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可以使教師按照時間順序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中的關鍵問題,希望對大家制定計劃時能夠有所思考和解決方案。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一
課時:1。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目標:
復習、整理本單元的基本概念,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因數、倍數、質數、合。
數等概念。
2、通過輸理、比較,建立相關概念的關系。
3、在游戲、應用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
一、基本練習。
2、第2題,一個數既是9的倍數又是54的因數,這個數可能是多少?(加強對倍數和因數的理解)。
3、第3題,分一分。
有一個數,既是偶數又是質數,這個數是幾?
有一個數,既是奇數優(yōu)勢合數,這個數可能是幾?
二、數學游戲:猜猜我是誰。
1、(1)我是比3大的奇數。我和另一個數都是質數,我們的和是15。
(2)我是一個偶數,是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的乘積是18。
(3)猜數游戲:一行6、7人到前面,給大家看出謎底,象上面一樣,讓下面同學給出謎面,這幾個人可以搶答,直到給出的謎面足以確定這個數且有人猜到這個數為止。
教學反思:
這里的練習課學生完成的比較好,在3、4題學生一點難度都沒有,但在1、2題上學生還是有點費力氣,尤其是第二題,這里有好幾個答案,對他們進行方法法的指導,學生終于可以順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運用知識模型。
1、第13頁第5題。獨立思考,全班討論,明確實際上就是找90的因數。
2、第6題。中間的數其實就是這三個數的平均數,因此它們的和必然是3的倍數。
四、總結,閱讀。
閱讀《你知道嗎?》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閱讀材料。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讀數、寫數的能力。
2、通過練習,使學生懂得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教學準備:
小黑板、0~9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用0~9的數字卡片擺一擺三位數與四位數,同桌比較大小。
二、練習:
1、完成練習題1和練習題2。
(1)指導讀題,看計數器上珠子的位置,完成練習。
(2)完成練習題2。
找出規(guī)律,自己動手填一填,集體訂正。
2、完成3、4題的練習。
(1)第3題:指導讀題,理解題意。說說不同數位上,同一個數有什么不同。
(2)第4題:讀數時要注意“零”的讀法:7002、4050、10000......
3、完成第5題。
(1)理解題意,說說自己有什么信息的獲得。
(2)說說自己是為什么這樣選擇。
4、完成第6題。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小結:
說說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三
復習內容:
教材第8頁第1~4題。
復習目標:
1.鞏固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2.能從具體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系統(tǒng)梳理師生共同回顧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一第3題。(1)學生根據上面的梳理獨立完成計算。(2)指名上臺板演。(3)課件出示正確解答過程,集體講評,統(tǒng)計計算出錯的同學,幫助他們找出錯誤原因并及時糾正。
2.完成教材練習一第2題。(1)讓學生有序說出所看到的數學信息,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依據。(2)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只要兩種玩具價格不超過100元都可以,從而引出兩種求還剩多少元的解法:一種是連減的方法;另一種是先求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用100元減用去的錢。(3)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購物經驗,要想使剩下的錢最多,那么所花的錢就要最少,從而就應該買最便宜的兩種玩具,買小汽車和魔方,剩下100-23-15=62(元)。(4)讓學生理解題意,說說“幾種”的含義,再獨立完成。幾種玩具的價格正好是100元,可以買兩種,買船和魔方;也可以買三種,買變形金剛、布娃娃和魔方,或者買變形金剛、小飛機和小汽車。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先看懂題意,再獨立完成。2.完成教材練習一第1題。先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圖提取數學信息,理解題意,再獨立完成,最后集體訂正。
四、拓展延伸。
1.要使每條線上的三個數的和都是70,該怎么填?
示例:
2.七彩文具店昨天賣出36個文具盒,今天賣出的文具盒比昨天多6個。文具店昨天和今天一共賣出多少個文具盒?36+6+36=78(個)。
五、課堂總結通過練習,同學們不僅對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更加熟練了,還發(fā)現了生活中存在許多數學問題,并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作業(yè)布置。
1.用豎式計算。
45+28+19。
學生回憶所學知識。(1)學生口答。(2)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3)引發(fā)學生討論。(4)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集體訂正。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合理整合教材,體現從易到難的安排,練習中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理解題意,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不足之處:課堂練習內容太少,可適當設計一些同步練習。
教學建議:學生的學習不能是一味地聽講、做練習,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用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四
教科書練習一1~5—8題。
教學目標:
能熟練地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能正確地進行讀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
1)7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
2)10個十是(,9個十是()、
3)一個數,個位上是6,十位上是7,這個數是()、
2、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復習了一組題,今天這一堂我們將來做一做練習,復習一下有關的知識、
二、練習、
1、練習一8。
(1)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2)集體交流,重點交流第3題,這是一道開放題,組織學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數、
三、作業(yè)布置、
四、教學后記:
第二周星期五第三節(jié)——、02——、2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練習一6~14題。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80=6+80=54—50=。
39—3=90—30=89—9=。
77—70=60+6=70—50=。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上一節(jié)練習課,復習一下數的`比較大小和口算加、減法、
二、練習、
1、練習一6、
出示圖:
提問: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輛汽車分別有多少座?
3)他們坐哪輛汽車比較適合?為什么選(40座)。
2、練習一7。
1)出示第7題、
2)提問:
a、一年級有多少人?
b、二年級人數和一年級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二年級可能有多少人?學生獨立選擇答案,交流結果、為什么選“82”人?
3、練習一9。
1)讀出題中所給的5個數、
2)從小到大的順序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排列,老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訂正、
4、練習一10。
1)獨立口算,同桌互相檢查、
2)觀察每組的四道題,上下兩題、左右兩題有什么不同、
5、練習一11。
獨立口算,集體訂正、
6、練習一12。
出示一小題,老師講解,其它獨立完成、
7、練習一13、14、
1)了解圖意、
2)提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3)學生獨立列式計算,交流結果、
三、布置作業(yè)、
四、教學后記:課堂氣氛好、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五
課前思考:前面學生初步學習了加法、減法,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做了,我們應該使他們有些什么提高?從教材的安排看,知識目標有:進一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從數的大小變化中尋找規(guī)律;熟練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還能進行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
教學目標: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
逆向思維解決加幾減幾的問題。
能發(fā)散思考同一結果的'不同算式。
教學重點:怎樣逆向思考,尋找多種答案。
教學設計:
2、4、5學生獨立練習。
第一題:看圖列式。先查看學生看圖馬上能列出幾個算式。列加法算式的時候,能列一個一定還能列第二個。
金魚圖請兩個的同學說說你怎樣馬上想到第二個算式。綿羊圖,要多的,可以是。
1+4=54+1=52+3=53+2=55-1=45-4=15-2=35-3=2。
第三題: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
第六題:學生逆向思考有一定的難度。要給學生建立直觀的印象。所以我采用先演示再獨立練習的方法。
演示:師在一個盒子朝學生的一面寫上“4”,并告知里面要裝4支粉筆,倒出教師預先放好的3支,板書3,再放幾支是(指4)這個支數,板書4。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六
教學目標:通過練習進一步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使學生能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養(yǎng)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通過練習檢查自己學習的情況。比比誰學的好!
二、應用題練習:
1、練習第1題,排個隊伍來學習,報數,小紅排在第幾個?
2、看圖寫出算式:出示課本練習十三第2題的鴿子圖。師:從這副圖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饋:學生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這個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545?
9
5+4=94+5=99-5=4。
4、第3題,列式計算,并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從圖上我們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來計算。)。
三、獨立計算練習。
1、比一比誰算的又對又快,練習第4、5兩題。
四、綜合活動:
1、先獨立觀察,書上第6題的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觀察小鳥在干什么?小動物他們在做什么游戲?我們也去參加。你如果知道就幫動物說出答案,寫在書上。
2、小火車計算比賽:選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組,由老師給第一個同學一個數,聽老師發(fā)令+1或+2或-2,往下開,比比那組同學最團結,最能干。
五、練習小結:宣布獲得優(yōu)勝的小組,發(fā)給紅蘋果。小結這節(jié)課表現進步的同學,并結合9+2=?8+3=?等題,延伸到下節(jié)課的教學。
六、課后小記。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七
教學目標了解擬人的修辭手法,并初步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懂得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語文,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投影。
備課日期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了解擬人的修辭手法,并初步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懂得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語文,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教學第一部分。
2、教學第二部分。
3、教學第三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概括這段內容。
(2)出示《秋天》這首詩里的詩句,
(3)引導學生說說爸爸對詩中的哪些地方感興趣。
(5)從學過的課文中,你能找出這樣的句子嗎?
(1)把一個事物當作人來寫,讓它和人一樣有感情,會說話。這樣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讓人特別喜歡讀。其實,這樣的表達方法我們也會,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們會說成小溪在唱歌。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
(2)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太陽、鬧鐘、小鳥”寫得更生動些?指名交流。
同學們讀一讀,想想詩句主要寫了什么。
(4)討論:詩句為什么不直接寫秋天到了,蘋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寫成蘋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齊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在文中勾畫,全班交流。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下面幾個句子寫生動嗎?
(3)四人一組交流。
(4)全班交流。
(3)學生試寫。
(4)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作業(yè)設計:完成《習字冊》。
板書設計練習1。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初步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
2、學習寫好鋼筆字。
3、增強語言積累,養(yǎng)成在生活中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寫好鋼筆字。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學習八條成語。
二、讀背指導。
一、寫好鋼筆字。
1、投影出示八條成語。
師巡回指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3、指名交流,集體評議。
教師點撥。
1、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
(3)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
的書寫要求。
(4)教師范寫“植”。提醒學生注意:“橫”畫在右邊別頂住。
“豎”畫,還要寫得穩(wěn)一點。
2、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生自由朗讀。
(2)全班齊讀。
2、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1)通過朗讀,你了解了哪些成語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每組兩個成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1、同桌互相朗讀。
2、同桌互查背誦讀。
學生認讀“植、程、租”這三個字。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植、程、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右半邊中“橫”畫比較多,并且最后一筆都是橫。
(1)學生練習描紅、臨寫。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合作探究更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提高課堂效率。
作業(yè)設計:完成《習字冊》。
板書設計練習1。
成語。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懂得正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通過活動,懂得應當如何正確表達觀點,語言要樸實,語氣要誠懇。
教學重難點懂得應當如何推薦班干部。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課題。
二、指導交際。
三、反饋。
(1)啟發(fā)談話: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班決定要成立新一屆。
的班委會,同學們想用什么辦法來確定組成人員?
(1)新的'一屆班委會將由哪些委員組成呢?
(2)你覺得哪些同學最適合擔任呢?發(fā)表推薦與自我推薦,指導學生了解推薦與自我推薦的要求。
(2)指名讀題,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分組練說推薦理由。
(4)每組推薦代表發(fā)表講話,師生評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作業(yè)設計:完成《習字冊》。
板書設計練習1。
如何推薦班干部?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寫反文旁和折文兒。
2、學習正確的毛筆字運筆方法,寫好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明確本次學寫的部首:反文旁、折文兒。
二、指導。
三、練習。
(1)出示范字反文旁。
(2)分析“散”字。
(3)出示范字“折文兒”。
(4)小結:“散”與“處”都呈右窄左寬之勢。
(1)教師范寫。
教師巡視。
反文旁由哪幾筆構成?反文旁形體有什么特點?
寫左邊的有什么要求?
“折文兒”和“反文旁”有什么區(qū)別?
(2)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問題再指導。
(3)學生再次臨摹,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作業(yè)設計:完成《習字冊》。
板書設計。
三夂處。
教學反思。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八
教學處處留心時,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這段文字,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然后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各抒己見,讓學生通過討論,從感性上認識對聯(lián)的有關知識。學生說出的答案不要輕易的否定,可讓學生自己通過討論選擇最合適的字,以激發(fā)學生揣摩對聯(lián)的興趣。在教學中不要過多講解有關對聯(lián)的知識。第二部分是照樣子對對子。教學時要認真分析例子,從感性上理解“細雨”和“和風”的對仗關系,然后指導學生根據例子對出下句。要鼓勵學生多找答案,通過討論交流選擇最確切的。
口語交際是一項以“如何用好壓歲錢”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學生進行不亂花零錢的教育。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先觀察圖畫,從畫面中人物的神態(tài)想象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然后指導學生閱讀前面的一段文字,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即討論如何使用壓歲錢。教學時,在同桌練說、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可以推薦同學在全班介紹,注意在交流完后留出一點時間讓大家進行補充、評議。在聽、說、評中進行生生、師生互動交流。在活動中,教師要參與其中,對學生在聽、說、評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指導,使學生明白在討論中如何說,如何傾聽,如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口語交際中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在討論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使用壓歲錢的習慣。
學生對于春聯(lián)比較感興趣,有些小朋友也收集了許多的春聯(lián),我們在周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也進行了交流,但在字詞句的推敲上,我們還是不夠熟練的。在教學處處留心部分前,我先讓學生回憶了春聯(lián)的幾個特點,我想,這應該有助于他們找到最合適的字填入吧!進入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爭得不亦樂乎,在集體交流中,有些小朋友也是振振有辭,說到的字有“點”、“灑”、“潤”等,基本都能夠說出自己的理由,我沒有否定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來判定,我想,這樣應該更有利于他們學習春聯(lián)吧!
本課的教學與對聯(lián)有著一定的關系,如“千帆競發(fā)”與“萬馬奔騰”、“國泰民安”與“人壽年豐”等。而且,在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它們的解釋也有些相似,部分學生能夠發(fā)現其中的一些特點,因此,學得很有意思,其他小朋友也能夠被帶動,了解詞語意思。春聯(lián)的學習,我們主要以誦讀為主,正所謂,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嘛!
本課的教學氣氛比較活躍,因為學生談到新年就興奮不已,說到壓歲錢更是激動得不得了,學生交流的欲望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鍵是要讓學生有條理地講,有目的地講。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還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壓歲錢的.時候,只考慮到自己,而且買一些娛樂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夠考慮到父母、爺爺奶奶,送一些小禮物給他們,更有些有愛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給希望工程。我想,壓歲錢的價值就體現在這些地方吧!
本課我從從復習《春聯(lián)》入手,引導學生回憶春聯(lián)字詞上對仗的知識,運用這一知識來思考討論,學習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學生運用過去積累的有關春聯(lián)和對仗的知識,進一步進行詞語訓練,從感性上學習一點文字使用技巧,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妙。
“處處留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補上對聯(lián)中的一個字,并說明補這個字的理由。我指導他們明白對聯(lián)中的詞語要詞性相近結構相似,而且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進行推敲,盡量選擇最恰當的詞語。我先讓學生讀短文,并讓學生思考一下到底補個什么字,還沒等我問完,大家脫口而出:“潤”。我問他們原因,很多小手舉起來,有人說“潤”寫出了雨的溫柔;有人說上聯(lián)的“拂”感覺風是輕輕地吹,所以這個雨也應該是很輕柔的。接下來的找樣子對對子也就順利成章了。我先讓學生看例子,從感性上理解“細雨”和“和風”的對仗關系,再指導他們根據例子對出下句。我鼓勵他們多找答案,效果還不錯。
“讀讀背背”是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的一項練習,它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有8個詞語,分成四組。我讓同學們先讀正確、讀熟練,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致了解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我讓他們繼續(xù)開動腦筋,讓他們想一想,課本為什么要這樣排列這八個詞語。有學生說,它們有相同的韻腳,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有同學說,每兩個詞語之間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聯(lián),描繪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在教學時,我提出了這樣三個問題:描寫了什么?怎么做到對仗的?你能讀出抑揚頓挫、和諧動聽來嗎?然后讓學生自讀自練。通過這三副春聯(lián),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對春聯(lián)產興趣。
這是一項以“如何用好壓歲錢”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對學生進行不亂花錢的教育。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從畫面中人物的神態(tài)想象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激發(fā)學生想說的欲望。然后再指導學生閱讀前面一段文字,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即討論如何使用壓歲錢。我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見解,接著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說一說,其他同學仔細聽,認真想,最后做出適當的補充和評論,把你認為最好的見解挑選出來并說說原因。在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發(fā)現他們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夠合理使用壓歲錢,有些同學定的計劃非常周全,從中也體現出他們的愛心、孝心。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三個字,發(fā)現它們的共同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描紅,再書寫。學生書寫時我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再觀察教師范寫,自己臨摹,仔細揣摩字型。
如何用好壓歲錢,學生有許多想法:1、用于交學費,購買學習用品;2、愛心捐款,幫助希望工程的孩子上學;3、為綠化出一份力,進行植樹活動;4、部分壓歲錢存入銀行,支援國家建設。5、購買圖書,參加班級的“圖書漂流活動”。……本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學生進行不亂花零錢的教育。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九
1、指導學生按從左到右的筆順規(guī)則練寫生字“們、葉、紅”。
2、理解兒歌的意思,充分體會父母的愛,在此基礎上背誦兒歌。
3、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書寫能力。
重點: 掌握從左到右的書寫規(guī)則。
難點:理解兒歌中最后一句的意思。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學習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仔細觀察3個字的左右兩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點指導“紅”的寫法:教師范寫,注意兩個撇折的寫法。
1、看圖理解兒歌的意思
圖中畫了些什么?
兒歌中把“我”、“爸爸”、“媽媽”各比作什么?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告訴我們什么?
實施修改意見
擴展(做小詩人):爸爸是一朵花,媽媽是一朵花,我是一只蝴蝶,------
精搜彩集創(chuàng)信意息
精彩創(chuàng)意:
看圖理解兒歌的意思
圖中畫了些什么?
兒歌中把“我”、“爸爸”、“媽媽”各比作什么?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告訴我們什么?
實施修改意見
做小詩人
作實業(yè)踐設活計動
必做
在作業(yè)本上練寫“們、葉、紅”
把兒歌背誦給家長聽。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神奇的九寨溝,在那兒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景,有許許多多的異獸珍禽,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這片神奇的土地,細細地欣賞。
二、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請你自由輕聲讀第三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雪峰:
(1)指名讀。
(2)我們一起來看看插入云霄的雪峰。(多媒體顯示)。
(3)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什么?(板書:雪峰插云)。
(4)這么雄偉的雪峰老師請男生來讀。(讀得真有氣勢)。
湖泊:
(1)指名讀有關語句。
(2)這么美的湖泊真想親眼看一看。(多媒體顯示)。
(3)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得真仔細!你不僅看得仔細,還能用這么美的語言表達出來,真不簡單!)。
引到森林(在這片原始森林里,樹木長得郁郁蔥蔥,許多樹長得又粗又高,真可謂古木參天。)(板書)。
(4)這么美的湖泊能不能美美得讀一讀呢?
先自己練讀一下?????指名一位好同學讀。
(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如同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真美!)。
瀑布:
(1)你能通過讀向大家展示瀑布的雄偉嗎?
(2)讓我們來親眼看看瀑布,聽聽它的聲音,一定會讀得更好。(多媒體顯示)。
(3)喜歡瀑布的同學一起來讀。(讀得真有氣勢)。
3、剛才我們欣賞了水平如鏡的湖泊、雄偉壯觀的瀑布,這一動一靜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平湖飛瀑(板書)。
4、九寨溝的山是美的、水是美的、森林是美的,連湖底的石塊也是美的,學到這兒,我也忍不住要來美美地讀讀這一小節(jié)。
5、想不想讀,敢不敢和老師比一比(生齊讀)(你們讀得真好,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三、學習第四小節(jié)。
1、請你輕聲讀第四小節(jié)。
2、交流??看它們來了(逐個顯示動物)這是(????????)。
3、你最喜歡哪個?把寫這種動物的句子多讀幾遍,待會兒要請你當小導游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四、學習第五小節(jié)。
2、是啊,九寨溝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怪不得到過九寨溝的游人看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都說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有機會,一定要親眼去看看!
五、欣賞歌曲。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一
1、能給不同結構的形聲字區(qū)別形旁和聲旁。
2、能給同類詞語進行歸類,會辨析學過的近義詞,能正確搭配詞語。
3、能區(qū)別一組3個句子的不同意思,并仿照例句寫句子。
4、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給短文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掌握形聲字的造字特點,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時,語言要簡潔。
投影片
一、教學第1題。
1、指名讀這些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逐個說說哪部分是聲旁?哪部分是形旁?
3、歸類:不同的字形結構,形旁。聲旁的組合也不同。
左形右聲:掙( )( )( )
左聲右形:鴉( )( )( )
上形下聲:薺( )( )( )
上聲下形:堡( )( )( )
4、按上述類別,再分別填入三個學過的字。
二、教學第2題。
1、獨立練習。
2、交流討論:為什么劃出了饞、暗堡、餓、財主這此詞。
第一組:均是表示人體外形的詞語,饞是表示人的心理特征的詞。
第二組:均是武器,暗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第三組:均是表示動作的詞語,而餓是形容人感受的詞。
第四組:均是一種職業(yè),財主不是一種職業(yè)。
三、教學第3題。
1、讀詞語,說說三個詞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點為語意輕重的程度不同,請求比要求要懇切,乞求比請求更為迫切。)
2、選詞填空。
四、教學第4題。
1、讓學生觀察:左邊一豎排的( )要填什么?右邊一豎排的( )要填什么?
2、提醒學生詞語搭配要得當。
3、學生自填,
4、交流。
五、在《作業(yè)本》上完成以上作業(yè)。
一、教學第5題。
1、讀例句,分析:三句話的意思有什么異同?(相同的是都在說薺菜很好吃。不同的是表達的語意逐句加深。)
2、看例句,在表達方式上,三句話有什么不同?
3、照樣子練習。
4、交流。
這本書的內容有趣。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趣。
這本書的內容,別提多有趣了。
二、教學第6題。
1、復習學過的標點。
2、復習頓號和省略號的使用方法。
3、學生自點標點。
4、校對。(特別指導:我的成績是幾秒?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所以用省略號。)
三、教學第7題。
1、復習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按照概括--歸并--取舍的步驟概括短文的段意。
(1)讀短文。
(2)寫出自然段段意。
(3)歸并自然段段意。
(4)判斷兩個自然段段意有沒有主次之分,進行取舍。
四、在《作業(yè)本》上完成第5-7題。
教學后記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溫度表的基本構造。
2、使學生認識溫度表上的刻度。
3、使學生學會表示溫度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
準備。
杯子、水槽、溫度表模型或投影。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引新。
二、溫度表的初步認識。
三、認識溫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溫度的讀法。
四、溫度的讀法與寫法訓練。
五、總結、結束本課。
1、師:(出示兩杯冒熱氣的水)如果要判別這兩杯水,哪杯水溫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討論)(可以憑眼觀察)。
師:如果這里又有兩杯水都不冒熱氣,那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別哪標水溫高呢?
生:(討論、試驗)。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運用感覺器官來判別水溫的高低,這辦法不錯,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體的溫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才能用手去感覺物體溫度的高低。如果是加熱過的油,從外表看不出它溫度很高,隨便用手摸,就會出事故的。
2、師:剛才經過討論,我們知道用手能感覺出溫度的高低。但是,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出示三盆水:泠水、溫水、熱水)請一同學上來,用兩只手分別放進冷、熱水中,請同學說說兩只手對兩盆水溫度高低的感覺。過了一會兒請這同學將兩只手同時放入中間一只水盆中,然后讓他說說對這盆水溫度高低的感覺。
生:(討論)。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使我們知道了,人的手有時可以判別物體的高低,但有時也不可靠,要精確知道物體的溫度必須用溫度表來測量。這一單元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測量物體的溫度。(板書課題)。
生:觀察桌上的溫度表并討論。
師:(小結)一般我們把溫度表分成封閉的玻璃管和管內的水銀兩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還有刻度。
師:溫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生:觀察、思考。
師:(出示溫度表模型或投影片)溫度表的球形玻璃泡內有水銀,水銀液柱隨溫度的高低會上升或下降,有了刻度就能、顯示出溫度的高低了。
師:那么有誰知道單位是什么呢?(生答)現在我們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如今天的氣溫就讀成(板書)20攝氏度(具體數字可根據上課當天的氣溫)。如果要書寫就寫作“20℃”(板書)。
1、師:誰知道水沸騰時的溫度是多少?正確的讀法是怎樣的?應該怎樣寫呢?
生“讀100攝氏度?寫100℃(板書)。
師:那么水結冰時的溫度是多少?怎么寫?
生:讀0攝氏度?寫0℃(板書)。
師:有時溫度比零度還要低,該怎么表示呢?
師:(指導)零下溫度要標以“零下”多少攝氏度,寫時在數字前面用“—”符號表示。例如零下5攝氏度寫作“—5℃”。
師:(出示溫度表模型或投影片)移動“液柱”的高低位置。(多次變化)。
生:(根據“液柱”的位置進行讀、寫練習)。
2、師:剛才通過練習,大家知道了表示溫度的讀與寫的方法,但有時溫度表里的液注不是正好在刻度線上,那怎么讀呢?(出示模型)由于我們在數學課還未學到小數,現在我們就采用這個方法來表示溫度:當液柱超過半格時,我們就加一度(舉例);當液柱不足半格時,就不要加(舉例)。
師:(在模型上拉動“液柱”出題)。
生:進行練習。
課后感受。
學生能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水溫。多數同學測量較準確。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三
1.處處留心,了解“水獺”等一類詞的正確讀音,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
2.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3.朗讀背誦古詩風。
4.說話訓練,指導學生學會感謝。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讀準課文圖示上標牌上動物名的字音。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修改短文。能讀懂這段話的主要問題:語言不簡潔。
4.反饋。
交流討論,評講。教師小結。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注意謙讓。
四、口語交際。
1、?教師示范:感謝同學們教師節(jié)給我的驚喜入手。
2、請學生說說你有想感謝的人嗎?為什么感謝他?(學生可能開始說的時候,范圍比較狹窄,多是感謝同學借給他文具用品。為開闊學生思維,可以再讀了口語交際的提示。尋找練習素材。
3、討論:如何表達感謝?聯(lián)系課文《老師,您好!》同樣是感謝的話語,這位詩人是用自己的筆,寫下激情的詩來表達情感的。你們能用自己的筆寫下幾句詩來感謝你想感謝的人嗎?然后請學生隨性寫上幾句,并朗誦給大家聽。
5、嘗試情景再現,將說、演、聽、看匯為一體。
成語教學與古詩誦讀教學(略)。
本次練習,口語交際是教學重點、難點,下足工夫,要上出實際效果。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四
6、讀背古詩《望岳》。
7、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8、學寫毛筆字。
目標中的3、4、5(重點)。
目標中的7(難點)。
奇思妙想。
發(fā)現的源泉。
口語交際:說說奇思妙想。
課外: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用鋼筆描紅;
認識繁體字;
選詞填空;
照樣子寫句;
熟記成語;: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復習描紅要求。
2、指導描紅。
3、描紅。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讀對照,認識繁體字。
3、同桌互讀。
4、指名朗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明確要求(選詞填空)。
2、學生自讀。
3、交流反饋。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明確要求(照樣子寫句)。
2、例句指導,例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寫清了說時的神情。
3、學生照例寫句子。
4、反饋交流。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明確要求(熟記成語)。
2、讓學生反復讀。
3、熟讀記憶并說說成語大體意思。
六、作業(yè):
練習3、4做在2號本上。
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學第六題。
1、審題明確要求(口語交際:漫話奇思妙想);
2、說說”奇思妙想”有什么意義;
3、在小組里全合作說說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勵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二、學寫毛筆字(略)。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五
7、學寫毛筆字
拼音練習漢字訓練詞句訓練標點訓練讀背訓練說話訓練
三課時
一、課時目標:
二、教學準備: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a、指讀題目
b、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的要求
2、指導
a、小黑板出示4組詞語
b、學生自由練讀詞語,比較帶點字聲母的不同
c、指名領讀詞語,匯報每組帶點字的不同之處
d、教師:前3組是l與n的比較,后一組是l與r的比較
e、指名領讀
f、學生自瀆,體會邊音l鼻音n擦音r在發(fā)音方法上的不同點
3、練習
a、學生自由讀,正確區(qū)別
b、認真齊讀每一組詞語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a、指名讀題目的要求
b、讓學生說一說這一題應怎樣練習
2、指導
a、出示句子
b、讓學生邊讀句子,邊找句中用錯的字,并畫出來
c、指名讀句子,匯報找到的錯字,并說出錯在哪里
d、補充匯報
e、教師點評
3、練習
a、畫出句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b、校對
c、齊讀正確的句子
4、反饋
a、把用錯的字與正確的字進行比較,讓學生辨析
只()代()向()靜()
支()帶()像()凈()
b、摘錄學生作業(yè)中用錯的字進行評講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a、指名讀練習要求
b、讓學生說說本題目的要求
2、指導
a、讓學生讀題,體會每一組詞所表示的概念間的差異
b、再讀題,確定分類標準,找出不同類型的詞
c、指名匯報,并說說理由
d、補充匯報
3、練習
讀一讀,在書上畫出不屬于同一類的詞
四、布置作業(yè)
用第二題中的8組同音字分別組詞
一、課時目標:
1、給句子加標點
2、熟記成語
二、教具準備:
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題目的學習要求
2、指導
a、我們學過了哪些標點符號?它們分別被用在什么樣的地方?
b、指名回答
c、出示句子
d、讓學生多讀幾遍,了解句子的意思
e、在書上用鉛筆試做
f、指名匯報
g、校對,改正
h、讀一讀加標點后的句子
3、練習
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完成第四題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a、指名讀題目
b、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a、學生自由讀八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b、教師范讀
c、學生自由讀
d、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
桂子飄香:桂花散發(fā)出濃香,形容中秋時節(jié)的美好景色
3、練習
a、學生自由大聲練讀
b、同座位練習背誦
c、教師巡回,個別抽讀。
4、反饋
a、指名讀
b、集體練讀
c、集體齊備
d、指名背誦。
一、課時目標
1、學做班級聯(lián)歡會的主持人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教學第六題
準備:讓學生在課前觀看一臺文藝晚會的實況,尤其要注意節(jié)目主持人的表情、動作和語言
1、審題
a、從“六一”兒童節(jié)談話揭示話題:學做節(jié)目主持人
b、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c、教師進一步說明本次說話的要求:
2、指導
b、指名說
c、教師,出示板書:
要有表情的說普通話
要學會主持人常用語
要說好應變的話
d、學生討論主持人的常用語。節(jié)目開始前要說什么?
節(jié)目與節(jié)目之間要說什么?節(jié)目全部結束后還要說什么?要求學生舉例說說
e、教師,出示:
節(jié)目開始前要用敬語“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你們好!首先請大家欣賞?????”
節(jié)目之間要有銜接的話“剛才我和大家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聽了大合唱之后,真的沉浸在幸福之中了,下面再請大家欣賞?????大家掌聲歡迎”
節(jié)目全部結束后要說祝賀的話“演出到此結束,祝老師、同學們節(jié)日愉快!”
3、練習
a、指名上臺演一演,當眾匯報
b、學生,指出其優(yōu)缺點
c、針對不足,進行片段重演
4、反饋
a、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點評
b、鼓勵學生今后積極爭當班隊會主持人
二、教學第七題
毛筆字教學
1、審題
(1)、介紹書法家:米芾
北宋書畫家,山西太原人,有書法《苕溪詩》、《蜀素》
(2)、衣字底的寫法:
衣字底的首筆是點,第二筆是橫,第三筆是短撇,第四筆是豎提,第五筆是短撇,最后是斜捺。
(3)、“裝”字的寫法
“裝”是上“壯”下“衣”的合體的上下結構的字。
(4)、巾字底的寫法
巾字底的首筆是垂露豎,較短,第二筆是橫折鉤;第三筆是懸針豎。
(5)、“幫”字的寫法
“幫”字是上下結構的合體字。
第七冊練習教案(專業(yè)16篇)篇十六
2.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難點: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
教學準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發(fā)現這段話中的知識點。
(2)學生說出讀后所獲。
(3)指名讀哥哥的一句話演說,提出問題。
(4)學生思考、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5)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哥哥的觀點并說出理由。
(6)師生小結“怎樣理解別人的言外之意”。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仔細看圖和文字,將圖和名稱連線,找出這些物體的共同特點。
(2)師生歸納:這些都是航天器。
(3)要求學生回憶出:你們在哪見過?是實物還是影像圖片?
(4)學生回憶并回答。
(5)教師提問:在這些航天器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談談對它的了解。
(6)學生分組說。選出講得好的代表小組參加班級的交流。
(7)每組派代表在講臺前講。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
(8)全班評議。看誰對航天器了解得多,了解得詳細。
(9)教師鼓勵學生課外多學習,做學習的有心人。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怎么才能讀得有聲有色?
(4)指名回答上面問題。
(1)根據上面的方法練習朗讀,學生自練,再分組、分角色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朗讀。
(2)集體齊背。
(3)指名背。?。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難點:學寫毛筆字。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是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滴水穿石》。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建之旁、走之兒。兩個例字是:建、這。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例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建、這”的寫法。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學生再次練習寫。?。
第三課時。
練習口語交際,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目標:
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教學準備:課前調查。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健康小顧問”作啟發(fā)談話。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前搜集的資料回憶并整理出來。
(1)分組推薦代表上講臺做健康小顧問,介紹健康小常識。
(2)同學提問題,“小顧問”接受咨詢。
(1)教師引導學生對“小顧問”的表現作出正確的評價。
(2)教師點評。
二、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禮貌用語。
符合身份。
?[2]??下一頁。
課前思考:
第二小題對熱氣球、直升飛機、飛艇、戰(zhàn)斗機、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先上網查找,然后在班內交流。連線對學生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第四小題是寫好鋼筆字,要求學生進一步體會滴水穿石的啟示,明白寫好鋼筆字也要持之以恒。
第五小題是口語交際——健康小顧問,目的是讓學生把收集到的有關健康知識介紹給大家,一鍛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
第六小題學寫毛筆字讓學生練習建之旁和走之兒的寫法,要求學生能對照例字,認真寫好。
課前思考:
教學反思:
學生對熱氣球、直升飛機、飛艇、戰(zhàn)斗機、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還是比較了解,特別是男生,對軍事尤其熱中,學生能把自己在網查找的資料在班內交流。
在學生在課堂上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基本能背誦。,并且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礁石、浪花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學生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夸夸浪花,賓個能說說自己在浪花身上學到了那些。
生能認真寫好鋼筆字,也進一步體會滴水穿石的啟示,明白寫好鋼筆字也要持之以恒。
口語交際——健康小顧問,目的是讓學生把收集到的有關健康知識介紹給大家,一鍛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課上學生能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一些資料。
教學反思:
上一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