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不僅是教師的工作要求,也是學校管理和評估教師工作的重要依據。以下是一些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和探索創新教育方式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借鑒。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一
1、繼續訓練學生默讀有一定的速度。
2、通過讀文,能說說母雞是怎樣的?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哪些特點。
4、學會發現美,欣賞美。
初步體會兩篇文章寫法的特點。
一課時。
1、關于這篇課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1、默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2、課文寫出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再次讀文,找出反映這兩種觀點的句子。
——我一向討厭母雞。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3、把這兩句話讀一讀,體會“一向”、“不敢”。
4、討論:是什么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讀一讀文中的句子。體會到了什么?
6、那作者寫《貓》也是用的這種方法嗎?那他是怎樣寫貓的呢?看看課文,再討論討論。
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7、積累詞句:。
感興趣的詞語勾一勾,句子寫一寫,讀一讀。
貓——古怪、可愛(圍繞中心句寫)。
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同的認識)。
(突出特點)。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二
唐老鴨和米老鼠是中班孩子較為熟悉和喜歡的動畫人物,從這兩個人物導入出發,采用音樂《開火車》這個具有鮮明特點的'音樂來作為活動主體音樂,該樂曲為三四拍子,風格鮮明,旋律輕快活潑,帶有童趣的色彩,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次音樂活動主要引導幼兒通過欣賞,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特點及舞步。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四分之三拍子音樂,并認知三拍子音樂的特點及舞步;。
2、感受音樂中的顫音;。
3、鍛煉幼兒肢體協調性。
【活動準備】。
坐墊、紙、筆(均為各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律動。
1、手指跳動;。
2、圍圓圈走動;。
3、兩兩拉手。
二、有節奏地問好。
介紹自己的名字向大家問好。
三、活動主體。
1、看圖問答。
問:“唐老鴨和米老鼠要坐小火車去迪斯尼樂園玩,小火車前進會發出什么聲音?”
學習小火車,模仿動作。
2、兩兩相對坐好,隨音樂做動作。
3、游戲。
老師做火車頭,鳴笛處邀請一對不同顏色的寶寶接火車。
4、任務交接。
每到一處鳴笛,任務交接,前一個火車頭向下一個火車頭敬禮交接。
5、畫火車輪。
活動延伸:
樂器操作、合奏:三角鐵、碰鐘。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三
活動目標:
1.感知音的強弱,以絲巾為媒介進行表現。
2.在熟悉音樂結構和樂曲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掌握音樂的強與弱,并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絲巾。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2.幼兒聽音樂。
二、音樂分析。
提問:誰來說說看,音樂中的`絲巾從頭到尾跳的舞一樣嗎?
哪里不一樣?
幼兒根據講述進行動作創編。
提問:聽上去感覺很有力的這部分音樂你的絲巾怎么來跳舞?出示圖譜除了做這樣的動作,同樣有力的音樂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跳?(播放音樂大家一起來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動作)。
提問:播放輕柔的音樂(方法同上)出示圖譜總結:聽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樂的強,聽上去很輕柔的部分是音樂的弱。
三、一起來條絲巾舞。
1.絲巾準備好,請幼兒跟著音樂一起來跳絲巾舞,注意強弱的區分。(幼兒分別根據圖譜展示)。
2.分角色游戲引導幼兒自定游戲規則:有力的部分由誰來演合適(男孩子),輕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四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2、學習唱名識譜和排譜,分辨旋律的上行、下行、跳進、級進。
重點: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難點:唱名識譜。
道具:五線譜卡、吸鐵、掛圖3、母雞手偶、五線譜游戲墊。
樂器:砂蛋、圓舞板。
“小朋友們,今天有許多的唱名寶寶要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來唱唱它們的名字。”老師在黑板畫圈進行認唱。
一、唱名旋律。
1、模唱唱名旋律模唱do、re、mi、fa、sol唱名旋律。
教學反思:識譜唱歌、旋律聽排是我班孩子的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只有部分能力較強的孩子能聽、看譜唱出唱名,相當一部分孩子還得加強學習。
第一次欣賞樂曲。
教學反思:幼兒能夠安靜地欣賞音樂,不少的幼兒能跟著老師學做母雞的動作。
三、歌曲活動。
公雞:雞冠/雙手放頭頂“喔喔喔”
母雞:翅膀/手肘彎起來“咕咕咕”
小雞:啄米/雙手食指放嘴前“嘰嘰嘰”
教學反思: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一些生活經驗,他們能表演出各種雞的動作,個別幼兒還表演了小雞吃蟲、問好等動作,很有創意,大家還互相模仿、互相學習。
第二遍聽音樂。
幼兒:手指數數、
教學反思:母雞下蛋這個環節老師采取了手偶下蛋的方法,幼兒覺得很新鮮,每下一個蛋,幼兒就發出小小的歡呼,音樂結束幼兒能說出母雞一共下了幾個蛋。
拍出數字。
好,現在我們就一起唱歌為母雞加油,然后用手拍出母雞孵出的蛋,
第三遍聽音樂。
教學反思:因為有上一個環節的鋪墊,這個環節組織起來幼兒掌握就容易多了,幼兒能夠聽音樂看老師的表演準確的拍出蛋的個數。
4、端出砂蛋,師:在我們動聽的歌聲中,農場的母雞孵出了這么多的蛋,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傳蛋游戲,雞蛋是很容易破的,傳的時候可要小心哦。
聽音樂傳蛋。
看看手中的蛋寶寶,搖一搖,我們一起學學母雞是怎么下蛋的?(空練一遍)。
第四遍聽音樂:唱歌學母雞走路,敲奏數目。
教學反思:幼兒比較喜歡玩傳蛋這個游戲,在游戲中也能隨著音樂旋律開口唱歌,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四、識譜及排譜。
“小朋友們唱的歌曲真好聽,唱名寶寶也想跟你們唱,我們一起來教教它好吧。”
黑板出示五個唱名,磁鐵貼出旋律。
1、旋律進行方向。
老師排譜:drmfs、sfmrd、smsm。
幼兒分辨:進行方向/上行、下行、級進、跳進。
教學反思:幼兒對本環節掌握很好,興趣也很高,通過排譜練習,幼兒對歌曲旋律更加熟悉了。
2、我們請圓舞板寶寶來跟我們一起唱。
幼兒持圓舞板拍唱全曲唱名旋律。
教學反思: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大都能持圓舞板拍唱全曲唱名旋律。
3、識譜排譜。
師:小朋友們唱得真好聽,今天我們學習母雞孵蛋的時候,需要在五線譜上走一走。瞧!它來了。(認識五線譜,利用磁鐵進行排列)。
排譜:幼兒于五線譜游戲墊或五線譜卡練習drmfs排譜。
視譜:吸鐵排全曲旋律,幼兒視譜唱。
師:它的媽媽也來了(出示五線譜墊)。
幼兒在五線譜上練習drmfs。
教學反思:五線譜對幼兒來講比較陌生,可能是老師平時不太注意引導幼兒學習的結果。所以,這個環節幼兒掌握不是很好,老師以后在這方面要注意加強幼兒學習。
4、聽音樂,拍圓舞板出教室。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五
1.學唱歌曲,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一)《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二)熟悉歌曲《母雞孵蛋》。
1.教師用彩蛋示范歌曲。
2.幼兒學唱并動作表現。
(三)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1.棒棒的小雞——感受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
(2)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聽音樂歌唱。
a.教師帶領幼兒清唱一遍。
b.聽音樂唱一遍。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
(2)教師邊聽音樂邊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3)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幼兒隨音樂一起表現害羞雞。
4.集體演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四)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征的小雞叫聲。
1.幼兒熟悉道具,并討論:如何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小叫的叫聲。
2.借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
(五)音樂游戲。
幼兒跟著音樂演唱并表演。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六
聽鼓聲游戲(走走、跑跑、跳跳、轉轉)。
(教師鼓聲敲得慢,幼兒走得慢,反快則快,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在此環節,教師可將此歌曲的旋律哼唱到游戲里,幼兒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引入(出示母雞、公雞手偶)。
請幼兒學學公雞的叫聲、母雞的叫聲,聽聽看我孵了幾個蛋?(放音樂)。
2.聽唱歌曲一遍(教師表演唱,隨音樂拿出沙蛋,表示蛋的個數)。
師:母雞生了幾個蛋?一起數一數?(1、2、3、4)。
(一只逼真的大母雞,坐在一個框里,大母雞隨音樂的拍子起伏,當唱到“孵出一個蛋”時,教師從框里拿出一個蛋,以次類推,并和孩子們一起點數。)。
3.再聽賞一遍歌曲。
師:這次聽歌曲時,用手指表示雞蛋的個數,并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注意數蛋的時候也是有節奏的。
(請幼兒聽到數字幾時,伸出幾個小手指,并按節奏數一數。)。
4.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蛋的個數。
師:歌曲里唱到幾,你可以拍手、跺腳等方式表現蛋的個數,也可找好朋友一起表演。邊唱邊表演。
你還可以學學母雞生蛋的樣子,它在生蛋時心情也要表現出來。
(這個環節,孩子們自由找好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聽到孵出幾個蛋時,兩個人面對面拍手幾下或跺腳幾下。)。
師:見過母雞孵蛋嗎?學學是什么樣子。請用不同姿態進行展示。
6.數蛋游戲。
師:我們一起表演一次數蛋游戲,一定要仔細聽音樂,用最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每位幼兒4個蛋,放在背后,隨音樂表演數蛋,唱到幾,就拿出幾個蛋。)。
7.分別感受音的上下行。
師:在這首歌曲里,有句旋律是越來越高、有句旋律越來越低,仔細聽聽這句的旋律。請老師彈琴,試試用動作表現出來,是越來越高(越來越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
(可以讓孩子多次分別聆聽,這兩句旋律,并大膽表現。)。
8.看圖譜演唱。
師:先在圖譜上找一找,哪里是越來越高,哪里是越來越低。
一起看圖譜演唱。
(看圖譜時,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在孩子們手指圖譜時,配課教師用鋼琴演奏上行與下行旋律。)。
三、結束部分。
欣賞各種蛋,并嘗試創編歌曲。(逐一出示各種蛋的圖片)。
師:看看這么多的蛋,你知道它是誰孵的呢?試試把它唱出來。(鴨蛋、企鵝蛋、鴕鳥蛋等)(只要旋律符合歌曲,歌詞可以隨意創編。
如:嘎嘎嘎嘎,母鴨在孵蛋;
嘎嘎嘎嘎,孵出一個蛋。
企鵝企鵝,企鵝在孵蛋;
企鵝企鵝,孵出一個蛋。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中班教案|幼兒園中班教學計劃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七
一天,有一只老母雞有個健忘癥。這天早上,老母雞正在山湖邊散步。突然,它看見一棵樹下有一窩蛋!老母雞吃驚極了。它想:“咦?我孵的蛋怎么到這里來啦?不管了,我還是趕緊把我親愛的小寶貝們孵出來吧。”于是,老母雞就在山湖邊孵蛋。
它想:“反正這里的風景也很漂亮,我干脆就在這里孵吧!”于是,老母雞蹲在蛋上孵起來了。老母雞一孵就孵了21天。這天,它想:“這些調皮的小寶貝們怎么就不出來呢?”于是,它又坐在蛋上孵起蛋來。直到第40天,蛋終于孵出來了。可是,這一下子可把老母雞嚇壞了。從蛋里出來的竟然是一群小蛇!老母雞嚇得撒腿就跑。小蛇們看見自己的媽媽跑掉了,哭著叫:“媽媽,你要上哪呀?難道你不要我們了嗎?嗚嗚嗚……”可是老母雞已經跑沒了。
老母雞終于跑到了安全的地方。它想:“我孵了40天的小雞怎么變成了小蛇?”總之,老母雞可被這幾只小蛇嚇糊涂了。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八
一天,一只得了健忘癥的母雞在一個漂亮的山谷里散步,它一邊走一邊哼著歌:“風景真美啊!”
突然,母雞在一棵大樹下面發現了一個窩,里面有幾顆蛋。蛋圓溜溜的,像一顆顆鵝卵石,母雞想:這是誰的蛋呀?母雞滿腦子問號,是不是我又把我的小寶寶丟了?唉,我真是糊涂啊!算了吧,反正也是蛋,不如我先把蛋給孵了吧,說不定是我的寶寶呢!
21天的時候,母雞心想:我可愛的小寶寶快要孵出來了!真期待啊!可是倒了29天的時候,小雞還沒孵出來,母雞急得團團轉。直到40天的時候,蛋才有點動靜,動靜越來越大,啪的一聲,蛋殼終于破了!母雞開心極了:我終于能和我的小寶寶見面了!可是蛋里鉆出來一條條光滑的小蛇寶寶,母雞嚇得魂飛魄散,拔腿就跑。
終于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母雞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它想:我不快點跑就被蛇媽媽抓住了。我以后再也不能得健忘癥了,太可怕了!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九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不同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2、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的休止。
3、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二、活動準備:音樂,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胸飾。
三、活動過程:
(一)《母雞孵蛋》音樂律動進場。
(二)學習歌曲,認識3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個小雞的叫聲。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害羞的小雞——用輕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1)發現與棒棒雞的圖示區別。
(2)用圖示表示害羞雞的輕。
(3)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聲音是怎么樣的?
3、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聽,他在干什么?誰來給他取個名字?
(3)幼兒學習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4、集體學唱3只小雞的叫聲。
5、分角色進行演唱。
6、創編歌詞引導幼兒進行演唱。
7、聽伴奏離開活動室。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十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母雞孵蛋小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天,有一只老母雞有個健忘癥。這天早上,老母雞正在山湖邊散步。突然,它看見一棵樹下有一窩蛋!老母雞吃驚極了。它想:“咦?我孵的蛋怎么到這里來啦?不管了,我還是趕緊把我親愛的小寶貝們孵出來吧。”于是,老母雞就在山湖邊孵蛋。
它想:“反正這里的風景也很漂亮,我干脆就在這里孵吧!”于是,老母雞蹲在蛋上孵起來了。老母雞一孵就孵了21天。這天,它想:“這些調皮的小寶貝們怎么就不出來呢?”于是,它又坐在蛋上孵起蛋來。直到第40天,蛋終于孵出來了。可是,這一下子可把老母雞嚇壞了。從蛋里出來的竟然是一群小蛇!老母雞嚇得撒腿就跑。小蛇們看見自己的媽媽跑掉了,哭著叫:“媽媽,你要上哪呀?難道你不要我們了嗎?嗚嗚嗚……”可是老母雞已經跑沒了。
老母雞終于跑到了安全的地方。它想:“我孵了40天的小雞怎么變成了小蛇?”總之,老母雞可被這幾只小蛇嚇糊涂了。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十一
活動設計:。
中班音樂活動《母雞孵蛋》來源于奧爾夫音樂活動《母雞孵蛋》。原活動重點在于讓幼兒在撿雞蛋的游戲過程中感知雞蛋的數量。而在本次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運用了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雞蛋數量的變化、
2.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3.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
(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二、熟悉歌曲《母雞孵蛋》。
1.教師用彩蛋示范歌曲。
(1)師: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母雞的叫聲)。
(2)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看看母雞孵了幾個蛋。
2.幼兒學唱并動作表現。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三、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用大鼓幫助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師:你們平時怎樣才會很棒?可以吃什么?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師:聽,它在干什么?(打嗝的聲音)誰來給他取個名字?
(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四、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征的小雞叫聲。
1.師:你們覺得絲巾可以用來表示什么小雞?鈴鼓呢?
2.幼兒熟悉道具。
五、借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六、給三種小雞分組,結合樂器進行歌曲游戲。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雞來進行表演。
(2)合音樂演唱并表演。
母雞孵蛋教案(專業12篇)篇十二
有一天,天空灰蒙蒙的,我的心情也像天空的顏色一樣灰沉沉的。早上,我吃過早飯,又一個人睡在床上看電視,心里覺得非常悶,走不出去真是很不高興。我心里在想著,雙休日應該天氣好一點,好讓我們學生玩一玩。老天爺應該照顧我們嘛!可是,今天倒好,陰天,可能在下雨,出不了門,玩不了了!原來我跟同學約好今天要到公園里去玩,這個天氣拉倒吧!我看了一會兒電視,覺得真沒勁。
我就起來走到電視機那兒,把電視關了,馬上轉到窗口。因為這時我聽到下面有人在喊我。我看清了來人,答應了一聲,馬上穿好衣服,穿上鞋子下去和他們一起去玩了。
有人說:“我們還是到大橋下面去玩吧!”大家都說:“好!”我也同意了。
我也撐了雨傘跟著他們走了。
來到大橋下,我們看到那里有一只袋。我們好奇地打開袋子一看,看到里面有一些蛋。于是,有人就提出來,把這些蛋孵起來,將來孵出小雞,還有小鴨,再把它們養大那該多好啊!我們馬上在大橋下面找了一處好地方,又去找來了一些稻草,先在下面放了一些,然后把蛋放在上面,最后在蛋上面放上稻草。我們都在想過十天半個月,再來看,可能會出現奇跡。過了半個月我們又去看了那里的蛋。唉,蛋還在,雞鴨沒有孵出來。我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的說可能這蛋有問題,否則怎么會扔在這里沒有人要。有的.說可能是我們的方法不對。還有的說可能這里的溫度達不到要求。我想蛋孵不出來的原因看來是我們在自己騙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們人太小、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