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文章篇一
2021年,為及時監測和穩妥處置可能出現的重要網絡輿情,建立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明確紀律要求,加強信訪和網絡輿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饋和引導工作,提高信訪和網絡輿情監測和危機化解能力,形成突發事件輿情處理合力、提高處置成效,維護穩定大局,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相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與群眾、政府與網民之間信息傳遞的橋梁,有效引導網上熱點問題,按照“統一領導、把握重點、講究方法、正面引導”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效的網絡輿論應對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為實現與網民的溝通和良性互動,服務鄉的穩定和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
(一)堅持事件處置與信訪、輿情處置并重的原則。充分認識信訪、輿情處置是事件處置的一個重要環節,始終堅持事件處置和信訪、輿情引導處置“兩手抓、兩手硬”的原則,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處置和信訪、輿情處置工作。
(二)堅持事發單位和事件處置部門為信訪、輿情處置工作第一責任人的原則。按照“事件處置主體是信訪、輿論引導第一責任人”的原則,明確事發單位和事件處置部門為輿論引導工作第一責任人。強化各村(社區)作為信訪、輿情處置第一責任主體的意識,主要負責人應自覺擔當起信訪、輿情處置第一責任人的角色。
(三)堅持協調聯動加強輿情處置合力的原則。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突發事件信訪、輿情處置工作,在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形成信訪、輿情處置合力。
領導小組及成員務必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扎實有效地做好輿情監測報送處置工作。
(一)領導小組。全面部署、統籌協調重要網絡輿情應急處置工作,協調督促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形成應對合力,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輿情進展和處置結果;負責指導信訪和網絡輿情管理工作,對重大信訪和網絡輿情做好跟蹤、督查和協調,深入探索信訪和網絡輿情變化規律,研究有效引導管理信訪和網絡輿情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應對信訪和網絡輿情的預見性、針對性與有效性;根據輿情的發生、發展、演變情況,適時啟動應急預案;審定輿情應對和處置方案,確定新聞發布口徑和接受采訪對象;落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信訪和網絡輿情的收集、整理、報送和跟蹤等日常工作,及時掌握輿情熱點和社會動態,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應疑問、改進工作,并根據輿情發展趨勢,適時對輿論進行正面引導。
(三)事件處置單位。指定1名負責人和1名聯絡員負責輿情應對工作;及時提供事件有關信息;配合宣傳部門工作,協助做好現場采訪記者的接待;指定專人(原則上是分管工作負責人)按照統一口徑接受記者采訪。
(四)新聞發言人。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黨委副書記為網絡新聞發言人,黨政辦工作人員為聯絡員。
(一)加強輿情監控。信訪和網絡輿情信息員要每天瀏覽熱門熱點論壇,發現輿情在第一時間報送至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內容包括網絡名、輿情和網友留言大概內容等,并監測輿情發展動向。要在熱門熱點論壇中注冊,取得發貼資格,同時要對熱門熱點論壇的帖子實施監控。
(二)快速核查應對。領導小組辦公室接收輿情后,立即根據責任范圍將輿情聯系單傳送至有關信息員。輿情涉及的有關村、單位要在第一時間對輿情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事實真相,制定輿情處置方案或工作實施計劃,經分管領導審批后,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輿情聯系一天內要有個情況核實結果返回給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合擬定對外處理情況說明,報領導小組組長審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報上級有關部門審定,統一對外引導口徑。對惡意攻擊、散布謠言、嚴重影響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時向縣委宣傳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反映并采取措施,與刊登不實消息的相關網絡媒體進行溝通,積極主動消除不利消息。根據輿情的發展情況,適時啟動正面引導機制,在網絡上使輿論的導向得到扭轉。
(三)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對于觀點偏頗、反映事實失實或惡語中傷,但影響不是很大的網絡輿論,要通過正當途徑公開辟謠,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導,以正視聽。對那些以文字、視頻、圖片等方式出現反映澡溪的信訪和網絡輿情,有可能引發熱點的重要輿論和敏感話題,發現后要及時上報鄉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速報事實、慎報原因、謹慎定性、統一口徑”的原則,通過論壇發帖、留言回復、網絡新聞發布和政務微博發布等形式,及時回應,正確引導,搶占正面信息發布的先機,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
加強風險研判,有效引導網上熱點,著力保持網上意識形態積極健康向上。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工作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徑、開展宣傳教育的新渠道、強化群眾監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區)要提高認識,落實專人強化輿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強輿情信息綜合分析,主動開展輿論引導,為鄉各項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
(二)做好輿情監測研判。密切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和敏感問題的網上輿情,梳理輿情潛在風險點,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報送。
(三)解析引導,注重時效。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系溝通,做到主動引導、精準引導、有效引導。精心設置議題,加強對經濟增速、實體經濟、國企改革、環境保護、金融熱點、就醫就業就學等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防止負面輿論集中爆發,防止具體問題政治化、局部問題全局化。慎重穩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訴等敏感問題,不炒作不渲染。輿論引導要統一口徑,講究策略,堅持正面宣傳引導,及時發布準確、權威信息,疏導和穩定公眾情緒,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公眾猜測和新聞媒體的不準確報道,掌握輿論主動權。對重大突發事件和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問題,加強監測預警研判,及時調控熱度,加強權威信息發布,防止出現大的意識形態和輿論漩渦。
(四)上下聯動,快速處理。針對網絡上反映的問題,在網下要快速核實,如確實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并把處理結果及時在網上公布。如一時還不能處理的要說明原因,給出時間表,要給網民一個合理的答復。
(五)及時總結,提高水平。加強對信訪和網絡輿情評論員的培訓,提高輿情評論員的政治敏銳性、輿情收集技巧、輿論引導能力和輿情研判能力。對每件重大輿情應對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分析問題,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管理水平。
(一)做好應急值守。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24小時全天候值守,保證通訊暢通。
(二)強化信息報送。發現有關重要輿情,第一時間向鎮有關領導報告,根據領導要求,及時協調溝通、依法處置。重要輿情即時報送,每天下午17時匯總報送當天信息。輿情統一報至鎮領導小組辦公室,格式為“標題+鏈接地址”,要確保溝通渠道順暢穩定、保持緊密聯系、共享重要信息、會商重要輿情。
(三)嚴明工作紀律。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守工作崗位,完成工作任務。嚴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關信息。出色履職盡責,堅持做好記錄,做到有案可查。對遲報漏報、失職瀆職、失密泄密的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文章篇二
為扎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做好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搭建好與群眾、網民之間信息傳遞的橋梁,讓互聯網成為同群眾交流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一)加強網絡輿情監管。網絡輿情監控人員實行24小時網絡在線值班,加強對節假日、突發事件、重大時間節點的全網全時監測,加強對各大論壇、網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轄區的網絡輿情應對處置信息的監控、收集、核實、整理、匯總、報送、跟蹤等工作,及時接收、處置、應對縣網信辦轉交的網絡輿情信息,切實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
(二)及時網絡輿情報告。發現輿情要及時、報告輿情要及時,按照分級預警機制要求先報送鎮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輿情情況鎮領導小組要及時按程序報縣網信辦等相關部門。在處置完接收的輿情信息后,要及時總結分析,查找問題不足,并將相關的網絡輿情信息處置情況上報有關部門。
(三)認真進行分析研判。接收輿情后,領導小組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對涉及脫貧攻堅、社會穩定、民生民利、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便民服務、環境衛生、矛盾糾紛等方面的網絡輿情信息進行分析研判,深入調查了解,及時掌握事實真相和新的發展動態,請教上級專家,積極制定出輿情信息處置方案和具體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聯動處置的輿情信息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
(四)及時應對網絡輿情。堅持“速報事實、慎報原因、謹慎定性、統一口徑”的原則,認真處置所接收的網絡輿情信息,通過論壇發帖、留言回復、網絡新聞發布、微信和微博發布等形式,及時回應,正確引導,發布權威信息、公布處置結果,搶占正面信息發布的先機,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對短期內不能處置的輿情信息要說明原因,要給群眾和網民一個滿意的答復。
(一)分級負責。黨政辦為輿情監控及媒體應對工作組織牽頭部門,機關各部門負責對相關輿情監控及媒體應對工作負責。
(二)合力聯動。鎮機關各部門對各類輿情監控及媒體應對要積極聯動,緊密聯系,互相配合,共同會商,及早對輿情趨勢、影響范圍做出研判并及時處置。
(三)資料歸檔。輿情處置整個過程的材料要及時整理,定期歸檔。主要包括輿情件、回復材料和媒體的相關報道等。
隨著網絡輿情事件的頻發,為了能夠及時止損,將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小化,網絡輿情監測與處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視。為此,接下來下面識微科技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網絡輿情監測與處置解決方案,可供參考。
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文章篇三
面對互聯網上海量的輿論資訊信息,監測輿情的最好方式主要是通過專業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平臺來實現。如果是人工來做,一方面無法保證信息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像在節假日、周末、下班時間等這樣的非工作時段就不能及時的進行監測。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人工篩選、過濾、分析、總結等,工作量十分龐大。
1.可完成對全網輿論輿情信息的實時監測以及指定網站平臺的定向監測,助力用戶及時且全面的掌握與己相關的動態。
2.可自動識別敏感、負面等用戶需要重點關注的信息,并支持通過微信、短信、郵件、客戶端等方式告警,提醒延遲最快可在30秒內,助力用戶搶占危機處置先機。
3.可對監測到的輿情信息、重點事件、敏感事件等進行回溯尋找輿情源頭;跟蹤輿情傳播過程,進行傳播趨勢、傳播情感、傳播媒體分析和統計,分析圖表簡報同步生成,并支持一鍵導出,供輿情公關的處置工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1.輿情處理原則: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避;宜全不宜偏;宜軟不宜硬;宜緩不宜急。
2.輿情處理步驟:全面掌握情況、理性分析是非、客觀陳述事實、公正表達立場、提出解決方案。
3.輿情處理方法:首先,需要盡量在第一時間發布對外聲明,贏得話語權。其次,進行輿情監測收集,了解各大網站、媒體平臺上的輿論動態,掌握事件的真相,并且對輿情信息的真實性、來源、證據、意見等都做好編號存儲。第三,根據輿情具體情況做出相應處理,如做好彌補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等,同時做好后續反饋發聲工作。第四,關注輿情處置后輿論導向、建立預防機制。
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文章篇四
第一條為提高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水平,明確網絡輿情突發事件預防、預警、應對的組織機構和程序,及時、準確發布有關信息,澄清事實,引導輿論,制訂本預案。
第二條網絡輿情是指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不同看法的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公眾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熱點、焦點問題所持的有較強影響力、傾向性的言論和觀點。
第三條網絡輿情突發事件處置遵循以下工作原則:
1.及時主動,準確把握。事件發生后,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發布準確信息,穩定公眾情緒,掌控輿論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把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強化引導,注重效果。提高正確引導輿論的意識和工作水平,使網絡輿情的新聞宣傳有利于審計工作大局,有利于突發事件的妥善處置。
3.突出導向,分類處理。對于影響較大的審計工作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高度關注的敏感問題,由局辦公室提出新聞處置建議預案并報局主要領導批準后,統籌安排宣傳報道工作。
第四條組織機構
成立網絡輿情處置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其他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各股室負責人擔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對涉及工作的網絡輿情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處理與媒體的相關事宜;
2.根據需要確定網絡輿情突發事件應對新聞發言人;
5.向相關領導和部門及時上報信息。
領導小組下設網絡輿情處置、預警工作小組,工作小組設在局辦公室,由各相關人員組成,其中辦公室負責協調和處理與網監、網宣部門及媒體的關系,收集、跟蹤境內外輿情,及時向有關單位、部門通報情況,各股室負責提供情況材料并進行核實、分析。
第五條輿情預警體系
辦公室指定專門輿情評論員負責文字及宣傳工作,收集輿情動態,發現涉及審計工作的輿情及時上報,并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引導輿情。
輿情評論員及時收集輿情危機事件及其苗頭動向,分析評估態勢趨向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對發現的輿情,須第一時間向領導小組匯報,提出輿情處置建議并根據情況需要逐級上報。在報告的同時及時跟帖,確保正確引導輿論走向,有條不紊地開展輿情處置工作。
第六條輿情引導機制
輿情突發事件發生后,要按照“確認事實,快速反應,妥善處理”總體要求,在第一時間啟動響應機制。當網上出現涉及審計工作的負面報道后,應堅持積極正面引導,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視聽。有重大影響的輿情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以新聞發布會、通氣會等形式迅速反應,協調主流媒體,推出相關報道,引領社會輿論。
第七條輿情處置預案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基本要求,及時了解輿情出處,對引發該輿情的不實之處進行澄清。同時組織輿情評論員,從普通網民的角度對提出的負面質疑進行反駁,引導輿情的正面發展。
當負面影響增大時,領導小組應有意識地選擇重要信息,有側重地在主流媒體公布信息內容,維護審計部門的形象。
1.明確態度。應在第一時間表明態度,快講事實,慎講原因,表示對事件的關注和重視。
2.提高速度。要迅速與有關單位和媒體取得聯系,進行有效溝通,及時封堵刪除與事實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統一尺度。要及時拿出統一的解釋口徑,一時拿不出完整的調查結論時,應考慮梯度發布信息,分階段降低流言的影響。
4.規范法度。在消除負面報道危害時,要有的放矢,方法得當,分清輕重緩急,密切關注媒體動態,防止事態反復。
5.調整角度。對確屬工作失誤的情況,應將著眼點放在事后的處理、原因的調查及責任的追究上,舉一反三,落實整改。
第九條溝通協調機制
建立與宣傳、通信、公安等網絡輿情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聯系,定期溝通,及時了解網絡輿情的最新動態,學習、提高網絡輿情應對的科學方法。
第十條責任獎懲辦法
將輿情處置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體系,全面推行責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對網絡輿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做出突出成績的股室或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網絡輿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職守、失職、瀆職行為的,或擅自發布有關信息或報道虛假情況,導致重大影響和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對有關責任人追究責任。
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文章篇五
2021年,為及時監測和穩妥處置可能出現的重要網絡輿情,建立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明確紀律要求,加強信訪和網絡輿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饋和引導工作,提高信訪和網絡輿情監測和危機化解能力,形成突發事件輿情處理合力、提高處置成效,維護穩定大局,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相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與群眾、政府與網民之間信息傳遞的橋梁,有效引導網上熱點問題,按照“統一領導、把握重點、講究方法、正面引導”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效的網絡輿論應對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為實現與網民的溝通和良性互動,服務鄉的穩定和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
(一)堅持事件處置與信訪、輿情處置并重的原則。充分認識信訪、輿情處置是事件處置的一個重要環節,始終堅持事件處置和信訪、輿情引導處置“兩手抓、兩手硬”的原則,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處置和信訪、輿情處置工作。
(二)堅持事發單位和事件處置部門為信訪、輿情處置工作第一責任人的原則。按照“事件處置主體是信訪、輿論引導第一責任人”的原則,明確事發單位和事件處置部門為輿論引導工作第一責任人。強化各村(社區)作為信訪、輿情處置第一責任主體的意識,主要負責人應自覺擔當起信訪、輿情處置第一責任人的角色。
(三)堅持協調聯動加強輿情處置合力的原則。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突發事件信訪、輿情處置工作,在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形成信訪、輿情處置合力。
領導小組及成員務必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扎實有效地做好輿情監測報送處置工作。
(一)領導小組。全面部署、統籌協調重要網絡輿情應急處置工作,協調督促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形成應對合力,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輿情進展和處置結果;負責指導信訪和網絡輿情管理工作,對重大信訪和網絡輿情做好跟蹤、督查和協調,深入探索信訪和網絡輿情變化規律,研究有效引導管理信訪和網絡輿情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應對信訪和網絡輿情的預見性、針對性與有效性;根據輿情的發生、發展、演變情況,適時啟動應急預案;審定輿情應對和處置方案,確定新聞發布口徑和接受采訪對象;落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信訪和網絡輿情的收集、整理、報送和跟蹤等日常工作,及時掌握輿情熱點和社會動態,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應疑問、改進工作,并根據輿情發展趨勢,適時對輿論進行正面引導。
(三)事件處置單位。指定1名負責人和1名聯絡員負責輿情應對工作;及時提供事件有關信息;配合宣傳部門工作,協助做好現場采訪記者的接待;指定專人(原則上是分管工作負責人)按照統一口徑接受記者采訪。
(四)新聞發言人。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黨委副書記為網絡新聞發言人,黨政辦工作人員為聯絡員。
(一)加強輿情監控。信訪和網絡輿情信息員要每天瀏覽熱門熱點論壇,發現輿情在第一時間報送至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內容包括網絡名、輿情和網友留言大概內容等,并監測輿情發展動向。要在熱門熱點論壇中注冊,取得發貼資格,同時要對熱門熱點論壇的帖子實施監控。
(二)快速核查應對。領導小組辦公室接收輿情后,立即根據責任范圍將輿情聯系單傳送至有關信息員。輿情涉及的有關村、單位要在第一時間對輿情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事實真相,制定輿情處置方案或工作實施計劃,經分管領導審批后,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輿情聯系一天內要有個情況核實結果返回給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合擬定對外處理情況說明,報領導小組組長審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報上級有關部門審定,統一對外引導口徑。對惡意攻擊、散布謠言、嚴重影響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時向縣委宣傳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反映并采取措施,與刊登不實消息的相關網絡媒體進行溝通,積極主動消除不利消息。根據輿情的發展情況,適時啟動正面引導機制,在網絡上使輿論的導向得到扭轉。
(三)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對于觀點偏頗、反映事實失實或惡語中傷,但影響不是很大的網絡輿論,要通過正當途徑公開辟謠,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導,以正視聽。對那些以文字、視頻、圖片等方式出現反映澡溪的信訪和網絡輿情,有可能引發熱點的重要輿論和敏感話題,發現后要及時上報鄉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速報事實、慎報原因、謹慎定性、統一口徑”的原則,通過論壇發帖、留言回復、網絡新聞發布和政務微博發布等形式,及時回應,正確引導,搶占正面信息發布的先機,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
加強風險研判,有效引導網上熱點,著力保持網上意識形態積極健康向上。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工作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徑、開展宣傳教育的新渠道、強化群眾監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區)要提高認識,落實專人強化輿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強輿情信息綜合分析,主動開展輿論引導,為鄉各項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
(二)做好輿情監測研判。密切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和敏感問題的網上輿情,梳理輿情潛在風險點,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報送。
(三)解析引導,注重時效。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系溝通,做到主動引導、精準引導、有效引導。精心設置議題,加強對經濟增速、實體經濟、國企改革、環境保護、金融熱點、就醫就業就學等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防止負面輿論集中爆發,防止具體問題政治化、局部問題全局化。慎重穩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訴等敏感問題,不炒作不渲染。輿論引導要統一口徑,講究策略,堅持正面宣傳引導,及時發布準確、權威信息,疏導和穩定公眾情緒,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公眾猜測和新聞媒體的不準確報道,掌握輿論主動權。對重大突發事件和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問題,加強監測預警研判,及時調控熱度,加強權威信息發布,防止出現大的意識形態和輿論漩渦。
(四)上下聯動,快速處理。針對網絡上反映的問題,在網下要快速核實,如確實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并把處理結果及時在網上公布。如一時還不能處理的要說明原因,給出時間表,要給網民一個合理的答復。
(五)及時總結,提高水平。加強對信訪和網絡輿情評論員的培訓,提高輿情評論員的政治敏銳性、輿情收集技巧、輿論引導能力和輿情研判能力。對每件重大輿情應對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分析問題,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訪和網絡輿情應對管理水平。
(一)做好應急值守。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24小時全天候值守,保證通訊暢通。
(二)強化信息報送。發現有關重要輿情,第一時間向鎮有關領導報告,根據領導要求,及時協調溝通、依法處置。重要輿情即時報送,每天下午17時匯總報送當天信息。輿情統一報至鎮領導小組辦公室,格式為“標題+鏈接地址”,要確保溝通渠道順暢穩定、保持緊密聯系、共享重要信息、會商重要輿情。
(三)嚴明工作紀律。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守工作崗位,完成工作任務。嚴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關信息。出色履職盡責,堅持做好記錄,做到有案可查。對遲報漏報、失職瀆職、失密泄密的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