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民生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篇一
春節將至,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從關心群眾生活的角度出發,籌集專項資金,抽調精干力量,扎實開展節日慰問活動,真正的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保證了生活困難群眾過上一個袢和、愉快的春節。
陪同縣四大班子領導對全縣x戶生活較為困難的下崗職工進行了重點走訪。為他們分別送去了米、面等慰問品及x元慰問金。在此基礎上,局班子成員又對了x戶困難企業職工自行進行了慰問,為他們送去了價值x元的慰問品及x元現金。通過進行慰問,下崗職工都非常感激,他們紛紛表示,感謝黨和政府對自己的關心,感謝領導在百忙之中還能夠想著下崗職工,自己一定不會忘記黨和政府的恩情,加倍努力,爭取早日實現再就業。
在認真落實各項企業軍轉干部政策的基礎上,利用三天的時間,會同民政等部門,由局班子成員分頭行動,帶著慰問金、大米、面粉等生活用品,先后慰問了我縣x名企業軍轉干部。對x戶生活特別困難的企業軍轉干部還送去了x元現金。同時詳細了解了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狀況,對他們提出的要求逐一做了安排和部署,保證了企業軍轉干部隊伍節期穩定。
全局x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對干x村、x村、x村所幫扶的x戶貧困戶中進行了一次專訪,為每個貧困戶送去了大米和面粉各x斤,臨走時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x元錢,讓他們買些過節必需品,讓他們過上一個歡樂的春節。
民生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篇二
2017年我局信訪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v^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區、市、縣信訪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目標,強化信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完善信訪工作制度,以集中解決源頭性、根本性問題為重點,著力排查化解社會矛盾,著力實現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的目標,著力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現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如下信訪工作安排。
一、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
一是信訪工作人員每月對轄區內來信2次以上的重復信訪、署名信訪、聯名信訪、久拖不決的纏訪戶,組織、策劃集體上訪的關鍵人物以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進行一次認真排查篩選;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事關全局和穩定的敏感問題、容易誘發群眾共鳴的問題、廉潔自律的重要問題等要超前預測分析、排查研究,及時向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反映預測排查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勸阻、早解決。二是預測排查出的信訪問題或線索要逐件落實包案領導、責任人以及結案息訪時限、落實調查進度和處理結果。三是信訪領導小組每季度一次或在重大會議、節日、活動前對解決苗頭性、隱患性的情況,以及轉辦的重要信訪問題進行督查,超前工作,及時處理解決。四是加強調查研究,掌握信訪發展態勢、規律,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群眾信訪舉報。對群眾正當的信訪舉報行為,要支持和保護;對初信初訪務必逐件抓落實,防止矛盾進—步激化,對預測排查出的疑難信訪、可能出現的集體上訪事件,以及突發性事件,局領導要親自處理解決。
二、突出重點,著力實現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的目標
二是有效破解重信重訪,切實減少信訪存量。加大重信重訪清理整治力度,對排查梳理出來的疑難信訪問題,盡快明確包案領導,制定化解方案,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探索運用社會力量,化解疑難復雜信訪問題,實現案結事了。
三是要認真分析疑難信訪問題背后的政策因素,善于從政策層面上研究解決問題。對一些政策還沒有明確,但反映已經比較突出的信訪問題,要主動研究完善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注意保持政策的有效性、連續性和平衡性。四是注重發揮領導接待日的協調作用,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和機關干部下訪工作機制。五是完善和規范非正常上訪處置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和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訴求,對無理纏訪鬧訪和非正常上訪的,要聯合有關部門及時進行矯正。
三、強化隊伍建設,提高信訪干部綜合素質
一是舉辦信訪工作培訓班。組織信訪干部學習政治理論、政策法規、信訪工作業務知識等,提高信訪專兼職干部業務素質,增強與群眾溝通交流技能和對信訪問題及信訪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和應對能力。二是組織召開信訪經驗交流會。
可以針對某一項工作、某一個案例、某一項活動好的做法及時進行交流。對在信訪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個人事跡進行宣講,以此激發信訪干部工作積極性,增強工作的能動性和主動性。通過培訓和交流,培養一批在信訪戰線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有思想、特別能作為的信訪干部隊伍,努力提高我局信訪工作上水平。
猜你喜歡:
年度信訪工作計劃范本
年度信訪工作計劃書
年度信訪工作計劃
年社區信訪工作計劃范本
年度社區信訪工作計劃
年學校信訪工作計劃范文
民生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篇三
我鎮要緊抓機遇,夯實城鎮基礎,促進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一要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農村現有生產條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力度;促進城區背街小巷改造,完善城區基礎設施。
二要突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切實維護好企業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和協調服務力度,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促進企業達產增效。協助做好新城擴容各項目實施推進有關工作。
三要深入抓好美麗湘西。抓住“興辦城鄉同規劃、產業同推進、設施同建設、環境同治理、事務同管理五同實事,爭創省級衛生縣城”機遇,創新工作機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深入推進城鄉同建同治工作。
四要扎實推進城鎮生態建設。抓好水源保護、xxx鎮尾礦庫綜合治理協調工作,扎實推進“四區”整治和“兩違”專項整治工作。
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方式,扎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
一要突出精準脫貧。加強與扶貧單位的協作,抓好駐村扶貧工作,圍繞“發展生產,健全公共服務、辦好教育”三件大事,突出產業開發,精準配置資源,切實改善民生,完成脫貧計劃。
二要加強社會保障。認真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完善社會救助、養老保障體系;擴大城鎮就業、勞動力轉移,推進教育培訓工作;做好村社區文化建設,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和衛生應急,嚴格落實人口計生政策。
民生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篇四
一、安排部署
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由分管負責人統籌調度,安排專人負責整改,列出整改任務清單,明確到相關股室,同時要求具辦人舉一反三開展自查,對照新版政務公開欄目完善相關信息。
二、整改情況
針對第三季度政務公開測評反饋的多個問題,我局逐一整改。對本級政策解讀、監督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工作報告)、回應關切等欄目進行更新補充,增加了部門項目中的相關內容,發布了權責清單和動態調整情況及三大攻堅戰等相關信息。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局將繼續按照縣政務公開辦的要求,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做好全局政務公開各項工作,確保各欄目公開信息及時更新。
民生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篇五
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第一節 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圍繞標準化、均等化、法制化,加快健全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動態調整服務項目和標準,促進城鄉區域間服務項目和標準有機銜接。合理增加中央和省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健全基層服務網絡,加強資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推動服務項目、服務流程、審核監管公開透明。
第二節 滿足多樣化公共服務需求
開放市場并完善監管,努力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和產品供給。積極推動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加快發展,豐富服務產品,提高服務質量,提供個性化服務方案。積極應用新技術、發展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服務銜接,讓人民群眾享受高效便捷優質服務。
第三節 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
推動供給方式多元化,能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辦;能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提供的,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制定發布購買公共服務目錄,推行特許經營、定向委托、戰略合作、競爭性評審等方式,引入競爭機制。創新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體制機制,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實現比較充分和高質量就業。
第一節 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分類施策,提高勞動參與率,穩定并擴大城鎮就業規模。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健全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到基層就業的激勵政策。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工作。加強就業援助,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和分類幫扶,做好“零就業”家庭幫扶工作。加大再就業支持力度。不斷改善勞動條件,規范勞動用工制度,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嚴禁各種形式的就業歧視。規范就業中介服務。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權益,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第二節 提高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和殘疾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完善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定、技術等級認定等政策。完善就業失業統計指標體系,健全失業監測預警機制,發布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強化對部分地區、行業規模性失業的監測和應對。提高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信息化水平,推進各類就業信息共享開放。
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關系,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規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調整優化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縮小全社會收入差距。
第一節 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并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加強對國有企業薪酬分配的分類監管。注重發揮收入分配政策激勵作用,擴展知識、技術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途徑。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第二節 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
實行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將一些高檔消費品和高消費行為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完善鼓勵回饋社會、扶貧濟困的稅收政策。健全針對困難群體的動態社會保障兜底機制。增加財政民生支出,公共資源出讓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
第三節 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護合法收入,規范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嚴格規范工資外收入和非貨幣性福利。全面推行非現金結算,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完善收入統計調查和監測體系。
堅持全民覆蓋、保障適度、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一節 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統賬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構建包括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持續擴大覆蓋面。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推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更好發揮失業、工傷保險作用,增強費率確定的靈活性,優化調整適用范圍。建立更加便捷的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機制。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大幅提升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參加社會保險比例。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和信息化平臺建設,實施社會保障卡工程,持卡人口覆蓋率達到90%。
第二節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強化政策銜接,推進制度整合,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社會救助制度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專項救助與低保救助統籌銜接。構建綜合救助工作格局,豐富救助服務內容,合理提高救助標準,實現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努力做到應救盡救、應退盡退。開展“救急難”綜合試點,加強基層流浪乞討救助服務設施建設。
第三節 支持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
健全以扶老、助殘、愛幼、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提增家庭養老扶幼功能。做好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完善兒童收養制度。加強優撫安置工作。發展公益性基本殯葬服務,支持公共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和墓地建設。加快公辦福利機構改革,加強福利設施建設,優化布局和資源共享。大力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和慈善事業發展,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活動。
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
第一節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完善生育登記服務制度。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做好相關經濟社會政策與全面兩孩政策的有效銜接。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加強對失獨家庭的關愛和幫助。做好優生優育的全程服務。注重家庭發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全國總人口14.2億人左右。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建立健全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綜合應對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強大齡勞動力就業能力。開展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健全人口動態監測機制。
第二節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養護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建設。全面建立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實施養老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加強專業化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完善與老齡化相適應的福利慈善體系。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切實加強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社會群體權益保護,公平參與并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第一節 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實施婦女發展綱要。保障婦女平等獲得就學、就業、婚姻財產和參與社會事務等權利和機會,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提高婦女參與決策管理水平。加強婦女扶貧減貧、勞動保護、衛生保健、生育關懷、社會福利、法律援助等工作。嚴厲打擊暴力侵害婦女等違法犯罪行為。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和偏見,改善婦女發展環境。
第二節 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實施兒童發展綱要。強化對未成年人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的依法保障和社會責任。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構建未成年人關愛社會網絡,健全社區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體系。消除童工現象。制定實施青年發展規劃,營造良好成長成才環境,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調互動,培養青少年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良好品質,激發青少年活力和創造力。加強學校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導。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鼓勵青少年更多參與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
第三節 提升殘疾人服務保障水平
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建立健全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實現殘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優先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健全公共機構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制度。加強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提供服務。加強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維護。實施0-6歲殘疾兒童康復、貧困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等重點康復工程。建設康復大學,培養康復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