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我們與時間的對話,是我們對生活的記錄和思考,是我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些日記范文生動地記錄了作者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的思考和感悟,讓人深受啟迪。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一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端午節的時候,有哪些事情是讓你覺得快樂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四年級。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包粽子、賽龍舟、踏青等習俗,今年端午節,我跟媽媽一起上山踏青。度過了一個很快樂的端午節。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端午的時候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今年的端午就這樣快樂的過了,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希望下一個端午節也能像這樣子快樂。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去了香包展廳。來到世紀廣場,那里人山人海,車輛川流不息,到處都是香包。走著走著,忽然眼睛一亮,我最喜歡的紅牛手鏈!我馬上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您可以給我把紅牛手鏈買下來嗎?”媽媽說:“可以。”我真高興!
不一會兒,媽媽和我來到一個做姓名手鏈的小攤,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叔叔制作的又精美又好看的手鏈。媽媽看到我羨慕的眼神就知道我喜歡。她嘆了口氣說:“好吧!給你做。”于是,我就選了一個“心”字形狀的鏈子,里面還寫了一個“蛇”字,一條活潑的“小青蛇”在鏈子上晃來晃去,有趣極了。我還選了三朵花做我的姓名,“曹”是一朵玫瑰花,含苞欲放;“嘉”像一束綠色的小草,爭奇斗艷;“麟”像一只蹦跳的小鹿,凄楚動人,把這三個字串起來,就像天空中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鷹,要去遠方尋找理想和永恒。
回家的路上,戴著我心愛的飾物,心里樂滋滋,甜蜜蜜!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我喜歡這個充滿家鄉味道的節日。
端午節,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吧。這個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而紀念的方式也有點特別,就是吃粽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為我們包肉粽子。由于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粽子的。姥姥笑瞇瞇的說:“為什么總看我包粽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粽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干凈,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粽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并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粽子葉封上口并拿線扎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粽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粽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于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
在這個端午節里,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二
端午節快到了,窗外遠遠的聽見有擂鼓的聲音。一定是劃龍舟的選手們在練習了,我的眼前閃現出一幅恍惚的圖畫來。一條黑色的龍舟如蛟龍般在賽道上穿梭。船頭一人穿著金黃色的衣服,使勁敲打著大鼓。船上的漢子們和著鼓聲,口中吶喊著雄渾有力的號子。
窗外的鼓聲漸漸近了,我聽見了那種釋放身心的吶喊。卻漸漸的,又越來越遠……。
小學時候,端午節到了。總是會在放學后,站在離學校不遠的河邊觀望一陣。一條條龍舟如龍一般游動在平緩的河流中,激開的河水向兩岸平鋪開去,一波接著一波,龍舟仿佛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條河上的橋的扶手處,勢必會插上十來桿旗。那時的我不知道這旗意味著什么,只抬頭望著各色的旗上張牙舞爪的長龍,在橋下找著相對應的龍舟。我隱約覺得,那些旗是龍舟的象征,一桿旗便是一條龍舟。
至于為什么要劃龍舟,我也只能解釋為比賽,一個傳統的比賽。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與龍舟的。
故事。
也銷聲匿跡了。
這樣每年都會在端午節前后在橋上停留一陣,看著那些豪邁的漢子們汗流浹背,在河心喊著號子,乘風破浪。
但漸漸長大了,六年級了,就不再那么輕松了。只能匆匆而過,而不像從前那樣可以停留一會兒,站在岸上吶喊助威。
今天,龍舟上的那大鼓又敲響了。我又想起了曾經的端午節——吃粽子,看龍舟賽。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三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喜洋洋”,這句話和一個節日有關,你們猜到了嗎?答案當然是端午節了,今天我度過了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關于這個節日,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公元前340年,楚國大夫屈原協助楚王使楚國繁榮昌盛,不料,楚王聽信*臣謠言,把屈原發配到邊疆做苦力,不久,楚國被別的國家占領,楚國百姓苦不堪言,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后,憤怒寫下《離騷》便抱著一塊石頭投汨羅河自盡。百姓們聽到后十分傷心,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河中,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一尸一體,此后,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用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我要跟著媽媽一起學包粽子,媽媽先在粽葉上裝滿糯米,里面再加入蜜棗花生,然后包成三角形狀,用繩子綁緊,放入鍋中,煮上半個小時,不一會兒,一股濃郁的粽香撲鼻而來,煮熟的粽子吃到嘴里黏黏的,香甜可口。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充實而有意義,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對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我們中華兒女都要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四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
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五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床,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干什么?”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里大集,要帶你們去趕集。”趕集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粽子,坐下來吃粽子。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外皮包裹著綠綠的粽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幾個伙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六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是用粽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粽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文檔為doc格式。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七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是特別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希望端午節能夠流傳下去,到永遠。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床,接著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著車買粽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采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圣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將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接著再將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將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八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家又熱鬧了起來。
早上,爸爸去買了粽子、肉、菜,回來慶祝端午節。到了中午,爸爸把粽子剝開,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到碗里,拿來糖罐兒,在每個粽子上都均勻地撒上白糖,然后攪拌。吃著香香甜甜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了一首“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我家的端午節真快樂!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九
今天上午王老師選24人去錄播教室上《荷花》這一課。竟想不到,這僅僅24人王老師選我了,我當時又激動又開心。
到了錄播教室我就坐了下來,可沒想到我竟然是跟馬奧杰一起坐,我都無語了,后來我才知道為什么王老師安排我們倆坐,因為我太瘦了,他太胖了。我太矮了,他太高了。去的時候還沒有開始,王老師就叫我們唱歌,我唱媽媽寶貝很好聽,可又不敢當那么多老師唱,因為我怕一緊張就唱不好,但我敢當全班同學唱,假如我在錄播教室上唱難聽了老師就會紛紛說王老師和何老師是怎么教我唱所有兒童歌曲的,所以才不舉手,怕丟班級的“臉面”。哈!終于開始上第十二課《荷花》啦!王老師叫我們拿出聽寫本,給我們報了花骨朵,翩翩起舞,飽脹,破裂,好夢,就是飽字我寫成月子旁了,給自己打了兩顆星。王老師又說背誦二、三兩小段,黑板上面格子全都落完了,結果我讀了一遍還沒全都讀下來,就背了一遍,快滿了,所以我就沒再背了一遍了。王老師請王梓睿來背二、三兩段,他全背對了,方格就消失了。王老師畫了三朵花骨朵兒,又畫了一片荷葉,可第二段寫的荷葉有很多,王老師只有一片,荷花千姿百態,而王老師只有一種花骨朵兒。王老師又叫人上去畫,這才變的好看了。王老師又叫我們編了一首詩,我是這樣寫得:
《清早的快樂》。
青蛙跳過來。
告訴我蹦荷葉的快樂。
小鳥飛過來。
告訴我昨夜夢見夢想成真。
蝴蝶飛過來。
告訴我清早舞蹈的快樂。
小兔跳過來。
告訴我她有多漂亮。
最后王老師放著美妙的音樂讀了一篇課文。
今天去錄播教室上課真快樂!
我的表哥是我們家族著名的鉆牛角尖名人。一見到我,就拼命地鉆,你看!又開始了。
“嗨!表哥!你帶我出去玩吧!”
“可以啊!等一下,才幾天沒見,就長高了這么多啊!”
“那當然,總有一天我會長得比你高,你也才比我大七個月!”
“雖然我就比你大七個月,但是我就是比你高!你現在身高是多少呀?”
“一米五二。你呢?”
“哈哈哈,果然!我比你高”
“我知道你比我高,你最近好像沒長高,也就比我高了4厘米左右吧!”
“錯!我比你高了4。95厘米,四舍五入一下是五厘米,在四舍五入一下就是10厘米,在四舍五入一下就是20厘米,在四舍五入就是……哦,0不能入,只能舍。你看,我整整比你高了20厘米!厲害吧!”
“什么呀!1也不能四舍五入,就算你四舍五入也最多比我高10厘米!等等,你干嘛要四舍五入呀,你就比我高4.95厘米嘛!”
“我不管,反正我比你高10厘米,你拿我怎樣!”
“你們兩個在吵什么呀,別吵了,啊,去玩吧!”老媽從半路殺出來,制止了我和表哥的爭辯。
跟表哥爭辯后,心想:姜還是老的辣,比我多吃了七個月的柴米油鹽。愛鉆牛角尖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就勉強承認你比我高10厘米吧,反正我也沒有損失。
這就是我那愛鉆牛角尖的表格。
過年嗎,買年貨可是少不了的事!不信你看:超市外面的電動車黑壓壓一片,地下車庫也是無放車之地,等了好一會,終于有車出去,我們才給車子找到一個位置。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也要去買年貨。
超市里,一片節日的喜慶氣氛,到處張燈結彩。貼滿了紅紅的大公雞,掛上紅紅的“中國結”,垂下紅紅的小燈籠。買年貨可真熱鬧?到處都是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出口兌獎處,拍成了一條長龍,買好東西的人們,一邊照顧著推車的禮品,一邊隨著人群緩緩移動,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我隨著人流往超市里進發,電梯上也是人滿為患,我緊緊的跟在媽媽身后,生怕被人擠掉隊。貨架上的商品比往日多了很多,連過道上也堆積了各色促銷的物品,各種各樣,琳瑯滿目。促銷的人員也比往日多了許多,見到來人,連忙簡介著自己的商品。我和媽媽選購節日所需的物品,媽媽買了兩桶橄欖油,買了兩箱牛奶,買了兩個……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都買兩份?”,媽媽笑著說:“奶奶、外婆家各一份呀!”
“媽媽,我想買年糕!”我對媽媽說道:“我在電視上看過別人吃年糕,都說年糕又甜又黏,可是我從來沒吃過,今天這也要嘗嘗!”媽媽說:“我們北方人沒吃過這k些,因為我也不會做。”在我的一再央求下,媽媽給我買了一些。接著,我們來到了賣酒的地方,為什么要來呢?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愛喝酒的老爸要來的!
大半天的功夫,終于買好了年貨,媽媽、爸爸各推著一輛小車,小車上堆積著各色禮品,我幫著推,生怕禮品盒一不小心會掉下來。媽呀,付款處的人更多,只好等吧。
盼望已久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今天我們都到外婆家過年,一共有三家人:我們一家、大姑一家,還有外婆一家,今年過年可熱鬧了哦!
一大早,我就跟爸爸媽媽到婆婆家,爸媽要幫公公婆婆幫忙。我迫不及待的放起了鞭炮,在上面是不給放鞭炮的,一點氣氛都沒有,可是農村就有意思多了。下午我們就為了晚上的除夕做準備了,各忙各的,我的媽媽在幫婆婆準備今晚的大餐,我便和爸爸開始在門上貼對聯,在窗戶上貼福,貼對聯和貼福的工具是外公用白面熬制的漿糊。我要把福的背面都涂上漿糊,然后跟爸爸一個一個貼,爸爸回頭問我要福時,見我還沒涂好,他便驕傲的對著我說:“哈哈,你太慢了吧。”我便加快速度,還是趕不上,爸爸每年都貼,已經貼出經驗來了,我怎么可能比過他呢!最后,我們開始貼對聯,我涂了好長時間才涂好一張,因為對聯太大了,一共有六張,我用了全部的力量終于涂完了,這下可把我累壞了!不過總算完工了。我一到廚房門口,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雞湯味,我迫不及待的就讓媽媽成一碗給我喝,“啊,真香,真好喝呀!”我開心的說。
到了晚上,一大桌子人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過年,熱鬧極了。這是第一次這么多人在婆婆家過年,公公開心的燒了各種各樣好吃的菜。吃飯之前我先給公公婆婆拜了個年:“公公婆婆,您們辛苦了,祝您們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公公一開心就給了我一個大紅包,還夸我長大懂事了。接著,我又給爺爺奶奶和姐姐的爺爺奶奶拜年,他們也各給了我一個大紅包,我拿著紅包,臉上不笑,可是心里已經樂開花了。吃過我就跟姐姐出去放鞭炮了,大人們熱熱鬧鬧的在一邊喝著酒一邊聊著天呢,真是其樂融融啊!
這就是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春節,讓每個人都幸福快樂的春節。
今天天氣真好,晴空萬里,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偶可從沒見過這樣的情景^_^)我和同學小剛一起騎車去上學,突然他的車氣門芯壞了,我就把我車上的拔下來給他裝上,我倆繼續一起高高興興地騎車往學校趕。(原來“我”的自行車可以不用氣門芯啊^_^)。
我們經過一家百貨商店時,我不禁感慨道:啊!看來人民生活水平的確提高了,你看那位農民老大爺,左手一臺電冰箱,右手一臺電視機,一溜小跑回家去了。(比周星弛在《功夫》里還要厲害?!)都說一心不能二用,當我注視老大爺的時候,冷不丁岔道里沖出來一位老太太,說時遲那時快,“唧”的一聲,我來了個緊急剎車,可還是把老太太撞飛了起來,手里提的滿籃子雞蛋亦隨風飄舞。(好美的雞蛋^_^)“啪”的一聲,老太太被摔得粉身碎骨,可她站起來拔腿就跑,(這老太太定是仙風道骨^_^)她跑出老遠才回過頭對我說:“小伙子騎車慢點,我要不是急著趕回家給孫子喂奶,今天有你好看!”
心有余悸地趕到學校,正好踩著上課鈴聲進了教室。第一節課是英語課,按照慣例,由于聽不懂,每次都是偷偷地睡到下課。又因為我坐在最后一排,我身后即是教室后門,每次下課,都是同桌把我叫醒出去沐浴陽光。今天很不幸的是,老師破天荒地叫我回答問題,酣睡中的我被同桌叫醒,以為下課了,遂起身拉開后門走出教室。三分鐘后,我在教室外感覺環境異樣,隨即快步趕回教室,只見全體師生作驚恐狀。老師強忍住沒有發火,她重復了一遍問題,可我迷迷糊糊地啥也說不出,就那樣傻站著大約過了一分鐘零十秒,老師不耐煩地說:“你會不會呀?不會也吱一聲啊!”于是我氣沉丹田很大聲地說:“吱。”老師當場暈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十
在過1天就是端午節了,我的`心情很激動,我非常想快點過完這一天。端午節的習俗一很多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菖蒲還有許多的習俗。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原屈,在古代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他們就往河里投放粽子讓魚不要吃原屈尸體。
最后我祝全國端午節快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十一
一天晚上,寫完作業后,我問爸爸:“爸爸,端午節的來歷是什么呀?”爸爸笑著對我說:“好,今天我就來給你端午節的來歷。”
我猶豫著說:“我好像在書上看過,是為了紀念一位詩人。”爸爸摸著我的頭說:“是呀,那位詩人叫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
爸爸接著嚴肅地說:“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為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后來卻受到壞人的迫害,被放逐到江南。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國都后,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了,對前途感到絕望,他選擇了為國捐軀,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自殺了。”爸爸接著又說:“兩千多年來,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把粽子投入江中,據說是拿粽子去喂魚,以免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這也是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我滿懷深情地說:“原來,我們端午節吃粽子,為的'就是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屈原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啊!”爸爸高興地點了點頭。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十二
“鈴……”響亮的鈴聲叫醒了我。我拿起鬧鐘一看,天哪!七點了!我一下子從床上跳了下來,胡亂找了一件衣服扒拉上。糟了!扣子扣錯了!不管了,快呀!我抓起書包,關上門就沖了出去。哎呀,怎么沒穿襪子?我丟開“粘”在我手上的書包向房間沖去。“砰!”我一頭撞在門上。“好疼呀!是誰關的'門呀!”額,好像是我自己!鑰匙還在書包里呢!拿了鑰匙開了門,“我干什么來了?”對了!找襪子!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我的天哪!襪子呢?該死的襪子,這時候還和我作對!我失望得走出房間,一腳踩在一團軟綿綿的東西上,是襪子!欣喜過后,我拿了兩塊餅干塞進嘴里,又急急忙忙的跑出去,正巧,和剛起床的媽媽裝了個滿懷。
“干什么呀?慌慌張張的?”“上學,遲到了!”“上學?今天……不是已經放暑假了嗎?”“啊?”我的大腦里一片空虛,忙活了半天,原來只是徒勞!哎!我真是太馬虎了!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十三
記得去年端午節,爸爸講了關于端午節的好多故事,端午節這天如果爬到山去趟露水。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知道了這個傳說的秘密,我便要著去爬山,學者傳說中的方法,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過后好像真亮了許多。
到山上,爸爸還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再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農歷五月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明年端午節,我們一家幾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只要過端午節時候,我都會想起屈原這個人,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想起這個故事,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的快樂四年級日記(實用14篇)篇十四
大家都過過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踏青。我過端午節最高興的是——踏青。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因為媽媽要領我去大河踏青。媽媽騎著車馱著我。路上的人真多!我想:“今天的大河是什么樣的呢?大河的人多不多?”到了大河,“哇!大河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在河邊,有賣羊肉串的,買羊肉串的叔叔正在烤羊肉串。那羊肉串好像在說:“來!快來吃我呀!”每個人都難以抵住誘惑,坐下來吃了起來。媽媽也給我買了兩串。好吃極了。有的人在賣魔法棒。魔法棒有圓形的,有星星的.也有月亮的……美麗極了。這里吸引了許多孩子,河邊還有照相的。有的賣葫蘆,端午節家家都要掛的。賣香包的,走上去一聞好香。五彩線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了,特別漂亮!瞧!我的手脖腳脖都帶上了我最喜歡的五彩鏈。我和媽媽繼續向前走出了熱鬧的人群,向草地走去,媽媽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哦!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和媽媽在草地上玩耍.嬉戲!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端午節是個快樂的節日,端午節的大河更是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端午節踏青能把煩惱和憂愁除掉。我喜歡過端午節!
--年5月30日星期日天氣:晴。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陶然亭端午節紀念屈原活動。”
我們首先來到了“華夏明亭園”。這里的景色十分優美,園中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聳立其中,還有仿造的汨羅江,江中的龍船栩栩如生。這一切仿佛把我們帶回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同學們在此紛紛朗誦童謠,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園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們感染,停下腳步聚攏過來。
我也上臺激情飽滿地朗誦了我編寫的童謠《五月五》:
楚國屈原大詩人,
忠誠報國反被讒。
秦滅楚后投汨羅,
后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
灑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
雄黃酒飲除病害。
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園,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感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可是分外有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