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更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球上。從這些范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環保行動的意義和力量,同時也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一
我還沒來得及休息會兒,就要飛到各個地方看看清不清潔了——我已經是一位環保小天使了。我很忙,因為每天都要去制止不知多少人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垃圾……即使這樣,還是有一些人不聽我說的話,繼續這樣做,這可叫我怎么辦呢?對了,只要上了電視就應該會有不少人看到我吧,就這樣做!
我上了電視臺,說:嗨!我是環保小天使。身為環保小天使,我當然有義務保護好人類的家園——地球。如果想讓我們的家園更干凈,還要采納我的建議:
一、不可以隨地吐痰,要不就吐在垃圾桶或垃圾堆里。
二、不要亂扔垃圾。如果中國十三億人每人隨地扔一塊垃圾,我們住的地方就多了十三億塊垃圾。
三、工廠不要向江河排放污水,一定要先凈化后才能排放,否則連我們喝的水也會有問題的。
四、要盡量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最好的辦法是采用環保汽油,此外就是盡量乘坐公交車。
五、作為市民,看見有破壞環保的行為要大膽去制止和勸說,不要對這些行為熟視無睹。
我想:我提的建議應該會有效果,這樣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睜開眼睛,原來只是做夢啊。但是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這樣做。這個夢做得太好了,給我的啟發真不小。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二
杭州是我的家鄉,被稱為人間天堂的杭州,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西湖。西湖之美,在于晴中見瀲滟,雨中顯空蒙;西湖之美,在于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西湖之美,美在清秀、婀娜多姿、渾然天成……西湖,是一首詩,一副天然的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以其景色秀麗,傾倒眾多中外游客。20xx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一名杭州人,我驕傲,我自豪!
今年暑假,我組建了“夢之藍”假日小隊。我和隊員們一起尋訪身邊的美麗河流——西湖。我們一行六人,來到了柳浪聞鶯,放眼望去,西湖處處是美景。“咔擦,咔擦!”我們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機,把這些令人沉醉的美景一一記錄下來。瞧!近處,垂柳依岸,湖水微波蕩漾,宛若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寶石,熠熠生輝。遠處,時不時看見幾只水鳥在空中掠過,長長的腿在水面上劃過,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水花,為西湖增添了無限生機。我們迎著陽光,吹著微風,陶醉在這湖光山色的美景中。
突然,鏡頭中出現這樣一幕:岸邊漂浮著類似于油脂的物質,并且伴隨著大量的黃色泡沫。真是大煞風景!大家看了目瞪口呆,美麗的西湖怎么了?這是誰干的?面對著陽光下飄浮的污垢泛出的刺眼的光芒,我們的心被刺痛了。
污濁的水流悄悄地淌進了西湖的身軀,不久的將來,西湖的美麗將不復存在。帶著焦慮、帶著困惑,我們來到了西湖水域管理處,生產養護科科長胡小喬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耐心地向我們介紹了這幾年西湖綜合治理方面所做的諸多工作。這幾年,西湖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溝通了錢塘江的水路,每天引入30萬立方水,相當于一個月就對西湖水進行了大換血,使水質大為改觀。為了保持西湖美麗純凈的面容,他們每年會向西湖投放大量魚類,并定期對水草、荷花等養護情況跟蹤、治理,以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我們把拍的照片給胡叔叔看,他告訴我們,西湖綜合治理后,所有工廠、飯店排放的污水是不可能排入西湖的。照片上的污染源是馬路上的垃圾在雨天通過下水管道流入西湖的。他還告訴我們,每天六點到晚上六點,20艘船行駛在西湖水面上,清理湖水中的垃圾。
原來西湖之美,還在于那些默默無聞的最美西湖人!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了我們美麗的西湖,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從節約每一滴水開始,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從撿起身邊的垃圾開始,從學會珍惜每一點資源開始……同學們,讓我們做保護西湖的小衛士!
西湖,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明珠。碧水,你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希望。西湖情,碧水夢,從今天開始,從你我做起!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三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我們發現一個創意小店,里面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東西。其中我發現一個小電筒很有趣,它有一個大按鈕,我按了一下,小電筒發出了微弱的光。我發現電筒里沒有電池,就問媽媽:“電筒為什么不用電池?”媽媽說:“只要把大按鈕給按下,齒輪就會轉動,把力氣帶給發電機,發電機就會把力氣轉為電,這樣電筒就會發光啦!”
我想:如果把風和太陽能也轉為電的話,那就更方便了。
文檔為doc格式。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四
每晚坐在窗前,想要靜靜的讀書,學習。卻總有一種聲音迫使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放棄自己的決定。
我家所住的那棟樓靠著一條南北走向的馬路。每晚都能聽到馬路上的大車呼嘯著奔馳。石灰,石子,都在漫天飛舞。整個馬路上都烏煙瘴氣。路邊的冬青早已經失去了翠綠的外衣,現在身上唯一的裝飾便是一身都不落的灰塵。路面坎坷不平,一個個凹凸不平的坑涌現出來,這就是那些大車應用的“杰作!”
不,不是那些無辜的車,而是那些永遠貪婪的人類。為了一己私利,為了金錢,沒有黑夜的做著這種令人公憤的事情。或許他們也有苦衷,但他們在自己痛苦的同時也同樣“給予”了許多不相關的人痛苦。他們只知道金錢,卻不知后續比金錢中許多倍的生命健康。或許他們飛奔的時候,一個嬰兒正在安然入睡;或許他們飛奔的時候,一個學生正在刻苦奮斗的用功讀書……你們和任何人都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你們的心中少了一份兒責任心,一份兒對于他人和社會的責任。
馬路,在呻吟。他還記得,他剛剛被修好的時候,渾身都是干干凈凈的。身邊有許多綠得發光的植物同他一起聊天、談笑。他每天都在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奉獻。知道有一天,一群不速之客奪走了他本該擁有的幸福。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離他園區,連那些植物也都自顧不暇。痛苦接踵而來,暗無天日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馬路每天從早被折磨到晚上,沒有一點兒安寧的時候。
人類,還你們自己一片清新,一片安寧吧!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五
:初到海南島的人,都會被它靚麗迷人的風景所折服。這里空氣清新,綠草如茵,四季如春。有五指山的峻峭,也有大海的激情澎湃。想想:當你置身于大海邊,面對這蔚藍無邊際的海水,靜靜聆聽著海浪與沙灘的私語,你會真切的體會到海子說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很慶幸,我就生活在這風景如畫的海島上。
我的老家是海南的一個小農村。家鄉有一個湖,很大。初見到它時,我竟懷疑它是海,只是它沒有海的波濤洶涌,也沒有海的天藍色。但湖水很清,淺處可以看見湖底的卵石和水里游來游去無煩惱的魚兒。湖岸邊青蔥的林木,青翠的小草倒映在湖水里,湖水便是妖嬈的綠,泛著漣漪,嫵媚地招引著過往的行人,讓人無法抗拒。
兒時的我對它一見鐘情。它的廣,它的清,它的綠,無不吸引著我。于是我便常和小伙伴們去那里玩耍。坐在湖岸上,挽起褲腳,然后把腳伸進干干凈凈的湖水里,撥弄著湖水。讓它跟我們一起玩耍。一起歌唱。一群魚兒被吸引過來,這個咬咬你,哪個親親你,弄得腳底癢癢的。伴隨著銀鈴般歡快的笑聲。看著地平線那邊的太陽哥哥羞得滿臉通紅的臉,原來它也是這湖水的追求者哩!
我天真的認為:這樣歡快的童年生活會持續下去。可是好景不長,有人把這個湖租給了一個外地人養魚。從此,原本清澈的湖水開始了它的“改妝”。湖里的魚多了起來,每條魚都為了自己能有一席之地而你爭我奪。它們不再是互相嬉鬧玩耍的伙伴,而象是有深仇大恨的敵人。湖里依然能看到它們游來游去的身影,只是水底的世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溫存,有的只是血腥的仇殺在渾濁的眼珠中泛濫。一大包一大包的魚飼料倒進湖里,湖水便是一陣陣痛苦的呻吟。湖底沉淀了一大堆臟物,也變得更綠了,只是再也看不到樹木和小草的倒影。湖水開始哭泣,連眼淚,都是渾濁的綠。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六
人們都渴望干凈的地球,渴望健康的地球,渴望環保的家園,渴望綠色,健康,衛生的社區……讓我們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觀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把環保承諾變為實際行動。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七
尊敬的廠家、居民:
我是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小學生。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賣保險的人,他早出晚歸,不倫刮風還是下雨每天都堅持不懈到公園、商場等地方向人們推銷保險,人們卻之不恭,冷言冷語,而他卻像如海棠一樣依舊如故,面帶微笑。就這樣,有一天,一位老板看見了他的微笑,很欣賞他的微笑,然后買了保險,便介紹其它客戶和朋友都買他的保險,而那些人也都欣賞他的微笑,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微笑成為它的招牌,最后成為公司賣保險最多的人。正因為他當初不怕失敗,心中充滿希望,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成功。
我看見許多河水都被污染了,從而導致人們經過此處時都捂著鼻子繞道而行。
有一天,我和媽媽到九峰公園玩,我看到有的人為了圖方便,將手中的垃圾隨手扔入河中。加上附近的廠家都大量排放廢水、污水,這些水流入河水中,使小魚無法正常生長。進入九峰公園,可見一堆堆垃圾沒有了家,一個個靜靜地躺在那兒,散發出臭氣。
因此,我向廠家、居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將保護河水的牌子立在河旁。(要多、醒目)
第二:在河邊圍上欄桿。
第三:制作“愛護河水”的宣傳板報,周日去宣傳。
第四:住在河邊的同學首先做到不扔垃圾到河水中,并勸阻家人別這樣做。
第五:派人監督,發現屢次犯規者進行嚴重的處分。
第六:不用一次性的筷子。
第七:不使用珍貴木材用品。
第八:使用節水型用具。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人人爭當“愛水、護水”的小衛士。
一名小學生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八
“霧鎖城市”、“霧都孤兒”、“厚德載霧自強不吸”……從來沒有一場大范圍的迷霧陰霾像今天這樣引起輿論和民間的強烈批評與戲謔。在一些城市pm指數頻頻爆表的背后,是來自汽車的尾氣、來自建筑工地的揚塵、來自工廠的排放物、來自煤炭燃燒的煙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太多的肇事者反而使得霧霾事件成了一件“找不到責任人的公共事故”。然而面對下一波污染事件,所有人包括政府都顯得自信不足:“告別污染還得‘靠天吃飯’。”
保護環境已成執政黨的執政追求
不容置疑,中國曾長期“靠天吃飯”,即使到今天,我國農業生產的連年豐收,也離不開氣候的風調雨順。霧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凝結而形成的,本身沒有問題,也不是污染,問題是每日向空氣中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得不到擴散,從而迅速累積,令空氣中的各項污染物超標,驅散霧霾得“靠天吃飯”的困境仍沒有擺脫。從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的一環,到“美麗中國”寫入十八大報告,保護環境已成執政黨的執政追求。可以說,干凈的空氣和水,是上下同欲、官民同求。但假如“靠天吃飯”成為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環保不作為的“障眼法”,建設美麗中國勢需大打折扣。環保不作為,只“靠天吃飯”,那么城市環境改善不會有實際效果,更不會對污染環境的不法行為形成震懾。
從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關系來講,如果繼續打著“靠天吃飯”的旗號而不作為,一味地發展經濟,中國的土地、空氣和水將會繼續受到污染,我們這一代人以及后人的生存環境將會更加惡劣。我們如果按照這條道走下去的話,勢需會引發社會政治危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走過的路,基本上是過分強調gdp的增長,而忽略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某種令世界矚目的成績,那么這種發展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為此埋單的是我們當代的每個國民乃至我們的后代。
環境治理需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努力
環保不作為的后果無疑是嚴重的,“靠天吃飯”治標不治本,城市大氣環境的改善還需政府、企業和公眾三方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三者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才能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良好互動。政府作為主導,應當通過政策法規加強引導,提高對霧霾事件的處置能力和效率;企業作為推進環保的有力支持,需加強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公眾也應提升個人環保素質,積極主動參與到環保進程中。只有“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使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落到實處,真正惠及公眾和企業,惠及社會和國家。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霧霾天氣人人都是受害者,建設美麗中國人人都是受益者,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山明、水凈的美麗中國絕不能“靠天吃飯”。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九
炎炎暑假來臨,當聽到要去石獅黃金海岸避暑時,我很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趕緊收拾泳褲、泳鏡、泳帽……媽媽笑著說:“黃金海岸以沙細、海藍、空氣清新才得名。”一聽這話,我的心兒早已飛到無邊無際的大海。
一下車,我立刻換上泳褲、泳鏡、投入大海的懷抱,和清涼的海水,來個親密接觸。正玩得起勁,“哎呀”腳底被扎到,我痛得抱起腳直叫喚。媽媽聞聲趕來,抱起我一看,腳底被玻璃片扎到。
媽媽立刻抱著我到景區醫務室,醫生一見鮮血直流的傷口,嘆了口氣說:“不少游客不講文明,亂扔垃圾,使沙灘上布滿玻璃片、瓶子、袋子……成了一個個安全‘暗礁’。”醫生三五下包扎好傷口說:“你是今天第五個腳底被扎的游客,希望不要再有第六個。”
媽媽抱著我坐在岸邊,唉,只能和大海的懷抱說再見了。看著蔚藍的大海,潔白的云朵,遠方的船帆……我遺憾地想:唉,都怪那些不文明的游客。
這時,我看見不遠處的沙灘上一位小男孩,正朝海里扔石塊。我連忙大聲喊:“小弟弟,不要再扔了,會破壞環境。”小男孩生氣地說:“要你管。”我抬起受傷的腳說:“你看,這是剛剛被海里的玻璃片扎的,你說,不講文明,隨意亂扔立即的行為,我能不管嗎?”
小弟弟聽了,低頭沉思一會,放下手中的石塊,轉身跑開了……
評語:文章前后呼應,結構完整。事例的描寫能充分運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表現出“文明出游”的主題。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的語言樸實自然,但“銀鈴般的笑聲”、“親密接觸”等詞語的運用,又讓我們看到了一絲生動與趣味。
環保節能,從我做起05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嗎?去年我參加市科技手抄報比賽,搜集了大量關于“低碳生活”的資料,了解到“低碳生活”是一種綠色生活方式。它最根本的理念還是倡導我們“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如今很多人都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實踐這一生活方式。比如淘米、洗菜的水可以澆花,冬天洗澡時水管里先流出的冷水接起來就可以沖廁所等。
生命的延續,人類的生存,一刻也離不開自然資源。地球是我們人類和所有生命體共同的家園。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我意識到環保節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在爸爸媽媽的感召下,我從小就養成了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但不知為什么,搬到小區以后,外面路燈不像以前大馬路的燈那么亮,總覺得周圍很安靜,有些令人害怕,便漸漸地把這個好習慣給丟了。爸爸經常提醒我要隨手關燈,但聽多了就有些煩,偶爾會在心里嘀咕:“老爸真是的,這么小氣,開個燈又能浪費多少電,多少錢呢?”
直到有一天我讀了《全球變暖問題大》這一環保文章,才猛然醒悟。文中告訴我們,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一年可減少3、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動手算了算,如果全國13億人都能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那一年可就能減少46、8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沒想到我們舉手之勞養成的好習慣能有這么大的收獲。這已經不是純粹浪費幾元錢的問題了。從此以后,不用爸爸提醒,我又能自覺地隨手關燈了。
“低碳生活”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少用一個塑料袋,減排二氧化碳0、1克;夏季空調調高1℃,平均每臺每天可以減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選擇應季蔬菜水果,每千克減排二氧化碳400克;一棵樹,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這些都告訴我們,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滴水,都是每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
星期五下午,我們五年級的同學去了“低碳科技館”參觀。
初到低碳科技館,我的眼前一亮。黃色的外墻嵌著玻璃窗戶,綴著黑色條紋,別有一番獨一無二的風格。門前的機器人足有一人多高。軀干和頭部是一色的紅,只有右臂是銀白色的。仔細觀察,竟發現它全是用廢棄的金屬零件組裝而成!與低碳主題的完美契合,令我贊嘆不已。
進入第一層,幾塊低碳展板引起了我的注意:使用節能燈、少用一次性餐具等舉動雖毫不起眼,卻在為環保出力。兒童樂園中的科學小游戲讓我們在玩中學,激發了我對低碳的興趣。
正當同學們玩得起勁兒的時候,我們組開始向二層“進軍”。我們被“建設美麗杭州”主題展示吸引住了。原來市區里的公共自行車,家中的垃圾分類,常掛嘴邊的五水共治都是在為建設美麗杭州出力啊!
參觀完了二層,我們便去了三層。三層介紹了各種發電方式和各式各樣的水塘。同學們搖動把手,拉下按鈕,體驗了海浪發電、太陽能蓄電、太陽能熱發電和風力發電的發電方法。結合著兒童樂園中的運水游戲,我們還看了桑基魚塘、坎兒井、水車磨坊等被實際運用的機械設施。
這一次參觀低碳科技館,我深刻體會到低碳生活的好處。以后,我一定會從自己做起,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一
全世界的13棵大顱欖樹成了這種樹的僅有的成員。一旦它們死了,自然界就將永遠失去這種樹。這種情況使生態學家們萬分焦急,他們決心搶救這種名貴的樹。
人們小心地播種了許多種子,但是沒有一棵出芽;人們小心地扦插了許多枝條,但是沒有一棵生根。
讓它吃下種子,把它排出的種子種在土里。奇跡發生了,種子破土而出,長成了樹苗。吐緩雞成了“代理催生婆”,名貴的大顱欖樹得救了。
渡渡鳥為什么失去飛翔的能力?渡渡鳥為什么滅絕了?
為什么說大顱欖是毛里求斯的一種名貴樹木?
為什么渡渡鳥滅絕之后,再也沒有一棵大顱欖樹出生?
大顱欖樹是怎樣絕處逢生的?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二
我是一顆長在金山公園里的小樹,每天與周圍的花草樹木一起迎著朝陽,飲著雨露,聽著金山小學同學們的讀書聲,快樂地成長。
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一群來到公園游玩的人在大快朵頤之后,將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亂撒一地。“不——要——啊!”但不懂樹語的人類充耳不聞,若無其事地離開了。
一陣風襲來,塑料袋、快餐盒被送到了我腳邊。“討厭,快走開,快走開!”可塑料袋反倒借助風的力量緊緊地纏在我的腳下,那裂開的口子如同一張丑陋的大嘴。
直到有一天,狂風襲來,飛沙走石,塑料袋被泥土掩埋在我腳下,僅僅露出了一個端兒,仿佛在向我發出警告。
“糟糕,塑料袋的降解時間,通常至少需要200年。長期殘留在我的腳下,會使土壤環境惡化,會影響我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我的生長。我會死么?天哪,我該怎么辦、怎么辦呢?”我十分焦急、沮喪。
“求人不如求己,有了!”我終于想到了一個拯救自己的方法。
春天到了,我努力讓根部發芽,希望借新芽的力量能夠撐破可惡的塑料袋。可是,新芽的柔弱力量無法撐破那臭袋子,只能在其壓抑之下彎曲地生長,看著腳下彎彎曲曲露出頭的樹苗,我心里甭提多難受了。
“叮鈴鈴……”金山小學終于開學了,我知道他們一年一度的春游又將來臨,心中不禁充滿了期待。
終于有一天,金山小學的同學們來了。令我驚喜的是,他們學校這次居然組織了環保活動,每個小朋友手上都提著一個專門裝垃圾的袋子。“來吧,來吧,來我這里!”我激動的發出樹語,或許是太激動的原因,我的身子居然借助春風發出了沙沙的響聲,腳下的樹苗也努力地探出頭來想看個究竟,他們這一探頭,也把原本露出地面一端的塑料袋給頂了起來。
“這里有個塑料袋!”一個稚嫩的聲音響了起來。原來一個眼尖的同學發現了朔料袋,幾個同學趕緊過來,七手八腳地撥開泥土,把塑料袋給拾了起來。
噩夢般的塑料袋終于離開了我,我不禁深深地松了一口氣,吐出了憋在胸中已久的氧氣。“空氣好好啊!”孩子們歡呼起來。
看著孩子們的身影,我在春風的撫慰下用樹葉做聲,為他們奏出歡快的樂章。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三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使人賞心悅目;春之杜鵑,夏之芙蓉,秋之臘梅,給人以絢麗多彩的景色。所有的這些,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人類最大的恩賜。
大自然就像我們的家園,倘若我們不注重環境保護,任意地破壞,污染它,最終受傷害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前不久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人去鄉下的外婆家。一進門,就發現年邁的外公,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我感到很奇怪。每次來鄉下,外公共場所總是高高興興的逗我玩,帶我到魚塘去劃船,下網打魚給我吃,這次怎么回事呢?經過爸爸媽媽的詢問才得知,前不久下了一場大雨,魚塘的魚苗死了幾萬尾,損失了幾萬元。最后請養殖專家來診斷,才知道這場雨有毒,導至大量魚苗死亡。聽到這話,我愣住了,雨水怎么會有毒呢?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解了毒雨的成因,毒雨因工業污染排放的毒氣,在空氣中與水蒸氣結合,形成有毒的云,當毒云遇到冷空氣就變成了有毒的雨水,對大自然的生物破壞極大。聽到這里,我心里有股說不出的滋味。
過去我一直認為,環境保護不是我們小孩子的事,從來沒有環保意識,隨手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的事,經常發生。今年暑假,爸媽把我帶到廣州玩了一趟,我發現廣州這么大的城市,這么多人,可街道上那么整潔,到處綠樹成蔭,到處都可見五彩的鮮花,就連垃圾桶都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識,生活在這充滿鮮花的城市,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愛護環境,首先需要我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從書本或互聯網上獲得環保知識,認識環保的意義,加大環保知識宣傳力度,讓我們周圍的人,都認識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只要我們共同參與,我們共同的家園將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四
就在這段時間,我們班開展了“小行動,保護大地球”的活動,大家反應強烈,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有的爭撿紙屑,有的勤掃街道,還有的打撈河中漂浮物等。
我們小隊苦思冥想,決定用廢布和紙做一些環保袋,走上街頭,與行人調換現在流行的超薄塑料袋,瞧,一只只造型不同、色彩艷麗的布袋和紙包,不一會兒就在我們手中“誕生”了。
星期天,天剛蒙蒙亮,我就帶上了精致的布袋和紙包到菜場跟同學們會合。開始行動了,大家注視著菜場的出口處,等待目標的出現。這時,只見一位阿姨急匆匆地走出小菜場,手中大包小包,足足又五六個,顯然,今天她家來了客人。機不可失!我們迎了上去:“阿姨,我們想跟您換袋的,為了保護環境,您是否……”“家里來了客人,煮菜都來不及,誰還有空跟你們換袋?”說完,阿姨急急忙忙地走了,我們只得搖頭掃興。
看來“守株待兔”行不通,得進入市場“主動出擊”。于是,我們來到菜場里面。
這里很熱鬧,討價還價聲一個比一個響亮。只見一位老奶奶在買豆角,攤主給了她一個塑料袋,我們見了忙跑上去,說:“老奶奶,我們想用布袋換您的塑料袋。”“塑料袋不是挺好嗎?用起來也方便,為什么要換呢?”“因為這種袋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爛,會污染環境。這種布袋,既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以多次使用。”“是這樣啊,那好吧!”老奶奶爽快地吧塑料袋交給了我們,用上了布袋。
今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那市場上沒有了塑料袋飄揚,大家手里提的都是我們做的五顏六色的布袋和紙包。我在夢中開心的笑了,笑的是那么的燦爛。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五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南湖游園玩。我們剛走了不遠,就看到一些白色塑料袋散落在地上,顯得特別刺眼。爸爸說:“那些扔東西的人真不文明!萌萌,你是環保小衛士,快把垃圾撿起來。”聽了爸爸的話,我連忙找了一根樹枝,把塑料袋輕輕一扎,然后把它們送進了垃圾桶。
玩到快中午了,姥姥打來電話,讓我們去她們家吃飯。這下,我可是太高興了,因為我又要和弟弟一起玩捉迷藏了,這可是我最喜歡玩的游戲之一。剛進姥姥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弟弟約了幾個小朋友玩了起來。
正當我們玩的起勁的時候,不知從誰家窗戶里飛出了兩節廢舊電池,“啪”的一聲落在我們前面不遠處,我們幾個孩子一起跑過去,把廢舊電池撿了起來。在學校聽老師講過,廢舊電池里含有少量的重金屬,如鉛、汞、鎘等。這些有毒物質在使用的過程中,被封存在電池殼內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是,如果它們進入到土壤或水源中,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人的食物當中,造成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液中毒和其它的病變。
我把電池的危害和小朋友們講了一遍,他們都說:“我們也要當環保小衛士,我們給電池找一個‘家’吧”!于是,我們找到了一個專門用于存放“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把廢舊電池放了進去。
聽了我的講解,小伙伴們都夸我知道的環保知識多。我自豪地說:“因為我是‘環保小衛士’嘛,如果你們愿意,那就一起加入到‘環保小衛士’這個隊伍當中吧!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只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減少能源消耗,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六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學生,從媽媽給我訂的《科學畫報》中我了解到許多地球環境惡化方面的知識。現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許多地方的水、大氣、土壤受到了污染,全球氣候也在逐漸變暖,惡劣的天氣越來越多,沙塵暴、洪水、干旱、暴風雪、龍卷風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些都與地球環境的惡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常常在想,地球是我的家園,也是人類的家園,“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就應該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有了這個想法后,我就從《科學畫報》等書中學到了許多家庭生活方面環保節約的小知識,決心在家里試一試。
少用或不用洗潔凈:有一天吃完飯,媽媽準備洗刷鍋碗。每次洗刷鍋碗,我發現媽媽總是向水池中倒許多洗潔凈。于是我向媽媽建議:“媽媽,有油膩的鍋碗少用點,沒有油膩的不用,這樣水里不就可以減少一點污染嗎?”媽媽笑著說:“好好好,就聽寶貝的。”我們家中就這樣堅持了下來,以前每個月用2瓶洗潔凈,現在,3個月還用不到1瓶。于是我又把從課外書中看到的生活中的一些小竅門比如用鹽洗茶杯、用醋洗污垢、少用洗衣粉的訣竅等等告訴媽媽,你別說,還真管用。
從此以后,我成了家里的環保小衛士,節約用紙、節約用水、變廢為寶、環保購物袋……
每個計劃的實現,我都十分開心,作為對我這個家庭環保小衛士的獎勵,爸爸、媽媽決定今年暑假帶我去西安世園會開開眼界,聽到這個消息,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同學們,小朋友們,在你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許多環保節約的小知識,讓我們都來做環保小衛士,為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做一份貢獻。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七
那是一股小河,河中的水并不是那么清澈,而是那么渾濁。河中的塑料袋、垃圾,已經把小魚小蝦熏死了。看看現在的小河,再回想一下以前的小河,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我呼吁要綠色環境,不要黑色污染!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重建綠色家園!
環保類小學生(精選18篇)篇十八
星期六,張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進行了一次環保調查。她首先問:“請問大家做過哪些有益于環保的事?”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張老師點了張萬熊。
這時,劉梓豪已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示意他說。
劉梓豪說:“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奶奶叫我把房間里的燈打開,說怕我半夜醒來害怕。但我覺得開燈浪費電,浪費資源。于是,我說服奶奶關燈睡覺。”
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有的說了愛護花草樹木的事,有的說了保護小動物的事,還有的說了講究清潔衛生的事......張老師不住地夸我們做得對,做得好,是“環保小衛士”。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懂得了:要愛護環境,保護動物,少用塑料制品,一次性用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