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精煉和情感的表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一
翻開的日歷,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清明節是204月5日,農歷二月十七,星期日。
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為便于各地區、各部門及早合理安排節假日旅游、交通運輸、生產經營等有關工作,經國務院批準,現將年清明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2015年清明節放假辦法:2015年4月4日―6日放假調休,共3天。其中,4月5日(清明節,星期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6日(星期一)補休。
相關閱讀:
清明是一個重要的農事節氣。從氣候層面上看,進入此時節,我國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已升至12℃,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冰河解凍、大雁北飛,玉蘭花、迎春花等相繼含苞吐蕊,接著紫荊、櫻花、桃花、杏花,梨花等次第開放,爭奇斗艷,辛勤的農人則忙著播種希望,珍視著這“一年之計”。“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疑”……這些農事諺語,正是農人對清明節氣極為重視的佐證。
清明,不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自古有祭祖、掃墓、植樹、插柳、踏青等名俗,還有蹴鞠、蕩秋千、拔河、斗雞、撲蝶、放風箏等豐富的戶外活動。這些風俗相傳是由隋唐以前較為盛行的“寒食節”漸漸演變而來的。如清明掃墓的風俗,至今還有著“寒食節”焚紙錢、添墳土等痕跡呢。其實,清明掃墓常與結伴郊游踏青結合起來。如《東京夢華錄》有云:“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下,或園囿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二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清明時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今天是4月4日,清明時節。我和爸爸、媽媽陪爺爺、奶奶回老家戶縣給爸爸的爺爺奶奶掃墓。
我們大約9點左右從高新路出發。剛一上高速路,就發現今天路上的車特別多,簡直就跟平時城里堵車時候一樣。聽爸爸說,車多的原因主要是今天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回老家掃墓;還有許多人去春游;同時,今天高速路免收“過路費”也吸引了許多人選擇開車走高速公路。我們的車就像“蝸牛”一樣,走走停停,平時大約20多分鐘的路程,今天走了足有將近一個小時,我都快暈車了,心里特別難受。
回到老家的小村莊時,已經快11點了。爸爸把車停在老家的門前,爺爺從車上拿下了一包“紙錢”,又從爸爸的二叔家借了一把鐵锨,就和爸爸一起去村子外不遠處的墳地了。我也想和他們一起去,可奶奶和媽媽不讓我去,我只能和兩位女士一起跟著爺爺和爸爸走了一半,就站在路邊,遠遠地看著他們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他們走到了墳地里,在一個“土堆”前站住,過了一會兒,他們點著了一堆火,好像是在燒“紙錢”,他們還在那里鞠躬。掃完墓,爸爸扛著鐵锨,和爺爺一塊兒走了回來。這時,天陰得很厲害,我們擔心下雨,就匆忙和老家的親戚告別,上車回家了。
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果然就下雨了,我馬上就想起了一首描寫清明時節的詩,我就背給大人們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三
2023清明節是哪一天你知道嗎?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起來看看2023清明節是哪一天,歡迎查閱!
2023年清明節時間:4月5日,星期三,農歷閏二月十五;2023年清明放假時間:4月5日當天1天;2023年高速免費具體時間:4月5日0:00-4月5日24:00。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5.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四
2015清明節放假安排(官方通知):
20清明節放假3天,有網友支招清明節請假攻略。2015年清明節請假攻略為:
如果3月30日-4月3日請5天年假,加上3月28日-29日的雙休日,清明節放假時可以拼成“2+5+3”的10天超長假期。如果3月7日-10日請4天年假,加上3月11日-12日的雙休,清明節放假可以拼成“3+4+2”9天超長假期。
有年假的朋友們是可以考慮的,拼假在法律上可行,因為《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規定,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根據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后來民間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中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歷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歷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歷,它還結合了陰歷,即以月相29.5天為周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歷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布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歷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復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歷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五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爸爸媽媽打算帶我和妹妹去臨沂玩,我高興的幾乎跳起來。
我和妹妹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清明節。
在那天的早上,我和妹妹早早的起了早早的起了床,生怕晚了點。
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臨沂,我們要先去游樂園。
在游樂園里,我們玩了踏云梯和吊吊兩個游戲。其中最讓我難忘的還是踏云梯,我先過,由于我是第一次玩這個游戲,所以不知道怎么過,在這時我想了一個好點子。我側著過,左腳先踩穩了,右腳再跟上去,就這樣,我順利的通過了。
玩完了,我們再去草地上野餐。我頭一次感到是那么的幸福。
今年的清明節我感到是那么得開心和幸福!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六
摘要: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托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著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為什么,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后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為死去的親人在陰間里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煙,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后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里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么早。”說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著,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著薄薄的遺像為你們祈禱,為你們祝福......”說完后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為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愿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七
2022年教師節的時間為2022年9月10日,星期五。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多個日期曾作為教師節。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節送老師的花。
百合花。
百合花送給女友+教師都非常的合適,百合象征了純潔無私、貞潔和天真無邪。在復活節時,百合花束經常出現在教徒家庭中,因為它是耶穌復活的象征。在中國,百合花是母愛的象征。在古羅馬和希臘的婚禮上,百合花象征著純潔和天真,用百合花配有麥穗作為新娘的頭飾,寓意著五谷豐登,百年好合。在中古世紀,百合花象征著女性之美。百合花代表了純潔的心靈。百合花色彩豐富,大多數人把白色百合花同天真無邪和甜蜜聯系在一起。白百合花被認為是圣母之花,黃色百合花表示感激和快樂。所以百合是一種可以提高花束檔次的花。
玫瑰花。
玫瑰花代表愛情這個點不用多說啦。玫瑰本就是是愛的的象征,而且玫瑰鮮艷、奔放、熱情,這些詞語足以表達對女朋友的情感了。不同顏色的玫瑰也有著不同的花語:藍玫瑰花語--敦厚善良;黑玫瑰花語--溫柔真心;紅玫瑰花語--熱情真愛;黃玫瑰花語--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戀;紫玫瑰花語--浪漫真情和珍貴獨特;白玫瑰花語--純潔天真;橘紅色玫瑰花語--友情和青春美麗。
教師節祝福語。
1.你一心一意譜寫教育詩篇,專心致志培育國家棟梁,無私奉獻耕耘三尺講臺,無怨無悔追求生命價值。教師節到了,真心祝愿老師節日快樂。
2.經歷了人生的坎坷,才知道您的可貴;走上了輝煌的舞臺,才知道你的偉大;在這個屬于您的日子里,我想對您說:謝謝您了,我尊敬的老師。
3.暖暖的愛,祝福的話,清涼的風,關心的眼神,幸福的滋味,伴著教師節來臨的腳步,給我們的老師送去我們最真誠的祝福:老師,節日快樂!
4.老師就是那一片陽光,溫暖著孩子的心靈,滋養著他們的智慧,沐浴著他們健康成長。教師節來了,我敬愛的老師,愿您永遠陽光,光芒萬丈。
5.您會母親一樣的關懷,您有父親一般的嚴厲,您如朋友一樣的信賴,您是偶像一般的存在。敬愛的老師,節日快樂,愿您永遠年輕,幸福安康。
6.書本之上,一個疑問拋出引玉之磚;黑板之上,一支粉筆引領思想之航;講臺之上,一張利口綻放智慧之光。教師之節,一條短信祝福老師吉祥。
7.粉筆,染白了黑發;責任,重壓在雙肩;奉獻,無私不求回報;學子,青出于藍勝于藍;祝福,只愿您幸福安康。教師節來臨,祝老師節日快樂!
8.您的粉筆是把鑰匙,為我們打開智慧的大門,您的教誨是柄利劍,為我們斬斷迷惑的根源,教師節到,感謝恩師,愿您桃李滿天下,教師節快樂!
9.老師如海,寬容做舟,方知海之寬闊;老師如山,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師生交心,心心相印,方知心之高尚,祝你教師節快樂!
10.教師節,我托陽光送你美好的祝愿,我托秋風帶給你深深的思念,我寄白云捎給你久久的惦念,我挾藍天傳給你真真的問候,辛苦了,敬愛的老師。
11.您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智慧的結晶;您的每一次諄諄教誨,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所以,您的每一個節日—教師節,我們也都記得,祝您節日快樂!
12.風吹來,雨打來,雪飛來,年復一年,老師,您總是欣然的站著,巍如高山。分別再久,走得再遠,您關注的目光卻從未離開過您的學生。謝謝您!
13.最真情的感恩送給老師:因為師恩如山;最真摯的思念送給老師:因為師愛纏綿;最真誠的祝愿送給老師:因為師德難忘。祝全國老師教師節快樂!
14.教師節了,給你布置一道作業:把歡笑寫在臉上,把健康帶在身上,把快樂裝滿心胸,把幸福灑滿人生路;完成時間:一輩子!一定要認真完成喲!
15.面對困難,是你教我們勇往無前;面對災難,是你教我們笑對人生;面對苦難,是你堅持不懈。如今我們已長大成才,祝愿老師幸福快樂吉祥安康!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八
在每年春天草長鶯飛、竹筍開始從大地下鉆出來的時候,爸爸會開車帶我去老家過清明時節。
我和爸爸、媽媽先爬上一座山,找到爸爸祖先的墳墓,把我們帶的東西放在那里。爸爸拿出魚肉等東西放在墳前,接著在小杯子李帶上了酒,點上了香,然后我和爸爸一起拜幾拜。
我問爸爸:“為什么每年都來上墳?”爸爸說:“今天是清明時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又問清明時節是怎么來的,爸爸幫我在網上搜到了資料,了解到了清明時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外。有一次找不到一點吃的,這個時候隨臣介子推從自己德大腿割下來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后來重耳當了國君,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他悄悄地到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可是找到時介子推已經死了。晉文公率眾祭奠,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時節。這就是清明時節的由來。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又一個清明節即將來臨,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先輩們。
毛主席帶領著我們的紅軍,英勇地抗擊外國侵略者,紅軍在毛主席的帶領下,越過十二座高山。當時,敵人的軍隊比我們多得多,裝備也比我們先進,但是,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熟讀兵書,研究作戰策略,一次次識破了敵人的陰謀鬼計。每次紅軍的出現,都讓敵人聞風喪膽,直至把敵人打得大敗而歸。
董存瑞叔叔在他十九歲時,就擔任了連里的爆破小組組長,當他們完成一項任務時,雖然炸掉炮塔五個、坦克三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是,當連隊準備進攻敵人的基地時,發現還有一座碉堡,使得部隊停止了前進的步伐。董存瑞叔叔勇敢地抱著炸藥包,沖上前去,可找不到放包處,就毅然拉起爆破線,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王二小也是一名抗日小英雄。當他在放牛時,被在山上迷路的敵人抓住當向導,于是,王二小將敵人帶入我們的埋伏圈,四下里想起了槍聲,敵人才知道受了騙,憤怒的敵人將他摔在了巖石上,他的鮮血染紅了石頭。八路軍戰士們沖了下來,將敵人一舉殲滅。
……。
今天,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現出許許多多的抗戰英雄形象,我——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想大聲地對你們說:“沒有你們,就沒有祖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你們的業績,將永垂青史,青史留名。我一定會接過你們的旗幟,將偉大的祖國建設地更加強大!”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清明節的一天。
作文。
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掃墓。走了不久爸爸難過的說:“這是我爺爺的墳墓。”說完爸爸把媽媽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擺在了太爺爺的墳前又把紙錢燒了。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樣您的爺爺就可以收到這些錢了嗎?”“是的”爸爸回答。不一會爸爸跪在他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響頭,說:“悅悅你也磕。”我也只好磕了。
在回家的路上很安靜爸爸好像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我雖然不知道可我看出來很美好,很值的去回憶。我的這一天很沉默我不喜歡這樣沉默。
今天我去了太爺爺的墳墓。令爸爸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
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去野外的小河邊為逝去的外公燒紙錢。
一路上,外公那和藹可親的臉龐總是在我眼前浮現,曾記得有一次外公帶我到海邊的漁船上玩,就在我玩得開心得時候,突然來了幾只大馬蜂,在我腦袋周圍轉來轉去,我嚇得大哭起來,外公見狀,顧不上手中正干的活,飛跑過來,揮舞著雙手為我驅趕馬蜂,最后馬蜂被趕走了,但外公臉上卻被叮了好幾個苞…可現在你卻離我們而去了…外公我真的好想你。
祭拜后,我采來一朵小花,放在河里,愿小花為我捎去對外公無盡的思念,但愿外公在天堂里走好,外公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了。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就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在所有的節氣中,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要掃墓,吃清明?、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了。每到清明節,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采回來;然后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制,并在里面加上餡,餡有咸的、有甜的,可美味了;最后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了。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
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放三天假,上午,我問奶奶:我們去掃墓了沒有呀?沒呢!奶奶說道。我們準備就去。
準備齊祭奠物品,我迫不及待隨著家人去掃墓。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疑問:為什么清明節要掃墓呢?于是我問爸爸,爸爸滔滔不絕的講起來:清明節是農歷三月的第一個節氣,一片天清氣明地時候。爸爸接著講: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后才開始的。一方面懷念忙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束人往前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一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就是4月4日星期四,大家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是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就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大家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與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大家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大家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與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外面細雨紛飛,有如一張灰色的網,把大地籠罩了,每個人的心情也隨著天氣由熱情轉為凄涼。難怪詩人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說得真是恰當啊!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挖起來,要我趕緊去刷牙洗臉準備出門。客廳里擺滿了大包小包,有水果、雞蛋和其他東西。接著,就是般行李的工作了,每個人都忙得像陀螺一樣,等到最后一包東西都放上車后,車子的輪子有如消氣一般,車身馬上降了五公分,接下來,這趟漫長的旅程就開始了。
途中,爸爸問:“有人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和妹妹都搖搖頭。爸爸就像導覽員一般說了起來。原來,相傳在秦朝末年,劉邦逐鹿中原,終于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時,想到父母墳前祭拜,卻因連年的戰爭,使得墓碑東倒西歪,長滿雜草,劉邦非常難過,把一張紙撕成小碎片,說:“爹娘在天有靈,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話一說完,劉邦馬上把紙片往空中拋,最后終于找到爹娘的墓。從此以后,這便成為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祭祀的習俗。
到了目的地整個山頭彌漫著霧氣,像蒸籠一樣,不斷冒出白煙,裊裊升空,像一位位穿著白紗的仙女們,正翩翩起舞,讓人覺得置身于神仙世界一樣,原來爺爺的墳墓位于山腳下,這里一望無垠,令人覺得海闊天空,爺爺長眠于此應該含笑九泉吧!等大家掃完墓后,我們便前往一家餐廳吃午餐,結束了這有趣的一天。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間,一年一度的四月四日清明節已到來了。
今天,我們全家準備拜祭的貢品,就要開始出發。一路上,人山人海。馬路上,人們來回穿梭,看著密密麻麻的車子,我吧禁淚如雨下。
望這郁郁蔥蔥的樹木,自由自在的小鳥,各式各樣的白云,綠茵茵的草叢中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我輕輕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仿佛進入另一個世界里。
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清明節!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四
清明節放假前,我就拿定主意,要過個有意義的節日。
爸爸媽媽也都詢問我的想法,“登長城唄!”我脫口而出。學校每年都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每日誦讀一篇古詩詞”活動,目前我們剛誦讀完王昌齡的《出塞》,我太想看看古時的邊塞了。當然我要先去******廣場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這樣等我爬山的時候就更有力氣了。
當天早晨從廊坊出發,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首都了。雨后初晴的廣場,空氣格外清新。晨曦中,全家人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深深地三鞠躬,眼前浮雕上的英雄們栩栩如生,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激勵我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告別英雄,我們驅車直奔八達嶺長城,門票買好后,我打開自己那張學生票一看,“不到長城非好漢”——七個熟悉的字便映入眼簾。啊!是的詩句!我們一起詠誦著:“天高云淡......”,一邊闊步向前邁去。
登上城墻,踏著一塊塊厚重的'青磚,望著這條雄偉的巨龍,我被勤勞、智慧的古代人民折服了。翻過一座座墻臺、敵摟,站在好漢坡上,清涼的山風迎面撲來,遠望北邊綿延起伏的山巒,我想起了《出塞》,便問媽媽:“對面是陰山嗎?”媽媽告訴我:“陰山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我又問爸爸:“今天能走到長城盡頭嗎?”爸爸告訴我:“長城西起嘉峪關峻嶺,東至山海關海岸,縱橫”。“可是敵人要是從海上來呢?”我接著問,爸爸說:“是呀!長城并未能擋住異族的入侵”。
坐在返程的車上,我腦海里不斷閃現出古時龍城飛將的身影。我想,等我長大了,我要去鎮守祖國的海疆,筑起海上鋼鐵長城。
廊坊市第一實驗小學一年級四班石濟源。
指導教師王淑梅。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五
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姑姑說好了,一塊兒回老家祭奠二十周年。關于清明節,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簡單的向大家說一下: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
到家了,我趕緊下了汽車。爸爸從車上拿了一箱酒,又從爺爺店里拿了許多黃色的燒紙;媽媽從車上拿了一束鮮花,我們又去了前面老家的院子。
在進入老家院子的.時候,我見到了許多的親戚,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便站在一個角落里,看這是怎么回事。大概到了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幾位爺爺、叔叔和親戚們都去了墳地,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可以去看看嗎?”“當然可以!”爸爸說。在去墓地的路上,我看到親戚們邊走邊放炮,還在河里放了幾個。剛剛到墓地,就看到許多大人跪在老奶奶的墳前,我又看到了許多冥幣,有一百的、一萬的、五萬的、一千萬的……還有燒紙,全部都燒了!我又看到了許多用紙糊的東西,有箱子、轎子、搖錢樹……等。
老奶奶的祭奠儀式結束后,我就回家吃飯了,在吃飯的時候,我看見了很多人,邊談論事情邊吃飯、喝酒,我還看見了一個炒菜的大火爐,這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場面。吃完飯后,親戚們都陸續回家了,我看見還有幾位爺爺、大爺和爸爸在一起吃飯,我不想打擾他們,便也回了爺爺的小賣部。
回聊城的路上,我在心里默默的為老奶奶祝福,希望老奶奶在天堂上過的幸福、快樂。
清明節那一天范文(16篇)篇十六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雨,天氣還格外的好,春光明媚,陽光普照。
人們都忙著去上墳,我們就去玩了。首先我們去把張夢洋接過來,然后一起到草莓園里摘草莓。吃好午飯我們就去杭州樂園玩了。
到了杭州樂園,我們第一站是幽靈古堡,里面有木乃伊,骷髏頭,還有鬼怪的叫聲"嗚嗚嗚。嗚嗚嗚。。""真讓人恐怖。我看到出口就嗖嗖兩下飛奔了出來,要把我給嚇死了。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呢。
然后我們去玩急速大風車,開始了,大風車呼呼地轉,呼呼呼呼。我心臟病都快嚇出來了呢!
我們又去玩了勇敢者轉盤,聲音是wu,跟鬼屋的.聲音不一樣的,我媽嚇死了,然后越轉越快,我媽快暈了。
我們還玩了很多很多......
今天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