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優秀的作文應該具備清晰的結構和連貫的邏輯,能夠將思想有序地展示出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示。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一
“舌尖上的浪費”正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觀念重新被更多人接受。上周五,一位新居民孩子給晚報寫來一封呼吁大家勤儉節約的信,晚報也專門作了報道。
作為一名來自四川的五年級學生,付和平在信中說:“浪費食物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我們都應該抵制這樣的行為。”眼下,農歷新年越來越近,親朋好友聚餐機會增多,這時更有必要強調勤儉節約之風,讓文明就餐、不鋪張浪費成為市民們的選擇。
農歷春節長假跟學生的寒假重合,寒假期間也是中小學生做好勤儉節約小踐行者的重要時段。如果全市50多萬中小學生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注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必將影響巨大。
勤儉節約其實就是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除了告訴家長,還可告訴鄰居和其他親戚,宣傳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如何讓50多萬中小學生引領各自的家庭成為踐行“勤儉節約”的排頭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非常支持向50多萬中小學生家庭傳達“勤儉節約”的理念,和晚報共同發起“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勤儉節約’行動的倡議”。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省每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了,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地將過去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拋棄,而懸著了奢侈安逸的生活。人們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拼出來的。許多革命家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國家主席毛澤東所有衣服中竟沒有一件不打補丁的;敬愛的周總理的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戰士雷鋒,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丟掉。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戒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儉意識,“讓節儉成為習慣”、“讓節儉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儉,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儉型學校,不僅僅是全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職責。然而,在我們的身邊,時有浪費水、電、糧食、紙張等現象發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現象也屢見不鮮。為此,學校大隊部向全校少先隊員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
二、做有職責感、榮譽感、使命感的人。
三、確立“節儉為榮、浪費可恥”的觀念,養成“厲行節儉、勤儉自強”的作風,構成“人人愛節儉、個個懂節能”的班級氛圍,努力使節儉能源資源成為全班師生的自覺行動。
四、每位教師要節儉使用辦公用品,從節儉一張紙、一支粉筆做起,人人行動起來,為建設節儉型班級作貢獻。
五、樹立愛護公物、珍惜公共財產的道德意識,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三
現在是21世紀,大家的生活漸漸地轉好。就連小學生都有了小靈通、手機,同學們在家里就像太子、公主,要什么就有什么。漸漸地勤儉節約的人少了,不過,在我同學中就一位,她是誰?現在保密!
她長得十分眉清目秀。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張紅潤的小嘴,她到底是誰,這么神秘?她呀,就是我的同桌——羅雪揚!平時的她十分文靜,但誰破壞了公物、浪費糧食,她都會用嚴肅的表情去提醒你。因為她有著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一個周五放學后,大家都忙著整理書包回家。我的同桌羅雪揚,她平時比較愛看書,書也就多了,今天她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帶回家,那真是強人所難啊!她鼓足了勁,用盡了力氣把書都塞進了書包。她試了好幾回都不行,弄得她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書都給塞了進去。羅雪揚還要把這么重的書包背起來,這個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圍了。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書包背了起來,霎時間,她撐不住摔倒在地上,我們都聽見了“哧”一聲,原來是羅雪揚的書包裂了,一些同學圍了過來,幫她扶起。這時,孫琳安慰羅雪揚:“書包破了就再買一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要心疼了。”周靈珍說:“是啊,要不和我一樣用個袋子提提,隨心所欲……”羅雪揚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笑著說:“沒事,這縫縫就好了,好能用。”我們都以為她說這笑也就不多問了。
星期一,她果真背著那個舊書包來,破的地方也補好了,一些同學用七嘴八舌問了起來,她還是那句來話:“東西破了再補……”這時同學們豁然一亮,她這一句簡短的話好像深含哲理,深深刻在我們心上。
這就是我的好伙伴羅雪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同桌!
文檔為doc格式。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四
“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身”
―題記。
俗話說得好,農村的孩子早當家,不像城里的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亂花家里的錢,不知道父母又多么不容易,還大吃大喝。
“衣來張口,飯來伸手”是城里的專利。我們農村的孩子生下來有志氣。但是,我們從小可以說是嬌生慣養的,不懂得珍惜糧食,總是剩飯。
有一天早晨,天才剛亮,媽媽就在門外叫我起床和她一塊去上地。我懶懶的睜開眼,穿上衣服,看到媽媽穿了一身以前的舊衣服和手里拿著我已經不穿的被“淘汰”掉的衣服,還一本正經的.讓我把她換上,我氣得坐在床上喊“不行”。媽媽的意地說:“快把它換上,跟著我上地去,讓你一嘗嘗苦頭,讓你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你要是不去的話,以后就不用吃飯了,誰叫你那么浪費!”我撇著嘴,瞪了一眼媽媽,勉為其難的把衣服換上,提著裝滿玉米種子的小白桶,別看那種子小,那么多種子讓我的手也不好受。
走了好長時間,終于到了田地上,我一下子蹲在地上,好舒服,才過了一小會兒,又被媽媽給叫了起來,我只好聽話的給地播種,臉上一直很不樂意的情緒。
媽媽見我的表情,笑了笑,給我講起了爺爺和奶奶他們小的時候沒有糧食吃的故事。
說奶奶小的時候,日子非常艱難,他們整天餓肚子,那是根本就沒有現在的大魚大肉和電視機等等,一天到晚都在田地里度過,晚上住的還是破房子,根本沒有舒服的沙發。而且他們也吃不上白饃,還要到河里挑水,日子跟我的日子比起來根本是天壤之別,還給我說了好多好多,和媽媽小時候的故事。
我覺的我真的好幸福,從那以后,媽媽教我勤儉節約,珍惜每一滴水和糧食,慢慢得,在媽媽的教導下,我每次吃飯都不會剩飯,也不會把饃亂扔。
可是我對奶奶的故事很感興趣,她給我講了很多。
我發誓,勤儉從我做起,我不會浪費每一粒糧食了。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五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六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
2月5日那天,媽媽突然問我:“你要不要辦一張你自己的銀行卡?”“辦卡有什么用?”我好奇地問道。媽媽耐心地說:“平時爸爸媽媽不是有給你零花錢嘛,還有過年的壓歲錢,辦了這張卡后,你可以把這些錢定時的存進去,銀行會給你一定的利息,最主要是讓你變的不亂花錢。”我一聽,好處還真多,連聲答應了。
媽媽拿著戶口本和屬于我的錢,跟我一起來到了銀行。我看到銀行里的人多得都排著“長龍”。我們排了好久才輪到,站得腳都發軟了。一位面相和善的阿姨給了我一張表格,媽媽迅速填寫著表格上的內容。阿姨把資料通過電腦輸了進去,又把媽媽帶過去的錢存進了這張卡里邊。操作完畢后,阿姨遞給我一張嶄新的銀行卡,我拿著這張卡,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轉過身著急地問媽媽:“我的卡里面現在有多少錢?”“5000元人民幣。”媽媽笑瞇瞇地回答。“哇塞!我是有錢人啦!”我一邊大聲地說,一邊對著那張卡親了又親。媽媽忍不住說:“哪有自己說自己是有錢人的啊,真是個小傻瓜!”
自從辦了這張銀行卡之后,我變得節儉了很多,這段時間又把節儉下來的錢存進了銀行。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七
節約,是對幸福的盤算,也是一分社會義務的擔當。
曾經,有幾個聲音出現在我的耳畔:“人類,快救救我吧。我在哭泣,因為此時我正和死神作捶死掙扎,或許有那么一天,我無法給你們光明了,那時,黑暗將主宰世界了”對,這是燈的呼喚。“人類,如果你再不節約,那么你們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你們的眼淚。”對,這就是水的勸告。
想起以前,每每寫完功課,我總會不屑地伸個懶腰,然后美美的往床上一躺。進入了夢鄉。從來都不會隨手關燈,更不會刻意去留心這些小小的細節,只覺得它們的微不足道。到現在,我終于領悟到了,節約用電是多么的`重要啊!
“媽,燈怎么還亮著呢。”這是我對媽常說的一句話,她聽了總笑著說:“媽忘關了,現在就關。”從此,我竟成了家了的小護衛,專門負責提醒家人。
曾幾回聽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不禁感覺糧食多么珍貴啊!再說我們學校的飯堂,有些同學吃不完的飯菜隨地亂扔,弄得整個飯堂都是剩菜剩飯,同學們,我們如果不吃或吃不完的飯,可以放在裝剩飯的桶里啊!我們吃飯時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卻看不到農民在烈日的銅色的臉膛兒,每一粒大米,都凝聚著人們辛勤勞動的汗水。
再說節約用水,同學們啊,當你作為旁人看見水龍頭正“嘩嘩”地流淌著淚水,你有沒有主動地去隨手關掉它。節約用水就應該做到一水多用,像我們在家里淘過米的水、洗衣服、洗菜的水我們還可以把它再度利用,如:澆在菜園中等。據說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三天不喝水啊!由此可見,水對維持我們生命多么重要啊。據統計,只要人人能節約一滴水,就能解決上一個城市一年的生活用水。
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度電、珍惜每一粒糧食、愛惜每一滴水啊,它們當思來之不易。
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節約更是一種時尚。大家跟我一起節約吧,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八
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地將過去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拋棄,而選擇了奢侈安逸的生活。人們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拼出來的。當年毛主席所有衣服中竟沒有一件不打補丁的;敬愛的周總理,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丟掉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儉意識,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九
同學們,老師們:
現在謹讓我以一個普通同學的名義向學校全體同學發出“勤儉節約過春節”的倡議。
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著稱于世。古人曾講過,“艱苦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佳節來臨之際,同學們總能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一些同學為此亂花亂用,這是一種很不良的習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歷來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因此,在假日期間我們更要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
為此,我向全校同學們發出倡議,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一、在春節期間牢固樹立勤儉節約好習慣,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堅決反對大手大腳、揮霍浪費作風。
二、從我做起,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節約每一分錢。
三、堅持少拿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做到有計劃花錢,不該花的不花,能少花的錢則不花。
四、同學們,特別是班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遵守勤儉節約的規定,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帶頭人。
五、接受同學們的互相監督,自我檢討,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倡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省每一粒糧食,農民伯伯太辛苦了,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地將過去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拋棄,而代之了奢侈安逸的生活。就拿春節來說吧,酒店推出的年夜飯。動輒上千上萬,好像只有用金錢才能衡量出家的溫馨和親情。還有商品的過度包裝、飯店的沒動過的剩飯剩菜等等。人們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無數前輩先烈用血汗、辛苦拼出來的,他們以實踐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敬愛的周總理的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戰士雷鋒,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丟掉。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有的同學會說,那時候國家窮,物質匱乏,所以需要勤儉,現在人們富裕了,應該享受一下了。殊不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但與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我們現在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需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家庭也是難以幸福的。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更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舉不勝舉。日本著名的世界知名企業豐田汽車公司,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從細節上節約,“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正是由于公司員工的這種“小氣”,才成就了豐田公司今天的輝煌。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儉意識,“讓節儉成為習慣”、“讓節儉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儉,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一
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愛默生說,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盧梭說,節儉與勤勉是人類兩大名醫。
什么是勤儉?是我們口中的摳門,還是我們口中所謂的省錢?我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勤儉。
而我的奶奶才是真正的勤儉。
我的奶奶是一位非常懂得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去買菜用的袋子是自己用布縫的,很少用塑料袋;奶奶買的菜不多,卻可以做一桌子的好菜;一碗剩米飯,奶奶總是舍不得扔了,每當父親阻止奶奶吃剩菜剩飯時,奶奶總會說:“剩菜剩飯怎么了,又沒壞,扔了怪可惜的,哎呀,我身體好著呢,你快去吃飯吧。”父親知道奶奶的倔脾氣,只好不再阻攔;奶奶在老家的時候,一個月的電費才一塊多錢,我有時候會好奇的'問奶奶一塊多錢怎么夠交電費的?奶奶總是笑著說:“等天黑了呀,我才開燈,洗洗睡覺,早上天亮了,我才起來,就不用開燈,就這樣啊,我的電費從來沒超過五塊過”;奶奶買鞋也總是挑處理的買,買到了便宜,又喜歡的鞋,總是要說一說,姑姑給她500塊錢,她舍不得花說:“攢著,等有用的時候再花;奶奶做的米粉肉,別人家的米粉肉都是肥瘦相間,瘦肉緊致,肥肉細膩,醬汁甜咸交加,分外美味,但是,奶奶做的米粉肉,大部分都是肥肉,我總是吐槽奶奶做的米粉肉都是肥肉,沒有瘦肉,奶奶也總是笑呵呵回答道:“現在的五花肉賣的可貴了,人家買一斤,只做了個米粉肉,咱買一斤,做了米粉肉,還做了其他好幾道菜。”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和藹的奶奶竟然因為一點小事,而對我發火。當時,我正在開心的吃著奶奶做的糖醋魚,一口一個,很是爽快,但是,我只吃魚身,不吃魚頭,便把魚頭扔在桌子上。吃完飯后,我準備把魚頭扔了,這一幕正巧被奶奶看到了,奶奶的火氣立馬上來了,一把握住了我的手腕,吼道:“這魚頭難道不能吃嗎?為什么要扔了,浪費!如果天天按你這種吃法吃,那魚能夠吃幾天?”說完奶奶把魚頭一個個從桌上撿到碗里,自己吃了起來。
這雖是一件小事,卻使我愧疚了好久,奶奶一個文盲,她都知道勤儉節約,而我呢,竟然不懂得勤儉,我不由得一陣臉紅。
奶奶經常跟我說,勤儉節約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修養,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與本分!
文檔為doc格式。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二
常言道“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樂于助人是中華人民的優良傳統。在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如騎自行車、游泳、做飯等等事情,但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我學會了樂于助人。之前,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總認為事不關己,不需要去幫助他們,但自從發生了那件事后,這才讓我學會了樂于助人。
記得那次,姑媽請我到她的新家去做客,姑媽的新家離我家很遠,需要做公交車,但是媽媽又沒空,可我偏要去,媽媽只好讓我自己去。我來到路邊,耐心地等待著公交車,過了好長時間,公交車終于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長時間站著的我,腿已經酸的不行了,多么希望舒舒服服的坐在座椅上,可“天有不測風云”,當我懷著美夢走上汽車一看,別說是座無隙地,就連立足的地方也沒有了,我艱難的擠了上去,這時,一個中年男子發現了我,只見他相貌平平,卻帶著一臉和藹的笑容,他從擁擠的人群中把我拉到自己的身邊,站起來讓我坐在他的'位子上,自己卻站著,我的心里過意不去,就對他說:“叔叔,真是太感謝你了。”叔叔和藹地說:“不用謝,你還是個孩子,給你讓座是應該的,而且我也馬上要到了。”聽了叔叔的話,我就安心了很多,看著窗外的景色,,等待著到站。
可過了好一會兒,叔叔還是沒有下車,又過了一會兒,他終于到站了,只見他撥開擁擠的人群,一瘸一拐的下了車,頓時我明白了,可是太晚了,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心想:“自己怎們這么笨,竟然看不出叔叔是個殘疾人,還讓他站了那么長時間,真是太不應該了。”望著叔叔遠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十分的愧疚。
一個平凡的殘疾人也能幫助別人,更何況我是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呢?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盡我的能力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人在困難時得到他人的幫助,心里總是很感激。但我們容易忽視事件的另一面:幫助他人的人,也會感到快慰。
那天,我和媽媽坐車到市橋玩。剛上公共汽車的時候,不太擠,至少還有幾個座位留給我們坐。到了下一個,車上的座位已坐滿了。這時,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上了車,她站在我的前面,用手緊緊地握住扶手。那是我心不在焉,然而,在媽媽的舉動下,我回過神來。我發現老人彎著腰,腳總是顫抖著。我連忙站起來,用手指著我剛坐過的位置,接著就對老人說:“老婆婆,您坐吧!”老人用手撫摸一下我的腦袋,用沙啞的聲音對我說:“不用了,小朋友,你坐吧,我不要緊的,我很快就到家了!”這時我有點難為情,不好意思坐下,便對老人說:“還是您坐吧,身為一個小學生是應該尊老愛幼的,更何況您已經上了年紀。”在我的勸服下,老人坐下了。我站在扶手旁邊,許多人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這時,一切的煩惱從我的腦中離去,而心里卻那樣的快樂。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影響到周圍的許多人。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三
也許會從一個水龍頭中就能節儉不少的水,你要是不關緊水龍頭一天就能成兩桶水,兩天就能成四桶水。
據我所知,現在大慶市有不少窮人,只要我們節儉,就可以幫助那些窮人們,比如說:我們攢點錢、少買一點東西,就可以幫助不少窮人。就能夠幫助全中國的窮人們,也可以幫助所有困難的人。
本、筆、橡皮都可以捐給上不起學的孩子,也可以捐給災區的孩子。這樣我們才可以一名助人為樂的宏偉小學生,我們才是一名優秀的模范班干部。
也許你會不相信我們宏偉小學生這么節儉,可是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幫助他們了,只要我們的心同在——他們的.心就同在。
只要我們節儉就能省出不少的力,我們的節儉會幫助別人。我們要是每一天都不浪費一些水,就可以給喝不起水的人。我班現在是二十九人,要是每人一天攢一根兒鉛心兒,就是二十九根兒,就是一盒的鉛心兒。
只要我們一天節省五角錢,到一年就是一百五十元,二年就是二百五十元,從一年級節省到初中就是十六百二十五元。
節省水,一年就是七百三十桶水,就能喝兩三年,著這樣錢也很節省。
我每天上學都不帶水,我就很節省水,也很省錢,一般不去食雜店,除了父母讓我買東西的時候我才去。只要我們不花錢,錢也不會飛的。只要不亂花錢買什么都可以的。
咱們要像古人一樣節省,咱們的祖先可是很節儉的,人家抽煙都很少放煙絲。節約是很好的。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四
培根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好朋友,你將得到雙倍的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人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在你的生活中,有過哪些快樂和憂愁?你是怎樣與別人分享或傾訴的呢?我以前也有跟我的好同學好朋友葉河昊分享我快樂的經歷,你呢?你應該也有跟自己的好朋友、親人或者同學分享自己的快樂與憂愁吧!有的話,寫完后給我念念吧!那我現在先跟你們說說我的分享經歷吧!
二年級的時候,我最喜歡的電影玩具都是變形金剛,不只是我喜歡,我們班的男同學幾乎每個都喜歡,我的好同學葉河昊也不例外。
記得有一次,兒童節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變形金剛大黃蜂我非常快樂與高興。
但是,星期一的時候我看到我的好朋友葉河昊今天臉色很不好,我就走了過去問道:“你怎么了?葉河昊,今天臉色怎么那么難看?”他回答:“因為兒童節沒有得到禮物,一般兒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送我禮物。”這時候我就想起了培根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好朋友,你將得到雙倍的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我還想起了六一兒童節媽媽給我買了個變形金剛,他也喜歡變形金剛。就這樣我隨著這句話把快樂分享給了我現在不開心的好同學,就這樣我們兩都很高興,一起玩變形金剛。
這就是雙倍的快樂,你呢?寫完給我念念哦!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五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的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節約是種美德、是種智慧;節約體現了高的品質、高的涵養;節約也是人人應盡的責任。你與我,即使是浪花里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澎湃洶涌的浪濤、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結合起來就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勤儉節約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只有規范自己,校園才會更加美好。
可是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失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斗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侈消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而這種浪費,奢侈的現象在我們學校也隨處可見:每到用餐時間,總有許多同學因懶于洗碗而花錢去購買一次性碗筷;當自己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或寢室的人時,往往忘記關燈關風扇;也總有人洗完手后不擰緊水龍頭:甚至還有些同學不顧現實狀況,花大錢去買名牌服飾,只為在同伴面前炫耀逞一時之快……也許有人認為這些只是小事,殊不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衡念物力維艱。”也有許多同學認為,只有舍得一點,奢侈一點,才能使自己變得時尚,與眾不同,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滿足。其實不然,與眾不同并不需要華麗的物質,享受生活并不等同享受物質,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節約每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積極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來;讓“節約資源,從我做起”的理念在雷鋒學校的校園蔚然成風。使校園和諧發展,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引誘的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六
生命是什么,讓我迷茫;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讓我疑惑。我原以為生命只是時光長河中的一卷波濤,在百年之后沉默;以為生命只是歷史沙漠中的一縷塵埃,被后人所掩埋。可是我竟沒有想到:當我明白這個詞背后的意義,是源于我身邊的生活中的點點感悟。
那次我的舅公去世了,全家人放聲痛哭,我很不理解,便問:“媽媽,你為什么要哭呢?你又沒事兒,你沒有去世?”媽媽聽了,頓時火冒三丈,他是我們的親人,他走了,誰不會悲痛。誰不會思念呢?”這時我才明白:生命不僅是你的唯一,還是所有親人對你愛的牽掛。
那年舅媽生了個小女孩,名字叫晨露。為什么叫晨露?我再次去請教媽媽。媽媽不緊不慢地說:“因為大家都認為,她是我們的新希望,而一天的開始是早晨,但她還小,所以是一滴露水。”這時我又明白了:新生命的誕生,還寄托了家人對你的希望和美好的未來。
在一次考試中有篇閱讀文章叫《敬重卑微》,里面講的是:螞蟻用抱團的智慧,來逃脫火海。看到這里,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即使像這樣卑微的生命,也能發揮出強大的`力量。我明白了:生命在于堅強,生命在于團結。
啊!原來生命是如此令人敬畏,讓我們尊敬生命,讓有限的生命演繹出無限的精彩。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七
“安全防火。”是小學生最基本的知識;“文明禮貌。”是我們要懂得的禮儀;“勤儉節約”是我們要為父母辛苦賺來的錢省著用。
我們都知道火會引起火災,所以老師教導我們遠離火源,在除夕夜到來之前,老師告訴我們放煙花或爆竹時不能在室內放,要在家長陪同并且遠離草木的地方安全防火。在學校時,我們看見每一位老師都得敬禮,然后再說:“老師好。”,放學后先敬禮,再說:“老師再見。”
在班上時,不能互相打鬧,說臟話,隨地吐痰。在家里時,要文明稱呼親人,給他們泡一杯熱茶。好少年=文明+價值+愛心+力量,我們要做一個好少年,不讓家長操心,讓老師放心,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學生,好子女。
父母賺錢不容易,找工作也不容易,父母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工作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父母供我們讀書,供我們吃,供我們穿,還給我們買衣服,要花很多很多的錢,有些人總把父母的這些當成父母本該對我們這么好,可是這是因為爸爸媽媽愛我們才這樣做,讓我們的一切都過的好,而父母過的是貧苦的日子,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給爸爸媽媽省錢,省吃儉用,乖乖聽話,使爸爸媽媽過著和我們一樣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擁有安全防火,文明禮貌,勤儉節約。‘’的品質,讓我們變得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好學生。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一定還記得這首詩吧,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人要有了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于擁有了一大筆財富。雖說現有社會倡議勤儉節約,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在晴朗的日子里,屋里還開著燈;涼爽的早晨、傍晚,家里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公共廁所里的水龍頭還是滴滴嗒嗒地流著水,人們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地擺放著的餐盤里剩下許多的飯菜……這些都是浪費的行為。
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們吃剩下的飯菜,有人吃不完就倒進了垃圾桶。如果實在吃不下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少買一點,少做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錢,又不浪費糧食。有許多人認為糧食是永遠吃不完的。但是,現在農村的人大量搬往城市。因此,糧食就會減少,現在糧食的短缺,是我們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家也可以跟著我計算一下,就拿學校來說吧,如果每個人一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們一所學校有20xx名學生,一天就是20xx斤大米,一個月就要6萬斤。這是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可想而知全國又需要多少糧食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得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五年級勤儉節約分享(精選19篇)篇十九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我們就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
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