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班美術紙杯花教案反思篇一
一些常見形狀的面都有所了解,因此嘗試將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嘗試根據已有經驗能畫出各種形狀的棒棒糖。
2.能用點、線、面裝飾棒棒糖,并嘗試將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
反思本活動,存在許多不足。
1.目標的制定。
活動目標明確,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并能遵循線描畫教學的循序漸進的
原則。但目標二前半部分能用點、線、面裝飾棒棒糖與后半部分嘗試將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出現了重復啰嗦的現象且不能體現活動重點。
2.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沒有較好的處理好時間上的分配。一般而言,美術活動最忌諱的是老師的講解時間長,減少幼兒的繪畫時間。而在這次活動中我講解的時間較長,以致作畫時間推遲,講評環節倉促。
由于在導入環節擔心小朋友們繪畫時糖與棒的比例不協調,我在導入環節示范了棒棒糖的繪畫方法:先畫大大的`糖,再畫長長的棒。又擔心小朋友在學習點、線、面創意組合時手足無措時我又和小朋友回憶了以前學過的點、線、面,所以導致整個導入活動所花時間較長而且節奏不夠緊湊。
3.交代要求時不夠簡潔明了。
交代要求是幼兒獲得繪畫的具體方法和技能技巧的主要來源,在本次活動我在交代作畫要求過程中重點不夠突出,可以結合活動目標2提出重點要求,幫助小熊設計一至二根不同形狀的棒棒糖,并用各種點、線、面組合的圖案來裝飾棒棒糖。
當然,發現失誤的才會進步,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對活動將進行以下調整。
1.目標二調整為:嘗試用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裝飾棒棒糖。
2.導入環節省略棒棒糖繪畫步驟圖及教師示范已學過的點、線、面環節,結合目標二將重點放在討論哪些點線面可以創意組合?并將組合的圖案制作ppt給幼兒欣賞。
3.交代要求盡量語言簡潔明了,結合目標一、二中技能方面的要求用簡單的話告訴幼兒,使幼兒明確方向。
本次活動存在困惑:
中班美術紙杯花教案反思篇二
1.活動來源于孩子生活。《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即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審視野,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煙花已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關于煙花的內容往往是在元旦、春節前后或者是國慶節后的美術課上畫煙花,將城市與煙花緊相結合。既有城市的熱鬧,又有煙花的美麗,通過觀看煙花,表現煙花,繪畫煙花讓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用自己的多種方式來表達對煙花的欣賞、對城市的熱愛。
2.教師的教師策略:空手練習、出示(電子)步驟圖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煙花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組合、創作。
中班美術紙杯花教案反思篇三
對于參加工作只有兩個月的我,第一次上公開課,心里難免有些擔心,有些緊張。但是,更多的是高興,那會使我更快的成長,積累更多寶貴的經驗。
對于這次公開課上什么,我思來想去,教案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最后根據我班小朋友的情況,最終設計了這個教案。但由于修改后,事先沒有試教,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好多細節方面沒有想好。我的教學目標是能兩手較協調地搓泥團,嘗試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如果能展示更多的棒棒糖(實物),小朋友們的興奮狀態會更加熱烈。在示范制作棒棒糖的過程中,我想達到幼兒對做棒棒糖的興趣,從而喜歡泥工。在幼兒操作部分,我想達到讓幼兒基本上都會制作棒棒糖,讓他們慢慢制作,而不是比誰做的多,隨便搓一搓就插上小棒完工。但想不到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非要把我所準備的小棒都做完為止,差點讓我不可收拾。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中,我也把事情想簡單化了,在發幼兒棒棒糖時,我隨便拿小朋友們制作棒棒糖分給他們,讓他們去送給客人老師,可小朋友們太看重自己做的棒棒糖,有的非要從一堆的棒棒糖中找出自己做的,場面有點小亂。我想如果請他們做好棒棒糖后直接送給客人老師,不要放小兔店里來了,送好后直接排隊回教室完成教學活動,那效果一定會好一些。
其實,我認為這堂課大體上,初步的完成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孩子們還是很喜歡制作棒棒糖的。整堂課的活動流程還是比較清晰的,教學目標還是很明確的。總體上,小朋友們還是跟上了我的教學思路的。
中班美術紙杯花教案反思篇四
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但基于幼兒的美術技能較為有限,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定位在用搓、插等方法來制作棒棒糖上,并欲通過活動增強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力,能將味道與顏色聯系起來。
在本次的活動中,讓幼兒通過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棒棒糖。活動的第一部分我是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本活動,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在講述操作環節的過程中要講述的稍微詳細點,老師邊進行操作幼兒進行觀察,老師特別要講述難點的部分讓幼兒能夠更加容易的掌握。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老師要進行觀察并進行幫助。最后的展示環節,這個環節我只要是讓幼兒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幼兒自己來說說自己的棒棒糖它是什么顏色,根據顏色說說自己的棒棒糖是什么口味的,這樣更加的逼真,而且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通過這節課讓我了解到,我們日常的泥工活動中老師要多出示實物,這樣更加直觀的讓幼兒看到,并在講述的過程中要斟酌一下不要誤導孩子。
中班美術紙杯花教案反思篇五
糖果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因此,今天的活動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每一個孩子都投入到了活動中。在孩子們自己收集的糖果里,有幾顆是方的糖,形狀十分明顯,因此,孩子們對于“方的”和“圓的”很會分辨。許多糖是透明袋包裝的,因此,孩子們對于糖果的顏色也很容易認知。在看看、認認的過程中,我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了引導,孩子們很快就領會了,一會兒就邊看我手中的糖,邊自己會進行簡單創編了。因此,由于充分地對糖果進行了認知,因此最后一個“包包糖果”的環節沒有進行。但對孩子們進行了生活教育。
老師的一句:“多吃糖果會怎么樣?”孩子們馬上用規范的語句說出:“會蛀牙的。”最后老師又問:“那怎么辦?”孩子們回答:“刷牙。”可見,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在充滿吸引力的物質面前,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點都很高。托班孩子還是在直接體驗——嘗嘗、摸摸中獲得認知、增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