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一
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感人事跡。為全力打造"平安武鐵,和諧春運",春運期間,廣大武漢鐵路職工在各自崗位上,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地履行著自己的神圣職責。一群活躍在春運一線的武鐵人,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旅客,感動了同事,顯示了無窮的感動力量。
來自武漢鐵路局車輛實業公司的臨客乘務員荊鳳霞,身患糖尿病多年,平時每天早晚必須定時注射胰島素維持治療。春運開始后,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地帶上藥物登上了南下的臨客。
胰島素必須低溫儲存,怎么辦?她偷偷地想出一個辦法:出乘前在冰箱內凍上大量冰塊,然后用保鮮膜將胰島素針劑和冰塊緊緊包在一起。
可在臨客上,注射又成了問題:平時在家,都是她丈夫幫助注射胰島素,而臨客列車沒人會注射。打針多了,也有些經驗,無奈之下,荊鳳霞硬是咬牙每天早晚兩次,自己給自己注射藥物。
盡管身體狀況不好,但工作起來卻毫不遜色——燒鍋爐、整理行李臥具、拖地、沖廁所,荊鳳霞樣樣干得干凈利落。春運期間,不管天氣多么寒冷,荊鳳霞負責的車廂永遠都是溫暖如春。每當有同事回車廂小憩,她都會送上一杯熱茶,感動了一車的乘務員。仿佛感染上了荊鳳霞的情緒和熱情,大家身上好象有使不完的勁,干得更歡了。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二
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感人事跡。為全力打造“平安武鐵,和諧春運”,春運期間,廣大武漢鐵路職工在各自崗位上,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地履行著自己的神圣職責。一群活躍在春運一線的`武鐵人,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旅客,感動了同事,顯示了無窮的感動力量。
來自武漢鐵路局車輛實業公司的臨客乘務員荊鳳霞,身患糖尿病多年,平時每天早晚必須定時注射胰島素維持治療。春運開始后,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地帶上藥物登上了南下的臨客。
胰島素必須低溫儲存,怎么辦?她偷偷地想出一個辦法:出乘前在冰箱內凍上大量冰塊,然后用保鮮膜將胰島素針劑和冰塊緊緊包在一起。
可在臨客上,注射又成了問題:平時在家,都是她丈夫幫助注射胰島素,而臨客列車沒人會注射。打針多了,也有些經驗,無奈之下,荊鳳霞硬是咬牙每天早晚兩次,自己給自己注射藥物。
盡管身體狀況不好,但工作起來卻毫不遜色——燒鍋爐、整理行李臥具、拖地、沖廁所,荊鳳霞樣樣干得干凈利落。春運期間,不管天氣多么寒冷,荊鳳霞負責的車廂永遠都是溫暖如春。每當有同事回車廂小憩,她都會送上一杯熱茶,感動了一車的乘務員。仿佛感染上了荊鳳霞的情緒和熱情,大家身上好象有使不完的勁,干得更歡了。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三
2月11日晚7時許。
北京西公寓。
武漢鐵路局武漢客運段d124/5次四組列車長陳娟娟的手機"嗡嗡"一陣振動。打開一看,原來是丈夫薛志亮發來的一條短信:
"親愛的,我們的車正奔馳在豫東大地上,家里都好,放心吧!后天見,吻你……""還挺浪漫。"陳娟娟忍不住悄悄笑出了聲。
陳娟娟的丈夫薛志亮是該段武昌至西安的k623/4次一組列車長,今天也出乘。兩趟列車,總是一早一晚開出;兩個人,一個在動車組,一個在快速列車上,有時列車交路湊巧,兩人一個月還能碰上幾面。不湊巧的話,也就只能"短信傳情"了。
在這個小家庭里,5歲的女兒是他們最溫馨的話題。由于工作忙碌,年幼的女兒一直托付給陳娟娟的母親照料。多年來,對女兒疏于照料是他們夫妻倆心中最大的愧疚。和大多數客運職工一樣,他們的手機屏幕上一定是女兒的近照,以便想她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她。
陳娟娟說,"在外面再苦再累,一回到家看見女兒和母親,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就是在這樣充滿愛意的家庭里,小陳出色地成長為業務骨干,多次被評為武漢客運段、武漢鐵路局先進個人,被譽為"和諧號上的閃亮明星"。
然而,今年春運的一天,陳娟娟的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當她在出乘途中得知這一消息時,強忍著痛苦,依然堅守在春運一線。直到退乘之后,她才趕往醫院,照顧母親。即便如此,小兩口都沒有向車間請過一天假。女兒有時只好托給鄰居照顧,有時帶到站臺上交接,夫妻倆實在見不到面就在家里留個紙條。武漢鐵路職工們形象地稱之為夫妻"二人轉"。
據武漢客運段統計,春運期間,全段共有近300個雙職工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夫妻"二人轉",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做著無私的奉獻。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四
售票員的特殊水杯
曾潔是武昌火車站售票車間的一名普通售票員,進入緊張的春運后,她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一下子加快了許多。
春運的一天,記者在武昌車站售票車間采訪時發現,在曾潔的桌前,放有一只水杯,盛滿水,但很少見她喝。偶爾端起水杯,她也只是小心地抿一下,未見水杯中的水變淺,十分奇怪。
曾潔向記者解釋說,這只水杯的水并不是用來喝的,而只是用來滋潤嘴唇的。原來,春運期間售票緊張,武昌火車站售票窗口排隊購票的旅客絡繹不絕,售票員無法起身離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時間,她們只好盡量不喝水;講話多了,口干舌燥了,就用水潤一潤嘴唇,繼續工作。
下面是曾潔記錄的春運的一天:
5:30
鬧鐘響起,盡管很想多睡一會兒,但由于家住在江岸鐵路小區,上班遠,必須早早起床。
5:58
匆匆洗漱后,看一眼還在睡夢中的女兒,出門了。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在家門口的早點攤上買了一個包子,邊走邊吃。
7:03
進入車間大門,由于早上不堵車,較為順利到達車間。抓緊時間換好制服,將手機、及其它私人用品鎖入更衣柜內,整理好頭發,佩戴胸牌。
7:18
提前2分鐘到學習室,準備參加車間點名會,認真聆聽車間主任提出工作要求、注意事項以及增開臨客情況。
7:30
在進款室領取并清點找零用備用金。
7:37
上崗,開機、上票卷、分類放好備用金,整理工作臺。
7:50
準時開窗、翻牌;同時與第一位購票旅客溝通,做好售第一張票的各項準備工作。
12:00
午餐時間,窗口排隊旅客較多,盒飯送到了窗口,旁邊還放著一大鍋紅米稀飯。看到稀飯才想起一上午沒有喝過一口水,趕緊先舀了一碗稀飯喝下去,匆匆吃了兩口米飯,但看到窗口購票隊伍和旅客期待的`眼神,再也吃不進去了,碗筷一放,上窗口了,用時5分多鐘。
14:44
一位沒有買到車票的旅客在窗口發脾氣,做了許多解釋都沒有用,領班也上來幫忙解釋,旅客還是不滿意,說是售票員把票都賣給票販子了,很無奈。
15:10
嗓子干癢干癢的,喉嚨有冒煙的感覺,望著桌上的水杯,忍不住端起來淺淺的抿上一口。
17:51
下班時間快到了,但車間通知需加班,下班關窗時間等候通知,已經連續幾天是這樣了。
19:27
長長的購票隊伍漸漸消失,也接到關窗的通知了,看著變得空曠和安靜的售票大廳,盡管很累很累,但從心底升起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20:55
終于到家,女兒已經進入夢鄉了。不想說話,只想快點睡覺,因為明天還要繼續起早。
武昌火車站黨委副書記程家元對記者說,這是春運期間武昌車站一個售票員普通的一天。象曾潔一樣,為了讓旅客能盡早買上回家團聚的火車票,武昌車站的售票員們在崗位上一坐就是十三、四個小時,咽炎和腰、肩椎病成為了她們的職業病。春運期間,她們沒有向領導說過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五
2月11日晚7時許。
北京西公寓。
武漢鐵路局武漢客運段d124/5次四組列車長陳娟娟的手機“嗡嗡”一陣振動。打開一看,原來是丈夫薛志亮發來的一條短信:
“親愛的,我們的車正奔馳在豫東大地上,家里都好,放心吧!后天見,吻你……”“還挺浪漫。”陳娟娟忍不住悄悄笑出了聲。
陳娟娟的丈夫薛志亮是該段武昌至西安的k623/4次一組列車長,今天也出乘。兩趟列車,總是一早一晚開出;兩個人,一個在動車組,一個在快速列車上,有時列車交路湊巧,兩人一個月還能碰上幾面。不湊巧的話,也就只能“短信傳情”了。
在這個小家庭里,5歲的女兒是他們最溫馨的話題。由于工作忙碌,年幼的女兒一直托付給陳娟娟的母親照料。多年來,對女兒疏于照料是他們夫妻倆心中最大的愧疚。和大多數客運職工一樣,他們的手機屏幕上一定是女兒的近照,以便想她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她。
陳娟娟說,“在外面再苦再累,一回到家看見女兒和母親,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就是在這樣充滿愛意的家庭里,小陳出色地成長為業務骨干,多次被評為武漢客運段、武漢鐵路局先進個人,被譽為“和諧號上的.閃亮明星”。
然而,今年春運的一天,陳娟娟的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當她在出乘途中得知這一消息時,強忍著痛苦,依然堅守在春運一線。直到退乘之后,她才趕往醫院,照顧母親。即便如此,小兩口都沒有向車間請過一天假。女兒有時只好托給鄰居照顧,有時帶到站臺上交接,夫妻倆實在見不到面就在家里留個紙條。武漢鐵路職工們形象地稱之為夫妻“二人轉”。
據武漢客運段統計,春運期間,全段共有近300個雙職工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夫妻“二人轉”,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做著無私的奉獻。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六
同志,今年已經42歲了,在鎮政府工作22年,曾先后擔任過鎮工業辦主任、黨政辦主任。2019年4月始任鎮婦聯主席,兼任鎮計生辦主任和村支部書記。任職以來,她以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為立足點,以開展各種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黨政所需,婦女所急,婦聯所能”,組織婦女、宣傳婦女、團結婦女,帶領婦女群眾投身兩個文明建設,切實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開創了全鎮婦女兒童工作新局面。全鎮涌現出一批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強、能為群眾辦實事的基層婦女干部。她本人被評為衛輝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工作先進個人同時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并成功當選了新鄉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成績的取得,是全鎮婦女群眾支持的結果,更是她立足實際、敬業工作,用樸實的話語、熱情的態度,譜寫出的婦女工作的新篇章。
同志把學習當作一種神圣使命,一種政治責任。任職以后,緊緊圍繞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和綜合能力,認真學習《婦女權益保障法》、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駕馭工作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工作者。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加注重將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她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志和工作比較出色的鄉鎮婦聯主席學習請教育,不懂就問。平時一有空,她就往村里跑,往婦女群眾家里鉆,跟婦女們拉家常、談工作、搞調研,聽取她們的意見,大膽嘗試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途徑,團結和帶領婦女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
上任以來,她沒有被新工作的繁忙阻礙,下基層、訪群眾,全面了解農村婦女工作現狀。面對全鎮32個行政村,婦聯主任不超過10人,年齡偏大知識水平低下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對農村干部的要求,她深感憂心。面對困難她毅然挑起重擔,利用自己擔任鎮計劃生育主任職務的方便,將各村婦聯主任和計生專干聯合起來,壯大婦女主任干部隊伍,完善基層婦女組織,,使全鎮三分之二的村婦女主任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為更好的形使婦女干部職責,服務婦女兒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她建立健全例會制度,以會代訓。每月1日召開例會,學習《婦女權益保障法》、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知識,學習相關的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知識,豐富他們的知識,強化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為婦女群眾要求,更好的服務群眾。
她鼓勵村婦聯主任不僅在政治上要求進步,更要在經濟建設中,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全鎮已有18位婦聯主任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已有4名同志入了黨。在經濟建設大潮中,注重培養女性典型,養豬能手、養雞裝業戶、種糧大戶、蔬菜大棚,到處都有婦女同志的身影。特別是后白河村蔬菜大棚基地建成后,為促進周邊群眾投入到大棚種植,她多次組織婦女群眾到基地學習。從安排時間、布置會場,到聘請專業技師授課,到處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當大棚蔬菜銷路受阻時,她又和周麗莎一起投入到尋找新的銷路中去。上網推銷,尋找超市,組織運輸車隊等等。大家都說她多操心,操余心,她卻說:“群眾發家致富不容易,我就是看不得他們的勞動果實爛在地里,只要能幫上一點忙,我就知足了”。在她的努力下,先后有1280多婦女投入到蔬菜種植,有超過870多人次婦女群眾接受了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培訓。
充分發揮女性調解的作用,她充分利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土地仲裁等維權平臺,通過深入基層,重逢理解案情,著力解決了一批侵害婦女權益,尤其是侵害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等案件。榆林莊村村民董青云,因為和前妻的兒子不合,丈夫又不理解,造成家庭不和睦,多次上訪。每次她都不厭其煩,開導其他家庭成員,要互助與愛。但是由于雙方都有做過傷害感情的事情,關系得不到緩和。為了解決董青云的生活問題,她要求村委會給以幫助,解決澆地難等問題,并多次為向上級反映,爭取給以救助,享受政府低保戶待遇,使生活得以維持。村楊某在冬季農閑時,不管妻兒獨自在外沉迷賭博,結果一年來的血汗錢全部輸到了賭場上,夫妻感情出現裂痕。知道后,會同調處中心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通過耐心細致的法律教育和調解,促使楊某痛改前非,夫妻重歸于好。一年來鎮婦聯聯合婦女兒童維權中心共接受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等方面咨詢的婦女達100余人次,調處各類糾紛28起,其中:勞務糾紛2起、鄰里糾紛14起,婚姻案件12起,挽回各類經濟損失3余萬元。每一件案件的處理,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她說:發揮自己的特長,要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熱情的態度,干好自己的工作,走好為婦女兒童的維權之路。
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他兼任了村支部書記。任職以來,她深入農村,走訪村民,熟悉村情,掌握了全村的矛盾焦點。她多次召開干部會議,探討全村熱點難點問題。鼓勵村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她帶領全體村干部,改建村小學,消除了危房;更換村變壓器,確保用電高峰不再停電;新裝上路燈,方便村民夜出;整修田間農忙路,方便村民干活勞作。一系列舉措,使新的領導集體增強了工作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全村群眾的擁護。
辛勤的工作,一流的業績,使同志贏得了上級部門和同事們的贊揚,被評為鎮優秀公務員。但她絕不滿足于此,她正滿懷信心地帶領全鎮婦女為早日實現小康生活而努力。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七
衡飛,男,漢族,中共黨員,1986年出生,入伍,退役,天津市飛浪洗衣總店店長。
該同志帶領戰友從一家20平米的擦鞋店起步,發展成面積達3000余平米的智慧中央工廠,門店數量達40余家,業務逐步拓展到家政保潔、鮮花綠植、新媒體等領域,累計帶動600余人就業創業,其中390人為退役軍人。他探索智能互聯網洗衣業態新模式,開發洗染平臺app軟件,線上線下相結合,引領行業正規化、標準化、流程化。20,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109個國家、9300多名運動員提供國旗熨燙、洗滌保障任務。他牽頭成立“洗染業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服務,并成立了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開展無償獻血、愛心幫困等公益活動。2019年榮獲“天津好人”稱號,入選“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光榮榜”。
春運先進個人主要事跡篇八
春節,在人們的眼里心里,是歡樂喜慶,是闔家團圓。
于是,就有了千里回家,就有了年夜飯,就有了春節晚會,就有了鞭炮聲聲、燈籠串串……
然而,在鐵路人民警察的眼里更多的卻是責任,是奉獻。面對父親在廣州去世的噩耗,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副支隊長毅然選擇了繼續案偵工作。
2月10日18時20分,對正前往開展“2.10”專案進行調查取證的來說是撕心裂肺的痛。廣州大哥剛在電話中哽咽著告訴他:“三弟,爸走了,爸走的時候一直喊著你的小名……”瞬間,他的大腦一片空白,淚水從這個鋼鐵一般的男人臉上流下。
心里明白,他是最受父親疼愛的孩子。可近年來,父親長期生病,他不僅沒有時間照顧,反而讓父親時常為其擔心掛牽。父親病重期間,他都一直沒有回去看望一下老人家。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一邊是應盡的孝道;一邊是專案組迫在眉睫的工作。
列車繼續前行,大哥在電話中還說:“你侄女已經在雙流為你買好了到廣州的飛機票,你能趕過來送爸爸最后一程嗎?”
心中一顫,停留了許久,默默擦干淚水,內疚地說:“大哥,父親病重,我沒能夠伺候他,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不孝;我沒能為他老人家送終,是我這個做兒子的大不孝。可能在今年春運中,還有許多同事離開病痛的父母,生病的孩子獨自守在小站上。請你代我這個不孝的兒子磕三個頭吧!”
其實,今年1月,接到哥哥的電話:得知老父親病重住院。2月1日,剛剛進入春運安保階段,父親的病情突然惡化,醫生下了病危通知。考慮到春運工作是鐵路警察打硬仗的時期,隊里警力十分緊張,計劃春運結束就看望父母。就這樣,他只能每天通過電話了解父親的病情。此間,他一直身先士卒帶領“鐵鷹”小分隊始終奮戰在第一線,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是什么讓他毅然選擇了堅守,是血管里涌動著職責的熱血還是雙肩上擔負的法律的重任?是一腔對國家、對旅客無私的大愛!有了他們,老百姓才能在春節享受團圓的美滿;有了他們,才能保證運輸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