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一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問你們,當你碰到了壞人,你會怎么做呢?(請3~4個學生來回答就可以了)恩,你們真聰明!在遇到壞人的時候都懂得怎樣擺脫危險。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在黑板上畫“小稻秧”圖或出示圖片都可以)(生看后答)
板書:小稻秧
2、揭示課題
3、隨機教學生字
a、教師說: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這個字老師不會,(教師指著“險”字說)誰能幫幫老師呀?(生答)教師在聽完學生的回答后說:原來是這樣讀啊,你這個小老師真不錯!那么其他的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字嗎?(生答:知道)好,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字給讀一讀,一二讀。
b、教師說:哪位小朋友知道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的呀?(生:左右結構)現在請小朋友們把手伸出來和老師一起把這個字寫一寫。(書空寫“險”字)
那么“險”字還可以組什么詞呢?(生答:危險......)誰能用“危險”這個詞來說一句話。(生說完后,師對其進行)
4、請全體學生齊讀課題兩遍,讀完后提問:看著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呀?(生:a、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險?b、小稻秧是怎么脫險的?)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
5、讀后回答:a、是誰讓小稻秧遇到可危險?(板書:雜草)
b、又是誰讓小稻秧脫離了危險?(出示噴霧器的圖片,板書:除草劑)
6、a、教師指著“雜草”這個詞說: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把這個詞讀一讀,誰來?(生讀)
教師說:誰來說說他讀得怎么樣啊?(請1個學生來評)好,那你也來讀讀,我相信你也會讀得很好的!(生讀)
b、教師說:這個字你們除了在我們的這課文里面出現過,那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呀?(生答)恩,看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們都是很細心觀察的,記憶力真不錯。老師想呀,你們也一定能把這個“雜”給記下來,對嗎?(生答)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記這個字的?(生答)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寫一寫這個“雜”字。(生寫)
7、教師說:看來我們的小朋友在學習方面是非常認真的,下面,老師也想請小朋友們認認真真的,自己把課文讀一遍,老師想看看哪位小朋友讀得最認真,聲音最響亮了,好現在自己開始讀。(如果在讀的過程中發現自讀變成了全班一起讀的話,教師可以讓學生停下來說: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團結,連朗讀課文都那么整齊,但是老師想你們自己讀自己的,不要一起讀,明白了嗎?[生答:明白了]好,開始!)
9、教師說:請小朋友們把這些詞語讀一讀。(生讀)那么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現在老師就讓你們發揮團體,全班一起把第一、二自然段讀一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這些詞語,邊讀邊想它們是什么意思,明白了嗎?(生讀)
10、表演理解(讀完后請理解了的同學上臺進行表演)
a、請學生上臺表演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教師讀,生演,當教師讀到“團團圍住”這個詞的時候,可以進行提問:團團圍住的意思就是什么呀?(生說:包圍住),接著讀完“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這句話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氣勢洶洶是什么意思呀?(生答:非常兇)誰來說說他們演得怎么樣啊?(生說)是呀,他們表演得真不錯,老師授予你們最佳演員的稱號。現在請小朋友們把第一自然段來讀讀。(讀后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糾正,老師感覺你們這些雜草不夠兇,可不可以再兇一些啊)
b、教師說:現在我們來開拍第二自然段,哪位小朋友也想獲得最佳演員的稱號啊?(請生表演)演完后教師說:你們看看這些雜草野蠻嗎?(野蠻)他們這樣講不講道理啊?(不講)所以這就是(板書:蠻不講理)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雜草讓小稻秧說話了嗎?(沒有)這就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板書:不由分說、一擁而上)請小朋友們把這兩個詞語讀一讀。
c、教師指著“擁”字說:誰來把這個字讀一讀?(生讀)那么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生答)真聰明!好,老師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喜歡思考了,老師想讓小朋友們用“一擁而上”這個詞語來說一句話,想好的同學可以舉手。(生說)
d、教師指著“拼命”這個詞說:誰來讀這個詞?好,你來!(生讀)那么你是怎么記這個“拼”字的呢?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的?(生說完后,教師說:你真棒!)
e、教師說:小稻秧遇到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么樣了?(生說,師板書:當場病倒)
教師說:它們得了什么病啊?(生說,師板書:營養不良癥)什么是“營養不良癥”啊?(生說)對了,這就告訴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能挑吃,要樣樣都吃,身體才會棒棒的,不會像小稻秧那樣營養不良了。
11、請全體同學把第二自然段讀一遍。
12、把第一、二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一遍,如果覺得讀得不是很理想的話,還可以再讀一遍。
13、讀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第一、二自然段里出現的生字進行描紅,然后用本字把這些生字,每個字寫一行,在寫之前,教師一定要提要求,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巡視和指導。
14、下課,。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二
課文分析: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雜草對小稻秧生長的威脅,以及噴灑除草劑能保護小稻秧。通過學習,要讓學生知道一些相關的農業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稻秧脫險記》。首先來檢查生字,看同學們記住了沒有。(出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
過渡:看來生詞難不倒大家,那我們解決課文是沒有問題的。有信心嗎?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是誰讓小稻秧遇到了危險?又是誰讓小稻秧脫離了危險?
讀后回答:
(1)是誰讓小稻秧遇到了危險?
(板書:雜草)。
(2)又是誰讓小稻秧脫離了危險?
出示:噴霧器的圖片(介紹:噴霧器、除草劑)。
(板書:除草劑)。
三、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詞語作上記號。
2、學生說。
3、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別著急,老師呀,也很想讀一讀,請同學們評一評我讀得怎么樣,好嗎?(老師范讀1、2自然段)。
4、學生評價。
5、如果學生提出建議,教師夸獎很會讀書,很會動腦子,有請他讀一讀。
6.表演理解。
師:讀到這里,我想,“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一擁而上”肯定懂了。(老師喊幾位舉手的同學到前面來)。
師:“你們要干什么?”
生:“快把營養交出來:”(聲音低)。
師:你們沒有讀懂。要兇,聲音要大,把腰卡起來。生:(卡腰,大聲,兇惡地)“快把營養交出來!”
師:“我們剛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營養,怎么能交給你們呢?”
(學生不知所措)。
師:(問全體同學)他們應干什么?
生:他們應上前搶營養。
師:對,要搶。營養在地里,快!
(“雜草們”一擁而上,搶起了營養。稻秧沒精打采地垂下了頭,下面的學生哈哈大笑)。
師:雜草厲害不厲害?兇不兇?(生:厲害,兇)這就是“氣勢洶洶”。雜草野蠻不野蠻?(生:野蠻)講理不講理?(生:不講理)這就叫“蠻不講理”。雜草讓小稻秧發言嗎?(生:不讓)這就叫“不由分說”。各位“雜草”請回去。(笑聲)。
5.小稻秧遇到了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
他們得了什么病?(營養不良癥)。
6.理解了這些詞語,我相信你們更能讀好1、2自然段。想讀的'站起來讀吧!
四、學習課文第3――5自然段。
過渡:正當小稻秧身處險境之時,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課件)請同學們自由讀3、4、5自然段。
1、出示課件:噴霧器與雜草的對話(老師讀“雜草的話”,學生讀“噴霧器的話”)。
2、分角色朗讀,小組進行。老師下位指導。
3、檢查:兩小組上臺朗讀,學生評價。
4、在他們讀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詞語本來不懂意思的,經他們這么一讀,現在就懂了的?
(學生說)。
5、還有哪些詞你還不明白的?
如果學生說到。
“警覺”,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幫助理解。
師:對了,這就告訴我們,詞語一定要聯系課文來理解。
“紛紛”讀懂了?請懂的同學站起來。我讀課文,你們做動作。
(學生紛紛站起來)。
師:“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不一會,雜草就紛紛倒下。”
---------------------------。
(在老師的讀書聲中,站起來的同學紛紛倒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師:請大家坐好,看哪個同學腰挺得直。“紛紛”懂了嗎?課文中的“紛紛”是“一個接一個”。記住,理解詞語一定要聯系上下文。
6、同學們理解的這么好,相信你們讀得會更好!(學生讀3、4自然段)。
7、至此,小稻秧脫離了危險,他們怎么樣?(板書:跳起舞來)(出示課件)8、齊讀第5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上課的一開始,你們就提了這兩個問題,現在能解答了嗎?(學生回答)。
六、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齊讀。
2.重點指導:雜、欺、喘。
師:下面,請大家把課堂習字簿拿出來,我們來完成最后一項任務――正確、規范地寫生字。注意,一要正確,二要規范。每一個字描紅、仿影、臨寫各一遍。自己檢查一下寫字姿勢,“三個一”做到了沒有?(放古箏曲)好,先描紅一遍。
(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并提示保持適當的速度)。
師:哪些字的筆順需要老師幫助?
生:“雜”、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三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實驗證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發揮80%以上,而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20%。所謂激發興趣,在心理學上指的是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起來。在課堂上,教師只有當好導演,為學生搭設“表演”的舞臺,誘發學生入境,使學生產生入境始入親的感受,才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在本課中我努力創設了兩個學習的情景:1、嘗試說服雜草;2、做個出色的宣傳員。這些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嘗試,全新的挑戰,全新的體驗。從沒做過的事情學生就愛去試試。這兩個情景的創設使他們產生嘗試的欲望,所以,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去了。
低中年級的學生最愛游戲性的學習方式,活動化、交際化的課堂學習是最適合他們的了。在本課的學習中,他們自由組合,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和好朋友一起討論、表演、朗讀,思維更活躍了,感受更真切,學習效果當然更好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氣勢洶洶不由分說等詞語的意思。
2、精讀課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4、能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能根據小稻秧脫險的過程,了解除草劑、噴霧器的作用,繼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教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你還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什么?
二、精讀課文。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要求:用線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
(1)檢查自讀(出示課文12自然段):
a、指名讀課文。
b、說說你畫了那些句子。
c、你覺得這些雜草講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結合回答理解詞語不由分說和蠻不講理)。
e、雜草既多又兇,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理解氣勢洶洶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朗讀)。
f、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面對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小稻秧怎么樣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雜草們又會有什么表現呢?(學生分別回答)。
(3)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指名評議指名讀再評議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
2、過渡:如果沒有人來幫助小稻秧,小稻秧會怎么樣?雜草們會怎樣?
3、學習第35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脫險的?畫出文中有關語句。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3)討論:毛毛雨是指什么?(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4)你見過除草剎嗎?你知道化學除草劑有什么作用?通過查資料,你對除草劑了解多少?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分別說)。
(5)投影出示噴霧器大夫與雜草在一起的圖片:(學生自由答)。
體會一下:噴霧器大夫是怎樣對雜草說的?
想象一下,雜草此時會不會氣勢洶洶?
引讀:一個洪大的聲音。
(6)比較這兩個句子中的收拾分別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間收拾一下。
b、這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7)聽了噴霧器大夫的話,雜草們當時又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紛紛倒下是怎樣一副畫面?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能不能集體做一個紛紛倒下的動作?(學生做)。
(9)雜草們紛紛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會是怎樣的呢?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自由回答)。
雜草們倒下了,小稻秧們該是多么高興呀!它們會在田里怎樣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并想象出一定的動作)。
(10)齊讀課文第34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讀到這兒,你已經學到了哪些知識?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你愿意怎樣地幫助它們?
3、你覺得課文的題目合適嗎?能不能再給課文起個題目,并請你說明理由。
四、作業:
請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板書設計:
遇險。
噴灑除草劑。
脫險。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五
3、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一、復習導入。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兩大部分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又是怎樣脫險的?板書:遇險、脫險)。
2、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小稻秧遇到的危險是:它剛搬到大田來不久,一群雜草就來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如果再沒有營養,小稻秧就可能會死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節。
二、朗讀課文,相機理解。
1、過渡:小稻秧這時真是太危險了,哪后來又是怎樣脫險的.呢?
2、聽課文第3-第5節的錄音。
3、學生練習朗讀課文。
4、同桌相互朗讀課文,相互幫助,相互提高朗讀水平。
5、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根據同學的朗讀情況作出簡單的評價,并自己再朗讀一段或一句。
6、教師相機引導理解重點詞句:
(1)警覺:a、警覺是什么意思,你們理解嗎?b、這個詞語的意思很難說清楚,誰能把警覺的意思表演出來?(表演這節第1、第2句話)。
(2)收拾:收拾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會,讀讀課文的最后兩節后回答。你怎么懂得?
(3)指導朗讀有氣無力說的話。理解省略號在這兒的作用,你能不能在雜草有氣無力說的話中間再加上一個省略號,并讀出語氣來呢?(在我們后也可加省略號)。
(4)紛紛:紛紛倒下理解了嗎?(一個接一個地)請懂得的同學站起來,老師讀課文,你們做動作。(如果學生一齊坐下,要糾正)。
三、復述課文,加進動作。
1、提出復述要求。
誰能夠不看書把這個童話故事講出來呢?現在請同學們先準備一下。注意:(1)復述時要把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講出來,其它內容可以用自己的話說;(2)復述時可以適當加進自己的動作。
2、學生練習復述課文。
3、指名學生分節復述課文。
四、表演實踐,深入體會。
1、這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非常適合進行課本劇表演,接下來請同學們組成六人一個小組,進行練習。一人讀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噴霧器大夫,其他的人做雜草,要注意,旁白盡量少一點。
2、指名小組表演。
遇險:蠻不講理當場病倒。
脫險:下個不停紛紛倒下。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六
2、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大意,并能進行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3、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20xx年1月11日。
一、復習導入。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兩大部分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又是怎樣脫險的?板書:遇險、脫險)。
2、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小稻秧遇到的危險是:它剛搬到大田來不久,一群雜草就來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如果再沒有營養,小稻秧就可能會死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節。
二、朗讀課文,相機理解。
1、過渡:小稻秧這時真是太危險了,哪后來又是怎樣脫險的呢?
2、聽課文第3-第5節的錄音。
3、學生練習朗讀課文。
4、同桌相互朗讀課文,相互幫助,相互提高朗讀水平。
5、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根據同學的朗讀情況作出簡單的評價,并自己再朗讀一段或一句。
6、教師相機引導理解重點詞句:
(1)“警覺”:a、警覺是什么意思,你們理解嗎?b、這個詞語的意思很難說清楚,誰能把警覺的意思表演出來?(表演這節第1、第2句話)。
(2)“收拾”:收拾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會,讀讀課文的最后兩節后回答。你怎么懂得?
(3)指導朗讀有氣無力說的話。理解省略號在這兒的作用,你能不能在雜草有氣無力說的話中間再加上一個省略號,并讀出語氣來呢?(在“我們”后也可加省略號)。
(4)“紛紛”:紛紛倒下理解了嗎?(一個接一個地)請懂得的同學站起來,老師讀課文,你們做動作。(如果學生一齊坐下,要糾正)。
三、復述課文,加進動作。
1、提出復述要求。
誰能夠不看書把這個童話故事講出來呢?現在請同學們先準備一下。注意:(1)復述時要把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講出來,其它內容可以用自己的話說;(2)復述時可以適當加進自己的動作。
2、學生練習復述課文。
3、指名學生分節復述課文。
四、表演實踐,深入體會。
1、這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非常適合進行課本劇表演,接下來請同學們組成六人一個小組,進行練習。一人讀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噴霧器大夫,其他的人做雜草,要注意,旁白盡量少一點。
2、指名小組表演。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七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切合了兒童喜歡看童話故事的心理。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進行這一課的閱讀教學時,主要采用了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手段。于是,我在教學時,不妨也東施效顰了一回。
一、提出要求,學生自主排練。
在第一教時初步閱讀感知課文后,我要求學生自由分組組合,演一演課文。要求:
2、角色分配合理,并要求做角色介紹。
二、學生分組表演比賽,進行民主評議。
四組分別進行表演,每組推薦一人進行評議、打分。
在聽了孩子表演時的自主評價后,我不由得為自己的大膽嘗試喝彩,聽聽孩子爭先恐后的發言吧:
一、課文語言文字的評價:
“我認為這些小稻秧表演的很好,他們表演出了蠻不講理,氣勢洶洶的霸王樣子。”
“我認為有一棵小稻秧表演的不對,他不是一擁而上,而是在跳,變成了一跳而上。”
‘我們都……’后面停一下,這樣才像有氣無力。”
“我認為這些雜草不是紛紛倒下的,而是一下子整齊地倒下,他們應該三五成群有先有后倒下。”
“我喜歡這組,噴霧器大夫和雜草配合得很好,當噴霧器大夫開始噴灑時,其中一棵雜草馬上抬頭問,表現出了警覺。”
二、表演藝術上的評價:
“噴霧器大夫的動作很像,一只手在搖動,一只手在給雜草噴灑。”
“這一組表演時沒有面向觀眾,我們都沒有看到他們的表演。”
“他們選的位置太靠近教室門口了,有的甚至半個人在門外。”
“他們有幾個人在笑。”
“噴霧器大夫沒有噴灑到其中的兩棵雜草。”
…………。
教學后,我的感受是原來:不是學生不能,而是你不想;不是學生不會,而是你不敢。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氣勢洶洶”“不由分說”等詞語的意思。
2、精讀課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4、能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能根據小稻秧脫險的過程,了解除草劑、噴霧器的作用,繼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投影小黑板。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你還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什么?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要求:用“——”線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
(1)檢查自讀(出示課文1——2自然段):
a、指名讀課文。
b、說說你畫了那些句子。
c、你覺得這些雜草講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結合回答理解詞語“不由分說”和“蠻不講理”)。
e、雜草既多又兇,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理解“氣勢洶洶”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朗讀)。
f、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面對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小稻秧怎么樣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雜草們又會有什么表現呢?(學生分別回答)。
(3)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指名評議——指名讀——再評議——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
2、過渡:如果沒有人來幫助小稻秧,小稻秧會怎么樣?雜草們會怎樣?
3、學習第3——5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脫險的?畫出文中有關語句。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3)討論:“毛毛雨”是指什么?(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4)你見過除草剎嗎?你知道化學除草劑有什么作用?通過查資料,你對除草劑了解多少?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分別說)。
(5)投影出示噴霧器大夫與雜草在一起的圖片:(學生自由答)。
體會一下:噴霧器大夫是怎樣對雜草說的?
想象一下,雜草此時會不會氣勢洶洶?
引讀:一個洪大的聲音——。
(6)比較這兩個句子中的“收拾”分別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間收拾一下。
b、這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7)聽了噴霧器大夫的話,雜草們當時又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紛紛倒下”是怎樣一副畫面?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能不能集體做一個“紛紛倒下”的動作?(學生做)。
(9)雜草們紛紛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會是怎樣的呢?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自由回答)。
雜草們倒下了,小稻秧們該是多么高興呀!它們會在田里怎樣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并想象出一定的動作)。
(10)齊讀課文第3—4自然段。
1、讀到這兒,你已經學到了哪些知識?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你愿意怎樣地幫助它們?
3、你覺得課文的題目合適嗎?能不能再給課文起個題目,并請你說明理由。
請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遇險。
噴灑除草劑。
脫險。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學習用“紛紛、激烈”造句。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表演課本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雜草對莊稼的危害和除草劑能保護莊稼。
第一課時
1、寫課題
2、猜一猜:文章寫什么?
3、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師生討論學習方法:自由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請教……
2、學生自讀課文
3、激勵學生再認真的讀課文
4、檢查
a讀生字、詞語
b你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如:吵——說話少了就不吵了。
1、要求:學生邊讀書邊把喜歡的詞語劃出來;思考詞語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記號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評價
1、自讀,劃出寫小稻秧和雜草的詞語
2、指導朗讀:氣勢洶洶(讀出語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氣勢洶洶說明雜草怎樣?
3、讀后評價,讀出雜草的蠻不講理,小稻秧的軟弱無助。
5、表演:團團圍住——快把營養交出來!
6、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欺負弱小的?
8、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體會人物對話提示語中的某些詞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交流:說說各人讀懂了什么。
3、結合插圖講解:噴霧器——
除草劑——
毛毛雨——
4、分角色朗讀
5、表演——脫險
1、朗讀,思考句子意思
2、換說法,談體會
1、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
小稻秧
遇險(病倒)——噴灑除草劑——脫險(挺直身子)
|
|
雜草
|
|
紛紛倒下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雜草對小稻秧生長的威脅,以及噴灑除草劑能保護小稻秧。通過學習,要讓學生知道一些相關的農業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1.學會本課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情感。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揭題、解題
1.今天這節課,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將要來到農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發生了什么事?(揭題)學生齊讀。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脫險是什么意思?
介紹:記記載下來的事情。
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生說)再齊讀課題。
3.課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最關鍵?(脫險)
緊扣這個詞語,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生說,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2)小稻秧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齊讀問題。
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先帶著這兩個問題,聽課文錄音。
2.讀后回答:
(1)是誰讓小稻秧遇到了危險?
(板書:雜草)
(2)又是誰讓小稻秧脫離了危險?
出示:噴霧器的圖片(介紹:噴霧器、除草劑)
(板書:除草劑)
3.學錄音,自讀課文。
讀完回答:可穩拿幾個自然段講了小稻秧遇險,那幾個自然段講了小稻秧脫險?
三、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詞語:(學生指名讀、齊讀)
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
一擁而上拼命
2.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這些詞語,邊讀邊想。
3.表演理解(請理解的同學上臺)
團團圍住(包圍住)
表演結束,提問:這些雜草厲害嗎?兇嗎?(這就叫氣勢洶洶)
雜草野蠻嗎?他們講不講道理?(板書:蠻不講理)
雜草讓小稻秧多說話了嗎?(這就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
他們得了什么病?(營養不良癥)
5.指名讀,評價,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3~5自然段
過渡:正當小稻秧身處險境之時,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內容):
一學生噴霧器,老師雜草(生齊讀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書:紛紛倒下)紛紛倒下說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脫離了危險,他們怎么樣?(板書:跳起舞來)齊讀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讀3~5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這兩個問題,能解答了嗎?(學生回答)
2.齊讀全文。
六、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齊讀。
2.重點指導:雜、欺、喘
七、作業:習字冊
板書設計:
30.小稻秧脫險記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小稻秧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雜草
除
小稻秧
蠻不講理
草
當場病倒
紛紛倒下
劑
跳起舞來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一
11月?28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從小學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默讀的方式,能邊讀邊想;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從故事中感知科學知識,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插圖、小黑板、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四、學習生字。
1、小朋友看(出示畫),你看到了什么?
2、對,這些都是小稻秧。這么多小稻秧在農民伯伯的幫助下來到了大田里。(板書:小稻秧)那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小稻秧的課文,題目是(板書:脫險記)。
3、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4、答案都在課文里,小朋友自己認真讀一讀課文。讀準音,讀通順。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出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
(2)查字典給生字擴詞。
(3)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它是怎樣脫險的?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爭吵、雜草、拼命、除草劑、噴霧器、欺負、倒霉、喘氣、紛紛。
(2)提問:本課的生字,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
(3)分別指名同學給生字擴詞。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指正生字讀音:爭吵、氣勢洶洶、嚷。
3、把這些生字放到句子里,誰再來讀一讀。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2、指正讀音: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3、誰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讀。
2、指正讀音:大夫、欺負。
3、點擊“噴霧器”一詞,“噴霧器”你見過嗎?點擊示圖,你知道它干什么用的嗎?
5、這一段比較難讀,我們小朋友再練一練。
6、誰愿意再來讀一讀。
(四)學習第四段。
1、誰來讀第四段?
2、誰還會讀?
3、齊讀。
(五)學習第五段。
1、誰來讀?
2、一齊讀。
1、出示詞語:
紛紛??激烈??氣勢洶洶?不由分說。
欺負?警覺??蠻不講理??一擁而上。
2、出示生字。
3、同桌交流學一學。
4、師范寫:“雜、欺”
5、教師巡視。
1、看動畫后回答:農民伯伯在插秧。
2、看老師板書,齊讀課題。
3、質疑:遇到了什么危險?是怎樣脫險的?……。
4、進入課文閱讀。
1、按要求自學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體會詞意。
(2)查字典給生字擴詞。
(3)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么脫險的?
2、分別回答、匯報學習效果:
(1)認讀詞語。讀準字音,區分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2)總結本課的注意點,特別強調:“雜、除、劑、欺、喘”
(3)給生字擴詞。
1、個別讀第一自然段。
2、練讀生字詞:爭吵、氣勢洶洶、嚷。
3、個別再讀段。
1、個別讀第二自然段。
2、逐個讀出示的四字詞語和生字詞。
3、個別再讀段。
1、個別讀第三自然段。
2、讀含有詞的句子。
3、個別同學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4、弄懂“化學除草劑”是除雜草用的化學藥品。
5、自由練讀。
6、個別再讀段。
1、個別讀第四段。
2、再讀。
3、齊讀。
1、指名讀。
2、齊讀。
1、學生讀詞語。
2、指名讀生字。
3、同桌交流學一學。
4、看老師寫。
5、學生描紅。
通過看動畫,認識小稻秧,在老師故事化的語言中進入對課的學習。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嘗試解決。
由字詞到句段,指導學生切實將課文讀正確。
作業設計:?。
1、?認真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從小學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默讀的方式,能邊讀邊想;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
2、從故事中感知科學知識,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出示詞語:
紛紛??激烈??氣勢洶洶?不由分說。
欺負?警覺??蠻不講理??一擁而上。
3、再去讀課文。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一群……交出來!”
(1)誰來讀這句話?
(2)點擊“氣勢洶洶”劃線,“氣勢洶洶”地嚷道就是怎樣?誰來讀這句話?
(3)我們一起來讀。
(1)示句子。
(2)小稻秧的話你們懂嗎?誰來說?
4、是呀,小稻秧剛剛來,正需要營養呢,怎么能交出來?可是,這群雜草怎樣?(示句子)。
(1)你們說雜草怎樣?
(2)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你覺得雜草怎樣?
(4)再來讀這句話,該怎樣讀呢?
5、引讀:小稻秧氣得……(示句子)誰來讀這一句?
(1)這句話是說小稻秧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
(2)示1-2段,女同學來讀小稻秧的話,男同學來讀雜草的話。
(二)學習第三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誰來讀?
(1)點擊出示句子:突然---一棵---誰來讀讀這句話?
(2)是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這棵雜草覺得怎樣?
(3)所以它警覺得抬起頭,誰再來把雜草的話讀一讀。
(5)這時雜草問“你是誰”,噴霧器大夫又大聲的說,誰代表噴霧器大聲地說一說?
(6)我們完整地來讀這一段。誰演噴霧器?誰演雜草?誰讀其他的?
(三)學習第四段。
1、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點擊示圖)這時雜草們怎樣了?(點擊示段)。
(1)誰來讀一讀?
(2)雜草們怎么會喘不過氣來的?
(3)誰再來把這話讀一讀?
(4)不一會兒,雜草“紛紛”倒下了,你知道紛紛倒下去就是怎樣?
(5)看(示動畫),雜草在化學除草劑的作用下,紛紛倒下去了,它們都怎樣了?
(四)學習第五段。
1、這時小稻秧怎樣了?自己讀讀?(示段)。
3、怎么會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4、營養足了,力氣大了,該怎么讀?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簡要回答。
2、看所出示的句子。
(1)個別讀句。
(2)讀雜草的話,讀出“氣勢洶洶”來。
(3)齊讀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自己的理解。
4、引讀出下面的句子。
(1)用書上的話說說雜草的態度。(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
(2)用自己說說對此句的理解。
(3)體會到雜草的兇狠、蠻不講理。
(4)理解的基礎上,練習朗讀。
5、個別讀句子。
(1)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
(2)練習分角色讀課文的1-2自然段。
1、個別讀第三自然段。
(1)個別讀劃線句子。
(2)通過體會練讀句子。
(3)個別讀句子。
(4)理解“洪亮”一詞,讀出“洪亮”的聲音來。
(5)練讀噴霧器的話。
(6)分角色朗讀。
1、看動畫顯示。
(1)個別讀段。
(2)練習前文說一說,在除草劑的作用下。
(3)有感情地讀。
(4)說說對“紛紛”的理解。
(5)看動畫,知道雜草都死了。
1、自讀第五自然段。
2、說一說書上句子。
3、說出小稻秧又有營養了,不生病了。
4、練讀句子。
抓住重點詞指導朗讀,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緊扣住雜草和小稻秧的對話,抓住重點詞,尤其是對話前的朗讀提示語,加強朗讀訓練,邊讀邊悟,邊悟邊讀,使朗讀水平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
想象小稻秧臉色蠟黃的情景,體會到它的危險。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噴霧器”和“化學除草劑”。將字詞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
理解重點詞句,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作業設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雜草????遇險。
教學反思。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演中理解重點詞句,并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只識不寫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在對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和噴霧器能保護稻秧不受侵害,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點。
1、理解關鍵詞語,從而理解文意。
2、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
教學難點:讀課文、演故事。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有關噴霧器、除草劑。
2、準備雜草和噴霧器的頭飾。
3、制作cai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第3、4、5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語言描繪,激趣導入。
1、(老師很關心地、好奇地問)小朋友們,老師聽說水稻田里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有這回事嗎?(學生七嘴八舌回答)這不,我被他們找來評理,你們能把具體情況說一說嗎?這樣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學生生動復述課文一、二自然段內容。(師:看來,不止是爭吵,雜草們還在搶小稻秧的營養呢!)。
3、師指名生評價,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樣的雜草?(出示圖片并板書:雜草氣勢洶洶、蠻不講理)。
是呀,正是因為雜草的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看!正需要營養的小稻秧?(出示圖片并板書:小稻秧臉色蠟黃)咱們的小稻秧遇險了。
4、過渡語:看到同學們皺起了眉頭,我想你們一定非常擔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險吧!我和大家一樣,也非常關心小稻秧的命運。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看看后來怎么啦。
二、精讀感悟、演中求知。
(一)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聽說,植物指揮中心也派來了兩名隊員來救援,會是誰呢?小稻秧最后怎樣了呢?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知道啊?(想)現在請你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輕聲讀課文的三~五自然段。待會兒看誰表現得最出色。(師放朗讀錄音,生聽、思考)。
學生讀后:
師:植物指揮中心;派來的兩名隊員是誰呀?(指名回答)(噴霧器和除草劑)你們有見過噴霧器和除草劑嗎?(示圖片:讓學生自己講解噴霧器和除草劑的作用)。
師:哦,看來小朋友們知道的還真多呢?噴霧器大夫可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啊!(師豎起大拇指)。
師:小稻秧最后怎樣了呢?(指名回答)(小稻秧最后脫險了)。
師:你們說說小稻秧是怎樣脫險的?(生自由說)。
2、看cai課件。快看——(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播放cai。)。
3、這是么回事呢?(噴霧器大夫在噴灑除草劑呢)請小朋友們在第3、4自然段中找出噴霧器和雜草說的話,把它畫下來多讀幾次。
(指導朗讀噴霧器說的話)。
師:小朋友們讀書讀得很認真,噴霧器大夫對雜草說了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一)、cai課件出示句子: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1).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2).一生讀后,其他的學生評議。(他讀得怎樣?誰來說一說?為什么?你能讀一讀嗎?)。
(引導學生找出“洪亮”一詞,用洪亮的聲音來讀)。
(3).從噴霧器大夫洪亮的聲音里,我們還聽出噴霧器大夫很討厭雜草,這句話除了要讀出洪亮還要讀出什么樣語氣?你們自己練一練。(學生自己說自己讀)。
(4)在這里“收拾”是什么意思?(把雜草消滅或毒死)。
課件出示句子:“媽媽在收拾房間”中的“收拾”意思一樣嗎?這里的“收拾”什么意思?(整理)。
小結: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詞語一定要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理解。
(二)、cai課件出示句子:噴霧器大夫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1)這句話誰有信心讀好?(指名讀)。
(2)應該怎樣讀?(指名說、讀)。
(3)還可以加上什么動作?(學生做)。
(4)全班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指導朗讀雜草說的話)。
噴霧器大夫趕來解救小稻秧啦,田里的雜草有什么反映呢?一切來看看。
(一)、cai課件出示句子: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來,看了看天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1)這句話怎樣讀呢?(指名)。
(2)評議:讀得怎樣?為什么?你能讀一次嗎?
(抓住重點詞“警覺”,并加上動作來讀)。
(3)師范讀。
(5)齊讀。
(二)、示句子: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了。”
(指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理解“有氣無力”、“紛紛”、“喘不過氣”)。
最后雜草怎樣了?(不一會兒,雜草就紛紛倒了下去)。
板書:雜草----紛紛倒下。
(1)“紛紛”是什么意思?(一個接著一個)想象以下畫面。
(2)做“紛紛倒下”的動作。
師:現在逆境就是雜草,能演一演這個動做嗎?(讓學生站起來后倒下)。
(3)用“紛紛“說一句話。
4、演一演。
(1)、同桌之間加上動作練一練。
(2)、指名演、指名評。
(3)、分角色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1、雜草被噴霧器大夫收拾光了,沒人再跟小稻秧搶營養了,小稻秧脫險了,看!(課件演示),多神氣,多高興!
2、小稻秧脫險了,你們高興嗎?齊讀第五自然段。指名生說。(師板書:吸足營養)能讀出來嗎?齊讀,可以加上動作、語言呢。
3、師:多么快樂的小稻秧啊!發散思維:小稻秧們,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么呢?(生暢談)。
4、請你結合實際情況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還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和危險?(指名說)。
三、合作探究,滲透教育。
1、看來,很多同學喜歡噴霧器,因為他噴出的除草劑救了小稻秧,他可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2、如果你在旁邊你愿意幫助小稻秧嗎?(愿意)那你能想出什么辦法?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看誰想出的辦法多。
3、指名說。
4、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能想出那么多的科學方法來。你們再想一想:雜草就真的一無是處嗎?就沒地方需要它的嗎?(學生暢說)。
四、課堂總結。
1、讀到這里,你學到了什么?能和大家說說嗎?
2、你還想知道什么?
五、拓展延伸。
課后仿照課文寫法,練習寫一篇童話故事。
(以上是我的一個初步的草案,教案寫得沒有什么新意,我想制作課件,可現在我還想不出怎樣制作,希望大家多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辛苦大家了。我這次比賽的要求是在閱讀教學中體現新理念的教學。)。
一天,水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說:“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
你們呢?”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
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雜草問:“你是誰?”“我是噴霧器大夫。”噴霧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雜草有起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不一會兒,雜草紛紛倒了下去,一陣微風吹過,小稻秧高興得跳起了舞蹈。他們吸足了營養,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課文分析: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雜草對小稻秧生長的威脅,以及噴灑除草劑能保護小稻秧。通過學習,要讓學生知道一些相關的農業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復述課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險,后來又如何脫險。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到鄉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發生了什么事?
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大家“稻秧”是什么意思?“脫險”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學生自讀要求。
先讀生字,再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檢查效果。
(1)出示詞語。
拼命蠻不講理噴霧器紛紛。
一擁而上氣勢洶洶。
大夫收拾。
爭吵除草劑。
(2)自己讀,找找這幾組詞中加點字有什么規律。
(3)指名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不讀破句。
2、學生自讀。
3、出示難讀的句子。
(1)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2)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
4、指名讀,齊讀,分男女同學讀。
5、分自然段朗讀。
6、點評。
7、出示詞語。
蠻不講理氣勢洶洶倒霉不由分說喘氣。
8、相機點撥:
蠻不講理:粗野,兇惡,不講道理。
氣勢洶洶:形容盛怒時很兇的樣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氣:呼吸急促。
9、分角色朗讀。
四、指導寫字。
1、同學們,這課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吵、擁、拼、喘、紛)。
你們覺得在寫時應提醒其他同學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口述。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氣勢洶洶”“不由分說”等詞語的意思。
2、精讀課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4、能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能根據小稻秧脫險的過程,了解除草劑、噴霧器的作用,繼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投影小黑板。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你還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什么?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要求:用“——”線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
(1)檢查自讀(出示課文1——2自然段):
a、指名讀課文。
b、說說你畫了那些句子。
c、你覺得這些雜草講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結合回答理解詞語“不由分說”和“蠻不講理”)
e、雜草既多又兇,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理解“氣勢洶洶”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朗讀)
f、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面對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小稻秧怎么樣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雜草們又會有什么表現呢?(學生分別回答)
(3)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指名評議——指名讀——再評議——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
2、過渡:如果沒有人來幫助小稻秧,小稻秧會怎么樣?雜草們會怎樣?
3、學習第3——5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脫險的?畫出文中有關語句。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3)討論:“毛毛雨”是指什么?(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4)你見過除草剎嗎?你知道化學除草劑有什么作用?通過查資料,你對除草劑了解多少?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分別說)
(5)投影出示噴霧器大夫與雜草在一起的圖片:(學生自由答)
體會一下:噴霧器大夫是怎樣對雜草說的?
想象一下,雜草此時會不會氣勢洶洶?
引讀:一個洪大的聲音——
(6)比較這兩個句子中的“收拾”分別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間收拾一下。
b、這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7)聽了噴霧器大夫的話,雜草們當時又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紛紛倒下”是怎樣一副畫面?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能不能集體做一個“紛紛倒下”的動作?(學生做)
(9)雜草們紛紛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會是怎樣的呢?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自由回答)
雜草們倒下了,小稻秧們該是多么高興呀!它們會在田里怎樣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并想象出一定的動作)
(10)齊讀課文第3—4自然段。
1、讀到這兒,你已經學到了哪些知識?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你愿意怎樣地幫助它們?
3、你覺得課文的題目合適嗎?能不能再給課文起個題目,并請你說明理由。
請仿照課文的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30 小稻秧脫險記
遇險
噴 灑 除草劑
脫險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小稻秧脫險記》。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跟李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稻”的筆順,“秧”的右邊起筆位置。(師板書,生書空)。
2、課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最關鍵?(脫險)????理解:脫險。
緊扣這個詞語,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相機出示:噴霧器、雜草、小稻秧、除草劑[圖片]。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還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上面。
(學生默讀,邊讀邊寫拼音)。
師:讀完寫完后,請同學們讀一讀生字的拼音,并記住它。
(學生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書上生字能記住的請舉手。(學生紛紛舉手。出示投影片)請同學們看,哪些字記住了。
(請一同學讀,其余同學跟著讀)。
脫險??爭吵??雜草??一擁而上。
拼命??跟??誰??欺負??紛紛。
氣勢洶洶??蠻不講理??需要??搶營養。
警覺??除草劑??噴霧器??微風。
2、生字讀準了,請大家再讀課文,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讀課文,畫詞語,教師巡視。發給部分學生小黑板。讓他們把不懂的詞語寫在小黑板上)。
師:請寫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過來。
(學生紛紛送來.老師把小黑板貼到大黑板上。這些詞浯是: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警覺、收拾、有氣無力、紛紛)請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讀。
(大家讀詞語)。
師: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朗讀感悟,表演理解。
1、師:我們讀了三次的書,黑板上的詞有些同學肯定都讀懂了。如果還有不懂的,請聽李老師讀,聽后再讀兩遍,我想大部分詞語都可以讀懂。
(老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讀)。
2、師:怎么樣?請像老師一樣讀。
(學生像老師一樣有感情地讀.老師不時地進行表揚)。
(老師喊了幾位舉手的同學到前面來)。
(學生從四面把老師圍住:笑聲)。
師:“你們要干什么?”
師:你們沒有讀懂。要兇,聲音要大,把腰卡起來。生:(卡腰,大聲,兇惡地)“快把營養交出來!”
師:“我們剛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營養,怎么能交給你們呢?”
(學生不知所措)。
師:(問全體同學)他們應干什么?
生:他們應上前搶營養。
師:對,要搶。營養在地里,快!???.
(“雜草們”一擁而上,搶起了營養。稻秧沒精打采地垂下了頭,下面的學生哈哈大笑)。
再用“激烈”造一句話。
(老師拿下小黑板,學生讀上面的詞語: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
6、師:(指“警覺”)看來這個詞語要老師幫忙了:誰不需要?
師:有一點意思,但沒說清楚。下面老師表演一下。看了老師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說得出。
(老師請兩位同學一起表演。一學生讀書,一學生當噴霧器大夫,老師當雜草)。
生:“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
師:(表演“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生:“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
生:(表演噴霧器大夫)“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學除草劑——”
師:“你是誰?”
生:“我是噴霧器大夫。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師:什么是“警覺”,你們看到了嗎?我們再表演一下“警覺”,請大家看清楚。
(師生又表演了一次)。
7、師:再看“收拾”。這個詞誰讀懂了?
生:“收拾”就是欺負我。我就打你。
師:請你讀讀書上的最后兩節:
(生讀書)。
師:懂了嗎?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師:是我嗎?(笑聲)。
生:就是把雜草毒死。
師:對,“收拾”在這里就是這個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讀了后面的課文懂的,后面寫“雜草紛紛倒了下去”。
師: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滅了。這下你是真的懂了。
生:就是把房間弄干凈。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聲音大)。
師:你沒有完,(學生笑)再噴灑兩遍你都不會完。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學生喘著氣讀)。
師:好,掌聲鼓勵。(學生鼓掌)這就是“有氣無力”,讀——。
(學生讀“有氣無力”)。
9、師:“紛紛”讀懂了?請懂的同學站起來。我讀課文,你們做動作。
(學生紛紛站起來)。
師:“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不一會,雜草就紛紛倒下。”
(在老師的讀書聲中,站起來的同學紛紛倒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師:請大家坐好,看哪個同學腰挺得直。“紛紛”懂了嗎?
誰能用“紛紛”說一句話?(造句)。
10、在噴霧器大夫的幫助下,小稻秧脫險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們吧!?能讀出來嗎?齊讀,可以加上動作、語言呢。師:多么快樂的小稻秧啊!發散思維:小稻秧們,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么呢?(生暢談)。
11、師:通過剛才的表演,這些詞語都懂了。現在再讀,就會讀得更好。下面我們找一個讀書最好的同學來讀。
四、概括全文,總結延伸。
1、師:還記得剛上課時提的問題嗎?“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是怎樣脫險的?”這一次,相信同學們連起來能說得更加清楚明白。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揭題、解題。
1.今天這節課,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將要來到農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發生了什么事?(揭題)學生齊讀。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脫險”是什么意思?
介紹:記——記載下來的事情。
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生說)再齊讀課題。
3.課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最關鍵?(脫險)。
緊扣這個詞語,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生說,出示)。
齊讀問題。
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學生自讀要求。
先讀生字,再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檢查效果。
(1)出示詞語。
拼命 蠻不講理 噴霧器 紛紛。
一擁而上 氣勢洶洶??大夫 收拾??爭吵 除草劑。
(2)自己讀,
(3)指名讀,齊讀。
4)、相機點撥:
蠻不講理:粗野,兇惡,不講道理。
氣勢洶洶:形容盛怒時很兇的樣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氣:呼吸急促。
3、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不讀破句。
2)、學生自讀。
4、分自然段朗讀。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請你們把課文速讀一遍回答剛才的問題。
2這樣看來,文章可以分為三段:小稻秧遇險——脫險——脫險以后。
3大家把課文默讀一下,說說課文該怎么分。
4重點要寫什么?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
2.重點指導:雜、欺、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表演課本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雜草對莊稼的危害和除草劑能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
3學習用“激烈”和“紛紛”造句。
一、復習。
二、精讀課文。
(一)、細讀遇險部分。
1、?指名讀一、二段,引導說說雜草怎樣欺負小稻秧?感覺雜草怎樣?
1.出示詞語:(學生指名讀、齊讀)。
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
一擁而上拼命。
2.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這些詞語,邊讀邊想。
3.表演理解(請理解的同學上臺)。
“團團圍住”(包圍住)。
表演結束,提問:這些雜草厲害嗎?兇嗎?(這就叫“氣勢洶洶”)。
雜草野蠻嗎?他們講不講道理?(板書:蠻不講理)。
雜草讓小稻秧多說話了嗎?(這就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
他們得了什么病?(營養不良癥)。
5.指名讀,評價,齊讀。
指導分角色讀這一段。
1、?指名讀第二部分,說說怎樣脫險的。
2、?讀、說、演中真切感悟文本內涵。
(1)??????課文怎樣寫噴霧器大夫出現的?
通過表演理解“警覺”
(2)??????指導讀好噴霧器和雜草的對話。相機理解“收拾”
(3)??????引讀: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雜草——。
生全部練習演雜草,讓一組表演,評議中理解“有氣無力、紛紛”
集體演。
齊讀這一段。
這噴霧器大夫怎樣?
真是大快人心呀,這叫做惡有?——惡報,我們一齊來讀這一部分,再來感受感受噴霧器大夫的厲害。
(三)、細讀最后一段。
引讀后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稻秧會對噴霧器大夫說什么?
齊讀這段。
3、你能說出哪些表示高興的詞。
三、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里有幾個角色。
2畫出描寫這三個角色說話時的提示語。
3學生讀一讀提示語,體會不同角色說話時的語氣。
4分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練習分角色表演全文。
7指名表演全文。
四、指導造句。
1、?文中那些蠻不講理的雜草被噴霧器大夫噴灑了除草劑以后,怎樣了?這“紛紛”是用在什么情況下的?我們也來用“紛紛”來說一句話。
下課了,同學們(??????????????????????????????????????????????)。
電影快開場了,人們(??????????????????????????????????????????)。
指名填空,再任意造句。
2、?故事的開頭農田里發生了一場激怎樣的爭吵?還有什么事也可以說是激烈?
相機板書:戰爭?比賽?辯論?競爭?爭吵。
填空:前不久,我們學校的籃球隊和別的學校的籃球隊舉行了(?????????????????)。
在那場(???????????????????)中,(?????????)獲得了冠軍。
先指名填空,再指名任意造句。
五、總結課文、朗讀全文。
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從小認真學習,用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吧!引讀課文。
板書設計: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小稻秧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蠻不講理草當場病倒。
紛紛倒下劑跳起舞來。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七
遠看一朵花,近瞧滿臉麻。圍著太陽轉,整天笑哈哈。
——(打一植物)。
揭示謎底——向日葵(出示圖片)。
嬰兒睡水床,長大靠水養。告別出生地,還要洗腳掌。
——(打一植物)。
揭示謎底——水稻。
師:其實有同學說是稻秧,也不能算錯,因為稻秧是水稻的幼苗。
師:見過水稻嗎?在我們這兒很少也很難見到,因為水稻生長在南方。今天,老師把它帶來了,想不想看看。(出示課件水稻圖片。)這是稻秧,是農民在秧田里培育出來的,當稻秧苗長到約八厘米時拔出來,洗干凈,插在水田里,讓它重新生長。在農民的辛勤耕耘下,逐漸由綠變黃,成熟的水稻沉甸甸、黃燦燦的。稻子成熟了經過加工去皮后就是我們吃的大米啦。
可是,聽說這水稻田里可不太平,還有人在爭吵,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那里發生的故事呢?好,那我們開始上課吧!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稻”和“秧”都是“禾木旁”,書寫時一定要注意筆順。“險”字是本課的生字,它是左右結構,(板書完,指“險”)大家看,書寫時要注意耷耳旁不要拉太長,讓著右邊點,這一“撇”才能舒展。
3.齊讀課題。
4.解釋課題。
生:記錄。
師:是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就可以知道課文講了什么事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課題。
二、檢查預習、培養習慣。
(一)檢查預習。
師:課前布置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老師發給你的預習單完成了嗎?拿出來,一起看一看。
1、第一部分“我會寫。”
a.師:大家來看第一部分“我會寫”。請同位之間交換過來,由你作“小老師”,看你同位的字是否做到了寫正確這一要求。如果有錯誤,提醒同位在糾正寫錯字的訂正欄里改過來。
b.巡視。
c.展示。
d.師:你的字能否寫規范呢?(展示一學生作業)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寫得。重點指導“欺”。(師范寫:它是左右結構,兩邊差不多大,書寫時,注意右面撇畫的位置,字要寫緊湊,這樣才好看)。
e.師:看看你自己寫的,有不理想的,再寫一個。
f.師:現在,我們能把字寫正確,寫規范了,這些字,你們會讀嗎?
指名一學生讀,糾正錯誤,然后齊讀。
2.第二部分“我會讀”。
a師:讀課文了嗎?讀了幾遍?認為自己能讀正確,讀流利的同學請舉手。
b檢查詞語。
師:那么,我想文中的詞語也不會難倒你們的,那我抽取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
脫險??爭吵???激烈??氣勢洶洶????不由分說。
拼命??欺負???雜草??蠻不講理????一擁而上。
指生讀,評價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的很正確。
指導“欺負”,齊讀。齊讀這些詞語。
c預習課文時,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的?
生:我理解了“警覺”的意思,是查字典理解的。
師:是的,查工具書這些“有字詞典”理解詞語的意思,的確是個好方法。其實我們可以用身邊的“無字詞典”來理解詞語。比方說,當你看到有人在吵架時,雙手叉著腰,很兇的樣子,你會想起文中的哪個詞語?(氣勢洶洶)。
師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很多,像查閱工具書,上網都可以,當然,也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或是聯系生活實際查無字詞典的方法來解決。
3.第三部分“我會思考”。
師: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角色?(隨機板書:小稻秧雜草噴霧器)。
這個故事中的哪個角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說)。
師:只要同學們再讀課文,你對這些角色的印象會更加深刻的。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弄清在主要角色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情節。
師:(指板書)你們預習課文后,知道了課文主要出現了這三個主要的人物角色,那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情節呢?比如小稻秧和雜草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自由讀。
3.交流。
生:雜草搶小稻秧的營養。
生:雜草欺負小稻秧。
隨機板書:雜草欺負小稻秧。
師:老師用圖示的方法把他們之間的情節表示了出來,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雜草搶小稻秧的營養,欺負小稻秧。
5.繼續讀3-5自然段。
6.交流:
生:噴霧器滅到了雜草,救了小稻秧。
隨機板書噴霧器救了?小稻秧;噴霧器滅掉雜草。
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雜草欺負小稻秧,噴霧器大夫幫助小稻秧,收拾了雜草。
7師:(指板書)哪兒是故事的起因,哪兒是經過和結果呢?
師:看著老師的圖示,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雜草欺負小稻秧是故事的起因,噴霧器大夫幫助小稻秧收拾了雜草是故事的經過,結果是小稻秧脫險了。
讓學生互評是否講完整了,并讓他們在此基礎上補充。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感知角色形象。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1.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這么生動而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讀一讀吧。課文中除了這三個人物角色的話之外,還有一些語言,那就是旁白。看來,要分角色朗讀需要四個人合作完成,就請同學們在四人一小組里,聽從小組長的分工,來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2學生分組練讀。
3展示。
師:哪一小組的同學愿意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a.介紹角色分工。
b.學生讀,其他同學端起課本,聽他們是否讀正確,讀流利了呢。(及時糾正學生的朗讀錯誤)。
c評價學生的朗讀。
(二)感知文中角色形象。
1.師:又讀了這個故事,文中的哪個角色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交流。
生:噴霧器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幫助了小稻秧.
生:雜草氣勢洶洶,很霸氣,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結束語:課下,請同學們繼續分角色練讀課文,如果能讀出感情來,你就會像孫悟空那樣“七十二變”,真的變成了課文中的角色啦。
小稻秧脫險記教案(匯總18篇)篇十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情,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復述課文大意,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又是如何脫險的。
教具:
錄音機(磁帶)、卡片、頭飾(小稻秧、雜草)
課時:2課時
2.出示課題:小稻秧脫險記(指讀課題)
1.放錄音:你們做好見故事的準備了嗎?
要求:請大家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分組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讀后把生字劃出來,選擇你喜歡的方式來記住這些生字,讀準本課的生字。
2)請小組長領著大家讀讀。(生讀,教師巡視)
3.檢查交流:剛才我看到有的學生是用熟字帶生字,有的是拆部件。
出示生字卡片:險、吵、雜、擁、拼、跟、誰、欺、負、紛(分別讓學生識記)
4.讀通課文:1)請同學讀自己最拿手的一段。
2)和同學、老師賽一賽,看誰讀的好。
5.讀了這個故事,你能用幾句話說一說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圍繞:“小稻秧與雜草搶營養,小稻秧遇險了”組織教學。
一)雜草的“氣勢洶洶”,體會雜草和小稻秧的激烈爭吵。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并且把它寫到黑板上。
(激烈、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2.哦,大家在讀書過程中碰到困難了,怎么辦?我們一起想辦法來解決它們,好嗎?
(1)下面,能給老師一個機會來讀這兩個自然段嗎?讀完以后,請同學們來評一評。(老師盡量做到有感情的朗讀。)
(2)老師,你讀的有感情。
老師,我有個意見,我覺得讀雜草的話還要大聲一點,再兇一點,因為文中是“氣勢洶洶地嚷道”。
……
謝謝你!老師發現你很會讀書,很會動腦子,那你來讀一讀,好嗎?
(3)下面,請大家都有感情的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吧,一邊讀一邊想想黑板上的這些詞語。
(學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讀,教師巡視,不時表揚)
(4)讀到這里,我想,這些詞語肯定有同學已經懂了,知道的請舉手。
(老師指名幾位舉手的同學到臺上,并與他們耳語一番)
(臺上的學生恍然大悟,迅速散開,從四面把老師圍住)
師:雜草真密呀!是團團圍住呀!(學生靠攏,從四方把老師緊緊圍住。)
師:(害怕地)你們干什么?
生:(大聲地)“快把營養交出來。”
師:聲音挺大,挺兇,可模樣不怎么嚇人。把腰*起來再來一遍。
生:(*腰,大聲,惡狠狠)“快把營養交出來”。
師: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
(學生不知所措)
師:(問全體學生)他們應該怎么辦?
生:他們應該繼續嚷,小稻秧堅持不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
師:哦,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只是吵嗎?
生:它們應該一邊嚷,一邊上前搶營養。
師:對,要搶!快。營養在地里呢。
(“雜草們”一擁而上,你爭我奪,“小稻秧”沒精打采的低下了頭。
師:瞧,雜草們一擁而上,兇不兇?(兇)這就是”氣勢洶洶“;雜草們講不講道理?(不講)這就是“蠻不講理“;雜草們愿意同小稻秧的解釋嗎?(不愿意)這就叫“不由分說”。
各位雜草,請回座位吧!
齊讀詞語:激烈、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二)噴霧器噴灑除草劑,體會幫助小稻秧。
1.雜草們會成功嗎?誰來了?它來干什么?
(出示: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來收拾你們的。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你們倒霉了。)
2.你們喜歡秧田地里的雜草嗎?(不喜歡)愿意做噴霧器大夫嗎?
你說給我聽聽!(鼓勵有感情的說)
三)以“雜草紛紛倒地,小稻秧向上挺了挺身子”體會小稻秧最終的脫險。
1.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讓人感覺它有氣無力了?
2.指名讀:生(聲音大,速度快)“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
師:你沒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強,要么我的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噴灑一點?
生:(速度放慢,喘著氣讀)“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啦。”
師:我聽到你喘氣了,但聲音仍然很大,說話的聲音這么大,能算完了嗎?
生:(小聲地、斷斷續續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啦”
師:真好,把書讀出味兒來了!這就是“有氣無力”啊!
(學生齊讀)
3.雜草們完了,那小秧苗呢?
(他們吸足了營養,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師:那你們看到了什么?(小稻秧開始長高長大了。)
還能看到什么?(越長越大,都長稻穗了,快要成熟了……農民伯伯豐收了。
那農民叔叔想豐收,就需要用什么?(科學)
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說的?
(我們從小學科學,長大就能成為一個好農民,一個用科學種田的好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