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指針對幼兒園中班學生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通過有目的地引導、組織和實施各類教學活動,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為了更好地教育幼兒,我們需要細心準備一份中班教案。如果你對中班教案范文感興趣,可以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一起探討教學的奧秘。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一
1、以歡快、活潑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種樹時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樹成材的美好心愿。
2、體會連音線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動的方式表現歌曲。
1、導入請學生看看老師在黑板上畫的什么(小樹)說說樹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
2、教師添畫(小樹哭臉)說說為什么?怎么才能讓小樹笑起來?
3、你知道植樹節是哪一天嗎?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植樹的歌曲(出示課題)。
2、聽歌曲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跟老師小聲用“la”跟唱歌曲旋律(歌曲旋律采用聽唱法)學唱歌詞按節奏讀歌詞,注意歌曲中的附點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和連音線聽教師范唱,學生學唱。
跟琴練唱歌詞。歌詞中唱了什么?少先隊員是怎么做的'?小樹聽了會是怎么樣的心情?
(學生給小樹換上笑臉)我們應該用怎么樣的心情演唱呢?(歡快活潑)教師指導學生用歡快活潑,飽滿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學生對拍手唱,連音線的地方牽手唱)。
3、小組、個別同學表演唱。
1、學生分小組創編,表演展示。
2、教師伴奏,請學生一起來表演自己創作的小律動。
3、請一部分學生在黑板上畫上自己喜愛的樹林或者寫下自己對小樹的美好心愿。
1、全體學生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師小結。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二
一、講樹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小朋友們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小朋友們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小朋友們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小朋友們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小朋友們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小朋友們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小朋友們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小朋友們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小朋友們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2)種植方法。
2.小朋友們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日后負責照看和護理。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三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小朋友們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小朋友們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小朋友們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小朋友們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從小對小朋友們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小朋友們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小朋友們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小朋友們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小朋友們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小朋友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小朋友們的思維能力。
一、講樹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小朋友們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小朋友們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小朋友們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小朋友們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小朋友們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小朋友們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小朋友們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小朋友們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小朋友們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2)種植方法。
2.小朋友們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日后負責照看和護理。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四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1、事先讓幼兒回家觀察媽媽。
2、請幼兒帶媽媽的或者全家的照片來幼兒園。
重點難點。
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活動室。
集體活動。
1、介紹節日教師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提問幼兒:你回家觀察媽媽了嗎?她長得怎么樣?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頭發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說一說。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媽媽的工作及職業。
4、組織討論知道媽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非常辛苦,應學會關心媽媽。引導幼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媽媽拿拖鞋,請媽媽喝水,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等。
愛心提示:請幼兒仔細觀察媽媽一下,媽媽每天都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講給爸爸聽,請他幫忙記錄下來。
這個活動我主要是結合三八國際婦女節,讓幼兒知道是媽媽的節日,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請幼兒自己用動作進行創編加表演并體驗游戲樂趣,從而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請幼兒回家觀察媽媽在家里做家務的情形,對媽媽的辛苦有一定的了解,進而加深對媽媽的愛,更加的愛媽媽。
在活動的最后,我請幼兒,想一句感謝媽媽的話,在媽媽來接的時候講給媽媽聽。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而且對媽媽的感情更加深了。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五
1、理解童謠內容,學會朗誦童謠。
2、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了解3月12號是植樹節。
3、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教育幼兒要愛護樹苗。
栽樹的'vcd、以及栽樹的圖片。
一、觀看vcd,了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后提問:電視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么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坑里,然后在把土蓋上,最后澆上水。)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5、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么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6、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么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后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了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有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于人類,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重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掌握課文層次。
小黑板等。
1、放錄音《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春天已經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板書課題:《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討論。學生質疑并解決,重點問題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調高低的符號。
c、版圖:戶籍和地圖,引申為國家的疆域。
d、植樹有什么好處?
e、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4、再讀課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b、糾正學生的讀音。
c、自由練讀課文。
學生聽錄音。學生邊聽邊劃。學生討論交流。學生讀課文。
1、(1)講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的活動。
2、(2-6)講植樹的重要。
3、(7)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邁開輕快的腳步”說明了什么?(說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去參加植樹的情景。)。
5、指導朗讀,要讀出輕快、有力的語氣,讀出少先隊員的蓬勃朝氣。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下一段。學生討論給課文分段。學生讀第一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學生討論。學生讀。
1、回憶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指名朗讀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說說第二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3、少先隊員到什么地方去植樹?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后所省略的內容。
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地方——“到處”
4、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
5、細讀3-6小節,思考:植樹有什么好處?
6、討論、交流并板書:
綠色工廠。
綠色寶庫。
增添新綠。
綠色希望。
7、進一步理解詞句,并指導朗讀。
a、結合光和作用讓學生理解“綠色工廠”,指導讀好“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讓每個人都幸福健康?!?/p>
指導讀好第四小節。
c、聯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說說什么是“綠色的希望”
想象祖國處處是“參天的大樹”的景象,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5、6節。
d、練習背誦。
同學們,植樹的好處多不多?(多)植樹的意義如此重大,讓我們動員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樹吧!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節。
齊讀第7段。
1.放課文錄音三遍,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讀。
2.指導朗讀技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齊讀課文。
2、分組背誦課文。
3、學生聯系實際,說說植樹還有哪些好處?
1、背誦課文。
2、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生讀。學生志。學生背誦。學生作業。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七
植樹節快到了,借此契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本次植樹節的活動,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游戲、行動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多媒體課件。
一、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風沙的危害及林木資源缺乏的新聞片斷。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
二、我知道的樹木。
1.分組討論:你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樹?喜歡什么樹?
幼兒可以用搜集到的樹木圖片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木。
運用多媒體課件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種類,進一步激發幼兒了解樹木的欲望。
三、我喜歡樹木。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樹的作用及好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降噪、防止火災……)。
2.教師介紹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認識植樹節節徽。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四、我保護樹木。
請幼兒把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創造性的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報等。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八
1、能欣賞跟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2、了解植樹節的來歷跟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3、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1、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3、教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1、教師請幼兒展示跟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教師請幼兒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幼師介紹植樹節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4、教師請幼兒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1、教師請一組幼兒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教師請一組幼兒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九
學生通過對本單元《世界無煙日》、《能源短缺體驗日》兩個主題活動的學習,已經知道設置特殊節日的意義,這時,恰逢植樹節來臨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知道植樹種花的價值所在,培養學生要從我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做“保護環境小衛士”的意識就是十分必要的?;ú輼淠揪褪侨祟惖呐笥眩瑦圩o花草樹木就是每個人的責任,教育學生從小愛護花草樹木,遵守社會公德就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十
一、觀看vcd,了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后提問:電視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么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坑里,然后在把土蓋上,最后澆上水。)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4、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么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5、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么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后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了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有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于人類,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十一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本單元《世界無煙日》、《能源短缺體驗日》兩個主題活動的學習,已經知道設置特殊節日的意義,這時,恰逢植樹節來臨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知道植樹種花的價值所在,培養學生要從我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做“保護環境小衛士”的意識就是十分必要的?;ú輼淠揪褪侨祟惖呐笥?,愛護花草樹木就是每個人的責任,教育學生從小愛護花草樹木,遵守社會公德就是十分重要的。
活動目標:
1、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2、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活動準備:
1、請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3、教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二、分享和討論植樹節的資料。
1、教師請小朋友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學生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教師介紹植樹節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植樹節就是由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就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那里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滿天黃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領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并放假一天。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樣驚人的綠化規模同值樹節就是分不開的。
4、教師請小朋友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三、表演:我愛花,我愛草。
請幾名分別當花朵、小樹和小草進行情境表演。
四、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教師請一組學生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教師請一組學生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實踐活動:做一件愛護花草樹木的事情。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十二
小狗想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
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貓的院子里,
小貓想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
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
小樹苗慢慢的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
小鳥撲扇著翅膀說:“謝謝!謝謝!”
小狗和小貓明白了:樹就是鳥兒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瞧,他們拿起鐵鍬去種樹啦!
中班去植樹教案(優質13篇)篇十三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樹節中班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1、了解樹有美化環境、調節氣溫、凈化空氣和防風、防沙、防洪等作用。
2、認識3月12日植樹節,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意識。
3、體驗在不同環境下人們所產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環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電子課本、幼兒用書、沙漠等等圖片、自制節日牌一個。
一、故事引入活動。
1、教師講述《大森林的故事》。(故事內容見附頁)。
2、引導幼兒思考故事的啟示。
——師:村子被風吹垮了嗎?被沙埋了嗎?被洪水淹沒了嗎?(沒有)。
——師:剛剛的故事告訴我們,樹可以防風、防止水土流失,還可以防止土地沙化。
——師: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沒有了樹,還會怎樣呢?
二、教師借助圖片和多媒體,引導幼兒認識樹的其他作用。
1、美化環境的作用。
——教師出示兩幅不同的畫面,請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幅?為什么?(一幅有花草樹木、一幅是沙漠)。
——師:如果這兩個環境不同的地方讓你選擇,你愿意住在哪兒?為什么?
——師:樹木(花草)可以把周圍環境打扮得非常美麗,使人們心情舒暢,這是樹的其中一個作用。這種作用我們叫它“美化環境”。
2、凈化空氣的作用。
——教師選擇兩幅空氣差別比較大的圖片。(一幅綠樹成蔭,蔚藍天空,人們的臉上有笑容;一幅有人在霧霾的天氣里咳嗽,看不到任何的樹)。
——師:兩幅圖中的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表現?
——你愿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嗎?為什么?(幼兒討論)。
——師:如果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就會嗆得咳嗽、惡心,時間長了,還會生好多疾病呢。
——師:后來,人們發現了一個秘密,樹多的地方,空氣特別新鮮,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和煙塵,排出氧氣,使空氣變得新鮮干凈。于是,人們就在不同的地方種很多很多的樹。
——師:這是樹的另一個作用,這種作用叫“凈化空氣”。
3、調節氣溫的本領。
——師:天氣炎熱,我們戶外活動時,你們喜歡在哪里玩?(樹下面)。
——請幼兒說一說在樹下面玩和在太陽底下玩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有樹的地方就會涼快呢?原來夏天天氣炎熱,樹木里的水分大量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可以使溫度降低,這種作用叫“調節氣溫”。
三、激發愛護樹木的意識,認識植樹節。
——師:樹有很多作用,我們該怎樣愛護樹呢?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師:樹有很多作用,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人們就共同選擇了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來宣傳努力保護我們的環境,并鼓勵大家多種樹、愛護樹,這個節日叫“植樹節”,就在每年3月12日這一天,以后有機會,希望小朋友能和家人多植樹,保護我們的環境。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鼓勵幼兒閱讀,了解樹的作用。
科學區:將樹的作用的圖片與“美好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溫”等詞配對。
美術區:鼓勵幼兒畫愛護樹木、植樹的情景。
家園互動。
有條件的可以請家長帶幼兒去種一棵樹,并給幼兒講解植樹的意義,引導幼兒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隨機教育。
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不折樹枝、不摘花,愛護綠色植物。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各種樹木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教多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