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激發寫作者的創意和靈感,提供不同的思維路徑和觀點,充實文章內容。以下是一些經過篩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和學習的平臺。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一
霧霾治理是當今社會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霧霾治理的主體雖然是政府,但環境作為公共物品,其所有權歸屬應當屬于全體公民,因此,基于公民環境權保障角度對霧霾治理進行行政法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從公民環境權保障角度探討霧霾治理時,可以從三個部分進行闡述,首先可以對公民環境權進行法理基礎分析,其次對公民環境權的學界觀點進行總結,最后對霧霾治理的行政法建設提出建議:一要對公民環境實體性權利進行行政法保障,二要對公民環境程序性權力進行行政法保障。
對于霧霾治理的行政法分析,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深入探討。而現代社會是公民意識覺醒的時代從公民主體角度對霧霾治理進行行政法分析更能突出公民權力的重要性,體現公共利益和公共物品的所有權歸屬問題。環境權在我國并不是一個已經由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環境權的提出也是為了明確公民對作為公共財產的環境所享有的正當的權益。因此,構建和完善公民環境權的行政法體系對于霧霾治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公民環境權的法理基礎分析——“公共信托理論”
有學者認為公共信托理論來源于英國的“信托制度”。按照這種制度的規定,信托財產的受托人享有該特定財產普通法上的所有權,而信托財產的受益人享有該特定財產衡平法上的所有權,將信托財產上的權力一分為二。這種信托制度的實質在于受托人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對信托財產進行隨意的處置,而只能根據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對其進行管理;受益人則擁有對受托財產的收益權。這種信托制度的設立最初是為了解決土地繼承當中的收益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托制度開始擴展到不動產、動產、金融等等社會領域當中。而當這種信托制度擴展到公共領域當中,就形成了公共信托理論。公共信托理論的核心是國家是一切公共物品,包括空氣、水、環境等的受托人,國家只擁有基于公共物品的特定權力,即國家必須根據公民的意志和公共利益對公共物品進行管理,而公民則是公共物品的受益人,享有對公共物品的收益權。基于此,公民對公共物品具有實質上的所有權,是公共物品的所有者,公民享有環境權;作為受公民委托授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應保護公民的公共財產所有權和收益。環境作為公共物品的一部分,其所有權屬于公民,并且基于公民意志由國家代為處置。
二、公民環境權的界定。
目前學界對于環境權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法律也沒有針對環境權的特定法律解釋。針對環境權定義的分歧,主要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環境權主體的討論。一種理論認為環境權的主體是公民個人,而不包括其他國家機關或法人組織;另一種理論認為環境權的主體是多元的,應廣泛的包括公民個人、國家機關、法人組織等個人和單位的總和。二是針對環境權內容的討論。一種理論認為環境權的內容僅包括環境主體能夠針對環境本身所享有的權利,即實體性權利;另一種理論認為環境權除了包括實體性權利之外,還包括保護環境主體針對環境本身獲取權益的權利。
三、基于公民環境權保障角度的霧霾治理行政法建設建議。
目前,中國對公民環境權的行政法保障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也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對這一權利進行系統的保障。而正因為現在缺乏對公民環境權的具體法律制度保障,政府對霧霾治理的責任才沒有法理基礎作為支撐,政府的行政不作為以及不積極的行政作為才難以真正遏制,公民對政府環境治理的監督以及公民正當權益的維護才沒有可靠的法律根據。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政府“有法可依”,現在社會面臨的嚴峻現實倒逼立法機關對公民環境權的相關法律制度進行建立和完善。
(一)公民環境實體性權利的行政法保障。
對霧霾的治理無論從法律角度來看還是從公共管理角度來看,政府都應是治理的主體,在治理的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承擔主要責任。因此,從行政立法角度來看,保護公民環境實體權利首先應該完善行政法規當中對政府行政行為規范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政府治理霧霾的行政行為,明確政府不當行政行為的責任,明確政府在治理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規范政府的責任與義務能夠使促進政府積極行政、合法行政,從而在實質上維護公民對環境的實體性權利。
(二)公民環境程序性權力的行政法保障。
公民環境程序權力應當是行政法保障公民環境權的核心。只有對公民參與政府環境治理的正當權利、途徑、有效性等進行明確的法律確認,公民的`行為才能夠以法律為出發點,得到真正的保障,公民作為的積極性才能夠被激發出來。
1.完善行政法對公民環境知情權的保障。
目前公民對所處環境的質量好壞并沒有準確認知的途徑,同樣,公民對政府環境治理的方向、手段、效果也缺乏正當的途徑進行了解和把握。公民的環境知情權是公民程序性環境權利的重要內容,保證公民知情權是公民對政府行政行為進行監督的法理和實踐基礎。
保障公民環境知情權必須保證公民擁有暢通的知情渠道。因此,立法機構應當完善行政法中對公民知情權的渠道建設,要盡量拓寬公民的知情渠道。同時,需要以法律來保障政府行政的結果對公眾公示,透明結果使知情權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2.建立行政法對公民環境參與權的保障。
公民環境參與權是公民作為治理主體主動與政府互動,參與到環境治理過程中所享有的權利。因此,行政法應當保障公民參與治理的范圍,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參與的領域,同時規范參與的方式、途徑,明確參與的內容,約束政府對公民參與的過分制約。最重要的是規范公民參與的程序,如對公民的訴訟制度、獎勵制度、復議制度,對政府的處罰制度、賠償制度等,加強程序性的保障,同時完善對公民參與方式的行政法保障,拓寬公民參與政府決策的渠道,從而從實質上保障公民的環境參與權。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二
經濟發展方式是指國家或地區關于生產要素的分配、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按照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可以分為外延粗放型和內涵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資源的利用效率是不同的。
粗放型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中,經濟發展主要依托于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基礎上。在社會發展初期階段,由于資金技術等制約,導致對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能高效的開采和使用。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以煙塵和二氧化硫為主的大量污染物。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加上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過度開采,造成全國大中城市的懸浮微粒和煙塵嚴重超過國家標準。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人們往往選擇粗放型的經濟發展,過分重視眼前的經濟效益,期望迅速積累經濟資本,而忽略了快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忽略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形成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對城市人民的健康安全造成重大損害。
集約型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則是一種高層次社會經濟發展方式。這種經濟發展方式以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率,它強調對勞動者素質的培養,生產要素的投資,新技術的投入,以期望提高資金、設備、原料的利用率。這種集約型的經濟發展方式也是同樣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但它強調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以技術進步來換取對環境的保護,對城市的大氣環境影響小。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經濟增長速度和環境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目前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情主要還是以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為主,也是造成城市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我國城市只有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的規模擴張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轉化為集約型的效率提高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地從根源治理霧霾。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能源的生產和消耗始終是城市污染源中最為突出和嚴重的。霧霾天氣的直接原因是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從各地區的主要能源生產情況來看,原油、煤炭等化石資源主要集中于陜西、河北、山東等地,由于技術限制和生產要素的缺陷,煤炭和原油的開采還屬于高污染高排放工業,因此也導致了上述地區日益嚴重的霧霾現象。中國“多煤、少油、貧氣”的資源條件,造成了我國對煤炭資源的過度依賴,低門檻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在成就能源大國和保障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在能源結構的轉變過程中,天然氣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與天然氣的開采和加工屬于高污染過程,尤其對于新疆盆地環境容量有限,自凈能力相對較差,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造成的污染物和有害氣體不易排出,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影響巨大。天然氣能源生產重地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且近年來日趨嚴重。
從能源消耗角度來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到20,我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已經從33.6萬噸標準煤增長至42.6萬噸標準煤。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也嚴重不合理。首先,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有比例大約80%,占據主導地位。其次,高能耗和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比重不斷上升。世界范圍內,受到霧霾影響嚴重的國家中,霧霾污染主要集中在工業化階段的中后期,如果要從根源上治理霧霾,我國必須及時轉變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加大對生產要素和技術的投資,將高能耗的粗放式經濟發展向集約式的,可持續發展的低污染低能耗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2.2較低的能源利用率加重城市霧霾天氣狀況。
粗放型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能源利用率較低。單位gdp能耗受國家或地區的能源消費構成、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技術管理水平和自然條件影響,能夠直接反應國家對能源的利用程度、經濟結構和能源效用效率的變化。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由表2可以看出,我國的單位gdp能耗自以來逐步降低,但是最近幾年的降低幅度有所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以傳統的、舊的'經濟增長方向來尋求降低能耗的能力在逐漸降低,也就是我們應該將能源利用率低的、高投入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以集約型為主的效率提高型經濟發展方式。
2.3城市工業污染排放是城市霧霾天氣形成的源頭。
工業污染排放是霧霾天氣形成的重要源頭。根據計劃經濟產業布局的影響,我國的重工業布局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華北和沿海地區。同時,集中的重工業企業也對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大氣水文造成嚴重影響。工業生產往往可以主要由水泥、生鐵和粗鋼等基本工業原料作為評價標準。僅以年各省市的水泥、生鐵以及粗鋼的產出情況來看,可以看出,工業產業分布密集的地區往往受到霧霾影響嚴重巨大。此外,長三角經濟區工業布局較為密集,也是造成南京、上海等城市成為霧霾天氣的高頻發區的主要原因之一。傳統重工業企業是大量投資下舊型“工業化路線”的產物,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主要來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的排放總量占總污染的60%以上。因此,原有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要從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局勢來看,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是造成城市霧霾產生和日益嚴重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城市霧霾的控制和治理過程中,必須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根本方法,將粗放型的資源投入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的效率提升發展方式轉變。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城市霧霾天氣治理的唯一選擇。資源投入驅動型的增長無法持久,從長期看將會導致經濟增長的緩慢并最終導致崩潰。我國目前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資本積累獲得的,而非通過技術進步獲得的。這種方式使得經濟增長率很高,但是資源利用效率卻不高。所以,經濟發展方式的快速轉變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產業結果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治理霧霾天氣的根本途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經濟發展方式決定著整個社會對待經濟發展的動力和目的。在城市霧霾現象已經刻不容緩的時刻,城市必須轉變原有對環境影響巨大的經濟發展方式,采取創新驅動,依靠技術革新和效率提升的經濟發展方式,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將高新技術產業轉化為高效生產力,確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駕齊驅,從根本、源頭上控制霧霾天氣的發展。
(2)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新型工業化路線。我國城市霧霾的根源性因素就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過分強調了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在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對環境造成的重大影響。我國霧霾嚴重地區多處于經濟發達地區,也說明了城市應該及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原有的工業化發展思維,堅持新型工業化路線,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加強其他產業與工業化產業的有機結合和相互配合,使經濟發展更多的建立在生產效率提升的基礎上,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排放。
(3)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謀求經濟發展。在進行城市經濟建設的同時,穩步推進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工作,以積極的行動和有效的措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合理的經濟發展方式改善自然環境,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創造金山銀山,又要保存綠水青山,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專注于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對環境保護治理的投入,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才是目前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正確方式。
參考文獻:
[1]李偉娜。中國城市霧霾治理的內在機理與路徑選擇研究[j].理論探討,(1)。
[2]茹少峰,雷振宇。我國城市霧霾天氣治理中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4(2):90~93.
[3]王雨田,李衛東。城市中霧霾的形成機理及其對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3):30~32.
[4]張孝德,梁潔。從倫敦到北京:中英霧霾治理的比較與反思[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3):51~63.
[5]任保平,宋文月。我國城市霧霾天氣形成與治理的經濟機制探討[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77~84.
[6]馬麗梅,張曉。中國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及經濟、能源結構影響[j].中國工業經濟,2014(4):19~31.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三
摘要:立足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現狀,主要分析了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策略。
關鍵詞:低碳經濟;高效建設;園林建設;綠化管理。
1合理規劃城市的土地資源。
在園林綠化建設工作中,規劃好自然土壤的應用,能夠提高園林綠化工作的科學性。自然土壤表面的10~25cm是適合植物根系生長的土壤,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結合當地的土壤特性制定合理方案,才能在建設綠化園林時,盡可能少地破壞土壤的原樣。做好土地資源的合理應用工作,還要考慮各種植物成長過程中對于土壤的需求,在節約土地資源的基礎上力求生物多樣性,能夠保證園林綠化工作的效果。在必要之地實施改造,并盡最大可能利用原土回填,讓土壤保護當地的生物物種,不僅使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還極大地節約了園林綠化建設的資源消耗。
2科學選擇園林綠化的植物品種。
能否科學選擇園林綠化所用的植物,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園林綠化工程的能否實現低碳化目標。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需要低碳高效園林綠化工作的支持。科學選擇園林綠化的植物品種,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2.1選擇固碳能力強的植物。
固碳能力強的植物,適用于園林綠化建設。固碳能力因此成為衡量植物是否低碳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夾竹桃與垂柳等是較為常見的植物。
2.2選擇科學方式搭配植物。
低碳高效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需要開發科學合理的植物搭配方案。將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合理搭配在一起,講究顏色搭配,都是做好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關鍵技巧。在選擇植物時,彩色植物的比重較大,這是因為彩色植物中的花青苷色素能夠更好地吸收光線與反射光線,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美觀度。除此之外,彩色植物的固碳釋氧能力較強,能夠保證園林內部環境的合理性。一般來講,彩色植物中落葉植物較多,考慮到秋冬季節彩色植物綠葉脫落,美化環境與平衡環境的作用難以發揮,園林會出現空白期,還需要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做好彩色植物與常綠植物的搭配,使園林一年四季都可以處于固碳釋氧的良性循環中。
3積極選用低碳環保的園林綠化材料。
除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選擇綠色植物外,園林綠化建設還包括配套建筑物的建設以及配套設施的安裝。在低碳經濟環境背景下,在建設城市園林時,應當選擇環保性材料,例如石材與竹制品。利用這些環保材料代替鋼材、水泥與玻璃,能夠有效落實低碳理念。在園林綠化工程的景觀看臺建設中應用圓木,用石材打造園林中的桌椅,用碎石鋪設小路等手段,都能夠提高園林綠化建設的低碳化。積極落實低碳思想,從園林綠化建設的材料入手,提高園林的節能性,有利于拉近園林與生態系統之間的.距離,更能激發城市居民對于園林的情感。
4積極使用節能型園林綠化技術。
在各類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建設低碳高效的城市園林,是社會大眾的共同期待。城市綠地面積的增多,使得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斷提高,節約水資源是建設低碳園林的關鍵環節。將節水型技術推廣于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園林綠化建設的環境和諧度。在選擇園林種植的植物時,應當選擇一定比例的耐旱植物,減少植物自身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在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要了解植物生長過程與養護過程中的用水情況,結合園林內所用植物的用水情況,制定園林灌溉的方案。在灌溉園林植物時,要利用多樣化的灌溉技術,像滲灌、滴灌與微噴都是節水灌溉的先進方法,不僅能夠節約園林綠化建設所用水資源,還能形成良好的園林綠化建設氛圍。除了利用科學的方法做好節流工作,還要做好水資源的開源工作。所謂開源,就是通過建設集雨池,利用雨水的收集與循環使用,大大減少灌溉用水量,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低碳高效的目標,在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向城市居民傳達正確的資源使用觀念,讓園林綠化工程發揮出多樣化的功能。
5結語。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節能與環保已經成為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標準。低碳經濟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各行各業都開始調整生產與運行的標準。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需要從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入手,在考慮優化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低碳研究力度,讓園林綠化建設目標與經濟發展目標一致。
參考文獻:。
1敖盛林.論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j].現代園藝,2013(22)。
2徐蕾.淺談低碳模式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j].山西林業,2012(4)。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環境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很多省份因為重工業的發展,導致霧霾污染問題嚴重,不僅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而且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霧霾污染問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由此引起了國家和政府的重視。
國家和政府為了治理霧霾污染,已經采取了很多具體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霧霾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傳統的治理措施已經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
霧霾污染;霧霾;治理措施;國家和政府;
1.1針對霧霾治理的法律體系不完善。
我國針對霧霾污染治理做出的法律規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法律不再適應當前的霧霾污染治理,難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我國目前還未出臺針對治理霧霾污染的新法律,導致霧霾污染治理法律體系不完善,對當前的霧霾治理沒有形成制度和法律保障,無法適應當前我國的霧霾污染的變化。
想要有效治理我國的霧霾污染,國家和政府必須出臺最佳的霧霾治理法律規定,完善相關法律,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霧霾污染治理體系。
1.2霧霾污染治理主體單一。
目前,我國的霧霾污染治理主體是政府,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公益組織貢獻了一部分力量,缺乏廣泛的主體參與,這就導致霧霾治理力度無法實現質的提升。
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大致是:制定霧霾管制制度,通過直接控制的模式,對污染大氣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打擊。這種模式只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治理效果,因為我國的霧霾污染問題復雜,政府無法掌握全部的霧霾信息,所采取的措施沒有針對性,治理成本提高的同時,也無法遏制霧霾污染的擴散。
由此看出,單憑政府的力量無法對霧霾的治理產生良好的效果。
1.3霧霾污染治理沒有形成區域合作。
不同的行政區域存在不同的霧霾污染問題,采取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但是相鄰行政區域產生霧霾污染問題的原因大同小異,污染源也會在區域間相互轉移,但是目前霧霾污染的治理沒有形成區域合作,被霧霾污染的行政區域各自采取治理措施,所以霧霾污染治理效果不明顯。
采取區域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各行政區域互相取長補短,綜合力用資金、技術和人力等資源進行治理,區域統一治理霧霾污染,避免上述問題干擾霧霾污染治理的效果。
1.4霧霾污染信息透明度不高。
目前,我國很多行政區域對霧霾污染的信息公開透明度不夠,對霧霾污染的治理產生了不良影響:很多普通公眾對于霧霾污染產生的原因、預防及治理方面的認識不多,公開霧霾污染信息,可以提高普通公眾的環保意識,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專家學者需要大量的數據對霧霾污染問題進行研究,才能提出有效的預防及治理措施,霧霾污染的信息公開透明度不夠,導致專家學者的研究受到極大限制,影響了霧霾污染的治理;環保部門和機構需要根據當前霧霾污染問題做出有效治理方案,所以霧霾污染的信息顯得至關重要。
2.1完善環保法律體系。
霧霾污染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國目前的環保法律制度不完善是我國霧霾污染治理效果不明顯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需要盡快制定新的霧霾治理的法律,改變當前環保法律不適應我國霧霾污染治理的現狀,提高我國預防和懲治霧霾污染行為的力度,實現依法治霾,構建一個治理霧霾污染的完整法律體系,為我國霧霾污染治理提供強大的制度保障。
2.2多方主體參與治霾。
霧霾污染治理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還需要企業與個人的參與。政府作為預防和懲治霧霾污染行為的主體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還需要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其中。企業應該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遵守環保法,盡量使用環保材料,為減少大氣污染貢獻一份力量;個人作為新鮮空氣的使用者,需要承擔一定的環保責任,樹立環保理念,積極參與到生態建設中,綠色生活、綠色出行,減少空氣污染物質的排放。
三者共同行動起來,各自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才能提高環保力度,減少霧霾污染,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2.3區域協同合作治霾。
霧霾的污染具有擴散性,容易形成區域性污染,所以,只是依靠一個區域進行霧霾污染治理是不能全面應對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所以,各區域實行區域合作,建立霧霾污染治理圈,既實施針對性的地區霧霾污染治理措施,還需要考慮其他區域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行有利于治理整體霧霾污染的措施,建立共同的防治與應急措施,各行政區域進行資源互補,通力合作,防治一體,更好的治理霧霾污染。
2.4監控信息透明化。
霧霾污染相關空氣質量數據的及時更新對于霧霾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意義,各地區氣象局需要及時更新的大氣成分分析和研究報告,并通過各種媒體發布天氣信息,做到霧霾污染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提高普通公民對霧霾現象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公民對霧霾天氣的防護意識和能力,這對后期的霧霾污染治理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霧霾污染對于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經濟的發展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加大霧霾污染治理力度,不但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促進企業的發展,還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因此,我國需要建立一個長效的霧霾污染治理機制,健全環保法律,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實行區域合作,進行有效的霧霾污染治理。
[3]戎曉坤。大氣污染治理形勢及其存在問題和建議[j]。環球市場,2016,(34):87.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五
摘要:自以來,我市遭遇了持續霧霾天氣,這給衡水市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現在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分析該市霧霾的現狀、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是氣溶膠系統,它是由近地面層大氣中的微小冰晶或水滴組成,多見于秋冬季節,是近地面層大氣中的水汽凝結而成。霧的存在使大氣的能見度降低。霾主要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酸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它使大氣變渾濁并導致能見度下降。而霧霾主要是由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性顆粒物組成,這種顆粒物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尤其是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霧霾天氣,是指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尤其是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超標。202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pm2.5的中文名稱命名為細顆粒物,pm2.5的含量越高,就代表大氣污染越嚴重。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地處河北沖積平原。該市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濕差異較大。衡水以衡水湖為依托,力圖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文明宜居城市。衡水湖占地面積達283平方公里,具有巨大的科研價值、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自年以來,衡水市秋冬季節出現持續性霧霾天氣,這給衡水市的生態文明建設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霧霾不僅危害市民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市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另外,霧霾天氣還會減弱紫外線的能見度,而紫外線又是大氣微生物的天然殺菌劑,這使得空氣中的微生物不能及時地被紫外線殺滅,使空氣中有害微生物得以滋生,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進而危害人類的呼吸系統。此外,持續性的霧霾天氣還會造成自然環境中的植物和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的下降。
2衡水市霧霾天氣產生的原因分析。
從霧霾天氣的形成機制來分析,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自然因素。首先,由于大氣逆溫現象的出現,全球氣候變得異常。而逆溫層的出現導致空氣流通緩慢或停滯,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逐漸聚集,形成一個污染帶。其次,由于冬季地面濕度大,再加上人類生活和生產造成的灰塵和顆粒不能及時被風吹散開,而是與濕氣結合形成霧霾。大氣長時間不流通,污染物持續積累,導致了持續的霧霾天氣。二是人為因素。空氣中存在大量的霾粒子,幾乎都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比如,近幾年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大幅增加。再如,到冬季供暖時期,燃煤煙氣的排放增多。另外,部分農村采用秸稈焚燒的方式處理農業殘余物,而焚燒的過程也排放大量的煙氣。這些人為排放的煙氣,再加上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加重了該市的霧霾天氣。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六
摘要: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全國各地與霧霾的斗爭就一直進行著,霧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在本來就嚴峻的環境問題上又多了一個難題。要從根源上治理霧霾,并非短時間內能完成,也不是單單靠政府能做到,更不只能給企業清潔生產的壓力,而應該成為一項長期的全民行動。筆者從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環境保護在治理霧霾過程中的影響。
關鍵詞:霧霾;全民行動;持久戰。
目前,空氣質量不斷降低,產生霧霾頻率增高,是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國許多氣象臺也會為大家預報霧霾天氣。因其有2大安全隱患:(1)霧霾導致空氣壓強降低,不斷變濕,致使人體不易排汗,長期待在霧霾環境下,容易誘發一系列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排氣系統疾病、心臟疾病、腦部疾病、傳染病等。(2)因為可見度低,經常產生交通問題,如車輛追尾,危及生活交通運行。除此之外,霧霾會導致空氣質量不斷降低,破壞大自然生態系統,極大地影響了交通運輸、電力、農業生產等方面。
1霧霾天氣產生的原因。
一是氣候,二是人類活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生產生活密度加大,大量排放可吸入顆粒,一旦大自然無法處理過多的可吸入顆粒時,可吸入顆粒會累積,此時,再結合氣候條件的影響,便會產生霧霾。
2霧霾天氣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云南和東北的冬天對人民生活影響為例,可直觀地看出加強環境保護對霧霾的重要性。目前的東北地區,沙漠化嚴重,大面積草原退化,森林因砍伐過度數量急減,大氣污染程度高。霧霾天,出行的市民都戴上了口罩,腳步匆忙,不愿在室外多加停留。在城區主干道,大部分車輛都亮起了急行燈,由于霧霾天氣道路可見度很低,此外,高速路上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大多數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都因天氣惡劣放假。一層灰色霧霾籠罩著整個城市,阻擋了太陽的光線,只能見到方圓500m的人和建筑物。對比同一時期的云南,仍然能看到色彩分明的藍天白云,陽光溫暖可人,正風和日麗美如畫。人們生活與夏天無異,由于重視保護旅游環境,輕工業發展,pm2.5年均值為30,優于國家水平,昆明離霧霾還很遠。希望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兼顧環境保護,不能只專注于眼前利益,卻失去了最核心的競爭力。
3應對霧霾天氣的策略分析。
3.1“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
保護環境,每個人都應該負起責任。大力倡導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先全民建立環保意識,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如城市盡可能少開私家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物品等,盡可能地減少人為產生霧霾的因素。
3.2加強保護環境。
隨著我國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對城市自然資源的消耗也加快增長,雖然城市的經濟文化生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大自然自我循環的能力有限,過快地城市化發展會對其產生極大的挑戰和沖擊,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城市生態建設與城市經濟競爭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不能犧牲有限的.資源與自然環境來推動城市化。
3.3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如果要犧牲生態環境來提高經濟的發展,就是在走令大自然毀滅的不歸路。所以,要結合城市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共同發展。好的環境資源才能吸引投資和提高生產力,保護環境資源才能可持續發展,保持長遠的競爭力。
3.4加強環境保護力度。
政府工作是否安排得當是治理霧霾行動的關鍵,之所以會產生霧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的眼光不夠長遠,不夠重視保護環境。所以應盡快建立完善的治理工作,如開展實時監測空氣質量,做好空氣污染預報工作和防護,及時處理和反思嚴重霧霾情況。
3.5開展pm2.5監測和監督。
目前,最直接、方便的監測pm2.5含量的工具是pm2.5空氣質量檢測儀,還可直接讀出粉塵質量濃度。通過建設監測網來分析霧霾天氣誘發附近民眾相關疾病的影響、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掌握霧霾天氣高發期,并制定相關防護措施。
4結語。
霧霾天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經濟發展,霧霾的治理應該全社會共同努力,環境保護的工作利及全世界和子孫后代,不僅要發展全民行動,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政府和環保機構如何堅持進行工作是重中之重。重視高gdp的城市建設方式已是過去式,政府工作的重心更應轉移到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秋蘭,馬回,鄭穎.國外霧霾治理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鄱陽湖學刊,(2)。
2段振東.內部行政問責的合理性基礎及制度完善[j].學術探索,(12)。
3楊小陽,白志鵬.霧霾天氣的成因及其法律層面應對狀況與操作層面政策建議[j].中國能源,2013(4)。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大部分地區為實現經濟發展而大量建設工業園區,大量開采森林,嚴重威脅到我國的生態文明,影響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要保證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要實現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并增加對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度。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
林業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的社會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因此,我國應加強林業管理,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在林業管理和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針對此,現重點提出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1.1、林業生產水平不高。
現階段,我國經濟和社會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房屋建筑、家庭裝修、城市綠化等項目增加了木材的使用量,增加了木材的消耗,同時人們也提高了對木材質量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國林業生產整體水平不高,林業生產經營方式相對落后,且我國林業管理仍處于小農經濟主導中,沒有形成集約化經營。在林業生產水平相對較低的同時,社會各界缺少對植樹造林活動的支持與重視,影響我國植樹造林活動的效果,造成我國林地流失[1]。目前,我國林業管理工作費用主要依靠政府資金支持,由于缺少社會籌集機制,造成政府資金壓力較大,對于一些資金需求量大的林業項目,政府常常不能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阻礙了我國林業建設步伐,進而造成林業建設滯后的現狀,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1.2、森林資源總量少,資源配置不均衡。
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還有我國森林資源總量少且資源分配不均衡。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我國人均森林面積更是只有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25%[2]。而且我國森林面積逐漸減少,但社會經濟增長速度和人口增長速度仍處于不斷增加之中。現階段,我國缺少專業的林木選種、培植、育苗和經營人才,大部分林業管理工作人員都沒有專業的治林造林技術,基層林業管理工作人員自身專業能力不高,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不是與林業有關的專業,造成我國林業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保護森林資源。而且,現階段我國缺少相關植樹造林宣傳和實際活動,且沒有停止開采森林資源,造成了森林資源配置不均衡,制約著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1.3、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
生態補償機制是指有償使用自然資源的制度。自然資源作為一種資源,在使用時就應有相關管理制約制度,根據地區自然資源特點制定相應生態補償機制,保證使用者能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避免發生資源浪費現象。但是,現階段我國缺少相應生態補償機制,不能利用法律效力約束自然資源使用者,在缺少約束和利益驅使下,常常會發生亂砍亂伐的現象,嚴重浪費了我國的林業資源,甚至一些樹木在很細的時候就被砍伐了,使我國森林覆蓋率越來越小,嚴重影響了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2.1、合理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要實現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就要提高森林覆蓋率,合理開展植樹造林活動[3]。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應正確認識我國林業發展現狀,加強林業主管部門與政府之間的聯系,林業主管部門應及時向政府報告林業發展現狀以及林業發展的資金需求,政府積極配合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有規劃地合理開展植樹造林工作,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同時,還應使社會各界發揮作用,在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等平臺進行植樹造林活動的宣傳,向社會大眾傳遞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社會各界在了解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后,積極配合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在林業管理部門規劃下,社會人員能夠自發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初步實現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2.2、合理配置森林資源,創新森林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
在提高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率的背景下,要實現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合理配置森林資源,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國人口處于不斷增長之中,對森林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僅僅增加森林資源擁有量是不夠的,還要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國缺少對林業工作人員的管理,大部分基層林業管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能順利開展樹木選種、培植、育苗等工作。因此,國家相關林業部門應增加對林業工作人員的重視,提升林業工作人員專業水平,盡量選擇在大學期間學習林業管理的人才,為其樹立森林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使我國森林資源配置處于均衡狀態,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2.3、建立健全林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及體系。
林業可持續發展更需要完善的政策體系指引,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森林植被保護不僅僅是政府和林業部門的工作,更是全體社會群眾的工作,要通過完善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參與,吸引更多群眾加入到植樹造林工作中。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同時,還要通過建立健全的林業管理法律法規,加強對林業的保護工作,使利用林業資源的人們受到法律的制約。此外,還要加大政府和林業部門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過渡開采樹木的違法犯罪行為,使林業生產經營處于穩定的秩序之中,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3結語。
林業管理是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及時解決在林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合理植樹造林,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合理配置森利資源,建立健全林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及體系等措施,實現我國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濤,張驊.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j].防護林科技,(6):58.
[3]藺輝.實現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8):18.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八
我國政府作為我國的行政主體,對我國公民的生活健康具有引導,監督,保護的責任。對于霧霾的治理,我國的政府也在積極的努力著。
面對汽車的尾氣排放,我國政府作出了許多措施:限制單雙號出行,這樣就能極大地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為汽車動力的交通工具,如天然氣汽車,天然氣公交車。對于汽車尾氣的處理,我國在近幾年也作出了處理。道路旁的植被相較于原先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增加。
面對道路揚塵和施工揚塵的處理,政府也有很多措施。在一些道路上,會不時見到有大型灑水車的出現,這種車能夠將道路的揚塵降低,清新凈化空氣。施工場地也有一些屏障物與道路隔開,降低污染。
面對工廠的二次污染,政府在這個方面做出了極大地努力。在北京等極度污染的地方,當地的政府都強行關閉了許多大型污染工廠。對于污染工廠廢氣的排放,也有監督措施。隨著環境層層出現,我國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我國政府積極應對著各種的挑戰。我國政府的立法工作的不斷完善。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法律體系。環境立法的工作的不斷完善,使我國環境保護的主要領域實現了有法可依。對于我國政府對于霧霾治理不足的地方,我建議我們應當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變傳統的模式為環境與經濟共同發展的模式。加大環保檢查力度與投入。在中央,省,市等各種層級設立監督部門,真正重視我國的環境保護,霧霾的出現只是大自然為我們提一個醒,如果我們的政府與我們的人民不重視環境保護,那么我們要面對的危險將有更多。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九
親愛的'廣大市民朋友們:
????在我們大家的心里,春天,本該生機盎然、萬物復蘇、詩情畫意,本該是一個出游的好時節,但是近來南陽市范圍內是頻頻出現全境大霧天氣,能見度甚至不足一百米,給我們造成了諸多不便,甚至對我們身體健康產生了危害。那么,我們是不是該停下匆忙的腳步思考一下,我們該做些什么呢?“環保不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的任務,而是全人類的任務。環保并不是圣神而不可及的事,而是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請大家跟我作出以下莊重承諾:
1、低碳出行:多選擇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等交通方式,盡量少開車,采取節能駕駛。
2、養成低碳生活習慣:生活中做到“四個一”(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使用環保購物袋,少用塑料袋;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木筷、紙杯、紙巾等);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減少垃圾,進行垃圾分類。
3、低碳消費:采用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選購高效照明產品、節能空調、節能汽車、高效電視機等。
4、低碳飲食:做飯做菜適量,不浪費;購買原材料食品回家自己加工,減少化學用品對人體的危害;少吃肉多吃素;請客吃飯不奢侈。
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十
xx市市長:
您好!
自從去年以來,霧霾幾乎就沒有中斷過,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大自然用這些事實來告訴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最近的天空經常變成了灰色,杭州的建筑物、樹木都灰蒙蒙的,出門一看,很多人帶上了口罩。就說昨天吧,我上網查了一下,pm2.5的濃度達到了280。
我觀察了工業造成的空氣污染。在杭州鋼鐵廠、化工廠等地方,煙囪都冒起了煙,有黃色的,也有黑色的,而且排放速度特別快,看著就讓人難受。到了陰天,周圍的建筑物都被煙籠罩著,能見度很低,周圍都快看不清了。
再是生活污染。家家戶戶都有燒煤氣、熱水器。大家天天都用煤氣和熱水器,積少成多,空氣污染就越發嚴重。
機動車也會排出很臟的顆粒,尤其是質量差的公交車和摩托車駛過后排出嗆人的黑煙。高峰時每五分鐘左右就經過一輛公交車,一天起碼有一百輛車要經過這里。要知道,這么多的汽車要排放出多少尾氣啊!特別是紅燈和堵車時,路上的小車就停下來,尾氣就大量地排放了出來。
霧霾的危害在于長期吸入會危害身體健康,有可能引起咳嗽、肺炎,甚至還會頭痛,惡心。所以,為了防止霧霾,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盡量減少工廠煙囪排放,政府可以立個規定:私自排放要受處罰。
2、開辟綠化帶,擴大綠化面積,多植樹造林。
3、引導工廠、企業少用煤、石油,多用太陽能等別的無污染燃料和能源。
4、暢導大家少開車,多坐公交車,多騎公共自行車。
5、多組織環保宣傳活動,讓大家知道霧霾的危害,市長自已應帶頭行動。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沒有霧霾的杭州該是多么美好啊!如果因為霧霾而影響杭州的形象也太悲哀了!時不我待,所以我們更應該保護環境。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十一
10月21日,我市突降大霧,能見度降低。氣象專家預計,由于氣象條件依然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擴散,霧霾天氣或將繼續加重,并將持續。此次霧霾天氣主要是由于晝夜溫差在10℃以上,較大的溫差在我市市區形成了逆溫層,持續逆溫和弱風氣象,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積累形成了霧霾天氣。從氣象條件上來說,冬季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較多,每逢臨近供暖期,必然出現大霧,今年冬天也不排除會再次出現霧霾天的可能性。
一是合理安排好生產、交通和群眾生活。霧霾天氣市民應盡可能少出門,取消晨練,非要出門時最好戴上醫用口罩防護,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導致疾病發生;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不宜在霧天出門,更不宜在霧天晨練,以免發生危險。
二是倡議采取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公眾自覺采取節能減排措施,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小汽車上路行駛;停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施工工地自覺增加灑水次數,減少建筑工地揚塵。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制定針對極端天氣的安全防護預案,當遭遇沙塵天氣時,叫停課間操、體育課等戶外活動,可以將體育課安排在室內進行,或臨時調課,不要讓孩子成為吸塵器。
三是農業部門積極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積極推廣免耕法,將作物殘茬留于地表,在秋季整地期間,禁止城郊及周邊縣市農民大量焚燒秸稈,避免產生濃重的煙塵。
四是建立和完善霧霾天氣的動態監測 “預警系統”20xx年治理霧霾建議書500字3篇默認。加強pm2.5監測網的建設,針對我國霧霾天氣的特點,研究霧霾天氣動態監測方法,利用衛星遙感、雷達和探空等手段對霧霾天氣的形成、發展和擴散進行跟蹤觀測,形成一個實時的霧霾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并及時發布信息,以利于提前安排好生產、交通和群眾生活、盡可能減少損失。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十二
全體老師、同學們:
每個人都向往藍天碧水,我也一樣。我喜歡綠色的高陵,美麗的高陵。而現在的高陵縣呢?整天煙霧彌漫,空氣污濁。既然同呼吸,就要共行動!為自己,為家人,為他人,一起行動,為治污減霾出份力,為美麗高陵添份綠。然而,這些霧霾都是我們一手造成的。有的人隨便給地上亂扔垃圾,有的人隨便給地上亂吐痰,還有的工廠亂排放污水和廢氣,高陵縣有那么多汽車,每輛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都在不斷地排放尾氣,這也是污染環境。
面對曾經美好的一切,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道:“誰來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歷史的車輪正轟隆隆地駛向22世紀,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一個小公民,必須勇敢地站起來,呼吁大家:保護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緩的地步,我們責無旁貨!誰希望看到自古以來辛勤哺育我們人類的地球母親即將變成一個欲哭無淚的黑色地球呢?不,誰都不愿意看到!那么我們就要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治污減霾,使高陵縣更美麗,使地球更美麗。我們中學生就應該做到:不亂扔垃圾,少買帶有紙包裝袋的東西,少用一次性飯盒和紙杯。多做有利于保護環境的事。
同呼吸,共行動!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低碳出行、環保生活、節能辦公做起,用實際行動為我縣治污減霾,建設藍天白云、山清水秀的美麗宜居高陵貢獻一份力量!
大地擁有和諧美麗的綠色,花兒才顯得嬌艷動人;心中擁有純潔的綠色,心靈才顯得更加紅彤燦爛。人類需要綠色,地球母親更加需要綠色,那就讓我們手牽著手,心連著心,共創綠色環境,讓藍天更藍,讓清水更清,讓我們的地球母親,讓我們的高陵縣更加可愛、更加生機勃勃吧!讓我們的天空更藍吧!
20xx年x月x日。
治理霧霾的論文(通用13篇)篇十三
杭州市市長:
您好!
自從去年以來,霧霾幾乎就沒有中斷過,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大自然用這些事實來告訴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最近的天空經常變成了灰色,杭州的建筑物、樹木都灰蒙蒙的,出門一看,很多人帶上了口罩。就說昨天吧,我上網查了一下,pm2.5的濃度達到了280。
我觀察了工業造成的空氣污染。在杭州鋼鐵廠、化工廠等地方,煙囪都冒起了煙,有黃色的,也有黑色的,而且排放速度特別快,看著就讓人難受。到了陰天,周圍的建筑物都被煙籠罩著,能見度很低,周圍都快看不清了。
再是生活污染。家家戶戶都有燒煤氣、熱水器。大家天天都用煤氣和熱水器,積少成多,空氣污染就越發嚴重。
機動車也會排出很臟的顆粒,尤其是質量差的公交車和摩托車駛過后排出嗆人的黑煙。高峰時每五分鐘左右就經過一輛公交車,一天起碼有一百輛車要經過這里。要知道,這么多的汽車要排放出多少尾氣啊!特別是紅燈和堵車時,路上的小車就停下來,尾氣就大量地排放了出來。
霧霾的危害在于長期吸入會危害身體健康,有可能引起咳嗽、肺炎,甚至還會頭痛,惡心。所以,為了防止霧霾,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盡量減少工廠煙囪排放,政府可以立個規定:私自排放要受處罰。
2、開辟綠化帶,擴大綠化面積,多植樹造林。
3、引導工廠、企業少用煤、石油,多用太陽能等別的無污染燃料和能源。
4、暢導大家少開車,多坐公交車,多騎公共自行車。
5、多組織環保宣傳活動,讓大家知道霧霾的危害,市長自已應帶頭行動。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沒有霧霾的杭州該是多么美好啊!如果因為霧霾而影響杭州的形象也太悲哀了!時不我待,所以我們更應該保護環境。
建議人: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