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蘇軾的最美的詩詞怎么寫一
你從出世開始,便注定你的輝煌。父親與母親對你精心的培養,更決定你一生的光芒四放。二十歲便考中科舉。雖名列第二,但我們都能明白其中的玄妙。那么豪放灑脫的你。科舉考試中隨便編出個論據,足以證明你的聰慧,然而這么灑脫的你,怎可能屈服于權威之下。
你的第一任上司,是一個嚴厲的陳公弼。他對你好苛刻,甚至在你精心寫好的公文上涂涂改改。不過,這又怎能難得倒你。你為陳公弼后花園的小亭子題詩時的言論是那么好笑。但,你始終沒有發現,陳公弼這是為你著想,考驗你而設下的局,以致于你的悔恨以滿心的誠懇寫出著名的《陳公弼傳》。
你被召回京都,但與王安石起了沖突,神宗為順利變法,將你調回地方,趕到徐州,你治理了黃河水患。在杭州,你寫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名句。在湖州的你,不幸被王珪等人陷害,制造“烏臺詩案”,好在皇帝并不昏庸,將你釋放。
為保自身仕途,你遠到江寧拜訪王安石。他的“騎驢渺渺入荒坡”讓我們感到心酸,你與他相談甚歡我們也真正了解到王安石的本性,此間,皇帝突駕崩,司馬光上臺召回你,在幾個月內你升到三品大員,這是你人生的巔峰。
然而,我們都很好奇,誰如此有幸能嫁給你?便有王弗、王閏之。王弗,一個知書達理的美麗女子,無不在時時刻刻關注你,她會悄悄躲在屏風后,觀察你的親友是否忠誠,她會在你忘記文章時稍點醒你。但卻早早逝去。王閏之,一個溫柔賢淑的賢惠妻子。她體貼你,關心你,無時無刻不在照料你。但,也悄然逝去。朝云,你的紅顏知己,你可與她談吐心聲,可與她暢談不快,她陪伴你最艱難的歲月,是你精神上的支柱。由此可見,你又是多么幸福!
蘇轍,你的好兄弟,在你被遭烏臺詩案前,他已得知此消息,不惜冒生命危險去通知你,又向皇帝請命讓自己代你受罰。如此的好兄弟!我們都為你擁有如此的好兄弟而感到羨慕。
然而后來,皇帝要恢復新黨人物,將蘇軾從三品大員貶為九品芝麻官。蘇軾買不起羊肉只能吃羊脊中的碎肉,一煮再煮,后來被往回調遷。結果不幸死于常州。一代偉人,生的驚天動地,死的也極其光榮。他樹立了“窮則獨善其善,達則兼濟天下”的文人品德。樹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榜樣。
你化作一顆閃耀的星,掛在黎明的天邊。每日清晨上學去,總能看見你的臉。你,就像流星一般,為我指明道路的方向。
推薦蘇軾的最美的詩詞怎么寫二
-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 推薦度:
- 《正義論》讀書筆記 推薦度:
- 《國富論》讀后感 推薦度:
- 《矛盾論》讀后感 推薦度:
- 矛盾論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宋蘇軾《論書》
蘇東坡書法自出新意,不囿于成法,不迷信權威,他指出“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強調執筆應該是適宜而無一定的規則,在實的前提下做到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揮灑自如,為自己所用。“書初無意于佳乃佳”更是提出了書法創作中大象無形的最高境界,這是直指靈性的高層次的闡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宋蘇軾《論書》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論書》由“論書”、“論古人書”和“自論書”等三部分組成。“論書”篇,開章立旨,提出了書法藝術的必備要素,“有神、氣、骨、肉、血”等,若“五者缺一”,則“不為成書也”。作者認為“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正書是基礎,行草是升華。“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揭示了學書之道由正至行草的必然規律。更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之比喻,提出“書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等獨特觀點。又如“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重,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等,分析書體真、草、大、小之所難,實為書法品評之創見。并論述書法的“用筆”云:“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余, 著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筆也,左右前后,卻不免敲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揭示了定法與非法、虛與實等辯證關系,為古今執筆論中的一大創見。
“論古人書”所論古人習書與品書,亦多陳己見。描述學書經歷均十分精辟。
“自論書”則以為:“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歐陽叔弼云:“子書大似李北海”而“予亦覺其如此,世或以為似徐書者,非也”。又以為:“仆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皆概述自己作書心得,且揭示了東坡書法“不踐古人”而“自出新意”的一大特色,對后世習書者頗多教益。
《論書》見諸《東坡集》,歷代翻刻本甚多,較為珍貴的是宋蜀刊大字本四十卷,十行十六字,繆荃蓀有殘帙,存第四、第五、第十、第十一等五卷;今有上海書畫出版社的《歷代書法論文選》選錄本傳世。
此后,其弟子黃庭堅亦有《論書》一卷問世。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以校書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兼擅行、草書,用筆以側險取勢,縱橫奇倔,風韻妍媚,自成格調,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的《論書》于正草各體均有闡述,以為:“學書端正,則窘于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楷法欲如快馬人陣,草法欲左規右矩,此古人妙處也”,“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向背,則識草書法,不難工矣”,“草書妙處,須學者自得, “‘然學久乃當知之。墨池筆冢,非傳者妄也”。這些無不富有獨到之見。在論及古跡借鑒時說:“《蘭亭》雖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為準……不善學者,即圣人之 筆過處而學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學《蘭亭》者,多此也。”在論及書法之品格時說:“凡書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婦子妝梳,百種點綴,終無烈婦態也。”“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既深人分析了書法的巧拙關系,又提出了學書之大忌。關于執筆,作者以為:“凡學書,欲先學用筆”,而“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他意,但能用筆耳”。揭示了用筆在學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心手相應在用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黃庭堅《論書》見諸《山谷集》,歷代刊印本甚多,今有《歷代書法論文選》的選錄本傳世。
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⑴。
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⑵。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⑶。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重,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⑷。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⑸。歐陽文忠公謂余,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⑹。方其運也,左右前后,卻不免攲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柳誠懸之言良是⑺,古人得筆法有所自,張長史以劍器,容有是理⑻,雷太簡乃云聞江聲而筆法進⑼,文與可亦言見蛇斗而草書長,此殆謬矣⑽。
獻之少時學書,逸少從后取其筆而不可,知其長大必能名世⑾。仆以為知書不在于筆牢,浩然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獨以其小兒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筆。不然,則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書也。
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⑿。
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⒀。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于學,此弊之極,遂至于周越仲翼,無足怪者⒁。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王荊公書得五法之法,然不可學,無法故⒂。仆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⒃。歐陽叔弼云:子書大似李北海⒄。予亦自覺其如此。世或以為似徐書者,非也。
(1)闕:同“缺”。
(2)莊語:《莊子》之語。放言:大話,玄言。
(3)辯訥:辯,善于辯解、辯論。訥,說話遲鈍,不善言辭。
(4)結密而無間:結構緊密而不散疏。寬綽而有余:結體疏朗而寬松。
(5)虛而寬:虛空而寬松,指執筆不要僵化,要靈活自然。
(6)歐陽文忠公:即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故稱文忠公。
(7)柳誠懸:即柳公權(778—865),唐代著名書法家。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自成面目,與顏真卿并稱“顏柳”。
(8)張長史:即張旭,唐書法家。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金吾長史。草書最為知名,逸勢奇狀,連綿回繞,具有獨特風格。
(9)雷太簡:即雷簡夫,字太簡。宋同州郃陽人。自號“山長”。宋朱長文《續書斷》云:“簡夫善真、行書,嘗守雅州,聞江聲以悟筆法,跡甚峻快,蜀中珍之”。
(10)文與可:即文同(1018—1079),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字與可,號笑笑先生,善詩、文、畫竹,書法各體兼工。
(11)獻之:即王獻之,東晉書法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逸少:即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邪(今屬山東)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
(12)筆成冢:宋朱長文《續書斷》云:“釋懷素字藏真,長沙人也,自云得草書三昧。始其臨學勤苦,故筆頹萎,作筆冢以瘞文。”墨成池:晉衛恒《四體書勢》云:“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張芝:字伯英,東漢時敦煌人,好書,善章草。索靖:西晉書法家。字動安,敦煌人,張芝的姐孫。
(13)匆匆不及草書:謂時間倉促來不及作草書。不及,亦作不暇。
(14)周越:宋仁宗時人,字子發,能書,集古今人書并更體法。仲翼:宋仁宗時人。朱長文《墨池編》云:“工草、隸,頗有時譽。”
(15)王荊公: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宣和書譜》謂荊公作行字,率多淡墨疾書,未嘗經意。
(16)言法華:釋言法華,宋代僧人,工書。
(17)歐陽叔弼:歐陽,字叔弼,宋時人,登進士乙科。知襄州。善文事,有文集。李北海:即李邕,字泰和,官至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唐代著名書法家。
書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氣韻、骨力、肥瘦、濃淡,五者缺一則不成為書法。
書法要先學好正書,進而再學習行草。未能正書而寫行草,就像未讀過莊子之語,而動輒口出玄言,這不是真正的道家。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然君子與小人之態,無法掩飾;言語有雄辯與不善言辭之別,然君子與小人的氣質,瞞不住人;書法有工有拙,然君子與小人的`心性,卻無法混淆。
大凡世人所貴,必貴其難。楷書難以飄灑生動,草書難以嚴肅持重,大字難以緊密不散,小字難以寬綽疏朗。
執筆沒有定法,要使掌心虛空而放松。歐陽修對我說:應當以手指運筆而手腕不動,這句話說得真妙。運筆時,筆前后左右順勢運轉,免不了會出現攲側,當筆停止,筆管豎直,筆鋒與筆管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時,這就是筆正。柳公權的話有道理,他說古人筆法都有原由,張旭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筆法,也許有一定的道理。雷太簡說他聞江流水聲而使筆法大進,文與可也說觀蛇爭斗而草書有長進,這就有點靠不住了。
王獻之小時候學習書法,父親王羲之從其后拽取毛筆而未能奪掉,便知獻之長大之后必然能在書法方面名世。我認為善書者不在于執筆牢與不牢,信手寫來而不失筆法,這才是懂得用筆的奧妙。然而王羲之看重獻之的原因,在于他執筆穩重,精力集中,專注于筆。否則,天下有力氣的人,個個都成書法家了。
廢筆成堆,磨墨成池水,達不到羲之也能有獻之的水平。筆用禿千管,墨磨研萬錠,不成張芝也能比上索靖。
書法初始時不要刻意求佳,應放松隨意,自然能達佳境。草書的學習雖然是靠積累而成但它的要點是為了書寫的快速。古人說,時間倉促來不及作草書,此語不對。如果匆匆忙忙之際來不及作草書,而是平時閑靜之時用心于草書,這種錯誤的觀點,一直影響到周越、仲翼等人,也就不足怪了。我的書法雖然不太好,然而能自出新意,不拘泥于古人,這是我最大的快樂。
王安石的書法得無法之法,正因為他自出機杼而“無法”,所以不可學。我的書法如果盡心創作,風格則如蔡襄,如果得意而作,風格則如楊凝式,如果放縱作書,風格則似言法華。歐陽說:“你的書法很像李北海。”我也感覺是這樣。有人認為我的書法像徐浩,是不對的。南北朝·王僧虔·筆意贊、論書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以斯言之,豈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筆,手忘于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為《筆意贊》曰:
剡紙易墨,心圓管直。漿深色濃,萬毫齊力。先臨《告誓》,次寫《黃庭》。骨豐肉潤,人妙通靈。努如植槊,勒若橫釘。開張風翼,聳擢芝英。粗不為重,細不為輕。纖微向背,毫發死生。工之盡矣,可擅時名。
宋文帝書,自謂不減王子敬。時議者云:“天然勝羊欣,功夫不及欣。
王平南(軼),是右軍叔。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軼)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
亡曾祖領軍洽與右軍俱變古形,不爾,至今猶法鐘、張。右軍云:“而書遂不減吾。”亡從祖中書令氓,筆力過于子敬。書《舊品》云:“有四疋素,自朝操筆,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無誤宇。子敬戲云:‘弟書如騎騾,(馬加“浸”的右面)(馬加“浸”字的右面)恒欲度驊騮前。”庚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后進,庚猶不忿。在荊州與都下書云:“小兒輩乃賤家雞,愛野鴦,皆學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張翼書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翼寫題后答右軍,右軍當時不別,久方覺,云:“小于幾欲亂真。”張芝、索靖、韋涎、鐘會、二衛并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惟見筆力驚絕耳。
張澄書,當時亦呼有意。
郗方回章草,亞于右軍。
晉齊王偵書,京、洛以為楷法。
李式書,右軍云:“是平南之流,可比庚翼;王(氵+蒙)書,亦可比庚翼。”陸機書,吳士書也,無以校其多少。
庚亮書,亦能入錄。
亡高祖巫相導,亦甚有楷法,以師鐘、衛,好愛無厭,,喪亂狼狽,猶以鐘繇《尚書宣示帖》藏衣帶中。過江后,在右軍處,右軍借王敬仁。敬仁死,其母見修平生所愛,遂以人棺。
郝超草書亞于二王,緊媚過其父,骨力不及也。
桓玄書,自比右軍,議者末之許,云可比孔琳之。
謝安亦人能流,殊亦自重,乃為子敬書秘中散詩。得子敬書,有時裂作校紙。
羊欣、邱道護并親授于子敬。欣書見重一時,行草尤善,正乃不稱。孔琳之書,天然絕逸,極有筆力,規矩恐在羊欣后。邱道護與羊欣皆面授予敬,故當在欣后,邱殊在羊欣前。
范曄、蕭思話同師羊欣,范后背叛,皆失故步,名亦稍退。
蕭思話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殆當不減,而筆力恨弱。
謝靈運書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人能流。昔子敬上表多在中書雜事中,皆自書,竊易真本,相與不疑。元嘉初,方就索還。《上謝太傅殊禮表》亦是其例,親聞文皇說此。
謝綜書,其舅云:“緊潔生起,實為得賞。”至不重羊欣,欣亦憚之。書法有力,恨少媚好。
顏騰之、賀道力并便尺牘。
康聽學右軍草,亦欲亂真,與南州釋道人作右軍書贊。
孔琳之書,放縱快利,筆道流便,二王后略無其比。但工夫少,自任過,未得盡其妙,故當劣于羊欣。
謝靜、謝敷并善寫經,亦入能境。居鐘毫之美,邁古流今,是以征南還即所得。
s("content_relate");【宋蘇軾《論書》】相關文章: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賞析10-15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03-23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合集04-11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賞析4篇10-17
江城子宋蘇軾全文、賞析10-16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08-23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3篇10-18
江城子宋蘇軾全文、賞析3篇10-16
蘇軾《賈誼論》讀后感范文07-07
留侯論蘇軾原文翻譯注釋03-10
推薦蘇軾的最美的詩詞怎么寫三
風飄飄,水飏飏,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之扁舟,于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滄海如幕,來到這古戰場——赤壁。心中沉浸著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于是黃州成了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問自己,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都督嗎?自己滿腹經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呢?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酹,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于懷。后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農耕,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后來修了一祠來紀念、緬懷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呼“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那樣的小女子;“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也只為李后主吟唱;
蘇軾是關西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只因蘇軾而光芒四射。
推薦蘇軾的最美的詩詞怎么寫四
你,在詞的時代受寵,但是最終死于一群烏合之眾的圍攻。
你,滿腹才華,卻只能夠讓后世之人解讀你的情感。
你,一生遭貶可謂文人之最,但是你仍然豁達,開朗地生活在這世上。
假如我是你,或許我不會像你那樣沉默,而直接用筆去打敗一個個敵人,他們可以給皇上上書,我也可以。
假如我是你,我不會任由那么一群人在皇上面前亂搗我的詩詞,而是借用自己各方關系,把這一群落井下石、趨炎附勢的小人給鏟除,不是在流放時才感慨人生之悲哀。或許會少了那幾篇佳作,但是至少獲得了人生的平靜。
假如我是你,我會好好地生活,不再為國家效力,因為朝廷里的人都如天下烏鴉一般黑,不像你那么傻,那么慘的待遇都被你接受了,仍然希望為國效力。
或者,文人的悲哀就在于此,一群嫉妒才華的人在一起,躲在那黑暗的角落里暗箭傷人,有的人還來湊熱鬧,希望自己也能夠好好嘗嘗踐踏文豪的滋味。
所以,你受了或許比李清照還要多的不公待遇,命運如同一篇絕世好文,跌宕起伏,忽上忽下,給予了世人太多的感慨,最終,你死于流放。
流放給你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如果是我,我寧肯在放棄佳作的同時放棄它們。苦難只能讓人成熟而不是人生的主旋律。所以,我會選擇放棄。
但,我終究不是你,這大概就是你成為名垂千古的文人,而我只能是普通人吧!苦難成就了你,你也死于苦難,但是你在苦難中成熟了,而平凡人卻沒有。這大概就是你的特點吧!——蘇軾。
推薦蘇軾的最美的詩詞怎么寫五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大全50句
- 覺醒年代經典語錄摘抄 推薦度:
-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 推薦度:
- 傷感語錄愛情語錄 推薦度:
- 好詞摘抄 推薦度:
- 好詞好句摘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蘇軾語錄摘抄,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1、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2、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3、西湖真西子,煙樹點眉目。
4、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5、廬山自古不到處,得與幽人子細窮。
6、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7、孤峰盡處亦何有,西湖鏡天江抹坤。
8、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9、太華峰頭作重九,天風吹灩黃花酒。
10、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1、回頭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12、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余淚痕。
13、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14、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15、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16、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17、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19、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0、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2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2、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3、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2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25、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又曰,詞達而已矣,夫言止于達意,則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乎。是之謂詞達。詞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揚雄好為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矣。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
26、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27、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28、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釭。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
29、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
30、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卻跨玉虹歸去、看洞天星月。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吷。
31、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32、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33、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34、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寬。
35、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36、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37、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
3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于成功。
39、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
40、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裛香泉。相如依舊是臞仙。人在瑤臺閬苑。花霧縈風縹緲,歌珠滴水清圓。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馬歸來便面。
4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42、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43、君知五蘊皆是賊,人生一病今先差。
44、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
45、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
46、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
47、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占黃色。
48、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
4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50、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s("content_relate");【關于蘇軾語錄摘抄大全50句】相關文章: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大全(精選60句)09-27
蘇軾語錄摘抄大全(精選50句)10-04
經典蘇軾語錄摘抄大全60句09-24
蘇軾語錄摘抄大全(通用50句)10-02
經典蘇軾語錄摘抄大全(通用60句)09-29
經典蘇軾語錄摘抄大全(通用50句)09-18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40句10-18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精選40句)10-03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30句09-25
關于蘇軾語錄摘抄(通用30句)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