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現在的情況,我想提出以下一些建議。那么,接下來請聽我用幾個簡短的句子來為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解釋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為快樂的人。
3.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解釋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績來。
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6.解釋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8.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0.解釋君子心胸坦蕩故待人接物猶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懷憂慮之心。
1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2.解釋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14.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1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6.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二
1、見得思義。
解釋:意思是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2、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解釋:見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做遲了。看到了惡人或做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想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解釋:外表嚴厲而內心虛弱,這類的小人,就像是挖墻洞的小偷。
5、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讀書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么了。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解釋:軍隊可以喪失主帥,一個人不可喪失志氣。意思是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之志矣。
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解釋: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們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關懷。
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釋:到了嚴寒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樹是不落葉的。正如”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1、無知不可怕,真誠的無知可怕;愚蠢不可怕,盡責的愚蠢可怕;迷路不可怕,執著的迷路可怕。
2、善待他人,體諒他人,熱愛生命,努力生活。
3、愛人就像粗布衣,雖然不美麗,可是能遮擋風寒。情人就像時裝,感覺很美好,卻不能穿出去。
4、不成熟的愛說:“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5、若能得而無愧疚,失而無怨悔,得失的結果,就由它去吧。
6、事實證明在這個世界上,感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友情經得起平淡,卻經不起風雨。
7、關于匠與家:循規蹈矩者為匠,銳意創新者為家,理智清醒者為匠,癡狂顛嗔者為家。
8、周末有帶情人泡午夜場的錢,不如給母親買點水果買點菜,趁現在子欲養而親還在。
9、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
10、雜草多的地方莊稼少;空話多的地方智慧少。
11、同時追兩只兔子的人,一只也不會逮到。從一定意義來講,失去就是得到。
12、和的右邊是個口,就是說人人都有飯吃;諧的左邊是個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說話。
13、當你能飛的時候,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問候不一定要鄭重其事,但一定要真摯誠懇。
14、人干點好事兒總想讓鬼神知道,干點壞事兒總以為鬼神不知道,我們太讓鬼為難了。
15、沒有配件的汽車不能買,沒有信譽的朋友不能交。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三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3.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 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7.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9.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0.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1.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2.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3.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1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5.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16.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7. 不學詩,無以言。
18. 道不同,不相為謀。
19. 匹夫不可奪志也。
20.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四
1. 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2.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4.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8.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9.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4.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5.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17.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8.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1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0.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五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孔子
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名言名句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論語譯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六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5)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2)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七
2.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4.乞之四鄰,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6.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名句
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9.赤之?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10.犁牛之子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八
2.每事問。——《論語·幾佾》
3.因材施教。——《論語·為政》
4.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5.大言不慚。——《論語·憲問》
6.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7.無為而治。——《論語·衛靈公》
8.不念舊惡。——《論語·公冶長》
9.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10.苛政猛于虎。——《禮記·檀弓下》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九
1)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5)其使民也義。
6)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9)禮之用,和為貴。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12)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5)士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名言警句英語篇十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4、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0、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1、朝聞道,夕死可矣。
12、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13、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4、孔子曰:“因材施教。”
15、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6、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9、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0、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21、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2、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3、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5、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26、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0、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1、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32、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5、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3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7、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3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9、孔子曰:“有教無類。”
4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