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些實用的教學計劃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一
教學內容:
1、1正手發高遠球。
2、降低難度的比賽。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21、正手發高遠球。
2、降低難度的比賽。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31、擊高球。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能力。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41、擊高球。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能力。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5分組比賽1、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6分組比賽1、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單元目標1、說出羽毛球運動技術術語以及相關場地、器材的名稱。
單元教學評價內容與方法評價內容:
1、學生的靈敏、協調、柔韌等體能發展情況。
2、掌握正手發高遠球、擊高球動作的能力。
3克服困難的勇氣、完成動作的自信。
5、游戲活動中與同學友好相處以及對待集體的態度。
評價方法:評語形式出現,教師除對學生做出準確、全面評價外,還要幫助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學法指導。
1、教師幫助學生選擇不同模仿對象來組織、引導學生練習。
2、運用不同的活動形式、方式強化他們的學習。
3、教師告訴學生有關安全活動注意事項,如場地要平等。
4、提醒學生課后進行游戲活動時要相互幫助、友好相處。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二
羽毛球運動屬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以其娛樂性、簡便性、鍛煉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參加羽毛球運動可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與提高,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沉著果斷等良好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對羽毛球技術的掌握能力,教學生顛球、發球、對空高擊球、對空挑高球、雙人對打高遠球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羽毛球的球感。同時,教學生跨步、墊步、并步、交叉步、蹬跳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腳步練習。讓學生熟悉羽毛球運動中最基本的的步法,為以后打好羽毛球做好良好的準備。
二、課程任務。
1、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體育學習中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運動習慣。
2、幫助學生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戰術、競賽規則與裁判規則,學會必要的健身手段與方法,養成自覺健身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欣賞水平等綜合素質,培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促進身心協同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實施。
三、教學內容綱要。
1、基本技術:顛球、發球、對空高擊球、對空挑高球、雙人對打高遠球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技術。
2、基本步法:跨步、墊步、并步、交叉步、蹬跳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步法。
3、教學比賽:羽毛球教學比賽。
4、身體素質(跳繩):力量素質;
耐力素質;
靈敏素質;
柔韌素質;
速度素質。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三
1.知識與本事:了解并熟悉羽毛球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提高運動本事和各項身體身體素質,掌握中后場高遠球和正手發高遠球球基本技術。
2.過程與方法:了解并熟悉羽毛球的`教學方式和模式,掌握羽毛球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員對該項目的興趣,建立長期的學習目標,并能不斷的提高學習興趣,堅持學習;培養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等良好的意志品質,練就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穩定的性格。
特訓班(2hx7次課)。
1.經過寒假第一期的學習,學員能較好的掌握羽毛球后場高遠球和正手發高遠球技術,并對該運動產生良好的興趣。
2.提高各方面的運動技能,改善身體素質。
3.能得到學員的喜愛和家長的廣泛認同,為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次授課主要資料備注。
(所需器材,課后總結等)。
重點復習部分新授課部分。
1.握拍——正手、顛球、握拍旋轉練習(發力)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
2.握拍—正手顛球。
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握拍——反手、顛球。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蹬轉)。
正手發高遠球(準備)。
3.握拍—正反手顛球、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蹬轉)。
正手發高遠球(準備)握拍——正反手交替變化、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正手高遠球基本功(頂肘)。
正手發高遠球(引拍)。
4.握拍——正反手交替變化、正反手交替顛球、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蹬轉、頂肘)。
正手發高遠球(準備、引拍)握拍——正反手繞“8”字、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揮拍)。
正手發高遠球(擊球)。
5.握拍——正反手交替變化、正反手交替顛球、正反手繞“8”字、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蹬轉、頂肘、揮拍)。
正手發高遠球(準備、引拍、擊球)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隨揮)。
正手發高遠球(隨揮)。
6.握拍——正反手交替變化、正反手交替顛球、正反手繞“8”字、正手握拍旋轉練習(發力)。
正手高遠球基本功(舉拍、蹬轉、頂肘、揮拍、隨揮)。
正手發高遠球(準備、引拍、擊球、隨揮)。
7.復習兩個技術動作兩個技術動作技評。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四
1、以全面貫徹落實課改精神為宗旨,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建立教學新模式新情景,透過優化教學過程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
2、透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技能,了解羽毛球運動相關知識及發展概況。
3、透過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活動過程,在活動體驗中培養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潛力,以及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潛力。
4、透過教學,培養學生用心向上的精神風貌,樂于助人、相互幫忙的學習習慣。
課程計劃(總計15課時)。
第一周.
1、學習握拍法。
2、學習正手發高遠球。
3、學習正手擊打高遠球(徒手架拍技術)。
4、跳繩。心肺功能鍛煉。
第二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
2、復習正手高遠球(徒手架拍結合擊打固定球)。
3、折返跑(游戲)。
第三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網前挑球、勾球技術。
3、羽毛球綜合步法。(殺上網)。
4、身體素質練習(折返跑)。
第四周.理論知識課(多媒體)結合步伐練習。
第五周.架拍結合揮拍技術、網前步伐練習。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吊球、殺球技術。
3、俯臥撐。步伐訓練(網前)。
4、心肺功能鍛煉。
第六周.
1、復習正手吊球、殺球,學習放網技術、網前搓球、撲球、勾對角技術。
2、學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3、跳繩。
4、體能鍛煉。
第七周.
1、復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2、網前球技術結合步伐(前后場移動);。
3、游戲(x戰警)。
4、身體素質訓練。
第八周.
1、介紹規則簡介、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體能鍛練。
第九周.
1、復習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俯臥撐。
3、心肺功能鍛煉。
第十周.
1、介紹反手發網前球、雙打接發球、平抽擋;。
2、跳繩。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一周.
1、雙打規則簡介、雙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裁判實習;。
3、折返跑。心肺體能鍛煉。
第十二周.
1、復習考試資料與雙打教學比賽;。
2、羽毛球綜合步法。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三周.
1、正手擊高遠球技能測試。
第十四周.體能測試。
第十五周.綜合評價。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五
為豐富初二學生學校文娛生活,提高初二年級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為能有效使學生掌握羽毛球運動技術,擬定以下幾點教學訓練計劃:.
訓練時間:每周二下午第八節課至7:35分。
每周訓練活動一次。
興趣活動地點:十三中田徑場體育館二樓。
教學活動內容: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提高興趣階段、徒手增強球感的練習、持拍增強球感的練習、游戲比賽、身體素質練習。
第二階段:握拍技術及練習方法、基本站位方法及準備姿勢、羽毛球運動的身體素質練習。
第三階段:基本發球技術與練習方法,前場、中場、后場擊球技術與練習方法、羽毛球步伐移動方法。
第四階段:羽毛球基本擊球戰術。
輔導教師:梁廣軍。
學生名單:初二年級學生42人。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六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能力。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能力。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1、分組比賽,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6分組比賽。
1、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1、說出羽毛球運動技術術語以及相關場地、器材的名稱。
2、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擊高球的動作,并能運用所學動作進行比賽。、
3、發展反應速度、靈敏和協調性。
4、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1、學生的靈敏、協調、柔韌等體能發展情況。
2、掌握正手發高遠球、擊高球動作的能力。
3、克服困難的勇氣、完成動作的自信。
4、游戲活動中與同學友好相處以及對待集體的態度。
評價方法:評語形式出現,教師除對學生做出準確、全面評價外,還要幫助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1、教師幫助學生選擇不同模仿對象來組織、引導學生練習。
2、運用不同的活動形式、方式強化他們的學習。
3、教師告訴學生有關安全活動注意事項,如場地要平等。
4、提醒學生課后進行游戲活動時要相互幫助、友好相處。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七
羽毛球運動屬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以其娛樂性、簡便性、鍛煉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初中學生的喜愛。參加羽毛球運動可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與提高,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沉著果斷等良好品質。
本課程主要教授羽毛球運動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與戰術、競賽規則及裁判法等資料,并結合羽毛球教學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理論、體育健身方法、體育保健常識等資料。
二、課程目標。
第一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認識羽毛球運動基本知識。
2,羽毛球基本握拍法、認識羽毛球運動。
3,發球:發高遠球1。
4,發球:發高遠球2。
5,上手擊高遠球1。
6,上手擊高遠球2。
第二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正手挑球。
2,反手挑球。
3,上手擊高遠球3。
4,上手擊高遠球4。
5,羽毛球的戰術:發球戰術。
6,教學比賽。
第三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基本步法:正手側身并步后退。
2,基本步法:跨步上網。
3,正手側身并步后退步法結合上手擊高遠球。
4,跨步上網步法結合正反手挑球。
5,羽毛球戰術:攻后場戰術。
6,教學比賽。
第四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國內外羽毛球的重大賽事介紹。
2,正手放網。
3,基本步法:兩側移動步法1。
4,基本步法:兩側移動步伐2。
5,羽毛球戰術:逼反手戰術。
6,教學比賽。
第五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學習欣賞羽毛球比賽。
2,反手放網。
3,前交叉跨步上網步法。
4,正手側身并步后退步法結合跨步上網步法。
5,羽毛球戰術:拉吊結合戰術。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八
教學資料:
1、1正手發高遠球。
2、降低難度的比賽。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21、正手發高遠球。
2、降低難度的比賽。
3、興趣游戲:運球接力賽1、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和比賽的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31、擊高球。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本事。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41、擊高球。
2、模擬比賽。
3、游戲:投擲輕物1、初步掌握擊高球和比賽的基本方法。
2、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性和投擲本事。
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5分組比賽1、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6分組比賽1、初步掌握羽毛球單打比賽的方法。
2、發展身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3、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單元目標1、說出羽毛球運動技術術語以及相關場地、器材的名稱。
2、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擊高球的動作,并能運用所學動作進行比賽。3、發展反應速度、靈敏和協調性。4、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意識。
單元教學評價資料與方法評價資料:
1、學生的靈敏、協調、柔韌等體能發展情景。
2、掌握正手發高遠球、擊高球動作的本事。
3克服困難的勇氣、完成動作的自信。
5、游戲活動中與同學友好相處以及對待團體的態度。
評價方法:評語形式出現,教師除對學生做出準確、全面評價外,還要幫忙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學法指導。
1、教師幫忙學生選擇不一樣模仿對象來組織、引導學生練習。
2、運用不一樣的活動形式、方式強化他們的學習。
3、教師告訴學生有關安全活動注意事項,如場地要平等。
4、提醒學生課后進行游戲活動時要相互幫忙、友好相處。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九
一、指導思想(選取課程的背景或原因)。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古老而時尚的健身運動,它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紀的日本,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于十九世紀的英國的貴族階層,現流行于當今社會的各個階層,隨著我國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上廣泛的爭金奪銀,為國家取得各種優異的比賽成績,此刻被我國廣大群眾和學生所認識和喜愛。羽毛球運動除具有一般運動項目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培養意志、陶冶情操等鍛煉價值之外,還具有場地設施要求小、老少皆宜、運動量可控制的特點。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還對提高廣大學生的平衡潛力,身體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開發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用心的作用。
二、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掌握羽毛球運動與體育鍛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養成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和體育鍛煉的習慣。
2、透過羽毛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發展以有氧代謝潛力和肌肉力量為重點的全面身體訓練,繼續提高學生的身體技能和各項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進一步增強體質,3、掌握體育鍛煉和養生保健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對身體機能自我評價潛力和獨立進行科學鍛煉的潛力。
4、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群眾主義的思想品德,發第一文庫網范文頻道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結合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培養敢于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課程資料。
7、球步法、雙打站位及其輪轉8、單打戰術(發球戰術)9、雙打戰術(后攻前封戰術)。
四、課程安排。
年級:五、六年級。
同時鼓勵學生自學提高,透過相互比試、討論來發現不足和優勢,鼓勵和指導學生就某個技術資料利用網絡查找、閱讀、收集資料文獻,從而促進學生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相關知識、技能的學習方法并結合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借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潛力。(2)教學時應結合有關資料有意識地強調體育的科學價值。
(3)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對有關教學資料作直觀化,注重學習資料的由簡到繁、由易到難,
是學生能循序漸進的掌握羽毛球技術。
(4)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精講多練的原則,盡可能的讓學生在超多活動中感悟動作的要領,體會動作的對與錯,透過展示優秀運動員技術,或者比較示范來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斷糾正和提高技術潛力。
(5)根據初中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多開展比賽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對羽毛球校本課程的興趣。
五、課程實施進度。
六、課程要求。
學生要求:穿著運動服、運動鞋、帶好球拍場地要求:校運動場。
雙打后發球線在端線內0.76米處。兩條邊線正中,自端線到前發球線有一條與邊線平行的“中線”,中線右側為“右發球區”,中線左側為“左發球區”。七、評價方法1、學生評價。
(1)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并結合學生的技能、體能、情意表現合作精神三大方面。
(2)評價方式采用個人自評及小組測評、教師綜合評價相結合。給予學生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2、教師評價。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
本單元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體育愛好、創新精神及合作意識為目標,根據《課程標準》水平三“初步掌握球類運動中的多種動作技能”的要求,將羽毛球這一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各種基礎技術及鍛煉方法,為終生體育打下基礎。
一、教材分析。
羽毛球是廣大中小學生喜愛的球類項目,與大球相比,具有小、輕、靈的特性。羽毛球采用的是隔網活動,這種分隔了練習雙方的活動范圍,避免雙方不必要的身體接觸與沖撞,消除了小學生初學羽毛球時的心理障礙。同時根據水平三階段所選用的是托球、顛球、擊高球練習等組合性練習練習形式多種多樣,具有很強的新穎性和娛樂性,因而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羽毛球的運動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好表現而且思維活躍,動作反應迅速和靈活性較好,直觀接受能力較強,但四肢力量相對較弱一些,自控能力不足,注意力及興趣難以長時間集中在一點上。因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等,都是針對本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特點,根據羽毛球學習的規律進行編排和設計。
三、技術分析。
1、握拍:小學生初學羽毛球,主要掌握正確的握拍方法,熟悉球拍的性能。在羽毛球各項基本技術中,握拍是最簡單但又最易被初學者疏忽的一項技術。看起來,握拍很容易,誰都能抓起球拍揮舞幾下,但要想提高球技,打起球來得心應手,就非得從握拍這最簡單、最基本的一環學起,掌握適合自己的握拍方法。正確的握拍方法是先用左手拿住球拍桿,使拍面與地面垂直,然后張開右手,使手掌下部(小魚際)靠在球拍打握柄底托,虎口對著球拍柄窄的一面,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地并攏,食指與中指稍稍分開,自然地彎曲并貼在球拍柄上。在擊球之前,握拍一定要放松、自然,在擊球的一剎那才緊握球拍。
2、顛球: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羽毛球在飛行后下落過程中,要準確判斷球的落點,及把握擊球的時機和擊球的力度。
3、低手擊球:(1)準備姿勢時身體左肩側對球網,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重心在右腳上,右手持拍向右后側舉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球,舉在胸腹間。發球時,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2)準備姿勢時側身對網,右腳跨步稱弓箭步,左腳在后自然拉開,上體略有前傾,右手持拍前伸約與肩平,肘關節微曲。注意握拍要放松。擊球時,拍面稍朝前下方傾斜,前臂帶動手腕和手指用前送動作球托底部。
4、高手擊球:高球的特點是球的弧線較高、滯空時間較長。擊球前的準備動作要領首先判斷來球的方向和落點,側身后退使球在自己右肩稍前上方的位置,左肩對前,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重心在右腳上左臂屈肘,左手自然高舉,右手持拍,大小臂自然彎曲,將球拍舉在右肩上方,兩眼注視來球。擊球時,由準備動作開始,大臂后引,隨之關節上提明顯高于肩部,將球拍后引至頭后,自然伸腕(拳心朝上),然后在后腳蹬地、轉體和腰腹的協調用力下,以肩為軸,大臂帶動小臂快速向前上方甩動手腕,在手臂伸直的最高點擊球。擊球后,持拍手臂順慣性往前下方揮動并收拍至體前。與此同時,左腳后撤,右腳向前邁出,身體重心由后腳移到前腳。擊高球時易犯的錯誤是擊球點選擇不當,偏前或偏后,影響擊球用力;擊球時,不是以肩為軸揮臂,而是以肘為軸,影響大臂發力,造成用力不當;擊球時不是用揮臂甩腕動作靠“爆發力”把球擊出,而是將球“推”出;擊球后球拍不是順慣性朝前下方揮動并收拍至體前,而是將球拍朝下;朝右后方揮動,影響了手臂的用力;擊球時全身用力不協調等。由于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所以本單元對擊高球技術的學習要求要降低。
四、教學內容的安排分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單元(3個課時的教學)將技術水平要求降得比較低。但是“低水平的技術”也是技術,降低了難度的“對低水平的要求”也是要求,有要求就應該按要求做到,否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將無以立足,所以,應該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及運動技能發展規律,確定一個最低技術難度和要求的“底線”。本單元的“顛球、低手擊球、高手擊球的正確手型”就是一個底線要求,沒有了它,就不可能完成羽毛球的啟蒙教學,更談不上今后該項目的繼續學習和提高了。
因考慮到羽毛球是屬于選擇性學習項目,學生接觸羽毛球的機率可能不同,但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因此本單元是以學生羽毛球技術基礎為零作為起點展開教學的。
1、從最基礎的握拍、顛球開始,掌握球拍控制球的能力,以及一些游戲和競賽方法。并用“誘導式教學法”引領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合作探究和相互促進提高的過程中學習。
2、低手擊球和高手擊球的“正確手型”是本單元的唯一一個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
3、每節課結束前都布置一個思考型的“課外作業”。并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從第二節課開始,將他們“課外作業”中自編的“羽毛球模仿操”、“排球游戲”,選擇編入每節課的熱身活動和游戲教學內容中,以達到更好的激發其學習興趣的目的。
4、在身心放松活動中,分別安排了幾個不同內容的“意念放松”,為本人在平時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這種放松狀態下的意境想象,能使身體和心理進入一中松弛安詳的狀態,從而調節生理機能和心理進入更佳放松狀態。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一
羽毛球運動屬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以其娛樂性、簡便性、鍛煉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參加羽毛球運動可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與提高,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沉著果斷等良好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思考二年級學生對羽毛球技術的掌握潛力,教學生顛球、發球、對空高擊球、對空挑高球、雙人對打高遠球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羽毛球的球感。同時,教學生跨步、墊步、并步、交叉步、蹬跳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腳步練習。讓學生熟悉羽毛球運動中最基本的的步法,為以后打好羽毛球做好良好的準備。
1。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用心參加體育鍛煉,在體育學習中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運動習慣。
2。幫忙學生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戰術、競賽規則與裁判規則,學會必要的健身手段與方法,養成自覺健身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學生的組織潛力、欣賞水平等綜合素質,培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促進身心協同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實施。
1。基本技術:顛球、發球、對空高擊球、對空挑高球、雙人對打高遠球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技術。
2。基本步法:跨步、墊步、并步、交叉步、蹬跳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步法。
4。身體素質(跳繩):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
1。(一課時)羽毛球運動、場地的介紹。
2。(兩課時)羽毛球的正確發球姿勢以及動作。
3。(兩課時)復習羽毛球的發球。
4。(兩課時)羽毛球對空高擊球。
雙人對打高遠球。
5.(兩課時)基本步法練習:跨步、墊步、并步、交叉步、蹬跳步。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二
1、以全面貫徹落實課改精神為宗旨,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創建教學新模式新情景,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
2、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技能,了解羽毛球運動相關知識及發展概況。
3、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活動過程,在活動體驗中培養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樂于助人、相互幫助的學習習慣。
第一周。
1、學習握拍法。
2、學習正手發高遠球。
3、學習正手擊打高遠球(徒手架拍技術)。
4、跳繩。心肺功能鍛煉。
第二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
2、復習正手高遠球(徒手架拍結合擊打固定球)。
3、折返跑(游戲)。
第三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網前挑球、勾球技術。
3、羽毛球綜合步法。(殺上網)。
4、身體素質練習(折返跑)。
第四周。
理論知識課(多媒體)結合步伐練習。
第五周。
架拍結合揮拍技術、網前步伐練習。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吊球、殺球技術。
3、俯臥撐。步伐訓練(網前)。
4、心肺功能鍛煉。
第六周。
1、復習正手吊球、殺球,學習放網技術、網前搓球、撲球、勾對角技術。
2、學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3、跳繩。
4、體能鍛煉。
第七周。
1、復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2、網前球技術結合步伐(前后場移動)。
3、游戲(x戰警)。
4、身體素質訓練。
第八周。
1、介紹規則簡介、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體能鍛練。
第九周。
1、復習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俯臥撐。
3、心肺功能鍛煉。
第十周。
1、介紹反手發網前球、雙打接發球、平抽擋。
2、跳繩。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一周。
1、雙打規則簡介、雙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裁判實習;
3、折返跑。心肺體能鍛煉。
第十二周。
1、復習考試內容與雙打教學比賽。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三周。
正手擊高遠球技能測試。
第十四周。
體能測試。
第十五周。
綜合評價。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三
摘要高校羽毛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因素的分析,探討如何有效地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有效性。
羽毛球運動作為高校體育運動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體育運動的越來越重視,羽毛球運動也被成為了高校體育訓練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但在實際的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源于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通過對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積極性因素的分析,探討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
(一)體育教師自身的原因。
高校羽毛球教師組我誒學生學習的主導,其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和教學的質量。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選擇。但在目前一些高校的羽毛球教學中存在著教師綜合素養不高,教師過程過于死板、教條化,教學過程中過于嚴肅,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此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e極性。如果羽毛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融洽,說話幽默。能夠有效地調節課堂的氛圍,在課堂中為學生親身示范羽毛球的技術和動作要領,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一名優秀的羽毛球教師要注重自身的綜合素養,在專業技能提升的基礎上學會言傳身教,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過程的影響。
高校的羽毛球教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的課程,也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因此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羽毛球的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需要不斷低通過動作和技能的訓練達到一定的訓練要求。因此羽毛球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的時要注重根據學生學習的差異,進行合理化教學。因此教學過程中的課程安排、課程進度以及訓練的強度安排等都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優秀的羽毛球教師要學會合理安排課程的內容和計劃進度,通過對教學過程的控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課堂氛圍的影響。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助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校的羽毛球教學作為一門具有實踐性和具集體性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同一課堂中具有不同的表現,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提高學生主動的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如果在羽毛球的教學中學生動作技能掌握不熟練,教師對此進行嚴厲的批評,再加上同學們的嘲笑和戲弄,這樣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對羽毛球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陰影、因此融洽的課堂氛圍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集體學習,互幫互助,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很快提升。
(四)學生個人因素的影響。
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出現學生的學習性不高,除了一些客觀的外在因素外,還與學生的主觀因素有關。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身心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對于羽毛球教學不夠重視,認為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進行羽毛球訓練,對羽毛球學習不以為然。再加上高校的學生進修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學分,為了學分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一些學生的體質比較差,身體狀況不好,因此學習中力不從心。還有些高校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對體育沒有多大的熱情,因此在羽毛球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嚴重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提高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能力。
高校的羽毛球教學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羽毛球教學作為一種雙邊互動的`教學,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加強技能,教師必要時候給予正確的動作和技能示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標準化的動作和要領,并配合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動作的要領。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準確示范和講解在心中形成一個動作的思維模式和圖式,在具體的訓練中學生會根據腦海中的圖式加強動作技能。教學中準確的動作示范和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對技能的理解,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動作的訓練當中。
(二)提高教學過程的科學性。
羽毛球教學中需要教師講解科學的動作要領,實現與學生之間和互動和交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教學的效果產生影響。在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和選擇和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運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性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另外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計劃和任務,顧及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訓練強度的承受能力。如果學生在羽毛球的教學中感到的輕松和愉悅,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夠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豐富課堂的組織形式。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四
本單元以“健康榜首”為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潛力,激發學生愛好,培育學生體育愛好、立異精力及協作意識為目標,依據《課程標準》水平三“初步把握球類運動中的多種動作技能”的要求,將羽毛球這一項目引入課堂教育。引導學生在協作探求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把握羽毛球運動的各種根底技能及鍛煉辦法,為畢生體育打下根底。
羽毛球是廣大中小學生喜愛的球類項目,與大球相比,具有小、輕、靈的特性。羽毛球采用的是隔網活動,這種分隔了操練兩邊的活動范圍,避免兩邊不必要的身體觸摸與沖撞,消除了小學生初學羽毛球時的心思障礙。一起依據水平三階段所選用的是托球、顛球、擊高球操練等組合性操練操練辦法多種多樣,具有很強的新穎性和娛樂性,因而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愛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羽毛球的運動技能打下良好的根底。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好體現并且思維活躍,動作反應迅速和靈活性較好,直觀了解潛力較強,但四肢力量相對較弱一些,自控潛力缺乏,注意力及愛好難以長期會集在一點上。因而,本單元的教育材料、教育進度、教育辦法等,都是針對本年紀階段學生身心特點,依據羽毛球學習的規律進行編排和規劃。
1、握拍:小學生初學羽毛球,主要把握正確的握拍辦法,熟悉球拍的性能。在羽毛球各項根本技能中,握拍是最簡略但又最易被初學者疏忽的一項技能。看起來,握拍很容易,誰都能抓起球拍揮舞幾下,但要想進步球技,打起球來得心應手,就非得從握拍這最簡略、最根本的一環學起,把握合適自己的握拍辦法。正確的握拍辦法是先用左手拿住球拍桿,使拍面與地面筆直,然后張開右手,使手掌下部(小魚際)靠在球敲打握柄底托,虎口對著球拍柄窄的一面,小指、無名指、中指天然地并攏,食指與中指稍稍分開,天然地彎曲并貼在球拍柄上。在擊球之前,握拍必須要放松、天然,在擊球的一剎那才緊握球拍。
2、顛球:是本單元的教育要點,羽毛球在飛翔后下落過程中,要精確決議球的落點,及把握擊球的時機和擊球的力度。
3、低手擊球:(1)預備姿態時身體左肩側對球網,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重心在右腳上,右手持拍向右后側舉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球,舉在胸腹間。發球時,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2)預備姿態時側身對網,右腳跨步稱弓箭步,左腳在后天然拉開,上體略有前傾,右手持拍前伸約與肩平,肘關節微曲。注意握拍要放松。擊球時,拍面稍朝前下方歪斜,前臂帶動手腕和手指用前送動作球托底部。
4、高手擊球:高球的特點是球的弧線較高、滯空時間較長。擊球前的預備動作要領首先決議來球的方向和落點,側身撤退使球在自己右肩稍前上方的方位,左肩對前,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重心在右腳上左臂屈肘,左手天然高舉,右手持拍,大小臂天然彎曲,將球拍舉在右肩上方,兩眼凝視來球。擊球時,由預備動作開端,大臂后引,隨之關節上提顯著高于肩部,將球拍后引至頭后,天然伸腕(拳心朝上),然后在后腳蹬地、轉體和腰腹的協調用力下,以肩為軸,大臂帶動小臂快速向前上方甩動手腕,在手臂伸直的最高點擊球。擊球后,持拍手臂順慣性往前下方揮動并收拍至體前。與此一起,左腳后撤,右腳向前邁出,身體重心由后腳移到前腳。擊高球時易犯的錯誤是擊球點選取不妥,偏前或偏后,影響擊球用力;擊球時,不是以肩為軸揮臂,而是以肘為軸,影響大臂發力,形成用力不妥;擊球時不是用揮臂甩腕動作靠“爆發力”把球擊出,而是將球“推”出;擊球后球拍不是順慣性朝前下方揮動并收拍至體前,而是將球拍朝下;朝右后方揮動,影響了手臂的用力;擊球時全身用力不協調等。因為教育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課堂教育,所以本單元對擊高球技能的學習要求要降低。
依據學生的年紀特點,本單元(3個課時的教育)將技能水平要求降得比較低。可是“低水平的技能”也是技能,降低了難度的“對低水平的要求”也是要求,有要求就就應按要求做到,不然,體育課堂教育活動的開展將無以安身,所以,就應依據學生年紀特征及運動技能發展規律,確定一個最低技能難度和要求的“底線”。本單元的“顛球、低手擊球、高手擊球的正確手型”就是一個底線要求,沒有了它,就不可能完結羽毛球的啟蒙教育,更談不上往后該項目的繼續學習和進步了。
因思考到羽毛球是屬于選取性學習項目,學生觸摸羽毛球的機率可能不同,但為確保教育質量和作用,因而本單元是以學生羽毛球技能根底為零作為起點展開教育的。
1、從最根底的握拍、顛球開端,把握球拍控制球的潛力,以及一些游戲和競賽辦法。并用“誘導式教育法”引領學生以“協作探求”的辦法,在協作探求和相互促進進步的過程中學習。
2、低手擊球和高手擊球的“正確手型”是本單元的僅有一個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把握的學習材料。
3、每節課結束前都布置一個思考型的“課外作業”。并依據學生完結的情況,從第二節課開端,將他們“課外作業”中自編的“羽毛球模仿操”、“排球游戲”,選取編入每節課的熱身活動和游戲教育材料中,以抵達更好的激發其學習愛好的目的。
4、在身心放松活動中,別離組織了幾個不同材料的“意念放松”,為本人在平時教育中常用的幾種辦法,這種放松狀況下的意境想象,能使身體和心思進入一中松懈安詳的狀況,然后調理生理機能和心思進入更佳放松狀況。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五
羽毛球是一種帶有娛樂性質的體育運動,參與者在球的對擊過程中,當擊球者在擊出一個好球或贏得一個球時都能使自己興奮并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同時球的飛翔又有快慢、輕重、高低、遠近、飄轉等變化,使這種運動本身充滿了豐富的樂趣;羽毛球技術的千變萬化,使羽毛球運動有很高的可觀賞性。經常從事該項體育活動可以發展人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可以提高人體上下肢及軀干的活動能力,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無氧供能的`能力,調節神經系統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進健康、抗病防衰、調節精神的作用。在競爭中,強化進取精神,培養意志,使人的智、勇、技在競爭與對抗中得到升華。通過羽毛球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好的的鍛煉,經此磨煉,能夠做到臨危不亂,泰然處之,既增長了智慧又陶冶了心理,不僅能在羽毛球活動中應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心態,正確的人生觀去面對學習、生活、榮辱等。
序號、教學內容課題、課時、周次。
1、認識場地。
學習握拍技術。、2、2。
2、學習正、反手握拍方法。
學習發球和接發球的基本站位和準備姿勢,、2、3。
3、復習正、反手握拍法。
學習正手發高遠球。
學習反手發網前球、2、4。
4、初步學習原地揮拍。
發高遠球與打高遠球的結合練習。、2、5。
5、進一步強化高遠球揮拍動作的規范性。
對打高遠球。、2、6。
6、復習原地揮拍內容。
學習挑高球(直線)。、2、7。
7、復習正手發高遠球,反手網前球。
掌握正手后場高空擊球(正手高遠球)、2、8。
8、學習網前上手擊球。
學習步法。、2、9。
9、練習網前多球,提高學生的網前技術。
素質練習即場地移動。、2、10。
10、復習網前上手技術。
學習下手擊球技術、2、11。
11、復習下手擊球技術。
學習中場平擊球技術、2、12。
12、復習中場擊球法。
學習羽毛球雙打站位及其輪轉、2、14。
14、復習羽毛球雙打站位及其輪轉。
羽毛球專項素質訓練、2、15。
15、復習雙打站位及其輪轉。
學習羽毛球單打戰術(發球戰術)、2、16。
16、復習雙打站位及其輪轉。
學習羽毛球雙打戰術(后攻前封戰術)、2、17。
17、復習羽毛球雙打戰術(后攻前封戰術)。
教學比賽。、2、18。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六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古老而時尚的'健身運動,它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紀的日本,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于十九世紀的英國的貴族階層,現流行于當今社會的各個階層,隨著?夜?碩?痹?世界大賽上廣泛的爭金奪銀,為國家取得各種優異的比賽成績,此刻被我國廣大群眾和學生所認識和喜愛。羽毛球運動除具有一般運動項目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培養意志、陶冶情操等鍛煉價值之外,還具有場地設施要求小、老少皆宜、運動量可控制的特點。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還對提高廣大學生的平衡潛力,身體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開發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用心的作用。
1、培養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掌握羽毛球運動與體育鍛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養成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和體育鍛煉的習慣。
2、透過羽毛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發展以有氧代謝潛力和肌肉力量為重點的全面身體訓練,繼續提高學生的身體技能和各項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進一步增強體質,3、掌握體育鍛煉和養生保健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對身體機能自我評價潛力和獨立進行科學鍛煉的潛力。
4、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群眾主義的思想品德,發范文頻道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結合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培養敢于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7、球步法、雙打站位及其輪轉8、單打戰術(發球戰術)9、雙打戰術(后攻前封戰術)。
年級:五、六年級。
時間:每周五下午14:30—16:05地點:學校操場人數:51人教學方法:
(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體育項目的教學多以直觀教學為主,我們在此基礎上能夠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鼓勵學生自學提高,透過相互比試、討論來發現不足和優勢,鼓勵和指導學生就某個技術資料利用網絡查找、閱讀、收集資料文獻,從而促進學生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相關知識、技能的學習方法并結合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借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潛力。(2)教學時應結合有關資料有意識地強調體育的科學價值。
(3)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對有關教學資料作直觀化,注重學習資料的由簡到繁、由易到難,
是學生能循序漸進的掌握羽毛球技術。
(4)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精講多練的原則,盡可能的讓學生在超多活動中感悟動作的要領,體會動作的對與錯,透過展示優秀運動員技術,或者比較示范來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斷糾正和提高技術潛力。
(5)根據初中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多開展比賽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對羽毛球校本課程的興趣。
學生要求:穿著運動服、運動鞋、帶好球拍場地要求:校運動場。
羽毛球標準場地:場地長13、4米,單打場寬5、18米,雙打場寬6、1米。離球網向端線1、98米處,有一條與端線平行的“前發球線”,單打時以端線為“后發球線”;雙打后發球線在端線內0、76米處。兩條邊線正中,自端線到前發球線有一條與邊線平行的“中線”,中線右側為“右發球區”,中線左側為“左發球區”。
1、學生評價。
(1)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并結合學生的技能、體能、情意表現合作精神三大方面。
(2)評價方式采用個人自評及小組測評、教師綜合評價相結合。給予學生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2、教師評價。
羽毛球單元教學計劃(通用17篇)篇十七
羽毛球運動屬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以其娛樂性、簡便性、鍛煉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初中學生的喜愛。參加羽毛球運動可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與提高,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沉著果斷等良好品質。
本課程主要教授羽毛球運動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與戰術、競賽規則及裁判法等資料,并結合羽毛球教學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理論、體育健身方法、體育保健常識等資料。
第一學期。
課時教學資料:
1,認識羽毛球運動基本知識。
2,羽毛球基本握拍法、認識羽毛球運動。
3,發球:發高遠球1。
4,發球:發高遠球2。
5,上手擊高遠球1。
6,上手擊高遠球2。
第二學期。
1,正手挑球。
2,反手挑球。
3,上手擊高遠球3。
4,上手擊高遠球4。
5,羽毛球的戰術:發球戰術。
6,教學比賽。
第三學期。
1,基本步法:正手側身并步后退。
2,基本步法:跨步上網。
3,正手側身并步后退步法結合上手擊高遠球。
4,跨步上網步法結合正反手挑球。
5,羽毛球戰術:攻后場戰術。
6,教學比賽。
第四學期。
國內外羽毛球的重大賽事介紹。
正手放網。
基本步法:兩側移動步法1。
基本步法:兩側移動步伐2。
教學比賽。
第五學期。
2,反手放網。
3,前交叉跨步上網步法。
4,正手側身并步后退步法結合跨步上網步法。
5,羽毛球戰術:拉吊結合戰術。
6,教學比賽。
1.培養初中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課程目標。
1、以全面貫徹落實課改精神為宗旨,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創立教學新模式新情景,經過優化教學過程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
2、經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技能,了解羽毛球運動相關知識及發展概況。
3、經過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活動過程,在活動體驗中培養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本事,以及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本事。
4、經過教學,培養學生精神風貌,樂于助人、相互幫忙的學習習慣。
第一周.
1、學習握拍法。
2、學習正手發高遠球。
3、學習正手擊打高遠球(徒手架拍技術)。
4、跳繩。心肺功能鍛煉。
第二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
2、復習正手高遠球(徒手架拍結合擊打固定球)。
3、折返跑(游戲)。
第三周.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網前挑球、勾球技術。
3、羽毛球綜合步法。(殺上網)。
4、身體素質練習(折返跑)。
第四周.理論知識課(多媒體)結合步伐練習。
第五周.架拍結合揮拍技術、網前步伐練習。
1、復習正手發高遠球、正手高球;。
2、學習正手吊球、殺球技術。
3、俯臥撐。步伐訓練(網前)。
4、心肺功能鍛煉。
第六周.
1、復習正手吊球、殺球,學習放網技術、網前搓球、撲球、勾對角技術。
2、學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3、跳繩。
4、體能鍛煉。
第七周.
1、復習正手殺球、接殺球;。
2、網前球技術結合步伐(前后場移動);。
3、游戲(x戰警)。
4、身體素質訓練。
第八周.
1、介紹規則簡介、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體能鍛練。
第九周.
1、復習單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俯臥撐。
3、心肺功能鍛煉。
第十周.
1、介紹反手發網前球、雙打接發球、平抽擋;。
2、跳繩。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一周.
1、雙打規則簡介、雙打戰術與教學比賽;。
2、裁判實習;。
3、折返跑。心肺體能鍛煉。
第十二周.
1、復習考試資料與雙打教學比賽;。
3、各種體能鍛煉。
第十三周.
1、正手擊高遠球技能測試。
第十四周.體能測試。
第十五周.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