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應該用恰當的各類修辭手法來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藝術性,使其更加生動有趣。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推薦一篇優秀作文范例,它語言優美、內容豐富,值得深入閱讀體會。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一
姐姐讓我把手套戴上,拿出了一袋小蘇打、一瓶醋、一只碗和一瓶水。我們在碗里倒了2∕3的醋,放入了一點小蘇打,不一會兒,碗里翻騰起了泡沫,不停地往上漲,快要溢出來了,這是,姐姐淡定的拿出了一根筷子,橫放在碗中間,霎時,泡沫退了下去。
姐姐讓我不斷的.加水,看看有什么反應,我發現泡沫更多了。姐姐告訴我,這叫化學反應,是因為,小蘇打是堿性,醋是酸性,融合在一起了,會迅速溶解,因為產生了新物質——泡沫,所以是化學反應。而水在不停地增加,雖然稀釋了醋和小蘇打的結合物,但和結合物產生了摩擦,從而會有更多的泡沫,但終究被稀釋了,泡沫也就破碎了,經過一番折騰,無論在使勁,也弄不出泡沫了。
今天的實驗不僅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化學反應,并能夠認識化學反應,而且,我還學到了生活小竅門!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二
科學非常有趣,它不但帶給我喜悅的心情,還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
星期四晚上,我在網上發現了一個科學小實驗,上面寫著一個熟雞蛋會掉進一個瓶口比它體積小的瓶子里。
我有點懷疑,心想:這絕對不可能的,我要做一個實驗驗證。先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一個瓶子、煮熟的雞蛋、打火機、棉花、還有酒精。接著把棉花沾上酒精,然后用打火機點燃棉花扔進瓶子,最后用雞蛋蓋上。這時,我好似“心急如焚”,期待著結果。可是,實驗沒有成功,雞蛋在瓶口上一動不動,我冥思苦想了一陣子,原來是因為雞蛋蓋得太慢了,瓶子里的火滅了。于是,我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把雞蛋迅速蓋上。哈哈,成功了!
之后,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實驗的資料。原來是因為瓶子里的空氣被火燒至真空,外界的大氣壓大于瓶內氣壓,于是雞蛋在內外壓差的作用下,自動進入瓶內。
科學可真有意思呀!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三
今天,我和爸爸做了一個實驗,叫旋轉的紙片,我想把它介紹給大家。
我們準備好實驗材料――橡皮泥,尖尖的木棍,一小段蠟燭,剪刀和彩色的折紙。要開始做實驗了,我很興奮,但也很緊張。
我們先在彩色折紙上畫螺旋線,接著用剪刀把紙片沿著螺旋線剪下來,像海螺一樣的紙片就剪好了,然后把捏好的橡皮泥和蠟燭放在一起,把木棍插在橡皮泥上,最后把剪好的螺旋式紙放在棍子尖尖的那一頭,注意紙片的頂端一定要捏一個小帽子,不然紙片就會掉下來。一切準備就緒后,爸爸用打火機點燃蠟燭。我和妹妹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看紙片會不會真的旋轉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紙片慢慢地旋轉起來,后來火越來越大,紙片就轉得越來越快。
紙片之所以會旋轉起來是因為點燃蠟燭之后,蠟燭上方的熱空氣和冷空氣流動,形成風,風吹動紙片,紙片就會旋轉。
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風形成的原因是溫度的差異,溫度高的氣流會上升,上升之后的空間需要氣體來補充,這樣就有了氣流運動,從而形成風。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四
周末,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神奇的牛奶動畫實驗,我感覺很有趣,所以我要自己動手試一試。
我翻箱倒柜,終于找齊了材料,有盤子、洗潔精、色素、滴管和純牛奶。實驗開始了。首先,我把純牛奶倒進盤中。接著滴進幾滴色素。我發現色素又圓又小,就像一顆顆圓溜溜的珠子。它們陸續跳進牛奶里,一掉進去就一動不動,擠在一起,像在說悄悄話。然后,我用滴管吸進洗潔精,立在盤子上方,小心翼翼地滴進去。頓時,盤子里的色素動了起來,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小女孩穿著的美麗衣服,不斷變換著圖案。哇!美麗極了!
為什么色素遇到洗潔精就會播放出這么好看的動畫呢?我跑去問媽媽,媽媽笑著說:“這是因為洗潔精含有表面活性劑,可破壞液體表面張力,被擾動的牛奶帶動色素翻滾運動,進而繪制出美麗的圖案。”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牛奶動畫,不但神奇,而且美麗,最重要的是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作者:蔡東鑠。
今天,我在刷抖音時看見一個神奇的實驗——牛奶動畫。
實驗的材料很簡單:純牛奶、色素、滴管、洗潔精、一次性杯和盤子。
我先把純牛奶倒在盤子里,接著把色素滴在牛奶里,這一顆顆圓溜溜的色素一跳到純牛奶里,就縮在一起說悄悄話。然后用滴管吸入洗潔精,再小心翼翼地滴進牛奶里。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原來一動不動的色素像一朵花兒綻放開來,好像要去參加舞會,又像五顏六色的彩虹。
我去百度搜索:為什么色素一遇到洗潔精會變成動畫呢?原來這是因為洗潔精含表面活性劑,可破壞液體表面張力,被擾動的牛奶帶動色素翻滾運動,進而繪制出美麗的圖案。
這個實驗是不是很有趣,快動手來制作神奇的牛奶動畫吧!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五
今天科學課上,萬老師讓我們小組做實驗。實驗目標是讓冰變成水,然后讓水變成冰。
每個組先拿到了一根試管,我們給吸管灌上一厘米高的水,放入杯中,再把冰塊放入杯里。接著萬老師往每個組的杯中放入三勺鹽。當鹽碰到冰時,就能發出最低溫度,使水很快成冰。
過了一會兒,我們摸了摸杯底,真的'好冰啊!我們想看看試管里的`水有沒有凝固成冰,我們拿出來時發現水只有一兩滴了,其他都成冰了。這時候,我們開心極了!于是,我們又把試管放入冰中,再過了一會,水成冰了,我說:“我們組做了一次成功的實驗,真是太開心了!”
這時,每個組又拿到了10克的冰,為了增加難度,萬老師說:“融化后的水也要是10克喲。”
實驗開始了,我說:“我們用手捂吧,等手冰了再傳給對方。”于是我的手冷了傳給黃子涵,黃子涵的手冷了傳給邵文博,邵文博的手冷了再傳給丁碩淵……每個人捂過后,冰慢慢融化。最后稱了一下,也是10克,我們又做了一次成功的實驗!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六
首先,要準備一些材料:一個深底盤子、一根蠟燭、一杯水、一個空瓶子和一個打火機。接著,把蠟燭直立在盤子中央,再往盤子里倒一些水。然后,弟弟把蠟燭點燃。最后,等蠟燭上的火趙旺之后,我拿著空瓶子輕輕往蠟燭上一蓋,我發現蠟燭滅了,但瓶子里的水卻越來越多。我高聲喊道:“成功了,成功了!”弟弟也跟著喊起了成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做實驗,所以特別高興。
為什么水會被瓶子吸進去?我感到非常疑惑,上網查了資料。網上說因為蠟燭燃燒消耗氧氣,造成瓶內部空間氣壓降低,外界大氣將水擠進瓶子里,這下,我找到了答案。
科學里藏著許多秘密,就是要我們去探索,研究。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七
昨天我們學習課文《動手做做看》,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把一條小魚放進試管的水中,試管的上部的水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試管上部的水沸騰,里面的小魚會煮熟嗎?我們班42位同學,有22位猜會煮熟,20位認為不會煮熟。老師說:“明天我們做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測是不是正確。”
今天一大早,老師就準備了實驗器材。早自修課的鈴聲剛響,就看見周老師捧著實驗用品進教室。老師讓大家按不同的猜測分坐在左右兩邊。
實驗開始了。老師打開酒精燈的帽子,用打火機點燃。右手拿住試管夾,讓試管的中上部對著火苗,并不斷輕輕地移動。大約燒了4、5分鐘,我看見試管上部的`水直冒泡泡。這時,老師提醒大家看試管中的小魚。咦,小魚還活著,在游呢!
真奇怪!老師看著同學們不解的樣子,就讓同學們輪流摸摸試管的底部。我看老師和同學摸了都沒有事,就大膽地摸了摸。哦,原來試管中下部的水還是涼涼的。現在,我知道小魚為什么不會死了!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八
哈哈哈!教室里傳來了一陣陣歡笑聲,原來同學們在研究紙橋呀!我們也去參加吧!
老師開始說要求:用一張折紙橋,兩個罐子為橋墩,再拿一兩本書放到上面。老師還問我們:你們覺得覺得紙橋會塌嗎?我在想:老師的葫蘆里到底裝了什么藥呀!我們七嘴八舌的講起來。有些同學說能,有些說不能,我覺得還是不能。
老師開始做實驗了!只見老師把紙正面折一下,反面又折一下,我十分疑惑,這不是要折扇子嗎?老師折好了紙橋,再把紙橋放到兩個橋墩上。拿出一本書,放到這座橋上面。見證奇跡的時刻要到了!我們睜大眼睛仔細的看,竟然沒有塌!紙橋竟然紋絲不動的在那兒。
老師讓我們自己也試一試。我折了好幾次。我先折了個中等的正方形,又覺得不行,又折了個正方形,又覺得不行,紙被我折的皺巴巴的。我實在做不出來了,我瞄了其它同學的作品。有的是紙飛機,有的是和老師做的一模一樣,還有的是很細長方形,各種各樣的都有。我就做了個長方形。做好了!我去試了,我小心翼翼的把我做的橋輕輕的放上去,我的心怦怦直跳,很緊張。我再把書本也放上去。剎時間,我的紙橋啪的一聲,塌了!我失敗了,我悶悶不樂地取回我的紙橋,回到座位上繼續想辦法。
實驗結束,老師告訴我們:增加紙的厚度,就能增加承重力。這個小實驗讓我明白了只要多動手嘗試,就可以發現身邊的科學。我要多動手做實驗,多多研究。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九
今天,我想做了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叫“筷子的神力”。我興高采烈地去準備材料:一個杯子、米、一根筷子。
材料準備好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按順序先將米倒滿塑料杯中,接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手邊旋轉杯子邊使勁按壓里面的米粒,使全部的米粒都緊緊地挨在一起,不留一點縫隙。然后用巴掌按住米,再從手指縫間把一根筷子直直地插入米中。我很好奇:筷子能提起來嗎?要是提不起來,杯子里的米就會全部撒出來了,我還要收拾殘局呢。我懷著緊張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興奮地喊:“成功了!成功了!這真是太神奇了!”
米為什么會和筷子一起被提起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告訴我,由于杯內米粒之間受到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的壓力大于杯內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筷子就能將盛米的杯子提起來了。
這次實驗讓我了解了大氣壓力的知識,也讓我明白,生活中到處都有科學。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
我在一本書看見有一個魔性水杯實驗很有趣,于是今天我打算要做一個小實驗。
實驗開始前,我首先準備好一杯水,一張a4紙和一支白板筆。我先用白板筆到紙上寫一些記號,然后把一杯水拿過來,放在a4紙的前面。接著我透過水杯觀察a4紙里的記號,看看有沒有變化。很失望,記號就像一個固定器,一點變化都沒有。我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于是我仔細把書再看一次。
實驗又開始了,這次我們用一支黑筆來寫幾個字,還是跟剛才一樣,先寫寫幾個數字,還是拿一個杯子。這次我往杯子里倒滿水,水的高度沒過了記號的高度。然后往杯子里看一下,奇跡發生了。透過玻璃杯,觀察紙上的記號,都變成反的啦!我太高興了,一直拍手:我成功了!
這是我第一次做實驗,真是太開心了!可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我又查閱了一些資料,原來:玻璃杯倒滿水后,圓柱形的水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圖像呈左右反向的圖像。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學習科學知識,因為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一定會有新發現。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一
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量子,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名詞,帶給我無限遐想,于是,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英國bbc有關量子的紀錄片,里面有一個小試驗證明了量子糾纏的存在,我決定自己親自動手試驗一下。
小試驗的材料是兩枚相同的硬幣,前提條件是要在平坦的平面上完成。第一次,我先轉動了一枚硬幣,在第一枚硬幣轉動的同時,轉動第二枚硬幣,接著,用左手扣住第一枚,此時,我并不知道他哪面朝上,當第二枚硬幣最終自然停止時,我張開左手,發現第一枚硬幣花朝上,而第二枚卻是字朝上。我又反復試了10次,并仔細觀察他們的變動,其中有2次硬幣碰到了周圍物體而被迫停下,一次出現兩枚硬幣都是花朝上,一次出現一枚硬幣花朝上而另一枚字朝上,其他8次在硬幣自然停下的情況下,都是一枚花朝上而另一枚字朝上,我心想:這絕不是偶然現象,科學真是太神奇了!我欣喜若狂,我的小實驗成功了!
這個小實驗恰好證明了量子的基本原理:相互糾纏的量子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即使距離隔得很遠,也能影響彼此的行為。你是不是也覺得這個科學現象很神奇呢,那就自己動手來做一做吧!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二
星期六,我在家上網課。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名叫“彩虹摩天輪”。我立馬決定動手嘗試。
實驗開始前,我去拿了兩包彩虹糖、一個白色盤子和一個杯子,并且往杯子里面加入涼水,一切準備就緒。
開始做實驗了。我先把彩虹糖放進盤子里,按不同的顏色有序地錯開,擺成一個自己喜歡的愛心形。接著,我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盤子的中間。我牢記老師的話:一定要慢慢地來,不然會失敗。然后,我靜靜地等待了3分鐘,目不轉睛地盯著盤子,一刻也不敢離開,生怕錯過一些細節。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你猜怎么著?彩虹糖的顏色慢慢向中間散開,像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絲帶一樣,最后形成了一個彩虹摩天輪,真是太漂亮了!
我疑惑不解,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景象?這時,當教師的爸爸正好回來了。我急忙跑去問爸爸,爸爸說:“因為彩虹糖的色素和水相溶。當彩虹糖接觸水后,它的色素就開始溶于水,并且向四處擴散。而兩種色素的密度相似,并不會相互混合,這樣就形成了彩虹摩天輪。”“原來是這樣呀!”我恍然大悟地說。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啊,它讓我明白了:只要認真觀察,不斷探索,就能獲得更多知識。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三
周末了,我和爸爸在小區里打乒乓球,正在興頭上時,我有一個球沒有接住掉到了地上,所以一不小心踩了乒乓球一腳,這一腳可不得了,它竟然被我踩癟了,不能再打了,我們都很郁悶。
這時,我的眼睛骨碌一轉,啊!有辦法了。我對爸爸說:“我們回去把乒乓球修好吧。”
“修乒乓球?怎么修,你會嗎?”
“爸爸,你就等著瞧吧。”我得意地笑著說。
我們回到了家,我先讓爸爸幫我燒壺水。于是,爸爸拿起水壺,接上水,接著,又把水壺放在煤氣灶上,打開開關一眨眼苗條的火開始了“舞蹈”。一兩分鐘后,水開了,里面開始冒泡了,我關掉開關,在水壺上放了一塊毛巾,拿出一個杯子,拿起水壺把水倒到杯子里,把“生病”的乒乓球放到熱水中,球果然恢復“健康”了。爸爸在邊上看的很驚訝,問我是怎么回事,我回答:因為球中有氣體,加熱后氣體膨脹,壓強加大,所以會漲大。爸爸聽了在一旁直夸我!
科學真是又有趣又奇妙啊!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四
今天,老師給我們做了實驗,這是一個既簡單又有趣的實驗。老師事先準備了小蘇打、白醋,火柴和兩個玻璃杯。
老師把一個小蘇打粉倒進一個杯子里,點燃了一根火柴,放在距小蘇打一二厘米處,火柴并沒有熄滅;老師再把白醋倒入另一個杯子里,之后又點燃了一根火柴,放在離白醋一二厘米處,火柴依舊沒有熄滅。我在心里想:這也沒有什么的好稀奇呀!
之后,老師又把它們混合了起來。小蘇打粉一和白醋碰上,玻璃杯里立馬冒出了雪白的泡泡,就像我們平時喝的雪碧一樣,同時我也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老師剛點燃火柴,還沒有多靠近(杯口),火柴立馬就熄滅了。
我們都很驚訝,火柴滅(得)的太快了,甚至有的人還沒有看清。
老師笑了笑,似乎看懂了我們(的心思)疑惑,對我們說:“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產生一種新的物質,它叫做二氧化碳,可以使火熄滅。滅火器里裝的就是這樣物質。”
(通過)做了實驗,(我)才能明白更多的(科學)道理,我要多做實驗,懂得更多的(科學)道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五
昨天,我做了一個實驗——“來來回回的滾輪”,在我的印象中滾輪只會向后滾,可不會向前滾啊。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首先,要準備四根小木棒、兩片中間有洞的木片、一個螺母和兩根橡皮筋,再把四根小木棒和兩片中間帶洞的木片拼在一起,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接著,我們把橡皮筋和螺母綁定在一起,再把剛才拼好的滾輪和被橡皮筋綁住的螺母拿出來,記住是把被綁的螺母多出來的橡皮筋放到木片的洞里,這樣來來回回的滾輪就做好了。
可我把這個滾輪放到桌子上讓它滾時,它就立在那一動也不動,像是要跟我作對,我立馬拿起一旁的說明書,仔細地看了看,又看了看滾輪,就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錯誤。
“哦!我知道了!”突然之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要先拉一下那個螺母,這個滾輪才會滾起來,拉螺母的力氣越大,滾輪滾的時間就越長,用的力越小,滾輪滾的時間就越少,沒有拉它就滾不起來了。
我看懂后,就用力地拉了一下螺母,結果它還真的滾前又滾后,怪不得叫“來來回回的滾輪”呢!
力轉化成了動力,這樣滾輪就可以滾前又滾后了。
三年級一個小實驗(實用16篇)篇十六
今天中午我寫完作業,因為無聊,便做起了科學實驗。
首先,我找來了一個杯子、一個雞蛋、和一包鹽。我要做的試驗的名字叫做“雞蛋的升起”。我把水倒進杯子里,又把雞蛋放進去,只見雞蛋像一艘潛水艇一樣沉下去偵查;又像一個懶漢一樣趴在杯底睡大覺。
我向杯子里放了一小勺鹽,只見那個雞蛋只是向上蹦跳一下,然后又毫無力氣地軟綿綿地躺了下去。我不甘心,又放了一勺鹽,在心里默念:親愛的蛋蛋啊!起床了,快起來吧!可蛋蛋不愿意,又是只蹦了一下再次躺了下去。天啊!它還真是個懶漢,真是夠懶。第三勺了,我在心中想:蛋爺啊,都什么時候了,你就起來吧!只見雞蛋還是沒有動靜,正當我垂頭喪氣之時,“蛋爺”終于醒了,像一個胖子在愜意地泡澡。
后來,我又通過了電腦明白了:當物體重量大于浮力時,物體會下沉;當物體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時,物體便可以浮起來,而鹽則增大了水的浮力。
科學真有趣!我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