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晚上會吃湯圓和看花燈。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元宵節的經典詩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一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二
“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唱著這首熟悉的歌謠,又來到了一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為春節以后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它起源于西漢時期,從唐朝開始盛行,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行花燈會,猜燈謎,吃湯圓等習俗。
然而,今年由于疫情,民俗活動全部取消了。于是我決定親手為全家做一次湯圓。
說干就干,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準備了糯米粉、芝麻餡、水。第一步就是和糯米粉,這個說難不難,做起來可真不簡單,一會水倒多了,一會兒糯米粉又多了,折騰了好一會兒,終于做出了合適的糯米團子。第二步:只要把芝麻餡搓成玻璃珠一樣的小圓就可以了。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芝麻餡放進糯米團子里,可不要讓它探出頭來。最后用開水把它們煮開,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我們全家吃著香噴噴的湯圓,感到非常幸福。但我知道這些幸福都是抗疫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幫我們爭取來的。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吃到湯圓,希望他們都平平安安地回來,早日與家人團聚。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三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城市,這天都會掛上各色燈籠。在農村,沒有那么多燈,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放哨火,這樣的火堆可比燈籠亮多了!燈籠有燈籠的風情,哨火有哨火的滋味兒,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啊!讓我帶你們一起走進那熱鬧的夜晚吧!
月至中天,遠處又多了幾處火燈,這么多燈,不知遠方的人是否看到?宇航員是否會看到?玉皇大帝和嫦娥是否會看到?火光映紅了天空,像是傍晚的火燒云。
看著這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段故事:在抗倭時期,倭寇經常夜襲,抗倭名將戚繼光便讓老百姓在夜間放火,哪些倭寇看到火光,便再也不敢來犯了。這大概也是放哨火的來源吧!
文檔為doc格式。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而我最喜歡的是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真是熱鬧非凡,可有意思了。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這里的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彩,熱熱鬧鬧,一派歡度節日的歡樂氣氛。當天下午,我們全家都忙忙碌碌,為過好節日做準備,又是買煙花,又是湯圓,忙得喜氣沖天。
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我們這里的習俗就是每逢過節,都會吃點湯圓。以前我們每次吃的都是煮湯圓,而這個元宵節,吃的是炸湯圓。我家買回的湯圓品種豐富,有水果味的、有巧克力味的。爸爸倒了一小半鍋油,把各種口味的湯圓都挑了幾個下鍋。不一會兒,湯圓里的餡全爆出來了,仿佛一群五顏六色的水果精靈在鍋里跳蹦蹦床,還有一個小淘氣差點蹦到了油煙機上,太好玩了!油炸湯圓不但炸的過程有意思,吃起來味道呀更是頂呱呱,我一個人就可以消滅一大盆。
吃完湯圓,我們就去公園放鞭炮了。此時的公園,火樹銀花,一片輝煌,各種各樣的花燈把整個大地都照的絢麗多彩。放煙花的人也是人山人海,抬頭看看天空:有花形的沖天炮,盛開得五光十色;有奧特曼與怪獸,在展開激烈的戰斗;還有象征著和平、美好的鴿子飛來飛去,仿佛在向人們傳遞著喜慶、祥和的節日祝愿!
元宵節的湯圓團團圓圓,元宵節的夜空流光溢彩,就連我的心中也裝滿了五彩斑斕!
今年的元宵節,令人難忘。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五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剛才我還吃著又香又甜的元宵呢!輕輕咬一下元宵那又圓又胖的身子,里面的豆沙和花生就流進我的口中。頓時,清新、酥脆、香甜,各種語言無法描述的滋味,一股腦地涌入我的嘴里。到現在,我的嘴巴里還留有一絲清香呢!
吃完元宵,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手拉手去街上看煙花。哇,這個美!那個也不錯!只見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競相綻放,有的像一只孔雀在空中展開五彩斑斕的大尾巴,昂首挺胸,好像在說:“瞧我多美麗!”有的像七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的紗裙,翩翩起舞。還有的像一朵朵野花綻放在天空中,真是奇妙無比!
天空煙花美,地上孩子樂。小朋友們有的手舉小鞭炮,高興地舞來舞去,火光映紅了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有的手里拎著小花燈,在馬路上歡快地奔跑著,穿梭著,得意地炫耀著。還有的小朋友仰著頭,靜靜地欣賞著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
看完了煙花,我們開始猜燈謎。各種各樣的燈謎,有的簡單有趣,有的稀奇古怪。燈謎下面有許許多多人在苦苦地思考著謎底,我可沒有那么大的耐性,我東看看西看看,結果一條也沒有猜中,但這絲毫也不影響我玩耍的興致。
啊,元宵節快樂,快樂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六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老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面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老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七
傳統的節日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傳統節日元宵節。
作文。
希望能夠幫到您!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了,大街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處是人的海洋,燈的世界。賣花燈的攤位都被擠得水泄不通。今年的花燈品種還真多,有各式各樣的虎燈、蜻蜓燈、花貓燈——特別是“孫悟空”火眼金晴燈,那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真神氣!小朋友手中都各自提著自已喜歡的花燈,一蹦一跳地,每個人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晚上八點鐘到了,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夜空,幾聲脆響,夜空中瞬間綻放出許多美麗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撒花,有的像流星飛滾,有的像一個個小傘兵從天而降。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把整個天空映照得絢麗多姿。看著看著我被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所陶醉!
在這熱鬧的氣氛里,我也情不自禁地把自已的煙火拿出來展現。我把“沖天炮”點燃后,它就像流星般飛快地發射了出去,后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直竄天空,剎間發出強烈的火花,美麗極了。
“吃元宵啦!”媽媽手里端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里高興地叫著。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里,一邊品嘗著可口的元宵,一邊欣賞著十五的月亮,真是全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啊!
昨天是元宵節,可熱鬧了!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
謎語。
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
成語。
——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了,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了。”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著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八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城市,這天都會掛上各色燈籠。在農村,沒有那么多燈,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放哨火,這樣的火堆可比燈籠亮多了!燈籠有燈籠的風情,哨火有哨火的滋味兒,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啊!讓我帶你們一起走進那熱鬧的夜晚吧!
月至中天,遠處又多了幾處火燈,這么多燈,不知遠方的人是否看到?宇航員是否會看到?玉皇大帝和嫦娥是否會看到?火光映紅了天空,像是傍晚的火燒云。
看著這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段故事:在抗倭時期,倭寇經常夜襲,抗倭名將戚繼光便讓老百姓在夜間放火,哪些倭寇看到火光,便再也不敢來犯了。這大概也是放哨火的來源吧!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九
在元宵節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代表家里的人團團圓圓,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看,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無比開心;父親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著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看完燈之后,人們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會,家里的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著哪個節目好,哪個節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說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樂融融,家里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
爸爸給我講關于元宵節的神話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神鳥降落在人間,但給一個獵人射死了。天地非常震怒,要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他的女兒不忍心看著無辜的百姓受難,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人們在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掛上燈籠、放煙花,天地上了當,人們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爸爸接著說:“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掛上燈籠、放煙花的習俗就留下來了。”
我和小伙伴去放煙花,本以為自己的煙花比他們好看,可一放到天上一響就沒了。但我仍很快樂,因為美麗的`煙花彌漫了我家的院子。
我期待下一次更有趣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一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這首詩句是蘇味道對唐朝時長安城元宵節的描寫。一千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元宵節大街上仍然張燈結彩,掛起了大燈籠,猜燈謎,一派喜氣的景象。
“走,我們猜燈謎去”。剛下英語課,我就被宋思瑞拽了出來去猜燈謎。站在手扶電梯上,我老遠就看見了擺放在廣場中央的紅色長廓,長廊的頂部還掛著紅彤彤的燈籠,燈籠上寫著不同字體的福字,兩邊還有兩條細線。仔細一瞧,線上掛滿了燈謎。我和宋思瑞就像放飛的小鳥直奔燈謎飛去。
旁邊一位調皮的小男孩也在叫著嚷著,顧不上下著雨,鉆出媽媽的雨傘,一邊跑一邊大喊:“媽媽,媽媽,我要猜燈謎!”
來到燈謎面前,我們都緊鎖眉頭、苦思冥想,也想不出答案。“還是算了吧,這題也太難了吧”。我想放棄了,但是我的耳邊又回響起了媽媽常對我說的那句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想想,答案就在眼前”。
“我想到答案了!”終于在一個燈謎面前,我興奮得大叫起來。瞧,“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打一字”,這不就是那個“默寫”的“默”字嘛。“對,對,對”宋思瑞也很認同我的答案。后來我們又猜出來了幾個燈謎。
雖然燈謎兌獎的工作人員下班了,我們沒有兌到禮物,但我們都特別開心。這是一個多么快樂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二
正月十五元宵節,早上,我看見姥姥揉面團嫻熟的翻過來,掉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還時不時的讓我按住盆,倒下開水,面粉成型了。姥姥開始做湯圓了,她先取出一小塊面粉團,在中間開個小洞,雙手有節奏的將一個小洞變成一個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將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沒了,我認真地學習著,一眨眼功夫,二十個湯圓可以放入鍋里了。湯圓在沸水中翻滾著,再慢慢浮上來。湯圓好了,我盛了一碗,剛吃一個,一種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開來,好吃極了!
晚上,我們一家去公園,那有燃燈的、踩高蹺的和舞獅燈子的,各處都充滿著快樂的氣氛。不知誰說一句:“看這邊的花燈多漂亮啊!”我們順著聲音望去,哇!花燈的顏色各種各樣,有黃的,粉的,綠的,藍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極了!這邊還有猜謎大會呢!我也擠了進去,還猜中了兩條燈謎呢!
對了,說到這里,大家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農歷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局部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節日文化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漢代,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有又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了解到這么多知識,我很快樂,我希望下次還過這么快樂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三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我非常快樂,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收,老百姓豐衣足食、。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余地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正,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似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由于我年齡小,媽媽在一邊指揮,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快樂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盼望著下一個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四
2月6號(正月十五)因為今天是元宵節;鞭炮聲聲響,五光十色的煙花陣陣放,我們吃過晚飯就和爸爸媽媽走出家門,我們買了幾樣鞭炮放了放,我們準備去新蕾公園看登展。
我們到了總部停車時,看建行門口空地上放了好多煙花。我們就停在那里等著觀看。等了大約二十分鐘。開始放了鞭炮聲震耳欲聾。顏色五光十色非常漂亮。觀賞的人不斷地傳出歡呼聲,哦!太漂亮了!看的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看完煙花,我們就去看燈展了。,中原文化那里景色非常漂亮。樹上有許多像流星一樣流動,一條街樹上銀光閃閃。有兩個大的圖案標語。標語是龍騰盛世,福滿中原。還有喜洋與灰太狼的模型。這里的有人非常多在觀看。
到了新蕾公園人就更多啦。有吉祥如意燈、有龍鳳呈祥圖案。有功夫熊貓圖案、有二龍戲珠圖案、有燈籠街。有兩個大福字特別漂亮!看完后,我爸爸給我買了兩個香腸我們回家了。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五
那天晚上,天還沒有黑下來,我和哥哥急匆匆地吃過飯就一起跑到院子里放禮花。我先放了一個禮花,這個禮花是圓形的,我把它放在地上,點燃導火線,一會兒,只聽“嘣”的一聲,禮彈破筒而出,飛向天空,接著,又聽“嘣”的一聲,禮彈在高空中炸開了花,先像個大雪花,接著變成了閃閃發光的大菊花,又變成了五顏六色滿天的花,美麗極了!哥哥也放了一個禮花,和我的一樣。
我們歡呼著正準備繼續放禮花,媽媽叫我們去放孔明燈,因為有人放的孔明燈已經升到半空中了。
哥哥從媽媽手里接過一只孔明燈,把裝著海綿的石蠟,用打火機燒著了,石蠟在孔明燈下面的燈座上燃燒起來;我提著孔明燈的塑料燈罩,看燈罩慢慢地膨脹起來,膨脹成一個大圓球的時候,我松開手,孔明燈像一只傷還未好的小鳥,搖搖晃晃地飛上天了。我和哥哥又放了幾個孔明燈,我還默默地一一許了愿,心里爽極了!
放完孔明燈,我和哥哥又去放禮花。這時,放禮花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天空中到處都有升起來的禮花,五彩繽紛,此起彼伏,整個天空通明通明的,就像花的海洋。
我們的禮花全部放完的時候,已經到了夜里11點鐘了。媽媽讓我們去睡覺,我躺在床上沖動得翻來覆去的,怎么也睡不著,一直到了很晚很晚。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六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元宵花燈,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元宵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元宵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斗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里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七
昨天是正月十四——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糟羮、看花燈,非常熱鬧!
昨天傍晚,我們去奶奶家吃糟羮。一到奶奶家,奶奶家可熱鬧了。姐姐、哥哥、阿姨、伯伯都來了。奶奶和阿姨們正在準備燒糟羮的材料呢!糟羮的材料可真豐富啊!有豆面、蘿卜、油泡、肉……有的切成粒,有的剁成泥。切好后,阿姨把菜放在鍋里一邊炒,一邊放調料。然后,再放點水,等水燒開后,再把調好的粉倒在鍋中攪拌,等燒熟后,一鍋美味又好吃的糟羮出鍋了。我端起一碗熱氣騰騰的糟羮,“嗯。”我聞了一下,“好香啊!”我嘗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于是,我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完飯,我和媽媽一起去市民廣場看花燈。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是來看花燈的人還是很多。
來到市民廣場,市民廣場燈火通明,一下車,我就飛快地跑過去。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組超大的花燈,兩條龍中間有一匹奔跑的駿馬,駿馬后面有一個巨大的火炬。花燈左邊站著一個跳舞的娃娃,右邊站著一位拱手的.財神爺,好像在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財源廣進!”我和媽媽還看了其他的花燈,有和平鴿的、鑼鼓等四組花燈。
由于天氣實在太冷了,我和媽媽就只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我們臨海元宵節要提前一天過?”媽媽說:“據說明代狀元秦鳴雷是個孝子,父母早亡,由家中伯母帶大,他伯母信佛,逢初一、十五都要吃齋念佛,但秦鳴雷不忍伯母空度佳節,就把每年的元宵節提前一天過。為了紀念秦鳴雷的孝心,于是就把這個習俗傳了下來。”
今年的元宵節真是太有意義了,不但吃了糟羮,看了花燈,還知道了提前過元宵節的傳說。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八
這天,人門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到商場超市購買品種齊全的湯圓。大街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燈籠,有搖頭擺尾的鯉魚燈,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燈,還有乘風破浪的輪船燈,真美啊!
晚上七點多,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等待著彩車和秧歌隊。不一會兒由公安警車帶頭的彩車隊來。第一輛財政局的彩車是一帆風順的大船上面放著金黃的大元寶,在五光十色的彩燈照射下顯得金碧輝煌,象征著全縣的經濟命脈。
接著是交通局的彩車,彩車前面掛著“向全縣人民問”七個大字,整齊`漂亮。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彩車,彩車后面都跟著秧歌隊。秧歌隊都穿著花紅柳綠的衣服,她們有的甩著彩帶,有的敲著腰鼓,有的踩著高蹺,瞧,還有舞獅隊呢!小獅子可愛的像個小丑,圍著粉紅色的繡球,一會兒撲向東,一會兒撲向西,還沖著人群拌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彩車`秧歌隊過后,就是放禮花。各種顏色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光彩奪目,似乎把我們帶入美麗的童話世界。
這么熱鬧美麗的元宵節,誰能不喜歡呢?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十九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可我最喜歡過元宵節,元宵節在正月十五日。
爸爸給我講關于元宵節的神話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神鳥,降落在人間,但給一個獵人射死了。天帝非常震怒,要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他的女兒不忍心看著無辜的百姓受難,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人們在正月十五日這天掛上燈籠、放煙花,天帝上了當,人們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爸爸接著說:“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掛上燈籠、放煙火的習俗就留下來了。”
媽媽早已把湯圓煮好了,在吃湯圓時爸爸告訴我:“吃湯圓可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分兩種一種小的沒餡,一種大的有餡,北方人在里面加甜的,南方人甜、咸、葷、素都有,它又名‘湯團、元宵’。”吃完湯園,我和小伙伴去放煙花,我以為我的煙花比他們好看,可一放像一條蛇似的飛上天一響就沒了,但我仍很快樂。美麗的煙花迷漫了我家的后院。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二十
我很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會讓我們全家人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漸漸接近尾聲了,而春節的最后一個高潮,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以往,爸爸媽媽一定會在上午帶我和弟弟去廣場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到下午,我們小區內就會舉行猜燈謎活動,而晚上呢,我們就會去綠色莊園看燈展,吃元宵。現在我一想起那些場景,心里總懷著一種美妙的感覺。但是現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流傳,使得我們都得待在家里,所以想要外出做習俗活動都沒有機會了。
但是,我們心里并沒有被病毒所占領,早上,有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口的樓道里掌燈、點蠟燭,祝愿在這一年中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等到十點鐘左右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豐盛的午餐了。
中午,也就是到了午飯的時間,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就等著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了,有魚有肉、有菜有飯,酒足飯飽之后,便開始睡起午覺,這時,整個小區都好似靜了下來。
傍晚,我向窗外望去,每個樹上都有著不同顏色的彩燈,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我們小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飯是可口的元宵,一個個黑芝麻餡兒的元宵在嘴里既甜又滑潤,忍不住讓人多吃幾個。晚飯后,我們全家就圍坐在沙發上電視前,收看元宵節晚會,我們家中充滿了歡笑聲。
這就是我們濮陽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二十一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會出去賞燈、賞月、猜燈謎等。家家戶戶還會吃湯圓,以示在這年里生活會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這是古人描寫元宵夜的詩句。今天雖然是陰天,可還是個不一樣的日子。我讓爸爸帶我去江漢路,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擁擠。
順著江漢路,來到了戶部巷,這里真熱鬧!一串串紅通通的燈籠像一串串糖葫蘆。爸爸趁著過節,也給我買了一碗湯圓。湯圓圓溜溜的,像一個個縮小版的月亮。還有冰糖葫蘆店里的冰糖葫蘆,像十個太陽串在一起,香甜誘人。還有畫糖店,我賴在這兒不走了。還有紅糖糍粑,一次上去,脆脆的,香香的,太好吃了!
逛完了戶部巷,來到了江灘。我們在這里買了一些鞭炮拿出來放。先把盒子打開,拿出袋子,再把袋子撕開,取出一串鞭炮,拉下一個猛地一扔,“砰”一下炸開了,火光一閃,煙霧裊裊。我又拉下好幾個往空房子扔,往樹上扔,往水泥地上扔,往水里扔……“砰——”,“啪——”“嘶嘶嘶”“悶悶悶”,太好玩了。別的小朋友都羨慕我,在旁邊圍觀,我太高興了,玩了個夠。
不知不覺中,時間流逝得可真快,我依依不舍。
元宵節真熱鬧,又好吃,又好玩,我喜歡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二十二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九州歡歌慶盛世,四海和諧奔小康。值此舉國同歡吉祥喜慶的時刻,我們滿懷喜悅,共同迎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在此,我謹代表中共_區委區政府向全區父老鄉親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良好的祝愿,向為_繁榮和發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廣大干部群眾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慰問,向多年來關懷和支持_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_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民風獨特。春節元宵節群眾文化活動是我區歷史悠久民族色彩濃郁的傳統文化活動。我們繼承和發展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對于全面展示_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弘揚_悠久的商業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和擴大_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年的元宵節民間藝術展演活動繼續堅持政府引導部門協調群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以突出民俗風情地方特色為主,充分展示_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生氣勃勃蒸蒸日上的時代風采和全區人民開辟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這對于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預祝_區_年元宵節民間藝術展演活動圓滿成功!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匯總23篇)篇二十三
正月里,我們全家去城隍廟賞花燈。
我們檢了票,就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城隍廟。一進大門,只見熙熙攘攘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在各種各樣的花燈前照相。一個巨大的兔子燈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只見燈最上方的兔子雙手拿著一串炮竹,由于今年是兔年,凡是有兔子元素的花燈,便成為今年燈會的主角,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繼續往前走,看見一個新疆姑娘燈在轉圈圈,旁邊還有一個拿著手鼓的新疆小伙子燈和兩個穿著新衣服的娃娃燈,我趕緊說:“這是民族舞蹈燈!我要和舞蹈燈合影!噢!
太棒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爺爺和爸爸一連拍了好多張,還一邊看一邊說:“嗯,好看,真好看!”我們又往前走,看見一個龍船兔子燈,是由一條龍船和四只劃船的兔子組成的,我舍不得離開,爸爸靈機一動,說:“那你拍張照吧!”我想,也只能這樣了,就照一張吧。拍好照了,我心滿意足。我轉身時,看見有一個特大號的燈。
足有三四層樓那么高。我走到“特大號”前,“哇!快來看!好大的孔雀燈呀!好逼真耶!五彩斑斕的,顏色還會不停變化,像孔雀開屏一樣!”我蹦了起來,大喊道。大家聞訊而來,“好漂亮的燈啊!”“快,拍照啊!好漂亮!”大家贊嘆不已。我好不容易拍了一張照片,艱難地從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擠了出來,連續喘了好幾大口氣,可真是夠嗆。
還有很多燈,有可愛的十二生肖燈,有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喜羊羊灰太狼燈……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最后,我還是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城隍廟。明年我還會來看花燈,實在太精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