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教案中,教師需要重視個別幼兒的發展差異,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措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一
1、認識時鐘,知道它的用途。
2、了解鐘面數字的排列順序,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的運轉關系,能辨認整點、半點。
1、時鐘一只;
2、大小數卡(1——12)、時針、分針兩套;時鐘制作材料13份;
1、認識鐘面,知道時鐘的用途。
問:這是什么?鐘面上有兩根重要的指針,它們叫什么?
你在哪里見過時鐘?時鐘有什么用?
2、認識整點、半點,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關系。
問:看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現在是幾點種?你怎么看出來的?
3、游戲——時鐘按要求表示鐘點、表示出鐘點請小朋友猜。
4、制作時鐘。
1、向同伴介紹時鐘以及整點、半點的辨認方法。
2、介紹多種鐘、表,激起幼兒對計時工具的興趣。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匯。
4、教室里設置時鐘,家園配合提醒幼兒按作息時間活動,幫助幼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二
1.初步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2.學會看整點、半點。
3.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1.設“鐘表店”。
2.時鐘一組一個,紙制時鐘人手一個。
3.圓舞板、碰鈴各18個。
1.創設環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這些鐘表什么地方時相同的?
2.通過觀察比較鐘表上都有時針、分針,共有十二的數字及數字位置的排列規律。
(1)師:每個時鐘上都有什么?(時針、分針、1---12個數字)。
(2)師:比一比、看一看,分針和時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
(3)鐘面上數字的排列位置是怎樣的?
3.幼兒嘗試活動。
師:分針對準12走一圈,時針會怎樣?時針走一格,分針會怎樣?請幼兒撥動時鐘試一試,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格,分針走一圈;相反,當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格。)。
4.認識整點、半點,尋找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
(1)教師邊撥鐘邊告訴幼兒分針指在12字上,時針指在幾,就是幾點整。
(2)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時針撥在1上,分針撥在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在1和2之間,分針撥到6。
師:兩個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通過比較,幼兒認識半點,并掌握整點、半點之間的規律:整點時,時針指在每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
5.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掌握整點、半點。
(1)游戲《打開收音機》。
師:誰聽過收音機里是怎樣報時的?讓我們來聽聽收音機里是怎樣報時的?(播放報時錄音)。
(2)我們再玩個游戲:看誰撥得快又準。
(幼兒人手一個紙制時針,教師說幾點,幼兒用紙制時針撥出,看誰撥得快又準)。
6.教師小結結束。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三
《綱要》中提出:“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性”。時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認識鐘表,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是很有必要的。我班幼兒對時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所以我設計了這節數學活動《認識時鐘》,并充分運動平板電腦的互動作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使幼兒受益終身。
1、在游戲中認識時鐘,知道時針、分針的名稱和轉動的規律。
2、在游戲中辨認整點和半點,體會時間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3、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幼兒平板電腦一人一臺。
一、導入部分。
1、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新游戲,想不想玩?
2、點擊ipad上小熊的圖標,上面有什么?鐘,鐘上有什么?數字。有哪些數字?1—12的數字,除了數字還有什么?還有兩根針,一根長一根短。
下面的游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二、自主探索(以幼兒自主操作ipad軟件《寶寶認時間》為主)。
探索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律和感知整點、半點。
1、我這有3個鐘面,小朋友可以任意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鐘面進入。就會出現一個缺損的鐘面,看下鐘面上缺少了什么?(數字)除了數字還缺少了什么?(針)幾根針?(兩根針)這兩根針就藏在龜爺爺和小兔子的身上。
2、好,我這里有三個任務:
師:請把這些數字填補完整(讓幼兒知道這些數字是怎么排隊的,它們的順序是什么)。
師:請小朋友們分別點一點、聽一聽,龜爺爺和小兔子之間有什么秘密?(龜爺爺:龜爺爺是矮矮胖胖的時針;小兔子:小兔子是分鐘,我比時針高,我走的很快,我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3、(幼兒操作完畢),教師提問:
師:龜爺爺、小兔子身上有什么秘密?
師:它們是如何在鐘面上表示時間的?(請孩子上前演示)。
注:(在app里直接下載軟件認知鐘寶寶巴士)。
三、游戲:動手撥一撥(鞏固整點、半點)。
2、小朋友你們能看著時間表在鐘面上撥出這些時間嗎?誰愿意上來試試?
四、幼兒動手制作鐘表盤。
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鐘表盤,簡單記錄一日生活,要求能寫清楚自己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事情。
五、總結。
通過這個游戲,小朋友都認識了時鐘,知道了時間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還有很多關于時鐘的游戲哦!下次我們再一起來玩一玩吧!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四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時鐘)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認識鐘表》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五
1、認識時鐘,了解鐘面結構。
2、探索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行規律,辨認整點與半點。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鬧鐘、實物鐘、模型鐘、老狼頭飾,幼兒人手一只硬紙板鐘。
1、猜謎語導入。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能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引導幼兒猜出時鐘。
2、認識鐘面。出示鐘面,幼兒有序地念出1—12個數字,區分兩根針長短、粗細不同。
3、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摘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
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總結: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4、辨認整點與半點。
(1)師出示都是整點的模型鐘,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然后幼兒操作拔弄整點時鐘。
(2)師出示都是半點的模型鐘,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分針指到6,時針指到幾過來半格就是幾點半。幼兒操作拔弄半點時鐘。
(3)出示幼兒在園一日活動圖并讓幼兒輪流操作。
5、戶外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著一個鐘,然后撥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老狼撥到6點或6點半,小羊全部蹲下否則就要吃小羊了。抓一只小羊來扮演老狼。
《認識時鐘》是大班一節數學活動,其目的是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分、秒之間的關系,會撥整點和半點,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我認為在物質材料的準備上很充分:為每個幼兒準備了一只可撥動的小時鐘,另還有鬧鐘、實物鐘、模型鐘、生活圖片。為幼兒提供了強有力的操作材料,讓數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直觀。
其次,在活動的開始我以幼兒感興趣的謎語形式引出主題,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活動能緊扣目標,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例如“認識整點與半點”的活動中,既可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又可用不同的形式來鞏固幼兒學習的知識,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來說,是適宜而有益.整個活動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操作式教學”讓幼兒與到活動中,從活動中體會知識的演變過程,從而受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以游戲的形式結束本堂活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整節活動,由于我的操之過急,雖然各個環節都考慮到了,但是還不夠深入,活動中應盡可能給幼兒更多的機會說一說、做一做,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進步得才更快。讓幼兒感知“分針走了半圈,時針走到兩個數字的中間(半格)來認識半點”這個教學環節薄弱,要在以后的活動中得到提高。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六
1、引導幼兒認識時鐘,知道時針、分針的名稱,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習認識整點。
2、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課件《藍貓教你認識時鐘》。
(2)老狼胸飾一個。
(3)時鐘1個。
一、演示課件,引出時鐘。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一起來看看是誰?(藍貓)。
藍貓想請小朋友聽一聽,猜一猜房子里面有什么?小狗叫,打開,小貓叫,打開,小鴨叫,打開,時鐘,打開。
2、師:你見過的`時鐘是什么樣的?
幼:……。
師:原來你們見過這么多不同形狀的時鐘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時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1、師:小朋友你們看,每個時鐘都有鐘面,鐘面上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呢?(鐘面上的數字與指針)。
師:對,每個鐘面上都有數字寶寶和針寶寶。
3、師:還有幾根針寶寶?兩根粗的針寶寶的名字叫什么呢?(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
4、師:針寶寶是怎么跑的?它們跑得一樣快嗎?(分針像一個小孩子跑的比較快,時針像個老爺爺跑得比較慢,分針跑一圈時針才跑一大格。)。
三、認整點、玩游戲。
1、師:你們知道現在是幾點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告訴幼兒怎樣認整點: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練習認整點)。
2、待幼兒基本掌握后,引入游戲。
師:老狼要和大家玩個游戲,你們敢不敢?我來做老狼,我拔一個時間,小朋友來認,如果認錯,就要被我吃掉。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可以念兒歌:老狼老狼幾點了。
3、教師戴胸飾扮老狼進行游戲,直到幼兒基本認識整點。
四、延伸活動:制作時鐘。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時鐘,小朋友都很聰明一下子就能說出是幾點整,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漂亮的時鐘,你們說好不好?”(好)。
師:“我們都知道時鐘上有12個數字,在時鐘最上面是數字12,和數字12對應的是數字6,時針和分針在鐘的最中間,然后把數字都貼上,用牙簽把兩根針固定好。這樣一只時鐘就做成了。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七
1、通過講解,辨認鐘面針的長短,讓幼兒基本掌握鐘面分針、時針和數字間的初步運轉關系。
2、通過辨一辨、讀一讀,讓幼兒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通過游戲體驗,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時間的寶貴。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5、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準備大時鐘一只(可撥動操作)、掛鐘一只、掛圖一張,幼兒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鐘面學具。
一、活動導入
(一)謎語引出話題:兄弟兩個好朋友,圍著柱子轉呀轉,弟弟要比哥哥長,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會悄悄地溜走。這是什么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二)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請小朋友們在教室里找一找時鐘。
(三)教師提問:我們平時用什么來看時間?
二、活動組織
(一)認識時鐘
1、師:啟發幼兒自己說說對時鐘的認識。
2、師:出示可撥動操作的大教具鐘面。請小朋友觀察鐘面,說說在鐘面上看到了些什么,說說它們的名稱。
3、幼兒:進行觀察,嘗試描述鐘面上的部件與名稱,說說數字。
4、師:指導幼兒分組操作大的教具鐘面,熟悉鐘面上各部分的名稱。
幼兒:小組人員分別指時針、分針等。
(二)認識整點
1、4人小組討論時針和分針指的地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組看圖畫指針,第三、四組看圖撥針,第五、六組做“鐘面”等游戲活動,學習看時鐘。
2、請幼兒仔細觀察鐘面,嘗試著讀鐘面上的時間,說說自己讀時間的好方法。
3、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4、游戲。
游戲一:搶答。教師撥教具鐘指向某整點,幼兒搶答說出幾時?
游戲二:撥一撥。教師報某整點,幼兒學習撥學具鐘。
游戲三:畫一畫。教師報某整點,幼兒學習在紙質鐘面上畫出來。
(三)學習認識半點
1、師:出示大教具鐘,指導幼兒學習認識半點,初步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
2、引出認識半點的方法
(1)師:當時針在兩個數字中間時,分針指在哪個數字上?時間該稱哪個半點?
(2)幼兒觀察學具,4人小組討論,講出半點的特點。
3、練一練
幼兒:撥鐘、辨認半點練習游戲。
三、鞏固新知
(一)游戲一:“爭分奪秒”——看誰認得快
師:宣布游戲規則,全班幼兒參賽,辨認時針、分針;整點、半點。
(二)游戲二:“小小修表匠”
教師報出某一整點、半點,但出示有殘缺的鐘面,讓幼兒觀察、辨認后,在自己的學具鐘上進行“修理”(添畫出正確的時間)。
四、延伸活動
(一)小結
(二)拓展
2、猜一猜:古人在沒有發明鐘表前是怎樣看時間的?
3、介紹古老的鐘:觀察掛圖上古老的各種不同的鐘。
4、引導幼兒收集一些有關時間的資料,滲透守時、惜時教育。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八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
2、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一、教師出示掛鐘。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后將長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四、教師繼續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五、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七、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1、講游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九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要求全體 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請小動物檢查是否撥對了(1點半小猴檢查,6點半小老鼠檢查,10點半奧特曼檢查,最后老師說晚上6點了,出示大灰狼,請幼兒將鐘反個面放在桌上,不讓大灰狼看)。
1、講游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十
教學內容分析:
《認識時鐘》是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大班下冊主題活動“清涼一夏”科學領域中的數學活動之一,該活動主要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教學設計理念:
時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幼兒時常都能見到它。時鐘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與之相關。幼兒學會認識時鐘,能更好學會作息時間。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指導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幼兒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把幼兒現實生活中能接觸到事物與現象轉換為知識點傳授給幼兒,從而達到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為此,我選擇了以時鐘的相關知識和幼兒一起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思路:
教學方法:
觀察法、語言討論法、講解演示法、動手操作法、游戲法
教學手段:
談話法、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游戲
活動內容:認識時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2.通過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正確認讀整點、半點
活動難點:掌握認讀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時鐘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2.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3.實物鐘若干
活動過程:
小朋友!今天小兔的新店開張了,它邀請我們到那兒去,我們開著汽車出發吧!(放音樂,進入活動場地)
小兔的新店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時鐘)原來小兔開了一家時鐘店。小朋友你原來看見過時鐘嗎?你知道時鐘有什么作用嗎?(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
1.小朋友想不想和時鐘做朋友呀?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我們有請小兔子來介紹(放課件)
2.提問:時鐘的鐘面上有什么?(針和數字)請小朋友說一說這12個數字。(主要認識分針和時針)較長的針叫什么名字?(分針)最短的針叫什么名字?(時針)
3.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1)提問:時針、分針走得是一樣快嗎?誰走得快?(鼓勵幼兒互相討論)
(2)我們有請小兔子告訴我們吧(放課件)
(3)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表示1小時
那我們怎樣認讀時鐘表示出的時間呢,我們請小兔來說一說(放課件)
1.認讀整點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放學回家(4:00)?請你們用小兔送給你們的小時鐘撥一撥吧!
2.認讀半點
當分針指在數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們請小兔說一說(放課件)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早上幾點半做早操?(8:30)中午午睡幾點半起床?(2:30)請你們用小時鐘撥一撥吧!
(3)認識特殊的時間:12:30
(2)組織幼兒做游戲
今天我們認識了時鐘,時間很寶貴,希望小朋友們珍惜時間,做個守時的好孩子。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們一起給小兔再見吧!(放音樂)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一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時鐘)。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十二
1、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么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鐘)。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說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現了什么,每個鐘面上都有什么?(數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么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說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游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說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說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說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1、討論鐘表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床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后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制作一個時鐘。
大班數學教學認識時鐘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三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分整點和半點。
時鐘模型一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時鐘?
二、認識時鐘
1、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