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是一種在語言表達、內容思維和結構組織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的寫作作品。下面是一些獲得過高分的優(yōu)秀作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一
馬上就要到夏天了,天氣越來越熱,而人心也越來越浮躁??晌覀兗?,卻始終像墻壁上掛的字一樣——靜。
那個字是我爺爺寫的,也是他對我們全家的要求。現在我們家都喜歡靜,我爺爺喜歡安靜地揮灑筆墨,我奶奶喜歡讀完一本書,父母喜歡安靜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我也喜歡在這種靜中成長。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就提出了這個要求,那時的我很小,并不知道靜是什么。那一次爺爺帶我出席婚禮,我因為好玩就在那又吵又鬧。還發(fā)出一些古怪的聲音。很多客人都因我的古怪被逗笑了,可只有爺爺臉都紅了。后來他把我?guī)У浇锹淅铮钠綒夂偷貙ξ艺f:“小寶啊,咱們在外面可不能這樣大聲吵鬧,影響到別人,要文明,要學會靜。”
“靜是什么?”我很好奇這從未接觸過的詞。
“靜啊,就是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不影響他人?!?/p>
從那以后,我學會了安靜,在見到客人后我可以做到爺爺對我的要求,但是那個“靜”字卻并沒有這么簡單。
一年夏天,我家并沒有開空調。我熱得左跑跑右跳跳,在床上打個滾,卻一點涼快也沒有。我一直央求爺爺開空調,可他并沒有理會我。后來他把我叫到書桌前,說要教我寫書法,我并不理解爺爺的做法,因為實在太熱,也就隨便寫了兩個字,歪歪扭扭,和爺爺的根本沒法比。
“小寶啊,你知道我為什么又不熱,又能把這字寫好嗎?”那是因為我心靜下來了。所謂“心靜自然涼”,一個人心靜下來了,他不會像以前一樣躁,也可以專注去做一件事,把事做好。
我并不理解“靜”與不熱有什么關系,只是像爺爺說的那樣坐在他身旁靜靜看著他寫書法。十多分鐘后不知怎么的我沒并有原先那么熱,但我并沒有感覺,一直專注地看著爺爺。這時爺爺把筆給到我,要我再寫幾個字。我模仿著爺爺,字也端正多了??粗鵂敔數男θ荩宜贫嵌匦α诵Γ涸瓉磉@就是靜。
后來爺爺走了,可那個字依然掛在那里。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爺爺,也明白了靜。“非寧靜無以致遠”,在這個好家風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很多,而這個“靜”,也將會伴隨我的一生。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二
以前,我不好好學習,媽媽一叫我學習,我就不耐煩了。但是,現在,在媽媽的指導下,讓我懂得了勤奮學習才能使我得到優(yōu)越的成績,才能使我茁壯成長。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媽媽要給我進行一次語文測試,以前,媽媽說要測試,我都會說:“英語有作業(yè),我先去做了?!爆F在,我終于懂得了要勤學苦練才能走向人生的最高峰!媽媽讓我觀察自己以前的時候,因為懶惰,不好好學習,所以成績很差,但是現在,我的成績在慢慢提高,因為一位文學家說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蔽蚁嘈?,只要勤學,你就總有一天會成功,會讓自己父母自豪。
爸爸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生活當中的引導者。爸爸很助人為樂,每回教導我的時候,太陽像火爐一般火辣辣的燃燒著大地,風像小孩子的笑聲一樣沙沙的響,總是讓人,感到愉悅。還記得曾經附近鄰居讓我爸幫忙一起修東西,我爸二話不說就趕過去了,因為天氣熱哪怕開著空調一樣滿頭大汗的回來了。
現在,我變得更孝順了,我會幫媽媽干些家務,會幫爸爸倒倒茶水。
良好的家風能引導我們茁壯成長,優(yōu)秀的父母帶著我們走在正規(guī)。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三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tǒng),包括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它們猶如一種磁場深深地影響著人們。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具體的從小事做起,乘車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教育的能時時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讓座還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為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為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受,不能與人過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經常告誡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做敢當的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侯,要勇于承認,不能撒謊。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知錯不改時”,也應該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誡他們,不要等到無法收場時后悔莫及,讓他們從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家風是行到水窮處的坐看云起時;家風是干涸的沙漠中的一縷清泉;家風亦是你我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guī)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
我有一次,我和朋友玩,我們去了公園玩,我和我媽說好了9點半回家,我玩的很開心,但是我忘記看時間了,到了晚上我回家被媽媽罵了一頓,說要誠實守信。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四
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是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每個人的成長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中。
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基石。
百善孝為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教育我們要孝順的話似乎不曾說過幾句,然而,他們卻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身教”。
從去年起,爺爺的身體一直不大好,每隔一個月都去醫(yī)院輸液療養(yǎng),在爺爺住院的這幾天里,爸爸總是一天24個小時在醫(yī)院陪護,在病床前忙個不停,生怕對爺爺照顧不周,媽媽也是天天變著法給爺爺做營養(yǎng)粥,不管刮風下雨都準時去醫(yī)院送飯。受爸爸媽媽孝心的感染,我也特別孝敬關心家里的每一位長輩,堅持每周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告訴他們多保重身體。
東西,我會在腦子里事先造個購物清單,買生活中的必需品,買性價比最高的物品,食品類的東西不能買太多,吃多少,買多少。在穿衣服方面,我也從來不攀比,只要干凈舒服就行。學習用品,我也會非常愛惜,文具包臟了洗過繼續(xù)用,本子直到一頁不剩的用完為止。
最后是勤?!扒凇笔乔趭^,“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每天媽媽下班后,從來沒有坐在沙發(fā)上看過電視,到家馬上開始洗手做飯,打掃衛(wèi)生,吃過晚飯后,媽媽還是沒有休息,會接著給我改作業(yè),洗衣服。我看到媽媽這么辛苦,也會主動幫媽媽做些家務,鄰居見了都夸我是個勤快懂事的小姑娘呢!其實都是受媽媽影響的,也是我家的家風在我身上的體現。
我要時刻牢記“孝、儉、勤”的家風家訓,把這種優(yōu)良品質保持下去。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五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生活在這個家里學到了許多的道理。
從小,奶奶就告訴我,做人要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通情達理,不能為了一己私欲而傷害他人。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
記得那是二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在家休養(yǎng),不能按時開學。媽媽為了不讓我落下三年級的新知識,就買了許多輔導資料,讓我在家自學。媽媽每天還要布置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晚上下班回家檢查學習情況。本來以為可以痛痛快快在家玩的我,當時很生氣,心想:我都快是個“半殘疾”的人了,還布置這么多作業(yè),真煩!媽媽卻說:“你右手寫不了字,不是還有左手嘛!媽媽不要求你字寫得多漂亮,只是想通過作業(yè)來看看你一天的學習情況?!蔽乙贿吅懿涣晳T的用左手寫著作業(yè),一邊心里犯著嘀咕:哼!媽媽才不是奶奶說的那種無私奉獻的人呢!
可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卻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放學早,就去了媽媽單位,當時媽媽和她的同事正在忙工作,我就安安靜靜的做作業(yè)。我無意間打開媽媽的抽屜,發(fā)現一張紅色的卡片。原來是媽媽參加慈善活動,義務幫助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貧困學生,給他購置了書籍和過冬的衣物。這張紅色的卡片就是那個學生回給媽媽的感謝信??粗诿β刀鵁o暇顧及我的媽媽,我心里頓時感到很溫暖,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可愛的人。
而我的爸爸也是奶奶說的那種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爸爸經常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有時候我很不理解他,就會問:“爸爸,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你怎么總是很喜歡幫助那些人呢?”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咱們再不富裕,也比在街邊頂著大太陽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強吧?咱們家里也有老人,要是你奶奶這樣在路邊,你幫不幫?”“我?guī)?!我肯定幫!”我搶著回答。爸爸摸摸我的頭,笑了。
我的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盼望中出生,在長輩的教導中成長,在生活的經歷中成熟,我要帶著這些,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六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這句話在我們家隨處可見,雖沒有白紙黑字的張貼在墻上,但這些話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銘記在我的心坎里。
自從三年級開始,我那操心不盡的古董外公就把魔抓伸到了我的頭上,說沒規(guī)矩不成方圓。說我是大孩子該懂事了,并給我頒布一系列家里的規(guī)矩,全家監(jiān)督,要是有違反,哼哼,竹筍炒肉已經近在咫尺了。
第一條:吃飯不能看電視看手機。
第二條:吃飯兩只手必須都在飯桌上,挾菜只能挾自已的方位。
第三條:晚上9點前睡覺早上7點起床,現在我已經是初中生這第三條早已做不到。
第四條:飯前洗手不吃垃圾食品。
每添加一道家規(guī)我的心仿佛被綁上了一道枷鎖無法掙脫。一道道規(guī)矩把我捆得快要出不了氣來,可我又無力反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遵守。
話說有一次,我母和外公都外出有事了,家里只有我一個人吃午餐,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天卻被我的一個念頭變成了不平凡的一天。外公給我定的家規(guī)第一條就是吃飯不許看電視或玩手機來著?這可是一個天賜良緣的好機會,正如哪吒所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哼哼,你們這里該死的規(guī)規(guī)就等著被我打破吧!
想到這里,我的心中不禁立刻斗志昂揚,已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端出媽媽為我準備的豪華午餐,真是為我的這次壯舉慶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隨著我一聲令下電視機早已乖乖打開,邊吃邊看電視的心情果然很好,讓我盡情的享受了一中午美妙時光可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同樣的事做多了必定留有瑕疵果不其然,一次偶然間外公去舅舅家去住幾天,媽媽送外公過去,恰巧到了飯點,行動的機會又到了,可沒想到這一次媽媽回來的異常快。聽到走廊的腳步聲,嚇得我立馬關掉了電視裝作安心吃午飯,媽媽之前就懷疑我偷偷地看電視,把手放在電視機上時我神色大變,電視機是熱的。謊言立馬拆穿,那時我的心情可謂是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因為我知道竹筍炒肉已經離我不遠了。
4年過去,在我堅持不懈努力下規(guī)矩不但沒有減少,反到是又多了幾條,面對這令人討厭而又無可奈何的家規(guī)我還得執(zhí)行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七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忙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后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向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職責。住院期間,媽媽每一天要去醫(y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一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yǎng)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y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向照顧奶奶到出院。每一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一天我自覺地做好自我應當做的事,盡量不讓他們?yōu)槲业氖虑椴傩摹_@是我對他們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必須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此刻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能夠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提高,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眿寢屢渤Uf,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僅有更好,沒有終點,僅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八
中國是禮儀之邦,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有了規(guī)則,社會才能更安康、更和諧。
古往今來,歷代名人也有自己的家風:例如孟母三遷,說明孟家的家風是“好學”;岳母刻字,讓岳飛精忠報國,這才有了鏗鏘有力的《滿江紅》誓詞。好的家風、家訓是祖輩對下一代的鞭策和激勵,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下,子孫后代才能揚帆遠航!
家風短小精悍,卻意味深刻。僅是我家家風的一個“善”字,說說簡單,做做卻難。爸爸是一個“善”當先的人。只要是需要幫助的人,他就會毫不猶豫地鼎力相助??刹皇锹铮罱A光城內有“每日慈善”的捐款活動,爸爸每天都會捐五元。盡管錢數不多,但那兩三張5元中卻是爸爸滿滿的善心。
熱風拂面,空氣溫暖起來。那陣風,就是我的家風——善!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九
最近,我讀了《浙江好家風》這本書,書里講述了各種不同的家風。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我的老家——浦江的“江南第一家”了。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家風,我們決定去實地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江南第一家”?!敖系谝患摇弊溆谄纸h鄭宅鎮(zhèn)。走過牌坊群,我們就看見了鄭氏規(guī)范,他們的家規(guī)主要是圍繞著“忠、孝、義”三個字來編寫的,共有一百六十八條。這是我見過的最多的家規(guī)了!再往里走,就看見了一口井,這就是著名的孝感泉。傳說這是鄭家老祖宗鄭綺因生病的母親沒水喝,難過地哭了三天三夜感動了天地,而在一夜間出現的。這至今仍清澈見底的孝感泉正是鄭綺孝心的最好見證。
看過了美麗的孝感泉,沿著青石板路往前走,很快就來到了一座古老、高大的大宅院門口。只見上面寫著五個大字“江南第一家”。這讓我知道了進去之后就是鄭家祭祖、處理事務的'宗祠了??缛氪箝T,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品”字井,這體現了鄭家祖訓對后人品德的要求。再往后走,我們又看見了一個巨大的鼓,這個鼓名叫“聽訓鼓”。鼓的對面放了一口大鐘,名叫“會膳鐘”。后面的有序堂里成列著一塊屏風,上面是鄭氏家族組織及管理分工總覽圖。
最后我們還看了他們祭祖的地方、以及后人對他們事跡的評價,在那里我真正了解到了“忠”、“孝”和“義”的意義。鄭家人不僅講究孝道,對于窮苦鄉(xiāng)親還很講義氣,鄉(xiāng)親有難,他們及時幫助。鄭家一共出過一百多位官員,可沒有一個貪贓枉法的。正是因為這樣,明太祖才會賜他們“孝義門”這三個字,他們的事跡才會流傳至今。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們慢慢地走出了鄭宅,走出了這個古老又美麗的小山村。我邊走邊回想著,這時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疑問:“爸爸,鄭義門的家風是忠、孝、義。那我們家有家風嗎?”爸爸聽了,笑著說:“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們要去看望爺爺奶奶和他們一起過節(jié),這就是我們的家風??!”“對對對!”媽媽也接著說,“節(jié)假日去看望老人正是體現了‘孝’的家風?。 眿寢尩脑?,讓我想到上半年奶奶生病住院,爸爸每天下班后盡管很累,但還是開車穿過半個城市去醫(yī)院陪奶奶,經常深夜才回到家。又想到媽媽常常和我說:要誠實做人,認真做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所以從上學開始,我自己的書包和學習環(huán)境就是我自己整理的。雖然偶爾也會忘記帶課本,但是通過鍛煉增強了我做事的責任心,學會了對自己負責。我還聯(lián)想到爸爸經常對我說,做事貴在堅持,要有恒心。記得爸爸去年跑步鍛煉,一開始,他只能跑十分鐘,可是他每星期堅持跑4次,現在他都可以跑上一個小時了。
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風,我們的家風又是什么。雖然我們沒有把家風寫下來,但是他卻時刻影響著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已經刻在了我們的骨子里,融入到了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中去了啊!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
我的父親是黃河河務局的一名退休工人,父親的姊妹多,那時為了糊口,初中沒畢業(yè),就被奶奶叫到莊稼地里掙工分了。奶奶說,父親15歲時,在稻田里栽稻,一個村的人都沒有他快。后來要建黃河大堤,黃河段(后來改為河務局)招工人,父親就報了名,從此,父親就成了黃河段的一名合同工,當時他們的任務就是用架子車從遠處拉土方,拉石頭,來修大堤。一人一天要拉十幾車,還要上一個大土坡,一天下來,胳膊腫了,肩膀也被架子車上的拉繩磨破了,汗水打在傷口上,蜇得生疼生疼的。同去的叔叔伯伯們吃不盡苦,干了幾天都回家了。只有父親堅持了下來,后來父親又自學文化知識,通過考試,成為了黃河段上的一名正式員工。
父親在農活上也樣樣精通,小時候,由于父親上班,我們姐妹三個還小,家里的重擔就落到了母親身上,父親為了心疼母親,農忙時候,只要下班,就直奔我家的田里,父親就利用中午的時間幫母親干農活。正午,太陽使勁的照著大地,知了都嫌熱閉上了它們聒噪的嘴巴,莊稼也曬得蔫里吧唧,人家都回家歇涼吃飯了,地里就只有父親、母親在侍弄著莊稼。雖說我家勞動力很少,可是我們的莊稼在村兒里都是數一數二的,這無一不是父母勤勞的結果。
在生活中,父親很是節(jié)儉,一年四季都穿著洗得發(fā)白的工作服。對待自己如此,對待我們亦是如此,還記得我上初中時,別的孩子都有很多新衣服,而我和姐姐卻沒有,還記得那次上體育課,我的衣服被掛了個大口子,回到家里,我嚷嚷著讓母親給我買新衣服,誰知父親看了一眼說:“補補還能穿,扔了可惜了。”聽到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委屈的淚水:“別的孩子都有那么多新衣服,都什么年代了,還讓我穿補丁衣服……”而父親卻語重心長的說:“衣服只要干干凈凈就行,任何時候都不要和別人比吃穿,你現在正是學知識的時候,多和別人比比學習吧”。當時我沒有明白父親話的含義,我把它歸結為父親的摳兒。隨后發(fā)生的事才真的讓我讀懂了父親。
那時,村里窮,每到下大雨時,村里的路就泥濘不堪的,于是,村長就開大會讓大家捐一部分錢修路,于是大家就10元、20元、50元的捐了起來,到了父親了他一下子捐了500元,要知道那時的500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呢,我很不解的問父親“你連十幾塊錢的衣服都舍不得給我買,為什么捐款卻捐那么多???”“孩子,你要知道,咱們老李家祖祖輩輩都靠勤儉節(jié)約過日子,對別人寬,對自己嚴,識大體,講正理,修路會讓咱們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啊……”
父親的話深深地耕織在了我的心中,它潤物無聲,如今的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秉承著:勤儉節(jié)約、識大體,講正理的家規(guī),踏踏實實做事,實實在在做人。我堅信我的人生道路會走的更正、更穩(wěn)!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一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準則。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yōu)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wěn)步向前!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二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其實反映了家訓、家風的重要性。好的家風家訓、能夠影響家庭或家族成員精神、品德和行為,塑造品質優(yōu)秀、道德高尚的棟梁之才,是家庭里必不可少的德行傳承。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今天,我長大了,是四年級的學生了,我識字、愛閱讀,書中有獨立照顧媽媽的孝女、有牽掛雙親的奧運冠軍、有為救爸爸而自己受傷的孝子……每一個故事都很感人!我終于明白了,原來這些都是關于孝的真實故事,那是孩子在盡孝心,對父母濃濃的愛?。⌒⒌挛幕亲顬橹档抿湴恋闹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孝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承擔,更是一種責任。孝還是關心尊重父母,是一種對父母長輩的感恩。一個有孝心的人,心地是善良的,是懂得禮讓的。
我要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做個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孩子。當我也同樣端著滿滿的一盆水,走到媽媽面前幫媽媽洗腳時,媽媽笑了,說說:羅奕,你懂事了!我和媽媽相對注視著,都幸福的笑了,這一刻,我覺得快樂極了!
爸爸、媽媽常帶我去外公、外婆的家里串門,他們會幫著做飯、打掃衛(wèi)生。有次我在旁邊玩著我的大玩具、看著我的動畫片,把家里弄的很亂,也很吵!還時不時的去搗亂,和他們撒嬌,爸爸就會一臉的嚴肅,板著臉叫我要好好學習,不要就知道玩,而我就會和他做鬼臉,不理他。外公、外婆在旁邊也會說我爸爸,叫他不要兇。這時,我會選擇跑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幫我把弄臟的小手洗了洗,告訴我來外公、外婆家里要安靜點,他們年紀大,怕吵哦!此時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走到外公、外婆面前說,我來給你們讀故事吧,他們都笑瞇瞇的說好,我偷瞄了爸爸一眼,看到爸爸笑了!
家讓我感受到溫馨,孝心沒有言語,只是在不起眼{}的細微舉動間改變著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雖然我現在還小,但我以后也會是個男子漢,我也要孝順爸爸媽媽,愛他們,做一個“好家風”的實踐者和推動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三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良好的家風是優(yōu)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yè),講節(jié)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yǎng)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外出學習工作時,奶奶就利用時間,在家左刷右洗,從沒閑著。早晨,勤奮的奶奶為我們準備早餐,在我們吃的不吃了,奶奶就把剩下的吃了,就去干其它的活。晚上,我睡不著覺,在床上左翻右滾,便穿鞋走到燈開關哪,開開燈,走出臥室,我看到了奶奶的一舉一動,奶奶拖地很輕,生怕打擾我的睡眠,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那么硬朗,干活不久體力下降,對身體有許多的影響,奶奶為我們累垮了身體,奶奶一回頭看到我站在那里,奶奶一步成兩步地走來。奶奶對我說:“為什么不睡呀?”我說:“我睡不著,我也看看您休息了沒有,您為我們付出這莫多,我很心疼您!”說完我就回到自己的臥室睡覺去了。
我媽媽也是一位勤勞的媽媽,每天給我們準備飯菜,跟我們一起吃飯,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活動,也沒到頭休息,而是在家干家務活,我發(fā)現每天累了就到書房氣喘吁吁,小聲嘀咕著,我聽見還說有點累,我回憶白天我問媽媽的話,不累,我忽然一愣,那就是母愛的力量吧。我流下大豆般的淚滴,跑回自己的臥室失聲痛哭,我心想我為什么干不了這活,等我有時間我也干讓媽媽休息。我今天起得早把家里那臟擦哪,在打掃一下,再拖一下,屋子地變得干干凈凈的。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yè)”是最好境界了。樂業(yè),便是愛崗敬業(yè)。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yè)”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yè)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yè)、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和冬至、春節(jié),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fā)揚!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四
也許很多人會問,家教是什么?家風是什么?其實,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待人接物的風格,就是一家人的家規(guī)。如果一個家庭的家風好,那么這一家的品行就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家教家風吧!
我們家的家規(guī)第一條就是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記得在二年級的一個冬天,天氣很冷,天上還飄著零星的小雪花。我和媽媽在下樓買東西時,發(fā)現院里的一位老奶奶步履蹣跚,提著兩大包東西,她每走兩三步都要休息一下,很艱難的走在雨雪交加的路上。媽媽看見了,二話不說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幫助老奶奶提著包裹送她到家門前。老奶奶連聲說謝謝,媽媽淡淡地笑著說:“阿姨,幫幫忙是應該的,不用客氣?!笨吹綃寢寴酚趲椭耍瑓s不求回報,這個善良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并且茁壯長大。
我們家的第二條家規(guī)就是誠實守信。人與人之間不論是交朋友還是做事情,都有一條基本的原則,那就是誠實守信。有一次放學回家,我一整天都沒有喝水,可我卻對媽媽說我喝過水了,媽媽看到我的嘴唇都裂了,就知道我沒有喝水?;丶液?,媽媽并沒有責備我,而是蹲了下來,注視著我,意味深長地給我講了“狼來了”的故事。聽完故事,媽媽雖然沒有批評我,但是我心里更難受,我勇于向媽媽承認了錯誤,因為媽媽知道我對她撒謊了,她想讓我知道撒謊是不對的,欺騙別人就相當于在欺騙自己。從那一刻開始我在心里暗暗的告誡自己: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辜負媽媽對我愛、對我的信任!
我家的第三條家規(guī)就是孝。爸爸媽媽都很有孝順,我們每次回家探望姥姥、奶奶時都要買上一大堆的東西,都是她們喜歡和需要的。爸爸媽媽不但不和老人吵架,而且很聽老人的話,遵循他們的意見,經常和他們打電話報平安,問冷暖。在爸爸媽媽那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五
家風是什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這個家的家風,家風可以是一句話、一個規(guī)定,無論是不是白紙黑字,家族成員都在自覺遵守、傳承和發(fā)展。
在我們家,家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敬。父母一致認為孝敬是最重要的事,他們常常告訴我和弟弟,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二人不單單教育孩子要孝敬,還以身作則,給兒女一個好的榜樣,他們孝敬自己的父母,做得很自然,而不是做給兒女看,兒女看到父母這么做,也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如何孝敬。其實,在父母看來,孝敬其實很簡單,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門時和長輩說再見,放學回來和長輩打招呼,吃飯要等大人都坐下來再吃……孝敬長輩最可貴的是長年堅持這樣做,而且要自覺孝敬,照顧長輩。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和弟弟從小就知道心疼人,知道孝敬人,不僅孝敬爺爺奶奶,還孝敬爸爸媽媽。
不僅如此,我還把孝敬的好品質帶到了婆婆家。在平時,我舍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卻非常的大方,每月不僅給婆婆二三百的零用錢,逢年過節(jié),還為公婆添上一兩件新衣服,以表孝心。
前年暑假,婆婆因為脊柱壓迫神經,導致腿腳不靈便,醫(yī)生建議手術治療,公公身體不好,家中還有一大攤子事需要公公處理,老公及弟弟、弟妹又要上班,照顧婆婆的擔子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婆婆住院的幾天,我就吃住在醫(yī)院,照顧婆婆的吃喝拉撒,為婆婆擦洗身體、換藥、計量尿液、收集大小便送去化驗,一切照顧病人該做的事,我全做了。同病房的病友見到后對婆婆說:“你這兒媳婦比親閨女還孝順呀!”
正是因為從小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我才會沒有一絲介意的全心照顧婆婆,在我心里,婆婆就是媽。我相信,我的孩子在我的影響下,也會如我一般,有一顆孝敬老人的赤子之心。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六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風像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似一朵花,芳香撲鼻。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
爺爺是位了不起的病理醫(yī)生,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里。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fā)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事后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
20xx年6月24日,是我三年級學習的最后一天,也是放暑假的第一天,領完通知書和獎狀我直奔醫(yī)院,爸爸、媽媽、奶奶都在醫(yī)院,爺爺拿著我的獎狀開心的不得了,沒想到晚上八點多,爺爺突然的就離我們而去了!這突來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靂,令人無法接受。第二天遠在杭州上大學的姐姐一大早就坐飛機趕回了家,然而遺憾的是爺爺已經躺在水晶棺里了,全家人都淚流滿面,悲痛萬分,連老天爺都傷心難過的下起了雨。第三天,我醒來的時候,爺爺已經離開家了,只剩下奶奶、姥姥和大姨媽,我知道再也見不到爺爺了,我不顧一切冒著雨的沖出家門,大聲的哭喊著“爺爺!爺爺!爺爺!”大姨媽拿了把傘在后面追我,我哭了好長時間,心中悲憤才慢慢的平復。
爺爺去世之后,只剩下奶奶一個人在文峰路住,為了不讓奶奶孤單,我們全家又搬回來陪奶奶住。姐姐整個暑假哪都不去,一直陪著奶奶,直到上大學走,現在,每天都要和奶奶打個電話或視頻一下,逗奶奶開心;媽媽鼓勵奶奶繼續(xù)上老年大學堅持每天畫畫、練字,和好朋友走出去健身走路;爸爸一下班就進廚房做奶奶愛吃的;奶奶近段也表現不錯,開始早起每天為我準備早餐啦!而我呢,只要在門口看到鄰居家的張奶奶、馮奶奶、崔奶奶等奶奶們,在門口涼快聊天,一定會告訴奶奶們:“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去叫我奶奶,她出來,你們千萬別提我爺爺!”奶奶們都樂呵呵的夸我:這孩子太懂事啦!多知道孝順奶奶!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孩子!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在我的幼小的心里種下孝的種子,無論何時,我都會銘記:“百善孝為先?!?/p>
文檔為doc格式。
以家風為話題的初中(匯總17篇)篇十七
在我們家,有一個延續(xù)很久的家風,那是我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我們必須遵守的事情,是什么呢,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我們家,爸爸從小就一直規(guī)范我的行為,那就是,我們家在吃飯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吃飯的禮節(jié),那就是吃飯一定要等家人到齊了,人全了,我們在吃飯,人不全的時候,吃飯那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和不禮貌,這是爸爸媽媽一直遵守的的事情,所以我從小就一直遵守著這件事情,爸爸說,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等著家人到齊了吃飯,那樣才是家的感覺,爸爸說,我們家吃飯的時候,你想想,如果你在外邊忙著,然后,很晚了,拖著疲憊的心情回到家,到那個時候,你回家一看,自己的家人都已經吃完飯了,那你的心里會是什么樣子的感受,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我們在外邊辛苦一天之后,我們回到家,看著滿桌子的飯菜,還有我們最愛的家人在等著我們回家吃飯,在那樣一想,那會是什么樣子的感受呢,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那會是多么的熱鬧,多么的有那種家的感覺,那樣我們的生活會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在家人回家之前,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會等到家人到齊了才會吃飯,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雖然,在別人看來,可能有點不能夠接受,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值得我們去繼承和延續(xù)。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尚,是我們的家族的高貴的品質,我們要繼承我們的家風,并且要堅持這種好的習慣,這樣我們的家庭才會很幸福。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長輩。父母一直告訴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高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于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盛民強,才真正算上一個強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式社會的細胞。為人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盡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質的責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當“牛”做“馬”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家風,用好家風培養(yǎng)好孩子,責無旁貸。如果因為家風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愛得華’而像“珠克”,不僅會讓父母傷心失望,對社會也將貽害無窮。
希望家家戶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門風是一家的德行規(guī)范,如同食糧正常,是一個家必不行少的成份。而在咱們家,也有門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確定要做到兇惡。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無”。而雙親也自小那樣教養(yǎng)我,忘記時辰機,有一次,我故動向一條大道扔小石頭。固然大道又窄又偏遠,爸爸望見了,急忙上前禁止了我,并教養(yǎng)我道:“怎么能那樣子呢?”“怎么了……”我主張爸爸在慪氣,但又冤屈地說?!澳隳菢涌赡軙岒T車的人摔倒,這等此外在搭救外人!”爸爸沖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漸漸地意識到大家的謬誤。看到我如同意識到了謬誤,爸爸的口風激化下來了,接續(xù)說:“兒子,你無須還忘記去歲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么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那時,爸爸變得和昔日那般慈愛,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殷鑒,讓我曉得,我無須不慎地做每一個底細,我恐怕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中傷到別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固然媽媽沒有給我講某個情理,但卻總是用言論通知我某個情理。歷次,和外人預定出行工夫時,媽媽總是要延遲多少秒鐘抵達。她說,那樣,才不會讓外人等咱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然而,長此以往,我也潛移默化,學著媽媽,養(yǎng)成了守時的好習氣!
雙親的一些行動,總能莫須有孩子。優(yōu)良的品質,就是居中造就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門風,它讓我居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那樣的門風,不值傳揚!
太奶奶是我爺爺的母親,2012年去世時已是八十八歲高齡。
太奶奶去世已經兩年多了,但爺爺、奶奶細心照顧太奶奶的每一天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家風、家規(guī)是什么?百善孝為先,爺爺奶奶在這一方面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好的家風、家規(guī)會一代代的延續(xù),我們也會像爺爺、奶奶一樣孝順老人、孝行天下。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xiāng)確實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后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yè)了,并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么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huán)和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并不是那么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么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