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案模板可以為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和復習提供依據和指導。這里為您整理了一些經典的教案模板示范,希望對您的教學有所啟發。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一
一、通過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復習兒歌。
2、根據固定音型的節奏,邊拍手邊念兒歌。(1-2遍)。
二、直接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聽,它是誰(放音樂)?在幼兒說出是“小魚”后,出示小魚的掛圖。
三、引導幼兒探索小魚的特征,能大膽的用肢體動作變現小魚。
1、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一看,小魚有什么秘密呢?(小雨生活在水里)。
2、教師放《水族館》讓孩子們做小魚在教室里游來游去。
四、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師:小魚在水里,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看看小魚在水里是怎么生活的。(聽錄音)。
2、再次欣賞2-3遍,樂意跟著錄音一起念兒歌。
師: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大聲的念,不會念的寶寶可以輕輕的,邊聽邊念。
五、用固定音型敲打兒歌節奏。
1、教師示范邊拍打手搖鈴邊念兒歌,讓幼兒感知兒歌的節奏。
2、幼兒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兒歌節奏。
3、分發幼兒人手兩根響棒,用固定音型敲打兒歌節奏。
六、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對魚兒進行涂色。
1、師:小魚聽了我們的兒歌,特別的開心,它想送我們沒人一個魚寶寶,讓我們幫魚寶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2、邊聽音樂《水族館》,邊涂色。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二
1、能跟隨音樂的節拍做魚游的動作,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
2、愿意和老師同伴一起做游戲。
3、初步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重點:能跟隨音樂的節拍做魚游的動作,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
活動難點:根據對音樂的了解,能隨音樂的節奏來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1、引入:今天老師要帶寶寶們去海里捕魚,現在我們一起去捕魚,好不好?
2、教師示范魚游的動作,幼兒跟學。
3、教師邀請一位小朋友一起把手拉好,作漁網,請部分小朋友做小魚,邊唱邊游戲,突出快快捉牢的時候把手放下,捉住魚,捉住的小朋友回到位置上。
4、請兩名幼兒作漁網,其余的小朋友作小魚,進行游戲。
5、游戲反復進行。
這是一首以游戲的形式展開的幼兒歌曲,歌曲朗朗上口,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和記憶。所以幼兒的參與性較高,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在傾聽音樂的同時感受了音樂節奏的快慢,從中激發了幼兒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時也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在學會歌唱后,就可以讓幼兒進行音樂游戲,讓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相應的動作,讓幼兒在歡樂愉悅的氣氛中參與游戲。
游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鉆漁網的時候,幼兒們沒有按一定的順序來游戲,出現擠對現象比較嚴重,導致了部分幼兒玩游戲的次數不夠多。沒有兼顧到每個幼兒。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三
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及靈活閃躲跑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1、幼兒人手一條繩子(約2米)。
2、幼兒學會兒歌《魚兒游呀游》。形式和人數:集體游戲,10—20人。
在場地上先指定"海面"的范圍,超出部分則為"沙灘"。游戲開始時,先指定一幼兒為漁夫,教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游呀游》,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游"時,幼兒根據回答中的人數迅速合作,即興由一幼兒當魚頭,后面的幼兒一一用繩子套住前面一幼兒的腰,兩手拿住繩子的末端跟著"魚頭"游。待幼兒隨機組合完畢,此時漁夫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以最后剩下的一隊為優勝隊,可由優勝隊的幼兒推選出一幼兒當"漁夫",游戲重新開始。
1、幼兒人數與游戲進行中實際所需的人數有差距時,教師應適當調節,也可多請1—2個漁夫。
2、游戲也可讓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不限制每條魚的組成人數,將兒歌后部分改為"誰來變成魚兒游?我來變成魚兒游。
3、教師應注意幼兒用繩子所套的身體部位,以腰部為最適宜處。
附兒歌《魚兒游呀游》:
師:小小魚兒游呀游,在那游?
幼:在這游。幾人來變魚兒游?
師:x(一般為2—5人)人來變魚兒游。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四
學說兒歌,并嘗試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嘗試根據兒歌的內容選擇合適的音樂,初步發展音樂欣賞能力。
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掌握前、中、后的位置關系。
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了解兒歌的含義。
活動準備:《魚兒游》兒歌。
兩至三首不同類型的歌曲。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五
1、出示《魚兒游》兒歌,和幼兒一起說兒歌:
魚兒游。
魚兒游向前,
魚兒向后轉,
向上跳一跳,
轉個大圓圈。
2、請一位幼兒按老師的指示,做向前游、向后轉、向上跳和轉圓圈的動作,給其他幼兒做示范。
3、播放兩至三首歌曲,請幼兒從中選出適合為扮演魚兒游動做伴奏的音樂。
4、播放音樂,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條魚,隨著音樂,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5、音樂停下來時,老師請幼兒做"造型",并根據當時幼兒的位置,幫助他們鞏固和加深理解前、中、后的概念。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六
所謂符合科學性,就是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下是“小班體育《捕魚》教案”,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1.練習集體躲、追、捉、跑,發展靈敏素質和奔跑能力。
2.培養孩子協調一致,團結戰斗
“小朋友們好,今天呢,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一個好玩的捕魚游戲。這個游戲呢,首先要請兩個小朋友手拉手變成一張網,剩下的小朋友呢都當小魚。從這里到這里(邊講邊指出范圍,兩條黃線加兩條白線圍成的長方形),在這個范圍內,小魚們可以隨便走或跑。這個時候,變成網的小朋友就可以張開大網去抓小魚了,被抓到的小魚就變成漁網,跟他們一起去捕其他小魚。一直到把小魚都捕完為止。還有一點要注意的事,當網的小朋友小手要拉好了不能松掉,不然網破了可就捕不到小魚了。小朋友都聽清楚了嗎?”
“好,那現在有沒有小朋友愿意當漁網的?”
“那其他小朋友就當小魚,讓我們看看哪條小魚最棒,最后才被抓到!小魚們可以逃了,漁網要來抓了!”
開始捕魚,小魚越抓越多,漁網越來越大,直到抓到最后一個。中間休息過一次。(她們玩不動了,所以休息過一次)
“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棒,當漁網小朋友真能干,最后漁網越變越大,所有的小魚都被抓到了,小朋友們都給自己鼓鼓掌吧。老師還要表揚那位小朋友,她是最后一條被抓到的小魚,真棒!”
“雖然小朋友們都很棒,但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些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跑出了老師規定的范圍,重新提醒過之后,小朋友們都注意多了。還有一點就是,當漁網越變越大的時候,小朋友都管自己抓,管自己跑了,所以都斷了,漁網也就破了,這樣是抓不到小魚,小朋友們要想好一起往一個地方跑去抓小魚,這樣才能抓到更多的小魚。下次玩游戲一定要注意哦。”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七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及靈活閃躲跑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條繩子(約2米)。
活動玩法:
在場地上先指定“海面”的范圍,超出部分則為“沙灘”。游戲開始時,先指定一幼兒為漁夫,教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游呀游》,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游”時,幼兒根據回答中的人數迅速合作,即興由一幼兒當魚頭,后面的幼兒一一用繩子套住前面一幼兒的腰,兩手拿住繩子的末端跟著“魚頭”游。待幼兒隨機組合完畢,此時漁夫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以最后剩下的一隊為優勝隊,可由優勝隊的幼兒推選出一幼兒當“漁夫”,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建議:
1、幼兒人數與游戲進行中實際所需的人數有差距時,教師應適當調節,也可多請1-2個漁夫。
2、游戲也可讓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不限制每條魚的組成人數,將兒歌后部分改為“誰來變成魚兒游?我來變成魚兒游。
3、教師應注意幼兒用繩子所套的身體部位,以腰部為最適宜處。
附兒歌《魚兒游呀游》:
師:小小魚兒游呀游,在那游?
幼:在這游。幾人來變魚兒游?
師:x(一般為2-5人)人來變魚兒游。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八
本節體育游戲分準備活動、開展游戲、放松運動三個階段進行。教師營造出充滿趣味的“漁夫拉網捕魚”游戲氛圍,引導幼兒由探索“基本動作要領”“合作動作要領”逐步過渡到“合作開展游戲”。教師較好地控制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三方面要素的比例和節奏,使幼兒既得到了鍛煉,又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和探索合作方法成功后的滿足。活動環節清晰、目標性強,層層遞進,較好地體現了螺旋上升逐步提高難度的原則。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九
1、感受音樂,學習合拍優美的做動作。
2、初步發展有爾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準備:小魚游水的音樂;
將活動室布置成“小河”;
幼兒熟悉歌曲《小金魚》。
1、隨著《小魚游》的音樂,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來到小河;
指導語:“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戲吧!”
2、發生練習《問候歌》,幼兒練習親切自然的演唱。
指導語:“我們一起向小河問好吧!”
3、復習歌曲《小金魚》,鼓勵幼兒邊唱邊自由表演;
指導語:“小河輕輕的問:‘誰這么有禮貌呀?’小金魚門邊唱邊跳的告訴小河,好嗎?”
4、演唱歌曲,練習魚游水、吃食、游戲的動作。
指導語:“小金魚的舞蹈跳得真好看,你們是怎樣吃蟲子的?”“怎樣在一起做游戲的?”“表演的時候動作要優美,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5、聽音樂做不同的動作。
(1)區分魚游水、吃食與捉魚人的音樂。
指導語:“魚游水的音樂十分優美,就好像小金魚自由的擺動尾巴游來游去”。“小魚吃食是一口一口的吃的,音樂的節拍也長一些,是一下一下的。”“聽到很急的音樂史,好像發生了什么事?”“對了,捉魚人要來捉魚了。”
(2)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指導語:“小魚們要好好聽音樂,聽到魚游的音樂,做小魚游的動作;聽到節拍長的音樂吃食;聽到很急的音樂表示捕魚人來了,立即回到‘家’。”
6、開展音樂游戲,調動幼兒的情緒,快樂的玩游戲。
指導語:“小魚們個個機靈敏捷,我們和捕魚人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大?”
7、結束游戲,演唱《再見歌》,自由模仿小魚游水回家。
指導語:“天黑了,小魚玩了一天該回家了,我們和小河再見吧!”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十
一、教學目的:
1、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堅強品質。
3、訓練幼兒雙腳并攏,動作輕松自然地從高處25---30cm高處往下跳。
二、教學準備:錄音機、音樂磁帶、粘貼小星、小鴨頭飾、小魚若干、場地布置。
三、教學過程:
1、小鴨表演(準備活動)。
(1)聽音樂走圓、變隊走。(音樂:我愛北京天安門)。
(2)聽口令排隊。
(3)做徒手操。(音樂:海鷗)。
2、小鴨跳水(基本技能訓練)每個幼兒搬一把椅子擺成跳臺。
(1)鴨媽媽示范從25---30cm高處往下跳,并講解動作要領。(用兒歌的形式解說)。
(2)小鴨模仿跳,邊念兒歌邊自由練習從25---30cm高處往下跳。
(1)鴨媽媽告訴小鴨游戲的玩法。(剛才我們掌握了一。
個本領——跳水,現在媽媽帶你們去池塘捕魚了。小魚在水里游,你們跳水的時候可要輕輕的,不然,嚇走了小魚,就捕不到魚了。)。
(2)鴨媽媽告訴小鴨游戲規則。(捕魚之前,媽媽告訴你們一個規則,小鴨們一定要記住:每個站臺只能站一只小鴨,跳下水時,動作要輕。我們比比看哪只小鴨最守規則,捕魚最多。)。
(3)鴨媽媽和小鴨一起游戲。
4、小鴨的舞(音樂:數小鴨,整理動作)。(小鴨們跳的舞好美呀!我們要回家啦!與老師們打個招呼吧“再見啦!”)。
說明:此次活動在中(二)班進行。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十一
設計意圖: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活動蘊含著諸多方面的教育價值。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幼兒不僅可以發展各種動作,而且可以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愉悅以及活動規則的意識,從中發展社會性。《捕魚》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個游戲,有著美好的童年回憶,并且需要合作游戲。
活動目標:
1、學會行進鉆的動作。
2、培養游戲的規則意識。
3、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4、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對鍛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布置成大海情境。
2、魚媽媽頭飾一個,斗笠兩個,
3、音樂《碧波搖籃曲》、《撈魚》配樂、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扮演角色,活動身體”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魚媽媽,幼兒扮演小魚,引導幼兒學小魚游,做上肢、下肢,體側、體轉、下蹲、跳躍、放松等活動身體。
二、以和“水草”玩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學習鉆的動作。
1、引導幼兒鉆“水草”。
2、請鉆的好的幼兒示范,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彎腰屈膝、低頭、身體全部鉆過去再站起來。
3、幼兒練習鉆。
三、介紹“捉小魚”游戲,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提問:什么時候網落下來撈魚呢?
2、一起學撈魚的兒歌。
3、介紹游戲規則:(1)小魚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快快地從漁網地下鉆過去,游完一遍的小魚回到隊伍最后面排隊。
(2)邊游邊和著音樂念兒歌。
(3)被捕到的小魚就要接受新任務,搭成兩人一組的新漁網,幫助捕魚人捕魚。
4、進行游戲。
(1)幼兒游戲第一遍。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引導幼兒邊行進鉆邊念兒歌。
(2)幼兒游戲第二遍。被捕到的幼兒搭成兩人一組的新漁網,引導幼兒連續鉆過多個漁網進行游戲。
四、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總體上的還是比較順利,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會行進鉆,培養協調團結的精神。小魚是幼兒所熟知和喜愛的,以扮演小魚導入,符合小班孩子愛模仿的天性。請兩位教師扮演捕魚人,第一次游戲時設計讓漁網不撈到魚。大大給孩子樹立游戲的信心,鼓勵了孩子,為接下來能順利進行游戲做好鋪墊。
在活動中我發現一位幼兒在鉆的時候膝蓋彎的不夠低,所以總是把拱門弄倒,我及時的走過去給予幫助指導。但是在游戲中幼兒會不記得念童謠或者念得很小聲。通過這次經驗下次在游戲前我應該在多花一些時間在引導幼兒念童謠兒歌,在掌握童謠的基礎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氛圍會更好。目標中培養幼兒協調、團結的精神上達成上還不夠深入。
捕魚兒教案(模板12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發展追躲閃的能力,提高身體的靈敏性。
2、學會相互配合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漁網一頂、在地上劃一個大型的魚塘(用不干膠或者皺紙布置成圓形池塘)。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發展追逐躲閃能力。
難點:朝一個方向游,避免相互碰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漁夫要去池塘釣魚。今天老師來扮演漁夫,小朋友來扮演小魚好嗎?小魚是怎么游的呢?(請幼兒在池塘里游一游,重點提醒朝一個方向游,不要碰撞)請小朋友們站到池塘里,模仿小魚游。相當于一般健康活動的熱身運動,活動開各個關節。
二、開展游戲:
1、介紹玩法:出示道具漁網,介紹游戲玩法。
2、開展游戲一次,對游戲理解及規則遵守進行評價。
3、開展游戲第2、3次后,請個別幼兒嘗試做漁夫,老師參與小魚。
4、總結游戲情況。
1、介紹新玩法:
(師)有幾條小魚真靈活,我到現在都沒有捕到呢,現在我要請幾個小幫手來幫助我呢。請小朋友都回白線上休息一下,請小朋友都回白線上休息一下,請兩個小朋友示范一下,被捕到的小魚手拉形成一張更大的漁網。
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