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思考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從而提升自身能力。實習報告的寫作并非易事,下面的范文或許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技巧和參考。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一
1.經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系現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本事以及現場確定、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2.了解礦物和巖石的構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確定本事,初步建立對某一種巖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3.參觀工地,了解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和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2、2009.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國科學院xx地球化學研究所,參觀礦物、巖石標本及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參觀。
3、2009.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學習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前往xx學習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2009.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xx實地學習認識坡積土、殘積土、花崗巖、剪節理、張節理、巖脈,風化地貌、球狀風化等地質現象。
5、2009.09.04星期五上午,在xx課室進行實習總結,并學習閱讀勘察報告的相關資料,練習沙土液化的計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
第一天8.31關鍵詞:地學文化、人文素質。
上午在xx學院報告廳,首先是宿教師介紹了這次實習的主要資料,強調了在實習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尤其是安全問題。之后張院長為我們的實習致開幕詞。最終胡紅拴研究員做了題為《地學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方式》演講。
所謂地學文化,是人類在研究與利用地球資源過程中所構成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是人地關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地學文化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如黃山、九寨溝、長江三峽、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質旅游景觀,每年吸引著大批游客。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的廬山,不可是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發源地,并且其濃厚的文化氣息,最終使這個風景名山成了獨一無二的旅游勝地。20世紀地球科學在認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質事件、勘查礦產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災防災、推進社會提高、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學誕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地學文化資源既能夠表現為有形的地質地貌景觀和人物形象,也能夠表現為無形的地學知識、地質災害現象、地學歷史記載等,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能夠表現超大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尺度,也能夠進入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和難以預知的未來世界。
地學文化的任務是在科學與公眾之間架起橋梁,滿足公眾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眾的地學文化素養。譬如到xx森林公園實習,我們看到了那些球狀風化了的石頭、剪解理和殘積土,也看到由它們所構成的神奇的大自然輪廓,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無比神力。地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硬邦邦的科學理論,還有那無限的精神享受。
小結:地學文化的領略也需要人有必須的人文修養,再深一點就是人的綜合素質。例如胡研究員就是一個既能進行科學研究又能進行文化創作的能手,用他的話說就是一個“雜家”。而我也應當在今后的學習中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
第二天9.1關鍵詞地化所礦物巖石。
早上我們步行至中國科學院xx地化所,展開我們第二天的實習,此站主要目的是認識礦物和巖石,增進我們對礦物和巖石的感性認識,以及經過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的科研過程。
我們首先進去科普館參觀,接待我們的是地化所里的三個研究人員,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參觀里和他們還有教師一齊交流和學習??破震^里的巖石和礦物琳瑯滿目地陳列在展柜里,有關地球科學的圖畫也掛滿了墻。那里的巖石和礦物有的在學校的實驗室里見過,但更多的是從未見過的,只見于書本上介紹,自然也沒有那種感性的認識。那里有常見巖石,如花崗巖、玄武巖、石灰巖、片麻巖、輝綠巖、混合巖、大理巖等。也有常見的礦物,如石英、螢石、長石、剛玉和云母等。我們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礦物和巖石的顏色和形狀,一邊聽研究員和教師講解關于這些礦物和巖石的結構和構造,以及他們的工程地質評價??墒悄抢镒钗矍虻囊獢瞪衬倒辶?,沙漠玫瑰又稱“戈壁石”、“風雕石”,常見的有球狀的和塊狀的,主要產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構成物,是沙漠的細石經風吹雨打后構成類似玫瑰般的結晶石,這種巖石在天然奇石市場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破震^里同樣陳列這很多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以及第四紀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動物化石,如距今數億年的震旦角石、萊德利基蟲、創孔海百合、狼鰭魚、擬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科普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員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時候所用過得的物品,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下去從事科研工作的。可是也正是因為他們幾十年來為發展地球化學事業做出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一個半小時后,我們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此實驗室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研究室,建立了我國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學實驗室,開創了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領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學的學科優勢為依托,發展適用各種地質對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蹤方法,加強多元同位素體系理論研究,并與當前地球科學前沿領域-大陸動力學和全球變化密切結合;經過同位素年代學與地球化學研究,為解決大陸動力學、殼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資源構成和勘探以及全球變化等重大基礎問題作出具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此實驗室擁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儀器和實驗室,不僅僅能夠進行各類地質和環境樣品常規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體和氣體穩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氣體同位素分析,并且大部分儀器還配備了激光探針進樣系統,加上最先進的電子探針,還能夠進行各類樣品的微區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圖象分析。
小結:今日的參觀和學習確是拓展了視野,認識了更多的礦物和巖石以及它們的結構和構造。對于同位素實驗室的參觀,雖然沒有深入去了解,也不可能去深入了解各個實驗室的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但能夠從實驗室里的那種靜謐的氣氛去感受做科研的嚴謹。
第三天9.2關鍵詞:基坑工程邊坡工程。
一、實習前的資料準備。
基坑工程。
1.場地:指工程群體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反應譜特征。場地根據場地土的剛性(即堅硬或密實程度)和場地覆蓋層厚度劃分為i、ii、iii、iv類。
2.冠梁:是基坑護坡樁頂面打的梁,是把護坡樁連到一齊構成一個整體,防止基坑邊沿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將離散的樁結合起來,讓其共同作用;如果是帶內支撐的方案,冠梁還是主要的受彎構件之一。
3.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自由段時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區域,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錨固段時指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域,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土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錨固體的承壓作用,將自由段的拉力傳至土體深處。
5.旋噴樁: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樁底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經過高壓發生裝置使液流獲得巨大能量后,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出來,構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壞土體,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漿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構成必須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從而使地基到達加固。施工中一般分為兩個工作流程,即先鉆后噴,再下鉆,然后提升攪拌,保證每米樁漿液的含量和質量。
6.鉆孔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經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構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一樣,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7.重力式擋土墻: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體側壓力的擋土墻。
8.常用深基坑支護方法[1]:
8.1鋼板樁,是一種施工簡單,投資經濟的支護方法,但由于鋼板樁本身柔性大,所以對基坑支護深度較大的軟土地層,不宜采用。
8.2地下連續墻,是在泥漿護壁的條件下分槽段構筑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由于地下連續墻具有整體剛度大和防滲性好,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軟粘土和砂土多種地層條件和復雜的施工環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層軟土,須將墻體插入很深的情景。所以,在國內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8.3柱列式灌注樁排樁支護,柱列式間隔布置包括:樁與樁之間有必須的凈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樁與樁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為防止地下水并夾帶土體顆粒從樁間空隙流入坑內,應同時在樁間或樁背采用高壓注漿、設置深層攪拌樁、旋噴樁等措施,或在樁后專門構筑防水帷幕。
8.4內支撐和錨桿,作為基坑圍護結構墻體的支承,內支撐(水平橫撐、角撐、斜撐等)和錨桿(斜錨桿、錨碇板拉桿等)的作用對保證基坑穩定和控制周圍地層變形極為重要。
8.5土釘墻支護,土釘墻圍護結構是邊開挖基坑,邊在土坡面上鋪設鋼筋網,并經過混凝土構成混凝土面板,從而構成加筋土重力式擋墻起到擋土作用。
除此還有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支護和旋噴樁帷幕墻支護。
9.影響基坑穩定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質,地下水情景,頂部堆載情景,邊坡斷面形式,邊坡防護情景,基坑周圍環境等等。
10.流砂:是土體的一種現象,通常細顆粒、顆粒均勻、松散、飽和的非粘性土容易發生這個現象,流砂的構成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的沖積經過地質的變化而構成的砂層,在遇到水流的情景下,整個砂層發生流動,從而構成了流砂層,在通常情景下地下水的壓力是固定不變的,可是一旦水壓發生變化,整個砂層就會跟著發生變化,所以處理好流砂問題對基礎的影響,對于基礎施工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較常用的有明溝降排水和管井井點降水。
邊坡工程。
1.導致滑坡發生的因素:地貌、巖層、構造和水的因素。
2.邊坡防護的主要措施:排水、減重、支擋工程。
3.常用支擋工程類型[2]:抗滑片石垛、抗滑擋土墻、錨桿結構、抗滑樁、高壓注漿錨固滑動面。
二、施工現場。
基坑工程。
上午我們所到的基坑施工現場是xx?;▓@酒店基坑后續施工現場。
該工程位于xx市xx員村四橫路東側,場地南側為珠海,原地貌屬河流沖擊階地,后普遍被人工填土填高,地面平坦。周邊環境情景為:西側緊靠兩層地下室機構;北側靠西部距離基坑邊約20m為三層幼兒園房屋;東側距基坑約10m為道路,路的東側為琶洲大橋橋墩;南側距基坑邊約30m為沿江路,沿江路南側為珠江。
地質情景:根據地質鉆探結果,場地內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第四系沖擊土層、風化殘積層及白堊系上統基巖四大類。
地下水:場地環境類別為ii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在現場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u”基坑的左右兩側頂部的1:1放破1.5m。而在坡低所設的兩排攪拌樁止水已經施工完畢,并不能看清攪拌樁成型后的結構。在攪拌樁靠基坑的側設置了鉆孔灌注樁擋土,樁頂設700厚的冠梁,把鉆孔樁連接到一齊,加強基坑邊沿的整體性。按照施工設計,從上往下設基坑內共設三道錨索,在現場能夠看到基坑內壁原第一道腰梁和新施工的腰梁,標高分別為-6.9、-7.4m。基坑頂部,圍繞基坑設計有一條寬300的排水溝。為確?;拥捻樌┕?,做到發現情景及時處理,在基坑開挖施工的過程中設置有各種監測儀器,如在現場看到的水位監測點,除此還有位移、沉降觀測點等。
邊坡工程。
第二個施工現場是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xx公司物資中心后山山體邊坡崩塌應急排險工程。該工程在a、b區排險主要采取修坡的方法,一級坡堅持原先坡角不變,清除坡面凸出松動的危巖;2級坡按照60°坡角進行修坡。c區排險主要采取坡頂清除危巖的.方法;堅持原坡角不變,對危巖清除控制線以上凸出松動危巖進行清除?,F場能夠看到在邊坡頂部設置有排水溝可與道路市政排水溝聯通,且在地形低洼處設置集水井?,F場邊坡已經清理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高壓注漿作業。
小結:在基坑工程的現場雖然沒看到基坑支護的施工,但在之前充分地查閱資料,所以在現場看到實物的時候并沒有感到很陌生,相反這大大增進了感性認識??墒俏蚁雽W起來和真正地在現場施工,那又是一回事,畢竟沒有經歷過,就不會明白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
第四天9.3關鍵詞花崗巖球狀風化節理坡積土殘積土。
上午我們登頂后,在教師的講解下從山頂一向往下走,途中教師給我們講解了山上花崗巖的球狀風化作用,巖石裂縫的構成,以及坡積土和殘積土的區分判別。
xx位于xx市xx區東北部,廣汕公路南側,西接華南植物園,北臨xx樹木公園,東隔大觀路,與世界大觀、航天奇觀兩個大型娛樂場所遙遙相對,涵蓋沙河鎮的柯木村、岑村,xx鎮的凌塘村。長約三公里,面積600公頃,處處能見到黎朔、荷樹、火力楠、海南紅豆、美麗異木棉等帶和南帶優良闊葉樹。山上自然氣息濃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沒多少人工痕跡。空氣十分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饒。山中豬頭石、雞枕石,三間二廊等自然景觀,在民間享有盛名。
xx山間遍布花崗巖,巨大渾圓,這是數百萬年前的巖漿巖先構成于地下,經過一系列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巖石露于地表,在必須的氣候溫度下,受風化剝蝕,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角部受三個方向的風化,棱邊受兩個方向的風化,而面上只受一個方向的風化),故棱角逐漸縮減,之后在巖石的表面容易構成龜裂,之后風化程度高的巖石就掉下來,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就是所謂的球狀風化。球狀風化是花崗巖地段比較突出的一個不良地質現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階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點.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線路運營過程中導致施工困難(斷樁、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結構失穩(不均勻沉降)等同題。在巖石的表面上鑲嵌有較為堅硬的石英和長石。
巖石風化程度的初步野外判別:如果巖石用手能夠掰開,確定為全風化巖;巖石用榔頭能夠擊碎,確定為強風化;如果用鉆機才能鉆進,就為中風化;如果是未風化和未風化,用鉆機也很難鉆進。現場的巖石多數能有手掰下或用榔頭敲下,說明已經是強風化和全風化巖了。
在山頂處的土層為巖石風化后未經搬運而殘留原地的碎屑物,叫殘積土,而在山腳處的土層可能是殘積土,也可能是巖石風化后經搬運在山腳處構成的堆積物,叫坡積土。區別的依據是殘積土的礦物成分很大程度上和下臥基巖一致,而坡積土就不一樣。
在山上還能夠看到巖體破裂,破裂面較為平整光滑,并且裂開巖體往往有必須的位移,此為剪節理,也稱“x”節理。可是也有的巖石裂隙中充填這石英或長石,這種充填在巖石裂隙中的板狀巖體,叫做巖脈。
在山上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象,一個一棵樹生長在巖石裂隙上,隨著樹的生長,就對巖石產生一種劈裂作用,加速了巖石的風化,這也就是生物風化。
第五天9.4關鍵詞總結收獲。
上午,我們在課室學習閱讀勘察報告的相關資料,并以xx藥學院大學城校區教學區首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相關資料練習沙土液化的計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
五天實習很快結束了,可是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回歸到理論上來,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再從觀察到的實際比較理論,分析其中的異同,知識得到了運用、加深和鞏固,這是我們實習的主要目的。
當然也經過這次實習來從新審視自我做事的一種態度。我倒認為這是更重要的。正如宿教師在課堂上做了的簡短實習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做事缺乏活力、學習過于被動。可能在學生階段,還沒有顯現出積極主動和被動的差別,可是出去工作以后,做事被動的弊端就會暴露無遺,顯然積極主動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我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是我在今后必須克服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二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三
一、實習目的:
1).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鑒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征及工程性質。
3).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5).了解地質構造的內容,實踐其現場的判斷方法。
二、實習內容:
地質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元古界寬坪群和從中更新統到全新統的第四系。另外,還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該區出露的侵入巖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巖,主要有花崗巖、輝長巖和輝石巖。該區位于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北緣(黃邦強等,1984),寬坪群具多期變形特征。早期褶皺近東西向,呈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平臥褶皺,發生軸面片理s1及腸狀褶皺、勾狀褶皺等,伴隨早期中基性脈巖侵入,為前寒武紀變形。中期褶皺也為近東西向,與早期褶皺樞紐交角不大。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四
二、實習地點:
1、實體模型參觀——模型室。
2、實際工程參觀——京娘湖(口上水庫)。
三、實習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水利建設的程序: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及管理和運用。
同時對水工建筑物和水電站的工作模式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四、實習報告內容。
(1)預習內容:在這短短的學習中我認為水工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筑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水利水電工程所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和測試等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我們還必須熟悉國家有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國內外本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2)現場參觀總結:
水利樞紐的組成及其綜合效益:口上水庫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為主,兼有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為漿砌石結構,壩高74m,溢流面覆蓋30cm,材料是混凝土,閘門采用平臥式。
壩基為石英砂巖,硬度達10~12級。
口上水庫是由擋水建筑物大壩,啟閉室,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其中啟閉室是仿古建筑造型。
車谷水庫是由擋水建筑物大壩,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a防洪。
水庫可以調節其出庫的徑流量,因此水庫下游洪災的機率就會減小。
這個效益一般在南方發揮的作用大,因為南方的降水量大,雨量充溢,而北方卻降水量少,不易產生洪水。
故此,防洪的效益在北方不是十分明顯。
b灌溉。
與防洪相對,在干旱的季節或年份,可以適當調節水庫的蓄水量,滿足農業對水的需求。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五
目的與要求: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是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地質實習,使學生掌握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基礎知識:包括三大巖石類及其主要礦物的肉眼鑒定,學會分析野外常見的各種地質現象及巖石的鑒別,結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評價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為今后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基礎。
實習內容:(實習期間各階段基本內容)。
石佛寺水庫。
具體內容:初步了解水庫在解決洪水災害、改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陽市森林公園。
具體內容: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實習區域內的巖石及礦物的肉眼鑒定及標本的采集;了解各種層面構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觀察沉積巖的層理構造;巖石的風化及巖石不同風化程度的風化帶的觀察;認識丘陵地帶地貌。
3.棋盤山水庫。
具體內容:水庫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1.明確水庫的構成,了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4.土壩的防滲措施5.了解護岸的類型等。
實習內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體實習內容、心得、體會和收獲等)
20xx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庫今天是進入實習的第一天,天氣十分的晴朗。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發,于大約九點達到石佛寺水庫庫區。
當汽車行駛在一條通往水庫控制中心的長約7公里沿河大壩上的時候,遠遠地就能看見一條白色的護坡。
懷著對水庫的大壩的強烈的好奇心,下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個橫跨于遼河之上的攔河大壩上的基礎設施,觀看泄洪閘門,以及泄洪道的構造。
接下來便是石佛寺水庫的高局長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水庫的一些相關知識,使我們對石佛寺水庫有了而更進一步的認識。
石佛寺水庫工程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干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為164786平方公里,工程壩型為均質土壩,樞紐為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為二級。其主要功能是擔負遼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務。工程的建設使遼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30年一遇提高到1一遇,遠期滿足“北水南調”工程反調節水庫的要求。主要建筑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泄洪閘16孔總寬248.5米、凈寬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最大庫容1.85億m3,跨越沈陽和鐵嶺。
石佛寺水庫的設計目標就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它的出現,不僅能提供向沈陽市日供水20萬噸的能力,同時也在解決遼河的洪水災害、改善遼河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將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聽完高局長的介紹后,我們在他的帶領下,也很榮幸的參觀了水庫的調度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高局長告訴我們,石佛寺水庫的調水控制中心控制著整個水庫的調水情況,泄洪閘的閘門起落控制系統有兩套控制系統。它可以由位于閘門上方的手動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信號進行控制,這兩套系統都能精確地控制閘門被拉起的高度,從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閘門采用的是雙層閘門,只有當下層的閘門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同時提起上面的閘門,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攔河大壩的整體高度,節約了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壩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過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機傳回的圖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庫的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外滲的情況,確保整個水庫的正常運行。同時我也知道了水庫之所以選擇在是佛是這樣的平原地區,主要考慮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選址在石佛寺,并以地名命名此水庫。
大概在上午十一點的時候結束了我們愉快而又充實的實習日程。
20xx年6月26日星期日沈陽森林公園經過昨天對石佛寺水庫的初步實習,我們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激情在八點準時出發前往位于沈陽市東北郊新城子區馬剛鄉境內,南距沈陽市中心40公里的沈陽森林公園。經過一個半小時到達目的地。小憩一會后,便開始了我們此行的實習之旅,盡管天著小雨,可絲毫沒有影響我們這次實習的積極的熱情。
我們的實習是從登上開始的,老師沿途給我們講解途中遇到的各種巖石的性質以及它的形成條件。老師給我們首先介紹的就是沉積巖,沉積巖是暴露在地殼表層的巖石(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在地球發展過程中遭受各種外力的破壞,破壞產物在原地或者經過搬運沉積下來,再經過復雜的成巖作用而形成的巖石。而今天我們看到的主要是頁巖。其次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層理構造,例如沉積巖上面的波痕、泥恨、雨痕等。形成的這樣的巖石,一般都比較堅硬,適合做水壩的壩基,是大壩壩址的較好選擇,但是在這樣的巖石上建壩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裂縫出現對水庫的影響,從而需要考慮水庫的滲漏問題。
經老師的詳細介紹,我們進一步的了解了泥裂和波痕及雨痕。泥裂又稱干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干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波痕是由風、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層面上留下的一種波狀起伏痕跡。波痕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雨痕則是雨滴打擊未固結的細粒沉積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跡,。但比較少見。這些特征反映了沉積巖的生成條件和形成環境的特殊性,同時也是我們研究古地理地貌的標志。
在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遠眺,感受到了典型的丘陵地帶地貌特征。
接下來老師還帶領我們認識了斷層。在頂峰,在這里盡覽山下風景之余,我們很清晰的看到了斷層,斷層就是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有明顯的相對位移的一種斷裂構造。
完成此次的實習任務之后,我們自由活動盡覽一切森林公園的美景,下午2點左右,我們帶著疲憊卻又充實的滿足感踏上了回學校的路途。
20xx年6月27日星期一沈陽市棋盤山水庫今天是實習的最后一天,絲毫沒有感受到同學們這兩天的實習的疲憊,反而越發的精神。像習慣一樣,我們八點整準時從學校出發,前往新的目的地:沈陽市東北部距沈陽市中心約20公里的棋盤山水庫。
今天老師主要給我們講解了關于棋盤山水庫的選址以及大壩特點。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棋盤山水庫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1.5公里,面積為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為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同時它是一座山區水庫,因此對于壩址的選址需要相當的嚴格,既要考慮壩基滲漏問題,又要考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邊巖石的結構與構造。同時,,棋盤山水庫采用的是土石壩結構,不能夠堰頂過水。因此,對于攔河大壩選址也相當的重要,適當的選址可以大量的減少工程造價。而護岸則要采取加固保護措施,增加防浪墻。
后來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關于褶皺的形成。褶皺是組成地殼的巖石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巖層形成一系列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
學習之余便是對棋盤山風景的無限享受。我們于下午大約2點順利返回學校,預示著我們的三天實習也告一段落。
不得不感嘆實習結束的如此之快,他給了我們一次實地考察地形地貌以及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不但讓我們有了鞏固所學知識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同學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六
馬上就要出去參加實習了,內心還是有那么一點激動的,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在不斷地慢慢的成長中學習到的問題,我相信只要參加實習的機會多了,我就會做好這一切,很多的現實問題都是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的,相信我能夠做好這一切,參加實習得到實習的鍛煉!
一實習地點。
佛山市高明區西坑水庫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
二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2、認識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a.地形地貌條件b.巖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c.地質構造d.水文地質條件e.物理地質作用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七
目的:為更好鞏固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得到第一手野外資料,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以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統地了解秦皇島柳江盆地的地質地貌概況,學會野外實習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掌握必須的野外工作技能。主要任務有:。
1、斷層,褶皺等地質構造的識別。
2、河流階地,海岸地貌等的識別。
3、野外地貌素描的練習。
實習基地—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上莊坨村,位于秦皇島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島市區28km,地理緯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脈東段。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鳥瞰秦皇島地區,表現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濱淺海四個地帶組成,總體上屬于丘陵區。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為低山區,低山區以東,以南為丘陵地區,山體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線性山脊。柳江盆地地處燕山山脈東段,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南三面為燕山期花崗巖構成的陡峻山嶺所包圍,東南面多為丘陵。峰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7米,最低處為東南部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巖分布區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東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為160—300米。總的地貌特征與全區相同,亦表現為西北高,東南低。
整體構造為一復向斜,東翼寬淺,西翼較陡。斷層有正斷層,逆斷層,平推斷層??筛鶕y一巖層的高度比較來確定斷層的類型。該地區的地貌類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等。
整個柳江盆地是個不對稱的復向斜,褶曲核部新,兩翼老,為向斜,西翼東傾,動翼西傾;且西翼窄,東翼寬,即西翼傾角大,東翼傾角小,兩翼不對稱,且西翼上有多個小背斜。綜上可得:柳江盆地是一個兩翼不對稱的復向斜。
實習區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最底氣溫-21.5攝氏度(1959.1.1),氣溫39.9攝氏度(1961.6.10),年平均氣溫11.3攝氏度。暑期(6-9月)氣溫高于30攝氏度的天數僅為15天。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間,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季節。
該區工農業并重,農業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高粱等。山坡多種果樹,尤以桃樹較多,盛產蜜桃。礦產以煤,耐火粘土為主。其中煤礦開采歷史悠久,煤質為無煙煤,局部為劣質煤。柳江煤礦為區內工礦企業,年產60萬噸。其次是北山發電廠,主要滿足秦皇島市工業和居民用電。此外,水泥廠,建材廠在盆地內星羅棋布。
盆地內起伏小,河流廣布,地處山海關與秦皇島之間,陸上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另有鐵路縱貫其間。
a)內營力。
內營力是指主要由地球內部的熱能,化學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轉能等所產生的作用力。內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及火山,地震等,內力作用不但能夠改變地殼的物質成分,結構和構造,同時還能夠改變地表的起伏,造成多種多樣的地表形態。比如造山運動,板塊運動等。
b)外營力。
外營力是指主要由太陽能,重力能及生物活動產生的作用力。它們常常是經過水,冰,大氣和生物等介質的運動推動地表物質發生位移,從而改變地表形態的。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巖溶作用,冰川作用,凍融作用,風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各種外力作用又都能夠劃分為剝蝕和堆積兩種基本形式。主要由剝蝕作用構成的地貌稱剝蝕地貌,主要由堆積作用構成的地貌稱堆積地貌。剝蝕,堆積與內力作用也有密切的關系,在構造上升的地區一般構成剝蝕地貌,在構造下沉的地區則構成堆積地貌。隨著構造升降的變化,剝蝕地貌能夠轉化為堆積地貌,堆積地貌也能夠轉化為剝蝕地貌。
柳江盆地的地貌構成是在多種多樣的地貌營力下構成的。本區地殼活動頻繁,多次地殼抬升和下降,造成盆地內的多個沉積和沉積間斷,以及周圍火山及地震活動,造成柳江盆地地表較大尺度的高低起伏。柳江盆地在內力作用下構成大體輪廓,再在外力作用如風,水,太陽能,生物和人類活動等作用下逐漸演變成為此刻的地貌形態。經過風化,流水,巖溶,凍融,風力,波浪等作用,構成地表一系列地貌。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地表變得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任何一個地區的地貌,都不是單純地由外力作用或單純地由內力作用構成的。盡管在某個地區和某個時期,內外營力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在地貌的發育過程中,兩種營力總是彼此消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般認為,地球表面大的起伏主要是由內力作用所奠定的,外力主要是刻削這些大型起伏,造成更復雜的形態,并最終趨于將地表夷平。許多地貌學家認為,就整個地球表面說來,內營力與外營力的地貌作用在數量上具有同等的意義。地貌營力的作用與地表組成物質(包括地質構造與巖石性質)也有密切的關系。正由于此,現代地貌學的一個重要原理是:地貌是內營力與外營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結果。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八
1、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工程地質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了解巖層的產狀,形成過程和發展狀況,分析沿途的巖石性質以及地區的地質發展演變史。
3、了解礦物和巖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等,初步建立對某一種巖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4、學會通過觀察、分析礦物與巖石的外貌特征來判別其種類。
5、學會野外觀察地質現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
6、學會分析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和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宜興善卷洞,它是著名石灰巖溶奇洞,位于宜興西南25公里,張渚鎮東北2.5公里的螺巖山中。遠古時代,這一帶的海底巖石隨著地殼慢慢上升,后經水流的長期沖刷,在二疊紀或三疊紀成為喀斯特洞穴。洞四周出露的地層均為中下三疊統青龍群(t1+2)灰巖,產狀向南傾,傾角20度,洞沿ne60度方向延伸,據資料分析這幾乎平行于燕山晚期的煌斑巖脈,與一組斷裂構造有關。另外,洞頂有北北東和北西西兩組裂隙呈網狀切割地層,洞內沿這兩組裂隙滴水、滲水,形成石鐘乳。善卷洞開始形成要從距今約2億1千萬年的三疊紀時算起,那時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富含碳酸鈣,并逐步沉積,形成石灰巖沉積地層,地殼變動,水的沖刷,先形成上洞;而后地殼再變動,再形成中洞;最后形成下洞和水洞;約在100萬年前基本定形。善卷洞總的形成于青龍群石灰巖生成以后,所以洞的規模大,地質地貌豐富,地層分明。
江寧湯山方山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湯山園區和方山園區,總面積38.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8.4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豐富,且具多樣性與典型性,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綜合價值。
寧鎮山脈排山,棒槌山。這里的地質構造運動導致巖層變形非常明顯。湯山—棒錘山地區從震旦紀到總體的沉積環境比較的穩定。前期沉積以海相的石灰巖和白云巖為主,后期則主要沉積形成頁巖,粉砂巖,砂巖。志留紀后期發生海退運動,該地區到晚泥盆世發生沉降,出現陸相(濱海相和湖泊相)沉積環境,許多地方由于風化作用沒有沉積。我們可以在實地觀察到褶皺、風化等地質現象,差異性風化尤為明顯,棒槌山西面為灰黃色頁巖巖和泥質灰巖的互層,西南部為頁巖和泥灰巖的互層。對于硬度不同的巖石,風化產生了顯著的差異較硬的灰巖漸漸顯得突出,而較軟的頁巖則凹進。
排山采石場在陽山的東南隅,其延伸方向與灰巖地層的走向一致,為東北—西南向,長500米,寬約100米。這里分布的是下二疊統棲霞組石灰巖。下二疊統棲霞組與船山組為假整合,厚度約130米。
陽山位于湯山鎮西北,碑材系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奪得他侄兒的帝位,為籠絡人心,穩定政局,就決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于是,他征集了全國萬余工匠依陽山南麓開鑿碑材三塊。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8700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3米,重3.1萬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
六合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南京市六合區城南十公里處,南依滁河,北鄰寧通、寧連高速公路,與南京主城區隔江相望,自南京驅車半小時即可到達,金江公路穿園而過,有4300多畝的國有林地和古火山口遺跡、石柱林、太平寺等名勝。六合地質公園是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層群及古冶煉-采礦場等國內外知名度頗高的地質遺跡為特色,融奇山、秀水、生態、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高度和諧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園區內地質遺跡30多處,山石景觀11處,洞穴景觀4處,公園地貌由丘陵、崗地、沿江沖積平原等單元組成,地勢北高南低,山不高而秀,多為盾火山。最高峰冶山海拔231米,山頂多由玄武巖組成。園區總面積92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60平方公里。
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位于南京市主城區北郊觀音門外,長江三大名磯之一,是巖山東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
從燕子磯公園門口登山到燕子磯頭觀察白堊系,為浦口組地層。巖石成紫紅色,厚塊狀礫巖為主,夾紫紅色砂巖,粉砂巖。礫巖中礫石成分比較復雜,主要為石英,瑪瑙,少量為周圍地層中巖塊,如燈影組中的白云質灰巖角礫?;振R鞍山凹山采礦場。凹山采場是全國八大黑色冶金露天采礦場之一,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露天鐵礦,素有馬鋼“糧倉”之稱,位于馬鞍山市區8公里處。凹山鐵礦場最早開采與1917年。凹山礦床是由一億二千萬年前濮黃“斷裂火山帶形成”。以鐵,硫礦為主,屬高溫熱液型礦床。礦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凹山鐵礦屬山坡和深凹復合型露天礦采場。
在暑期短學期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利用三天游覽了江蘇省及其周圍地區美麗的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還有許多美麗神奇的地方,見識到祖國豐富的地物地貌,瑰麗多姿的石鐘乳、石筍,享有天下第一碑的陽山碑,雄奇偉岸的燕子磯,錯落有致的馬頭山石柱林,八大黑色冶金屬露天采礦之一的南山礦場等等等等。
第一天早上我們參觀了無錫市善卷洞,先是領略了原始樸素的野人谷,見識了“野人們”熱情奔放的舞蹈。之后進入善卷洞,先是進入中洞,參觀;額形態各異的石鐘乳,或大或小,或粗或細,后來到中洞--云霧大場,因有時在洞中云霧繚繞若人間仙境,故而得名欲界仙都,沿著階梯來到了下洞,洞口處巖層較薄大約在二三十厘米,正對面有一小型的瀑布,流水沖刷出一條暗河,大家乘舟而行,從洞穴中穿行,有時候寬敞,有時候僅有兩小船并排寬,有時候還需要低頭,小心著石鐘乳,沿途曲折蜿蜒,日光明滅,到終點豁然開朗洞口開闊。中午來到了方山地質公園,由于自然或是人為的原因,山腳的巖層大都裸露,可以看出石灰巖,泥、頁巖交替存在,并且巖石有的風化嚴重,風一吹就剝落下來,越往后石灰巖越厚,其余兩種漸漸變薄,巖層的傾斜度越大。這些巖層歷經了海陸的變遷,時間的荏苒,一層層的堆疊,在地殼運動的擠壓摩擦下,歷經流水侵蝕、風化后,呈現出如今的面貌。隨后,我們又去觀看京滬高鐵沿線江寧段排山背斜,排山背斜呈現出來的并不是很大,大概三米多長兩米高,屬于斜歪背斜。隨后我們來到了陽山碑材,據說這里為明成祖朱隸頌其父朱元璋而開鑿的神功圣德碑。碑座在半山腰上,高17米,寬29.5米,厚12米,如同一個從明代穿越而來的巨人屹立不動。碑首高10米,寬2米,厚10.3米,與碑座相比,其上有數個大小相似的洞口,如同一頂皇冠鑲嵌在群山之間。碑身位于山巔,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由于考慮開鑿的難度,所以碑身橫向開鑿,側臥于山尖,碑身下有1.7米左右的間隙,留有十數個石墩以防開鑿時碑身忽然的斷裂,細細觀看碑身四周有細細密密方方正正的槽印,為明代勞工所留下來的痕跡。整座碑充分利用陽山整體性較好的棲霞灰巖,碑材硬度高,質量重,總屹立高度達到78米,重3.2萬噸。
第二日,我們來到了江蘇六合地質公園,參觀大致模型后,向馬頭山前進。馬頭山是一處盾火山,沿火山斜坡溢流而成寬闊緩坡度的盾狀錐體山頭有成片的石柱林,高達三十米左右,雄偉奇異,排列有序,錯落有致,呈迷宮式,由一根根40—60厘米的石樹組成,整齊緊密,筆直堅固。這是由于一千萬年以前火山噴發時玄武巖漿噴發在地表冷卻后產生的六棱、五棱形等不同的柱狀的解理。六合還是雨花石的盛產地,它們均成卵狀產出于古河流沉積物——雨花臺組的砂礫巖石中。中午,我們來到了燕子磯公園,燕子磯為長江三大名磯之一,是一塊位于長江口的巨石,為一處正斷層,是沿江大斷層作用形成與水流方向成一定的交角,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紛紛沓來,巨石嶙峋,樹木蔥翠,磯下驚濤拍岸,洶涌澎湃。
第三天早晨我們來到安徽馬鞍山南山礦場。礦場綿延向下,一路曲折,鐵道公路層層盤旋向下用來運輸礦產,路旁圓弧形的邊坡較陡,上面的植被稀缺,礦產采用了雷達瞬時監控,當邊坡位移達到一定速度時會發出警報,以便工人撤離。下午我們來到了南京珠江地質博物館,新館中有遠古恐龍化石,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地球內部構造的模型,地球的各種地物地貌的簡要模型,人類的進化史等等關于地球地質知識。在老館,可以看到了地質工作者的蠟像。后又參觀礦物、寶石加工而成的精美飾品,有璀璨奪目的鉆石,耀眼的紅寶石,晶瑩的祖母綠,妖艷的紫水晶,沙漠玫瑰,黃鐵礦,靈壁石,雨花石,方解石花瓣異石。
參觀無錫市善卷洞時,見識到形態各異的石鐘乳,或大或小,或粗或細,獅象大場象腿、獅尾應有具有;云霧大場,常年在洞中云霧繚繞若人間仙境;四周鐘乳林立,上有坐馬立羊,蒼鷹戲熊,狗熊爬樹之景,水中倒影呈現出石蓮花開放之姿,有的石鐘乳還在繼續成長日后不知何等景象。下洞流水沖刷出一條暗河,乘舟沿途曲折蜿蜒,臨了洞口開闊,有“桃花源”的景象。方山地質公園的巖層歷經了海陸的變遷才呈現出如今的面貌,有滄海桑田之嘆。陽山碑材面對如此浩大的工程,讓人不得不對聰明的古人心生敬仰。江蘇六合地質公園感嘆造化之雄起壯闊。燕子磯公園巨石嶙峋,樹木蔥翠,磯下驚濤拍岸,洶涌澎湃,遠看長江沿岸的河漫灘,放眼遠望天高云闊,空曠遼遠,心生曠遠豁達之情。安徽馬鞍山南山礦場。南京珠江地質博物館在老館,我們看到了以前地質工作者的辛苦,沒有衛星遙感,航拍,計算機軟件,交通不便利,工作者們往返步行于群山之中,考察當地的地質資料,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孤獨和辛苦,令人心生敬仰之情。思考題: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很有研究價值。
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λ固氐孛部梢苑譃椋?/p>
1、地表水沿灰巖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巖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2、地表水沿灰巖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后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4、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λ固氐孛灿械乇砗偷叵聝煞N地貌,而善卷洞就是地下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巖的裂隙溶蝕擴張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規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納千人以上;形態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許多奇特景觀,如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等。石鐘乳是一種呈倒錐狀的巖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米,小的只有幾厘米,主要是巖溶水沿著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并在滴水處不斷沉淀產生的。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巖溶堆積物,主要是巖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斷沉積的產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塔狀和錐狀。石鐘乳和石筍相對生長,并逐漸結合成一體,隨著巖溶水的不斷沉積,慢慢形成粗壯的石柱。我們也看到了洞中兩者結合的奇觀,感慨大自然。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而巖溶的發育致使建筑物場地和低級的工程地質條件大為惡化,因此在巖溶地區修建各種建筑物必須進行工程地質研究,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有:1.地基穩定性及坍塌問題,這類地區地基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施工前必須進行認真勘察,確認安全厚度、碎石混凝土填充等方法來解決問題;2.滲透和突水問題,由于巖溶地區巖體中有很多裂隙、管道和溶洞,在進行水庫、大壩、隧道、基坑等工程活動時,可能會遇到地下突水導致基坑、隧道等工程排水困難甚至淹沒,也可能因巖溶滲透而造成水庫無法蓄水。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九
1.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使我們鞏固,充實《資源環境地學基礎》或《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測量學》、《水文地質學》等基礎地質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學會典型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及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
2.實習任務:
(1)通過巢北鳳凰山地區自然露頭和人工揭露的地質點進行系統的觀測,收集各種地表地質信息等有關資料,研究地表地質規律,包括地層劃分和層序、巖性組合及巖相特征、地質構造及構造變動、巖漿活動以及有用礦產的賦存規律等。
(2)繪制相應的地質圖件,如綜合地層柱狀圖、地質剖面圖、地形地質圖、構造綱要圖等。
(3)編寫文字報告。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的變遷、古生物的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研究。
1.掌握實習區內地層層序、巖性巖相、厚度、標志層、接觸關系以及地質體的變化規律,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變遷、古生物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實習區內各類巖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觀察、鑒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種野外地質現象(如地層接觸關系、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典型沉積特征、各種地質作用現象等)觀察、描述、記錄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實測地質剖面和野外地質填圖的步驟、方法和要求。
5.掌握編制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等主要地質圖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學會在地質觀察、編圖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地質報告編寫的要求和方法。
每個階段進行之前,都要上課對本階段的要求以及方法進行介紹。
第一階段:由老師帶隊進行踏勘,分別到xx山東南麓以及xx山和xx山交匯處、xx工廠及xx寺一線、xx山、xx山、xx山、和xx高地等地,共計x天。
第二階段:分組進行實測地層剖面(包括繪制地層剖面圖、編寫地層剖面說明書),共計x天。
第三階段:地質測量填圖,共計x天。
(2)、實測地層剖面圖x張;。
(4)、xx地形地質圖x張;。
(5)、xx構造綱要圖x張;。
(6)、x千綜合地層柱狀圖x張;。
(7)、xx圖切剖面圖x張。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
離開了習慣的校園生活,即將走上實習工作的道路,其情感是難以控制的,其意義也是毋庸置疑的`,就業實習是我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實踐性環節,也是即將正式走向工作崗位前的一次實習,時間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
其目的是鞏固和擴大學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適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按照工程生產的實際要求和規定,獨立地、創造性地解決工程測繪問題。本次實習是在學生學完規定的課程,已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旨在通過實習達到:
2.了解測量的施測過程,初步掌握工程測量施工技能,了解工程測量施工的管理工作;。
3.對工作現場的生產、技術、質量、安全等工作進行分析,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4.針對具體項目,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本次實習,提高專業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激光測距儀,白板,白板筆,資料登記簿,草圖繪制簿,數碼相機,cass5.1。
1.要與同事處理好關系,與周圍居民不要發生沖突,有情況要及時向領導匯報。
2.著裝,因季節原因要穿著合適的衣服,以防止曬傷凍傷,以及蚊蟲的叮咬。
3.危險的區域進行測量調查時,動時一定要注意四周的地形,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傷害。
4.在下村子調查時,一定要與村委會領導互相配合,一爭取是工作的順利進行。
馬鞍山市霍里鎮前進村位于馬鞍山東郊,整個前進村面積大約為1.54平方公里,村子中間被霍里大道橫貫,因為離馬鞍山市市中心距離較近,周邊無明顯突起地勢,較為平坦,前進村村內主要建筑物為工廠一座以及前進村村委會,其余建筑均為民房住宅,牲口棚子,廁所等。
房產調查的具體工作大致步驟如下:
由于是試點,所以在房產調查期間我們也會分批調查,把符合一定條件的住戶先予以調查,等該部分住戶的《房產證》下發到他們手中,再對剩余住戶進行房產調查,馬鞍山市房產局對于第一登記以及分戶登記作出如下規定:
1.戶口必須是馬鞍山市霍里鎮前進村農村戶口,予以一批登記。
3.戶口系馬鞍山市霍里鎮機關戶口,予以一批登記。
由于農村民用住宅形狀,大小,種類差別甚大,我們在進行房屋周邊邊長測量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不便,這時,根據馬鞍山市房產局下發的文件的規定進行測量,具體如下:
1、全部建筑面積的范圍:。
a)永久性結構的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多層房屋按各層建筑面積的總和計算。
d)樓梯間、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
f)挑樓、全封閉的陽臺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g)屬永久性結構有上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i)房屋間永久性的封閉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k)有柱或有圍護結構的門廊、門斗,按其柱或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l)玻璃幕墻等作為房屋外墻的,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米)屬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車棚、貨棚等按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o)有伸縮縫的房屋,若其與室內相通的,伸縮縫計算建筑面積。
2、計算一半建筑面積的范圍:。
a)與房屋相連有上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c)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d)無頂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e)有頂蓋不封閉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3、不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c)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d)房屋的天面、挑臺、天面上的花園、泳池。
e)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臺。
f)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g)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作為頂蓋建造的房屋。
h)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
i)獨立煙囪、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線。
j)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間伸縮縫。
4.下列土地不計入用地面積:
a)無明確使用權屬的冷巷、巷道或間隙地。
b)市政管轄的道路、街道、巷道等公共用地。
c)公共使用的河涌、水溝、排污溝。
d)已征用、劃撥或者屬于原房地產證記載范圍,經規劃部門核定需要作市政建設的用地。
e)其他按規定不計入用地的面積。
晚上回到宿舍,需要進行內業整理,要對白天拍攝的照片進行編號,具體如下:
1.房屋編號若為07112-1,則相片號編為0711211,
相片號編完以后,要將白天測量的草圖通過cass5.1成圖軟件繪制出來,次的內業鍛煉讓我長進了不少。學到了很多cass應用操作技巧。雙擊滾輪――可以全屏顯示整幅圖;輸入regen――可以刷新整幅圖;輸入purge――可以清理圖層和線形等等很多快捷的命令。如果熟悉這些后,那么內業畫圖就會方便快捷很多。我總結了一下內業處理時的操作步驟大致是這樣的:打開一個空文件――把要做的圖作為塊插入――保存為正式文件名(要備份一個原文件)――把所有的點狀符號(塊)比例改為0.5――編輯高程點(用point點附值)――刪除所有point點――對照調繪圖進行各要素編輯(注意保留結構線,數據咬合,面狀要素封閉,屬性正確,注記位置、大小適當,符號配置正確美觀,層色正確)――上圖廓(圖外整飾)――接邊――檢查(自查、專查)――數據整理(線型生成、注記z值為0、去除沒用的要素、層、塊等)――上交成果(沒有遺留問題)。
最后,將數碼相機里的數據備份到電腦上,將相機電池,激光測距儀電池充電,鉛筆削好,在登記簿和草圖繪制簿里放上空白的登記表,以備第二天繼續使用,房產測量表面上看來是測量工作里較為輕松的,可也是剛剛開始從事這項工作,我們也在從一個普通人轉變為專業的房產調查人員,心里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總之就是又累又煩,好在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經過半年多的房產測量工作實習,我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房產測量的外業工作流程和內業做方法,對房產測量的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由于房產測量有別與其他的工作,我也能深刻認識到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為公司工作,更是國家賦予我的一項重要任務,但也正是這個原因,雖然每天從事同重復單一的工作,也讓我感覺到自己的身上有一種使命感,所以一再提醒自己要細心,可能一絲馬虎都會給住戶帶來諸多的不便,此種不便可能是影響住戶終身的,因此,也鍛煉了我求真務實,一絲不茍的信念和態度,與此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讓我明白雙面膠團結就是力量這句俗,包含真理的話,一家住戶的調查,不單單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也完成不了調查工作,只有每個調查小組組員齊心協力,才能又快又好的進行工作,正所謂,集體的,不是個人的,總之,雖然覺得累,還是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難忘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一
本站發布2019年工程地質實習報告范文,更多2019年工程地質實習報告范文相關信息請訪問本站實習報告頻道。
這篇關于2019年工程地質實習報告范文,是本站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實習概況:
20xx年10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3實習內容:
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群。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實習相關大全(http:///)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跡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于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征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于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鞘澜缟系模趪H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本站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鑒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于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于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余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余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嘆為觀止。
二地下暗河漫長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長流,實習相關大全(http:///)地下河瀑布十分壯觀,在我國北方溶洞內實屬罕見。
三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4實習總結: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征。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二
12月29日—12月30日。
金牛山公園后山。
學習并掌握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通過實地的野外實習,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并現場認識風化、滑坡、泥石流、斷層等地質現象。
實地選擇一處斷層,用地質羅盤測量其巖層產狀(走向、傾向、傾角),并對其定位。
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以及實踐動手能力。
通過觀察巖石標本,了解礦物及巖石的種類及其物理性質。
地質羅盤、鐵錘。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主要由巖漿巖構成。我們上山實習的道路旁可見多處不同風化程度的巖石,還有山體出現的多處滑坡,崩塌,斷層以及隨之出現的馬刀樹,公路裂縫等現象。
(一)概況:
12月27日上午10:30在學校北區4號教學樓201教室,老師統一教授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并且到教學樓下進行實踐操作教學。12月29日上午8:30全體同學在金牛山后門腳下集合后上山,開始實習。實習過程:上山過程中,老師實地教我們辨別風化殼、滑坡、馬刀樹、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現象,并為我們講解它們的一些主要特征;到達高處后,我們進行了對斷層產狀的實地測量。11:30基本完成任務。12月30日上午8:30在巖石標本實驗室觀看各種類型的巖石,分析并記錄各巖石的物理性質與特征。
(二)內容:
1、風化殼。
我們對巖石還不能很熟練地用肉眼辨別,老師便讓同學拿著錘子,敲擊巖石,生動地讓我們看到、聽到、理解了巖石風化的一些基本內容。當用錘子圓頭一端敲擊巖石,能明顯聽出有的巖石聲音非常沉悶,有的卻非常清脆。當用錘子剪頭一端敲擊巖石,發現有的巖石一擊,表面就掉落了下來(全風化);有的巖石卻只是在表面留下痕跡(中等風化);還有的用腳輕輕一踢就全都散落下來(殘積土)。這些巖石中,聲音沉悶,一擊就掉的巖石幾乎都是顏色較深,說明它們由于溫度的影響,膨脹和收縮幅度大,風化嚴重。后來我們了解到,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大部分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還有很多巖石的風化程度不一樣,所以有的巖石比較堅硬,有的比較酥脆。
2、滑坡。
在山上水泥路的某處我們發現了一處小型的滑坡,它應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上面已經長滿了雜草、灌木(滑下來的路徑上沒有樹木)。在該處我們通過老師的講解,見證了真正的“馬刀樹”。但由于滑坡很小,所以該處基本很難看出滑坡完整的形態。
3、泥石流。
我們發現了一處早期形成的泥石流(在金牛山里沒有近期形成的泥石流),它大多已經被矮小的灌木給蓋滿了,沒有很明顯的跡象。但我們會很明顯的看出那里有一個很狹窄,很深的溝(靠近公路處有唯一的一顆已經枯萎的樹),說明在此處是泥石流的流通區。由于后期的公路建造破壞了地質地貌,泥石流的堆積區我們已經沒辦法看出了。
4、崩塌。
在金牛山上的馬路后壁有一處巖體裸露的特別明顯,整體斜坡較大能看到明顯的棱,下面有巖石的堆積物。走進觀察知道巖體較為破碎,多數巖體被裂隙切割成小塊,經了解該處的巖石是一些厚層灰巖、砂巖、礫巖和噴出巖。該處的坡度很高,很陡峻。
5、斷層實測—–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左邊第一棵棕樹為樹1,右邊最高的樹為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相對樹1的位置為sw230,對樹2的位置為sw256(如下圖所示)。
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可知道是逆斷層。
6、巖石標本的觀測。
1、黃玉。
黃玉又叫黃晶,是含氟硅鋁酸鹽礦物,它是由火成巖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于流紋巖和花崗巖的孔洞中。由于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志。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有多種多樣,一般為黃、藍、綠、紅、褐等淺色,有玻璃光澤,有的無色透明。其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形態多呈斜方柱狀,柱面常具縱紋,集合體形態為柱狀、粒狀、塊狀。黃玉的顏色在陽光長時間曝曬下會發生退色。黃玉可作為研磨材料,也可作儀表軸承。透明且漂亮的黃玉屬于名貴的寶石。
2、鐘乳石。
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淀物的總稱。在石灰巖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巖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鐘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于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3、石英。
石英,無機礦物質,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雜質成分如al2o3、、cao、mgo等,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體,一般乳白色,質地堅硬。石英是一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均十分穩定的礦產資源,晶體屬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即低溫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礦物中分布最廣的一個礦物種。廣義的石英還包括高溫石英(b-石英)。石英塊又名硅石,主要是生產石英砂(又稱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燒制硅鐵的原料。石英砂是一種堅硬、耐磨、化學性能穩定的硅酸鹽礦物,其主要礦物成分是sio2。石英砂的顏色多種多樣常為乳白色、無色、灰色。硬度為7,性脆,無解理,貝殼狀斷口。油脂光澤,相對密度為2.65,其化學、熱學和機械性能具有明顯的異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koh溶液,熔點1750℃。具壓電性。
4、黃鐵礦。
黃鐵礦因其淺黃銅的顏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淺黃(銅黃)色,條痕綠黑色,強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較大,達6-6.5,小刀刻不動。比重4.9―5.2。在地表條件下易風化為褐鐵礦。黃鐵礦分布廣泛,在很多礦石和巖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影子。一般呈黃銅色立方體。黃鐵礦風化后會變成褐鐵礦或黃鉀鐵礬。黃鐵礦可經由巖漿分結作用、熱水溶液或升華作用中生成,也可產于火成巖、沉積巖中。黃鐵礦化學成分是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礦物原料。其晶體屬等軸晶系。成分中通常含少量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立方體晶面上有與晶棱平行的條紋,各晶面上的條紋相互垂直。集合體呈致密塊狀、粒狀或結核狀。
對于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是特別長,但感觸還是蠻多的。
首先,剛開始上山走的都是小道,加上雨天路滑,有的同學都滑到了。我覺得這無形中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土木工程尤其是我們學校的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是以能吃苦耐勞而深受施工單位的喜愛,雖然這次爬山沒有吃什么苦,但是我覺得從細小的地方就可以聯系到以后更大更遠的方向。我們必須培養起這種精神,并一直把這種好品質帶到學習中、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去。
接著,老師在上山途中給我們講解、教我們判別了許多地質現象。這讓我感觸很大。比如風化:以前看山上的石頭,只是覺得它們長得不一樣,從來沒想過它們的聲音、硬度會不同。沒想到只是敲一敲它們這樣很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有很多的收獲。外表看起來都是石頭的巖石其實內部有這么多的不同。再如滑坡: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山上有些區域是不長樹的,更沒想過為什么這些地方不長樹??吹綐渫崃艘矎膩頉]有產生過一點的質疑。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深深地覺得工程地質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它一點也不“難”。
最后,在山上實測斷層的產狀。在測量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不順。比如之前沒有注意到在測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通過實踐,我們小組的成員互相討論解疑。當自己親手用地質羅盤測出斷層產狀的時候,有一種成就感。再一次覺得工程地質就在我們的身邊。頓時我對工程地質這一學科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與此同時,我覺得這次的實習活動讓我們更加貼近大自然,而通過對工程地質學知識的掌握,讓我們對近在眼前的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這里,我想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外出實習的機會,更感謝老師一路對我們的教導。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三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了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布規律。重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巖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類型、分布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并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一)5月9號實習前準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準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大概了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后,相對穩定地層的范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復雜。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后,開始下沉,形成地質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一直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由于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于大海的邊沿,洶涌的海濤沖刷巖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現出來,這里形成了北臺、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養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岳的石英砂巖峽谷峰林景區。古武當山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于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
(二)5月10號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沿山路向上爬,觀察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于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砂巖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決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巖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溫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巖石。固態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巖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這是由于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系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于巖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類型的斷層是由于板塊擠壓形成的。沖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巖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類型。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巖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相互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所有類型的斷層中,不同的巖石塊緊密地相互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巖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相互滑動。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巖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一定體積的物體其逐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著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逐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著沉積范圍的擴大,上覆巖層的沉積范圍大于下伏巖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巖層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巖層的連續完整性未遭到破壞,是巖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巖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而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5月11號京娘湖實習。
今天我來到京娘湖,將對波痕、泥裂進行觀察,對河谷形態、河谷的發育形成進行認識性的學習。
1.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志,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動力將波痕分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風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據其大小,形態或對稱性作進一步的劃分。出現于巖層的頂面.并可在上覆巖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巖層的頂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稱干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干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3.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種巖石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老師細致的講解,我們更深一層的了解到各種巖石的性質,從外表到巖石的組成及結構。地質學確實有著它自己的魅力,在我們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很多地質知識,這是我們的基礎??偟膩碚f,本次實習不輕松,首先,短時間接觸到這么多的巖石,想要了解透徹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查閱資料。其次,本次實習對我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小的考驗,但作為土木工程的學生,本次實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學校學習之余多參加這些室外實習有助于我們從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質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對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刻!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四
為了適應人才需求,即理論、實際結合型人才,我系組織了一次工程地質實習。
實習地點在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處的石門寨地區,實習時間為xx年7月8日至7月12日。此次實習的目的是掌握巖石基本類型及特征。認識巖溶地形,了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質作用和現象的形態特征等等。
石門寨地區位于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屬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區內有公路,與秦皇島相通,從秦皇島市去北戴河,海濱、山海關等,又有公共汽車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極為方便。
工作區坐落在柳江盆地,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西三面為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東南,在山海關以南入渤海,盆地內最高的山峰為老君頂,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巖分布區是本山區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區年降水量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為全年降水量對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內。
本區地層,自下至上簡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下馬嶺組
下馬嶺組是區內出露最老的沉積巖,地層單位不整合于綏中花崗巖r2之上,在張崖子一帶,發育良好,出露全,張崖子西剖面可作標中剖面本組厚91米,主要巖性為雜色頁巖(包括紫紅色,蛋青色、灰黑色,黃綠色等)。下馬嶺組的層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縣境內,最早的稱為下馬嶺頁巖,后又稱下馬嶺頁巖組等。其實下馬嶺組的巖性不都是頁巖,與本區一樣還有部分砂巖,區內本組地層有兩個韻律組成,第一韻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長石石英凈砂巖可作玻璃原料。
本組除主要在東部落近南北向分布外,在西南部的.雞冠山一帶也有分布,其與綏中花崗巖的沉積接觸關系,在雞冠山和張崖子西一樣明顯,波痕、泥裂等現象亦易見到。
2)景兒峪組
本組主要分布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莊兒溝,厚約28米,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巖至粘土巖,至石炭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與下馬嶺組整合接觸,與上覆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上下界限明顯,巖性標志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紅色薄層狀的泥灰巖為主要特征,與下伏下馬嶺組的分層標志,則以本組底部的砂巖作為分界,此巖的特征石顏色黃褐色和帶鐵銹色,粒度較細,含鐵質及海綠石較多。
(二)古生界
1.寒武系
1)府君山組
府君山組是區內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層,在東部發育良好,東部落北剖面,可作為標準,剖面厚146米,巖性主要為灰綠色豹皮狀含瀝青質白云質灰巖,含較多的萊得利基蟲化石,頂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組屬淺海相沉積,其與下伏景兒峪組,上伏饅頭組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頂底界限和分層標志都十分清楚,底部為暗灰色,含瀝青質白云質結晶灰巖,局部含礫屑,并產三葉蟲化石,與景兒峪組頂部地層相差懸殊,與饅頭組得分界則以本組頂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云質灰巖或以饅頭組底部的紅色碎屑巖和泥巖。
2)饅頭組
饅頭組由于巖體侵入,構造破壞和風化剝蝕產生出零心,出露較
好的地層是在溫莊以北一帶,但距離較遠,東部落北出露也較好且完整??勺鞅緟^的標準剖面,本組厚71米,巖性特征是鮮紅色泥巖、頁巖為主,底部具有角礫巖和礫巖,頁巖中含石鹽假晶,并加少量白云質灰鹽,本組與下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為整合接觸,本組上、下界限均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本組頂部的鮮紅色泥巖層作為標志層,泥巖的特點是顏色鮮紅,成塊狀、無層理。這一分層標志在整個華北地區都相當穩定,是典型的標志層,本組沒有發現可靠的化石依據,但從巖石地層特征,尤其是頂部分層標志,結合層位來考慮本區下寒武統饅頭組的存在是無疑的。
3)毛莊組
本組的分布特點是與饅頭組相仿,但后者稍廣,在沙河寨的西,毛莊組出露較好,化石也較豐富,可作為本區毛莊組標準剖面,本組厚約112米,巖性特征以紫紅色頁巖為主,頁巖含少量白云母小片,就其顏色而言,比饅頭組要暗一些,俗稱豬肝色,與徐莊組相比,則又鮮艷一些,以褶頰蟲類三葉蟲為主。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匯總15篇)篇十五
20xx年xx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鹕娇诔蕡A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群。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跡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于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__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征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于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鞘澜缟衔ㄒ坏?,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鑒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于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于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余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余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嘆為觀止。二地下暗河漫長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長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壯觀,在我國北方溶洞內實屬罕見。
三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征。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