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情感宣泄方式,可以把內心的不滿和快樂都傾訴出來。下面是一篇關于課堂學習的日記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一
我說:這還不簡單5*6=3030/5=62*6=12這時我的媽媽說:你再做做剛剛那道題,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來:48*5=240240/8=3030+5=35我的媽媽對我說:以后你在碰到今天類似的情況,你就想一想簡單化:把大數化小,把不熟悉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熟悉的東西,就比較容易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二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課,因為一道道難纏奧數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鐘”,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課堂老師單調重復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帶來新鮮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無法學到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思考題,在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
老師問:“這道題誰會解答?”我舉手了,但老師沒發現,自己講解了:“其實這道題蠻簡單。我們由3頭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頭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師解答步驟共有4步,而我想才用了3步。老師講完后,我說:“老師,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決問題。”老師說:“那你說一說你解法。”我說:“條件里說一頭牛一天吃草是羊一天吃草數3倍,我把牛轉化成羊來算后,3頭羊就轉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頭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總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師笑著說:“對,安婷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學習態度,不要只滿足于一種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
我學習,我快樂,這里“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三
我有不少朋友,我有一個特別的朋友,它的名字和其它朋友的名字和眾不同,它的名字叫“數學”。
我第一次跟你見面時,就覺得你特別神奇,特別吸引人。每當媽媽一遍一遍地教我讀1234時我總會讀地那么投入,那么認真,媽媽燒飯時,我還是要讀,媽媽就只能一只手包著我,一只手抄菜,媽媽只讀一遍我就讀四五遍。爸爸叫媽媽把學的都寫在一張大紙上我每天起床,我都會讀一遍。
六七歲時,媽媽給我買來了一年級的口算天天練,我每天練一張,我就是覺的挺簡單的。
一天,媽媽讓我去買火腿長,順便讓我去聯系生活。火腿腸3元錢三根,2+2+2=6元,我給他了10元,10-6=4。回到家時我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回來了媽媽高興的說我的女兒長大了。
數學是生活中必須用得著的。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語文也不能放棄哦語文也很重要。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四
1、精彩的課堂日記。
可以記錄在課堂上發生的事,在課堂上自己學到哪些知識,從中受到什么啟發,哪些能力得到鍛煉。
2、操作探索日記。
現在很多新授課上,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在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然后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學生把操作過程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不僅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又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讓知識升華。
評價自己做作業的態度,評價自己哪些習慣是好的,哪些是做得不夠的。檢討題目錯在哪里,怎樣改正。這樣對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4、課前預習的日記。
現在我們提倡課前預習,如對自己的預習情況用寫日記的形式寫下來。比如通過預習有哪些收獲,哪些問題。在老師新授時有哪些問題需要弄懂,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也讓預習更有實效性。
讓學生談談從數學故事中學數學知識的體會。
6、考試后的反思日記。
總結自己的答題情況,從中吸取教訓,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寫數學日記時要做到實事求是,不能虛構,不能夸張。
2、盡量做到語言簡練,不說廢話。
3、形式多樣化。
1、引導孩子寫數學課堂上自己經歷過的.,印象深刻的內容。只有孩子自己親自經歷過的,才會印象深刻,才會有內容可寫。
2、引導孩子找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
3、引導孩子寫對數學最感興趣的地方。
當我們把要求、題材告訴孩子后,先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寫,這樣才有新意,才能寫出孩子的那一份童趣、童真。當我們在幫孩子修改時,也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修改。
總之,寫數學日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及語言表達數學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做事有條理,事后進行反思的習慣。
數學日記就是記錄自己在學習中的活動、不同的想法、收獲等;也可以寫生活中的看到的一些數學現象;還可以記敘自己異想天開的質疑和創造性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想法和過程等。要寫好數學日記我們要學會收集、整理寫作素材,平時我們要備有一本“我的金素材”,把自己在平時的學習、觀察、討論中的一些金點子和突然爆發的靈感記錄在素材本上,以備數學習作之用。通過這樣的方法,你就會發現發現數學日記并不是想象中那樣陌生,其實它比寫作文更自由、有趣。
數學日記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和數學有關的內容,那么記錄的內容是方方面面的,一般我們可以寫寫以下幾個方面:
寫寫自己的課前預習。
每次新課前,我們都會預習書本,并記錄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所以我們可以記錄一些自己已經理解的數學知識,模仿例題練習一兩道練習題;也記錄了自己不理解的知識,提出預習中的疑問等。
寫寫自己的課堂表現。
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學習數學的感覺,我們可以在日記里大膽說出學習的真實體驗,談談學習數學的感受。可以說說一下自己學習的心情是否愉快,是否有收獲。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是否滿意?從別人那里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意見?也可以談談你最喜歡什么樣的數學?你討厭學哪個單元?哪部分的知識你學得不扎實等等。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現象,許多數學原理在生活中應用著。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及時的記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遇到的感興趣,并有親身體驗的有關數學問題的場景;也可以用學到的知識去解釋說明生活中的有些問題。
把研究的過程、方法、結果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篇很真實、而且很有價值的數學日記。
星期六,我們和老師準備去旅游,這個時候,數學老師在車上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等一下,我們要坐船瀏覽風景,但每條船只能坐5人,而我們有52人怎么辦呢?就在這個時候,我班的一位同學突然脫口而出,說:“需要10條船。”大家聽了,都異口同聲說:“還有兩個人了,那你自己留在那里吧,我們去坐船羅。”這個時候老師,想出解決方法,說:“這樣吧,在租一條,老師自己和其中一位同學一起坐船,誰愿意呢?”這時候大家紛紛舉手。這時,我心里在想,啊!數學真是千變萬化。望納取,打字很辛苦的,祝學習進步。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五
假期里,老師讓我們“寫話”,爸爸檢查我的“寫話”時說我的`一篇“寫話”中的一個字寫錯了,不是零形,我問他是什么形?爸爸說:“是ling形,但不是這個零。”他就去查字典。過了一會兒,他說可能是棱形,我不太相信,就到電腦上查,出來的結果是“菱形”。
簡單地說,棱形和菱形的區別在于棱形是立體圖形,菱形是平面圖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六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七
離放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正好我這兩天有空,咱們去北京轉轉吧。”于是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北京,到處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龍舞,慶祝奧運會。
有的人還在賣一些福娃小飾品。我們哪里熱鬧就往哪鉆,卻把找旅館的事忘記了。轉眼間天就黑了,媽媽突然想起找旅館這件事。她對我說:“方正,你只顧著看熱鬧,還沒有找旅館住宿呢!”
我說:“哦,我也忘了,咱們快走吧!”可是我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旅館。路過一家商店,我們湊過去問商店的服務員:“這附近有沒有人少的旅館呀?”服務員說:“哦,你們要找旅館。沿著這條建設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館,人挺少的,我剛從哪里路過,不過,建設大街的旅館很多,你們可不要找錯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館的門牌號碼嗎?”
我著急地說。“我只知道和平旅館的門牌號是一個兩位數,兩個數字的和是6,這兩個數字的積是這兩個數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對阿姨說:“謝謝!”就拉著媽媽去找和平旅館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來的嗎?首先我是想,兩個數字的和是6的數字有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來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符合條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條件。接著看3和3,3×3=9,3÷3=1,符合條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條件。答案只有3和3。門牌號碼當然就是33了。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館,在那里度過了一個甜蜜的夜晚。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里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于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貍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為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小熊和狐貍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的當了。”后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貍怎么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貍這才恍然大悟,數學在生活中有這么大的用處,以后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了。點評:小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出了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文章富有童真童趣。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課,因為一道道難纏的奧數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鐘”,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的課堂老師單調重復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帶來新鮮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的思考題,在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的:
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師笑著說:“對,安婷的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的學習態度,不要只滿足于一種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學習,我快樂,這里的“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八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數學練習卷,嘿嘿,有趣。
動筆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時間,老師規定70分鐘完成,我行不行呀。
計算題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題有一道我猶豫不決了:數學課本封面約54,——括號里要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填寫“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寫了“平方分米”。可是,書本封面有這么大嗎?外公想想也不對,沒有這么巨大的`數學課本哦,怎么辦?我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外公拿筆在5同4之間畫了一個點,變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還是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
開頭我愣住了,我后來想想就做出來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腦袋還是不夠聰明啊!不過這張卷子是60分鐘之內完成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九
一翻開《數學趣題》,我就被書里的內容吸引了,什么“中國古算”、“考考你的智力”、“計數問題”、“行程趣題”……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翻到了“飛速增大”這一篇。
“飛速增大”這章分為了4份,有“國王賜麥”、“連鎖信”、“梵塔問題”和“萬載一珠”,我津津有味地按順序讀了下去,我發現每一講前面都會舉出一個例子來為咱們講解,例如國王賜麥這一講,就向咱們舉出了一個歷史故事,說是古代印度有一位名叫西薩釩嚳達依爾的宰相,他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要賞賜他,他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格內賞給我一粒麥子,在第二格內給兩粒,在第三格內給四粒,照這樣下去,每小格內放的麥粒都是前一格的兩倍,陛下,請你把這樣擺滿棋盤上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吧!”國王同意了,結果他最后發現,即使拿出全印度的精食,也兌現不了他對西薩的承諾!因為西薩要的獎賞有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麥子,要生產這么多麥子,全世界聯合起來也要2000年,古代印度國王再富有,也絕拿不出這么多麥子。
我看了一下后面的思考題,珠穆郎瑪峰海撥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薄薄一張紙的厚度只有0.1毫米,但是通過把紙對折,對折再對對折不過幾時次,其厚度居然會超過珠穆郎瑪峰,請你算一算,到底需要對折幾次,就可使紙峰超過珠穆郎瑪峰?我看了答案,把我嚇了一跳,僅僅只用對折27次,紙峰就能超過珠峰!
看來數字真是無所不能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十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里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x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于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貍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為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小熊和狐貍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的當了。”后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貍怎么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量:(0.8+3.2)x20=40(元)。
小熊和狐貍這才恍然大悟,數學在生活中有這么大的用處,以后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十一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阿姨家玩,經過水果店的時候媽媽買了9個蘋果和12個香蕉,售貨員阿姨問我:“小朋友,蘋果要13元5角,香蕉要9元5角一共要多少元啊?”我想了想:13元5角+9元5角=23元,我告訴售貨員阿姨一共要23元。阿姨聽了直夸我聰明,我高興極了。到了家里,媽媽把水果拿出來問我:“9個蘋果,你、我和阿姨3人平均分了吃,每人分幾個?”“3個”阿姨聽了摸了摸我頭,笑著問:那12個香蕉呢?我脫口而出12÷4=3個阿姨她們直夸我聰明,我們心里美滋滋的,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好好學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十二
我想了一下,是這樣的,合在一起的是先把三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由小班+中班+大班,算出三個班的人數,42+52+64=158(人),接著算要多少元?要算幾元?先算是哪一類的,1581oo,所以可以每人2o元。再算要幾元?由人數x元數,158x2o=316o(元),合在一起,一共要316o元。
分別買是要先把小班多少人,用哪一類?425o,用3o元一個的,再算小班一共要幾元?由小班人數x元數,算出一個要幾元?42x3o=126o(元)接著算中班要用哪一類?525o,用25元一個的,然后算中班要用多少元?由中班人數x元數,算出中班一共一共要付幾元?52x25=13oo(元),再算大班一共要付幾元?先算大班用哪一類/,641oo。645o,用25元一人的。接著要算大班一共要付幾元?由大班人數x元數,算出一共要付幾元?64x25=16oo(元),然后把三個班要用的元數加起來,小班元數+中班元數+大班元數,算出總元數,126o+13oo+16oo=416o(元)。分開來的+一共要付416o元。最后,把合起來的和分開來的.比一比,誰用的錢少,誰就合算。?416o316o,所以合起來買的合算。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十三
今天,姜老師和我們創造了一種武功秘籍的第一式,這一式共有九招,其實是書上的5的乘法口訣,但是和書上的不一樣,書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我們的從五六三十開始變作了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你知道為什么我們的不一樣嗎?因為我們是按照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6個5……來編的,這樣第一個數每次多一,第二個數不變,結果每次多5,多好記啊!
姜老師讓我們選擇一種,我們都選擇了自己編的`,老師還表揚我們比編書的叔叔更能干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14篇)篇十四
書頁像一只只飛動的白蝴蝶,“嘩嘩”傳來翻動的聲音,不一會兒,我就做到了24頁。一只攔路虎出現了。
“甲乙丙三個種糧大戶共收糧食130噸,其中甲比乙多收12.5噸,丙比甲乙兩戶收成的和少25噸。甲乙丙各收糧食多少噸?”
我先在草稿紙上畫線段圖,草稿紙上涂涂畫畫,一張紙被涂滿了,還是找不到什么頭緒。
突然我的目光瞟到了一道方程,對了,可以列方程,設乙為x,甲為x+12.5,丙x+x+12.5-25。列出的方程,盡管算式十分復雜,卻能夠求出答案,甲有四十五噸,乙有32.5噸,丙有52.5噸。
數學題目,即使復雜,但我們不能輕言放棄,一定要求出正確答案。
20xx年7月11日天氣晴
不知不覺,數學作業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專心致志地開始做一道“動腦筋”題目。
找次品,小東有十塊餅干,其中一塊是次品,請問最少幾次能找出次品。
把餅干分成三份,一份三塊,一份四塊,還有一份三塊。,三塊和三塊先進行比較,平衡的話,那就說明,次品在四塊中,把四塊比較,需要兩次,如果三塊和三塊不平衡的話,那么至少也需要兩次。
我把“3”填到了括號中,這時,媽媽說:“你再想想,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我疑惑起來,“還有什么方法嗎?”媽媽笑而不語,在草稿紙上又列了幾道找次品的題目,我恍然大悟:“我知道了,要辨別的物體數目和找出次品的次數有關。”“所以,以后不用這么麻煩,可以直接寫出答案了。”
做題目,即使做好了,要想想有沒有更加簡便的方法,這樣才能精益求精。
20xx年7月20日天氣晴
中午,正在看書,爸爸說:“我來考你一道題目,甲乙丙在踢籃球,有一個人不小心把玻璃打碎了,甲說:“不是我。”乙說:“是甲。”丙說:“是乙。”其中有一個人在說謊,而他就是打碎玻璃的人。”
如果是甲說謊了,那么乙沒有說謊,丙說謊了,不對,只有一個人撒謊,所以不可能是甲,乙說謊的話,那甲和丙都沒有說謊,打碎玻璃的.人就是乙了。
爸爸笑著說:“答對了,的確是乙。”
數學世界可真奇妙,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