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游黃山四年級字四年級游黃山篇一
黃山風景優美,氣候涼快,前幾天,我們去黃山玩了幾天。
當天下午1點多,我們到了汽車站,上了車,就去了黃山屯溪......五個小時后,到了屯溪汽車站。我們打了車去了湯口鎮,途中我看到許多隧道和懸崖,晚上我們預定了門票,請好了導游。
第二天早上,我們到了黃山大門,坐大巴上了山,坐了索道上了山。接下來,我們就要爬山了。
瞧,這是安南雨傘松,安南是一個人名,雨傘松就像一把傘。前面就是夢筆生花,據說,有一天晚上李白做夢夢見自己毛筆上開了一朵花,李白到黃山一看,跟他夢見的一模一樣。前面就是飛來石又叫仙桃石,這塊石頭五百多噸,卡在山縫里不掉下來!
接著,我們看到了團結松,這是江澤民親自提名的,團結松的枝葉細細的數正好有56根,代表中華56個民族。我們走向西海大峽谷,峽谷分為2環,一環有一點陡,二環更陡,下峽谷時都是迾迾趄趄的下山的,路旁就是懸崖,扶手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我們又向迎客松走去,”我們又走啊走,走到迎客松那邊,它揮著手,仿佛想說:“歡迎來到黃山。”返回途中,我們看到了送客松,正好下面就是下山口,送客松肯定想說:“歡迎下次再來!
游黃山四年級字四年級游黃山篇二
去年寒假,媽媽帶我去了夢寐以求的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話說的果然沒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這黃山就猶如仙境一般。
開始爬山了,我心想:“快點到山頂,才可以看到壯麗的風景。”
一開始,我如同奔騰的戰馬,一路飛奔,可是不一會兒我的腳步越來越慢,力氣也漸漸變小,漸漸地我就沒力氣了,雙腳都麻木了。
我很想快點飛上山頂,可是我的兩條腿就是不聽使喚,我不由自主就順階而坐。
我這一坐就感覺起不來了,可是媽媽一直勸我站起來,不然的話就沒法從山頂上欣賞風景了,而且剛才的苦也白受了。
聽到了這些,我只好皺著眉重新站起來,齜牙咧嘴往前走。每走一步都氣喘吁吁,身體也開始發熱了。寒風不緊不慢地吹著,可我已經滿頭大汗。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剛想停下來休息一下,這時一些老爺爺老奶奶拄著登山棍從我身邊經過,他們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好像并不累,腳步還很結實。我不由地打起了精神,偷偷地跟上了老爺爺老奶奶的隊伍。
一路上我緊追前面的人群,沒有再停下,也沒有再坐下。經過兩個多小時,我們終于登上了黃山的山頂。放眼遠眺,圖畫般的風景盡收眼底,我頓時有種勝利的感覺。微風吹來,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和舒服。
黃山之行,如癡如醉的美景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使我明白了做事就要堅持的道理。
游黃山四年級字四年級游黃山篇三
前年暑假,我和爸爸來到黃山,一睹了黃山的風采。
車子剛到湯口,黃山的整個面貌就呈現在我們眼前。巍峨峻峭的山峰,一座挨著一座,陡峭的懸崖上,長著一棵棵蒼翠欲滴的松樹。
過了湯口往里走,就來到山腳下的翡翠谷。這里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水池,每一個水池都有自己的名字。在燦爛的陽光下,水池上閃耀著各種顏色的光輝,好像是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翡翠,這大概就是“翡翠谷”名字的由來吧!
欣賞完晶剔透的翡翠谷,我們就來到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站在光明頂上向四周望去,一片白茫茫。大霧一會兒遮住遠處的山峰,一會兒又頑皮的退去。站在光明頂上,霧就好似在腳下漂浮,真有騰云駕霧、悠然而去的感覺。過了一會兒,霧氣漸小,對面的其實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奇形怪狀,各有各的名字,“仙桃石”、“猴子觀海”、“獅子搶球”……各具特點,各有其形象和寓意。
我們沿著百步云梯繼續向前,不知不覺到了玉屏峰,映入眼簾的是一棵蒼勁的千年古松。它就像一位閱盡人間滄桑的老者,伸出手臂,笑容可掬地歡迎每一位游客的到來。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迎客松”。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游黃山四年級字四年級游黃山篇四
大家一定想知道黃山是什么樣子的吧,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我和媽媽、外婆一起去黃山,我們坐上了大巴車,開開心心地出發啦!
一路上導游給我們講了很多東西,比如說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第二天早上還要看日出,四點就要起床!
第二天,我們四點起床去看日出,太陽壯觀的景色讓我睜不開眼睛!然后,我們游了百步云梯、穿過一線鰲魚峰、登上了光明頂!一路上還看到了著名的夢筆生花,最后從黃山最秀麗的山峰--始信峰到達白鵝嶺,又坐纜車回到了山下。
我了解了黃山,你呢?
去黃山的路上我們還經過呈坎古村落,這個地方是按《易經》“陰陽八卦”選址布局的,明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為“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歷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文化藝術結合的典范。
游黃山四年級字四年級游黃山篇五
乘上飛機,出廈門市外大約兩小時后,到了安徽省內。沒過多久,就漸漸入山了。公路蜿蜒盤旋。兩邊布滿了幾十片竹,青翠的葉,挺拔的桿。還有就是滿山開放的野花了,無論花朵和葉子,都婀娜多姿,顯得很有精神。
首先當然是排云亭了。進入黃山中的排云亭后,那些平淡無奇的景色就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藍天襯著箭林般的峰巒,就像在藍底上繡幾朵褐灰色的花。大峰磅礴,小峰重疊。每當云霧縈繞,云浪翻滾,層層疊疊的峰巒時隱時現,酷像浩海中的無數島嶼,酷像百十條棕色的錦緞。特別是在夕陽西斜之時,層巒盡染,形態萬千,呈現出無限瑰奇的絕妙景象。
由排云亭往南行,可看到有名的飛來石。飛來石外形奇特,在平臺上憑欄覽勝,還能令人進入絕妙的畫境,體會到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受。
其次是蓮花峰頂。這蓮花峰頂高聳入云,氣勢宏偉。絕頂有一奇——鎖奇。在峰頂,年輕的情侶或是夫婦時常把成雙成對的兩把鎖一起扣在絕頂四周的粗大鐵索上,以示海枯石爛,永結同心。這鎖有大有小,有方,有……因此,鐵索儼然成了一座鎖的博物院。
我游覽了其它維妙維俏的優美景色后,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