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寫景字篇一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哈哈,我告訴你,這只是朱自清筆下的春天罷了。我們的冬姐姐還在和春妹妹打架呢!看,我們這里,一會兒是風,一會兒雪,一會兒是熱,一會兒冷。我們的天氣可以用一句:風、霜、雨、雪全都盡,就是沒有春雨來呀!
有一次,我和同學去上英語課的路上,要說這天氣變化也太快了吧,我們前一秒還啥事都沒有呢,可后一秒就完蛋了。天氣本來好好的,突然,一片雪白色的大雪片,劃過天空,落了下來。緊接著,一大群大雪片從天而降,它們向我們發起了進攻。開始還是幾片雪花飄了過來,可后來,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風和雨也來湊熱鬧。我們的傘都變形了,雪和雨刮在臉上,打在身上,我覺得再一會我都要瘋了。還好離學校的路程不遠,要不然我們就變成兩只落湯雞了!
不過呀,這小草呀,樹木呀,就比我抗折騰!前幾天,我剛在我們小區的一顆小楊樹下發現了一棵小綠苗,我好像海盜發現了寶藏一樣,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我害怕它會冷,把媽媽的布料拿了一塊,用針和繩子給它織了一件小衣服,準備給它披上,我又看了天氣預報,說這幾天有雨,我害怕它被雨壓彎,我又用一根小吸管和一個小紙片給它做了一把小雨傘,把它們一起連同我的希望一起送給小樹苗。媽媽說我幼稚,可我覺得為了綠色的春天,為了保護這嬌嫩的小綠芽,一切都值得!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內心歡喜!
高二寫景字篇二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對故里有了種異常深厚的情感。但卻不至于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我之于故里,似也只有一彎淺笑,卻絲毫提不起感傷之情。而故里的秋,尤使我魂牽夢繞。
故里的秋,不似他處的凄美、華麗,卻有一種別致的恬淡的朦朧的韻味。
雨是不會少的。
小樓里獨成一角,窗外雨聲正酣。透過窗子,遠處煙雨迷蒙。這里的雨不像他處,即便是深秋,也沒有凄切、寒冷的感覺,反倒像梅雨季節的陰沉、抑郁。雨絲漫天飄飛,綿綿密密,凌亂地斜織在眼前。偶有輕風吹過,破斷輕柔的雨絲,帶來一陣令人愉快的涼意。雨是不會輕易停下來的,因此這里的秋更有種朦朧的韻味。從遠處看,感覺到白蒙蒙的雨氣,在離地面不很高的地方低伏著,又凝結成縷縷薄紗,不禁令人有如夢似幻的感覺。這里的雨總是給人一種清新的涼意,不很凄切,也不急躁。
雨后的秋更具風致。
這里的水總是懶洋洋地,偶有一小舟,也只是淺淺地浮著。即便沒有在岸頭系上繩子,也不會漂得遠。不知不覺,一片片淺淡的金色開始浸潤在水中——黃昏到了。
秋里的月似乎格外的明亮,銀色的光華在枝間漏下,好像點點煙火,雨后的輕風無聲地吹起,蕩起一陣夜潮的漣漪,映著月光閃耀著的華麗的銀灰色,又反射出遠處亮起的街燈和稀落的霓虹。故里的夜一向來得很早,也總是早早地歸于平靜。當晚風中開始帶著絲絲涼意,這里的一天就結束了。這里不很繁華,但卻給人安謐的感覺。
故里,秋里?斷景!
高二寫景字篇三
紀伯倫說:“春的花朵是天使們在早餐桌上所談論的,冬天的夢想。”春天每一朵花的綻放都是夢想的果實。
初春的陽光輕輕的灑進教室,伏在我們的身上,校服的反光條淡淡地亮著,我們沐浴在暖暖的陽光里,享受著我們最美好的年華。
我靠在窗邊看操場上奔馳的他們,看花樹下照相的她們。遠遠地觀望,教室前的龍爪槐似乎還光禿禿的,與一旁的紫葉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走近了看,它其實也長出了新的嫩葉。南北兩邊的紫葉李已經滿樹繁花。可幾天前北邊的紫葉李的花明顯比南邊的茂盛,在陽光地沐浴下,南邊的紫葉李似乎一夜之間便綻放了,此時與北邊的那棵遙相呼應。紫葉李的花是淡粉的,雖然嬌小,只有指甲蓋那么大,但許多聚在一起,也煞是壯觀。清晨的微風輕輕吹來一股清甜的幽香,沁人心脾,讓我情不自禁地深吸幾口,把它留在心田。
操場北邊的冬青也抽了嫩綠的新葉,遠遠望去,那一排冬青的表面好像披了一層綠色的被子。橢圓形的冬青葉邊緣有鋸齒,卻不扎人,葉子正面光滑,顏色較深,反面顏色較淺,摸起來是厚實的,給人一種生命的力量。
黃昏時,梧桐披上了桔紅色的晚裝,隨著最后一抹陽光地西沉,校園逐漸恢復了寧靜,梧桐樹依然挺拔地站立在那兒,仿佛還沉浸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里。
高二寫景字篇四
不知道喜愛游山玩水的李白是否去過江南,詩仙若是到過真正的江南,一定會因那江南美景而暢飲豪歌,醉生夢死地終老于此。
我愿留醉江南,飄然入仙。
醉夢之中看江南,更容易將江南看穿。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夢。江南,是一個永遠都做不完的夢,因為沒有人愿意醒來。在這樣的夢境里,你可以漫步于深巷,聽風戲雨;也可以駕舟于西湖,觀荷采蓮。幸運的話,還可以與深居簡出的閨閣之花擦肩而過;或與畫舫雕棟中探身遠望的俏麗佳人四目相對。走在這樣的夢境里,千萬不要忘了帶上一把畫著江南水墨圖的油紙傘,因為你一定也很樂意嘗試一下雨中的浪漫。
沉醉江南,那景致都被染上了水墨,帶著淡淡的迷霧,還有一絲憂郁之氣。這樣的地方不僅山清水秀,更是人杰地靈,讓許多人從這樣的詩意的氛圍中品出了動人的詩句。于是,便有了李煜“一江春水向東流”一般的淡淡憂愁;便有了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深情吟哦;便有了戴望舒彳亍于雨巷中“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的美好愿望……因為她,魏武帝二度揮鞭;因為她,白樂天三憶江南。對于中國的文人雅士而言,江南,既是情人,又是知己,她與中國最美、最憂傷的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高二寫景字篇五
夕陽正悄無聲息地融進小鎮無聲的河流。
此刻,小鎮班駁的青灰色在這些即將消失的金黃色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異常蒼老和疲憊,而河流卻似乎由于夕陽的融入而飽含了一種不可名狀的神秘,孕育著另一個清晨。
我一步一步走在石板路上,聽自己的心跳穿梭于鞋底擊打街石發出的空蕩的回聲,兩邊的房屋以它們樸實而耐久的姿勢站立著,似乎已經很多年,但它們仍將這樣站立,像一個個平實而耐久的故事。
多年前,一個平凡的女孩出生在這一平凡街道的一戶平凡人家,女孩在這古鎮懷里長成了一個水靈靈的少女,就像這里每一處的墻角悄然生長的鮮花,可是如此平凡的花開花落,就像沒有情節的小說一樣索然無味。
她的閨房在西樓。
西樓臨水,某年某月某日,女孩推開西樓爬滿灰塵的窗戶向外張望,窗下的河流曲曲折折卻從容不迫地向蔓延,直到這樣的河流已分不出邊界,她看到窗外的天空悠遠而富有詩意,她看見古鎮的青灰因此而顯得蒼白,街道和房屋如此泛黃的書卷。
從此,她的眼里盛滿了所有的期待。
我推開窗戶,聽見木窗發出蒼老的呻吟。
月光涌進,房里飽含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哀婉,房里的月光和水里的月光交錯在一起,就像緩緩的流水牽引著月光前行,這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亡與釋放。
這水好富靈性,它正孕育朝陽。
女孩在西樓窗前眺望,可她踏不出院門半步,這是規矩。
歷史總有那么多已經陳舊的規矩,蒼老卻健在,女孩悲哀地想。
西樓的風有時很大,女孩任西風和月光在身邊糾纏不清,而她飄動不安的長發卻如潮水涌動般的思緒一樣讓她無法控制,也無從控制。
透過那塊年代久遠的窗玻璃,我看見朝陽正欣然躍出重重青灰色包圍,帶著水的靈性,帶著希望冉冉升起。這樣的日出令我充滿驚奇。
女孩識字,但她所能找到的卻只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她是易滿足的,因為這些文字記敘的遠比西樓寬廣。
她常常夜讀,月光也常常瀉在這鞋泛黃的書頁上,她覺得這樣的夜晚無比親切,向往能隨窗下的河流一起,飄離青灰色的磚瓦,飄到書中所寫的那些戰爭或愛情中去。
可是,女孩并未實現她的夢。
而是如這條街上每一個平凡的女子一樣,成親,生子,持家。
月光依舊,艱難地在這個多云的晚上悄悄爬上窗檐。
此刻,我在西樓。
夢,醒了。這夢或許有些許奇怪,有點混亂,但我還是想把它寫下來。
畢竟,月滿西樓已不重要。
而是,心底是否灑滿月光!
高二寫景字篇六
又是一個無聊的暑假。
吃過早飯,爸爸忽然對我說要去釣魚,我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從沒有釣過魚的我決定在這次釣魚中“大顯身手”一次,讓老爸對我另眼相看。
從家里開始出發,走路到釣魚的地點,總共花了不到二十分鐘,我和老爸先選好一個魚比較多的地方,一拿出魚鉤,我就迫不及待的把魚鉤扔進池塘里,然后信心滿滿的等著魚兒上鉤。這時候,老爸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無緣無故他干嘛笑的這么厲害,我不解的問:老爸,你笑什么呀?”我這一問,他笑的更厲害了。“快說你到底笑什么呀,不說我生氣了啊!”我假裝生氣的樣子把頭扭過去。“好了好了,我說行了吧”“快說”“你都沒有綁魚餌,拿什么釣魚啊,魚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會這么容易上鉤啊!”“魚餌?釣魚還需要魚餌嗎?”“必須的啊,沒有魚餌當誘餌,魚兒是不會上鉤的”“那我們拿什么當魚餌啊?”“這你就不懂了吧,最好的誘餌是蚯蚓,你去挖幾條蚯蚓過來”“可是哪兒有蚯蚓啊?”“潮濕的地方就有蚯蚓啊,算了,跟你說也沒有用,你又不敢抓,還是我親自動手吧”。老爸說完就叫我找根木頭來,“要木頭干什么啊”,我不解的問。“挖蚯蚓啊,傻孩子”,我哦了一聲后就去找木頭,我把木頭找來后,老爸很快就挖到了蚯蚓,然后麻利的綁在魚鉤上。做完這些后,我們準備釣魚了。
我和老爸坐在河岸上,我拿起魚鉤就迅速地扔進河里,然后就一邊吃著零食一邊坐等魚上鉤。我釣了一會兒就沒有耐心了,老爸的小水桶里滿滿的都是魚,而我的還是空空如也。我賭氣的把魚竿仍在一旁,“我不釣了,一點都不好玩”“別著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像你這樣魚剛上鉤就等不及收線是不會釣到魚的,要等它穩穩地咬住鉤,再慢慢的收線。在老爸的指導下,我終于釣到了魚。
釣魚需要耐心,不管我們做什么事都需要耐心,只要有耐心,沒有辦不成的事。老爸,謝謝你,又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