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一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草(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描寫夏天的古詩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描寫秋天的古詩
山行(晚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贈劉景文(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描寫冬天的古詩
梅 花(宋)王安石
墻 角 樹 枝 梅,凌 寒 獨 自 開。遙 知 不 是 雪,為 有 暗 香 來。
一去二三里(北宋)理學家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思鄉詩]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澗,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山水詩)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畫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絕句(唐)杜 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送別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田園詩)
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州,子規聲里雨如煙。
古詩詞中的花鳥蟲魚
1、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帶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3、繪蟲的詩句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清·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宋·楊萬里《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園》
南窗一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明·華幼武《睡起》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4、繪魚的詩句
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后鯉魚肥。——清·朱鳳翔《村處閑吟》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三、古詩詞中的山水風光
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2、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 》
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白居易《憶江南》
6、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四、古詩詞中的愛國情懷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見心。--------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五、古詩詞中的離情別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六、古詩詞中的名勝古跡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洲詞》
3、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朝發白帝城》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三個趣味的猜成語游戲,激發學生在成語、熟語、古詩詞方面積累、運用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學語文愛語文的興趣。
2.積累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素養。
3.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養成自主培養語文讀寫能力的習慣。
學習重點:
成語積累與運用、擴展知識面
教學過程:
1、課程引入:
同學們,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老師給外國學生上國語課。老師問學生:請說出一個表示人開心的成語。ben:嬉皮笑臉。lucy:悲喜交加。jaky:含笑九泉。老師當場倒地。
所以說呀,這個語文學不好是要鬧笑話的,可是怎么才能學好呢,要是死記硬背的話,那就太沒意思啦。今天呀,我們來玩個詞語猜猜猜大闖關的游戲,一起來搞怪一下,好不好?勝出的孩子可以得到小禮物哦。
2、游戲環節:
第一關:超級無敵估估下
五個人一個小組,全班分成六個組,參加比賽。每個組可以想一個好玩的組名。以下的比賽也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上成語,小組中一個人見得到成語的做動作,給提示(但是不能說出成語中有的字,諧音也不可以哦),另外四個人根據提示猜成語。猜到一個成語加十分。每次猜成語的時間是一分鐘。做動作的學生不會那個成語的可以說“飛”,直接進入下一個成語。(時間大概是7分鐘左右)
第二關:超級無敵開口中
老師把猜成語的條件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來選,第一關得分最高的組可以最先選擇答哪一道。在規定時間內,學生把想到的成語寫在黑板上,符合條件的成語越多得分越高,寫出一個得十分。每小組的時間是三分鐘。這個環節預計用20分鐘。
條件:
a:帶數字的成語(以下為參考答案)
一石二鳥 二龍戲珠 三過家門 四面楚歌 五彩繽紛 六根清靜 七上
b 動物
狗急跳墻 豬突豨勇 蜂擁而起 魚目混珠 鳳毛麟角 狼吞虎咽
豬狗不如 封豬長館 雕蟲小技 如魚得水 珍禽異獸 指鹿為馬
狼心狗肺 鳳頭豬肚 獨占鰲頭 鶯歌燕舞 虎背熊腰
偷雞摸狗 蠢笨如豬 噤若寒蟬 井底之蛙 驚弓之鳥 飛禽走獸
c 植物
d“多”的成語
e.四季
春:紅杏出墻 柳亸鶯嬌 春深似海 百花齊放 百花爭艷 斗色爭妍
姹紫嫣紅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花嬌柳媚 柳暗花明 柳鶯花燕
柳昏花螟 綠草如陰 綠肥紅瘦 桃紅柳綠 繁花似錦
夏:赤日炎炎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蟬聲陣陣 烈日當空 電閃雷鳴
暑氣逼人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汗流浹背 蟬不知雪
簟紋如水 火傘高張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秋:金風送爽 雁過留聲 秋色宜人 天朗氣清 一葉知秋 春種秋收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 一叢金黃
一叢火紅 秋意深濃 秋蘭飄香 秋風過耳 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
冬: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凍手凍腳 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 天寒地坼
天寒地凍 透骨奇寒 雪窖冰天 雪虐風饕
f帶“不”字成語
按兵不動 按兵不舉 愛博而情不專 傲不可長 敖不可長
不按君臣 不安其室 不安于室 不安于位 不卑不亢
卑卑不足道 百不當一 逼不得已 必不得已 不避斧鉞
不辟斧鉞 百不獲一 鞭不及腹 兵不接刃 不避艱險
必不撓北 抱不平不步人腳 不避水火 不辨菽麥
不辯菽麥 不辨菽粟 不便水土 百不失一 不避湯火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兵不污刃 兵不血刃 兵不雪刃 敗不旋踵
百不一存 百不一貸 兵不由將 不拔一毛 兵不厭權
百不一遇 兵不厭詐 卑不足道 不敗之地 悲不自勝
不辨真偽 不白之冤 不拔之志 并存不悖 不瞅不睬
不偢不倸 不揪不睬 把持不定 半癡不顛 不茶不飯
匕鬯不驚 邊塵不驚 鞭長不及 鞭長不及馬腹 不存不濟
不癡不聾 半籌不納 不辭而別 不差毫發 不差毫厘
不存芥蒂 不辭勞苦 不差累黍 不揣冒昧 不成器
不出所料 不成三瓦 不差上下 不成體統 不啻天淵
不恥下問 不齒于人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不吃煙火食 不恥最后
不測之禍 不次之遷 不逞之徒 不次之位 不臣之心
不測之憂 不測之罪 半懂不懂 不得不爾 半低不高
第三關:超級無敵我最勁
這一環節是搶答環節,依舊是小組為單位。學生根據老師給的提示回答成語或古詩詞,答對的得十分,答錯不扣分,別的組有一次補答機會。預計用十二分鐘左右。
問答條件:
成語題:
最寶貴的時間——一刻千金 最長的壽命——萬壽無疆
最長的腿——一步登天 最長的時間——千秋萬代
最長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長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戰斗——一網打盡 最徹底的變化——翻天覆地
最徹底的勞動——斬草除根 最慘的結局——一敗涂地
沖得最高的氣——氣沖霄漢 最大的效益——一本萬利
最繁忙的季節——多事之秋 最公開的事情——盡人皆知
最高的巨人——頂天立地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高明的醫術——藥到病除 最高超的技術——鬼斧神工
最高明的指揮——一呼百應 最好的記憶——過目成誦
最遙遠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涼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懸殊的區別——天壤之別 最反常的氣候——晴天霹靂
古詩詞題:
背出一首寫動物的詩歌。
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背出一句有植物的詩歌。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背出一句寫月亮的詩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背出一句寫春天的詩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背出一句有數字的詩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背出一句有顏色的詩歌
李紳 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
(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張俞 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歇后語題: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下雪天穿裙子——美麗動(凍)人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啞巴打官司——有口難言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芝麻開花——節節高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生姜——老的辣
游戲完結,得分前三名的組員都有小禮品,其他組的有糖果。
教師總結:
各位同學,今天這節課開心不?有沒有覺得原來語文也可以很好玩的?希望大家以后也可以開開心心學語文,快快樂樂用語文,語文是很有趣的。我給大家布置一個小作業,回家之后,把今天上課的時候特別好玩的東西跟爸爸媽媽分享,好不好?謝謝各位同學,下課。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三
1、能讀懂例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及寫法。
2、能憑借對例文的分析,知道寫景一要按照順序,二要抓住重點。
3、能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處,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步驟及教學內容
一、啟發交流,導入新課
提問:你看到過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幾個地方的景物?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思考:(1)寫什么?(兩三處景物)(2)怎樣寫?(選寫自己喜歡的;按順序)
三、學習例文,總結寫法
(1)指名讀,作者寫了些什么?
(2)作者在寫這些景物的時候,抓住了什么特點?(運用的修辭手法)(3)從范文中可以得出寫一處景物的方法: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寫
(1)說順序:要求用上"我準備先寫(),再寫()最后寫()"的句式。
(2)說具體:要求抓住一處景物的重點來寫。
五、提供詞匯
春回大地
秋風送爽
秋色宜人
雁過留聲
冰天雪地
景色宜人
美不勝收
賞心悅目
影影綽綽
搖搖欲墜
萬籟俱寂
綠草如茵 郁郁蔥蔥
草豐林茂
嘆為觀止
盡收眼底
(1)指名讀
(2)師生共同理解
(3)指名說說這些詞的意思或用法
(4)齊讀
四、寫草稿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四
寫景作文教學設計
(一)前言
寫景,就是對自然景象、建筑工藝等景物的描寫。描寫景物,要有條理,需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或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或從整體到部分、或從部分到整體,有條理地進行描寫。因此,我們進行寫景作文教學時,不但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細致觀察,更加是能夠按照交代觀景的時間、地點來寫作時,尤其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地、細致地、有條理地描寫,同時也必須注意景物的動態和靜態。進行語文寫作,不是要求學生都寫出千篇1律固定形式的“八股文”,而是應該鼓勵學生恰當地進行合理想象或者回憶,務求描寫出那段景色的特點,最好的是表達出自己面對該景物時的感情,使到文章融情于景、情景相融。
(二)案例
寫景作文教學設計
新華學校 薛峰
習作題目:(自擬題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細致觀察景物的能力。
2、讓學生掌握定點觀察和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明確立足點,明確景物的方位和寫景的順序。教學難點:明確中心,突出景物的特點,寫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課型結構:課堂習作
課時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創設情景 啟發引導 合作討論 細致表達 課前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同學們,又是一年春始時,不知不覺中,我們又步入了春了懷抱中。北方的春腳步雖然遲緩一點,但卻怎么也阻擋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細心的同學們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點點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學已是迫不及待地想匯報自己眼睛里的春的氣息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3、學生自由匯報。教師和其他作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4過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載了這么多的美好,我們是不是要把它們表達出來呢,那么就讓我們大膽地來“我手寫我心。”
二、巧設案例,拋磚引玉:
1、老師和同學們一樣,看到美好的事物,總會心存感動,然后想把這些話表達出來,寫成文章。下面老師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請同學們大膽踴躍的鼓勵或者提出建議。
2、屏幕出示例文,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從而能夠感悟優點,并指出缺點,由此復習已知的習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3、老師和學生集體反饋,并再次明確寫景文章的注意事項:如,書寫不夠工整;表達缺乏條理性;不夠生動具體,以及標點使用不當等,從而提請學生注意加強對文章的反復修改。
板書: 顏色 形態
氣味 聲音
大小 ??
7、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動
板書:形象
具體
8、怎樣能使自己的表達力求生動、形象、具體呢?我們一定要不遺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這樣才能把所描繪的事物寫得靈動、鮮活。
9、通過以上分析與總結,巧妙地引出本次習作要求:
(1、)寫景要按方位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移步換景)
(2、)可以按景物的類別來寫,如山、水、花、鳥;瀑、石、峰、洞;亭、臺、樓閣等。要寫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寫它的靜態,也要寫它的動態,還可以寫出它的環境氣氛。(引導從學過的古詩中感悟)
(3、)要仔細觀察,抓住在不同季節里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發揮想象要適度,不要硬編亂造,憑自己的空想來寫。
(4、)寫景中也可以具體地寫些人和事,若讓人、景、事三者交融一體來寫,可以使作文更為感人。
(5、)寫景物時不要忘掉自己與景物之間的關系,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寫進去,這樣使人讀了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6、)適當地、正確地引用前人描寫景物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為作文增色。這就需要你平時多加閱讀和積累,別等用時再去找。
三、佳作賞析,積累運用
1、放錄像看,聽范文,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范文:你認為文章哪處寫得好?為什么好?
3、總結:從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啟示,要想把文章寫生動、具體,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書:擬人
夸張
四、欣賞美景,筆下生輝
1、放錄像,學生欣賞春天無限的美與生機。 2、構思動筆寫作。
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并能巧妙地抒情。3、師巡視指導。
4、討論、分析、點評。
板書設計: 寫景(題目自擬)1、細觀察:按一定順序脈絡清楚 2、抓特點
形態 顏色 比喻 生動
氣味 聲音 擬人 形象 3、多積累
(三)案例分析
我認為該教學教案,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無論是從教案設計、教學方法實施、教學目標的掌握并且教學課堂氣氛的掌握等等方面來講都是顯得十分有經驗而且是可行的,所以這不失為一份很好的寫景作業教學設計的參考。下面來簡單地對該教學設計進行分析。
節次 第一節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 1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
怎樣寫寫景作文
二、寫景作文
寫景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
從上面的話語中可以歸納出,寫景作文的對象包括:建筑、鳥獸、人物、天空、河流、花草、樹木。下面我們具體詳細分析一下寫景作文的對象: 在這百花盛開的公園里,花團錦簇,好不熱鬧!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花競相開放。黃色的迎春花,紅色的月季,喇叭花也張開了嘴巴,笑開了懷。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春風中展示著她們的美姿。走在路上,不時飄來陣陣花香,令人陶醉。不過,最使我喜愛的是桃花,桃花鮮艷,婀娜多姿,只要春天一到,她們就從紅色的花骨朵里露出了頭。
描寫花草的成語:
春暖花開 花紅柳綠 花枝招展
萬紫千紅 香氣撲鼻 繁花似錦
姹紫嫣紅 花團錦簇 鳥語花香 爭奇斗艷 千嬌百媚 嬌艷欲滴
穿過柳樹林,就到了楓樹林,楓樹的葉子是紅紅的,格外招人喜歡,我也不例外。一片片楓葉從樹上落下來就像飛舞的蝴蝶,格外美麗。森林公園里還有非常多的樹林,樹木的品種也很多,大小各不相同。置身于這美麗的森林公園,欣賞著滿眼的綠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嗅著陣陣的清香,令我們心情舒暢,留連忘返。
描寫樹木的成語:
青翠欲滴 垂柳依依
郁郁蔥蔥 千姿百態
林木青翠 枝繁葉茂
古木參天 遮天蔽日
飽經風霜 根深葉茂
春天的小溪,清澈見底,溪水不停地向前流淌,發出“嘩嘩”的流水聲,溪底的細沙被溪水沖走了,只剩下一些粗沙,被洗刷的干干凈凈。水中偶爾會有一些小蚵蚪在玩耍。有頑皮的孩子撿起石塊,向溪水中扔去,水中立刻濺起晶瑩的水花,水花落下去,水中又蕩漾起一個個的圓圈。
描寫溪流的成語:
流水潺潺 川流不息
涓涓細流 清澈見底
波光粼粼 碧波蕩漾
三、如何才能寫好寫景的作文 1、立足于觀察
層次就是文章的內容順序,也即表達順序。一般來說,寫景文章有如下幾種順序。
(1).空間方位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等等。
(2).時間順序。可按季節時令和一日的時間變化(春夏秋冬早午晚)。(3).地點轉換順序。也稱移步換景,或參觀、游覽順序。
四、景物描寫的順序
由遠及近
整體到局部
雪花從一望無際的天空輕輕飄落下來,紛紛揚揚,飄飄灑灑。一朵朵,一片片,晶瑩如玉,潔白無瑕,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葉、銀花,又像天宮派來的白色小天使,是那樣的美麗。時時刮來一陣冷風,吹得我只打寒顫。一座座房屋,就像披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新裝。房屋下,吊著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冰柱,就像一根根透明的玻璃棍,給房檐鑲上了一道玲瓏的花邊。那筆直的水泥路,像是被鋪上了一條長長的白地毯,又晶瑩又潔凈。看起來很柔軟,踩上去還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聽起來清脆悅耳。路兩旁的大樹,像兩排站得整整齊齊,穿著白披風的衛士。還有那正在行走的人們,個個都穿著棉衣棉褲,帶著手套帽子,圍著圍巾,冒著風雪前進。
你再看那坐落在東湖之濱的珞珈山。脫掉了原來的綠衣裳,換上了一件閃著銀光的新衣裳。這新衣裳有深有淺,深的看著很舒服,淺的看著很淡雅。與珞珈山隔湖相望,可以看見一座山,那就是磨山。在磨山頂上有一個亭子,那是楚天臺。這個亭子頂上的黃色琉璃瓦如今都變成了白色,真有趣!
看了山,可別忘了看湖呦!這里的湖就是在湖北,以至在全國都有名的東湖。盡管今天的天氣很冷,風也很大,還下了這么大的雪,但是湖水連一層薄冰都沒有結,還是像以往那樣波光粼粼,起伏蕩漾,而湖岸邊卻積滿了雪。
啊!這春天的雪景可太美了太醉人了!【抒情式的結尾】
五、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擬人比喻
夸張排比
設問反問
反復對比
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然而卻下了一場大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春雪”。雪花從一望無際的天空輕輕飄落下來,紛紛揚揚,飄飄灑灑。一朵朵,一片片,晶瑩如玉,潔白無瑕,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葉、銀花,又像天宮派來的白色小天使,是那樣的美麗。時時刮來一陣冷風,吹得我只打寒顫。一座座房屋,就像披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新裝。房屋下,吊著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冰柱,就像一根根透明的玻璃棍,給房檐鑲上了一道玲瓏的花邊。那筆直的水泥路,像是被鋪上了一條長長的白地毯,又晶瑩又潔凈。看起來很柔軟,踩上去還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聽起來清脆悅耳。路兩旁的大樹,像兩排站得整整齊齊,像穿著白披風的衛士。還有那正在行走的人們,個個都穿著棉衣棉褲,帶著手套帽子,圍著圍巾,冒著風雪前進。
六、寫景作文的開頭方法 有人喜愛艷麗多姿的桃花,有人喜愛嬌艷富貴的牡丹花,我卻喜愛傲霜斗雪的菊花。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我仿佛看到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小草。
我家養了一盆水仙花,高雅純潔,全家人都喜愛它。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五
1、指名讀第一句話。
2、讀后提問:哪位小朋友去過農村,看到了些什么?(如是農村學校,則可以問:你們村過去是什么樣子?現在是什么樣子?)
3、再讀課文,“農民”、“變樣”、“自己”幾個詞語在讀中理解。
在短文中,“變樣”是什么意思?(很多農村原來沒有工廠,現在“變樣”了,有工廠了。“大變樣”則是說變化非常大。)
“自己”指的是誰?(就是農民)
4、有感情地讀這句話。(“大”和“自己”要加重語氣讀,說明農村的變化確實很大,這里的工廠不是城里工人辦的,而是農民“自己辦的”。)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篇六
1.讓學生回顧所學的生字詞,并說說生字詞的意思。
2.請學生展示網上下載的有關內蒙古草原的圖片和資料,并說說自己對草原的初步認識和印象。
二、學習新知感知草原的景色之美、人之熱情。
1.激發興趣:你們眼中的草原和老舍先生所寫的草原是否相同?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景色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課文,走進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
(2)再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景色。
(3)朗讀課文,欣賞草原的美麗景色。
(4)組織討論,說說草原景色的特點。
課文哪些句子生動地描寫了草原的景色?
草原的景色有哪些特點?
這些特點是通過哪些修辭手法表現出來的?
(5)讀文、板書、歸納:
特點:廣闊遼遠一碧千里柔美和諧
手法:比喻擬人反復
(6)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讀課文,在讀中歸納自然段的意思,體會草原的景色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組織學生自學課文,提疑釋難。
(2)啟發學生讀文思考:
在草原上行車有什么特點?
作者看到的河像什么?這一句為什么加上感嘆號?
蒙古族是怎樣迎接客人的?
(3)放手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4)指導朗讀課文,體會句里行間所體現出的蒙族同胞的熱情。
(5)小結自然段內容。
三、鞏固知識,反饋練習。
1.找出課文中的比喻句,再指出它們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
2.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適當的關聯詞語。
(1)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清新,天空是()明朗。
(2)這種境界,()使人驚嘆,()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3)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唱的是什么,聽者()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四、總結本課所學知識及訓練情況。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讀課文,思考:蒙族同胞是怎樣接待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