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有充實的內容,要有獨特的見解或獨到的觀點。鑒于大家對寫作優秀作文的需求,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一
老師,您的符號是那熟悉的嚴厲的眼神。在您的注視下,我犯的罪將無處可逃。
我有時可真不敢看那雙眼睛,好像要把我吃了似的。
“怎么又錯這么多!這真是雨后春筍啊!”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您的怒似一觸即發。您的目光從左到右掃視過去,我們像含羞草似的低下了頭。您的話如一把利刃,深深地扎進每個人心里。
我只是在臺下低著頭,因為我心里最清楚不過,抬頭只有怒火與緊鎖的眉頭。我比希望看到這樣的表情,對我失望透了的表情,以及那雙眼睛。帶著殺意的清澈的能看到我的倒影。“啪!啪!啪!”這聲音牽動著我的心,控制著我的心跳。您的腳步,快而有力,正步步向我逼近。打聲、腳步聲以及他們臉上痛苦的表情,這無一不是使我心跳加速跳動的原因。
終于來到我的身旁。“幾個?”“兩個”“啪啪”我左手握著右手,一道紅印慢慢顯現。叫聲即將出來但又連同我的悲傷咽了下去。這時,我將頭臺了起來,您的眉毛仍絲毫未松。我再次看了您的眼神,在怒火中似乎還有著悲傷與無奈,這是您給我的符號。
早讀課上,清晨的清新空氣伴著,陽光和著朗朗的讀書聲鉆入您的耳朵。在課上完時,您的臉上洋溢著微笑,眼神中傳達著對我們的滿足,我們也感受到您的溫柔。我的眼睛似乎被什么東西吸引住了。我盯著,緊緊不放,那是你勞累的記號,黑眼圈從眼角一直爬滿整個眼窩。我不敢相信,平日里精神抖擻,龍馬精神的她竟與黑眼圈結緣。我又望向了老師的眼珠,有著紅血絲散落在其中,它們張牙舞爪的在眼珠旁散開。老師的眼神中多了一份疲倦。您的臉上卻是滿足。
您的眼神是給我的符號。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二
例:你不認真學習,那怎樣可能有好成績是可想而知。(把反問句和決定句式糅在一齊,破壞了句子結構和語氣的完整。如果用反問句,應是”那怎樣會有好的成績呢?“如果用決定句,應是”成績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語句雜糅。
例:上海文藝出版社會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華裔作者之手。(是主謂謂語句和動詞謂語句雜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三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違反語法結構規律或客觀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語法錯誤,后者叫邏輯錯誤。常見的病句種類有:(1)詞序顛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殘缺;(4)指代不明;(5)標點錯誤;(6)關聯詞用錯;(7)重復嗦;(8)搭配不當;(9)歸類有誤;(10)不符合事實等。
常見病句有以下六大類:一、語序不當。
1、定語位置不當。如:
(1)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定語與中心語位置顛倒,應該為: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狀語位置不當。如:
1副詞“不”的位置不對。例如:
(4)我們如果把自己國內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發言權了。(“把”句字否定副詞應該在“把”字之前)。
2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后邊;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前邊。如果顛倒,就屬位置不當。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學習,而且帶幫助其他同學。(“他”應移至“不但”前)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如:
(7)清晨,參加長跑的同學們在公路上飛快地馳騁著。(“同學們”不能用“馳騁”,可改為“跑”。)。
(
2、動賓搭配不當。如:
(10)這些文章到處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閃爍”的應該是“光芒”。)。
3、主賓搭配不當。如:
(13)這最后一天的勞動是同學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一天。(“勞動”是“一天”不當,刪去“勞動”即可。)。
4、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如:
(15)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應改為“很多”。)。
5、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如:
(18)學習成績的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績”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兩面性的。可改為:學習成績的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學習成績能否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
1
6、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如:
1、成分殘缺1缺主語。如:
(23)從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卻說明了一個大問題。(“說明”的主語是什么?介賓短語不能作主語,可刪去“從……中”。)。
2缺謂語。如:
(25)這些角色不同類型,距離相當大,如果沒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這些角色不同類型”缺謂語,應該補上“屬于”就通順了。)。
3缺賓語。如:
(27)近兩年來,他們在全縣推廣了馬河大隊堅持科學種田。(“推廣”什么?缺賓語“……的經驗”。)。
(4)缺關聯詞語。
例1:新加坡的竹節蟲不僅體色幾乎和竹子一樣,體形在安靜時完全像一枝樹枝。(在“體形”前加上“而且”。)。
成分贅余有主語、謂語、定語等,這里只各舉一例略作說明。
1、句式雜糅。這是指有兩套或兩套以上的句子結構雜糅在一起,使語意不明確。例如:
(35)這辦法又衛生,又方便,深受群眾所喜愛。(或說“深受群眾喜愛”,或說“深為群眾所喜愛”)。
2、句中暗換主語。有時在復句中暗換分句的主語,使原有的主語不能和謂語搭配,也會造成結構的混亂。例如:
3、層次不清。例如:
(38)新華社發現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勝利完成的消息后,廣大讀者非常重視,科學界人士也非常重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引起強烈的反應”是一句抽象的話,應先說,然后再說具體的;對于科學成就,應先說“科學界人士”的反應,再說“廣大讀者”的反應)。
4、標點不當造成混亂。例如:五、表意不明。
2
句話有兩種理解。不管“費解”還是“歧義”都是表達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現。下面舉例說明:
1、費解。例如:
(40)到帶嶺參觀火鋸廠和森林輕便鐵路是我這次旅行的歸途。(“參觀”怎么會是“歸途”?作者意思是說“……是我預定在旅行歸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義。例如:
(41)廠長采納了兩個工人的合理化建議,這大大激發了全廠職工出謀獻策的積極性。(“兩個工人”還是“兩個建議”?理解產生歧義。)。
3、指代不明。例如: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常見的類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眾多死難者中的.幸免的一個。(“死難者”與“幸免”矛盾。)。
2、概念并列不當。互相并列的概念,應該是按同一標準劃分的。如果標準混亂,就會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類別的概念并列的錯誤。例如:
(
3、強加因果。例如:
(50)因為他對學科有所偏重,所以對數理化他不感興趣。(后者是前者的具體表現,而不是結果。)。
4、主客顛倒。例如:
(52)愛迪生這個名字,對我們青年學生是不陌生的。(應該是“學生對愛迪生這個名字”。)。
(5、否定不當。例如:
(54)誰也不能否認優異的學習成績不是靠勤奮學習得來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剛好相反。)。
(6、不合事理。例如:
3
【例題1】選擇詞序正確的一項()。
a.狼和小山羊的爭辯,狼沒有什么話再可說了。b.故宮博物院展出了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c.我們堅決執行《教育法》,認真學習《教育法》。d.對提高教學質量問題,大家廣泛地交換了意見。【解析】d正確,a、b、c詞序不當。
【點撥】a項,再,應放“沒有”之前。b項,“兩千多年前”應放文物之前。c項,應是先學習,再執行,才符合邏輯。
【例題2】沒有語病的一項()。
a.王剛和李明在路上遇見了,他告訴他昨天他買了一套《初三總復習》。
b.聰明和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實踐獲得的。c.兩個人協商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d.聽了張海迪的報告,對我的啟發教育很大。【解析】沒有語病的是b項。
【點撥】a項,指代不明,三個他是誰?不明確。c項“協商”詞義范圍應針對組織之間,個人用“商量”好。該題屬于用詞不當。d項,句式雜糅,將“我聽報告”與“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兩句話混雜在一起,造成結構混亂。
【例題3】修改下列病句。(用規范的修改符號在原文上改)a.吳雄的壯舉,撥動著觀眾的心弦,在極度的激奮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b.這句話的后面,包容了多么豐富的無聲的潛臺詞。c.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提高認識的方法。d.盡管老師怎樣批評,他的毛病總是不改。
【解析】a成分殘缺,缺少主語“大家”。b成分多余,“無聲的”刪去。c調序不當,將“提高認識”調到“有效”之前。d錯用詞語,將“盡管”改為“不管”。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2、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因為修改病句是為了使句子表達準確,語句明白無誤。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無論是、,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時要注意辨認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
4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四
一天,小弟弟“書名號”問:“究竟我們哪一個在文章里最重要呢?”
大哥“逗號”搶先說:“當然是我啦,如果沒有我,文章就不會分段,意思還可能不同呢!”“句號”又說:“誰說的,我才是在文章中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我,文章就沒有結尾。”“感嘆號”說:“你們每一個都不是,如果沒有我,言語就沒有輕重和氣氛。”……大家七嘴八舌,不斷吵架,這時,老四“問號”突然沖口而出:“大家不要再吵架了,其實你們在文章中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一個標點符號或把標點符事號搬弄到其它地方,意義就可能會不同了,便如:“動物等,不得在此嬉戲”和‘動物等不得,在此嬉戲’的語意就剛好相反了”。聽完老四的話后,大家都沉默了。老四繼續說:“其實,標點符號不止我們九個,還很多,只不過我們還未認識他們”。
經過這次爭吵后,他們再也沒有心去比較看誰重要,深信老四的.話,默默地等待著新的標點符兄弟出現了。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五
從前,有一個大家族,那就是標點符號家族。在語文書里,就生活著這個家族。可惜的是,他們一點也不和睦,經常動不動就爭吵。又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它們的爭吵聲劃破了寧靜的夜空。
正當大家休息的時候,感嘆號跳了出來說:你們說,誰的功勞大呢?哈!就是我啦!今天小主人在讀一篇抒情文章時,到高潮了,我就在那里為主人鼓舞加油。結果老師表揚了他,他的榮光,還不是因為我!
正因為這個,問號不服氣了。氣惱地說:憑什么!你能干些啥呀?難道遇到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你也抒情?所以,是我的功勞最大!
為什么呢?為什么呢?句號不以為然地說,那么不需要抒情,也不需要提問的時候,你倆還有什么用啊?當然是我啦,我是必須滴!
可是,我倆可不這么認為!這時,逗號、頓號雙胞胎兄弟站出來了。我倆在想,如果小主人演講,沒了我倆可咋辦呢?小主人不知道在哪停頓,在哪繼續!三位哥哥姐姐,你們相信小主人的肺活量這么好么?一口氣能連續讀好幾百個字?所以,是我們的功勞最為明顯!它倆的話,竟問得句號、感嘆號、問號們啞口無言。
就在這時,語文書姐姐發話了:我知道你們都很好。但是,你們要和睦相處,都發揮一下自己的長處才行呀!聽了語文書姐姐的話,標點符號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彭垚姐姐評:標點符號在爭吵,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好在語文書及時出來調解,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六
今天是標點符號家族聚餐的日子,贊助商是字典媽媽。
一到字典媽媽家的`飯店,句號姐姐就看見沒精打采地逗號妹妹,她不屑一顧地說:“你看看你,整天不修邊幅。今天這么重要的日子,也不好好打扮一下自己,竟是給我們出丑。”逗號妹妹卻理直氣壯地說:“你雖然漂亮,可沒我重要呀。一篇文章里,我出現的次數最多。”感嘆號哈哈一笑,扯著高嗓門說:“人靠衣裝嘛,整天灰頭鼠臉地亂跑,需要表達強烈感情時,明明該我出現了,你還恬不知恥地占用我的位置。”頓號也立刻把矛頭轉向了逗號妹妹,他生氣地說:“是呀是呀,在并列詞語中,明明我該出現了,可是貪玩的你卻死皮賴臉地占我的道。”問號把拐杖敲得咚咚響,大聲說:“作者提問問題時,我一路小跑,卻還是被你甩在后面,害得陳述句和問句分不清。”冒號和雙引號手拉手,為逗號妹妹爭辯道:“你們別吵她了,沒看見她已經傷心地哭了?她小不懂事,我們應該多幫助她。”省略號也幫腔:“對對對!咱們以后多多提醒她,常洗澡,不貪玩。不吵架,好好相處。”
正當大家爭執不休時,字典媽媽唱著家族歌“小小標點很重要,組成文章少不了。精誠團結不吵鬧,和平相處就是好。”出來迎接大家,她笑聲朗朗:“你們的地位是平等的,都非常重要。以后應該更團結更敬業,為文章服務。”
聽了字典媽媽的話,大家都表示以后和睦相處,精誠團結,然后,開開心心地吃起飯來。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七
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例: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此刻我眼前。(“精神”與“浮現”不能構成主謂關系,可將“精神”改為“形象”)。
2、動賓搭配不當:
例:紀念三領先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不能是“到來”)。
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我們嚴肅地研究了職工們的推薦,又虛心地征求了專家們的意見。(“嚴肅”不能修飾“研究”,能夠改為“認真”、“慎重”等)。
4、主賓搭配不當:
例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農業和農業會成為發達的國家。(應將“國家”改為“行為)。
5、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既然你來了,我也該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應將”也“改為”就“)。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八
我的童年就像一本豐富多彩的書,里面布滿了許多五花八門的符號,而每發生的一件趣事就是這本書里面最大最絢麗的符號。
記得那年我才四歲……。
我從小就有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在我出生時媽媽送給我的玩具小兔子。我們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起玩,甚至睡覺我也要緊緊地摟著它。不用說,每當媽媽給我什么東西時,我倆肯定是一人一半。(雖然它不會用)。
一天,媽媽回到家給我帶回了一根冰棒,我興奮地沖了過去,正準備吃的時候突然想起小兔子。它一定喜歡吃,我想,可是怎么分呢?對了!我眼珠一轉,想出了一個主意。我拿了兩個碗放在小桌子上,讓小兔子坐在了那邊,我坐在這一邊,然后等待著冰棒的融化。過了許久,冰棒終于開始融化了。然后先在小兔子的碗里滴了一滴,又在我的碗里滴了一滴,就這樣你一滴,我一滴分著。冰棒融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沒多久,就大功告成了。
我一口一口細細品嘗著我的杰作,又享受著炎陽的夏日里“冰棒”給我帶來的冰涼,不一會兒就全部吃了下去。
這應該就是我童年最絢麗的符號!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九
(1)缺主語:
例:由于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應改為”由于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2)缺謂語。
例: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3)缺賓語:
例: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揚了敢拼敢搏,最后奪得了冠軍。(應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開春,小麥就長得很好,獲得了可喜的收獲。(應在“獲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時間)。
(5)關聯詞語殘缺:
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應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
2、贅余。
(1)主語剩余。
例:我們的革命前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流了多少血,獻出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前邊有了主語“革命前輩”,因而“他們”不必要有。)。
(2)謂語剩余:
例:同學們正在努力復習,迎接高考到來。(“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來”,故應刪去。)。
(3)賓語剩余:
例:這天,我來到揚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覽了白塔、鈞魚臺和五亭橋等風景點。(“的地方”剩余,應去掉)。
(4)附加成份剩余:
例:為精簡字數,不得不略加刪改一些。(“一些”與前“略加”重復,能夠刪掉一個)。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可真吵,一群小伙伴們忽然為了一件小事鬧得不可開交。
這樣一來,省略號拍了一下桌子,連忙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說:"伙伴們,請你們注意,文章里沒有什么比我更重要,要是沒有我表示文中的省略,讀者怎么受得了。"。
這一下惹鬧了小逗號,他說:"你們一點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要是沒有我把句子段開,誰能一口起讀下去呀!"。
句號自以為水平高,匆匆忙忙的跑到臺上,說:"要是沒有我,你們就一口起讀完一整篇文章去吧!那么,話就說的沒完沒了。"。
大家爭吵著,字典公公友好地說:"你們別吵了,你們一直在這里吵,那些括號,引號,破折號怎么都沒有來跟你們一起吵呀?因為他們就懂得要取長補短,你們要記住:滴水匯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島。你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少了一個這篇文章就會亂七八糟,所以你們都別驕傲。"。
標點符號們聽了字典公公的'話,四目對視,深感自己不該吵架,從此以后,字典公公家里就沒有發生過一次爭吵了。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一
語序不當常見的狀況有:
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棉花的生產“應為”生產的棉花“)。
2、把實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將”無比“的調至”熱情“前)。
3、把狀語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就應發揮廣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將”充分“調至”發揮“前,并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展出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應將”幾千年前“調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了。(應將”任意“調至”欺侮“之前)。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顛倒:
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決定著,他們在尋找著,他們在思考著。(應改為: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思考著,他們在決定著,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尋找著。)。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二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張理解,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到底是指”理解“,還是”反對“,交代不清。)。
2、句子歧義: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媽媽心里很著急。(究竟況是”妹妹“心里著急呢?還是”爸爸“”媽媽“心里著急呢。還是”媽媽“心里著急呢?可在”爸爸“和”媽媽“中間加逗號,也可在”爸爸“前加逗號)。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三
1、句號(。):
陳述句的末尾停頓用句號。如:請你稍等一下。
2、問號(?):
問句末尾的停頓。
3、感嘆號(!):
感嘆句末尾的停頓。如:這兒風景真美啊!
4、逗號(,):
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如:他來了,又走了。
5、分號(;):
一個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間用分號。如: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大水泡。
6、頓號(、):
句子中并列關系的詞語之間用頓號。如: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國的四大河流。
7、冒號(:):
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提起下文,表示后面還有話要引起注意。如:她說:“我明白了。”
8、引號(雙引號“”單引號‘’)。
引號的三種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書刊等的話。如:她說:“我明白了。”或:樓的前面掛著“鎮隆中心小學”的牌子。
b)表示強調,引起注意。如: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c)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如:他問老師:“老師,‘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號(……):
省略號有三種用法:
a)表示引文內容的省略。如:我讀了“漁夫皺起眉……別等他們醒來”這一段,心里很感動。
b)表示例舉事物的省略。如:動物園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話沒說完。如:指導員傷心地說:“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得……”
d)表示聲音斷斷續續。如:“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10、書句號():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影視劇等的名稱出現在一個句子中的時候,這些名稱應用上書名號。如:昨天,我讀了《林海》這一課,還看了《惠州日報》和《西游記》。
11、破折號(——):
破折號有三種用法:
a)表示解釋說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如: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c)表示聲音延長。如:“嘟——”火車進站了。
公眾號:云說語文。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四
句號 。 問號 ? 感嘆號 !頓號 、逗號 , 分號 ;冒號 :
標號有
引號 ""''破折號 ——
省略號 …… 書名號 《》
句號
出勤率很高的符號。
a.用于陳述句的末尾。
b.用于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
沒有意外,早已注定。 a
請您稍等片刻。 b
問號
a.用于疑問句的末尾。
b.用于反問句的末尾。
你為什么不退出呢? a
你難道還不明白我的心思嗎? b
感嘆號
a.用于感嘆句的末尾。
b.用于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
c.用于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
昨天是歷史,明天是個謎團!而今天則是上蒼的饋贈。a
我哪里比不上他呢! c
停止喧嘩! b
逗號
a.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b.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c.句子內部狀語后邊如需停頓,用逗號。
d.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
1.退出,不退出。做面條,不做面條。 d
2.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 a
3.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b
4.對于《功夫熊貓》,我們并不陌生。 c
頓號
用于句子內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也許它可以的,如果你愿意引導它、滋養它、相信它。
感嘆號
用于復句內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冒號
a.提起下文。
b.總結上文。
1.《功夫熊貓》出品時間:2011年5月。 a
引號
a.行文中直接引用。
b.著重論述的對象。
c.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d.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1."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a
2.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么意思?" d
4.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c
破折號
a.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用破折號標明。
b.話題突然轉變,用破折號標明。
c.聲音延長,象聲詞后用破折號。
1.我私家湯秘密食材就是—什么都不加。a
2."嗚—“”火車開動了。 c
3."今天好熱啊!—你什么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 b
省略號
a.引文的省略。
b.列舉的省略。
c.說話斷斷續續。
d.用于語義的省略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a
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d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c
書名號
書名號的形式為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 〉"。
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影視作品等,用書名號標示。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本文作者:一格語文。(公眾號: 一格語文)】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五
01、不管天氣十分炎熱,大家還是堅持鍛煉身體。
02、已經把連長交給我的任務順利實行了。
03、經過教育,“fl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認識。
04、同學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防止不要發生事故。
05、上課時,小華的眼睛不轉眼地注視著老師。
06、我買了鋼筆、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趕回家去。
07、雖然你學習再好,但是沒有驕傲的理由。
08、瑪莎穿著一件藍色的風衣和一頂黃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圓如鏡,繁星滿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廣場上擠滿了許許多多數不清的人群。
11、經過治療,小明的病已經恢復了健康。
12、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3、聽了老師的一番話,很受教育。
14、頤和園所有的'景點,我大部分都游覽過。
15、在東北的深山里,土煤窯稀稀疏疏星星點點地到處都是。
16、他聚精會神地坐在那里,專心地聽老師講課。
17、作文寫好以后,我們要學會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
18、在勞動中,我們的雙手弄臟了泥土。
19、聽到這個消息,我小聲地議論起來。
20、這次到會的只有七十二從左右。
21、他的一雙手幾乎完全凍僵了。
22、校園里種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樹木。
23、兒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積木,布娃娃、電動小火車、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學們帶了面包、雞蛋、蘋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和雪白的襯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書。
27、這種不愛惜糧食,任意浪費的是可恥的。
28、現在市場上商品的數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學們都說,昨天的活動是愉快的一天。
小學修改病句。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六
“我的功勞最大!”
"不,我的.最大!”
“還讓不讓人休息了。”居民們紛紛抱怨起來。原來字典公公家在吵架呀。
“伙伴們,你們的本事根本不值一提,看看小主人寫作文的時候,每次都把句子分得井井有條,還不是有我的幫助?”小逗號滿不在乎地說。
句號哼了一聲,嚴肅鄭重地說:“你的話也太荒唐了,哪有文章中就只有你?”句號掃了逗號一眼,“文章中沒有我,句子將會變成一條長長的面條。”
“別以為我就沒本事了,我的學問可大了。”個子最小的頓號發話了,“類似的詞語之間就要用到我,如果沒有我,詞語就像一串串糖葫蘆一樣。”
三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關系也漸漸疏遠了。
有一天,小主人去考作文。正當話說完時,句號卻不肯合作了。小主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又沒有辦法,所以只能埋頭再寫。可需要逗號的時候,逗號也蹦蹦跳跳地走開了,小主人只好繼續往下寫。正當想讓頓號幫忙時,它卻早已逃的無影無蹤了。就這樣,小主人受到了老師嚴厲的批評。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七
本站: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特別是語文方面,要多練多看才能有收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育》。
1、句號(。):
陳述句的末尾停頓用句號。如:請你稍等一下。
2、問號(?):
問句末尾的停頓。
3、感嘆號(!):
感嘆句末尾的停頓。如:這兒風景真美啊!
4、逗號(,):
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如:他來了,又走了。
5、分號(;):
一個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間用分號。如: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大水泡。
6、頓號(、):
句子中并列關系的詞語之間用頓號。如: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國的四大河流。
7、冒號(:):
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提起下文,表示后面還有話要引起注意。如:她說:“我明白了。”
8、引號(雙引號“”單引號‘’)。
引號的三種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書刊等的話。如:她說:“我明白了。”或:樓的前面掛著“鎮隆中心小學”的牌子。
b)表示強調,引起注意。如: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c)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如:他問老師:“老師,‘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號(……):
省略號有三種用法:
a)表示引文內容的省略。如:我讀了“漁夫皺起眉……別等他們醒來”這一段,心里很感動。
b)表示例舉事物的省略。如:動物園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話沒說完。如:指導員傷心地說:“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得……”
d)表示聲音斷斷續續。如:“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10、書句號():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影視劇等的名稱出現在一個句子中的時候,這些名稱應用上書名號。如:昨天,我讀了《林海》這一課,還看了《惠州日報》和《西游記》。
11、破折號(——):
破折號有三種用法:
a)表示解釋說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如: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c)表示聲音延長。如:“嘟——”火車進站了。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八
小逗號、感嘆號、問號、句號……都是符號王國里的“嘉賓”。今天,字典公公就要選一位符號做下一屆的領導。
第一個表態的是小逗號,只見小逗號急得蹦蹦跳,它拍了拍胸,驕傲地說:“我是最重要的標點,你們沒有我,句子就像長長的繩子,沒有停頓,讓人念起來喘不過氣來。”
第二個發表講話的是問號,它彎著身子走上講臺,咳嗽了兩聲說:“你們誰也沒有我重要,只有我才能吸引讀者的興趣,讓大家帶著問題讀下文,學會在閱讀中思考!”
感嘆號拄著拐杖來到了臺上,仰著頭,并指了指自己說:“我的感情最強烈!”
小句號總愛在后面做報告:“沒有我的話,句子深到了宇宙盡頭,也不會結束。”
大家爭得不可開交,字典公公聽了也覺得都有道理。小標點都有自己的優點,這個比賽不是毫無意義。于是字典公公結束了這場“大戰”,決定自己繼續擔任這幫小家伙的“領導”。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十九
句號(。)表示一個陳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頓。
例: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
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例:學好了語文,我們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會寫好作文。
頓號(、)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
例:燕子、雁、布谷、夜鶯都是定期遷徙的候鳥。
分號(;)表示一句話中并列的分句之間的停頓。
例: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門外,蟬是最高的統治者。
冒號(:)用來提示下文。
例:我在一本書中讀到過:冬眠不是睡眠,和日歷上的日月也扯不上關系。
問號(?)表示一個疑問句完了之后的停頓。
例:小朋友,你們的暑假生活過得豐富么?
嘆號(!)表示一句有強烈感情的話完了之后的停頓。
例:愿你們在新學年中好好地學習語文!
引號(“”)1、引用對話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詞語。3、表示特定的稱謂,或需要著重指出的部分。
例:大娘說:“同志,謝謝你呀!”雷鋒說:“謝什么,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書名號(《》)表示書籍、文章、報刊、文件、影片等名稱。
例:今天,我讀了《給顏黎民的信》。
破折號(——)1、表示底下是解釋部分或說明部分。2、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3、表示聲音的延續。
例: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例:蟬的幼蟲爬到地面上來,常常在圓孔的附近徘徊,尋找適當的地方——一棵小樹,或是一根灌木枝——脫它的皮。
例: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飽就不錯了,菜只有魚。
例: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省略號(……)1、表示重復詞語或列舉的省略。2、表示說話未完或余意示盡。3、表示聲音斷斷續續。
例:古老的鐘嘶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例:我跺著腳大聲喊:“咳!這么冷,小心你的腳……”
例:“我?”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表現手法一共有幾種。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聯想、想像、象征、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欲揚先抑、先抑后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運用典故、直接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二十
1、明確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養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良好習慣。
2、進一步掌握標點符號的用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教學重點】。
1、能根據具體的語境體會省略號、引號、破折號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難點】。
1、能根據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過程】。
一、實例導入。
1、教師讀一篇沒有使用標點的學生習作(教師一口氣讀,必須憋得喘不過氣來)。
讓學生說說感受。(找一篇學生習作)。
是啊,在平時的讀書和寫作文的時候,標點符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文章的一個組成部分。多多地了解它,能幫助我們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朗讀和背誦文章時,能幫助我們進行正確的停頓,表現出正確的語氣和感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幫助我們寫一篇篇好作文。
3、在小學六年的語文學習中你學過了哪些常用的標點?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書寫。(在黑板上畫好方格)。
4、檢查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課件出示標點在格子中的正確位置。
二、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們接觸了那么多的標點,它們的用法我們都掌握了嗎?請大家取出“熱身準備”信封,練習給句子加標點符號(信封提前放入學生課桌里)。
1、我們紫微小學創辦于19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了(如有學生以“!”結尾,讓學生用朗讀展示)。
2、送去怕這和氏璧是有去無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國派兵來打(說說分號的用法)。
3、紅樓夢這部書只是在講一個愛情故事嗎不是的(知道書名號還可以用在哪里嗎?)。
4、199月15日孫中山先生到海寧觀潮后題寫了猛進如潮四個大字(引號除了引用之外還有什么作用,舉例說明,如果學生舉不出例子來,教師就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來說說和例句的用法一樣嗎)。
5、老大娘眼里噙著眼淚說解放前大雪封門地主來逼債把我趕出家門住人家的牛棚(省略號除了表示話未說完之外還有什么作用?舉例說明,如果學生舉不出例子來,教師就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來說說和例句的用法一樣嗎)。
1、學生自由答題。
2、交流反饋穿插對部分標點作用的理解(實物投影出示朗讀展示)。
3、說說做這些題目有些什么經驗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結:讀句子——知大意——加標點——再讀檢查。
成對出現的標點寫了前半個后不要忘記寫后半個。
三、“小試牛刀”,練習給一段話加標點。
1、學生自由練習。
2、交流校對。
3、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的,可以分幾步?哪些方法比較好?
(1)通讀(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2)斷句(弄清這段話應該有幾句話,并加上句末標點尤其要注意引號不要只寫前引號而忘了后引號。)。
(3)加標點。
(4)再讀。
四、驍勇善戰。
現在我們的功夫練得都不錯了,那就讓我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有a、b、c三組句子,難度分別是低、中、高,請任選一題,按照剛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處的標點是用錯的,請你找出來。
爸爸問小明:“你剛才干什么去了?”“借書,”小明喝了口水說:“我借了好幾本,有《西游記》,《三國演義》……等。”
1、學生自由練習。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批閱。
3、出示原文,校對。
4、說說你幫同桌查出了什么錯誤,幫他改對了嗎?(校對后發現了什么錯誤,現在明白了嗎?)。
五、八仙過海。
正因為標點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達形式各異,匠心獨具,讓人深感中國文學句法之精妙,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個關于標點的趣味故事:
2、學生取出練習紙,嘗試給這個句子添加標點。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樣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實這一句可以有好多種說法,除了以上兩種之外還有好幾種,你能加出來嗎?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最優小學修改符號(案例21篇)篇二十一
1.通過口語交際教學,使學生樂意與大家交流,在討論中明白壓歲錢怎樣用有意義。
2.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用壓歲錢做什么。
3.認真聽同學的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制作電腦課件,主要人物是一位小學生拿壓歲錢在想,壓歲錢怎么用。
小學生用壓歲錢給爺爺、奶奶買了一件禮物,右圖是小學生用壓歲錢買書。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剛剛過完春節,一定有不少同學得到了長輩的壓歲錢,可以公開一下你的小秘密嗎?
2.還記得長輩給你壓歲錢時說的話嗎?
3.壓歲錢是長輩給予我們的新年祝福,寄托著他們許許多多美好的祝愿和希望,我們要記在心里。
二、看圖。
小明像你們一樣得到了長輩的壓歲錢,你們知道他在想什么嗎?
生(甲):他在想這些錢怎么用呢?
生(乙):他想:“爺爺給我壓歲錢時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我就用這些錢買課外書吧。”
老師:小明的主意怎么樣?
大家:很不錯。
三、討論。
你想用你的壓歲錢做什么?
1.先請同學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全班說。
2.全班討論時,教師演示課件。
同學說出一種壓歲錢的用法,教師就點擊出一種用法的畫面。課件中沒有的,教師板書文字或簡筆畫。
一位學生發言時,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同學就自己關心或沒聽清楚的問題質疑,如:
王紅:我要用壓歲錢給爺爺買生日禮物。
張竟:你想給爺爺買什么?
王紅:爺爺過生日的時候,我要買一根雕刻著大龍的拐棍送給爺爺。
張竟:你為什么要給爺爺買拐棍呢?
王紅:爺爺老了,走路不穩,有了拐棍,他就能走得穩穩當當了。
張竟:你為什么一定要送爺爺雕刻著大龍的拐棍呢?
王紅:因為爺爺是屬大龍的。
張竟:你真是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四、評選。
1.評誰的做法好。
引導同學發言時,能簡單說說理由。如:
黃鈴:馬月的做法好!他要用壓歲錢買足球,讓班里的足球迷一起踢,這樣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團結同學。
趙霞:錢蕊的做法好!她把壓歲錢先存起來,等需要的時候再用,平時就不向爸爸媽媽要零花錢了。她很懂得體諒父母。
周云:趙霞的做法好!她要把部分壓歲錢捐給失學女童。她很有愛心。
2.評誰說得好。
“說得好”指能用普通話把意思表達得清楚完整,態度自然大方,積極參加討論。
五、總結。
壓歲錢怎么用,每個同學可以自己決定,相信大家一定能夠不辜負長輩的希望,支配好自己的壓歲錢。
5.教學設計答疑。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