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還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對教師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一
1、知道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有主食有配菜,有葷有素。
3、能接受多種食物,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和爸爸媽媽收集了解有關食物營養的資料,并根據已有經驗進行配餐。
2、ppt課件、幼兒自制的多種食物圖片和餐盤、透明膠等。
(一)播放視頻導入,引導幼兒了解偏食對身體的傷害。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他的名字叫瘦巴巴。他的身材瘦瘦小小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1、為什么瘦巴巴的身材瘦瘦小小的?他的身體經常發生什么不舒服的事情?
2、后來他是怎么吃飯的?他的.吃法有營養嗎?
(二)結合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食物的不同營養,知道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1、提問:我們身體需要哪些營養?這些營養藏在什么食物里?
2、結合收集的資料,引導幼兒分享交流人體需要的營養及其作用。
3、小結:我們身體需要多種營養,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藏在不同的食物里,所以各種食物都要吃。
(三)以“幫助瘦巴巴搭配飯菜”的形式,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配餐。
1、幼兒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配餐。
2、討論:應該怎樣搭配飯菜才能營養均衡呢?
(四)結合視頻,以“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形式,引導幼兒學會合理配餐的方法。
1、幼兒觀看視頻,了解“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含義。
(1)提問:紅盤、黃盤和綠盤是什么意思?它們指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有什么作用?
(2)小結:紅盤子裝的是幫助身體長大的飯菜,主要有肉、魚、蛋;黃盤子放的是為身體提供力氣的食)要有米飯、面包、面條;綠盤子放的主要是幫助身體不生病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2、師幼共同討論配餐的方法和原則。
師:我們要想吃得健康,就要合理配餐,均衡營養。每餐飯都要吃三種盤子的菜,這樣才能營養全面,對身體健康有益。
3、幼兒多次自選食物配餐,鞏固對配餐方法的理解。
重點指導幼兒為每種顏色的盤子選擇1-2種食物進行配餐。
師:你的三個盤子裝了什么菜?為什么這樣配菜?你認為吃了這些菜有什么好處?
(五)集體表演“健康操”,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二
設計意圖: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一個人有了合作的精神,那么也就成功了一半,人與人相處,只有合作,才能把事情辦好。但是,現在很多幼兒已經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久而久之,是幼兒形成了不合群、不合作等不良行為,與其他孩子相處時就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因此,需要我們重視幼兒謙讓、合作的教育。讓幼兒懂得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與別人合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2、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5、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課件《猴子和鹿》,錄象帶,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條若干。
活動過程:
二、看課件,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師:今天真高興,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見?放課件,提問:
(1)小朋友,你們猜誰能成功?為什么?
(2)他們成功了嗎?為什么沒成功?遇到這樣的困難,你猜他們心里會怎么想?怎樣才能摘到桃子呢?開動你那聰明的小腦筋,幫他們想個好辦法吧。我們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這樣辦法就更多了。
三、看錄象,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師:(1)他們在干什么?一個人能做到嗎?
(3)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認為該怎么合作?小結: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動延伸:
游戲: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戲可真好玩,我們也來試試,好嗎?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應該怎樣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嗎,來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咱們一起到外面去試一試!
教學反思:
在此活動中,我還讓他們進行配餐,讓他們在對合理膳食有進一步的認知,在此環節中我只是灌輸什么是對的,而不去追究孩子到底錯了沒有,只是一步步的引導,讓他們把正確的搭配變成他們自己的需要,在評選“最佳配餐”中也是讓幼兒對知識的內化的一個過程。而且整個過程教師沒有更多的參與,主要讓孩子們自己去討論,自己去根據配餐原則去解決問題,孩子們已經有了關于配餐的知識和經驗,在平時我給他們講述的也比較多了。作為老師就應該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去完成。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三
1.知道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有主食有配菜,有葷有素。
3.能接受多種食物,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和爸爸媽媽收集了解有關食物營養的資料,并根據已有經驗進行配餐。
2、ppt課件、幼兒自制的多種食物圖片和餐盤、透明膠等。
(一)播放視頻導入,引導幼兒了解偏食對身體的傷害。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他的名字叫瘦巴巴。他的身材瘦瘦小小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1.為什么瘦巴巴的身材瘦瘦小小的?他的身體經常發生什么不舒服的事情?
2.后來他是怎么吃飯的?他的吃法有營養嗎?
(二)結合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食物的不同營養,知道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1.提問:我們身體需要哪些營養?這些營養藏在什么食物里?
2.結合收集的資料,引導幼兒分享交流人體需要的營養及其作用。
3.小結:我們身體需要多種營養,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藏在不同的食物里,所以各種食物都要吃。
(三)以“幫助瘦巴巴搭配飯菜”的形式,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配餐。
1.幼兒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配餐。
2.討論:應該怎樣搭配飯菜才能營養均衡呢?
(四)結合視頻,以“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形式,引導幼兒學會合理配餐的方法。
1.幼兒觀看視頻,了解“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含義。
(1)提問:紅盤、黃盤和綠盤是什么意思?它們指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有什么作用?
(2)小結:紅盤子裝的是幫助身體長大的飯菜,主要有肉、魚、蛋;黃盤子放的是為身體提供力氣的食物,主要有米飯、面包、面條;綠盤子放的主要是幫助身體不生病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2.師幼共同討論配餐的方法和原則。
師:我們要想吃得健康,就要合理配餐,均衡營養。每餐飯都要吃三種盤子的菜,這樣才能營養全面,對身體健康有益。
3.幼兒多次自選食物配餐,鞏固對配餐方法的理解。
重點指導幼兒為每種顏色的盤子選擇1-2種食物進行配餐。
4.分享評價幼兒的配餐。
師:你的三個盤子裝了什么菜?為什么這樣配菜?你認為吃了這些菜有什么好處?
(五)集體表演“健康操”,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們需要吃不同的食物,才能營養全面,有利于身體健康,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2.初步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要有葷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3.能分析評價自己和別人的配餐。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知道人需要吃不同的實物,才能營養全面,有利于身體健康,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難點:初步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要有葷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活動準備:
1、教師了解幼兒平時飲食習慣,幼兒具備一些葷菜、素菜有不同營養的經驗。
2、設置好自助餐廳的環境,不同類的多種食物教具各一盤,如:肉、魚、青菜、蘿卜等。
3、評選用的紅牌人手二個,攝象機,電視機。
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游戲引趣、
(1)教師以經理的身份出現,介紹自助餐廳,引起幼兒興趣。
(2)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具及使用方法。
小結:自助餐是指,可以在用餐時自己幫助自己,自己選定安排自己喜歡吃的的菜。其中包括:主食、配菜、飲料、水果、甜點等。
(1)請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師:“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自助餐廳,今天我請小朋友們免費飲餐。現在就請盡情的的給自己配菜吧。”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出合理搭配飯菜的原則。引導幼兒共同討論,知道合理配餐應根據葷素搭配、葷菜不宜太多、有一定量的`素菜、有主食、有菜等原才能營養全面,對身體健康有益。教師出示一份不合理的配餐讓幼兒分析,加深對合理搭配食物的理解。
3、幼兒調整配餐。
(1)請幼兒根據配餐原則評價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2)幼兒再次自選食物,調整配餐。
(3)開展評選“最佳配餐”的活動讓幼兒認真觀察其他小朋友搭配飯菜,根據配餐原則給認為搭配合適的飯菜發紅牌。
(4)共同討論評選理由。
4、激發幼兒回家后能根據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提醒爸爸媽媽為全家提供符合營養要求的飯菜。
活動延伸:
1、利用午餐時間,準備各種飯菜讓幼兒真實地進行一次自助活動,繼續培養幼兒能主動根據配餐原則選擇搭配食物。
2、請幼兒回家與父母一起討論思考一日三餐的配餐如何更加合理,符合營養要求。
3、與家長聯系,使家長與幼兒園共同配合,幫助幼兒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并逐漸養成主動自覺地根據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選擇進餐食物的良好的飲食習慣。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五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各種飯菜,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學習包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配餐的興趣。教師以經理的身份介紹自助餐廳。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廳及使用方法。
2、幼兒自選食物配餐。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合理配餐的方法。
提出問題:誰配的飯菜最有營養?為什么?
4、幼兒調整配餐。請幼兒觀察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幼兒再次自選食物進行配餐。幼兒觀察同伴搭配的飯菜。完成學習包的內容。
【活動反思】。
現在的獨生子女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父母在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的同時也縱然他們不良習慣的養成,比如說:偏食、挑食等,我設計的這節活動就是讓幼兒明白合理的膳食對自己的身體的好處,今天的幼兒就是明天的人才,如果我們的國民身體素質不好,那么在良好的教育都會讓我們這個民族明天一敗涂地,所以對孩子的良好身體素質的養成是我們每一個幼兒老師的責任。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六
1、能將食物按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進行分類并統計在《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上。
2、嘗試合理配餐,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
3、體驗自己配餐的樂趣。
重點:通過將食物在配餐記錄表上的分類、統計與討論,并參考營師的“一餐食量推薦表”,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
難點:在初步了解食物應合理搭配的營養知識基礎上,將配餐記錄表做相應地調整,從而學會合理、均衡地配餐。
1、各類食物圖片(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
2、《營養歌》、《健康歌》音樂;
3、食物種類卡一套;
4、托盤、水彩筆;
5、《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每人一份);
6、營養推薦表一份;
7、錄音機。
一、導入:教師和幼兒做律動《健康歌》。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將食物分類擺放。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美食街”,請幼兒將食物按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分類擺放。
2、教師與幼兒檢驗分類是否正確。
(二)幼兒為自己搭配一份營養中餐并按種類數量填入記錄表。
1、介紹《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的使用方法。
2、請幼兒自由選擇食物,為自己配一份營養的中餐,并將食物按種類統計在配餐記錄表上。
(三)分享記錄表,了解合理均衡的配餐。
1、分組討論本組成員的配餐結果,并推選出配餐比較合理營養的一名幼兒與其他各組分享交流。
2、出示營養師的《一餐食量推薦表》,結合幼兒的選擇進行逐一討論,了解合理配餐的營養知識。
3、小結:通過營養師的推薦,我們知道了要讓身體得到均衡的營養,吃得健康,每一餐每一類的食物都要吃,但不能吃得太多或太少,否則都不利于身體的健康,應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在了解食物應合理搭配后,請幼兒參考推薦表,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剛才搭配的中餐,哪些地方不合理,需調整。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重新配餐并填寫在配餐記錄表上。(教師放《營養歌》的背景音樂)。
2、配好餐點的幼兒將餐盤送到配餐間,請廚師做出營養美味的中餐。
一節生動、有趣、的健康活動在小朋友們的積極參與互動中結束了,現做如下反思:
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活動中我發現幼兒能將食物較準確的分類擺放,也能通過同伴之間的交流討論及對營養師推薦表的學習認識,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在嘗試合理配餐上,通過記錄表我發現大多數幼兒能夠自主地去調整自己餐盤中取多的食物或補充自己剛才沒有選到的食物,因此從活動的整體效果上來看目標的達成基本實現。
在活動策略的達成運用方面,由于有了前期對食物名稱及種類的的介紹、認識,因此,幼兒能較準確地將食物按種類分類擺放,也能根據自己的配餐情況,將食物按種類準確地統計數量并記錄在配餐表上,同時,還能根據《一餐食量推薦表》對自己的配餐記錄表做出相應的調整,活動效果較好。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七
1、知道人們需要吃不同的食物,才能營養全面,有利于身體健康,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2、初步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要有葷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3、能分析評價自己和別人的配餐。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重點:讓幼兒知道人需要吃不同的實物,才能營養全面,有利于身體健康,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難點:初步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要有葷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1、教師了解幼兒平時飲食習慣,幼兒具備一些葷菜、素菜有不同營養的經驗。
2、設置好自助餐廳的環境,不同類的多種食物教具各一盤,如:肉、魚、青菜、蘿卜等。
3、評選用的紅牌人手二個,攝象機,電視機。
1、導入激趣:游戲引趣、
(1)教師以經理的身份出現,介紹自助餐廳,引起幼兒興趣。
(2)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具及使用方法。
小結:自助餐是指,可以在用餐時自己幫助自己,自己選定安排自己喜歡吃的的菜。其中包括:主食、配菜、飲料、水果、甜點等。
2、幼兒自選食物、評析合理的配餐。
(1)請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師:"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自助餐廳,今天我請小朋友們免費飲餐。現在就請盡情的的給自己配菜吧。"。
幼兒動手為自己配餐。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出合理搭配飯菜的原則。引導幼兒共同討論,知道合理配餐應根據葷素搭配、葷菜不宜太多、有一定量的素菜、有主食、有菜等原才能營養全面,對身體健康有益。教師出示一份不合理的配餐讓幼兒分析,加深對合理搭配食物的理解。
3、幼兒調整配餐。
(1)請幼兒根據配餐原則評價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2)幼兒再次自選食物,調整配餐。
(3)開展評選"最佳配餐"的活動讓幼兒認真觀察其他小朋友搭配飯菜,根據配餐原則給認為搭配合適的飯菜發紅牌。
(4)共同討論評選理由。
4、激發幼兒回家后能根據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提醒爸爸媽媽為全家提供符合營養要求的飯菜。
1、利用午餐時間,準備各種飯菜讓幼兒真實地進行一次自助活動,繼續培養幼兒能主動根據配餐原則選擇搭配食物。
2、請幼兒回家與父母一起討論思考一日三餐的配餐如何更加合理,符合營養要求。
3、與家長聯系,使家長與幼兒園共同配合,幫助幼兒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并逐漸養成主動自覺地根據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選擇進餐食物的良好的飲食習慣。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八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可以說是想吃啥,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們就會想盡辦法讓他們吃到啥。可是,班級里仍然可以看到“小豆芽”或“小胖墩”,主要的問題就是出在------飲食不科學。大班的孩子,可以讓他們了解相應的科學飲食知識,同時,讓他們學習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讓他們知道均衡營養的重要。
1、了解健康飲食觀念,感受均衡飲食的重要。
2學習科學配餐。
3、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
重點:知道每天飲食科學搭配、均衡營養的重要。
難點:如何為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飲食配餐。
1、《今天我吃什么》飲食統計表。
2、營養結構圖、食物圖片。
3、人手一份配餐表。
4、彩色筆、各種食物廣告、各色彩紙、剪刀、漿糊、膠布。
布置各種人群展板。
:事先了解各種水果、食品的營養價值、不同人群的飲食習慣、營養需要。
2、討論:誰吃的合適?
(反思:此處我們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由于在小中班的時候,孩子們已經知道了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所以,在這里,孩子們爭論不休,各說各的好。)。
3、看一看:出示飲食結構圖(呈金字塔),回憶飲食的科學搭配。
觀察:圖上有什么?圖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是金字塔的形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思考:你發現自己吃的合理嗎?什么地方合理?什么地方不合理?我該怎么做?
4、小組活動——科學配餐“我當營養師”
出示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特征的嬰兒、老人、孕婦、兒童、病人等人物圖片展板,
說一說:他們需要什么營養?
配餐可以通過畫的形式、剪貼的形式、粘貼食物圖片的形式進行;將配餐好的“營養餐表”貼在相應的人群展板進行交流分享。
(反思:此處的活動是幫助孩子遷移已有的知識經驗,并且鼓勵孩子進一步提升經驗,知道生活配餐不是一層不變的,應該隨著年齡的變化、當時的身體狀況不斷去調整改變,這樣的飲食才是科學均衡有營養的。)。
5、廣而告之:鼓勵孩子在家長接送的時間,向家長們介紹自己的配餐,說明這樣配餐的道理,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進行科學飲食教育。
(反思:作為活動的進一步延續,我們設計了這個環節,聽說讓他們來當營養師,他們覺得很光榮,所以也很認真地進行配餐,有模有樣地進行健康飲食宣傳,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令人忍俊不住。)。
1、家園配合:收集、了解各種人群的身理特點,飲食需要的資料。
2、將不同人群的人物展板、配餐表、食物圖片投放在區角,鼓勵孩子們進一步為他們設計合理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九
能正確進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餐桌、餐具、自制的"魚、肉、蛋、菜"等食物。
我會正確進餐。
幼兒活動操作材料"健康·正確進餐"。
(一)引導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會正確進餐"。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段情景表演,請小朋友認真看看看表演里發生了什么事。
2、教師表演。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的表演里發生了什么事?(幼兒回答)。
4、師:表演里講的老師坐在餐桌前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專心吃飯。飯、菜、魚、肉、蛋樣樣都吃,不挑食。飯后還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二)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這樣進餐好?你是怎么進餐的'?
1、師:老師這樣進餐好嗎?為什么?(幼兒回答)。
2、師:對了,因為這樣進餐不挑食、自己吃飯、還自己清理桌面收拾餐具,是很好的。那你是怎么進餐的?(幼兒回答)。
3、師小結:像老師一樣專心吃飯,不挑食,而且吃完飯后會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會很喜歡他,這是一個好習慣,所以以后我們也要像這個小朋友一樣正確進餐。
引導幼兒完成操作冊材料"正確進餐"。
1、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圖片內容。
2、請幼兒判斷對錯并涂色。
師:你們想一想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在對的下面涂上顏色。
3、結合操作冊,鼓勵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
(1)師:我們看一看這幅圖,這樣做對我們身體健康嗎?(幼兒回答)。
(2)師:對了,我們應該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專心吃飯。飯、菜、魚、肉、蛋樣樣都吃,不挑食。飯后還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四)品德教育:引導幼兒養成正確進餐的方法。
師:我們要養成良好地飲食、進餐行為習慣,攝取豐富的營養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成長,變的越來越聰明。
(五)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
1、知道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一餐的飯菜,知道有主食有配菜,有葷有素。
3、能接受多種食物,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和爸爸媽媽收集了解有關食物營養的資料,并根據已有經驗進行配餐。
2、ppt課件、幼兒自制的多種食物圖片和餐盤、透明膠等。
(一)播放視頻導入,引導幼兒了解偏食對身體的傷害。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他的名字叫瘦巴巴。他的身材瘦瘦小小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1、為什么瘦巴巴的身材瘦瘦小小的?他的身體經常發生什么不舒服的事情?
2、后來他是怎么吃飯的?他的吃法有營養嗎?
(二)結合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食物的不同營養,知道人體需要多種營養。
1、提問:我們身體需要哪些營養?這些營養藏在什么食物里?
2、結合收集的資料,引導幼兒分享交流人體需要的營養及其作用。
3、小結:我們身體需要多種營養,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藏在不同的食物里,所以各種食物都要吃。
(三)以“幫助瘦巴巴搭配飯菜”的形式,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配餐。
1、幼兒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配餐。
2、討論:應該怎樣搭配飯菜才能營養均衡呢?
(四)結合視頻,以“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形式,引導幼兒學會合理配餐的方法。
1、幼兒觀看視頻,了解“紅盤、黃盤和綠盤”的含義。
(1)提問:紅盤、黃盤和綠盤是什么意思?它們指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有什么作用?
(2)小結:紅盤子裝的是幫助身體長大的飯菜,主要有肉、魚、蛋;黃盤子放的是為身體提供力氣的食物,主要有米飯、面包、面條;綠盤子放的主要是幫助身體不生病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2、師幼共同討論配餐的方法和原則。
師:我們要想吃得健康,就要合理配餐,均衡營養。每餐飯都要吃三種盤子的菜,這樣才能營養全面,對身體健康有益。
3、幼兒多次自選食物配餐,鞏固對配餐方法的理解。
重點指導幼兒為每種顏色的盤子選擇1-2種食物進行配餐。
4、分享評價幼兒的配餐。
師:你的三個盤子裝了什么菜?為什么這樣配菜?你認為吃了這些菜有什么好處?
(五)集體表演“健康操”,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一
1、引導幼兒認識到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飲食的科學態度。
2、幫助幼兒了解淺顯的營養學的知識,知道人體生長發育需要從各種食物中吸取不同的營養。認識到偏食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養幼兒養成不挑食、注重營養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
1、錄象、課件。
2、課前把各種菜的卡片貼在黑板上,用布擋著,準備好快餐盤。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這堂課我們先來看一組錄象(錄象:學生排隊去食堂、用餐、特顯飯菜,輕快的音樂)。
2、這是在哪里?我們食堂里的菜可豐富了,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3、哪些菜是你最喜歡吃的?哪些菜你不喜歡吃呢?為什么不喜歡?
二、認識明理。
1、你們不喜歡它們,可它們是你們身體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豆腐、青菜、西紅柿)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化、皮膚開裂的,快來和我做好朋友吧!番茄:我有兩個名字,大名叫西紅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長得最漂亮的一個,我的本領可大著哩!我含有很多水分、糖分和維生素,人們喜歡把我當成水果來吃,我可以防治牙齒出血、皮膚病、退高燒,還可以美容呢!)。
3、小結:聽了它們的介紹,你們愿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嗎?是呀,我們要跟它們做好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喜歡吃葷菜,比如說魚、肉等都不要吃,這個也不好,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身體里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們吃東西要注意葷素搭配。
三、深化理解。
1、如果平時不合理用餐,對你的身體是不利的。你們瞧!
(1)(出示胖子)這個小朋友長得怎么樣?越胖越好嗎?為什么?(行動緩慢,做了一點兒事就氣喘吁吁,跳躍運動都做不起來,還容易生病,太胖了還會影響智力)哎呀,怪不得,很多小胖墩要減肥。怎樣才能苗條一點?(鍛煉、少吃肉、多吃蔬菜)。
(2)(出示:瘦子)這個小朋友長得怎么樣?他為什么這么瘦?他的表情怎么樣?(不開心)你從哪看出他不開心?是呀,身子長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想想,他為什么不開心?你看他長得面黃肌瘦,一點兒也沒有精神,一副病態。
治病?給她一些建議。是呀,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維生素c,牙齒出血的毛病肯定會好的。
(4)不過,他還是很痛苦,因為(出示:我經常便秘。)什么叫便秘?哪些小朋友也便秘過?有什么感覺?后來怎么辦的?除了吃藥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對呀,多吃水果香蕉、雜糧、蔬菜就沒有這個痛苦了。看來,這個小朋友的確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種營養,這樣身體才能長得棒!
(兒歌:星期一紅豆粥,星期二綠豆粥,星期三糯米粥,星期四麥片粥,星期五八寶粥。早餐品種真正多,小朋友吃得真歡樂!)。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二
西方及日本等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教育專家主張“兒童應從三歲開始經濟知識的教育,主要教理財知識,這種教育將有益于他們的終身”。今天看來,他們的主張對我國的幼兒教育也頗有借鑒的意義。特別是當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孩子又是家中的寶,為孩子花錢,即使清苦的家庭也堅持“窮不能窮孩子”的信條,而富足的家庭,大都對孩子是有求必應,高價消費也為數不少。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孩子珍惜錢財、合理使用錢財的意識薄弱。因此,我們烏南青年小組,決定嘗試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的經濟意識啟蒙教育,以萌芽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經濟教育內容十分寬泛,遵照二期課改所強調的“教育要與幼兒生活相結合,從生活中體悟,大班《學習》教材“逛超市”主題中,有一則“自主購物”的活動內容,其背景資料里又給我們提供了關于“錢幣”的資料,這二則內容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一共設計了二個教育活動,其一為“解讀人民幣”——主要從解讀人民幣上的中國元素入手(略),其次就是本次教育活動內容“制訂合理用錢計劃”,論點以要定位在“合理”上,是因為我們反復討論后,認為由于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不一,“節約”的概念對孩子來說很難詮釋明白,而所謂“合理”即詮釋或“必須要花的錢,一定要花,可以花和不花的錢,則根據家里的條件許可與否而定,但不必要花的錢,就可以不花”。這樣孩子不僅容易懂,而且一旦理解后,可以逐步自主地轉化為自己的行動。活動形式是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小組合作模擬制訂一份花錢的計劃,通過在合作的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體現合作的快樂,但我們更看重的是蘊藏在活動背后的教育內涵和價值。
1.在一定數額的錢款內,嘗試制訂合理的使用計劃,并能清楚地陳述理由,萌生合理用錢的意識。
2.繼續學習小組合作,共同商討制訂計劃。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重點。
1.為每組幼兒準備記錄用的紙、筆、橡皮。
2.生活小區內示意圖,設有超市(附各種食品、飲料、水果、冷飲等標價圖)、長廊、兒童樂園(附游樂設施標價圖,但有的是免費的)、小型圖書館(免費)。
教學過程與指導。
(一)從討論老師的錢包導入課題。
2.討論:怎樣才算合理用錢呢?(重點則須幼兒討論必須用的,可以不用的就盡量不用,以及可用可不用的就該考慮錢夠不夠的用)。
(二)創設問題情景。
1、星期日早上,明明媽接到公司的電話要上午去加班,于是她給明明10塊錢,讓他自己安排上午的活動以及午餐,我們能不能幫明明設計一份合理使用這10元錢的計劃,供他參考呢。
2.解讀小區示意圖及計劃書(重點關注幼兒是否看懂示意圖及計劃書內的項目)。
(三)小組合作制訂計劃(建議幼兒自主結伴,4-5人為一組)(重點關注幼兒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討計劃;當意見不一致時是如何解決的方法。)。
(四)各組展示自己的計劃。允許他組提出質疑,各自都能清楚陳述自己的理由(重點關注:1.他組應根據展示小組的用錢的總數以及研究其計劃是否合理2.當他組提出質疑時,該展示小組應陳述自己的理由,并由大家對他們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或否定。)。
(五)歸納提示對用錢的合理性給以贊賞,并對小組合作的經驗給以肯定。
(一)從活動現場孩子們的情緒熱烈、狀態良好、參與積極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恰當的,因為要基于孩子的經驗,因此他們能十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而且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制訂用錢計劃對他們來講是全部的要求,此外,面隊眾多的物品及玩樂場所,他們需要全面觀察思考,做出選擇。同時,錢款又是必須限制在10元錢以內。這是一次整合現有才智的考驗,此外,在小組合作中又必須要統一意見,這對正在學習合作進程中的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完成以后,他們明顯的又前進了一步。
(二)教育活動設計的意圖是希望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動的引領者,受教育者則是活動的體驗者”的原則。我們相信,這是二期課改新理念指引下的重要教育原則。本活動的情景設計,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動機,他們不僅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還體悟到與人合作的快樂,而且在自主體驗之后,把所獲的認知經驗內化為自身的關鍵經驗。
(三)活動的每一段落都是精彩的,因此,哪一段也舍不得刪去,以致整個活動時間過長,雖然孩子始終十分投入,但畢竟這是遺憾的地方。說明教師在設計時預計不足,特別是當最后,小組沒有用足10元錢,這是意料之外的。于是對多余的“錢款怎么辦”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當然是可以把它列入延伸部分。問題是此題、此情、此景是容不得“適可”而止的,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幼兒的情緒一旦冷卻以后,可能很難再次重振。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三
1、了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知道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并參與綠色食品游戲賽。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1、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么食品?為什么?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
2、通過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們為什么會生病?
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么會這么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3、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么食品比較好?什么樣的食品要少吃,為什么?
4、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己記錄的結果,并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5、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6、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并站成一排。開展游戲《蹲一蹲》玩法: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后,立即接上來說:“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紅柿蹲。”然后,繼續接說……說錯了,就換人接著游戲。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四
(1)了解錢的各種來源渠道,知道錢的來之不易。
(2)學會合理的利用錢,要“用之有度”。
活動準備:請家長配合為每個孩子帶兩元錢。
(1)請幼兒說說附近的超市有那些,然后讓幼兒互相比較,選擇一個離幼兒園最近的超市。
(2)請幼兒回答錢是如何來的,要幼兒了解錢的來之不宜,懂得節約用錢。
(3)出發前,與幼兒討論到超市購物時應該注意的禮貌和安全事項,例如購物后要排隊付款,不要推著購物車四處亂跑,不要隨便把貨物的包裝袋拆開,不要在超市內大聲喧嘩等。
(4)幼兒在超市內購物時,老師可以在一旁觀察,并協助幼兒購物。要指導幼兒了解自己的錢是有限的,要購買自己所必需的東西,不能浪費錢。
(5)回到幼兒園后,請幼兒報告購物的情況。并請每個幼兒說說自己所購買的是什么東西,自己為什么買這種東西,它對自己有什么用處。評論每個幼兒所購買的東西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針對個別幼兒買零食的情況對幼兒進行指導教育。
(6)請幼兒互相分享到超市購物的經驗。
請幼兒說說這次購物跟平時的購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說說這次購物的體會。
可以為幼兒布置作業,讓幼兒在禮拜天由爸爸或媽媽帶領到超市去,再次去體驗購物的快樂。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五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各種飯菜,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設置自助餐廳環境,提供不同類的多種食物及教具。
1、激發幼兒對配餐的興趣。
1)教師以經理的身份介紹自助餐廳。
2)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具及使用方法。
2、幼兒自選食物配餐。
1)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合理配餐的方法。
3)提出問題:誰配的飯菜最有營養?為什么?
1)請幼兒觀察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2)幼兒再次自選食物進行配餐。
3)幼兒觀察同伴搭配的飯菜,評選“最佳配餐”
4、小結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六
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并學習簡單的、合理的配餐方法,健康教育活動《我會配餐》。
2、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事先請家長協助幼兒了解有關食譜的簡單常識,并用圖畫等形式記錄一頓晚餐的食譜。
2、材料準備:
(1)制作一套相關的課件。
(2)米、水果、蔬菜、肉、魚、蛋等食物的替代物若干。
(3)食物標志圖4張。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口吻引入活動。
二、觀看課件,幫助幼兒了解正確的飲食結構。
1、引導幼兒根據課件內容分析兩位小朋友偏胖、偏瘦的原因。
2、根據課件提示引導幼兒為兩位小朋友選擇合理的食物,幼兒教案《健康教育活動《我會配餐《。
三、通過交流討論、課件分析等形式,引導幼兒了解人體對食物的需求。
1、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記錄的一份晚餐食譜,并借助投影儀幫助幼兒分析食譜中各種食物的不同類型與需要量。
2、教師結合課件中“食物金字塔”,引導幼兒了解人體每天需要的各種食物,并滲透不挑食、不偏食的教育。
3、幼兒根據相應的原則修改自己的食譜。
四、幼兒學習配餐:
(一)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并提出配餐要求。
(二)幼兒嘗試配餐:
教師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參照“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修改后的食譜調查圖表,自配一份晚餐。
(三)教師引導幼兒交流、分析食譜:
1、教師組織幼兒集中交流自己搭配的食譜。
2、教師借助投影儀引導幼兒分析幾份有代表性的食譜。
3、小結,自然結束活動。
[我會配餐健康教育活動]。
文檔為doc格式。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七
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各種飯菜,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學習包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配餐的興趣。教師以經理的身份介紹自助餐廳。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廳及使用方法。
2、幼兒自選食物配餐。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合理配餐的方法。
提出問題:誰配的飯菜最有營養?為什么?
4、幼兒調整配餐。請幼兒觀察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幼兒再次自選食物進行配餐。幼兒觀察同伴搭配的飯菜。完成學習包的內容。
現在的獨生子女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父母在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的同時也縱然他們不良習慣的養成,比如說:偏食、挑食等,我設計的這節活動就是讓幼兒明白合理的膳食對自己的身體的好處,今天的幼兒就是明天的人才,如果我們的國民身體素質不好,那么在良好的教育都會讓我們這個民族明天一敗涂地,所以對孩子的良好身體素質的養成是我們每一個幼兒老師的責任。
大班教案合理配餐(專業18篇)篇十八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
2、初步學會合理搭配各種飯菜,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學習包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配餐的興趣。教師以經理的身份介紹自助餐廳。介紹自助餐廳中的各種食物,餐廳及使用方法。
2、幼兒自選食物配餐。幼兒自選食物搭配一餐的飯菜。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配餐,共同討論合理配餐的方法。
提出問題:誰配的飯菜最有營養?為什么?
4、幼兒調整配餐。請幼兒觀察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幼兒再次自選食物進行配餐。幼兒觀察同伴搭配的飯菜。完成學習包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