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活動設計和教學資源的選擇,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下面的大班教案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思維和教學策略。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一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連乘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的能力。
合理估算、正確進行連乘運算。
一、口算:40×670×8600×3800×925×415×618×324×4。
二、研究新課:由運動會話題引入。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
3.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正確的估算方法和關注估算值與準確值的大小關系)。
4.提出第二個問題:張老師一共花了多少錢?要求學生獨立。
5.小組內相互講解自己的解題過程。
6.全班交流:指定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過程。
7.歸納學生的解法:讓學生進一步解釋三種算式:24。
8.試一試:
(1)計算下面各題:15×4×7125×8×6102×4×5。
(2)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學生多少人。
(師:首先確定你的'估算方法,然后搜集整理數據)。
三、鞏固練習:
(1)先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5×6×836÷9×12(15+35)×632+17×3。
四、總結:組織學生交流本課知識重點。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二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三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四
活動目標:
1.練習在梯子上走、跳、攀爬的動作,掌握手腳交替向前爬的動作要領(重點)。
2.能靈活運用合適的方法,自主探索梯子架高后的從上面和下面通過的方法。(難點)。
3.感受成為一名護航員的快樂,體驗戰勝困難、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護航員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輪胎若干,木梯、竹梯若干,軟墊若干,汗背巾若干,各環節音樂。
活動過程:
一、“護航員來操練”,帶領幼兒在游戲情境中熱身,練習上肢及腿部力量。
隨音樂引導幼兒做“護航員操練”—“護航員穿裝備操”—“輪臺陣”——“護航員控制船舵”等熱身活動。
二、“穿越障礙我當先”,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梯子的不同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梯子的不同玩法。
提問:護航員可以用什么方式越過這些障礙?(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通過這道障礙的?(重點介紹爬的動作)。
小結:上面爬梯子:手腳交替,注意手腳的順序,手要抓住梯子,腳要踩實,眼睛交替看向上方、前方和下方。
下面過梯子:手握緊、腳搭實,腳向前一步,手要迅速向前移動。2.創設“護航員梯橋”訓練營,引導幼兒重點練習上下爬梯子、懸掛爬梯子的動作。
練習通過梯子,引導幼兒探索通過梯子的動作,根據能力不同,擺放不同設計的幾架梯子,供幼兒自主選擇。
三、“海盜來了我不怕”,引導幼兒按規則游戲,在游戲中能堅持不懈勇于挑戰。
1.“護航員訓練展示”,以接力賽的形式引導幼兒第一次游戲,提醒護航員遵守規則。
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幼兒需在走過獨木橋(走梯子),跳過田埂(跳梯子),鉆山洞(鉆梯子),過索橋(爬梯子),完成任務的護航員拿回勛章迅速返回拍第二名隊員的手,游戲依次進行。
梯子,腳要踩實。
2.創設“勇戰海盜”情景,增加游戲難度進行第二次游戲,鼓勵幼兒不斷自我挑戰。
接到緊急指示,有一批海盜正向我們靠近,我們需要保證自身安全。
和海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將他們驅趕走,但是這次海盜們進行了空中探測,我們一定要注意隱蔽自己從梯橋下面通過,時間緊任務重,出發吧。
游戲后分享:為什么我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全部護航員都能安全迅。
速的越過障礙,趕走海盜?
小結:護航員本領過硬,團結一心,才能安全完成保衛任務,祝賀你們成功的將海盜趕走,現在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
四、“快樂護航員”,放松全身肌肉、調整呼吸。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放松腿部、胳膊的肌肉。
課后反思:
“好玩的梯子”這節體育活動是《山東省幼兒課程指導用書》大班上冊里的戶外活動內容之一,我根據本園幼兒年齡特點又把目標進行了微調,同時也把活動過程進行了新的`設計,以“護航員”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以“護航員訓練一一“神鷹隊”護航員選拔一一勇戰海盜”為背景,引導幼兒探索梯子的不同玩法,發展幼兒身體協調和靈放性活動中幼兒根據不同擺放的梯子想了好多種方法,探索過程怎么擺放,才能突出重點,剛開始熱身時是否要帶幼兒圍繞障礙練習等向題,我們都開激烈的討論,最后斜出結論,熱身時不要帶幼兒障得。
這樣會局限幼兒后面自己探索的思維,因為探索架高的梯子是重點,我們可以從易到難進行。怎樣提高游戲難度,老師們之間也存在困惑,在稍作調整后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既提高了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又鍛煉了幼兒的耐力,又增強了幼兒克服困難勇敢堅強的品質。看到他們如此努力的戰勝困難,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那么高,體現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也有一定的問題,整節活動老師的站位不太明確,走動有些頻繁;在游戲結束時隊員們成功的把海盜趕走了應該跟他們一樣發自內心的祝賀,這樣會使他們會更有成功感和榮譽感,讓他們以自己為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五
根據幼兒學習興趣和年齡特征,合理安排活動。采用各種不同的練習方法和手段,提高運動時身體各部位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密切配合的能力。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支配能力,使大腦神經支配肌肉的運動更加協調一致,提高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
1、繞障礙跑。提高動作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的快樂。
3、學習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1、礦泉水瓶每人一只,內裝彩色顏料水。
2、路線示意圖。
一、跟著音樂利用彩瓶做準備工作。
1、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雙手前平舉換瓶。
4、分別單手甩瓶。
5、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分別單手轉瓶。
7、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探索活動。
1、一起來玩彩色水瓶,自己動腦筋,嘗試各種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活動。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降低大腦的興奮程度,放松肌肉消除疲勞,使身體由興奮狀態恢復到相對的安靜狀態。
把玩的東西收起來。一起帶回教室。
活動有效滲入德育,運用情境教學,讓幼兒體驗激情,培養幼兒創造性的學習能力,廢物利用,就地取材,開發了體育資源,通過游戲,形成勇敢拼搏等良好的體育精神。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六
1、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礦泉水瓶的各種玩法,大膽創新。
2、重點學習夾瓶跳。
3、學會合作游戲。通過競賽,體驗勝利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學習夾瓶跳。
1、每人準備一個裝有豆子的礦泉水瓶、籃子四個、音樂、音響。
2、場地準備。
3、幼兒已經用礦泉水瓶制作了音樂響筒,并在活動中進行了玩耍。
1、準備活動,為體育活動做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圍成圓圈,伴隨音樂,進行隊列練習和律動。師生一起手拿音樂響筒(礦泉水瓶)做熱身運動,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開,確保幼兒在游戲中不受傷。
2、基本環節,教師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幼兒個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合作玩瓶導出本節課的重點-----夾瓶跳。然后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個人練習、集體練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夾瓶跳的方法,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后是競賽游戲“接力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游戲過程中將幼兒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以繞過場地中擺放的'礦泉水瓶后到達目的地,然后從籃子里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夾瓶跳,最后又原路返回,幼兒進行接力。分別頒發金、銀、銅牌和紀念獎。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明白了善于思考,不怕吃苦,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結束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礦泉水瓶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幼兒玩起來很開心。但是的上課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幼兒的思維很受限制,特別是在玩法創新上面,完全靠老師引導。還有就是在玩的時候,有的孩子將瓶子拋到空中玩,雖然沒有砸到小朋友,但還是很危險,需要強調。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七
椅子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在幼兒園里,每天他們都與小椅子親密接觸。在平時帶班中,我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用椅子做玩具,從椅子上跳下來,推椅子當小車,孩子們玩椅子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綱要》中指出,要積極開發運動資源,滿足幼兒興趣與發展的需要,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1、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充分xx、跳躍等動作。
2、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小椅子,大椅子,音樂,圓形、寬條即時貼,活動ppt。
一、熱身運動
師:請小朋友迅速找到一把小椅子站好。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二、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一)單獨游戲,探索椅子的玩法。
1、幼兒探索游戲玩法,教師觀察。
2、幼兒展示,交流玩法。
3、教師小結。
(二)合作游戲,合作探索椅子的玩法。
1、幼兒合作探索游戲玩法,教師觀察。
2、幼兒展示,交流玩法。
3、教師小結。
三、闖關游戲,鞏固動作練習。
(一)瘋狂的石頭
介紹闖關規則: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在變化的石頭上安全的行走,不能掉下來。
(二)跨越大峽谷
介紹闖關規則:請小朋友自己想辦法跨越障礙,穿越大峽谷,不能碰到小椅子。
(三)穿越火線
介紹闖關規則:請小朋友想辦法從小椅子下面穿越火線,不能碰觸到小椅子。
(四)搭高樓障礙賽。
比賽規則:我們先走過大石頭,穿過小河;然后跨越過大峽谷,匍匐穿越火線,到達對岸。在大椅子上面搭建高樓,每個小朋友只能搭一把椅子。搭完后,迅速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依次完成。看哪一組把高樓搭的最高,哪一組完成的速度最快。搭的高,完成的快的一組就是我們的勝利者。
四、放松運動
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打開水龍頭、小水嘩啦啦、洗洗頭、搓搓背、捏捏胳膊、捶捶腿、伸伸懶腰、真舒服)。
整個教學活動環節由易到難,對孩子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趣味性。設計的競賽形式也非常符合大班的發展特點。孩子們在層層的闖關游戲中興趣十足,感受到闖關成功后的喜悅。在活動開始,幼兒對小椅子玩法的探索上應該給予充足的時間,不要草草收場。在組織活動的語言組織上還需進一步精簡語言,尤其是在游戲規則的介紹上,既能表述清楚,又能讓幼兒明白。這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八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礦泉水瓶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幼兒玩起來很開心。但是的上課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幼兒的思維很受限制,特別是在玩法創新上面,完全靠老師引導。還有就是在玩的時候,有的孩子將瓶子拋到空中玩,雖然沒有砸到小朋友,但還是很危險,需要強調。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九
1、復習比較兩瓶子的大小,在此基礎上學習最大。
2、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給瓶子排出不同的隊形。
飲料瓶若干、桌子一張。
一、復習比較大小。
1、小朋友,看老師拿的什么?幼:瓶子。
師:這些瓶子里面藏著很多很多的本領。
2、我拿出兩個瓶子比一比,哪個大哪個小?
師:上面的?幼:大。
師:下面的?幼:小。
師總結:對,上面的是大的,下面的是小的。
二、比較說出最大最小。
1、比較大小用兩個瓶子,再加一個瓶子是幾個瓶子?幼:3個。
師:1,2,3,3個。
3、這個瓶子是?幼:大的。
這個?幼:小的。
這個?幼:最大。
師:小朋友非常棒!一起表揚一下自己,棒棒棒,我最棒!
三、嘗試給瓶子排排隊。
師:老師想請一個小朋友給瓶子排出好看的隊形,大家看看他怎么擺。(幼操作)。
師:非常棒,他擺的是圓形。
師: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也想試試,可是要取幾個瓶子?
幼:3個。
師:好,現在請男孩子到李老師這里取3個瓶子;女孩子到鮑老師那里取3個瓶子,回到座位擺出好看的.隊形。(操作略)。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
1、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礦泉水瓶的各種玩法,大膽創新。
2、重點學習夾瓶跳。
3、學會合作游戲。通過競賽,體驗勝利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夾瓶跳。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個裝有豆子的礦泉水瓶、籃子四個、音樂、音響。
2、場地準備。
3、幼兒已經用礦泉水瓶制作了音樂響筒,并在活動中進行了玩耍。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為體育活動做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圍成圓圈,伴隨音樂,進行隊列練習和律動。師生一起手拿音樂響筒(礦泉水瓶)做熱身運動,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開,確保幼兒在游戲中不受傷。
2、基本環節,教師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幼兒個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合作玩瓶導出本節課的重點-----夾瓶跳。然后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個人練習、集體練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夾瓶跳的.方法,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后是競賽游戲“接力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活動推向了xx,游戲過程中將幼兒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以繞過場地中擺放的礦泉水瓶后到達目的地,然后從籃子里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夾瓶跳,最后又原路返回,幼兒進行接力。分別頒發金、銀、銅牌和紀念獎。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明白了善于思考,不怕吃苦,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結束本次活動。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一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自我反思:
1.在活動中應該多注意的觀察到全部的幼兒。
2.教師的教態大方自然,語言和動作夸張到位,教態很好。
3.整個活動流程比較清晰,活動氣氛很活躍,孩子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礦泉水瓶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幼兒玩起來很開心。但是的上課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幼兒的思維很受限制,特別是在玩法創新上面,完全靠老師引導。還有就是在玩的時候,有的孩子將瓶子拋到空中玩,雖然沒有砸到小朋友,但還是很危險,需要強調。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二
激發幼兒對玩竹竿活動的興趣,斑竹幼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體驗中國民俗文化的樂趣;鼓勵幼兒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并能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通過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據音樂的節奏大膽地嘗試跳竹竿,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創造性。
短竹竿每人一根、長竹竿四根;用竹竿做的大花轎一個,紅綢若干;音樂《騎大馬》、《七月火把節》、《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鳥朝鳳》等。
1、鼓勵大家去嘗試用各種方法玩竹竿
2、幼兒分散活動,探索竹竿的各種玩法(提醒幼兒活動中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請玩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4、集中小結,并與幼兒一起練習。舞金箍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2、教師示范:用兩根竹竿放成如圖位置"http://",邀請兩位教師幫忙以"分分、合合"的節奏打竹竿,教師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動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間的關系。
3、三人一組分步練習,先聽音樂節奏練習打竹竿,再練習跳竹竿。
1、先請個別幼兒嘗試,然后分組,請幼兒排隊,并請一個幼兒和老師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跳。
2、休息時探討其它不同跳法。(除了我們剛才學的這種跳法,想想看還可以怎么跳?還有什么新的跳法?)
3、把四根竹竿放成如圖位置"http:////""#",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進行表演。并鼓勵幼兒大膽邀請客人一起參加表演。
活動結束做放松運動。
"剛才小朋友表現的都非常好,今天是小豬娶親的日子,我就用竹竿做了一頂花轎,我們一起送小豬和他的新娘子回家吧!"(一幼兒扮演新娘子,一組幼兒拿紅綢跳舞,一組幼兒騎馬、一組幼兒用竹竿伴奏),帶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三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一刷牙一洗臉一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這節課中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都能夠大膽的創想,在課的開始部分積極主動的跟著老師一起完成了上課的熱身準備活動,基本部分一開始讓幼兒自由玩飲料瓶,孩子們一下子就進入了角色,大膽的發揮想象玩出了很多種不一樣的玩法。其中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小組合作玩瓶,主要是讓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玩,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大部分的幼兒能很快的和同伴進行合作,但有個別幼兒還不太懂得與同伴合作,仍然沉浸在獨自玩瓶的環節中。最后設計的游戲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對整個活動的鞏固,更體現出了“教、學、練”。從整節課的掌握情況來看,幼兒還是十分喜歡這種練習方式,從課的開始到結束,幾乎每個人都沉浸在一種積極學習的氛圍中,也樂于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并敢于在活動中表現自我。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四
幼兒對玩沙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在沙地里玩起來總是樂此不疲。于是我們便抓住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主動探索,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并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1、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快樂。
3、了解沙和人類的關系,增強環保意識。
1、各種玩沙工具以及輔助材料,各種篩子、干沙、濕沙、泥等。
2、各種顏色的沙子標本。
3、各種瓶子:塑料的、玻璃的、易拉罐等。
4、沙畫、畫紙、雙面膠、水彩顏料。
活動一:細細的沙
1、請幼兒隨意玩沙,通過看、摸、吹、聞等來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一粒一粒的。
2、兩個幼兒為一組玩裝沙游戲:用篩子、水桶、鏟子、漏斗等想辦法使沙子流動起來,感知沙子流動的特性。
(自評:這個環節,幼兒操作興趣很濃,他們一會兒把沙子放到漏斗里,一會兒把沙子放到小篩子上,觀察沙子在不同物品上的變化。幼兒描述說:沙子像水一樣流出來;漏斗孔太小,用手一捏沙子就可以很快地流下來;從篩子上流下來的沙子是碎沙子。)
活動二:有趣的沙
1、引導幼兒在盛水的杯子里放入沙子,用小棒攪一攪,并觀察有什么變化。(水變得有些渾濁,沙子沉在杯底,沙子變濕了。)
2、請幼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料瓶子里,分別裝上沙和土,然后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么現象。(裝土的瓶子里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里,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自評:幼兒有過鹽、糖能溶于水的經驗,以為沙也能溶于水,通過實驗,發現了沙子不溶于水,只能吸收很少的水,而泥土吸水性很強。沙子吸水后,顏色變深了。)
3、引導幼兒觀察干沙和濕沙的不同。動手操作:干、濕沙的流動及可塑性。(幼兒操作比較后發現:干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濕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自評:幼兒操作很投入,用濕沙做各種自己喜歡的造型,如坦克車、小花、小樹、生日蛋糕等。)
4、請幼兒將粗沙、細沙、干沙、濕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里搖動,傾聽、比較發出的聲音。(沙的多少不同,聲音不同;容器相同,沙子不同,聲音不同;容器不同,沙子相同,聲音也不同……)
(自評:這個環節幼兒的興致特別高,他們反復用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分別裝入粗、細、干、濕不同的沙,搖一搖,聽一聽,再與同伴交流。幼兒發現了許多不同:同樣的沙子放在不同的容器里搖動,在易拉罐里發出的聲音最響,在玻璃瓶里最輕,而在塑料瓶里比在易拉罐里發出的輕,但比玻璃瓶里發出的要響。粗沙、細沙分別放在同一容器里,粗沙發出的聲音比細沙發出的聲音響,等等。孩子們描繪聲音也有聲有色:有時像小雨、有時像沙球……)
活動三:會變的沙
1、教師出示沙畫,激發幼兒制作沙畫的欲望。
2、請幼兒欣賞五顏六色的沙,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紅沙、黑沙、紫沙等。
3、幼兒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并動手在干沙里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4、幼兒自主合作制作沙畫。
5、沙畫展覽,請幼兒說一說制作沙畫的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自評:以上活動環節,幼兒的情緒又進一步高漲,首先被五顏六色的沙畫深深吸引,然后又自己動手制作彩沙,再與同伴合作制作沙畫,盡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合作的愉快。)
6、討論:“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自評:在這一環節,幼兒萌發了環保意識,對沙子的探索興趣更加濃厚,為今后進一步探索打下了基礎。)
1、討論:“沙子能種植嗎?”
2、讓幼兒嘗試用沙土進行種植,鼓勵幼兒進行沙、沙土、泥土種植的比較實驗。
3、幼兒描述種植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4、引導幼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沙土種植與泥土種植的生長速度。
在“好玩的沙”這一系列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各種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促進了幼兒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寬松的活動空間。在自由玩沙過程中,每個幼兒都積極動手動腦,神情投入,觀察細致,交流自然。整個活動,幼兒是在玩中學,試中學,做中學,想中學,議中學。在不斷地操作探究中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樂趣。延伸活動“沙土種植”又使幼兒產生了新的興趣,又將生成新的活動內容。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五
發展幼兒越障礙跑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度,培養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下面是由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小班體育教案好玩的水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培養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2、發展越障礙跑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度。
3、訓練奔跑的速度。
沙包若干、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個
師:寶貝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水瓶,今天我們就和水瓶一起來做游戲吧!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
師:剛才老師帶領小寶貝們和水瓶寶寶一起做了這么多的活動,下面請小寶貝們自己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看看還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
幼:老師,我想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可不可以啊。
師:可以啊,你可以和一個小朋友組合玩,也可以和許多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該怎樣玩。
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頭頂瓶子、繞瓶順跑……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想不想和小伙伴們一起來玩呢?
幼:好啊,老師我們玩什么游戲啊?
師:這個游戲啊,只有跑得快、有團結精神和聰明的小朋友才會勝利喲!下面老師就來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務。
玩法:組織幼兒站成兩列縱隊,把瓶子放好,在瓶子的終點放一籃子蘋果(沙包)幼兒繞瓶呈“s”行跑,跑到最后一個水瓶,在筐里拿上一個蘋果(沙包)從兩邊的直線跑回起點,拍下一位幼兒的手,下一位幼兒繼續。以幼兒全部跑回速度快,用時最少的一組為勝利。
師:寶貝們,今天想了這么多礦泉水瓶的玩法,還有很多的玩法小寶貝們沒有想到,回家以后也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想一想,廢舊的礦泉水瓶還有哪些玩法,下次上課的時候分享出來給大家聽。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六
1、培養幼兒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3、訓練幼兒的奔跑速度。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1、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個;標有(圖一)示意圖的黑板一塊(使用即時貼表出各點),粉筆若干。
2、布置場地。
(一)教師與幼兒一道利用彩色水瓶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饒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并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
有趣的、不同的玩法。”
1、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成兩列橫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
方法例: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事先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如圖一)。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教師:“‘羅卜’種好了,我們一起到‘蘿卜地’里巡邏,巡邏的路線可以怎樣走才能即可以觀察得到每一個‘蘿卜’,又不會把‘蘿卜’踩倒、踩壞?”
(1)組織幼兒參看黑板的示意圖上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例舉方法附后)。
3、《接力跑》,訓練幼兒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1)組織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并成兩列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如圖二)。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起魚貫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以幼兒全部跑回較快的一組為贏。
(2)幼兒游戲。
(四)放松活動。
日常生活模仿動作:喝水——洗臉——洗澡——洗腳等。
未來社會需要創新精神。過去,在很多人看來,體育課總離不開教師的命令、指揮與幼兒的模仿,如何在體育課中進行創造性的培養?此體育活動針對這一問題做了很好的嘗試。在活動中,讓幼兒一物多玩(幼兒自由探索彩色水瓶的各種玩法),此外,在《巡邏兵》這一游戲中,啟發幼兒創造不同的巡邏路徑,創造性地發展游戲情節。可以說,教師在訓練幼兒的奔跑速度,發展幼兒饒障礙物跑的能力的同時兼顧了幼兒創造性的培養。
在看似單調而枯燥的體育課中,如何引起幼兒參與鍛煉的興趣?這是許多幼兒教師在思考的問題。可以說,這節體育課在這一方面是做得較成功的。首先,教師善于創設問題的情景,如“請幼兒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玩彩色水瓶)又如“組織幼兒討論并嘗試巡邏兵的路徑。”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引起其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允許幼兒自由探究,自由做主,完全體現了《綱要》中“以幼兒為活動主體”的思想。由于能自己做主,能極大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從活動效果來看,由于每個幼兒都有彩色水瓶,而且前半部分基本采用集體練習法,游戲(除了《接力跑》環節外)也是以共同活動的形式進行,沒有出現消極等待的現象,因此有較高的運動密度和運動負荷,能較好地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七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晨間鍛煉的器材中有很多用到了瓶子,但是對于瓶子的玩法幼兒探索的較少,所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孩子對瓶子游戲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此節課,一方面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另一方面激發幼兒對瓶子的興趣,從而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索、自己找玩法。
在教研課初期,我對于場地的考慮并不是很周到,由于孩子做的是瓶子操,所以,孩子之間需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以伸展四肢;游戲中的場地布置完全可以讓孩子占據主導地位,讓孩子與我合作一起布置場地。
瓶子游戲期間,我的游戲的規則講得并不是太清晰,所以有的小朋友還是會跨過紙棍做成的小河。游戲中孩子的突發事件讓我認識到關注每個孩子,巧妙地提示、鼓勵孩子以帶動全班孩子的重要性。
這次的體育教研課,讓我受益良多。
大班教案好玩的水瓶(實用18篇)篇十八
1、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礦泉水瓶的各種玩法,大膽創新。
2、重點學習夾瓶跳。
3、學會合作游戲。通過競賽,體驗勝利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學習夾瓶跳。
1、每人準備一個裝有豆子的礦泉水瓶、籃子四個、音樂、音響。
2、場地準備。
3、幼兒已經用礦泉水瓶制作了音樂響筒,并在活動中進行了玩耍。
1、準備活動,為體育活動做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圍成圓圈,伴隨音樂,進行隊列練習和律動。師生一起手拿音樂響筒(礦泉水瓶)做熱身運動,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開,確保幼兒在游戲中不受傷。
2、基本環節,教師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幼兒個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合作玩瓶導出本節課的重點-----夾瓶跳。然后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個人練習、集體練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夾瓶跳的方法,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后是競賽游戲“接力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活動推向了xx,游戲過程中將幼兒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以繞過場地中擺放的礦泉水瓶后到達目的`地,然后從籃子里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夾瓶跳,最后又原路返回,幼兒進行接力。分別頒發金、銀、銅牌和紀念獎。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明白了善于思考,不怕吃苦,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結束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