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一
我的故鄉在泉子街,那是我舅舅家,那里山青水秀,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小的時候經常去那里玩,我舅舅中了好多好多杏子樹,那杏子樹一年四季都有變化。
春天到了,那些杏子樹都全部拙出了嫩綠的小芽,遠遠看去,像一只只毛毛蟲,爬在樹枝上,走近一看毛毛蟲下面藏著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那些花骨朵害羞的向我點點頭,好像在說,春天到了,我又回來了。
沒過幾天,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變成了一朵朵雪白的杏子花,好像給杏穿上了一件白衣,漸漸的杏子樹脫掉了那件白大衣,穿上了一套綠色的軍裝,好像在說,等著吧再過一個多月,我就會為你帶來香甜可口的杏子了。
夏天來了,杏子樹上掉滿了金色的杏子,我和姐姐在杏子樹下鋪了一塊紅色的毯子,躺在上面,一邊吃杏子,一邊乘涼,那種感覺真是無法用詞來形容。
一陣微風把炎熱的夏天吹走了,秋姑娘卻害羞的來到這里,沒有天,樹上的葉子黃了,隨著微風翩翩起舞的飄落下來,我和姐姐采集了好多,作為書簽,哪一層厚厚的葉子踩在腳下,會發出吱——吱——的聲音,好像一首快樂的樂曲。
冬天來了,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我透過窗子,看見杏子樹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外衣,顯得格外漂亮。
我愛我的故鄉,尤其是故鄉的杏子樹給我帶來了不少快樂,今天,我長大了,想起了那小的時候,在故鄉和姐姐玩的時候,就覺得特別開心但讓我最開心的是小時候能在美麗的故鄉和可愛的杏子樹度過每一天。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二
每當聽到那一陣陣喧天的鑼鼓聲,我就猜想,準是哪里又在上演一場精彩的花鼓戲了。
一把二胡,一只嗩吶,幾面銅鑼,簡單的道具,組成了一個熱鬧的鄉村花鼓戲舞臺。
花鼓是我們湖南的地方劇種。人美、舞美、曲美,極具表現力,我想,這大概是花鼓擁有成千上萬戲迷的根本原因吧。我們村里的花鼓迷特別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戲。時間主要集中在農歷新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間。鄉親們在一年的辛勤勞作之后,悠閑地看幾場花鼓戲,確實是一種享受呢!
我喜歡花鼓戲,大半是受了一生癡迷于花鼓的爺爺的熏陶。爺爺是演了幾十年花鼓的老演員,我從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爺爺,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聲音,還唱得很有感情。有時,唱著唱著,他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現在,爺爺雖然已年邁,但唱上幾段還蠻有滋味。平時走路,他還不自覺地顯露出演戲時的姿勢,惹得一群小孩在后面跟著模仿。因為經常聽爺爺講戲,并常跟他去看戲,所以,我對花鼓更加情有獨鐘。一場同樣的戲看了多少遍還是饒有興味。雖然看不懂演的是什么,但那熱鬧的場景、鮮艷的戲服、漂亮的化妝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轉眼間,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去看戲不再只是為了看場景看服裝,主要是聽戲。你看,帷幕一拉開,只見一個個姑娘蓮步輕移,環佩丁當。這時,我會目不轉睛地看個夠。常演的花鼓戲有《劉海砍樵》、《打銅鑼》、《補鍋》、《七仙女下凡》等。印象中,劇里的人物個個清秀美麗,溫婉可人。
記得一位戲劇家曾說過,民間藝術是在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我感覺,花鼓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是它與我們農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差不多每一出花鼓都是根據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編寫成的,因而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人們歌唱它,演奏它,總是有感而發,所表現的感情是真摯的。我想,這便是花鼓的魅力所在。
現在,我離開了故鄉到了城里上學,可故鄉的花鼓總在我眼前回響:在播種的初春,略帶寒意的水田里,映著它的倩影;在如火的夏季,石榴樹下縈繞著它嘹亮濃厚的聲音;在金色的秋天,稻花香里飄著它的裊裊余音;在飄雪的冬日,暖陽里氤氳著它的纏綿多情。
但愿心愛的花鼓久唱不衰,永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三
在外婆家后面,有一片蒼翠欲滴的竹林。孩子們都喜歡在這里玩耍嬉戲,什么藏貓、跳繩、蕩秋千……這片竹林是我美好童年的一個見證。
這里的竹子種類很多:毛竹、尾竹、斑竹……不勝枚舉。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要數毛竹,層層疊疊,蔥蔥郁郁。遠看,宛如碧波蕩漾的海洋,近看,又像一位位日夜守衛的士兵,威武挺拔。還有那楚楚動人的尾竹,傷痕累累的斑竹,還有翡翠般的慈竹等等。
用手摘下一片竹葉,放在鼻邊,一種沁人心脾的清香撲鼻而來。一片片青綠的竹葉像是被染過似的,分外好看,在陽光的照耀下,竹葉寥寥生輝。
其實最可貴的是竹的精神,無論嚴寒酷暑它都以一身綠裝笑迎人們。在炙熱的夏天,這一絲清涼的綠色,使人們心里感到涼爽許多;在寒風凜冽的冬天,白茫茫的一片,當人們看見這一片充滿生機的綠時,會想到春天生機盎然的景象,會體會到春天般的溫暖。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四
說起廣場,這是我最愛的地方,不僅是因為它離我們的家很近,還有這個地方春夏秋冬總是會有人去鍛煉,玩耍,奶奶也經常去為比賽練習舞蹈。我有時也會跟著去湊熱鬧,去和他們帶來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去玩。
春天的時候,我喜歡早早得起來去晨練,我來到廣場的時候,那里已經有很多在那個大大的小院里做運動。兒童、少年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操,有的下腰,練腰力。有的女的在跑步,有的也在做運動。
像老年人,有的耍假的劍,有的練武術,有的在練習跳舞。
夏天,人雖然不多,但是大家都喜歡坐在一個大柳樹的樹蔭底下乘涼,坐在樹蔭底下的人有的聊天,有的討論公事,有的在討論怎樣練武術,有的在討論怎樣把舞蹈練好練熟!
秋天和冬天大家都很少出門,所以很少有人,只有早上那些去晨練的人!這就是我們故鄉的廣場。也是我愛它的地方。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五
我愛吃晶瑩剔透的葡萄,香軟滑口的香蕉,酸甜清脆的蘋果,沁人心脾的楊梅……但我更愛吃故鄉美味誘人的甜桔。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四季常青的桔子樹早已開滿了潔白精美的小白花。它們猶如碧波中的點點繁星,時而向你點頭,時而向你微笑,時而向你眨眼,時而向你招手。微風吹來,香飄四溢,真是醉人極了。
夏季,樹木們似乎都向火熱的太陽投降,點頭哈腰,唯有桔子樹傲然屹立,精神抖擻。在那墨綠的葉中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鐵球似的桔囊,它們猶如慈母呵護下的幼嬰,嬌貴而堅強,頑強而可愛。
金秋十月,果實累累。桔樹也不甘落后,黃澄澄的桔子早已掛滿枝頭,使人一見就口水直流。桔子是扁圓的,它雖貌不驚人,卻會讓你回味無窮。在下一個軟軟的,剝開它那金色的外衣,便可以看見餃子似的桔片團結地相擁著。輕輕咬開它,露出那新鮮黃嫩的果肉,滲出橙黃的汁水,又酸又甜,妙不可言,讓人吃了還想吃,越吃越愛吃。
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歡迎你們來我們興國品嘗這美味誘人的甜桔,它定會讓你飽享口福!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六
媽媽告訴我,泡桐成長非常迅速,幾年就可以長成一棵大樹。每到春天,泡桐花開了,一個個粉紫的“小喇叭”在樹枝上成串開放,猶如一串串風鈴,在藍天白云之間隨風搖動。遠遠望去,似乎天空中飄起了片片淡紫色的云,整個小縣城仿佛隱藏在這些美麗的云朵里了。
一陣清風吹過,送來花香,也把泡桐花搖落下來,粉粉的花兒鋪滿了地面。小孩子們提著籃子,都來撿拾落下的花,不一會兒就能裝滿一籃子。大人們把這些花用開水焯一下,晾曬在春日下,等它半干的時候,再用鹽腌制。煮面條時,放上一些腌好的泡桐花,那獨特的香味和口感,瞬間便讓面條變得鮮美無比。
然而,一夜之間,泡桐樹上的花兒就謝幕了。這時,寬大的綠葉登場了。夏天到了!這時的泡桐樹樹冠變成了一個天然的遮陽篷,闊大茂密。驕陽似火的午后,做針線的奶奶,下棋的爺爺,玩耍的孩子都來到了泡桐樹下。晚上,院子里的人們都在樹下乘涼,歡笑聲伴隨著樹葉的“沙沙”聲,多么愜意呀!
我問媽媽為什么故鄉會種那么多泡桐呢?媽媽告訴我,故鄉曾經是黃沙泛濫區,土地貧瘠,風沙很大,土質特殊。而泡桐樹易于成活,生長迅速,是防沙治沙樹種中的佼佼者。可以說,這并非名貴的泡桐樹為家鄉做出了多么重大的貢獻啊!
聽完這些,我不禁對泡桐樹產生了深深敬意。我愛故鄉的泡桐,我多想親手栽下一棵泡桐樹呀!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七
我的故鄉在化州,我愛故鄉的竹筍。
春雨沙沙,故鄉的竹林長得十分茂盛,一棵棵竹子的根部長著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春雨中歡笑著。
春天一到,竹筍就慢慢地從地底下爬上來了。小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有點粗,和小尖刀一樣大小。它的周身生長著一塊塊堅硬的外殼,用手把它剖開,就會“啪”的一聲,會嚇你一跳。
竹筍有的皮是黃的,有的皮是青的。你用嘴輕輕咬開它,感覺到它有點苦而脆。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給我做了一道菜——竹筍。我拿起筷子,夾起竹筍就吃,還沒有等我把它吞進肚子里,我就立刻把它吐了出來,因為它好苦哇!于是連忙去洗舌頭,邊洗舌頭,邊說:“我討厭這可恨的竹筍,看它長的那么可愛,其實是那么難吃的,為什么人家吃竹筍就不覺得苦呢?他們一定有很大的毛病!”媽媽笑了,說:“俗話說得好,先苦后甜呀!你難道不知道?”“不,我懂了!”好強的我大聲說道。媽媽又說:“你為什么不懂裝懂呢?”我臉紅了。媽媽又用筷子夾了一塊竹筍給我吃,說;“你再嘗嘗,品味品味是不是先苦后甜呢!”我吃了一口,還是感到苦!可心中似乎有一種聲音在對我說:“先苦后甜。”我只好忍住了,最后把竹筍吞了,終于感到了一股脆甜脆甜的味道涌上心頭。
從那天起,我就是乎明白了先苦后甜的意思。于是乎我也就開始喜歡上了吃竹筍。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八
我的故鄉在張營村,我愛故鄉的大公河。
我有一個美麗的故鄉,周圍環繞著綠的樹、紅的花,最有趣、最美的地方還是東邊的大公河了。
大公河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樣美麗,周圍鑲嵌著不大整齊的石頭,石頭上長著一層綠的沒有一點雜色的綠草,那開放的美麗的花朵像是給大公河做了個樸素的花環。水是那樣的美,早上太陽照到水面上,一直照到水底下。水面和水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水面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藍的光、綠的光、黃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樂譜啊!
春天,觸動的小溪叮叮咚咚,好像是春天的琴聲。河的周圍百花齊放。柳樹姐姐被春風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搖曳著婀娜多姿的舞姿,好看極了。小黃鸝飛到柳樹枝上唱起了贊歌。
夏天,一群鴨子走到水岸,跳下水,水面的波紋蕩漾開去。狗,熱的只吐出舌頭,到水岸喝起了甜津津的水。
秋天,樹葉黃了飄落到大公河的水面上,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船,里面飄著小朋友的夢想。
冬天,大公河結了厚厚的冰,小朋友還在冰上玩呢!小朋友們快樂地玩耍著,歡呼著。大公河給小朋友的童年帶來了快樂。大公河給村子里增添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愛我的故鄉,更愛故鄉的大公河!
我愛我的故鄉字篇九
我的故鄉在北京,在我的家鄉有許多人家的院子里都喜歡種石榴樹。因為它在人們心中象征著多子多福,象征著豐收。而我家后院也種著一棵石榴樹。
春天,石榴樹上長出了一個個小嫩芽,青青綠綠的,很是漂亮。過一段時間,嫩芽就要變成了碧綠的葉子。隨著天氣漸漸變暖,石榴樹的枝頭上鉆出了許許多多的花骨朵,像一個個紅色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吹著。它們用力的吹啊吹啊,吹出了一個個五角星似的花來,石榴花紅艷艷的,遠遠望去,像一片似火的紅霞。
夏天,大約七月上旬左右,石榴花長出了“小肚子”,它們“越吃越胖”,“小肚子”也越來越大,慢慢的,它們長成了真正的石榴。好似一盞盞燈籠掛在枝頭。當暖風吹過,它們隨風搖擺,在枝頭上蕩起了秋千。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而在這時,石榴也成熟了,仿佛也在輝映著豐收,咧開了嘴角,露出了大大的、開心的笑臉。摘下一個掰開,你就會看見一顆顆紅瑪瑙般豐滿的果實,鮮艷欲滴,嘗一口,滿口汁水,又香又甜,好吃的讓人停不下口,因為石榴太好吃了,有一次,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可把我撐壞了。
隨著冬天的到來,石榴樹凋謝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一場大雪悄悄地給它蓋上了棉被,石榴樹就這樣睡著了,在夢中靜靜的等待來年春姑娘把它喚醒。
我很愛我的故鄉!我很愛石榴樹!我更愛又紅又大又好吃的大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