺簡單的,我就忍不住想要來試一試。我剛包出一個棕子的形狀,還沒捆好呢,米就漏出來了,只好重新包過。有時候,稍一用力,棕葉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換張葉子重新包過。看著外婆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棕子,可我手頭沒有一個棕子“誕生”,甭提有多著急,只好請媽媽幫忙,總算包好了幾個。最后,我自己單獨包的棕子僅僅只有一個,哈哈,我是多么“強悍”呀!
鍋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進去,看著這小棕子“撲通撲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來,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們便來到華東理工大學觀看龍舟比賽。
華東理工大學校園內的大河上,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一年級端午節篇三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粽子,我們家也不例外。當你在端午節的那一天走在大街上時,到處可以聞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那個時候,我便會一口氣吃掉兩三個,可盡管那樣,我還是不知足地埋怨說:“如果天天都是端午節該都好啊!那我就可以天天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上個星期日早晨,我看見家里的冰箱內有許多粽子,便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早飯吃粽子吧!“媽媽聽后,欣然同意了我的請求。
一會兒,媽媽讓我把粽子拿出來解凍,我拿出粽子仔細端詳著,粽子的外面穿了幾層軍綠色的大衣,衣服外面還系了一根腰帶,呈三角形。這時,我就好奇地問媽媽,粽子是怎么裹的?媽媽說道:“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里,讓它膨脹,同時把蘆葉浸泡在水里,這樣才有韌性。過半個小時,把水全部倒掉,拿四五片蘆葉,卷成圓錐形,在里面裝三勺左右糯米,然后用蘆葉將上面封閉,再用繩子緊緊地扎住,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好了。”
不一會兒,粽子外面的冰塊就溶化了,媽媽在鍋里倒了一些水,打開了煤氣灶,等水熱了的時候,媽媽將粽子一個個的放到鍋里,仿佛要讓它們洗一次熱水澡,粽子寶寶們好像也很樂意,乖乖地入了鍋。
大約過了十分鐘,粽子便可以吃了,我頓時感到香氣撲鼻,令我垂涎欲滴。
我拿出粽子,把其中最大的一個粽子的腰帶解開了,脫去了它的外衣。這時,一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真想咬它一口,可我還是拿給了爸爸,然后又剝了一個給了媽媽。他們都不停也稱贊說:“好吃、好吃。”最后我也剝了一個吃了起來,可真香,有糯米香、有花生香、有咸肉香,還是蘆葉香。當我將一個吃完時,手上、臉上都沾有糯米,活像一個“大花貓”。
香,粽子可真香!明天我還要吃粽子。
一年級端午節篇四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重陽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最雅致的是端午!
袁老師提前讓我們做香包,前20分鐘,袁老師講解有什么香料。
袁老師帶我們上了山,把花、草放在了桌子上。我連蹦帶跳地坐在座位上等候袁老師叫我們。10分鐘后……終于叫到了我們!
我拿起了合歡花,拿了一大把艾草,因為袁老師說:“艾草要多一點,可以多拿點,但其它的要少些,所以少拿點,后面還有同學。”我把手中的桂花放了一點,抓了一點茉莉花,什么花都各拿了一遍,再拿點艾草!大功告成!
把它放在香包里,然后拉緊繩子。完美!
拍照啦,拍照啦!我們拍了美美的照片。
又一年端午節,開心又圓滿!袁老師還用雄黃在我們的額頭上寫“王”字,哇哦~涼快,清爽!
最后,我們用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這美好的時光。
今年端午節非同一般,艾草又飄香。明年端午節又會怎么樣呢?期待。
一年級端午節篇五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有趣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