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一
威海劉公島,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和縮影。100多年前,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軍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還曾蒙受英租殖民統治的恥辱。島上建有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水師養病院、鐵碼頭、電報局、電燈臺、船塢、炮臺等一系列海軍軍事與基地保障設施,成為亞洲一流的軍港,北洋海軍實力居亞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將士浴血抗敵、為國捐軀,譜寫出悲壯的愛國主義篇章。之后,劉公島又淪為英租殖民地。為此,1988年,國務院公布"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是以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為主題內容的紀念遺址性博物館,館址所在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目前國內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級軍事衙門。
文物景點
該館開放參觀的文物景點有: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與戲樓、丁汝昌寓所、北洋海軍將士紀念館、黃島炮臺兵器館、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等,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形成了集文物古跡精華與海島自然風光于一線的游覽格局。
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跡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師,并設督署于島上,習稱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提督署背山面海,坐北朝南,圍以長垣,占地1萬平方米,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筑群。沿中軸線有三進院落,分前、中、 后三廳。前為議事廳,中是宴會廳,祭把廳在后面。東西跨院問有長廊貫通。大門前左右角樓為鳴金、奏樂和瞭望處,東西兩側是轅門。整個建筑飛檐畫棟,雄偉壯觀。提督衙門外西南200米處是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寓所。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與日寇激戰于黃海。提督丁汝昌和艦長鄧世昌英勇奮戰,最后壯烈殉國。
部分景點簡介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二
劉公島是5a級國家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我心里一直向往的地方,今天我終于有機會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我一踏上劉公島,立刻被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萬木復蘇、楊柳染綠、松柏吐翠、百花齊放、綠草茵茵,還有四通八達的景區道路上一塵不染。
我沿著五彩繽紛的通道,來到了坐落在森林公園里的“兩岸一家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一眼就看見了國寶大熊貓,它在木樁上攀爬翻滾,為游人表演雜技。接著來到梅花鹿生活區,繁星、點點和它的女兒正在草坪上悠閑地散步,一家其樂融融。還有長鬃山羊,喜羊羊和樂羊羊站在遠處怯生生地看著游人,又形影不離地邊散步邊覓食,真是一對恩愛伴侶。這些都是臺灣送給我們的寶物。
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森林公園,又來到了鯨魚館,這里陳列著一頭巨型抹香鯨的標本,它有19.6米長,50.1噸重,真是一頭龐然大物!我忙拿出相機,照起來……。
劉公島里最令我動心的是甲午戰爭陳列館。館里的蠟像、艦炮、戰艦模型和各種圖片以及逼真的海戰聲光演示,都給我打上了歷史的印記,我為北洋水師官兵英勇不屈,誓死抗擊日寇侵略者的英勇而自豪!我也深深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了我愛國、強國的責任心。
因為時間有限,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丁汝昌寓所、黃島等炮臺和觀光索道等,今天是來不及觀賞了。在導游的催促下,我只好戀戀不舍地踏上了游艇。我心里默默念道:“美麗而難忘的劉公島,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再來的!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三
有的還打了起來,露出丑陋的面孔,我仿佛聽到其中有個日本人在說我們離中國最近,最容易發展‘大東亞共榮’所以我們應該分的最多……仔細的看完這幅叫人觸目驚心的圖,我不禁想:中國擁有那么多人民,那么廣闊的領土,那么多一心報國的將士,那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怎么會如此落魄?如此衰敗呢?帶著這個問題我繼續參觀。
想著想著,我略有所悟,正所謂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怎樣才能使國家更富強、繁榮呢?我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用到這再合適不過了,一時間我似乎領悟了學校墻壁上梁啟超爺爺的話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嗯,從現在開始一定不要讓明天的我討厭今天的自己。
劉公島,謝謝你教會我思考。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四
今年暑假我們全家去威海旅游,我們來到了海軍基地劉公島。
劉公島,位于威海灣口,它面臨黃海,背接威海灣,素有“海上桃源”之稱。我們在威海旅游碼頭乘客輪20分鐘來到了劉公島。在船上,我們飽覽了大海的風景,遼闊的大海,一眼望不到邊。劉公島四面環水,島上綠樹成蔭。這里有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了劉公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石像,它是以鄧世昌為原型制造的,可它代表的不僅僅是鄧世昌,而是所有英勇抗擊侵略者的北洋官兵。再往里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走近一看,一幅幅描述甲午海戰的圖畫映入眼簾。甲午海戰的歷史和地圖,一一展現在玻璃框內。
我印象最深的是北洋海軍忠魂碑和北洋海軍提督署,北洋海軍忠魂碑是1988年10月為紀念北洋海軍成軍100周年而建,呈六棱形,高28。5米,上部正面是“北洋海軍忠魂碑”七個金黃大字,下部碑文兩側是北洋海軍將士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群體浮雕。遠遠望去,此碑好似萬綠叢中刺向藍天的一把寶劍,象征著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靈魂。北洋海軍提督署正面大門上方,懸掛李鴻章題“海軍公所”匾額。兩側邊門,分別繪有秦瓊、敬德神像,描金點漆,肅穆威嚴。
接著我們游覽了島上的動物園,看到了美麗的大梅花鹿、小梅花鹿和國寶大熊貓。
在毛毛細雨中我們登上了返航的輪船,劉公島漸漸離開了視野。我的心情像船邊掀起的浪花不能平靜。再見了,美麗的劉公島,你給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歷史課!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我一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讓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五
威海劉公島,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和縮影。100多年前,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軍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還曾蒙受英租殖民統治的恥辱。島上建有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水師養病院、鐵碼頭、電報局、電燈臺、船塢、炮臺等一系列海軍軍事與基地保障設施,成為亞洲一流的軍港,北洋海軍實力居亞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將士浴血抗敵、為國捐軀,譜寫出悲壯的愛國主義篇章。之后,劉公島又淪為英租殖民地。為此,1988年,國務院公布"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是以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為主題內容的紀念遺址性博物館,館址所在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目前國內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級軍事衙門。
文物景點
該館開放參觀的文物景點有: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與戲樓、丁汝昌寓所、北洋海軍將士紀念館、黃島炮臺兵器館、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等,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形成了集文物古跡精華與海島自然風光于一線的游覽格局。
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跡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師,并設督署于島上,習稱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提督署背山面海,坐北朝南,圍以長垣,占地1萬平方米,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筑群。沿中軸線有三進院落,分前、中、 后三廳。前為議事廳,中是宴會廳,祭把廳在后面。東西跨院問有長廊貫通。大門前左右角樓為鳴金、奏樂和瞭望處,東西兩側是轅門。整個建筑飛檐畫棟,雄偉壯觀。提督衙門外西南200米處是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寓所。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與日寇激戰于黃海。提督丁汝昌和艦長鄧世昌英勇奮戰,最后壯烈殉國。
部分景點簡介
劉公島字劉公島字篇六
8月12日,我和媽媽從大連乘船來到了美麗的海濱城市——威海。
到了威海,我們首先去了劉公島。從碼頭到劉公島要坐船二十多分鐘,站在船頭,海風迎面吹來,涼爽宜人,回望威海城青山綠水、紅瓦白墻,真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城市啊。劉公島是位于威海最東端的一個小島,就象一顆鑲嵌在大海中的碧綠翡翠,面積為3。14平方千米,雖然面積不大,名氣卻很大,前來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
一上岸,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巨大石像,它是以著名北洋海軍將領鄧世昌為原形建造的。他的后面就是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就看到館內陳列著著名的“致遠號”巡洋艦的遺物,有前雙主炮筒、鐵錨、望遠鏡、指南針等等。之后一幅幅甲午海戰的圖片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仿佛對我們說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我們化了一個多小時參觀完了甲午戰爭博物館。隨后我們就坐纜車上旗頂山炮臺,其間發生了一個插曲,纜車上到半山腰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并且由于慣性往后蕩了幾下,這就讓本來就恐高的老媽嚇得尖聲大叫,汗流滿面,好在兩三分鐘以后纜車再次啟動了,老媽緊緊地抓著纜車的護欄抬頭望天,頭都不敢低下來了,呵呵,終于到了山頂,過了好久老媽才恢復正常呢。旗頂山炮臺在1890年建成的,有四門大炮,摸著炮身,耳邊仿佛還回蕩著隆隆的炮聲,可想而知,當時的戰爭是多么的激烈啊。
下山后,我們還參觀了抹香鯨博物館,了解抹香鯨的生活習性,觀察抹香鯨的骨骼和身體部位,使我增長了不少知識,你們知道抹香鯨身上能做名貴香料“龍涎香”的是什么東西嗎?就是它腸子里的分泌物啊。
游完劉公島我感慨萬分,人類需要和平,我們要熱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