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教案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一
1、進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3、強調解比例的書寫規范和計算中的靈活性,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寫出你的想法。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寫出一個比例嗎?這個比例中x是多少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己動腦寫出想法。
(2)小組交流。
2、師:哪個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想法。
板書: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35本小人書。
3、總結:
師: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項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對,先寫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數的值。這種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三、課堂練習。
1、解比例。
2、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兩個內項是0.4和0.3,兩個外項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項是4,第二項是8,第三項是x,第四項是10。
四、總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二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畫圖、計算等方法探索新知。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比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交流算法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72——73頁。
《比的化簡》一課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先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初步體會化簡比,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然后在學生對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的基礎上去發現體會比的基本性質;繼而通過化簡不同形式的比來再次加深對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并總結出化簡比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活動中發現、思考、總結,以實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生已經了解了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在上一節課中對比的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了解了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在課前了解中發現學生對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相關內容有一定的遺忘,會應用,但說不清自己的'思考過程。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要注重學生的體會、發現和總結,既要理解化簡比每一步是如何得到的,能正確化簡,還要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能寫出相等的比,并用自己的話總結出比的基本性質。
3、會運用商不變的規律、分數基本性質和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理解化簡的過程并能歸納總結出化簡比的方法。
4、應用化簡比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1、重點: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理解并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2、難點: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并能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一、創設情境,樂學啟智。
1、請兩名學生品嘗調制好的水。你們覺得哪杯水更甜?需要我提供哪些信息?
出示相關信息:
(1)調制這杯蜂蜜水用了3小杯蜂蜜,12小杯水。
(2)這杯蜂蜜水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判斷,同時培養學生選擇有用信息的能力。】。
2、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哪杯水更甜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請學生把自己的判斷方法寫一寫。
(2)同桌簡單交流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3:12=3/12=1/4=1:4。
4:16=4/16=1/4=1:4。
(12:3=4:1;16:4=4:1)。
小結:看來我們把這兩杯水蜂蜜與水的杯數比進行簡化之后,發現都是平均1小杯蜂蜜用了4小杯的水,所以它們一樣甜,這樣非常便于我們進行比較。
二、發現總結,樂究尋智。
(1)你能從上面的式子中找到相等的比嗎?
3:12=1:44:16=1:41:4=4:16(12:3=16:4)。
觀察這些相等的比,你有什么發現?
(結合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敘述兩個比前項和后項的變化情況。)。
(2)請你說一說這組相等的比是怎樣得到的?
1:2=10:204:12=1:3。
(3)你能也寫出幾組相等的比嗎?并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觀察這些相等的比,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總結: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的大小不變。
小結: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既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一組相等的比,也可判斷一組比是否相等,其實它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比的化簡。(板書課題)。
三、探討歸納,樂享匯智。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其實我們在比較哪杯水甜的時候就已經用到了比的化簡。3:12和4:16不便于比較,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經過計算得到了1:4,很容易判斷出兩杯水是一樣甜的。我們知道分數可以約分成最簡分數,比也可以化簡成最簡整數比。(比的前項和后項除了1以外沒有其他公因數,這樣的比就是最簡整數比。)。
【設計意圖:結合情境體會比的化簡的必要性,了解比的化簡的基本方法。】。
24:422/5:1/40.7:0.8。
2、先獨立完成,再和同伴說說每一步是如何得到的。
結合剛才的化簡過程,想一想我們在化簡比的時候用了哪些方法?
學生總結:方法一:把兩個數的比轉化為這兩個數相除,用分數表示他們的商,再把這個商化成最簡分數,這個最簡分數的分子就是比的前項,分母就是比的后項。方法二:直接用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把不是整數比的化成整數比,把不是最簡整數比的化為最簡整數比。
四、解決應用,樂凝升智。
1、這里有4杯糖水,你能用今天所學判斷出這里有一樣甜的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再次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又加深了對比的認識,誰來說說你今天的收獲。
總結:比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通過對比的化簡能幫助我們更方便進行比較和判斷,希望同學們不斷加深對比的認識,正確的化簡比,更好的應用比。
六、作業設計:
化簡比和求比值一樣嗎?可以舉例說明。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四
按比例分配的練習。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反思、總結。
小黑板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數各是多少
1、被減數是36,減數與差的比是4比5,減數是多少?差是多少?
提高練習的靈活度,以及練習的形式。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五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認識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應用概念進行分析,判斷,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
2、使學生正確掌握分解質因數和求兩個數的公約數,求兩個或三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質因數和求出兩個數的公約數,兩個或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指名口算課本第64頁第11題)。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復習了整小數的意義,今天復習數的整除(板書課題),通過復習,加深對整數特性的認識,掌握好數的整除的意義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認識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熟練地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和求公約數最小公倍數。
二、復習約數和倍數。
1、提問:什么是整除(板書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當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時,還可以怎樣說?板書:
約數。
倍數。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說明倍數和約數的依存關系。
3、學生練習。
(1)從小到大寫出9的五個倍數。
復習約數倍數相關知識(略)。
(2)寫出18的所有約數。
三、復習質數合數。
1、提問按照一個數約數的個數分類,除0以外的自然數可以分為幾類:
板書:1。
質數。
合數。
怎樣的數是質數?怎樣的數是合數?1為什么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口答:
(1)說出比10小的質數和合數。
(2)最小的質數和最小的合數各是幾?
(3)下面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785123579190。
3、提問:你能把90寫成質數相科乘的形式嗎(板書)這里的因數叫做90的什么數?(板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
4、做“練一練”第3題。
練后指名口答,集體訂正。
四、復習公約數和公倍數。
1、學生練習。
(1)寫出18和24所有的公約數,指出公約數。
(2)從小到大寫出4和6的五個公倍數,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數。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提問:什么叫做公約數和公約數?什么叫做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板書——公約數、公約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2、“練一練”第4題。
集體練習,指名口答,說一說方法怎樣歸納三種關系?
追問:用短除法求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復習。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提問: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書:——能被2、5、3整除的數)。
2、“練一練”第5題。
提問:這里能被2整除的數都是什么數?不能被整數的數都是什么數,
板書:偶數。
奇數。
想一想,自然數可以分為哪幾類?
六、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內容,說說相互之間有什么聯系。
七、課堂練習。
1、練習十一和12題。
2、課堂作業。
(練習十一第15、16題、17題中(3)(4)。
八、課外作業:練習十一第18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六
已學了比、求比值、化簡比按比例分配等知識。
學習目標。
1、鞏固比的意義、求比值與化簡比的方法。2、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導學策略。
練習。
教學準備。
習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概念。
什么叫做比?
怎樣求比值與化簡比?
求比值與化簡比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二、獨立練習。
第1題練習后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第2題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第3、4題先弄懂題意,再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第5、6、7、8、題是運用比的意義解決一實際問題,先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或全班交流不同的方法。
三、你知道嗎?
學生自學,然后教師介紹黃金分割。
口答并結合練習加以說明。
列表分析。
教學反思。
還可以。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七
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按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能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各部分量之間應該按怎樣的比例來分配。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引導學生將比轉化成分數、份數,指導學生試算。
學生課前作調查;
一、導入。
1、看題目:“比的應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調查員:前幾天,我已經請同學們去作了課外調查,看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識。下面,請匯報一下你調查到的信息。
二、新課。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來了一位客人。剛巧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親自招待這位王叔叔。
師:請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對,這是待客的基本禮儀。小明打算親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濃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請你先獨立計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評價。
(a)請你談談你對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解法,為什么?
(b)其實,這些方法都很好。不過,第(b)種解法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一種新方法。它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顯示課題,齊讀)。
2、計算電費。
(1)剛才小明就按大家計算的結果給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會兒,剛巧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張電費的清單。原來,“小明家和另外兩戶居民合用一個總電表。九月份共應付電費60元。”(顯示)王叔叔想看小明這個小主人合不合格,就問小明:“你們家上個月交了多少元電費?”
(a)你覺得小明家應付多少元電費?你是怎么想的?
(b)你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八
1、使學生初步了解歸總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夠正確地解答這種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掌握乘、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結構特征和解答方法。
學畫線段圖,并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量關系。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1、學習例5(為了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計算,將例題進行了改編)。
(1)教師說:小華讀一本書,如果每天讀9頁,幾天可以讀完?(學生各抒已見)。
(3)小組展開討論,并獨立列式試做。(教師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
(4)小組匯報自己的想法,教師點撥,小組間相互質疑問難。
(5)教師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邊小結邊進行必要的板書:
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729=8(天)
(6)讓學生根據分步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2、改編例題,引出題目:(如果小華8天讀完,他每天讀幾頁?)
(1)學生獨立思考,并試著列式解答出來。
(2)請一名學生匯報。通過學生之間的質疑問難,教師根據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小結:要求每天讀幾頁?首先知道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遇到問題,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3、比較例題和改編的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相同點:都是先求這本書的總頁數。不同點:例題是求幾天讀完,改編后的問題是求每天讀幾頁。
4、教科書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和例5,讓學生獨立完成。
1、做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讓學生認真讀題,獨立完成,并找出兩個小題的異同點。
讓學生說一說想法,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3、做練習二十五的第3、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
通過師生交流,突出兩步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板書設計:
兩步應用題
(1)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2)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再求每天讀幾頁?
729=8(天)728=9(頁)
答:8天可以讀完。答:每天讀9頁。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九
使學生知道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進一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合理選擇用不同統計圖來未表述。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不同統計圖的特點。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統計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名稱優點
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趨勢
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下面幾組數據分別選用哪種統計圖表示更合適?
(1)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2)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
(3)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數量統計表。
第(1)小題
(1)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
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圖
第(2)小題
(2)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
這題給出了各種樹木占樹木總量的百分比,用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都可以表示出這些信息。但用扇形統計圖更能直觀地看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第(3)小題
(3)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數量統計表。
這題給出了各種樹木的數量,只能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統計圖?
1、在林業科學里,通常根據喬木生長期的長短將喬木分成不同的類型。
下面是我國喬木林各齡組的面積構成情況。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統計圖描述?哪種更直觀些?
2、完成教科書第99頁“做一做”
3、完成練習二十一第5、6、7、8題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應該注意些什么?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十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說明。
一、準備。
線段圖是把握數量關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線段圖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嗎?
1.學生獨立完成線段圖。
2.展示學生成果。
3、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
25%=1/432人。
圍棋班比圍棋班25%。
航模班。
1、出示教科書p23上面的問題。
2、思考:增產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產量是普通水稻產量的百分之幾。
3、學生獨立解答問題。
4、班內交流。
方法一:7-5.6=1.4(噸)。
1.45.6。
=0.25。
=25%。
方法二:75.6。
=1.25。
=125%。
125%-100%=25%。
三、試一試。
1、出示教科書p23下面的問題。
2、幾成是什么意思?
※成數主要用于農業收成。
※幾成就是十分之幾。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2.61-2.25)2.25。
=0.362.25。
=0.16。
=16%。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4練一練第1題。
2.科書p24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p24練一練第3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從復習中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通過介紹某實驗田普通水稻與雜交的產量,引出增產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再一次體會百分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開拓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重點理解幾成的意思。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發展學生的思維。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十一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百分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常用百分數對事物進行描述、分析、統計、比較。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大量接觸了百分數,但是對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其應用價值的認識還處于模糊階段。本單元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分數、小數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正式認識百分數。百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因此,它是一種特殊的分數,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與應用都可以由分數的相關知識遷移過來。由于百分數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學習百分數對理解和判斷生活中相關數據信息以及運用百分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六年級上冊主要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及一般應用,六年級下冊教學百分數的特殊應用(如利率、折扣、成數)。兩部分內容的著眼點有所不同,六年級上冊的教學重點是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百分數的意義及一般性應用;而六年級下冊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一些特殊領域的應用,更強調對其實際意義的理解。
備課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用百分數表述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
2.掌握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方法。
3.在理解、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4.經歷探究百分數意義的過程,積累探究問題的經驗。
5.經歷探究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互化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類比、遷移等數學思想方法。
6.經歷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7.在探究百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8.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
9.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的價值。
重點: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及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分數之間的互化方法。
2.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難點:
1.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
2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化簡大全(12篇)篇十二
我們剛才復習了除法中商不變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比的前項相當于被除數,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數;比的前項也相當于分數的分子,比的后項相當于分母。
問:在比中有什么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得出: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這就是比的基本性質。
問:為什么這里要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不能是0?(因為如果乘以0,比的后項就變成了0,沒有意義。且0不能作除數,更不能同時除以0)。
2.教學化簡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