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科學實驗實用篇一
暑假里,不知什么原因,我們家客廳來了成千上萬只螞蟻。螞蟻在我們家到處亂爬,爬到花盆上,爬到沙發(fā)上,爬到茶幾上。放在茶幾上的點心都爬滿了螞蟻,真惡心。你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它也會爬到你身上,把你弄得癢癢的,甚至會咬你一口,真煩人。小小的螞蟻把我們家弄得一團糟。我開始討厭起螞蟻來,下定決心把螞蟻一只只消滅掉。
聽說雞蛋殼粉末可以消滅螞蟻,我半信半疑,想做個實驗。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非常支持我,讓我動手做做看。
我說干就干。我把媽媽早上吃了的雞蛋殼拿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把雞蛋殼燒焦,再把它放在一口碗里,用木碗把雞蛋殼碾成粉末。
我拿起碗,回到客廳,尋找到螞蟻洞,并把蛋殼粉末撒在螞蟻洞前,另外也在花盆里和墻角都撒了粉末。我暗暗高興,等著螞蟻來自投羅網(wǎng),就高興地出去玩了。
過了半個小時,我回到家,發(fā)現(xiàn)螞蟻洞的周圍都躺滿了“小黑點”。我高興極了,我的實驗成功了。
我做了這個實驗,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但要善于動腦筋,而且要善于動手,生活中的許多常識,需要親手去做,才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更多的樂趣。
第一次科學實驗實用篇二
今天上午,到了第四節(jié)課,是信息課,我們大家都很高興,因為上信息就會去電腦房玩了。
“叮叮?!扁忢懥?,我們大家正在等待信息老師的到來。沒想到,科學老師出乎意料地走進教室。我們都以為科學老師記錯了。同學們對他說:“老師,這節(jié)是信息課?!笨茖W老師回頭看了看,說:“這節(jié)課上科學的?!蔽覀兊男念D時裂了,就像石頭沉入了海底,我的心就好比那塊石頭,傷心就是那個海。
科學老師笑著對我們說:“大家?guī)蠈嶒灮顒觾?,筆,三角尺和直尺跟我走?!甭犕赀@段話,我的心情立刻有所好轉,因為我知道老師要帶我們去實驗室做實驗。
很快,我們大家到了實驗室,我們打開了門,迫不及待地擠了進去,實驗室里擺著許多桌子,我們馬上按教師的位子坐了起來。我突然發(fā)現(xiàn)桌子上擺了許多實驗器具,有什么量筒,大燒杯,小燒杯……桌子上一個盒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托盤天平。
老師給我們講了實驗規(guī)定……
不一會兒,老師講完了,我們開始做實驗,先測量石頭的體積。我先把水倒入了量筒,然后劉樂婷慢慢的把石頭放入了水底,結果水馬上上漲了起來,劉樂婷馬上記錄了那個數(shù)據(jù)。接著我們圓柱的直徑,高和體積,我覺得體積測量太煩了,但最終還是被我算了出來。
上了這節(jié)課,我的收獲很大,我知道了怎么量不規(guī)則石頭的體積。
第一次科學實驗實用篇三
星期六下午,王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科學實驗。
老師笑了笑,拿起雞蛋,開始了實驗。只見老師拿起杯子加了點熱水,揺了揺,又把熱水倒了,然后把雞蛋放在杯子口,再迅速的把杯子放進涼水里,只見雞蛋像個調皮的小娃娃似的,直往杯子里鉆,它的“腳”最先落下去,然后是身子,最后“呯”的一聲,雞蛋掉進了杯子里。“哇!太神奇了!”同學們都歡呼起來。
王老師神秘地說:“我還能讓它自己跑出來呢!”同學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老師先把杯子倒了過來,然后讓雞蛋卡在杯子中間,最后把杯子橫放在熱水里,雞蛋像一個剛睡醒的小娃娃往外爬。它的頭先露了出來,接著,它的身體露了出來,最后,“嘩啦”一聲跳進了水里。
下課后,我們都拉著老師不放,硬要老師給我們講原理,老師沒辦法,只好告訴了我們。原來,瓶子吞雞蛋是利用了氣體熱脹冷縮的原理。熱水燙過的瓶子放到冷水中后,瓶子內的空氣體積迅速縮小,外面的空氣壓力比里面的大,就把雞蛋往瓶內使勁推;相反,當我們向瓶子澆熱水的時候,瓶子里的溫度升高,瓶子內的`氣體壓力變大,就會把雞蛋使勁地擠出瓶口。
這真是一節(jié)最最有趣的實驗課。
第一次科學實驗實用篇四
新課程改革,核心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勞動者和專業(yè)人才。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新課程改革,其核心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勞動者和專業(yè)人才。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幾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小學科學實驗根據(jù)實驗的環(huán)境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家庭實驗。根據(jù)實驗人員的不同可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那么如何搞好科學實驗教學呢?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確定探究活動的目標。并給予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獲??茖W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fā)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手做”。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有一節(jié)三年級的科學課,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液體的相同和不同。講臺兩側擺滿了各種實驗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蠟光紙、小燒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學生開始試驗之前,老師提出的問題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學生根據(jù)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顏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覺、用途等等。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接下來,就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學生一下子蜂擁到講臺上領取材料,想領什么材料就領什么材料。學生頓時忙開了,課堂上很熱鬧。聽課的老師問一個同學,你們在研究什么呀?學生搖搖頭……這節(jié)課,教師準備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讓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各種液體更多的不同,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由于教師沒有讓學生確定自己要探究的課題,致使學生盲目地忙亂了一節(jié)課,無論是在科學概念方面,還是在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東西很有限。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有一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痹诳茖W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科學猜想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或假設,要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后,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猜測的理由,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交流了提出假設的思維方法,相互之間受到啟發(fā),并使學生明白提出假設不是憑空亂猜的。
如在教學《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豬肉被烤熟會發(fā)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大膽猜測,并用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測。又如在《金屬熱脹冷縮》實驗中,先讓學生猜測銅球加熱后會通過銅環(huán)嗎?為什么?因為有前面《液體的熱脹冷縮》、《空氣的熱脹冷縮》兩課做基礎,學生都能正確猜測并說出科學依據(jù)。然后用科學實驗證實學生的猜測??吹阶约旱牟聹y一個個被證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當問題刺激大腦,大腦就會大大的加緊活動,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認識,好辦法來。因此,在教學中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特別是問題的答案與學生預想相反的問題),采用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對于激發(fā)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有重要意義。在教學《氧氣》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氧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演示了燒紅的木炭、燒紅的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做這個演示實驗之前,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物體在空氣里會怎么樣?在氧氣里又會怎樣呢?多數(shù)學生猜測回答:會慢慢地熄滅。但演示的結果是不但沒有熄滅,而且燃燒的更劇烈。頓時,課堂熱鬧起來,個別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們感到疑惑不解,經(jīng)過一番熱烈討論,小結得出: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為了加深學生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鍋里的油燒起來了,怎么辦?”、“臥室的地板小面積起火,怎么辦?”、“酒精燈的酒精倒出來后,起火了,怎么辦?”……學生各抒已見,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科學課必須有充分的教學資源,沒有探究材料,學生的自主探究將會大打折扣。科學的教學也成了無本之水。如我在上五年級科學課之前,我就擔心第三單元《電》的教學對老師、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本單元教學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如:小燈座、開關、電池盒等等)。還好,我區(qū)教育局給學校新配置了許多實驗儀器,里面就有電流實驗的相關材料,再加上我向學校申請購買的大電池,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實驗,自主探究了。在第1課“點亮我們的小電珠”活動中,學生人手一套材料,他們通過看一看(觀察各種器材的特點)、連一連(利用手中的器材連接一個簡單電路)、畫一畫(將發(fā)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如實地畫出來)、猜一猜(猜測電的流動路線)、想一想(有的連接方法為什么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從而認識短路與斷路)這一系列的活動,初步建立了電流、短路與斷路這些科學概念。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又出現(xiàn)了新的材料:電池盒與小燈座。在課前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配備器材中燈座與燈泡的連接,電池盒與導線的連接有一定問題,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大大降低了實驗探究的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學校原來實驗盒中的材料(導線、電池夾等)與新配備的儀器相結合,能保障學生有效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每次上課之前,我都要檢測一下實驗材料,親自動手做做實驗,因為有時候看似簡單的實驗,可能會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只有教師做一做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我建議大家在上課前多準備1—2套分組材料,這樣萬一有小組因材料出現(xiàn)問題時就可以及時更換,確保教學效率??茖W教師不僅擔負著備課、上課的教學工作,同時課前合理選擇有結構的材料,制作教具,準備材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些課前準備工作,教師一定要抽出時間,精心準備,因為它是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