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秀作文的作者,只要你有誠意、有耐心,相信你一定能夠寫出動人心弦的好文章。以下是一些令人贊嘆的優秀作文范文,它們通過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思考,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一
如果有人問我誰對我的愛最深,我會毫不猶豫的高聲說:“。”
還記得年幼時,大人們總愛開玩笑的問爺爺。奶奶。外婆。外公誰對我最好?我會高抗的喊出爺爺奶奶,因為他們十幾年前如一日的照顧我呵護我,從不說上一句怨言,在我惹他們生氣時,他們也總是說孩子小,長大就好了,而過后則給我講一些做人的道理,使我從小就了解了中國的傳統美德,三德,四美,五熱愛。當我在爺爺奶奶前大吼大叫時,他們會很細心的教導我,當我在爺爺奶奶面前撒嬌時,他們會微笑著說我有一個長不大的孫女,當我與爺爺奶奶訴說自己學習遇到挫折時,他們更會鼓勵我,讓我勇敢面對;當我與朋友發生爭執時,他們還會教我要學會謙讓別人就是謙讓自己,善待每一個人,每一顆心!
或許有的人會說:“爺爺奶奶在好也不如爸爸媽媽。”但我想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我都好,但我的爺爺奶奶對我付出了120個心,把他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教我學習,學會我走每一步人生的道路,讓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長成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讓我用心去看,更用心去做,用心去體會人與人生間永不破滅的情感。
我愛我的爺爺奶奶,我不會讓他們失望的,他們對我的每一分愛我都銘記于心,報答他們一個全新的,嶄新的自我!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二
沒有顯赫的身世,沒有驚人的成就,他們只是一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農民。但在我眼里,他們又是那么的偉大!
1990年對爺爺奶奶來說是最困難的一年。那一年,叔叔好不容易考上了中專,開學要交一筆不小的費用;爸爸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屋漏偏逢連夜雨,爺爺所在的工作崗位——磚窯,早不倒閉,晚不倒閉,偏偏在這時倒閉!奶奶一直是個家庭婦女,家境本來就很貧寒,現在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叔叔肯定要上中專,是讓爸爸繼續上學呢,還是讓他到社會上去工作呢?很多親戚都勸奶奶算了,還是讓爸爸早點工作,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奶奶咬緊牙關說:“不行!我就算是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也要再給孩子一次考大學的機會!”
于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老中心小學的建筑工地上,身材單薄瘦小的奶奶,已經40多歲了!她和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樣,推車子,運磚頭,扛水泥,拌灰沙。為了多賺一點錢,爺爺奶奶把化生石灰的任務包下了。爺爺一擔擔地挑水;奶奶一次次的攪拌,一遍遍地過濾。毒辣辣的陽光,熱騰騰的水汽,他們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他們的皮膚曬得變紅,紅了變黑,每天都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渾身的臭氣,回到家里。
爺爺奶奶,您們真偉大!我為您們感到驕傲與自豪!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三
童年記憶里,有兩個人我不會忘,。我不討厭他們,真的,在我的記憶里他們是那么慈祥。好像天使,伸出一雙白色的翅膀,微笑的注視著我,然后我會感覺好溫暖。
每當想起他們,我都覺得他們是可憐的人。因為他們老了,我覺得老了的人是可憐的。他們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忘,就算是他們的子孫也很少在生活中關心他們的身體,注意他們的生活,只是平常見面時打個招呼而已。他們只是很簡單的活著,偶爾想一些年輕時快樂的事,難忘的事。
我想我是愛他們的。
我尊敬爺爺,打心坎里尊敬他。小時候覺得爺爺是個很能干的人,隨時隨地都會變出各種各樣有趣的玩意兒,竹蜻蜓啦,跳舞的小人啦,木頭飛機啦。他那雙粗糙的手是很神奇的。爺爺很聰明,小學的時候只要課后有打星號的難題,我就去問他,然后拿到班上去炫耀說我爺爺是大學生哩!爺爺還會畫畫,但是畫的不是牛就是馬,我就常讓他畫些別的,可他總是笑著說他只會畫這個。爺爺笑起來眼睛后面會皺成一片,很像圖畫書里的太陽公公。
我也愛戴奶奶,我覺得她是和藹的。小學的時候我住在他們家,奶奶就負責我的午飯。那時候挑食,很少東西能對得上我的胃口,只是喜歡吃螃蟹。
奶奶就天天買,吃飯的時候總是很細心的把蟹肉挑出來,放在醋里沾一下再送到我的嘴里。從前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想來,奶奶真好。奶奶喜歡碎碎念,一點點芝麻小事也會被她念得長篇大論,我就捂著耳朵吊兒郎當得向她吐舌頭。奶奶笑起來的樣子和爺爺不一樣,奶奶的笑臉就像綻開的花朵,通紅通紅的,好看極了。
有時候會想起從前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那時我任性極了,可他們總是由著我。我向他們也是愛我的,和我愛他們一樣。現在那幢只有我和爺爺奶奶的大房子已經不見了,那充滿我歡聲笑語的地方已經從這世界上消失了,我在斷磚碎瓦中想多留住一些時光,可是僅此而已。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四
我家五口人中,我最喜歡了!
我最喜歡是因為我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很長,一到四年級基本上都是他們送我上學,中午我在學校吃飯,放晚學時爺爺奶奶再來接我回家。但是開學前幾天學校中午是沒有飯的,我都是在家吃飯,所以中午,爺爺又是很辛苦地把我接回家。午飯后,爺爺、奶奶他們會在房間里小睡一會兒。而我這時候就會看看電視,下午到了學校我才會睡上一會兒。
有時候,我去大潤發超市,想拉上爺爺和我一塊去,可是爺爺有午睡的習慣,所以有時就會和奶奶一起去大潤發了!
爸爸媽媽都是教師,他們很忙,無暇顧及我!只好把我交給奶奶帶。當我上學后,也是奶奶負責接送,這一接送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么辛苦地照顧孫子,疼愛孫子的爺爺奶奶,我怎能不喜歡呢?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五
像許多那個年代的人一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爺爺奶奶,兩個原本不認識的陌生人走到了一起,結婚生子,過日子。
有時,我會想,爺爺奶奶之間會有愛情嗎?他們結婚前甚至連面也不曾見過。婚后,奶奶操持家務,拉扯孩子,終日柴米油鹽,一個傳統的、典型的賢妻良母。而爺爺婚后去當兵打仗,終日奔波在外,毫不顧家,什么家務活也不會做,全依賴奶奶服侍他,照顧這個家。
爺爺奶奶一起走過幾十年,從我記事起,從未見過他們吵過嘴,紅過臉,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像杯白開水。他們之間會有愛情嗎?更多的是習慣吧!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也就誰也離不開誰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相親相愛一輩子,白頭偕老了。
至少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現代人的心目中,愛情,更多的是轟轟烈烈、海誓山盟,更多的是情調,是浪漫。轟轟烈烈的愛情讓人激情燃燒,“山無棱,天地合,才敢于君絕”的誓言讓人感動。
直到有一次,我改變了看法。
那次,奶奶病了,病的很重。奶奶為這個家日夜操勞,無怨無悔,有些頭痛腦熱,忍一忍就過去了,從不對人說,怕給兒女、給老伴兒添麻煩。但那一次,是真的病倒了。
爺爺默默的,沒有說什么,只是學起了洗衣、做飯,學起了提籃子去市場買菜,學起了討價還價,算計起了柴米油鹽、一日三餐。爺爺不是個善于表達的人,有事總放在心里,他只有以行動,來表達對奶奶的關懷和歉疚。大半輩子沒做過家務的爺爺,動作雖笨拙,但也能將衣服洗干凈,將飯做熟了。
做兒孫的請假輪班去照顧爺爺奶奶,而他們卻堅持不讓,怕耽誤我們工作、學習。爺爺說:“我自己照顧老王就行,你們忙去吧,我身子骨還硬朗”。我們沒有推辭,這是爺爺的一片心。他要盡自己的努力來照顧好這個家,把欠奶奶大半輩子的,都補回來。
我曾不經意間在收拾屋子時看到一個筆記本,是爺爺的。有一篇日記中寫到:“我有時很怕,怕老王會走,她走了,或許我大去之期亦不遠矣”。猛然間,我流淚了。我全明白了,我霎時間讀懂了什么叫生死與共,什么叫做生離死別,什么是人世間最美的愛情。
或許是醫生醫術的高超,或許是奶奶的堅強,或許是大家的照顧,或許是爺爺心靈的召喚,奶奶奇跡般的康復了。爺爺笑了,很幸福的笑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我猛然想起了詩經里的一句詩:“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六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家有兩老,所以有兩寶。爺爺、奶奶都是寶,是我家的大寶寶。
爺爺的頭發就像是深山中的白云,一朵朵的飄過,悠哉悠哉!爺爺的白發,是智慧的象征,一輩子跟隨著他;爺爺的皺紋,像是海邊的海浪,一波波拍打著巖石,那是歲月的刻痕,一點一滴在臉上劃過痕跡。爺爺雖然老了,但還是老當益壯,一大早就出去運動,比太陽還要容光煥發,好像年輕了三十歲,宛如返老還童般,叫我嘖嘖稱奇!
奶奶每天眉開眼笑,沒有啜泣的一天;奶奶和藹可親,沒有生氣的一天。奶奶就像彩虹一樣,散放出五顏六色的光芒;也像是春天徐徐微風,那么的溫暖又怡人。
親愛和藹的爺爺和奶奶,付出多少的心血和淚水,千辛萬苦,換來了我們無窮無盡的幸福!爺爺和奶奶是我的靠山,總是幫我阻擋壞人,有人欺負我,他們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爺爺和奶奶是我的開心果,讓我破涕為笑,哭臉變成笑臉,他們是我童年的好伙伴、開心果!
爺爺、奶奶謝謝您!每天照顧我,祝您快樂!永遠青春美麗、老當益壯!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七
認知:
情感:
行為:
對爺爺奶奶有禮貌,會問候,有好吃的先請他們吃,做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一課組成一個單元,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孝親敬長”德目的有關要求設置的。孝親敬長的教育屬熱愛人民的教育范疇。本課著重向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尊敬老人、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講了千秋萬代的老話題。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應在全社會大力提倡,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在今天的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些小學生在家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錦衣玉食生活,被百般照顧疼愛。有些孩子不孝親,不尊老,過多地享受到老人對自己的疼愛和照顧,依賴心理較強。他們在老人面前只知索取,撒嬌、任性,支使老人為自己干事情,有時還嫌老人動作遲緩。愛嘮叨人,等等,給老人造成難以言說的痛苦。因此,設置此課也體現了時代的要求。
課文以圖按輩分出示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照片來導入??新課,目的是啟發學生回憶自己家中的老人關心、疼愛自己的事情,并通過“說一說”,同學之間互相啟發,激起敬愛老人之情。讓學生帶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很親,是自己的親人的美好情感開始本課的學習。
課文以連環圖配文的形式,講小寶在家尊敬老人的故事。五幅圖從不同的側面講小學生在家里應當怎樣尊敬老人,每幅圖說明一個要點,既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是具體的行為指導。
為了形成鮮明對比,課文在“看一看”欄目中,以四幅圖出示學生對家中老人不尊敬的幾種行為,啟發學生心理換位,分析這樣做時老人會怎樣想,最后得出只有說話、做事都要替老人著想才是對的,并明確了應該怎樣去做。
教法建議。
2、對于學生在家的具體做法,教師給予正確地指導。
3、尊敬老人的社會意義本課沒有涉及,但教學中可以適當滲透。例如,老人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都做出過貢獻,為養育子女和晚輩付出過許多心血,等等。可以結合具體事例啟發學生體會老人一生的辛苦,激發他們尊敬老人的情感。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課。
認知:
情感:
行為:
對爺爺奶奶有禮貌,會問候,有好吃的先請他們吃,做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
教學重點:知道爺爺奶奶是長輩,應當敬愛他們。
教學難點?:愛爺爺奶奶,愿意讓爺爺奶奶高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展示上堂課填寫的表格。
家庭成員名稱(與你關系)。
家庭成員姓名。
年齡。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八
是這個世界上最關心最愛護我的兩個人。因為我是留守兒童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把我托付給爺爺奶奶照顧。我的童年時光因為有他們的陪伴才覺得如此幸福快樂!
依然清晰的記得,小時候跟爺爺奶奶生活在農村,爺爺經常背著我,帶我去買早點、逛公園,給我買愛吃的零食,喜歡的玩具,把我視為手心里的珍寶,無微不至的呵護著我。奶奶喜歡自己種植瓜果蔬菜,每天都會變變著花樣烹飪新鮮營養的食物給我吃。夏天的夜晚,寧靜安詳,我喜歡搬個小凳子,依偎在爺爺奶奶身邊,在靜謐美麗的星空下乘涼。睡覺前,奶奶都會抱著我,一邊給我講故事,一邊給我扇扇子驅蚊。在他們的心中,看著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事情。
如今,我敬愛的爺爺奶奶都已經去世了,可我內心每每想到他們都會無比懷念。歲月的流逝,讓他們一天天變老,讓我一天天長大,還來不及等我懂事好好回報他們的恩情,病魔卻無情的帶走了他們的生命。腦海中經常回想童年時光里他們陪伴我的光陰,就感到無比的溫暖幸福,似乎他們從未離開過,依舊在我的身邊守護著我。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九
從小我就跟你們在一起,是你們一點點的把我拉扯大,要是沒有你們,也就沒有今天的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和養育之恩,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在大學生活里努力把自己培育得更有文化素養和學習更多的知識。是你們讓我學會了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能投機取巧,不能弄虛作假,對人對事都要游刃有余,適可而止。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特別頑皮,總愛跟你們抬杠,可每當我生病的時候都是你們把我帶到醫院。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們的養育之恩也沒有現在的我。
可我長大了,你們卻老了。親愛的爺爺奶奶,看到你們頭發一天天變白,歲月似一把無情的利刃在你們的臉上悄悄的畫上了深深的皺紋。此刻的我心情無比沉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可我怎么的覺得仿佛我一直沉靜在你們的懷里,我依舊是那個不懂事的調皮搗蛋的小男孩,可為什么這安靜的夢卻被一聲雷聲驚醒。我靜靜地檫掉眼角的淚痕,想給你們打個電話,問你們過得好不好?天冷了有沒有多穿點衣服?“癡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讓期盼成為失望,別讓等待成為遺憾,別讓一切準備好了才去報恩,別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愛身邊的親人吧!一個電話,一句驅寒問暖的問候,就是最大的疼愛。
人生不過數十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
在我溫馨的家里有我親愛的爺爺奶奶,他們今年六十多歲了,雖然上了年紀,但是他們的愛好一點都不落伍。
奶奶特別愛唱戲,常常能聽見她在屋里引吭高歌。每星期的一、三、五晚上奶奶都要召集一大幫戲曲愛好者,在我姨姥姥的門市上唱的鑼鼓喧天,吸引了很多的路人,非常的熱鬧。住在附近的一些人有的還成了她們的固定粉絲呢。奶奶真厲害。
爺爺更厲害。他的愛好很多,都是健身運動,會抖空竹,會玩超級大的重量級的木陀螺,會甩著大長鞭子瞄準目標擊中要害,最愛的還是騎自行車。他每天很早起床,從家到高速入口處再騎回來。有一次跟老年自行車隊騎到了很遠的滑縣城,一直到中午才回來。
爺爺奶奶最疼愛我。奶奶給我做好吃的,爺爺陪著我玩,我們在家里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我愛。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一
我的爸媽和,從我出生記事起,便不怎么說話,后來我長大了,從長輩口中得知事情的由來,也明白了這件事的始終。
從不靠子女資助,所用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他們都這么大年齡了,平日里都以撿破爛為生,我有時在想:他們完全可以靠子女來頤養天年,為什么呢?后來奶奶倔強的性格完全解決了我這一疑惑。
雖然爺爺奶奶與我父母之間有雙雙矛盾,但他們對我的愛卻絲毫不減,遇到好吃的東西都會主動給我吃,也不會讓任何人欺負我,記得有一次,我想吃黑糖饅頭,雖然只是不經意間提起,但奶奶卻記在了心里,以后爺爺出去買菜都會讓爺爺買一個給我吃,當時,拿著饅頭的我,在轉身時,眼中的液體悄然落下。
爺爺奶奶,我愛你們,盡管從未對你們說過,但我希望等我有資格說這句話時,我會大聲喊出。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二
今天我來介紹一下,你們可能會問,爺爺奶奶有什么介紹的?每個人家里的爺爺奶奶不都是一個樣子嘛?不不不,你想錯了,只有除外。好了,話不多說,下面由我來介紹吧!
我的爺爺,是一個工作狂,也許只有年輕人才會是個工作狂,但我的爺爺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年輕人”。先介紹工作狂把!他呢,每天早出晚歸,真的挺令人擔心的。有一次,我跟爺爺去他工作的廠里體驗了一回,不出所料,苦啊!早上去就有許多的賬本,堆積如山,爺爺要用他那“老花眼”一個一個的仔細看,批,下午還要在炎熱的天氣里驗米。晚上如果住在宿舍里的話,還要加班,每天不到凌晨3點鐘,就要起床干活,我才去了一天,就長出了熊貓眼,腰酸背痛;年輕人又是怎么回事呢?爺爺雖然工作苦,但是他每一天都堅持鍛煉,他每天都會做一些踢腿運動,在幾百米之內來回跑,我們有時組織運動會,他也會參加,而且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我的奶奶嘛!可以說她羅嗦,也可以說她不羅嗦,為什么呢?啰嗦就是有時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她能在同一個人身上說若干遍,跟她不怎么接觸的還好,像我們這些人,耳朵都起了老繭了;不羅嗦,她有時看你衣服穿得少,就讓你多加點衣服,直到說到你加衣服為止,有時她讓我學習,我耳朵不聽話,總是不聽她的話,在院子里跑來跑去,累的她氣喘吁吁,我看到之后,也就心服口服了,趕忙去學習。
不管他們怎么樣,總之他們有一個同樣的特點:他們都很關心我,在我跟爺爺去體驗他工作的時候,下午他總是把太陽帽讓給我戴,夜里,因為那個被子很小,他全讓給了我,所以他感冒了;奶奶在冬天總是提醒我:“要多穿衣服,不能著涼,你從小體質就不好,萬一在來個發燒,這可怎么得了啊……”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三
從小我就跟你們在一起,是你們一點點的把我拉扯大,要是沒有你們,也就沒有今天的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和養育之恩,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在大學生活里努力把自己培育得更有文化素養和學習更多的知識。是你們讓我學會了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能投機取巧,不能弄虛作假,對人對事都要游刃有余,適可而止。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特別頑皮,總愛跟你們抬杠,可每當我生病的時候都是你們把我帶到醫院。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們的養育之恩也沒有現在的我。
可我長大了,你們卻老了。親愛的爺爺奶奶,看到你們頭發一天天變白,歲月似一把無情的利刃在你們的臉上悄悄的畫上了深深的皺紋。此刻的我心情無比沉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可我怎么的覺得仿佛我一直沉靜在你們的懷里,我依舊是那個不懂事的調皮搗蛋的小男孩,可為什么這安靜的夢卻被一聲雷聲驚醒。我靜靜地檫掉眼角的淚痕,想給你們打個電話,問你們過得好不好?天冷了有沒有多穿點衣服?“癡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讓期盼成為失望,別讓等待成為遺憾,別讓一切準備好了才去報恩,別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愛身邊的親人吧!一個電話,一句驅寒問暖的問候,就是最大的疼愛。
人生不過數十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四
對于,我沒有什么可以多說的,每當我想到他們的時候,總會發現對他們的了解實在太少了,似乎除了他們的住址,再想不出什么了,甚至連他們的具體年齡都不甚的清楚,我奶奶曾是小學老師,而我爺爺則是那兒的校長,至于他們的兒子,我爸爸,則是那兒的小學生。我問爸爸他小時候的事,他總是一再強調他爸爸那時的兇狠,總是吊在樹上打,這讓我十分疑惑。
他們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十分模糊,模糊到了記不清他們的模樣,只記得兩個滿臉堆著笑的老人,與那時我和表弟眼中兇惡的“太婆”——我的外婆的形象恰恰相反,只是這笑太慈祥了,慈祥到令人喘不過氣來,一點也感受不到那種親切。幾年前,他們從老家搬來了這里住,從此我們便經常去看他們,他們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也漸漸明朗了,可去了那里,除了吃飯,說幾句關心的話以外便發現什么也做不了了,而他們呢?坐在那里,也沒什么說的。
想起那笑容,想起我爸的描述,要走了,起身笑著送我們走。我頓時發現我和他們之間已長久存在隔閡,可我卻什么也做不了,我開始不想去看他們,一是因為他們那可怕的徐州風味土菜,二是因為懼怕那種無話可說的尷尬,但時間長了便發現我不能不去,我不知道這種尷尬還要延續多久。
我遐想有一天她不在了,或是臥病不起了,那時的我恐怕也會是無比的懊悔。或者,那時的我會不會只把她當做一個自己不甚了解的外人那樣對待?我覺得我應當彌補自己對他們的不了解。現在的他們對于我來說已太陌生了,但如何彌補?這個問題我還在思考。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五
我們家有兩位老人,他倆挺有意思的。我說的是!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們倆喜好完全不一樣!
這樣看起來,你有沒有覺得像是兩個世界的人?是的,我也很奇怪,但是他們在生活中可合拍了,他們總是如影隨形,一起做事。
我們家的廚房從來都挺擁擠的,因為我奶奶每次快步進入廚房,我的爺爺就會立馬放下手中的書,拿下眼鏡,隨即跟著進去了。廚房里頓時就傳來許多聲音,他倆各就各位地開始準備開了:奶奶開冰箱拿菜,爺爺隨手結果,放入洗菜盆,打開水龍頭開始洗菜,洗好地遞還給奶奶;奶奶把食材放入高壓鍋,等到鍋上面的小蓋子“突突突”地開始轉動,奶奶就把火給調小點。這邊爺爺開始站到砧板邊上,握起亮亮的刀開始切菜,這邊,奶奶已經開了另外一個灶。煤氣灶“滴滴滴”的打火聲和“咔咔咔”清脆的切菜聲,仿佛是一場雙人演奏會。隨后,“呲啦”一聲,油下鍋了,爺爺隨即把菜倒進鍋里,奶奶就開始不斷翻炒。快出鍋時,爺爺又拿來鹽,往鍋里撒了點,一盆盆菜便出鍋了!
看著眼前一桌豐盛的菜肴,我回想著他倆剛在小小廚房默契的身影,不禁感嘆:爺爺奶奶其實是天生一對!重陽節快到了,我祝愿他們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六
沒有和我住在一起,他們住在鄉村。
家離地有一畝多地,只要有時間,爺爺奶奶就會到地里種菜、耕地,每次都忙到晚上,回到家里滿頭大汗,可是奶奶爺爺從沒說過辛苦。
有一次,我回老家,正好爺爺奶奶要去地里鋤草,我也就跟著去了,沒想到那里的雜草很多,葉子上很多小蟲子,我都快受不了了,可是爺爺奶奶卻認真地鋤草,我覺得爺爺奶奶很勤勞,做事也很認真,我立刻向前沖去幫爺爺奶奶,一拿起鋤草的工具,呀,好重,我更想不到爺爺奶奶平時怎能拿起呢?可是爺爺奶奶還是要來干活,真辛苦。我要向爺爺奶奶學習,更要向農村人學習,學習他們那種勤勞、不屈的精神。
鄉村人可真辛苦!可是他們又那么的勤勞。鄉下人那種勤勞不怕苦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七
爺爺是在我7歲的時候走的,那時奶奶去世還不到一年。奶奶走后不久,爺爺便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忘了所有人—除了爸爸。爸爸是爺爺最小的兒子,爺爺那時總是半躺在床上,目光呆滯,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著爸爸的名字。爸爸總是對他說;“我就在這里。”可爺爺卻總是轉過頭去,一邊還說;“不,你不是,你不是……”爸爸會把年幼的我帶過去,然后對他說“爸,這是沛沛,認識嗎?”我不記得爺爺那時的表情,只記得他搖了搖頭,然后又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爺爺真的糊涂了,一天半夜,他從陽臺上爬出去,從二樓摔了下去,中間被某個遮雨蓬擋了一下,掉到了地上。那真是半夜,我們在陰冷的風中匆匆送爺爺上醫院。那天的夜很黑,我一個人在醫院門口等爸爸媽媽出來。不遠處,一盞“急診”的燈在風中忽明忽暗。
所幸的是,因為那個遮陽蓬擋了一下,爺爺并無大礙。
二個月以后,爺爺就匆匆走了,我記得原因—中風。
送葬那天,隊伍很長很長,從街的這頭到街的那頭,有嗩吶一聲又一聲的吹著,不知在呼喚什么。金色的紙片漫天飛舞,宛如絢麗的蝶,飛翔,旋轉,然后落地,一片死寂。那天,我耳邊的哭聲一直響到天黑。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八
住在合肥,我很少見到他們。7月19日,我高高興興的跟爸爸媽媽來到合肥,看到了久別的爺爺奶奶,我高興極了,因為我特別喜歡爺爺奶奶。
我的奶奶個子有一點矮,有一點胖,長著一張圓臉,留著一頭短發,有些頭發已經是灰白色的了,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張小小的'嘴巴,她笑起來的時候,臉上會露出一條條深深的皺紋。她很慈祥,很喜歡做飯,也做得很棒,我最喜歡吃她做的炒豆子和油燜蝦了,一看到這些食物,我就會饞得直流口水,只要一吃飯,我就會狼吞虎咽,奶奶就會說:“慢點吃,慢點吃。”她也很喜歡跟婆婆交流炒菜的經驗。她很愛吃糖,床頭柜前總是放著一顆糖。
我的爺爺長得很高,有一點瘦,也長著一雙圓臉,頭發也是灰白色的,臉上也有皺紋,一雙大大的眼睛總是瞇著,因為牙齒掉了幾顆,所以吃飯比較慢。他很喜歡看報紙、看電視,他每天都要看天氣預報和看連續劇。他很愛看書,他的房間就有一個非常大的書柜,他看報紙和書的時候,總會帶一副老花鏡,有時候看不見,還會拿放大鏡看。
他們都很喜歡我,也對我很好,經常告訴我合肥哪里很好玩,使我在合肥玩得很開心。當我們要回家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很舍不得我們,奶奶把我抱得緊緊的,舍不得松開我,爺爺還送我們到樓下,目送我們坐上出租車,他才回家,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合肥。
真好,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看到他們。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十九
爺爺奶奶去世十多年了,可我還是時常想起他們。在我眼里,這對平凡的老人,是最值得我敬重的人。
爺爺年輕時是村里首屈一指的美男子,也是前后村里有名的秧歌角,每年正月各村組織扭秧歌時總少不了爺爺的身影。他和隔壁的三爺是“一對”,三爺拉花,爺爺跳丑。兩個大男人,扭得風情萬種,所到之處都會引起觀眾們一陣陣熱烈的喝彩聲。可能是遺傳的原因,我從小就喜歡扭秧歌。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害羞,聽到秧歌點兒就跟著扭起來,逗得大人們哈哈直樂。有一次,村里一位大叔說:“回家讓你爺爺教教你吧!”于是到了家,我就央求著六十多歲的爺爺教我扭秧歌。“扭秧歌講究身體的扭動,動作幅度要大,扭得要帶勁兒!”說完,爺爺就示范了幾個動作,寶刀不老的他扭動起來仍舊很瀟灑。
爺爺為人精明。他是村里較好的車把式,每次生產隊里有事需要外出時,都派爺爺去。在辦公事的同時,他還會順便給我們帶回點兒好吃的東西。1986年,我村的果園面向村民承包,承包期是十年。爺爺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機會,想讓我父親和我的姑夫聯手承包。可是老實的父親有些猶豫。爺爺看出了我父親的心思,斬釘截鐵地說:“放心吧,沒事!國家政策是不會變的,聯產承包了,農民會富起來的,果子不愁賣不出去。”父親的顧慮被爺爺打消了,作出了改變我家經濟狀況,也是改變我們命運的重大決定:承包果園。實踐證明,爺爺的眼光沒有錯,通過承包果園,我家早先成了村里的“萬元戶”,我們哥仨兒上學、成家所需要的費用父母從來沒有發過愁。同時,爺爺也在果園里“打工”,幫忙看園子,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園子每年給他發工資,秋后還分給他幾筐果子,再加上他們二老自留地里的糧食收入,爺爺奶奶晚年的生活不僅沒靠子女供養,竟然還給子孫留下了一小筆遺產,這在當時的農村來說,也算是少有的了。
爺爺熱愛勞動,也注意培養我們愛勞動的好習慣。在我上小學時,爺爺就讓我和哥哥干農活兒。夏天中午吃完飯后,讓我們陪他去田里割草,為家里養的牲口儲備冬季料草。他把割完的草捆成大大小小的捆兒,由我和哥哥背到大路邊,大的讓哥背,小的由我背。背完后我們去上學,他自己則用推車推回家。下午放學回來,爺爺又帶我們去菜地拾掇菜,我們負責捉蟲子,他負責施肥澆水。就這樣,只要爺爺干活兒,能讓我和哥哥幫忙的,他都讓我們搭把手。那時年紀小,在爺爺的夸獎下也并未感到累。現在想想,即使累也值啊!
奶奶沒文化,但她卻懂得文化的重要性。小時候奶奶就提醒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個有文化的人,尤其是女人,更要有文化。奶奶和我講,爺爺原來有個妹妹,嫁給了一位教書先生,婚后不久,教書先生就和別人私通了。奶奶當時和我說,那個女人當時拿著情書在我姑奶的面前晃,“這就是我倆寫的信,給你看看?”而姑奶由于不識字,只有干生氣的份兒。她不愿在男方受氣,只好回到娘家。奶奶安慰她:“沒事,先在家住著吧!有我們吃的,就有你吃的。”可太爺爺封建思想太嚴重,覺得女人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讓她回婆家耐著。就這樣,家里的逼迫和丈夫的不忠,讓姑奶徹底絕望了,終于在一天夜里上吊自殺了。奶奶說,當時看到在姑奶上吊廂房里的窗臺上,有一大攤鼻涕淚水,上吊前姑娘不知有多難過呢。在奶奶眼里,姑奶的死是因為她沒文化造成的。就在那時,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們讀書!可當時家里困難,大姑只讀完了小學,二姑讀到初中后又學醫,當上了村里的赤腳醫生。小姑算是最好的,讀到了高中。姑姑們嫁得還都不錯,這是讓奶奶感到最欣慰的事。
用現在的話來描述年輕時的爺爺和奶奶可以說是俊男靚女了,而且奶奶比爺爺大三歲,用老話講就是“女大三,抱金磚”,可他們的結合并不“幸福”。他們性格差異很大,爺爺脾氣暴躁,性格溫順的奶奶一直“受氣”,吵架到一定程度還動武。到了老年,爺爺對奶奶就好些了,知道心疼奶奶了。爺爺不但負責做飯,每次趕集還都給奶奶買些零食。不過,偶爾也還是吵架。爺爺八十多歲時得了腦血栓。躺在炕上的他,經常愛生氣,還用拐杖打奶奶。可即使這樣,奶奶還是一直默默地照顧著他。在爺爺病重時,有一次奶奶給他喂飯,不知怎么地就不合爺爺的心意了,他嘴不會說,一抬手就把飯碗給打翻了。奶奶強壓著怒火,無聲地收拾床單。此時的爺爺像是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怯怯地看著奶奶,生怕奶奶從此不理他了,直到奶奶生氣的表情有所緩和,眼光才從奶奶身上移開,一顆懸著的心才放在肚子里。
爺爺奶奶是最愛孫子的。哥哥從5歲起,爺爺奶奶就把他要過去和他們過。哥哥的自留地在奶奶家,打了糧食歸他們,吃住也在奶奶家,只有穿戴歸父母管。爺爺奶奶平時舍不得吃,把好的都留給孫子。哥哥一直到結婚前一天,還在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哥哥結婚后,擔心爺爺和奶奶不習慣,和父母商量后讓爺奶和他們住一個院里,一直到他們去世。
對于孫女,他們也是喜歡的。每年過節,我和妹妹也在奶奶家過。爺爺看著孫子孫女就高興,常和人說將來會得孫子孫女的記。我談戀愛的時候,父母反對,爺爺重男輕女,沒有說什么。奶奶心里不舍,見我就說:“你要去的那個地方窮,住的房子就跟雞窩似的!”她的心思我理解。有一個女兒隨軍留在了他鄉,由于交通不便,幾年才見一次面,讓她嘗盡了思念之苦。想到孫女也想遠嫁,她老人家就想阻止,可沒文化的她,不知怎么表達,只能把她看到的告訴我。到現在,我老公還說呢:“當時我看你爺爺不反對,心里就踏實了,其他人我都能搞定!”在他三番五次耐心地勸說和誠肯地表態后,父母才同意了我們的婚事。出嫁前一天,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要向你奶奶學習,做人要善良,好人有好報。看你爸和你哥多孝順呀,到了那邊你也要孝順公婆。”
爺爺奶奶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兒子——我的父親。爺爺是個聰明人,卻生了一個老實的兒子,爺倆兒沒有共同語言,很少談心。我母親常說,在爺爺奶奶眼里,閨女比兒子吃香,她之所以這么說也是有原因的。父母婚后,在經濟方面爺爺總是和兒子分得清清楚楚,小到平日里一時的手頭拮據,大到蓋房等人生大事,兒子從他那里用錢都是借,必須得還,有時甚至讓人感覺不近人情。母親話里話外對此事總帶有不滿,可爺爺的規矩從來沒破過。爺爺去世后,母親才體會到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過日子,只能依靠自己!在爺爺八十三歲時得了腦血栓,他怕自己會不行,把存折的存放處告訴了父親,讓他保管好。還囑咐父親過日子要有打算,不能指望靠誰,趁年輕時掙點兒錢,為自己年老做準備。在縣醫院治了一個月后,爺爺還是半身不遂了,只能依靠拐杖或別人的攙扶走路。爺爺是個要強的人,總想像以前一樣正常走路,出院后每天堅持康復鍛煉。有一天,我父親下地干活兒,爺爺讓奶奶扶著在屋里走,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尾骨摔壞了,從此再也不能走路了,只能躺在炕上。白天父親和哥哥輪流服侍他,晚上在屋里搭張床,由父親陪他們住。長期在炕上躺著,不分夜里和白天,想睡就睡,想坐會兒就坐會兒,說話也不清楚了,每次想坐起來只能說“抱抱”兩個字。我父親和我哥哥從來沒有怨言,爺爺想怎樣就怎樣,一直順著他。就這樣,子孫倆盡心盡力地服侍了他一年。最后,爺爺還是走了。
爺爺走后,父親繼續陪奶奶一起住,姑姑們也常來陪她。有一次回家去看她,問她想爺爺嗎?她說不想。卻又說,你爸和你姑他們四個中屬你二姑最像你爺了,長相脾氣都像。后來,奶奶被查出患了宮頸癌,由于年齡大了,沒法做手術。這樣,姑姑們流輪照看她,遠在內蒙的大姑也趕回來陪了她幾天。臨走前奶奶意識已經模糊了,分不清是哪個女兒。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原故,對孫子孫女還分得很清楚。當我趕回去在她胸前哭時,她卻安慰我:“孩子別哭啦,人都有這一回。”奶奶去的很安詳,也許自從爺爺走后她就在等這一天吧。
原來以為爺爺奶奶在一起不幸福,他們之間沒有一點愛,奶奶只是一味地委曲求全。現在想想,他們吵了一輩子,其實也是愛了一輩子。
爺爺奶奶的愛(精選20篇)篇二十
在我的記憶中,對于我來說就是我最親近的人,小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忙于上班,只能把我留在爺爺奶奶家里照顧,只有周末的時候,媽媽才接我回去,所以平時陪著我的就只有爺爺奶奶了。
說起我的奶奶,她是一個可憐的人,在她的生活中,她始終在不停地忙碌著,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生活慢慢地好起來了,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可是奶奶卻從來都舍不得給自己買好吃的和新衣服,即使兩個姑姑給她買了新衣服,她總是舍不得穿,總是把新衣服放在衣柜里,把舊衣服補了又補。記得小時候,每天清晨醒來,總是不見了奶奶的身影,后來才知道,她一大早又去給菜地澆水去了,澆完了水,她又匆匆地趕回家給我們做早飯,吃完早飯,她又去菜市場賣她自己種的韭菜,回家時還不忘給我買個棒棒糖,我吃著甜甜的棒棒糖,心里樂滋滋的,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永遠都有干不完的活,現在她老了,再也干不動了,腿腳也不靈活了,臉上爬滿了皺紋,卻還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說起我的爺爺,他是一個很嚴厲的人,快七十歲的人了,依舊每天不停的勞作,記得我兩三歲時,爺爺就教我寫字,我的小手握不住筆,是爺爺手把手地教我,每當我偷懶不想寫的時候,爺爺就在一旁鼓勵我,給我講做人的道理,讓我明白祖輩們的不易。小時候在我的眼里,爺爺無所不能,他雖然沒有執照,但他能幫我修理鐘表,做彈弓,做小木槍……過年時,爸爸媽媽給我買了許多零食和飲料,我倒了一杯飲料,端到爺爺面前,讓爺爺嘗嘗,爺爺小口地品著飲料,仿佛喝到了人間美味,一臉的歡喜,還不時的贊嘆這飲料真甜啊!小時候爺爺總是接送我去上幼兒園,陪我寫字畫畫,吃我的剩飯,給我講生活的不易和做人的道理。
自從我上了小學,爸爸媽媽把我接回身邊照顧,我離開了,但我每周都回老家看他們,他們每天依舊不停地忙碌著,臉上爬滿了皺紋,眼里寫滿了滄桑,歲月在他們二老身上刻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現在我長大了,我多么希望時間能夠停止,待我有能力時,給爺爺奶奶買許多好吃的,買許多新衣服,孝順他們,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在這里我只能祝愿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想到這里我會更加努力,刻苦學習,這樣以后有了出息才能好好的孝敬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