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是對書中人物、故事情節、主題思想等的分析和思考,也可以是對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的表達。在下面給大家推薦了一些關于文學作品的讀后感,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的方向。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一
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現出一大批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他們不顧自生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非凡勇氣、頑強意志和可貴的愛心,值得我們敬佩、學習。
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春玲就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三歲時一次燒傷,讓她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兩節,落下了終生殘疾。在地震發生當天,她用不全的手從廢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學。一個同學得救了,被艱難地送到了安全地帶。這時的`她,手已經血肉模糊,但是她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又一個同學被“挖”了出來……從地震魔掌中,搶回兩條鮮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綻放出美麗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啟發了我:“一個殘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們健康人為什么不能堅強一點呢?”
“因為我是班長,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這句真誠而樸實的話出自于汶川縣映秀鎮漁子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兩名同學。誰能想到,這個在危難時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僅九歲。地震發生時,他兩次救人,兩次被壓在樓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鎮定。第一次被壓時,他不斷的鼓勵同學要堅強,并帶頭唱起了他們熟悉的大中國。由于出生在農村,經常勞動,林浩長得要比同齡人壯實一些。幾經努力,他爬出了廢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沒有離開,他勇敢的救出了兩名同學。當他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垮塌的樓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這一次,是老師把他救了出來。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二
最美時光已消逝。
想起漫步小河邊,
憶起牽手跑步的跑道;
念起吃同一冰激淋的時光。
心中有辛酸,也有愉悅。
這些少年流逝的傷心,
像沙礫慢慢蔓延心底。
無人窺看,
只硌得自己淺淺的疼。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三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現出一大批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他們不顧自生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非凡勇氣、頑強意志和可貴的愛心,值得我們敬佩、學習。
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春玲就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三歲時一次燒傷,讓她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兩節,落下了終生殘疾。在地震發生當天,她用不全的手從廢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學。一個同學得救了,被艱難地送到了安全地帶。這時的她,手已經血肉模糊,但是她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又一個同學被“挖”了出來……從地震魔掌中,搶回兩條鮮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綻放出美麗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啟發了我:“一個殘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們健康人為什么不能堅強一點呢?”
“因為我是班長,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這句真誠而樸實的話出自于汶川縣映秀鎮漁子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兩名同學。誰能想到,這個在危難時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僅九歲。地震發生時,他兩次救人,兩次被壓在樓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鎮定。第一次被壓時,他不斷的鼓勵同學要堅強,并帶頭唱起了他們熟悉的《大中國》。由于出生在農村,經常勞動,林浩長得要比同齡人壯實一些。幾經努力,他爬出了廢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沒有離開,他勇敢的救出了兩名同學。當他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垮塌的樓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這一次,是老師把他救了出來。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四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虛度光陰,損人利已,是那樣的平庸,是那樣的渺??;有的抗震救災,舍己救人,是那樣的崇高,是那樣的偉大。
潔白無瑕的櫻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如粉、如沙。美麗的櫻花正如一個純潔的生命,這純潔的生命有一個動聽的名字——鄒雯櫻。
她是一個小學生,一個小女孩,一個地震災區的孩子。她愛學習,在班上成績優秀;她愛同學,處處為同學著想。她更愛體育,是班上的體育尖子,曾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汶川地區運動會。然而,當地震發生時,當教學樓在劇烈地搖晃時,她完全可以順利沖出教室,贏得與死神的.這場比賽??墒?,在這一刻,她停住了前進的腳步,毅然幫助別的同學逃生。難道她不知道這一寶貴的時刻將決定什么?難道她不怕死?不管怎樣,也許是她來不及猶豫,也許是那純潔的心使她明白該做什么。總之,她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而把死的機會留給了自己。教學樓倒了,我們櫻花,美麗的櫻花,飄然落下。她化做了一只美麗的蝴蝶,飄然而逝。
美麗純潔的櫻花就這樣凋零了,她輸掉了與死神的比賽,但她卻超越了生死極限。她雖然死了,但她還活著。她把生的機會給了別人?!爸挥心銗蹌e人,別人才會愛你?!边@樸實的話語出自我們可愛的小英雄父母。也正是這句話成就了我們英雄的偉大與崇高。
其實鄒雯櫻也是一個人,一個小學生,一個小女孩,一個與我們一樣平凡而渺小的人。我們呢?我們還是初中生呢?我們雖然也感受到了地震,可震中離我們卻還遠著呢!然而,在發生地震的那一刻,我感到是驚慌,是恐懼,是脆弱。我所想的就是一個字——跑。我所做的也只有一個字——跑。甚至在跑到安全地帶時,仍然不知所措,哪里還想到別人。今天,面對小英雄,我真的感到汗顏。面對英雄,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英雄的偉大。
朋友們,同學們,也許在地震來臨時,你也與我一樣的驚慌過,一樣的恐懼過,一樣的不知所措過,一樣的渺小過。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還是讓我們向鄒雯櫻學習,向所有抗震救災的英雄學習。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永遠記住他們的形象。讓我們像他們一樣,像他們一樣的可愛,像他們一樣的崇高,像他們一樣的偉大吧!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五
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讓我們記住了四川、汶川、北川,也讓我們記住了一臨危不懼、堅忍不拔、昂然挺立與天地間的孩子。
在那一刻,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個如雪花般純潔、堅強的宋雪。5月12日14時28分,大地突然震動起來,正在檢查午睡的宋雪馬上意識到地震了,她不顧地面晃動、瓦片掉落、灰塵彌漫,毫不猶豫的沖進教室叫醒熟睡的同學,而自己卻永遠埋在了廢墟里,宋雪輸掉了與死神的賽跑,只因為她把生的機會讓給了別人,這美麗的雪花雖然過早的消逝了,但她美麗的笑容和高尚的心靈卻定格在每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們心中!
有時我在想,假如我是震中的宋雪,當那可怕的一刻來臨之際,我會嚇得手足無措,一心只想著逃命??赏ㄟ^對《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進一步閱讀,我又認識了堅強勇敢的林浩,救人不言悔的何翠青,把愛寫在藍天的楊林……他們那種高尚的品質使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于是我暗暗的下決心,雖然我沒有抗震英雄少年那樣堅強勇敢,但在以后的生活里,我將長大、成熟,不在頑皮、不在貪玩,尤其是不在困難面前退縮,用一顆頑強、上進的心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好好學習,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感恩,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綻放光彩。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六
出生,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并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于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的小林浩沒有驚慌的逃離,而是再次鉆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處受傷。爬出廢墟后,由于通訊的中斷,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滯留了兩天,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親一道,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里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的孤兒。小林浩到成都市兒童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索性并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
20日,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地方電視臺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采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短短幾天之內,網絡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吧,目前發帖量已超過6000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采訪和報導。許多中國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祖國新一代的希望,他的樂觀和勇敢感染了每一個人。六一兒童節,林浩來到北京參加了慶六一特別演出,之后,林浩又隨同父母來過河南、上海等地,小林浩一時間成為了公眾人物。6月7日,中央文明辦下發了《關于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林浩名字赫然在列。6月27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受到了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四部門的聯合表彰,并在頒獎晚會上受到了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的親切接見。目前,林浩父親已確定林浩將在上海閘北區的童園實驗小學繼續學業。
八月八日晚上林浩成了惟一一位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國代表隊前面面的小朋友,小林浩無比興奮,他的熱情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七
我緩緩起身,拿起一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燈光下,著這本書我聚精會神的翻閱這本書,沉淀已久的感情逐漸復蘇,一點一點,在心底彌漫。
這本只有四百多頁的書,總共介紹了四十多位抗震救災涌現出來的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跡。書上那些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災難來臨時,他們竟是如此沉著冷靜,甚至還有勇氣去奮力救人,這不禁讓我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則是為他們而驕傲!
其中給我觸動最大的少年英雄是宋雪。她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地震發生時,他本可以脫離危險,但為了救出睡夢中的`同學,他再次跑回還在猛烈搖晃的屋子里,大聲呼喊,挽救了那位同學的生命,而她卻未能脫險永遠閉上雙眼。
我知道,像宋雪這樣為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還有很多。倒在廢墟下的少年們,究竟是為什么讓他們舍身救他人?生命的價值重來用交換來體現的。古老的中華民族,輝煌的華夏文化,孕育了這些英雄兒女。
夜很靜,我緩緩合上那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在那本書中,我從中領悟到舍己救人的高貴精神,再次想起那些少年英雄,我不禁為她們而感到無限的敬佩與自豪!
窗外,人散夜靜一彎明月……。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八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大地震,此地震波及成都、重慶、湖南、湖北、內蒙古、廣安等地,對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5.12”,像一塊突如其來的黑紗,系在我們每個人的左臂。如果說災情即是最大的政治,那么我們以“第一時間”的反應表達政治的良知。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指示,共和國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解放軍和中央多個部委第一時間發起響應與聯動,國外政要第一時間表示慰問與哀悼。
在抗震救災中,感人的事例一件又一件——。
幼兒園廢墟下傳出兒歌聲?!缎乃帷贰俺杈筒粫X得痛”:“前日下午1點左右,救援隊員們在一個幼兒園的廢墟下發現了一個被困的小女孩。廢墟隨時有可能因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姓名危在旦夕?!翱?,這里有人。”在隊員的招呼下,十多名隊員迅速趕了過來。“叔叔,我不怕,你們不要擔心。”救援過程中,面對隊員們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隊員們。一塊塊磚石被移開,隊員們才發現孩子雙腿被卡,下半身沾滿鮮血,從緊咬的牙齒中,不難看出孩子正遭受著劇痛的折磨?!皟芍焕匣ⅰ边@位譚千秋老師為了自己的學生,不惜犧牲自己。誰也不會想到,他在人世的最后一個動作竟然是張開雙臂,弓著腰護著4個孩子!他是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神圣的靈魂!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但他這種寬大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卻是永垂不朽的!
對于我來說,地震只是從課本上聽說過,但那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當天我并沒有太大的.震感,但是沒有想到這場災難讓四川境內那么多的同胞受難,說真的,心里很難受。特別是當電視上看到溫總理慰問孤兒落淚的情景,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可是我還是相信這場災難打不垮我們,我會為災區人民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只盼他們能有生還的希望,盼望他們能重新建立家園。這次災難又讓我想起了新年時湖南的那場雪災,在國家和人民有難的時候,我都會看到無比團結,無比強大的中國,還是那句話:"我們眾志成城,手牽手,心連心,患難與共"。
最后,我呼吁所有朋友們,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種愛不一定是金錢,它可以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一份祝福,一份祈禱。祝愿我們的同胞們能早日脫離困境!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九
汶川大地震,災區那些稚嫩的生命尤其牽動著億萬人的心。誰曾想,在災難面前,他們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在血與淚的悲痛中,在生與死的界限中,這些年幼的孩子,卻用堅強和勇敢,詮釋著生命的勇氣,閃耀著人性的光線,涌現出了一大批少年英雄。
這些,只不過是千萬個災難中孩子的縮影,面對大災大難,他們的沉著、鎮靜令人吃驚;他們的勇敢、堅強令人感動。他們的一舉一動氣壯山河,顯示出的英雄氣概,給凄慘的廢墟抹上一道圣潔的光亮,讓人們在悲傷中感到了欣慰,在欣慰中汲取著力量。在這場空前的大災難中,人的生命變得如此脆弱,然而,也變得如此頑強。在這場空前的大災難中,我們的英雄少年們以自己的智慧與勇敢,積極而頑強地自救與救人,顯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與優秀的品格。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從災難面前的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的壯美前景,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璀璨希望。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
20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三十多年未見的大地震,所有的電視臺、報紙等傳媒都在進行著報道,所有的人都在關心著這件事,我也不例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次大地震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那種空前的大團結,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那種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精神,特別是在大災面前,有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表現出來的那種英勇、無畏、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更是令我震撼。
有一個小英雄陳浩,在5月12日那天,在地動山搖、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殿后。同學們在他有序地組織下,一個個地順利地逃了出去。在樓房即將倒塌的一剎那,他將一個女同學推了出去,而自己則被埋在了廢墟下??吹竭@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被他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我在不停地反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班的同學,在著危急上課,我能像他一樣奮不顧身地去救同學嗎?我陷入了沉思。
小英雄被救出送入醫院后,有記者采訪問他“當時你為什么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他樸實的話語更是讓我深有感觸?,F在,我們雖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樣親臨現場,抗震救災,但我們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向這些小英雄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也做對祖國有用的人。
在這次的抗震救災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看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無數個英雄事跡。天災無情人有情,雖然我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災后,我們在班主任的倡議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錢。珍愛生命,珍惜親情。不拋棄,不放棄。這些,都是英雄們教給我的。小兵張嘎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讀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我更深切地感到祖國今天美好的日子是來之不易的。閱讀此書,我仿佛置身于那戰火紛飛的激情年代,仿佛聽到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鏗鏘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戰爭歲月,那可敬可愛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那至誠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掃蕩中,張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想加入八路軍,共產黨看嘎子年齡太小沒有同意,但是嘎子從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終于當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紀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氣、聰明才智,還有吃苦耐勞的毅力讓我感動,感動他對友情的生死與共;感動他與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動他們為了抗日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張嘎的童年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的。正是像他一樣的革命先烈不懈的奮斗,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也染紅了飄揚的五星紅旗。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小兵張嘎面對敵人,不屈不撓。今天,我們有幸生長在新中國,新中國給了我們和平、安定的讀書環境。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擁有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都沒有腳踏實地去克服困難。和小兵張嘎比起來,我們是多么的懦弱。在生活中我們比吃比穿,不比學習,值日誰都不愿多做,整天斤斤計較。我們沒有繼承先烈們的優秀品質,去為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學習。我讀了這本書后,我想對所有的和我一樣的同學們說:我們趕快行動起來,珍惜時間,熱愛勞動,刻苦學習,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把張嘎機智勇敢、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去,面對困難勇敢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努力掌握知識,等長大后,為祖國出一份力。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一
今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作《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這個節目中講了四川汶川發生的一場災難,而舍己救人的少年們,當他們戴上美麗的花環,戴上漂亮的獎牌,讓我羨慕不已?!笆迨澹乙员偟目蓸?,我請你吃冰淇淋!”這就是“可樂男孩” 薛梟被救出后的第一句話。在512特大地震當中,他被壓在了廢墟下,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他讓救援人員先救他身前的那位女孩,女孩被救出來了,救援人員熱烈地鼓掌,薛梟在廢墟下笑了,笑得那樣甜,笑得那樣美,當把他救出來時,他情不自禁地說出了:“叔叔,我要喝冰鎮的可樂,我請你吃冰淇淋!”薛梟雖然有一只手臂殘廢了,可是他卻很快樂,整天像個“快樂大使”!讓我們來學習他們舍己救人、奮不顧身的優良品德,迎接更美的明天。名師點評:小作者在這篇作文中,首先介紹了自己觀看的'具體節目,接著介紹了節目中讓自己印象深刻并為之感動的情節,讓讀者和小作者一起,不僅感覺到了“可樂男孩”為他人著想的品質,還看到了他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小作者在作文的結尾表達了要向“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學習的決心,讓作文的內容比較完整。不過,作為“觀后感”類型的作文,“感”是作文的題眼,是作文應該重點敘述的部分。所謂的“感想”,就是要把自己從節目中得到的感觸和受到的啟發進行分析整理,并和實際進行聯系,寫出能夠給他人啟迪作用的文章。小作者的作文,顯然還沒有做到這一點。(特聘教師:羅丹娜老師)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二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貪玩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首歌吧!周六上午,我迫不及待的讀了這本書,令我既感動又憤怒。
看到王二小被鬼子用刺刀刺死的那瞬間,淚水不禁濕潤了我的臉頰。我想:王二小才13歲,本應享有幸福的童年,有趣的學習,父母的關愛……可面對他的卻只有殘酷的戰爭。可他還是那么堅強不屈,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他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崇高精神。這,也使我想到了與鬼子斗智斗勇的小夜鶯和與鬼子一決死戰,奮死拼搏的小英雄雨來……他們正是與王二小一樣,愿意犧牲自己,把更加美好的生活帶給大家!
我一定要珍惜像王二小一樣的.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這美好時光,長大后,把祖國建造的更加繁榮富強。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我也會像王二小一樣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我真誠的希望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和平的曙光照耀大地!也讓革命精神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文檔為doc格式。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三
當春風和煦百花盛開之時,我們都會留戀感慨:“?。《嗝疵篮玫拇禾臁!比欢?,你是否曾領悟到:人的青春不也像大自然那樣多姿多彩嗎?可是,一個人的青春要真正放出光彩,不僅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鮮血,尤其是要樹立為國為民的崇高理想。這就是我讀《英雄少年賴寧》一文的感想。
賴寧是四川省萬棉縣中學的初中學生。他胸懷大志,想當一名像李四光那樣的地質學家。為了這個理想,他除了刻苦學習,還經常利用節假日到野外去探險,采集一些石頭標本和進行天線電實驗。賴寧清楚地懂得青春是寶貴的,卻又是短暫的',應該珍惜青春的分分秒秒。但當無情的烈火吞噬著山林的時候,賴寧想到的不是個人安危,自己生命的寶貴,而是如何盡快把大火撲滅,使人民生命財產免遭損失。他只活了14個春秋,生命是短暫的,但他的青春卻是那么光彩照人,是那么美麗異常。賴寧短暫的一生是閃光的,是偉大的,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他用自己短暫的生命為他光輝的一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小英雄賴寧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身上那種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赤子情懷和對人民財產的強烈責任感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對照賴寧,我不禁捫心自問:賴寧用他那根青春之弦譜寫了那樣美妙的樂章,而我的青春之弦將又奏出了什么樣的音符呢?我們青少年也應當象賴寧那樣,把青春之弦緊緊的系在了革命利益的豎琴上。少年朋友們,讓我們倍加珍惜自己的青春,讓她閃耀火花,不要蒙上灰塵,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著遠大的目標,有著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加上不怕流血流汗,我們的青春就一定像賴寧那樣放射出燦爛的光彩。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四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王二小”的動畫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王二小的十三歲小男孩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每天都在山坡上放牛,有一天,日軍到王二小的村莊掃蕩,王二小主動讓日軍發現后,日軍讓他帶路,他為了保護老百姓和后方機關,故意帶日軍走了許多彎路,讓老百姓能安全撤離,并且讓日軍中了八路的埋伏,一舉被殲滅。
可是王二小犧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許多人的安全,他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
我覺得我應該更加珍惜在校生活,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替王二小讀更多的書,長更多的知識,從而更好的為國家,為人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毛主席曾經說過:“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輕于鴻毛?!睘槭裁炊际撬绤s有那么大的區別,關鍵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是為人民而死。我看了電影張思德后,可以說張思德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張思德當時是燒碳組的組長,那時正是寒冬的季節,他每天不僅要帶領班里的戰士們去砍木材,還要每天守在窯的旁邊,搞得滿身都黑乎乎的,有時為了要打開窯口,總是把手凍得通紅。但是他做事從來不吭聲,毛主席還專門給他總結了兩條:“優點是做事不吭聲,缺點也是做事不吭聲?!睆埶嫉聼疾粌H為部隊克服了經濟困難,而且為部隊解決了實際問題。
張思德同志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光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益的事,他都努力去做。電影中有一位老革命就要被脫下軍裝離開部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副眼鏡。張思德知道后立刻去找劉秉義要眼鏡,劉秉義以為是張思德需要,就給了他,而張思德去把好不容易要來的眼鏡給了老革命。老革命是一個啞巴,他的心里非常感謝張思德,但卻又說不出,只好去拿了一把紅棗給張思德,他們倆都會意的笑了。張思德這種關心他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看完張思德后,我知道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只有為人民服務,才能受到人民的尊敬。我決心向張思德學習,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盡量為人民服務,而不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一種口號,掛在嘴上。
最后,讓我們以一句名言共勉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p>
王二小是一名兒童團員。他機智、勇敢,常常在村口、山岡、路邊站崗放哨。
有一次,鬼子進山掃蕩,二小趕著牛群前去偵察,鬼子在山里迷了路,他們看見二小在山上放牛,就說:“小孩,知道臥虎溝怎么走嗎?”二小說:“知道。”鬼子說:“你的,前面的帶路?!倍≌f:“我的牛還在山上呢,如果牛丟了,地主又要抽我鞭子了?!惫碜诱f:“牛大大的有,給皇軍做事,沒有人敢抽你鞭子?!彼f:“好吧?!倍⌒睦锵耄盒」碜佑心銈兊暮每础KI著鬼子在山里轉圈,鬼子小隊長起了疑心,拔出軍刀威脅二小。二小心里很鎮定,但他裝出一付害怕的樣子說:“你不相信,還讓我給你帶路?!蓖醵“压碜訋нM八路軍的埋伏圈,二小機靈的從山溝往山上跑,吳連長一邊讓二小快點跑一邊打死向二小瞄準的鬼子,哪知這時,鬼子小隊長用刺刀挑向了二小,13歲的二小就這樣英勇的犧牲了。
通過讀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學習二小這樣機智、勇敢的精神。
上星期興趣班上是建黨__周年,老師讓我們看《小英雄王二小》的電影。我們全都歡呼雀躍。
我一邊看一邊默默地流淚,看完后我被王二小所做地一切所感動,被深深的感動了!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個不知名的山峽里,有一個村莊,那兒鮮花盛開,綠樹環繞,空氣清新,花開。
候,蝴蝶蜜蜂等在花中飛來飛去,構成了一道別來風趣的景畫,十二歲的王二小就在這里岀生的。王二小在山上放牛,有一次,他的牛不聽使喚跑了。忽然前面來了個叔叔幫助王二小控制,王二小說:“你在哪里?”山的南邊。說完便走了。
有一次,黑暗籠罩在這個小村莊上,在神不知,鬼不覺時候,一顆顆炸彈頻頻發射,炸在村莊中,不一會,呻吟聲,哭喊聲充滿在山峽中。王二小緊忙往家跑,房屋倒了,父親母親哥哥全被炸死了。他悲痛萬分,有一位老大爺對他說:“二小你帶著饅頭向南一直走,那兒有一個團可以安身。”王二小爬山涉水歷經千萬磨難,堅持不住暈倒了,醒來時,他就說;“你們是不是打日本鬼子的,“是呀!”“你是那叔叔?!薄皩?,我就是幫你趕牛的叔叔”?!笆迨?,我要當兵,打日本鬼子,為家報仇。”“你太小了過幾年再說吧!”
王二小在軍隊里做好自己的工作,經過無數挫折,終于當上了兒童團的隊員。
王二小不顧自己生命危險,時時刻刻保護著自己的祖國,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學習。
在1942年10月25日那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這時一個放牛的娃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就是王二小,鬼子讓王二小帶路,他并沒有恐懼,而是老老實實的走在鬼子的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村名,把敵人引進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槍聲響起,鬼子發現自己上當了,又生氣又驚慌,看見正準備逃跑的王二小,就一槍打去,又用刺刀刺向王二小的胸膛,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王二小你機智勇敢,我敬佩他同鬼子周旋時,那么的沉著冷靜。他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怕犧牲,為了保護鄉親們,獻出了自己十三歲的生命,他的愛國精神是多么令人崇敬呀!
跟他相比自己又如何呢?不肯吃苦,不愿上進,我們的生活環境比他優越,整天泡在蜜罐子了,遇到一點事,就放棄,就退縮。假如當時是自己,不但幫不了八路軍,還可能會害了鄉親們。在我看他的事跡卻被流傳千古。
愛國并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看見一枚被丟的硬幣,從地上拾起來,看看背面的國徽,就會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用雙手輕輕擦去表面的灰塵,緬懷流失的歲月,愛國之心無時不在,愛國之情更加純樸。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身上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今天為中華之崛起勤奮讀書,明天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五
在我國偉大的八年抗日戰爭中,有千千萬萬的烈士仁人,為著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年僅13歲的放牛郎王二小,是其中真實的一個,一個抗日的民族小英雄。
抗戰期間,王二小一家住在奶奶廟里,屋頂漏雨,墻壁灌風。他爸爸犯上了黃疸病,長年累月地躺在床上,一顆炸彈炸毀橫梁,橫壓了他。他媽媽被活活餓死,哥哥被拉去當苦力,用石頭砸死了日本監工,逃到叢林里去了。王二小被拉去做童工,偷偷跑了出來。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二小找到了八路的鞏固區,進了抗日兒童團,抗日的仇恨深深地扎在了二小的心中。
王二小十三歲那年,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干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干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
讀到這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的.心情非常難受,日本鬼子實在是殘暴、野蠻、粗魯、為所欲為。王二小才十三歲啊,這個年齡應該享有童年,享有讀書的樂趣,享有父母的關愛,可是他卻只享受戰爭的殘忍,失去親人的痛苦,敵人的壓迫和威脅。
他的事跡譜寫出了一首壯烈的歌,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戰歌。讀完了他的故事,我的心就像平靜的湖面翻起了一陣陣漣漪,久久不能平靜。為小英雄的犧牲,有著感動,也有著心酸。面對數千戰士臨危不懼,義無反顧,用行動保衛著鄉親們,使我隨之心情激昂,對日本鬼子的殘忍和無恥侵略行為感到憤怒。
比起王二小我們是多么地幸福啊!可是我們卻常常不懂得珍惜這許多革命先烈撒下熱血換來的美好生活。我們和二小相比,又是多么地不懂事啊!我們不必為衣食擔憂,也不必去英勇殺敵,我們要做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六
1998年出生,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并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于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的小林浩沒有驚慌的逃離,而是再次鉆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處受傷。爬出廢墟后,由于通訊的中斷,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滯留了兩天,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親一道,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里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的孤兒。小林浩到成都市兒童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索性并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
20日,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地方電視臺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采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短短幾天之內,網絡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吧,目前發帖量已超過6000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采訪和報導。許多中國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祖國新一代的希望,他的樂觀和勇敢感染了每一個人。六一兒童節,林浩來到北京參加了慶六一特別演出,之后,林浩又隨同父母來過河南、上海等地,小林浩一時間成為了公眾人物。6月7日,中央文明辦下發了《關于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林浩名字赫然在列。6月27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受到了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四部門的聯合表彰,并在頒獎晚會上受到了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的親切接見。目前,林浩父親已確定林浩將在上海閘北區的童園實驗小學繼續學業。
2008年八月八日晚上林浩成了惟一一位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國代表隊前面面的小朋友,小林浩無比興奮,他的熱情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七
這些英雄人物就像燈塔一樣,為我們少年兒童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其中,我最欣賞的人是董存瑞。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解放隆化,董存瑞毅然舉起了炸藥包,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一聲巨響,天崩地裂,一團火光沖向天空,碉堡在硝煙中灰飛煙滅,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高大形象卻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腦海里,成為我深深敬佩的偉大英雄。從董存瑞身上,我明白了一個人要獲得有價值,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
可是,有些人為了金錢的利益,卻埋沒了良心,給人民、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毒米、毒面、毒油、毒奶……一個接一個地曝光,不僅自己企業形象受損,更可怕的是給祖國的名譽抹黑,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的人寧愿花幾倍的價錢購買日韓食品,也不愿買中國的,這都是誰惹的禍呀!
我們今天國富民強、國泰民安,是千千萬萬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發揚董存瑞等英雄的光榮傳統,愛國愛民,無私奉獻,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價值、有尊嚴的人!成為一個平凡的英雄!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八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地震。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涌現出許多感人至深的小英雄事跡,在大災面前,這些小英雄們,的身上體現出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不正是祖國的希望嗎?,明天一定會更美好。在這些小英雄中,我最敬佩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陳浩。
他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年僅12歲,在地震來臨時,陳浩和同學們趕緊向樓下跑,穿過樓邊的升旗臺,到達了安全地帶。他轉頭一看,身后的一個女同學還站在升旗臺的高墻前,陳浩奮力跑過去,一把將她推開。就在此刻三四米高的磚墻倒塌了,女同學安然無恙,而他卻被埋在瓦礫之中。被救后陳浩的雙下肢骨折、背部多處受傷,但陳浩說,“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會慚愧的?!?/p>
聽了他的事跡,我受到強烈的震撼,或許成年人都不一定做不到,可是一個我們的同齡人卻做到了。我也很慚愧,我們生長在優越舒適的環境中,過慣了惟我獨尊的生活,臨危不懼,助人為樂精神正在逐步消失。他的事跡喚醒了我們他是我們心中的榜樣,中國人的驕傲。我很敬佩他,我會向他學習,向所有這次地震災害中涌現出的小英雄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